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化探究2015屆高考生物一輪復習配套課件必修單元學科培優(yōu)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013215e3401588d1b37dfd5a3c6dda0/d013215e3401588d1b37dfd5a3c6dda01.gif)
![優(yōu)化探究2015屆高考生物一輪復習配套課件必修單元學科培優(yōu)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013215e3401588d1b37dfd5a3c6dda0/d013215e3401588d1b37dfd5a3c6dda02.gif)
![優(yōu)化探究2015屆高考生物一輪復習配套課件必修單元學科培優(yōu)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013215e3401588d1b37dfd5a3c6dda0/d013215e3401588d1b37dfd5a3c6dda03.gif)
![優(yōu)化探究2015屆高考生物一輪復習配套課件必修單元學科培優(yōu)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013215e3401588d1b37dfd5a3c6dda0/d013215e3401588d1b37dfd5a3c6dda04.gif)
![優(yōu)化探究2015屆高考生物一輪復習配套課件必修單元學科培優(yōu)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013215e3401588d1b37dfd5a3c6dda0/d013215e3401588d1b37dfd5a3c6dda0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例】下圖為人體味覺感受器“味蕾”的主要細胞味覺細胞,其周圍有直接與味覺神經相連的感覺神經末梢包繞,當味覺信號分子與味覺細胞膜上受體結合后,引起一系列變化,導致突觸小泡移動附著在突觸前膜,通過胞吐作用釋放神經遞質進入突觸間隙,并與a處膜上的受體結合后,引起感覺神經元末梢興奮進而產生味覺。請結合圖中信息回答下列問題:(1)味覺信號分子與味覺細胞膜上受體結合體現(xiàn)了細胞膜具有_的功能。味蕾細胞與分泌神經遞質相適應的結構特點是_。(2)a的結構名稱_,其上也含有識別神經遞質的受體。當神經遞質與a處膜上的受體結合后,引起a處膜內、外電位的分布是_,味覺信號經味神經傳入中樞,產生味覺,圖中的中樞是指_。(
2、3)圖中Ca2的運輸與受到刺激產生興奮時神經纖維上_的運輸方式一樣,都屬于_。研析本題結合味覺細胞中神經遞質的分泌、釋放、作用及味覺形成的過程圖解考查興奮傳導、傳遞過程中靜息電位和動作電位的形成機理及識圖分析能力。解題過程如下:答案(1)信息傳遞高爾基體較發(fā)達(2)突觸后膜內正外負大腦皮層(3)Na協(xié)助擴散1人體在特殊情況下,會產生針對自身細胞表面某些受體的抗體。如重癥肌無力是由于機體產生能與乙酰膽堿受體特異性結合的抗體,但該抗體不能發(fā)揮乙酰膽堿的作用(如甲圖所示)?!癎raves氏病”是由于機體產生針對促甲狀腺激素受體的抗體,而該種抗體能發(fā)揮與促甲狀腺激素相同的生理作用,但甲狀腺激素不會影響
3、該抗體的分泌(如乙圖所示)。請分析回答:(1)在正常人體內,興奮到達神經肌肉突觸時,儲存在_中的乙酰膽堿就被釋放到突觸間隙中,與受體結合后使突觸后膜興奮,肌肉收縮。重癥肌無力患者的乙酰膽堿受體與抗體結合后,導致_和_,使乙酰膽堿受體數(shù)量_和功能部分喪失,表現(xiàn)為重癥肌無力。(2)根據(jù)乙圖分析:與正常人相比,Graves氏病患者Y激素的分泌量_,X激素的分泌量_。由此判斷,Graves氏病患者的體溫往往比正常人_,但該病患自身的產熱量_散熱量。(3)在“重癥肌無力”與“Graves氏病”患者體內,促甲狀腺激素受體和乙酰膽堿受體都是_,從而引起特異性免疫反應。(4)由上述分析可知,參與人體穩(wěn)態(tài)調節(jié)的
