唯識論知識的可能性和可靠性探源_第1頁
唯識論知識的可能性和可靠性探源_第2頁
唯識論知識的可能性和可靠性探源_第3頁
唯識論知識的可能性和可靠性探源_第4頁
唯識論知識的可能性和可靠性探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唯識論知識的可能性和可靠性探源林國良摘要:唯識論的典籍說“諸識皆虛妄分別”,由此產(chǎn)生的問題是:因明所立的現(xiàn)量和比量何 以能正確。成唯識論認為,并非諸識都是遍計所執(zhí)性;“虛妄分別”只是指凡夫諸識“不 證實”,即沒有證知真如;而依他起性也是凡夫智之認識對象。進而探討比量的可靠性,比 量以記憶功能和記憶中的知識為基礎之一,而記憶(念)則屬似現(xiàn)量,即不正確的認識。此 外,過去知識也都在似現(xiàn)量中。為何比量以似現(xiàn)量為基礎?因為過去知識的一個主要表現(xiàn)是 概念。概念有名言自性,也有知識成分。其知識成分即比量之基礎?,F(xiàn)量的可靠性則可到佛 位認識中探源,佛位認識都是現(xiàn)量。若諸法有各自的離言自性,則凡夫現(xiàn)量也以此“

2、不可言 說”之離言自性為源頭;若諸法無各自離言自性,則凡夫現(xiàn)量與佛現(xiàn)量,在對現(xiàn)象的認識上 是相同的,不同之處在于,佛還能在每一法上認識空、無常以及真如,而凡夫由于有相縛等 原因而不能認識這些理及理體。關鍵詞:唯識論 量論 現(xiàn)量 比量 似現(xiàn)量作者簡介:林國良,1952年生,上海大學文學院中文系研究員。佛教知識論可以大乘唯識論的因明學量論為代表。但在研究因明學量論時,筆者覺得 一些源頭問題還有待探討。例如,因明學立現(xiàn)量和比量為正量,即將凡夫的現(xiàn)量和比量視為 正確認識,但唯識論的另一些說法似乎與之沖突。這就提出了如下問題:現(xiàn)量和比量作為正 確認識的可能性如何?可靠性如何?這些問題都需仔細研究。一、認

3、識的可能性關于凡夫的心識,一些唯識典籍說“諸識皆屬虛妄分別”,乃至凡夫的心識都為“錯亂 識”,這就產(chǎn)生了一個根本性的問題:既然如此,凡夫的現(xiàn)量和比量為何能正確?或者說, 凡夫的正確認識如何可能?但如果仔細研讀唯識經(jīng)典,這些問題實際上是可以解決的。1、虛妄分別僅指未證真如佛典中常以“虛妄分別”來描述有為法,描述心和心所如思益梵天所問經(jīng)(卷3)1 說:“有為法皆虛妄分別。無虛妄分別,是名慧眼。”又如說無垢稱經(jīng)疏(卷6)2說:“三 界心心所,皆虛妄分別故。若無虛妄分別之行相者,即是無為真如之類,不應有見。真如 雖有,無行相故,不能有見?!蔽ㄗR論經(jīng)典也是如此,如辯中邊論(卷1)3說:“虛妄分別 名有為

4、?!庇秩纾簲z大乘論本(卷2)4說:“如此諸識,皆是虛妄分別所攝。”但另一方面,因明學立現(xiàn)量和比量為正量,即此二量是正確認識。其它唯識經(jīng)典也都對 現(xiàn)量和比量持肯定態(tài)度。那么,為什么諸識都屬“虛妄分別”,乃至都是錯亂識,而五識等 的現(xiàn)量和第六識的比量可以是正確認識?鑒于存在著此種明顯矛盾,可以認為,諸識都屬“虛 妄分別”之說,屬“密意說”,即需對其作出更準確的說明,否則不但不能使經(jīng)論中的說法 得到統(tǒng)一,且也不能符合現(xiàn)實狀況。因為事實上,人們的生活、學習、工作都依賴于正確知 識,如果人們的所有認識都是錯誤的、“錯亂”的,正確認識根本不可能,那么人類就根本 不可能生存。唯識論經(jīng)典說“虛妄分別”,往往聯(lián)

5、系到三自性理論。如以上攝大乘論本在說了 “如 此諸識,皆是虛妄分別所攝”后,緊接著又說:“唯識為性,是無所有,非真實義顯現(xiàn)所依, 如是名為依他起相。”唯識學用三自性理論來判別事物(法)的真實性。三自性即遍計所執(zhí)性、依他起性、 圓成實性。唯識學認為,遍計所執(zhí)性的事物是完全不存在的,依他起性的事物雖有但屬幻有, 唯有圓成實性的事物才是真實不虛之存在。而三自性理論似乎是支持諸識皆屬“虛妄分別” 之論斷的。以五識為例,雖然佛教的一般典籍都承認五識的現(xiàn)量認識是正確認識,但當人們 用三自性理論來審視五識現(xiàn)量時,就不能不提出疑問:五識的現(xiàn)量認識為什么能是正確認 識?因為,凡夫的五識顯然不是圓成實性,圓成實性

6、只是指真如、涅盤等勝義諦境界。進而 有兩種可能:一是五識屬遍計所執(zhí)性,二是五識屬依他起性。若五識屬遍計所執(zhí)性,那么五 識當然虛妄不實;而即使五識屬依他起性,但依他起性“如幻”,故而也虛妄不實。如此說 來,依三自性理論,現(xiàn)量的五識不可能是正確認識。果真如此,那么,以現(xiàn)量為基礎的比量 認識又怎能是正確認識?這樣所能得出的結(jié)論就是:凡夫的認識不可能是正確認識。但仔細研讀唯識經(jīng)典,唯識經(jīng)典中實際上是存在著解決此問題的答案。首先,諸識皆屬“虛妄分別”的一個依據(jù)是八識都有遍計所執(zhí)。但成唯識論指出, 在此問題上實際有兩種觀點。一種觀點認為,八識都有執(zhí),即八識都是遍計所執(zhí)性。而成 唯識論(卷8)5認為,正確的

