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七年級上冊《第5課古代寓言二則》同步精講精練_第1頁
蘇教版七年級上冊《第5課古代寓言二則》同步精講精練_第2頁
蘇教版七年級上冊《第5課古代寓言二則》同步精講精練_第3頁
蘇教版七年級上冊《第5課古代寓言二則》同步精講精練_第4頁
蘇教版七年級上冊《第5課古代寓言二則》同步精講精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蘇教版七年級上冊第5課古代寓言二則同步精講精練(含答案)蘇教版七年級上冊第5課古代寓言二則同步精講精練(含答案)6/6蘇教版七年級上冊第5課古代寓言二則同步精講精練(含答案)蘇教版七年級上冊第5課古代寓言二則一、語言表達依照課文內容,完成下邊的對聯(lián)。上聯(lián):楚子刻舟求劍,舟行劍扔掉聯(lián):_,度忘履失?!敬鸢浮苦嵢硕茸阗I履【解析】此題作答,第一要結合對聯(lián)的特點,如上下句字數相等,詞性相同,對仗工整等,再是要結合所給資料的詳盡內容提煉詞句答案:鄭人度足買履此題觀察學生對對聯(lián)的理解、掌握能力解答此題,要求掌握對聯(lián)的一些基本知識,如語句對仗,詞性相同,還要注意修辭運用,語境可否吻合等方面此題作答,要注意結

2、合對聯(lián)特點,結合詳盡要求二、其他給予下加點的字注音。先自度其足_吾忘持度_其劍自舟中墜于水_遽契其舟_?!敬鸢浮縟udzhuj;【解析】答案:dudzhuj觀察考生對課本內出現的常用重點生字詞的正確識讀能力以及對形近字、同音字和多音字的識辨能力,難度不大對課文中出現的字,而且大多是生活中常有又易讀錯的基礎字,要重點識記、積累找出句中通假字,并加以講解。(1)置之其坐“_”同“_”,意思是_。(2)反歸取之“_”同“_”,意思是_?!敬鸢浮孔?;座;座位;反;返;返回【解析】“置之其坐”意思是:爾后把量好的尺碼放在他的座位上“坐”同“座”座位“反歸取之”意思是:于是返回家去取尺碼反,通“返”,返回

3、答案:(1)坐座座位(2)反返返回此題觀察學生對文言通假字的鑒別能力,注意緊扣語境進行解析講解即可通假字大多讀音相同或周邊音同本字,借來一用借來的字只能作為臨時工如“蚤”與“早”;如“當”與“倘”其特點是“因音通假”因為古代的字很困窮,因此用有限的字來表達意思4.講解句中加點詞。(1)鄭人有欲買履者_(2)至之市_3)已得履_4)及反,市罷,遂不得履_第1頁,共6頁5)其劍自舟中墜于水_6)舟已行矣,而劍不能夠_?!敬鸢浮啃?;集市;已經;等到,終于;到,在;搬動【解析】(1)句意為:有一個鄭國人想去買鞋子履:鞋子;2)句意為:到了集市市:集市;3)句意為:已經拿到了鞋子已:已經;4)句意為:

4、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時候,集市已經散了,最后沒有買到鞋子及:等到遂:終于;5)句意為:他的劍從船上掉到水里于:到,在;6)句意為:船已經走了很遠,而劍還在原來的地方行:搬動答案:(1)鞋子(2)集市(3)已經(4)等到終于(5)到,在(6)搬動此題觀察理解文言詞語含義的能力理解詞語的含義時要注意文言詞語的特別用法,如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和古今異義,能結合詳盡語境來正確辨析即可在平時學習中,需要掌握重點實詞和虛詞的含義,特別是一些特別用法,如通假字、古今異義、詞類活用講解以下多義詞。(1)度先自度其足_吾忘持度_2)之至之市_是吾劍之所從墜_而置之其坐_?!敬鸢浮苛块L短;量好的尺碼;到去;助詞

5、,無實義;代詞,代量好的尺碼【解析】(1)句意為:早先量了自己的腳的尺碼度:動詞,量長短;句意為:我忘了帶尺碼度:名詞,尺碼度:量好的尺碼2)句意為:到了集市之:動詞,到去;句意為:這是我的寶劍墜落的地方之:結構助詞,放在主語和謂語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可不譯;句意為:把量好的尺碼放在自己的座位上之:代詞,代量好的尺碼答案:1)量長短;量好的尺碼2)到去;助詞,無實義;代詞,代量好的尺碼此題觀察對文言一詞多意的辨析能力要修業(yè)生在認識課文馬虎的基礎上理解詞語的含義,而且能辨析詞語在不相同語境中的含義理解詞語的含義時要注意文言詞語的特別用法,如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和古今異義,能結合詳盡語境來