4、有_等。解析:(1)因抗體與突觸后膜上的乙酰膽堿受體結合,導致乙酰膽堿失去了與受體結合的機會,而使興奮傳遞中斷,造成肌肉無法收縮。(2)因抗體與甲狀腺細胞膜表面的Y激素受體結合,可起到Y激素的作用效果,故患者X激素(甲狀腺激素)分泌量增加,而Y激素(促甲狀腺激素)分泌量減少,患者表現(xiàn)為甲亢癥狀。因該人的體溫恒定,故其產熱量等于散熱量。(3)可以與抗體發(fā)生特異性結合的物質是抗原。(4)人體內環(huán)境在神經、體液及免疫調節(jié)共同作用下維持相對穩(wěn)定狀態(tài)。答案:(1)突觸小泡乙酰膽堿受體被胞吞并分解未被胞吞的受體無法與乙酰膽堿結合減少(2)減少增加高等于(3)抗原(4)神經調節(jié)、體液調節(jié)、免疫調節(jié)2體液調節(jié)
5、是指某些化學物質(如激素、二氧化碳)通過體液的傳送,對人和動物體的生理活動所進行的調節(jié),其中激素調節(jié)是體液調節(jié)的主要內容。圖(一)為部分激素從分泌到發(fā)揮作用的過程示意圖,其中代表人體內的不同激素;圖(二)表示的是激素的傳送方式。結合圖示和所學知識,回答以下問題:(1)從圖(一)可知,既能夠傳導興奮又能夠分泌激素的結構是_,其所分泌的激素的傳送方式屬于圖(二)中的_。(2)激素的名稱是_,當其含量過高時,激素含量的變化趨勢是_,這是一種_調節(jié)機制。圖(一)中存在_條該調節(jié)機制。(3)遠距分泌是指激素經血液運輸至遠距離的靶細胞(或組織)而發(fā)揮作用。激素中屬于此傳送方式的有_。(4)從圖(一)可以得
6、出,甲狀腺分泌激素的生理過程是由_共同完成的。解析:本題圖(一)是變形的激素分泌分級調節(jié)的模式圖,對比標準圖解,分析圖(一)可以確定是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是促甲狀腺激素,是甲狀腺激素,可能是胰島素或胰高血糖素。結合圖(二)所示的激素的傳送方式,可以判斷分別屬于哪種方式。下丘腦既能夠接受大腦皮層傳來的興奮,又能夠分泌激素,激素由下丘腦(神經細胞)分泌,然后經血液運送到垂體發(fā)揮作用,故其傳送方式為神經分泌。甲狀腺分泌甲狀腺激素,當其含量升高時,由于存在反饋調節(jié)機制,因此會抑制下丘腦和垂體分泌相應激素,從而維持甲狀腺激素的動態(tài)平衡。由圖可知,三種激素都要經過血液的傳送到達相應的靶細胞,故其傳送方式
7、都屬于遠距分泌。甲狀腺激素的分泌受到交感神經的控制,也受到垂體分泌激素的調節(jié),是神經調節(jié)和體液(激素)調節(jié)共同作用的結果。答案:(1)下丘腦神經分泌(2)甲狀腺激素下降反饋2(3)(4)神經調節(jié)、體液(激素)調節(jié)3在寒冷的環(huán)境中,正常人的體溫始終維持在37 左右。請回答下列問題:(1)體溫恒定對于人體至關重要,人體熱量的來源主要是_,而體溫的異常會直接影響_的活性,進而影響正常的生命活動。(2)在寒冷環(huán)境中,人體體溫低于正常體溫時,溫度感受器產生的興奮傳至體溫調節(jié)中樞_,經其進行分析綜合后,通過神經體液調節(jié)發(fā)送信息,使_分泌減少,以及_,從而減少散熱,同時,_、_等器官產熱增多,使體溫回升。在
8、這一調節(jié)過程中,體內_等激素濃度升高。(3)人處在寒冷的環(huán)境中容易感冒,出現(xiàn)發(fā)燒、鼻塞等癥狀。人發(fā)燒時,細胞中線粒體產生的能量與病理有關的用途是:熱能散失使體溫上升,_。解析:(1)人體維持體溫的熱量主要來自細胞中有機物的氧化分解,而體溫異常會影響體內酶的活性,進而影響機體正常的生命活動。(2)在寒冷環(huán)境中時,溫度感受器產生的興奮傳至下丘腦,通過神經體液調節(jié),使皮膚汗腺分泌減少,毛細血管收縮,從而減少散熱,而骨骼肌和肝臟等器官產熱增多,同時甲狀腺激素、腎上腺素分泌增加,使代謝速度加快,物質氧化分解的速度加快,產熱量增加,最終使體溫恢復正常。(3)人發(fā)燒時,細胞中線粒體產生的能量與病理有關的用途