7、觀點應是:“第六、七心品執(zhí)我、法者,是能遍計?!奔粗挥械?六識和第七識有我執(zhí)和法執(zhí),是遍計所執(zhí)性;前五識和第八識則無二執(zhí),非遍計所執(zhí)性。為什么前五識和第八識無二執(zhí)?該論列舉了一系列理由,其中相當重要的一條理由是: “執(zhí)我、法者,必是慧故?!?6即能起執(zhí)的是慧心所。第八識只有五遍行心所相應,無慧心所 相應,所以無二執(zhí)。前五識的相應心所,一種觀點認為,五識沒有五別境心所相應,這樣就 沒有慧心所;而成唯識論認為,五識也有微弱的五別境心所相應,這樣當然就有慧心所 相應。但因為:一、與五識相應的慧心所非常微弱;二,如成唯識論述記(卷17)7所 指出的:“非五、八識恒與惠俱,寧容有執(zhí)”即慧心所不是遍行心所

8、,五識并不總有慧心所 相應;因此,五識不會起執(zhí)。進一步分析可認為,慧心所是起思維作用的心所,五識基本上 只起感覺作用,不起思維作用,所以,不會產(chǎn)生我執(zhí)和法執(zhí)。那么,關于八識都屬虛妄分別的說法,又該如何理解呢?對此,成唯識論解釋道: 說凡夫的八識都屬虛妄分別,是因為“有漏心等不證實故”,即凡夫的有漏八識都不能證知 真如,不能證知諸法無自性的實相,就此點而言,都屬“虛妄分別”。成唯識論的這一觀點,對本文的討論是至關重要的。從不“證實”去定義“虛妄 分別”,那就意味著這是從勝義諦討論問題,討論的僅是能否認識真如。即凡夫諸識都屬“虛 妄分別”,只是因為凡夫都未證真如;但這并不意味著在世俗諦中,諸識也必

9、定屬“虛妄分 別”,必定不能正確地認識世間法。由此來分析五識屬依他起性的問題。五識現(xiàn)量若不是遍計所執(zhí)性,當然是依他起性了。 依他起雖然“如幻”,但此處說的“幻”是相對于圓成實性的真如而說的,即相對于勝義諦 而說的。圓成實性的真如有恒常不變之實性,依他起的世間法沒有恒常不變之實性,只是因 緣而起、隨緣生滅,就此而說依他起性“如幻”。因此,依他起的“如幻”與“虛妄分別”一樣,都只明確諸識不能“證實”,即未能證 得真如,而不表明諸識不能正確認識世間法。進一步說,依因明立現(xiàn)量和比量來看,不但無 執(zhí)的五識現(xiàn)量能正確認識世間法,就是有執(zhí)的第六識比量也能正確認識世間法。但凡夫六識能進行正確認識之觀點,是否能

10、由“有漏心等不證實故”來成立?恐怕還 不能。因為不能“證實”,只是不否定六識能正確認識,但還不能肯定六識能正確認識。要 成立此觀點,還須有更直接、更有力的理由。2、依他起行,二智所行對凡夫六識能進行正確認識之觀點,唯識經(jīng)典實際上也提供了依據(jù)。如上所說,在三自性中,遍計所執(zhí)性指根本不存在的事物,圓成實性指真如,所以, 一切世間法可說都在依他起性中,或者說,一切世間法都是依他起法。那么,依他起性或依 他起法,凡夫能否認識呢?瑜伽師地論(卷74)8指出:“問:依他起自性,何等智所行?答:是二智所行,然 非出世圣智所行?!逼渲械亩侵阜仓桥c圣智,其它唯識經(jīng)典也有相同說法。如佛性論 (卷2)9說“依他性

11、者,為圣凡俗智境,是俗有故?!庇秩纾晌ㄗR論(卷8)10說 如 是三性,何智所行? 遍計所執(zhí),都非智所行,以無自性,非所緣緣故。愚夫執(zhí)有,圣者達 無,亦得說為凡圣智境。依他起性,二智所行。圓成實性,唯圣智境。”因此,依他起性是“二智所行”,就是說,依他起性是凡智和圣智的活動境界或認識對 象。因此,凡夫智能認識依他起性。而如上所說,一切世間法都是依他起性,因此,凡夫智 能認識依他起性,也就相當于凡夫智能認識世界萬物。因此,“依他起性,二智所行”,實際上是肯定了凡夫能進行正確認識,亦即承認了知 識的可能性。當然,凡夫智能認識依他起性,并不相當于能“如實”認識依他起性。能“如 實”認識依他起性的是圣

12、智。關于凡智與圣智在認識依他起性時的差異,后文將再作討論。對凡夫智所能認識依他起性,還可再作具體展開。成唯識論(卷8) 11指出:“依他起 性,有實有假”,即依他起性,包括實法和假法。此外,因明學認為現(xiàn)量智和比量智各自所 緣為自相境與共相境。現(xiàn)在就從實法與假法、自相境與共相境來展開凡夫智的認識對象?,F(xiàn)量的情況較為簡單?,F(xiàn)量所緣為自相境,自相境相當于實法。如眼識是現(xiàn)量,所緣 僅為實法,即色中的青、黃、赤、白,實法即為自相境;眼識不緣顯色、形色等假法。同樣, 五識都是現(xiàn)量,所緣也都為實法,都是自相境。比量所緣為共相境,共相境涉及到假法。而假法的情況較為復雜,包括聚集假、分位 假和相續(xù)假。聚集假法如

