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模灰機制作說明_第1頁
航?;覚C制作說明_第2頁
航?;覚C制作說明_第3頁
航?;覚C制作說明_第4頁
航?;覚C制作說明_第5頁
免費預(yù)覽已結(jié)束,剩余110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1、GALE 新作奉獻:小詳細制作過程(全文完)寫在全文完之后: 小是以高速為特征的一款大后掠三角翼飛機,適合一些進階玩家嘗試,不過該機能快能慢,在大迎角的情況下,能做出閑庭信步的超慢速飛行。遺憾的是,限于條件,至今還沒有能夠把飛行展現(xiàn)給大家,拍了一些始終和現(xiàn)場的感覺相差甚遠,無法體現(xiàn)小快、穩(wěn)的特點,也許這就叫“不上相”吧。I 號撞樹前后II 號撞樹前= 1、先解釋一下,之所以叫做是因為頭部吸取了紅牛的設(shè)計,機身整個比例類似幻影 2000。 2、該機的特點是高速,極不適合固定翼不熟練的人 3、本貼將分為:圖紙、下料、組裝、電裝、做槳、試飛等幾個方面來介紹。開始:高速機對飛機有一些要求,不是隨便加快

2、動力就可以的,主要有:阻力小、對稱翼型、機身強度大、槳氣流速度快、舵面小、虛位小、動作小。其中,阻力小要求機翼比較薄,且迎風(fēng)面要有氣動造型。是模仿幻影 2000 設(shè)計的,后推機型,圖紙如下:用重算工具算得重心距離翼面前緣 26cm,也就是距離尾端 29cm,如果按照翼根長度 50 計算(不考慮延伸到機身內(nèi)的部分),則重心在距離尾端 25cm 處,我實際飛行取 25cm,感覺良好機身長 70cm,翼展 60cm,大后掠三角翼,舵面寬 3cm,長 20cm,垂尾高 18cm,后掠。 升力面積 20 平方分米,起飛重量 280g 左右,翼載荷 14,屬于輕載荷,試飛也感覺,可以滑翔很久。 這是一個非

3、常省材料的機型,有 1 個平米的 KT 板就可以做了,板制作。 本帖最后由 gale 于 2008-12-9 14:43 編輯 使用 5mmKT把圖紙打印出來,找一塊珍珠板,開工!其實 KT 板更好。 做法還是用丁字尺和鋼尺把圖紙放大繪制在 KT 上,機型簡單,橫平豎直的,并不難。當(dāng)然,如果沒有丁字尺,那是很痛苦的。機身和兩個上翼面把殘料切成一堆 1cm 寬的 KT 條,有用處。側(cè)艙板,距上邊緣 5cm 處貼剛才的 1cmKT 條,這樣上艙蓋板蓋上時就很精確了,這是 1cm條的用處之一做工要精細一些,這是前側(cè)艙板特寫,KT 條既要考慮上蓋,也要考慮前蓋垂尾除了上艙蓋,所有的零件在這里了,上艙蓋

4、等飛機組裝完之后,根據(jù)實際尺寸切割 本帖最后由 gale 于 2008-11-22 22:44 編輯 開始組裝在機翼最寬處安裝碳桿,這里使用的是 3mm 外徑碳管,用圓珠筆畫槽壓入 (64.96 KB)2008-11-22 22:44碳桿裝在最寬處的最前面,和邊緣留 5mm ,不要出頭,以免影響翼型打磨 把 機 翼 上 蓋 板 蓋 上 壓 一 下 , 然 后 取 下 , 在 壓 痕 處 用 圓 珠 筆 畫 槽不要涂膠,蓋上上蓋板,切副翼,副翼是 20cm 長,3cm 寬,見圖紙,切的時候注意保持刀的垂直,不然切下來可難看,如果切壞了,可以另行制作舵面,不用怕。然后,在機身上涂膠,蓋上機翼蓋板,

5、蓋之 前,在兩邊 各放置三根布條作為鉸鏈 。然后壓緊等膠牢固在機身縱向從頭到尾安置一根補強碳桿,用膠粘,沒有這根桿,稍微受一些重裝,機頭機身就要變形碳桿離頭要短 5mm,因為有面板,中后三個位置可以左右用 1cmKT 條加固一下這根桿接著用 1mm 碳桿把翼前緣補強,這不是必須的步驟,補一下會好一些,否則鋒利的前緣極易受損在兩片垂尾中間夾一根碳桿,粘好, 遺憾,我忘記拍照了 。透光看一下碳桿吧垂 尾 前 緣 最 好 也 補 強 一 下 , 不 然 碰 個 花 花 草 草 什 么 的 , 就 毀 了接下來就要打磨機翼前緣和垂尾前緣了。 為了減小打磨工作量,先將各處進行倒角用鋼尺靠著,刀斜切一條下