9、有:熱能散失使體溫上升,為吞噬細胞吞噬病原體提供能量或為合成相應抗體提供能量。答案:(1)細胞中有機物的氧化分解酶(2)下丘腦皮膚汗腺毛細血管收縮骨骼肌肝臟甲狀腺激素、腎上腺素(寫出一種即可)(3)為吞噬細胞吞噬病原體提供能量(或為合成相應抗體提供能量等)4請設計實驗驗證生長素是以酸化細胞壁的方式促進細胞生長的。.材料用具:燕麥胚芽鞘若干,中性緩沖液,弱酸性緩沖液,適宜濃度的生長素中性緩沖液,蒸餾水,錐形瓶等其他相關實驗器材。.方法步驟:(1)選取_的燕麥胚芽鞘若干,切去尖端;測量并記錄長度,用蒸餾水浸洗胚芽鞘切段,吸干表面水分。(2)取錐形瓶3個,編號為A、B、C;把_,分別放入3個錐形瓶中
10、。(3)在A瓶中加入中性緩沖液2 mL;B瓶中加入_;C瓶中加入_。分別加蓋,并放在_的條件下培養(yǎng)。(4)一段時間后,_。.結果預測:A組胚芽鞘切段的長度變化不明顯;B組胚芽鞘_;C組胚芽鞘_。解析:本題是驗證性實驗,實驗的目的是驗證生長素是以酸化細胞壁的方式促進細胞生長的,根據(jù)題干提供的實驗材料和方法步驟,可以設置三組實驗,一組添加中性緩沖液(空白對照組)、一組添加弱酸性緩沖液(條件對照組)、一組添加適宜濃度的生長素中性緩沖液(實驗組),三組實驗相互對照可以說明生長素促進細胞生長的原理是其酸化了細胞壁而非外界環(huán)境中的酸性物質。答案:.(1)生長狀況一致(2)浸洗過的燕麥胚芽鞘切段平均分成3份
11、(3)弱酸性緩沖液2 mL適宜濃度的生長素中性緩沖液2 mL相同且適宜(4)測量并記錄三組胚芽鞘切段的長度.切段伸長明顯伸長量與B組大致相當一、穩(wěn)態(tài)相關圖示1構建血糖平衡調節(jié)曲線模式圖析圖:(1)圖1表示正常人和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濃度變化曲線,判斷的依據(jù)是根據(jù)含量和變化波動幅度,含量多而且波動幅度大的A為正常人,B為糖尿病患者。(2)圖2表示正常人和血糖異常患者的血糖濃度變化曲線。根據(jù)初始濃度和波動范圍去判斷,波動范圍在0.81.2 g/L且起點也在該范圍中:b為正常人;a為高血糖或糖尿病患者,c為低血糖患者。(3)圖3表示進食后胰島素、胰高血糖素或腎上腺素相對含量變化曲線,根據(jù)進食后曲線的波
12、動趨勢進行判斷,即進食后含量增加的a為胰島素,進食后含量減少的b為胰高血糖素或腎上腺素。2體溫調節(jié)曲線判斷析圖:導致ab段的原因可能是感冒發(fā)燒或寒戰(zhàn)、中暑等,產熱散熱;導致bc段的原因可能是退燒,產熱散熱的結果。3水調節(jié)曲線圖解某健康成年人分別飲1 L清水及飲1 L生理鹽水后的尿生成速率圖解析圖:(1)飲清水后約1 h(不是1.5 h,口服開始從0.5 h),尿的生成速率達到峰值;(2)飲清水后,體內抗利尿激素分泌減少;(3)3 h后兩條曲線將再次交叉或重疊,經過機體調節(jié)恢復到正常。1.某人在b時刻一次性飲入高濃度葡萄糖溶液500 mL,然后定期測定其血糖濃度,將其結果繪制成如圖所示的曲線。下
13、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血糖濃度變化幅度太大,表明此人的血糖調節(jié)機制不正常Bab段、cd段維持血糖濃度穩(wěn)定的激素分別是胰高血糖素、胰島素Cbc段血糖濃度升高,發(fā)揮調節(jié)作用的激素有胰高血糖素和腎上腺素Dcd段血糖濃度降低是胰島素發(fā)揮調節(jié)作用的結果解析:由圖示可以看出,該人血糖濃度在ab段和d點后均維持在0.8 g/L,說明其血糖調節(jié)機制正常;血糖濃度變化幅度大,是一次性食糖過多導致的。血糖平衡是胰高血糖素、胰島素等激素相互協(xié)調、共同作用的結果。cd段,在胰島素的作用下,血糖濃度降低并最終降至正常水平。答案:D2.如圖是人體體溫調節(jié)的曲線圖,請據(jù)圖分析,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當環(huán)境溫度為25 時
14、,單位時間機體產熱量基本不發(fā)生變化Bt1到t2間散熱量增加是由人體體溫與環(huán)境溫度的溫差加大造成的Ct2以后,散熱量減少,這是體溫調節(jié)的結果Dt3以后,產熱量小于散熱量解析:本題考查體溫調節(jié)及考生的識圖能力。解題時要從深入理解圖示各時間段曲線的變化趨勢入手,特別要弄清幾個拐點產生的原因(即產熱大于散熱,體溫升高;產熱小于散熱,體溫降低)。正常人體單位時間產熱量等于散熱量,由圖可以看出,25 時和t3以后,機體散熱量保持恒定,說明機體產熱量基本不發(fā)生變化。從高溫環(huán)境初到低溫環(huán)境,由于溫差的存在,物理散熱加快,隨后機體通過增加產熱、減少散熱來維持體溫恒定,但從總體上看,與25 相比,10 時機體的產