13、瓶、衣等世間物,它們由色、香、味、觸諸境和合而成,本身無實體,故 無自相。此時智所緣唯共相,但凡夫智緣此共相境都會生起有實體之想,即錯誤地認為是在 緣該物實體之自相。故緣此類共相境之智為謬誤,既非現(xiàn)量也非比量,而是似現(xiàn)量。但這類 似現(xiàn)量,如下文所要分析的,形成的是概念。而概念既包含了實體觀念,也包含了各種知識 成分。對這些知識成分的意義,應有充分認識。因為這些知識,一是使人們形成了對諸法的 正確認識;二是能作比量推理的基礎。對此下文還將詳論。分位假法是依實法而假立,具有多種形式。有依色法而假立的,如色法中的形色和表 色;有依心法而假立的,如大多數(shù)隨煩惱;更有依色法、心法和心所法三者而假立的,如

14、心 不相應行法,后者都是一些純抽象現(xiàn)象。因此,緣聚集假法和分位假法之智(實際上是獨散意識及其相應心所),所形成的就是 對具體事物和抽象現(xiàn)象的概念,是一些極為重要的認識范疇。相續(xù)假指連續(xù)生起的現(xiàn)象。連續(xù)現(xiàn)象也是假法,因為實際上事物是剎那生滅的,但給 人一種連續(xù)不斷的假相。雖然實法也可連續(xù)不斷,假法也可連續(xù)不斷,但在實際的認識過程 中,五識生起后,獨散意識也必定緊隨其后,所以,相續(xù)假主要還是指由獨散意識認識的共 相境,緣此共相境之智即為似現(xiàn)量中的世俗智。還可以指出的是,共相境的范圍要比假法更寬。如上所說,假法(聚集假法和分位假 法)主要是具體事物和抽象現(xiàn)象,屬百法范疇,指百法中的一一法。而共相境除

15、包括具體事 物(指聚集假)和抽象現(xiàn)象外,還包括如空、無常等概念,這些概念是事物和現(xiàn)象之理。這 些理已不屬百法范疇,不是指一一法,而是一切法之理,是一切法之共相。緣此共相之智, 就是比量智。、真比量為何以非量為基礎進一步對比量進行思考,需要提出的問題是:比量的正確性是如何得以保證的?這是 比量的可靠性問題。比量的源頭是現(xiàn)量,除此之外,比量依靠一系列邏輯規(guī)則。因此,人們 探討比量的可靠性,一般著眼于邏輯規(guī)則,認為只要遵循了相應的邏輯規(guī)則,比量就能正確。 但筆者認為,這里還有一些重要問題可能被疏忽了。比量的可靠性,不但依賴邏輯規(guī)則,還 依賴記憶及記憶中的過去知識,那么,記憶及過去的知識是以怎樣的形式

16、被保存著的呢?1、似現(xiàn)量的知識性質(zhì)因明入正理論疏(以下簡稱大疏)(卷1)12關于比量的定義中是這樣說的:“六 者比量,用已極成,證非先許,共相智決,故名比量?!奔幢攘烤褪怯靡阎闹R和道理(“用 已極成”),來證明還未被認可的想法等(“證非先許”),這樣產(chǎn)生的確定的共相智,就是比 量(“共相智決,故名比量”)。這就是說,比量不但依賴一系列的邏輯規(guī)則,還依賴記憶(“念”), 即由記憶回憶起過去的各種已知知識和道理。所以,大疏將“念”稱為比量智的“近因”: “緣因之念為智近因。憶本先知所有煙處必定有火,憶瓶所作而是無常,故能生智,了彼二 m ”果。但“念”在因明中,一般認為屬似現(xiàn)量范疇,如集量論頌

17、說:“迷亂世俗智,比與 比所生,憶念及懦求,似現(xiàn)有膜翳?!?13故而,“念”(或“憶念”)屬似現(xiàn)量。但因明中正確 的量只有現(xiàn)量和比量,似現(xiàn)量被認為是錯誤的認識,故一般也稱為“非量”14,即不能作為 量,也就是說,不能被看作是知識。那么,為何真比量是以似現(xiàn)量或非量的“念”為因?進一步說,不但“念”是似現(xiàn)量;過去的各種知識和道理,筆者認為,在因明中也被 歸入似現(xiàn)量范疇。因為總的來說,過去的知識不可能被納入現(xiàn)量和比量范圍。先看比量,比 量是由推理而來的知識,實際上是將要獲得的知識,因此,過去的知識當然不是比量。那么, 現(xiàn)量呢?現(xiàn)量能否包含過去的知識?實際上,在唯識論中,現(xiàn)量還沒有真正進入知識范疇。以

18、眼識了別青色為例,此了別顯然是現(xiàn)量。但此現(xiàn)量是否就等同知識呢?成唯識論 述記(卷4)15指出:“今緣于青,作青解者,此比量知,不稱前法。如眼識緣色,稱自相故, 不作色解。后起意識緣色共相,不著色故,遂作青解。遮余非青之物,故作青解,非謂青解 即稱青事?!奔囱圩R了別青色時,沒有產(chǎn)生“是青色”的見解;其后意識生起,才產(chǎn)生“是 青色”的想法。而后者已非現(xiàn)量了。故而現(xiàn)量是一種直觀,還沒有成為能被以后回憶的知識; 真正的知識,不論是當下的,還是在記憶中被保存的,都由意識形成,因此都不能說是現(xiàn)量。因此,在現(xiàn)量、似現(xiàn)量、比量、似比量這四種因明承認的范疇中,過去知識不是現(xiàn)量, 也不是比量(既然不是比量,當然也