6、正確辨析即可涉及的詞語都是常有的文言實詞解答時要聯(lián)系上下文,依照語境作出判斷翻譯以下句子。1)何不試之以足?2)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敬鸢浮浚?)句中重點詞有:何:為什么;以:用句意為:(你)為什么不用腳試一試呢?2)句中重點詞有:契:雕琢;求:搜尋句意為:(他)從刻了記號的地方下水去找劍第2頁,共6頁答案:1)(你)為什么不用腳試一試呢?2)(他)從刻了記號的地方下水去找劍【解析】此題主要觀察點是對句子翻譯翻譯的要求是做到“信、達、雅”,翻譯的方法是“增、刪、調、換”,詳盡到某一句子時要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等情況,如遇倒裝句就要按現代語序勸導,如遇省略句翻譯時就要把省略的

7、成分補充完滿文言文翻譯方法:對,即對譯法也就是用現代漢語中等值的詞去對換被譯文言詞的方法增,即增添法古漢語的詞大多數是單音詞,翻譯時,要把這些文言單音詞加以擴大,使之成為現代漢語中的雙音詞刪,即刪減法有的文言虛詞,現代漢語沒有相當的詞表示它,不能夠硬譯有的文言虛詞,現代漢語雖有同它相當的詞,但若是勉強譯出來,反而使句子負擔屬于這兩種情況的文言虛詞,翻譯時則刪去移,即移位法將文言句子依照現代漢語語法格式,調整語序凡是與現代漢語的句法結構形式不一致的文言句子,翻譯時不能夠照原句的語序排列,必定將不合現代漢語的語序部分加以調整留,即保留法凡是古今意思相同的詞,以及帝號、國號、年號、人名、地名、官名、

8、胸襟衡單位等,可照錄于譯文中,不用另作翻譯換,即代替法很多文言文所表示的意義,在現代漢語中不是用原詞表示,翻譯時可用現代漢語中意義相當的詞去代替填空。(1)鄭人買履選自_,作者_是_末期_家,_家的主要代表人物。2)刻舟求劍選自_,該書主編者_是_末期秦國的丞相?!敬鸢浮宽n非子;韓非;戰(zhàn)國;哲學;法;呂氏春秋;呂不韋;戰(zhàn)國【解析】答案:(1)韓非子韓非戰(zhàn)國哲學法(2)呂氏春秋呂不韋戰(zhàn)國此題觀察學生文學知識的掌握,文學知識正誤的判斷點是:作者名、稱號、生活時代、作品名、體裁、書中人物、主要情節(jié)、作品主題及風格、門派等回顧所讀文章的相關情節(jié),依照問題作答即可此題觀察對文學知識的認知能力解答此類問題

9、,需要我們掌握重點作家的簡介,做此題時注意呂氏春秋作者的掌握三、文言文閱讀閱讀鄭人買履和刻舟求劍兩篇寓言,回答以下問題。(1)講解以下句中的加點詞。鄭人有欲買履者_而忘操之_遽契其舟_舟止_2)指出下邊句子中加點的“之”字的意義。是吾劍之所從墜_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_(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邊的句子。第3頁,共6頁求劍若此,不亦惑乎?寧信度,無自信也。4)兩則寓言內容雖不相同,但諷刺的都是那種_的人。5)讀了這兩則寓言,你碰到了什么啟示?【答案】想,打算;拿,攜帶;用刀刻;停止;助詞,無義,不翻譯;代“劍”;因循守舊、固執(zhí)己見、不知變通【解析】(1)此題觀察理解文言詞語含義的能力解答此題的重點是先

10、理解詞語所在句子的含義,爾后結合句意來推斷詞語即可句意為:有一個想要買鞋的鄭國人;欲:想,打算句意為:他忘了帶量好的尺碼;操:拿,攜帶句意為:他趕快在劍掉下去的地方刻了個記號;契:用刀刻句意為:船停下來后;止:停止2)此題觀察對文言虛詞“之”的辨析能力答題此題的重點是在理解句子的意思的基礎上來理解虛詞“之”的含義,能夠正確掌握虛詞“之”在不相同語境中的含義句意為:這兒是我的劍掉下去的地方;之:助詞,無義,不翻譯句意為:他便從自己刻記號的地方下水去搜尋劍;之:代“劍”(3)此題觀察翻譯語句解答時必然要先回到語境中,依照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并按現代漢語的規(guī)范,將翻譯過來的內容