15、熱量和散熱量都增加。答案:D二、神經調節(jié)和體液調節(jié)相關圖示1多個突觸相聯(lián)系的分析圖解(1)圖示:右圖是神經元網(wǎng)絡結構示意簡圖,圖中神經元、都是興奮性神經元,且這些神經元興奮時都可以引起下一級神經元或肌細胞的興奮。和神經細胞一樣,肌肉細胞在受到適宜的刺激后,也能引起細胞膜電位的變化。圖中B處表示神經肌肉接頭,其結構和功能與突觸類似。(2)解讀:圖中共有3個神經元,3個突觸。B處為效應器,應包括兩部分。刺激B處的骨骼肌,A處不能檢測到膜電位變化,原因是由肌細胞產生的興奮在神經肌肉接頭處不能逆向傳導。刺激A處,在C處可以檢測到膜電位變化,具體途徑A神經元神經元C處,但不能從A經傳到C處。2神經遞質和
16、激素等信息分子傳輸方式圖解析圖:(1)和可代表神經遞質的傳輸方式通過突觸間隙即組織液運輸。(2)和代表絕大多數(shù)激素,通過血液循環(huán)可運輸?shù)饺?,但作用對象只能是靶細胞或靶器官?3)代表的激素一般是作用于全身細胞的,如甲狀腺激素、胰島素等,作用于其他細胞的同時也作用于自身細胞。(4)體溫調節(jié)、血糖調節(jié)、水平衡調節(jié)方式可能都涉及三種傳遞方式。(5)傳遞作用緩慢,作用時間持久,而調節(jié)方式作用迅速而短暫。3神經系統(tǒng)對內分泌功能的調節(jié)有甲、乙、丙三種模式,如圖所示。據(jù)圖分析不正確的是()A甲模式中,若靶腺為甲狀腺,下丘腦調節(jié)甲狀腺的分泌方式稱為神經調節(jié)B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可通過圖中乙模式調節(jié)C血糖濃
17、度升高,可以通過丙模式調節(jié)胰島素的分泌量D動物的生命活動同時受神經和體液的調節(jié)解析:根據(jù)示意圖分析,甲模式中,若靶腺為甲狀腺,則下丘腦分泌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到達垂體,調節(jié)垂體分泌促甲狀腺激素,進而影響和調節(jié)甲狀腺激素的分泌,這種調節(jié)方式稱為神經體液調節(jié)。答案:A4.當手被尖銳的物體刺痛時,手先縮回來后產生痛覺。為解釋此現(xiàn)象,某同學繪制如圖所示的縮手反射的反射弧結構,方框甲、乙代表神經中樞。對此生理過程的分析正確的是()A圖中A為感受器,E為效應器B未被尖銳的物體刺痛時,神經纖維A處的電位分布是膜內為正電位,膜外為負電位C痛覺在圖中的方框乙處形成D由甲發(fā)出的傳出神經纖維末端釋放的神經遞質只能引
18、起乙的興奮解析:根據(jù)圖示可判斷A為感受器,E為效應器;神經纖維未受刺激時膜內為負電位,膜外為正電位;根據(jù)甲、乙兩神經中樞的調節(jié)關系(痛覺在大腦皮層中形成,與傳入神經相連,而縮手反射中樞在脊髓,與效應器相連,故甲調控乙),可以判斷甲為高級神經中樞(大腦皮層),產生痛覺,而乙為低級神經中樞(脊髓);神經纖維末端釋放的神經遞質可以引起下一個神經元興奮或抑制。答案:A5.某同學走路時右腳踩在釘子上,馬上引起右腿的收縮以避開損傷性刺激的繼續(xù)作用,而左腿迅速伸直以支持身體,使身體不會跌倒。如圖所示為這一復雜的反射過程,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1)參與這一活動的神經元至少有_個。這個反射屬于_(“條件”或“非
19、條件”)反射。直接刺激傳入神經,如果還出現(xiàn)以上復雜活動,這屬于反射嗎?_,為什么?_。(2)由圖分析可知,同一神經元在一次反射活動中產生的神經遞質_(填“只有一種”或“可以有多種”)。(3)右腿的彎曲和左腿的伸展發(fā)生的先后順序是_(填“先右腿”“先左腿”或“同時”),據(jù)圖說明你判斷的依據(jù)是_。(4)痛覺的出現(xiàn)是在右腿的彎曲和左腿的伸展之前還是之后?_;痛覺在何部位產生?_;如果用鎮(zhèn)痛噴劑處理,應該噴在什么位置?_;這個部位屬于反射弧的哪個環(huán)節(jié)?_。解析:(1)反射的結構基礎是反射弧,它由神經元通過接觸連接而成。據(jù)圖可知,參與該反射活動的神經元至少有7個,其中1個為傳入神經元;先天性的、生下來就