19、就不是似比量),而只能在似現(xiàn)量中。進而需探討的是,似現(xiàn)量中包含了哪些知識形式。因明正理門論16關于似現(xiàn)量的論述中,明確為似現(xiàn)量的是世俗智:“如是一切世俗 有中,瓶等、數(shù)等、舉等、有性、瓶性等智,皆似現(xiàn)量?!贝司湟庵^:緣“一切世俗有”之 “智”,是似現(xiàn)量(即文中“如是一切世俗有智,皆似現(xiàn)量”)。而緣“一切世俗有”之 “智”,即世俗智,故世俗智是似現(xiàn)量。此外,該論還說了五種智為“非現(xiàn)量”:“由此即說憶念、比度、懦求、疑智、惑亂智 等,于鹿愛等,皆非現(xiàn)量,隨先所受分別轉(zhuǎn)故。”即論中對“憶念、比度、懦求、疑智、惑 亂智等”五種智,只說它們是“非現(xiàn)量”。因明義斷倦1)17討論過這個問題:“不說憶念、 比

20、度,即為似現(xiàn);不障懦求、疑智等,說名似現(xiàn)。”意謂:因明正理門論“不說憶念、比 度等就是似現(xiàn)量,但也不妨礙說懦求、疑智等為似現(xiàn)量?!钡绻f憶念、比度等不就是似 現(xiàn)量,那么能否說它們是比量呢?因明義斷又說:“亦非比量。比量智者,是決定故, 憶無謬故,為定量故?!边@實際上就是說,比量之憶念是“無謬”的、“決定”的,“為定量”; 而憶念本身則可謬(錯誤)與非謬(正確),故不“決定”,不能“為定量”。既然憶念“非 現(xiàn)量”、非比量,當然還是只能歸入似現(xiàn)量。那么,過去的知識與似現(xiàn)量是什么關系?或者,更一般地說,似現(xiàn)量中有哪些知識形 式?先看世俗智,世俗智就是緣一切世俗有之智,具體地說,就是緣“瓶等、數(shù)等、

21、舉等、 有性、瓶性等”之智,按大疏的解釋,這些世俗智的對象,就是事物的實體、性質(zhì)、運 動,等等,所以,世俗智就是關于世間法的各種知識。至于五種智,大疏卷318解釋為:一、“憶念”(即記憶),即“散心緣過去”;二、“比 度”,即“獨頭意識緣現(xiàn)在”;三、“懦求”,即“散意緣未來”;四、“疑智”,“于三世諸不決 智”;五、“鹿愛等”(“鹿愛等”即陽焰等幻覺),即“于現(xiàn)世諸惑亂智”。那么,兩類似現(xiàn)量,即世俗智與五種智,又是什么關系呢?筆者以為,從相同處說, 兩類智的主體都是第六意識,只是諸智的相應心所有所不同(下文再作分析)。從不同處說, 世俗智是從認識對象的類別說似現(xiàn)量,而五種智是從認識對象所處的不

22、同時態(tài)說似現(xiàn)量。進一步說,世俗智可以具體表現(xiàn)為五智。以瓶為例,緣瓶之智是世俗智,是似現(xiàn)量, 這是世俗智定義中已有說明的。如再作具體展開:想起過去某個瓶的特征,這是“憶念”; 打量著眼前這個瓶的特征,這是“比度”;謀劃著要做一個具有如何如何特征的瓶,這是“懦 求”;對眼前某個像瓶一樣的東西究竟是不是瓶產(chǎn)生疑問,這是“疑智”;將眼前這個瓶看成 了杯子,這是“于現(xiàn)世諸惑亂智”。故世俗智可展開為五智。但對“于現(xiàn)世諸惑亂智”,還須再作仔細分析。大疏(卷3) 19的解釋為:“五、于現(xiàn) 世諸惑亂智。謂見機為人,睹見陽焰謂之為水,及瓶、衣等,名惑亂智,皆非現(xiàn)量,是似現(xiàn) 收 于鹿愛等者。西域共呼陽炎為鹿愛。以鹿

23、熱渴謂之為水而生愛故。此境言等。等彼見 機謂之為人。病眼空花、毛、輪、二月,瓶、衣等”分析一下其中所包含的心理范疇:“見 機為人”(將凳子當作人)是錯覺;“睹見陽焰謂之為水”(將沙漠中的光焰當作水)可說是 錯覺也可說是幻覺(但大體說還是錯覺);而“病眼空花、毛、輪、二月”(即有眼病之人看 到的空中的花、毛發(fā)、輪子、第二個月亮)都純屬幻覺。至于“瓶、衣等”物也被看作是“惑 亂智”,這是因為人們對瓶、衣等名言一般都會產(chǎn)生名言自性之想,即認為實有瓶、衣等實 體,故說是“惑亂智”。而名言自性之想,實際上就是概念。因此,在因明正理門論中, “于現(xiàn)世諸惑亂智”,包括了錯覺、幻覺和概念。集量論所說的似現(xiàn)量,

24、與因明正理門論所說大體相同,但也稍有差異。集量論有兩種譯本。法尊的集量論略解中關于似現(xiàn)量的頌是這樣說的:“迷亂 世俗智,比與比所生,憶念及懦求,似現(xiàn)有膜翳?!逼湎碌拈L行解釋道:“此說七種似現(xiàn)量,前六種是有分別,第七種是無分別。迷亂心, 如見陽焰誤為水等之有分別迷亂心有膜翳等所根識,見空華、毛輪、二月等,雖無分別, 然非有體,故亦成似現(xiàn)量。由根識不分別執(zhí)著,故仍是無分別也?!倍鴧纬蔚募空撫屄猿?0中,相應的頌為:“錯亂俗有智,此量及所生,念欲似現(xiàn) 量,謂于陽焰等?!逼浜蟮尼尀椋骸扒义e亂智者,如于陽焰等分別為水等故,是似現(xiàn)量?!本鸵婈栄嬷?例子及有分別之特征來說,其錯亂智就是上述迷亂智。但呂澄的