6、來切得很平順但是樂極生悲,由于刀上沾了膠,結(jié)果造成兩處破損,用 KT 薄片(切出來的碎屑),沾白膠貼上去,待膠干了打磨,算是補丁近看補丁所以記得切這么長條的之后,要給刀片抹油各個地方都倒個角,特別注意在舵面和機身舵面連接處也要倒角,便于舵面轉(zhuǎn)動,也有利于氣流把倒角的地方全部打磨,爽啊,看不清楚,手摸起來最明顯,沒有折邊了,這里發(fā)一個舵面的,其他看不清接 著 上 舵 面 : 在 布 片 上 涂 一 些膠 , 然 后 把 下 舵 面 粘 上 , 拉 緊待膠干了以后,在舵面內(nèi)面涂上白膠,蓋上上舵面,之所以用白膠還是為了有調(diào)整的機會,可以調(diào)整布鉸鏈的松緊,位置稍微 試了 下 ,這 個 鉸鏈 極 爽,

7、沒 有痕跡 ,沒有 虛位等白膠干了以后,把修補的地方打磨一下,實物基本看不出來,這個教訓(xùn)就是:下刀量要小一些,少量多次。 本帖最后由 gale 于 2008-11-25 22:59 編輯 開始搞電機座,由于碳管縱貫全身,因此要么把電機座用 KT 墊高,要么就像這樣,電機座分叉!割兩片 1.8mm 寬的木片,用膠貼在碳管兩邊,碳管是 4mm 的,這樣一共就是 40mm(33.45 KB)2008-11-25 10:15寬為了增強強度,涂上 AB 膠,粘一根木片,這樣電機座和碳管融為一體了,推力將直接傳遞到全身老規(guī)矩,用美工刀切割電機座,不過現(xiàn)在我先進了,有 CNC 幫忙,電機孔位賊準(zhǔn)了吸取上一架

8、的經(jīng)驗,把電機座涂藍,我認(rèn)為記號筆比噴漆方便,雖然效果打折扣這就是電機,GL450 曾經(jīng)的原配電機。等 AB 膠了,上電機用 KT 殘料切 4 個梯形支撐樁用膠黏在底板上,固定垂尾用的,把垂尾放上去比劃一下,然后去掉垂尾,等膠干這個支撐樁并不是吃力的,只是便于固定垂尾把電機座底部涂上 AB 膠,放在尾部,由于已經(jīng)上了電機,重心合適,只需要“放著”就行接著安裝舵角,舵角的位置比較,如果鉸鏈虛位大,就安裝得靠中間一些(指左右居中),如果虛位小,就可以靠邊一些。我這個鉸鏈虛位極小,因此裝在離邊緣 1.5cm 的地方在距離轉(zhuǎn)軸 6mm 的地方開始扎孔,這是由商品舵角的尺寸決定的由于是炸雞再造,因此要干

9、凈舵角最好用力壓入 KT 板一些,強度高,看,舵機那個 6mm 決定的垂直在鉸縫的上方,這就是剛才接著做兩根等長的拉桿,長度由舵機位置決定,舵機位置由位置和舵機線決定,總之,的設(shè)備都比劃一下,確定好和舵機的安裝位置,就可以做拉桿了,由于本機安裝順序的特殊性,不需要做 Z 或V 彎,這樣虛位更小,詳情見后由于舵機裝在寸,后來發(fā)現(xiàn),而機內(nèi)比翼面低 5mm,因此需要給舵機做兩片墊片,這里我做了這個尺,墊片應(yīng)該做得和舵機一樣寬,即 9g 舵機的 22mm 寬,詳情見后認(rèn)真比劃一下舵機,讓舵面平齊,注意,拉桿已經(jīng)安裝到位了。記得先通電調(diào)好兩個舵機的中立點哦。把舵機拿開,粘上墊片然后黏上舵機,如果舵面略有