20、有的反射是非條件反射;直接刺激肌肉或刺激與肌肉相連的反射弧的任意環(huán)節(jié),肌肉均會收縮,但只有刺激感受器通過完整的反射弧起的肌肉收縮才是反射。(2)由圖可知,同一神經元在一次反射活動中產生的神經遞質可以有多種,從而導致所支配的肌肉有的收縮、有的舒張。(3)興奮傳導到左腿肌肉比傳導到右腿肌肉多經過一個突觸,在突觸部位發(fā)生由電信號化學信號電信號的模式轉換,需時較多,所以先右腿彎曲再左腿伸展。(4)感覺不能在脊髓的神經中樞產生,興奮必須通過傳入神經傳遞到大腦皮層才能產生,所以痛覺的出現(xiàn)是在右腿的彎曲和左腿的伸展之后;鎮(zhèn)痛噴劑應該噴在右腳踩在釘子上的部位,這屬于感受器。答案:(1)7非條件不屬于沒有經過完
21、整的反射弧(2)可以有多種(3)先右腿興奮傳導到左腿肌肉比傳導到右腿肌肉多經過一個突觸(4)之后大腦皮層右腳踩在釘子上的部位感受器三、植物生命活動的調節(jié)生長素濃度與彎曲角度的相關圖解析圖:(1)甲圖角指胚芽鞘右側與水平線的夾角,從900,隨濃度增大,越來越小,超過一定濃度,達到峰值再增大向90靠攏,即對應乙圖。(2)若角為左側與水平線的夾角,則從90180范圍內先增大后減小。(3)丙和丁中瓊脂塊上胚芽鞘尖端數(shù)量代表生長素的濃度,丙對應曲線變化應為戊圖中ab段濃度范圍內;丁圖對應曲線變化應為bc段或cd段的情況。6圖1是將含有生長素的瓊脂塊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側,一段時間后,測定胚芽鞘彎曲的情
22、況(彎曲角度用表示);圖2是生長素濃度對胚芽鞘生長的作用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瓊脂塊中生長素濃度為b點時,具有最大值B只用圖1實驗即可證明生長素有促進生長的作用C瓊脂塊中生長素濃度為d時,胚芽鞘向左側彎曲D瓊脂塊中生長素濃度不同,但可能形成相同的解析:本題考查不同生長素濃度對胚芽鞘彎曲生長的影響。由圖2可知,在一定范圍內隨著生長素濃度的增加,促進細胞伸長的效應越強,當超過b濃度時,隨著生長素濃度的增加,促進細胞伸長的效應越弱,當超過c濃度時對細胞伸長就表現(xiàn)為抑制作用,這體現(xiàn)了生長素具有兩重性。瓊脂塊中生長素濃度為d點時,具有最大值。答案:D7為研究生長素(IAA)和赤霉素(GA)對
23、豌豆黃化幼苗莖切段伸長的影響,設計了以下兩個實驗:用不同濃度的IAA和GA分別處理相同的莖切段,結果如圖1所示;將相同的莖切段自頂端向下對稱縱切到3/4處后,分別作不同的處理,一段時間后,結果如圖2所示。請根據(jù)實驗結果回答: (1)分析圖1可得,IAA和GA均能_(促進/抑制)莖的伸長生長。(2)根據(jù)圖1實驗結果,圖2中的GA理想濃度應為_molL1左右。(3)分析圖2實驗結果,研究者推測IAA和GA的作用部位有差異,以圖2中的甲、乙、丙三組彎曲部位的莖切段為實驗材料,分別制作_(橫切片/縱切片)進行顯微觀察。若乙組與甲組對比,觀察到乙組表皮細胞較長現(xiàn)象,則表明IAA作用于_;若丙組與甲組對比
24、,觀察到丙組_現(xiàn)象,則表明GA作用于內部組織細胞。解析:(1)與0濃度比較可知,IAA和GA均能促進莖的伸長生長,且GA的促進效應比IAA的大。(2)根據(jù)圖1實驗結果,GA濃度為50 molL1時,莖切段伸長量最大,促進效果最好。(3)觀察莖的伸長生長,應制作縱切片。與甲組對比,乙組表皮細胞較長,則表明IAA作用于表皮細胞;丙組內部組織細胞較長,則表明GA作用于內部組織細胞。答案:(1)促進(2)50(3)縱切片表皮細胞內部組織細胞較長一、內環(huán)境的穩(wěn)態(tài)1不清楚組織液、血漿和淋巴三者之間的相互關系易造成錯誤存在于組織間隙中的體液稱為組織液,是組織細胞生活的內環(huán)境。組織液來自毛細血管血漿。因毛細血