25、譯本沒有出現(xiàn)“有膜翳”的 說法。兩譯本及其與因明正理門論所說似現(xiàn)量的差異如下:第一、關于錯覺與幻覺。在法尊的譯本里,將錯覺與幻覺分開說,即迷亂心(錯覺)是有分別,膜翳等造成的 有病的眼識(幻覺)是無分別。而呂澄的譯本沒有列出無分別的幻覺,可認為是與因明正 理門論一致,即其錯亂智包括錯覺和幻覺。關于法尊譯本與呂澄譯本的這一差異,筆者看法是:法尊譯本屬“譯編”,其中的長行 解釋,按該書的編輯說明,是法尊“對陳那的釋文詳加串解隨處附注”故而長行的 說法是否為陳那原有是很難說的。而呂澄譯本的釋按其在凡例中說,是陳那所作, 在保持陳那思想之原貌上,似乎比法尊更可靠。從因明學的歷史來看,現(xiàn)量之“不錯亂”標

26、準是法稱發(fā)展出來的,陳那學說中原無此 意,所以,是否呂澄的譯本更符合陳那原貌,而法尊的譯本是添加了法稱的意思,還可再考 證。而大疏(卷1)21顯然也是結(jié)合兩者的,故其關于似現(xiàn)量所下的定義為:“七者似現(xiàn)量。 行有籌度,非明證境,妄謂得體,名似現(xiàn)量。”而其下的解釋為:“散心有二。一有分別,二 無分別,諸似現(xiàn)量遍在二心。有分別心,妄謂分明得境自體;無分別心,不能分明冥證境故; 名似現(xiàn)量。論據(jù)決定,唯說分別。非無分別心,皆唯現(xiàn)量故。”此說明確了似現(xiàn)量有分別與 無分別兩種,但這兩種似現(xiàn)量是設為兩個概念還是歸入一個概念,此處無明文。第二、關于迷亂智(或呂澄譯本的“錯亂智”)與世俗智的關系。在因明正理門論中

27、,世俗智與五種智分開說,同時,將對瓶衣等的概念(也是世 俗智的對象)包括在“惑亂智”中的。而集量論中,五種智剩下了四種,即沒說疑智; 又將世俗智與四智并列。這樣的分類,憶念、比度(及所生)、懦求,仍可認為是從認識對 象的時態(tài)來說;而迷亂(或錯亂)智與世俗智(或俗有智)則是從認識主體的類別而說,也 就是從所形成的智是否迷亂而說的。即迷亂智與世俗智,兩者所緣對象是相同的(都是世間 法),只是智生起時,是迷亂還是不迷亂。迷亂即為迷亂智,不迷亂則為世俗智。如果是這 樣的話,那也意味著,在集量論中,概念在世俗諦意義上,已不被認為是“迷亂”的了, 如法尊在解釋中說:“故此等心就世俗說,是不錯誤的,是正確智

28、。但約實體觀,則屬虛妄, 是分別心。”第三、關于憶念、比度、懦求“憶念”與“懦求”,因明正理門論與集量論二論的說法基本相同,而“比度” 在集量論中則有新的說法。一是說“比及比所生加了 “比所生”,二是關于“比及比 所生”,長行中對其的解釋是:“比量與比量后起之心?!逼渲械摹氨攘俊迸c現(xiàn)量比量二量中 的“比量”名稱相同,但顯然不能認為是同一概念,因為現(xiàn)在所說的是似現(xiàn)量中的“比量?!?相比之下,因明正理門論將此“比”譯為“比度”更清晰。但現(xiàn)在仍須分辨“比及比所 生”的準確含義。如大疏所說,憶念、比度、懦求是獨散意識思維過去、現(xiàn)在、未來的狀況2,所以 都既表現(xiàn)為一種思維功能,也表現(xiàn)為相應的知識形式。從

29、唯識論的心所學說來看,作為一種 思維功能,參與憶念、比度、懦求等思維活動的心所,共同的有:五遍行心所和慧心所。此 外,憶念還有念心所;懦求還有欲心所。在這些心所外,還須提到的是尋伺心所。尋伺心所 是以“意言境”為對象,故進行的是名言(概念)類的思維活動。所以,理性思維或概念的 產(chǎn)生必定有尋伺心所共同參與;如無尋伺心所,只有慧心所,則可能進行的就只是表象思維 (也稱形象思維)。具體地說,在“憶念”(即記憶)中,過去的知識可以是圖象(無尋伺心 所參與的結(jié)果),也可以是概念(有尋伺心所參與的結(jié)果)。所以,“憶念”既可指思維功能 (記憶),也可表示知識形式(圖象或概念)?!芭城蟆币彩侨绱?。而“比度”是

30、第六識對當 前境的思維活動,如沒有尋伺心所參與,“比度”可以形成知覺或表象;如有尋伺心所參與, 則“比度”可形成概念(兩過程往往都有記憶共同參與)。因此,“比”(“比度”、及似現(xiàn)量 的中“比量”)指的是對當前境形成知覺、表象、概念的思維過程。那么,“比與比所生”又是指什么呢?呂澄譯本的長行釋為:“比量及彼果智?!比绨创?釋,“比所生”相當于“比量之果智”;若是如此,則“比”(注釋中的“比量”)當指心理功 能。如以上所分析,“比”(或“比度”、“比量”)是指第六意識及相應心所的思維功能,“彼 果智”當指知覺、表象、概念等知識形式。而在上述“果智”中,“比”(或“比度”、“比量”)所形成的最重要的

31、知識形式就是概 念。大疏(卷3)23中有一段話,至關重要:“彼之似現(xiàn),由率遇境,即便取解,謂為實有?!?此處意謂:那似現(xiàn)量,是對忽然遇到的對象,產(chǎn)生理解,并認為其實有。此段話雖不是對似 現(xiàn)量的全部描述,但可說是最重要的描述,因為此處描述了概念生成之過程。例如,突然看 到青色,馬上產(chǎn)生了 “青色”之想,并不可避免地同時伴有此青色實有之觀念。如上分析, 青色的知識和實體觀念,正是青色概念的特征。所以,似現(xiàn)量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形成概念, 而概念正是對當前事物“比度”的結(jié)果。對“比量”推理來說,除邏輯規(guī)則外,其基礎就是記憶以及過去知識中的概念。就以 “那里有煙,煙由火生,故那里有火”這一推理來說,首先要