11、進行合適調整,達到詞達句順句中重點詞有:若:若是;惑:糊涂句意為:這樣找劍,不是很糊涂嗎?句中重點詞有:寧:情愿;度:尺碼句意為:情愿相信(量好的)尺碼,也不相信自己的腳4)此題觀察的是對文章中心的理解要想抓住文章的中心,必定從故事下手,我們要先理清故事的馬虎,感知故事的情節(jié),解答時,需要結合人物的事跡、人物形象、故事主旨和自己的感悟等方面進行思慮解析閱讀兩則寓言可知,諷刺了那些因循守舊、固執(zhí)己見,不知變通,不懂得依照客觀實質采用靈便對策的人(5)此題觀察感悟啟示解答此題的重點是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結合文章的主旨來解析即可閱讀兩則寓言可知,諷刺了那些因循守舊、固執(zhí)己見,不知變通,不懂得依照客

12、觀實質采用靈便對策的人;因此我們能夠從“要學會變通”“理論要和實質相結合”“詳盡問題詳盡解析”等方面來回答答案:1)想,打算;拿,攜帶;用刀刻;停止2)助詞,無義,不翻譯代“劍”3)這樣找劍,不是很糊涂嗎?情愿相信(量好的)尺碼,也不相信自己的腳4)因循守舊、固執(zhí)己見、不知變通5)示例:書本上的東西其實不用然全部可信,依照現實的需要英勇地試一試,才是解決問題最有效的方法理論要和實質相結合詳盡問題詳盡解析做任何事情都要機智靈便參照譯文:【甲】有一個想要買鞋的鄭國人,他先量好自己腳的尺碼,爾后把量好的尺碼放在他的座位上等到了集市,他忘了帶量好的尺碼他已經挑好了鞋子,才說:“我忘記帶量好的尺碼了”于

13、是返回家去取尺碼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時候,集市已經散了,他最后沒有買到鞋有人問:“為什么不用你的腳去試一試鞋的大小呢?”他說:“我情愿相信量好的尺碼,也不相信自己的腳”【乙】楚國有個渡江的人,他的劍從船里掉入水中,他趕快在劍掉下去的地方刻了個記號,說:“這兒是我的劍掉下去的地方”船停下來后,他便從自己刻記號的地方下水去搜尋劍船已經向前走了,而劍沒有,像這樣找劍,豈不是太糊涂了嗎?第4頁,共6頁止:止有剩骨(只,不過)一狼得骨止(停止)閱讀下邊的文字,完成以下各題。疑人竊履明王守仁昔楚人有宿于其友之家者,其仆竊友人之履以歸,楚人不知也。適使其仆市履于肆,仆私其直而以竊履進,楚人不知也。他日,友人來過

14、,見其履在楚人之足,大駭曰:“吾固疑之,果然竊吾履?!彼炫c之絕。逾年而事暴,友人踵楚人之門而悔謝曰:“吾不能夠知子,而繆以疑子,吾之罪也。請為以如初?!保ㄟx自歷代寓言大觀)【注】踵:到,走到??姡和ā爸嚒?,錯誤,荒誕。1)給予下句中加點的詞選擇合適的講解。友人來過_A走過,經過B勝過,超越C錯誤,過錯D訪,探望逾年而事暴_A裸露,展現B殘忍殘忍的C突然D欺凌,損害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邊的句子。吾固疑之,果然竊吾履。3)聯(lián)系全文,你認為友人是一個怎樣的人?結合你的生活體驗加以議論。【答案】D;A【解析】(1)此題觀察文言實詞含義的理解解答此題的重點是先理解詞語所在句子的含義,爾后結合句意來推斷詞

15、語意思句意為:他的朋友來拜會他過:探望,拜會句意為:過了幾年相關這個仆人的事情裸露暴:裸露2)此題觀察重點句子的翻譯翻譯時,要忠于原文、不遺漏、不隨意增減內容,譯文要暢達,注意重點字詞以及常有句式的翻譯,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固:原來;疑:思疑句子翻譯為:我原來(就)思疑你,果然(是你)偷了我的鞋3)此題觀察概括人物形象特點的能力抓住文中最后友人的行為和語言能夠概括出人物的特點,爾后再結合生活實質談一談自己的看法友人是一個知錯就改的人,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也會有誤解別人的事情發(fā)生,但我們若是能在認識事情的真相后勇于認同并改正錯誤,這也是難能難得的答案:1)DA2)我原來(就)思疑你,果然(是你)偷了我的鞋3)友人是一個知錯就改的人,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也會有誤解別人的事情發(fā)生,但我們若是能在認識事情的真相后勇于認同并改正錯誤,這也是難能難得的參照譯文:從前有個借宿在朋友家里的楚國人,他的仆人偷了他的朋友的鞋子回來,楚國人不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