25、管壁具有通透性,故除血細胞和大分子物質外,水和其他小分子物質,如營養(yǎng)物質、代謝產物、無機鹽等,都可透過毛細血管壁,在血漿與組織液之間進行交換。從毛細血管濾出的組織液中含有少量蛋白質,其中包括抗體、蛋白質激素和某些酶等,它們在細胞間隙中與細胞直接接觸,發(fā)揮免疫和調節(jié)代謝等作用,細胞與組織液間的物質交換可以通過自由擴散的方式,也可以通過主動運輸?shù)姆绞?;組織液中的蛋白質一般不能逆濃度差重吸收回毛細血管,而是進入淋巴管,由淋巴循環(huán)運回血漿,完成血漿組織液淋巴液血漿這一循環(huán)通路。所以說,淋巴循環(huán)可以調節(jié)血漿與組織液的平衡,將少量的由毛細血管滲出的蛋白質和由小腸絨毛吸收的大部分脂肪運回血漿,并且是單向流動
26、的。2尿糖、糖尿和糖尿病三者的差別尿糖是指尿液中的葡萄糖。糖尿則是指含有葡萄糖的尿液。一次大量食糖、腎小管重吸收功能出現(xiàn)障礙或胰島B細胞受損等都可能引起糖尿。出現(xiàn)糖尿并不一定就表示患有糖尿病。糖尿病一般是指因胰島B細胞受損導致胰島素缺乏,血糖不能正常進入細胞,引起糖類代謝紊亂,使得血糖濃度長期偏高而出現(xiàn)糖尿。3其他問題(1)發(fā)燒不一定產熱大于散熱。體溫上升階段,機體產熱量大于散熱量,體溫下降階段機體散熱量大于產熱量,若體溫恒定,無論高低(如持續(xù)高燒或體溫持續(xù)過低),機體單位時間內散熱量均等于產熱量。(2)炎熱環(huán)境與寒冷環(huán)境的體溫調節(jié)方式不同。寒冷環(huán)境條件下的體溫調節(jié)是以神經調節(jié)為主的神經體液調
27、節(jié);炎熱環(huán)境條件下的體溫調節(jié)只有神經調節(jié)。(3)激素是信息分子不是能源物質。激素不組成細胞結構,也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而是作用于靶細胞,使靶細胞原有的生命活動發(fā)生變化。(4)不是所有激素的調節(jié)都存在反饋調節(jié),存在反饋調節(jié)的有血糖調節(jié)、體溫調節(jié)、水鹽平衡調節(jié)、甲狀腺激素的分級調節(jié)等。1(2014年濱州模擬)如圖是正常人體肝組織結構示意圖,其中分別表示不同的體液。據(jù)圖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中含有胰島素、血紅蛋白、CO2等物質B人體的內環(huán)境主要是由組成的C構成了肝細胞生存的內環(huán)境D肝糖原的分解在中進行解析:分析題圖可知,表示淋巴,表示血漿,表示組織液,表示細胞內液;血紅蛋白位于紅細胞內,
28、不位于內,A錯誤;人體的內環(huán)境主要是由血漿、組織液、淋巴組成的,B正確;不屬于內環(huán)境,C錯誤;肝糖原的分解在中進行, D錯誤。答案:B2(2014年德州模擬)“內質網(wǎng)壓力”指過多的物質如脂肪積累到內質網(wǎng)中使其出錯的狀態(tài)。研究發(fā)現(xiàn),肝細胞“內質網(wǎng)壓力”可抑制胰島素相應受體的活性,引發(fā)型糖尿病。下列有關推測正確的是()A內質網(wǎng)功能出錯導致胰島素合成減少B胰島素分泌不足是型糖尿病的主要病因C肥胖可能引發(fā)型糖尿病D型糖尿病患者組織細胞內葡萄糖含量較高解析:本題考查型糖尿病的發(fā)病機理。型糖尿病是因為胰島素受體的活性被抑制或受體數(shù)量減少,使胰島素與受體結合并發(fā)揮作用過程受阻礙而導致的高血糖。肥胖可能引發(fā)“
29、內質網(wǎng)壓力”從而引發(fā)型糖尿病。答案:C二、通過神經的調節(jié)1神經調節(jié)中的易混點歸納(1)肌肉不是完整的效應器,還應包括支配肌肉的傳出神經末梢。(2)只有在離體神經纖維上測量時才能觀察到興奮的傳導是雙向的,在進行反射活動時,興奮在神經纖維上是單向傳導的。(3)有刺激不一定就能產生興奮,刺激強度要達到一定閾值才能產生興奮。2反射弧受損常見問題的分析方法反射弧只有在結構上保持其完整性,才能完成反射活動。組成反射弧結構的任何一部分受損,反射活動都將不能完成。此類問題常見的有以下幾種情況:(1)感受器或傳入神經受損:由于神經沖動不能傳到脊髓和大腦皮層,無感覺,效應器不能做出反應。(2)傳出神經或效應器受損