32、有關于煙的概念,并得出“那 里有煙”的判斷(此判斷也可看作是一個推理的結(jié)果)再由記憶中的知識“煙由火生”得 出“那里有火”的判斷,完成全部推理。所以,“憶念”(回憶)及“比及比所生”(得出概 念),就是真比量(正確推理)的基本要素。2、似現(xiàn)量被認為是非量的原因如上分析,現(xiàn)量是認識主體與認識對象直接相合,此時分別還未產(chǎn)生,故而,現(xiàn)量是 知識的源頭,但本身還不是知識。因此,知識,除了由推理而得到的知識,其它都在似現(xiàn)量 中。但既然如此,因明學為什么將似現(xiàn)量看作是非量、即總體上是不正確認識之類別?進而, 既然判定似現(xiàn)量為非量,為什么又要以似現(xiàn)量中的認識功能(記憶)和各種過去知識,作為 真比量的基礎?即

33、非量何以能成為定量的基礎?先看似現(xiàn)量為何是非量?大疏(卷3)24首先設問:“問此緣瓶等智,即名似現(xiàn),現(xiàn)比非量三中何收? ”答:“非 量所攝?!比缟纤f,“緣瓶等智”就是世俗智,世俗智是似現(xiàn)量;此處大疏明確,似現(xiàn) 量是非量。大疏繼而設問:“如第七識,緣第八執(zhí)我,可名非量。泛緣衣瓶,既非執(zhí)心,何名 非量? ”即第七識緣第八識,將其執(zhí)著為“我”,那當然是非量。而一般的緣(認識)瓶之 心,并非是第七識那樣有執(zhí)著的心,為什么也要說是非量?答:“應知非量不要執(zhí)心,但不秤境,別作余解,即名非量。以緣瓶心,雖不必執(zhí),但 惑亂故,謂為實瓶,故是非量?!贝舜鹨庵^:非量并不一定要有“執(zhí)心”只要與境(認識對 象)不相

34、秤(不符合),在其真實的狀況中另加了東西“別作余解”),就是非量。故而對瓶 的認識,雖然沒有“執(zhí)心”,但“不秤境”,即將沒有實體的瓶認為是有實體的瓶(即“實瓶”), 這就是“惑亂(智)”,所以是“非量”。此后,大疏(卷3)25又討論了上述“別作余解”的原因:“由彼諸智,于四塵境,不 以自相為所觀境,于上增益別實有物而為所緣,名曰異轉(zhuǎn)。此意以瓶衣等體即四塵,依四塵 上唯有共相無其自體,此知假名瓶衣。不以本自相四塵為所緣,但于此共相瓶衣假法而轉(zhuǎn), 謂為實有,故名分別?!贝硕未笠猓浩渴怯缮?、香、味、觸四類境構(gòu)成,緣(認識)瓶之智(第六識及其相應 心所)不以此實際存在的四境為對象,而是以四境和合物為對

35、象,認為那和合物有實體,稱 此實體為瓶,這就是“于上增益別實有物而為所緣”。但實際上瓶是“唯有共相無其自體”, 瓶只是“假名”,故由這樣的“分別”而生成的瓶的認識,就是“非量”。由此可知,論中的“別作余解”,實際就是指將非“實”之法,認作實法,即對沒有實 體的事物加上(“增益”)了實體。而這種“增益”的根本原因,就是對名言產(chǎn)生了名言自性 之想,即對概念產(chǎn)生了有實體之想。因此,因明學或唯識論將一切依賴名言(概念)的認識, 都看作是非量。而進一步可作探討的是:為什么人們會由名言而產(chǎn)生名言自性之想?因明義斷(卷1)26指出:“正釋文中云:現(xiàn)量心離教、分別,何故因明現(xiàn)量 離名、分別者,非謂不緣名、句、

36、文等,云離名、分別;以不如名定執(zhí)其義,亦不謂義定屬 其名,及外道教、諸邪名言,云離于名。瑜伽等論,與此相似?!闭撝兄赋觯阂蛎髦械默F(xiàn)量,也并非不能緣名、句、文等。此點在一般因明學著作中不 常提到,而按以下將要引用的佛地經(jīng)論等論所指出的:佛的現(xiàn)量可緣一切法,一般因明 中的共相境,在佛的認識中仍是現(xiàn)量境。而凡夫的名言自性,產(chǎn)生于“名定執(zhí)其義”及“義 定屬其名”之執(zhí)著,或者說,是“名與所詮義定相屬”之執(zhí)著。所謂“名與所詮義定相屬,” 即上文所說的,認為名言(概念)必定有其對應的實體。由此執(zhí)著,凡夫產(chǎn)生了分別。而佛 無此執(zhí)著,所以一切法都為現(xiàn)量境。3、真比量以似現(xiàn)量為基礎的原因綜上所述,似現(xiàn)量既有非量的

37、性質(zhì),又含有各種知識形式。這就不難理解真比量為何 以似現(xiàn)量為基礎?或者說,非量何以能產(chǎn)生正確認識?以“見煙知有火”之比量(推理)為例,其中,名言的煙(即煙的概念)是與一系列 現(xiàn)象聯(lián)系在一起的,如黑色的氣體、漂浮的灰燼、焦糊氣味等,即有特定的色、香、味、觸, 這一系列的相關現(xiàn)象就是關于煙的知識。所以,煙這一名言(概念),既使人產(chǎn)生了有煙之 實體的想法,也有對其特定現(xiàn)象描述的知識。因此,當這些與煙相關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時,人們就 能形成“這是煙”的認識。關于火的概念也是如此,人們對之既有關于實體的錯誤之想,也 有關于火的各種正確知識。因此,在“見煙知有火”的比量(推理)中,人們所運用的就是 關于煙的知識、