10、不平,此時可以輕微調(diào)整舵機位置,確保兩邊平齊,這就是不用 Z 彎的竅門,固定之后,再發(fā)現(xiàn)小改動,就用電子微調(diào)即可看看舵機安裝,兩個固定片要在邊緣,何故?側(cè)板外側(cè),詳情見后根據(jù)實際情況延長電調(diào)的電池接線在側(cè)板上切出舵機孔位,這時才發(fā)現(xiàn),舵機墊片被擋。想了想,還是挖掉舵機墊片的對應(yīng)部位比較輕松把側(cè)板裝上,沒有涂膠,哇爽啊,合縫接著就是涂膠裝雙側(cè)板,忘記拍照了。 然后在頂住側(cè)板,還可以提高強度所在位置墊兩片 KT,大小隨意,靠邊接著裝垂尾,把垂尾如圖割掉一些,目的是避免碰到電機,割多少看電機的實際情況了垂尾裝在哪里不是很嚴(yán)格,看圖中的大概位置裝了拿出著名的發(fā)泡膠擠一條牙膏狀的在機身碳桿上把垂尾壓上去

11、,壓倒膠液四溢為止一會兒開始發(fā)泡,等 10 分鐘就行,中間如果測量發(fā)現(xiàn)不垂直,可以用手掰一下。由于早上安裝了 4 個垂尾固定樁,因此效果非常好,不用調(diào)接下來把前艙側(cè)板粘好,忽然發(fā)現(xiàn)我后艙側(cè)板,前艙側(cè)板各多計算了一些,導(dǎo)致頭部突出一塊,呵呵,還好不影響,切掉即可,實際后艙側(cè)板應(yīng)該是 50.5 即可,前艙側(cè)板應(yīng)該是 20.2左右看看全貌,已具雛形用色筆標(biāo)注重心位置,紅色是按照機身外翼根算的,也就是我上次飛行的重心設(shè)置(距尾25cm),黑色是按照機身翼根算的(距尾 29cm)在重心位置加一塊 KT,因為這里是經(jīng)常要用手抓的位置,加強一下用使用到的電池對飛機進行配重,確定電池倉的大小小電池確定電池倉前

12、擋板,大電池確定電池倉后擋板根據(jù)實際大小切兩個艙板,粘在電池倉前后,這下子機身就很結(jié)實了由于機身底部有一根碳桿,不方便放置電池,我用了一些 1cm 的 KT 條粘在底部找平然后用膠貼上一片 KT,這下平坦了!接下來密封尾艙,這個要根據(jù)實際的情況來切割蓋板,因此圖紙上沒有為垂尾保持一個尖隙,可以看到,這次的迎風(fēng)面非常涂膠插上,合縫??!左邊稍微有一點縫隙,要捏一下給前艙加上蓋板,由于設(shè)計上,側(cè)板長了一些,因此將錯就錯,就按照長的來,用蓋板封剩下一個小孔,用發(fā)泡膠往里猛灌,然后等發(fā)泡快要干的時候,蓋上蓋板,并KT面疊幾片等發(fā)泡膠干了,就削出圓頭用 1cm 寬的 KT 條貼在機腹,一舉三得,可以防止機

13、腹擦地,可以裝飾,可以起到整流作用這些 KT 條都精心切成梯形在幾個端面貼上輕木片,削好,這步不是必須步驟 本帖最后由 gale 于 2008-11-28 21:59 編輯 座艙蓋的制作是比較麻煩的,雖然看起首先做磁鐵鎖,切一片 KT作為“ 門柱” ,在上面切出磁鐵的空間 來很簡單 然 后 粘 強 力 磁 鐵 退 磁 的 電 機 淘 汰 下 來 的 磁 鐵 , 還 是 很 牛 的(35.48 KB)2008-11-28 21:59把門柱貼到位然后做艙蓋,比較郁悶的是,切了 4 片才切成功,大意了。所謂不成功是指蓋上去有縫隙1mm差了就算很厲害了在 艙 蓋 對 應(yīng) 磁 鐵 的 位 置 放 鐵 片 , 我 就 使 用 美 工 刀 殘 片 啦為了吃力,在上面蒙一層透明膠放 上 去 看 看 , 還 可 以 , 還 是 有 一 些 縫 隙 。 。 。接著在這層艙蓋外面再蒙一層 5mmKT,這層 KT 就是蓋住側(cè)板了,同時緣加一片舌頭仔細看看這個舌頭由于這個艙蓋有個斜角, 強度 明顯不夠, 要 切一 片補強片, 按實際 角度 切黏上的樣子現(xiàn)在基本完工最 后 把 邊 邊 角 角 再 打 磨 一 下 , 然 后 涂 裝 , 完 工 !(39.0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