30、:神經沖動能傳到脊髓并通過上行傳導束傳到大腦皮層,有感覺;但效應器不能做出反應。(3)神經遞質被阻斷不能釋放:神經沖動不能傳到效應器,效應器不能做出反應。3興奮的產生、傳導和傳遞的區(qū)別技巧(1)興奮的產生:受刺激部位由靜息電位變?yōu)閯幼麟娢唬ね怆娢挥烧?,膜內電位由負正?2)興奮的傳導:興奮在神經纖維上以局部電流的方式沿著神經纖維迅速向前傳導。刺激神經纖維中部,傳導具有雙向性;但是刺激一端只能單向傳導。(3)興奮的傳遞:興奮在突觸間的傳遞是單向的,即只能從一個神經元的軸突傳遞給另一個神經元的細胞體或樹突,而不能向相反的方向傳遞。它決定了興奮在整個反射弧中的傳導只能是單向的。(4)電流計指針是
31、否偏轉的判定技巧:分析電流計的兩個探針之間是否有電位差,有則偏轉。3興奮在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傳遞過程中,突觸處通過神經遞質可使下一個神經元興奮或者抑制。請分析下圖回答相關問題:(1)圖中包含的人體內環(huán)境的組成部分是_。(2)圖_中的突觸使下一個神經元抑制。當圖乙中的神經遞質與_上的受體結合后,離子通道開啟,使 _(陰/陽)離子Y內流。(3)膜電位變化曲線圖的a、b、c、d四處中可表示動作電位的是_,c處膜外是_電位。(4)圖示生理過程體現(xiàn)了細胞膜具有的功能是_。解析:(1)人體內環(huán)境的組成成分包括血漿、淋巴、組織液,本題的示意圖中僅涉及突觸間隙間的組織液。(2)從膜電位變化圖上可以看出,圖甲中興奮
32、傳導至突觸時,突觸前膜釋放神經遞質后并沒有引起突觸后膜電位變化,因此使突觸后膜抑制。圖乙中興奮傳導至突觸時,突觸前膜釋放神經遞質后引起突觸后膜電位變化產生動作電位,因此使突觸后膜興奮。突觸后膜產生興奮,說明進入突觸后膜的是陽離子。(3)膜電位變化時,峰值需高于0電位才表現(xiàn)為正電位,此時可表示產生了動作電位。c處一直處于靜息狀態(tài),因此膜外為正電位。(4)從圖示的機理可以看出,在信息傳遞過程中,既有陰、陽離子的出入,又有信息的傳遞,因此體現(xiàn)了細胞膜具有控制物質進出細胞和進行細胞間信息交流的功能。答案:(1)組織液(2)甲突觸后膜陽(3)b、d正(4)控制物質進出細胞和進行細胞間的信息交流4圖一是神
33、經元的結構示意圖,A、B分別表示神經元的結構;圖二是反射弧的組成示意圖,是反射弧的組成部分。根據(jù)圖示信息回答下列問題:(1)圖一結構中涉及_個神經元,含有_個突觸。(2)圖二中表示感受器的是_(填編號),感受器接受刺激后,接受刺激部位的膜外電位變化是_。(3)從圖一可知,神經細胞因具較多的_,使其細胞相對表面積大,從而使其與信息傳導功能相適應。(4)研究表明,生活在刺激豐富環(huán)境中的孩子,大腦皮層的厚度大,結構_(填結構名稱)的數(shù)量將_(填“增加”或“減少”),說明非條件反射的形成過程能明顯影響結構的數(shù)量,從而有利于智力開發(fā)。(5)小兒麻痹癥是由于病毒侵染了的細胞體,而及脊髓未受到侵染,所以嚴重
34、的小兒麻痹癥患者的下肢會表現(xiàn)出_,對刺激_(填“有”或“無”)感覺。(6)人在拔牙時,往往需要在相應部位注射局部麻醉藥,使其感覺不到疼痛,這是因為麻醉藥阻斷了_(填圖中的序號)的興奮傳導。解析:本題考查神經元和反射弧的組成與各部分功能。(1)由圖一知A表示軸突,B表示樹突;圖二中,分別表示感受器、傳入神經、傳出神經、效應器、突觸。觀察圖一可以得出圖中共有3個神經元、2個突觸。(2)感受器接受刺激后膜外由正電位變成負電位。(3)觀察圖一可知,神經細胞表面積較大的原因是樹突較多。(4)突觸的數(shù)量可影響小孩的智力發(fā)育。生活在刺激豐富環(huán)境中的小孩大腦中的突觸結構較多。(5)由于傳出神經受損,興奮不能到
35、達效應器,導致下肢運動受阻,但是傳入神經正常,故病人仍有感覺。(6)麻醉藥作用的部位主要是感受器和傳入神經,使興奮不能傳至神經中樞和效應器,故受刺激過程中人體既沒有感覺也不會產生運動。答案:(1)32(2)由正電位變?yōu)樨撾娢?3)樹突(4)突觸增加(5)運動障礙有(6)(同時或單獨填也可以)三、免疫調節(jié)1免疫調節(jié)中的易混點歸納(1)免疫活性物質并非都由免疫細胞產生,如唾液腺細胞、淚腺細胞都可產生溶菌酶。(2)漿細胞的來源有兩個,一是由B細胞分化而來,二是由記憶B細胞分化而來。(3)只有漿細胞能產生抗體,在二次免疫反應中,記憶B細胞快速增殖分化為漿細胞,漿細胞產生抗體。(4)漿細胞和效應T細胞不