38、關于火的知識,以及關于煙與火聯(lián)系的知識,而這些知識是正確的,因而, 當人們回憶(“念”)起這些知識時,人們就能作出正確推理。如此,我們來對上述討論作一總結(jié),以憶念(即記憶)為例,憶念是似現(xiàn)量,但又是 比量之近因。憶念既指人們的記憶功能,也指記憶中的知識,這些知識大多是以概念形式被 保存著。憶念被看作是非量,是因為人們在回憶起并運用這些概念時,往往會將概念實體化, 即一般都會認為這些概念有實體,此實體與此概念之名稱相符相應;但另一方面,這些概念 所包含的相關知識,確是比量(推理)的必要基礎。此外還需指出的是,因明義斷中說“比量智者,憶無謬故”,可見,因明學是注 意到了記憶有正確和錯誤兩種情況,但

39、記憶正確或錯誤,不是判別憶念是否屬非量的依據(jù), 只是判別真比量與似比量的依據(jù)。真比量必定以“憶無謬”為基礎;而“無謬”之憶念,仍 是似現(xiàn)量。憶念屬似現(xiàn)量或非量的原因,還是在于有分別,因為分別必定與名言自性相連, 必定于法上有“增益”,有實體之想,故有分別必定屬似現(xiàn)量。三、現(xiàn)量可靠性的源頭現(xiàn)量被認為是知識的源頭,但現(xiàn)量本身的可靠性又是如何得以保證?如果僅說現(xiàn)量以 自相為對象,但為什么直接的(即無分別)經(jīng)驗就是可靠的?現(xiàn)量(感覺經(jīng)驗)是否可靠,這在中外哲學史上是有爭議的。雖然大多數(shù)哲學都將感 覺經(jīng)驗看作是知識的來源,似乎感覺經(jīng)驗是不證自明的知識,但也有哲學家反對這一觀點, 如笛卡爾就否認感覺能夠獨

40、立成為知識的一個源泉。那么,在佛教唯識論和因明學中,現(xiàn)量 的可靠性又有什么保證?筆者以為,這種可靠性保證須從佛位的現(xiàn)量認識尋找源頭。1、佛位認識都是現(xiàn)量佛教認為,佛的認識都是現(xiàn)量,如宗鏡錄卷4927所說:“是以諸佛施為,悉皆現(xiàn)量。 如守護國界主陀羅尼經(jīng)云:如來悉知彼諸眾生,出息入息,種種飲食,種種資具,種 種相貌,種種根器,種種行解,種種心性,死此生彼,剎那流注,生滅相續(xù)。如來悉知如是 一切,現(xiàn)量所得,非比量知。云何現(xiàn)量?謂不動念,如實而知。非流注心,入于過去。如是 知時,智慧具足,隨眾生心,種種說法?!钡闹械母鞣N認識對象,按唯識論和因明學的一般看法,雖有屬自相境的,但大多 屬共相境,為何

41、對共相境,如來也能現(xiàn)量所得?佛地經(jīng)論(卷6)28對此作了回答:“如實義者:彼因明論立自共相,與此少異。彼 說一切法上實義,皆名自相。以諸法上自相共相,各附己體,不共他故。若分別心,立一種 類能詮所詮,通在諸法,如縷貫華;名為共相。此要散心分別假立,是比量境。一切定心, 離此分別,皆名現(xiàn)量。雖緣諸法苦、無常等,亦一一法各別有故,名為自相。真如雖是共相 所顯,以是諸法自實性故,自有相故,亦非共相。不可以其與一切法不一不異,即名共相。 自相亦與一切共相,不一異故。是故彼論說諸法上所有實義,皆名自相。此經(jīng)不爾。故無相 違。”此段引文首先區(qū)分了因明與本論(即佛地經(jīng)論)對自相與共相說法的差異。因明論 的自

42、相,是“一切法上實義”,即每一現(xiàn)象的特有內(nèi)容。但另一方面,共相也是存在于具體 法上,所以,對共相的認識也不離具體法(“以諸法上自相共相,各附己體,不共他故”)。 那么,凡夫?qū)蚕嗟恼J識是如何進行的呢?是由“分別心”(即獨散意識)建立一種“能詮” (即名言,亦即概念),此“能詮”能解釋貫穿在同類現(xiàn)象(“諸法”)上的共同屬性(“所詮”), 這就是共相(“若分別心,立一種類能詮所詮,通在諸法,如縷貫華;名為共相”);也就是 “比量境”。而佛恒處定中,恒具“定心”,因此沒有“散心”的“分別”,所以,佛的認識都是現(xiàn) 量。即使在認識一般被認為是諸法共相的“苦、無常等”時,也是在每一現(xiàn)象上去認識,因 此,這

43、類在因明中的共相,在本論看來也是自相。甚至對真如的認識也是如此,真如雖普遍 存在于一切法中,就此意義也可說是共相,但因為真如是每一法的“實性”,認識真如也是 通過每一法去認識,所以實際也不是共相。論中特別強調(diào),雖然真如與一切法不一不異,但 不能說與一切法不一不異就是共相,因為自相與共相也不一不異。所以,真如與一切法不一 不異,但仍不是共相。在佛位現(xiàn)量的背景下,我們來看看凡夫位的現(xiàn)量是如何界定的。2、因明學現(xiàn)量的含義大疏(卷1)29對現(xiàn)量的定義為:“行離動搖,明證眾境,親冥自體,故名現(xiàn)量。”據(jù) 大疏的解釋:“明證眾境”是指“定位”(即定中狀態(tài),佛即處于定位),“親冥自體”指 “一切散心”(凡夫的

44、散亂心狀態(tài))。故而佛的現(xiàn)量是“明證眾境”,凡夫的現(xiàn)量則是“親冥 自體”?!懊髯C眾境”是什么境界呢?即無論什么對象,如一個青色、青色中的空和無常、青 色中的真如,都能清晰而直接地了知。那么,“親冥自體”的確切含義又是什么呢? “親冥自體”的字面意義是“與法(事物) 之自體和合為一”,或“得法之自體。但“法之自體”又是什么呢?讓我們從因明學的現(xiàn)量 境來探討“法之自體”的確切含義。大疏(卷3)30說:“一切諸法,各附已體,即名自相,不同經(jīng)中所說自相?!贝颂幰?謂:一切法(確切說是實法)都有自體,此自體就是自相?!叭糁T現(xiàn)量所緣自相,即不帶名 言,冥證法體,彼即有體,即法性故?!奔船F(xiàn)量緣(認識)法之自相

45、時,沒有名言(即概念) 的參與,而是直接覺知法之自體。諸法(指實法)是有自體的,此自體就是該法之法性。在唯識論中,五識認識的都是實法,都是自相,所以五識也都是現(xiàn)量。但是否就此能說五識是“得法之自體”呢?例如,眼識了青色,在唯識論和因明學中都說是現(xiàn)量,但是否 能說“眼識得青色之自體”呢?未必。成唯識論述記(卷4)31分析了自相與共相的復雜關系:“如五蘊中,以五蘊事為自相, 空無我等理為共相。分蘊成處,色成于十處,名自相,蘊名共相,一色蘊該十故。于一處中, 青、黃等類別,類,名自相,處,名共相。于一青等類中,有多事體,葉青非華等,以類為 共相,事名為自相。一事中,有多極微,以事為共相,以極微為自相

46、。”在這些例子中,下 位概念是自相,上位概念是共相,層層遞進?!叭缡钦罐D(zhuǎn)至不可說,為自相,可說極微等, 為共相,故以理推,無自相體。且說不可言法體名自相,可說為共相。以理而論,共既非共, 自亦非自。為互遮故,但各別說。”而上述眼識了青色是否即得青色體的問題,在此得到解答。此處說,青色仍是個集合 概念,可表示葉青、花青,等等,因而仍是共相。進而,一切“可說”的現(xiàn)象都是共相,只 有“不可言”之“法體”才是自相。而這樣的自相概念,是在勝義諦意義上說的,既然已“不 可言”,所以已超出了因明學的范圍。但另一方面,因明學雖然主要研究世俗諦意義上的認 識,但其下定義時也須照顧到不與唯識論的更廣泛意義上的結(jié)論

47、相違背。在以上對現(xiàn)量境下 的定義是如此,“明證眾境,親冥自體”,既說了圣境,也說了凡境;而對現(xiàn)量智的定義也是 如此。成唯識論述記(卷4) 32指出:“法自體,唯證智知,言說不及,是自相。”此定義 中的“證智”有二義,一是指證道后所得之智,如初地以上之圣智;二則指凡夫識與心所的 現(xiàn)量智,如俱舍論記(卷19)33說:“如念種子、是證智生,能生當念功能差別?!本闵?論記對“證智”的解釋為:“言證智者,次五識后意識相應智;又解,亦取定心相應智; 又解,亦取五識相應智;俱現(xiàn)量證故?!彼?,證智指與五俱意識、定中意識、五識相應之 智。但更廣義地說:“心、心所法,能記前境,通名為念;能證前境,通名為智。故言

48、如 念種子,是證智生,能生當念功能差別?!?4所以,心、心所“能證前境,通名為智”。由 此可知,“四分說”中的自證分和證自證分,其名稱中的“證”即此“證前境”之含義。故 自證分和證自證分都為現(xiàn)量。由此來看,凡夫位之現(xiàn)量“親冥法體”,實際上也就是說“心、心所法能證前境” 之意。因為,如青色、黃色、紅色等,作為下位概念是自相,作為上位概念就是共相,既然 既可看作自相,也可看作共相,因此不可說定有自體;但它們確是眼識之“前境”,為眼識 所“證”(即“了”),因而是眼識的現(xiàn)量境。3、凡夫位現(xiàn)量可靠性之源頭現(xiàn)在再來探討那“不可言法體”,這涉及到“離言自性”(或“離言法性”)之概念。唯 識論所說的“離言自

49、性”(或“離言法性”)是與“言說自性”相對的一個概念。瑜伽師地 論(卷45)35云:“云何菩薩空三摩地?謂諸菩薩、觀一切事,遠離一切言說自性;唯有諸 法離言自性,心正安住。是名菩薩空三摩地?!惫省把哉f自性”無,“離言自性”有。但此“離言自性”究竟指什么呢? 一種說法是指真如。另有說法,不但真如是“離言 法性”(“離言自性),依他起諸法都有各自的”離言自性“。唯識論中,說真如是“離言法性”,諸家并無分歧;有分歧的是諸法是否有各自的“離 言自性”。瑜伽論記(卷17)3指指出,在此問題上有二種見解:“于一切法乃至平等平 等者,西方有二釋。初釋云:真實性,離言自性。分別性,情所取法,是言說所說自性,真 實性所離也。假說自性者,依他性是假說自性法也第二,難陀釋論云:依他、真實,皆 離分別性故,并是離言自性也。”這就是說:對依他起自性,當時印度佛教有兩種觀點。一種認為依他起自性只是假說自性,圓成實自性(即真實性)才是離言自性。另一種觀點認 為,依他起自性與圓成實自性都是離言自性。而瑜伽論記自己的觀點是:“于一切法離言自性者,即是依他及圓成實。此之二性, 性離名言。假說自性者,即是遍計所執(zhí),隨其假說計度,執(zhí)有名假說性?!奔匆磺蟹ǘ加袃?種自性,一種是假說自性,這是遍計所執(zhí)自性;另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