36、具有增殖分化能力,而B細胞、T細胞和記憶細胞都能進行增殖分化。2區(qū)分不清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1)只考慮到胸腺產生T細胞,T細胞參與細胞免疫,忽視T細胞參與部分體液免疫,是解答相關題容易出錯的主要原因。(2)注意區(qū)分抗原與抗體、B細胞與T細胞、體液免疫與細胞免疫等概念。B細胞由骨髓內造血干細胞分化而來,漿細胞能產生抗體,特異性地抑制或清除抗原物質,屬于體液免疫;T細胞來自于胸腺,效應T細胞將有抗原侵入到內的人體細胞破壞,使之釋放抗原,然后被抗體消滅,屬于細胞免疫。另外,T細胞也在體液免疫中向B淋巴細胞呈遞抗原;抗原也可直接刺激B細胞引起體液免疫反應,所以即使胸腺喪失功能無法產生T細胞,機體仍保留
37、部分體液免疫能力。3區(qū)分不清正常免疫和異常免疫的不同易造成錯誤正常免疫的機體產生的抗體能使抗原沉淀或形成細胞集團,進而被吞噬細胞吞噬消化;異常免疫產生的抗體吸附在某些細胞的表面,機體再次接觸過敏原時,就會使細胞釋放組織胺,而引起過敏反應。4區(qū)分不清具有特殊性質的免疫物質或結構如唯一能產生抗體的細胞是漿細胞;唯一不具有識別抗原功能的免疫細胞是漿細胞;具有多重身份的細胞吞噬細胞:在第二道防線中起作用,在第三道防線的初期處理抗原,在第三道防線的最后消化抗原抗體復合物。5對HIV病毒的繁殖方式不清易造成錯誤艾滋病病毒(HIV)是以RNA作為遺傳物質的病毒,當它侵入人體后,通過逆轉錄合成DNA,然后將逆
38、轉錄的DNA整合到人的DNA上,隨著人的DNA的復制進行復制、表達,繁殖出大量的HIV。并且由于HIV的RNA是單鏈狀的,極易發(fā)生基因突變,因此,人類難以用疫苗對付。5某人不慎被狗咬傷,為了預防狂犬病,醫(yī)生及時為他注射了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并接種了狂犬病疫苗。請仔細閱讀以下資料,回答下列問題?!举Y料一】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為高效的抗狂犬病病毒抗體,能特異性地中和狂犬病病毒,在28 的暗處保存?!举Y料二】接種狂犬病疫苗用于咬傷后和無咬傷時的預防。咬傷后建議使用抗生素或精制破傷風抗毒素;嚴重咬傷者需注射抗狂犬病病毒血清或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必要時建議聯(lián)合使用干擾素。(1)注射抗體的目的是_,抗體的保存條件
39、是在28 的暗處,原因是_。注射疫苗的目的是_。資料中提到了哪些免疫活性物質?_。(2)從圖中可以看出_只要受到_的作用就能增殖分化為相應的與_細胞,請談談你的看法:_。(3)醫(yī)生叮囑某人要小心,半年后若再被狗咬傷就需要重復這次的治療過程。半年內相對安全與圖中_(填數(shù)字標號)有關,半年內病毒再次入侵時免疫反應發(fā)生的特點是_。(4)研究表明,人因被狗咬傷而產生的焦慮、緊張等情緒會使T細胞活性下降,其分泌的_減少,從而間接引起_產生的抗體減少,導致機體_性免疫能力下降。解析:(1)注射抗體是為了特異性地中和狂犬病病毒,起到免疫作用。抗體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容易失活,因此要保存在28 的暗處。注射疫
40、苗是為了刺激免疫系統(tǒng)分化出針對狂犬病病毒的漿細胞并產生抗體。資料中提到的免疫活性物質有抗狂犬病病毒抗體(或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破傷風抗毒素和干擾素等。(2)從圖中可以看出是B細胞,B細胞只有在淋巴因子和相應抗原共同作用下才能增殖分化為特異性的漿細胞和記憶細胞。(3)注射疫苗后半年內相對安全,這與體內存在記憶細胞有關,病毒再次入侵時免疫反應發(fā)生的特點是反應速度快、反應強度大。(4)效應T細胞產生的分泌物是淋巴因子,淋巴因子促進B細胞增殖分化為漿細胞和相應的記憶細胞,T細胞的活性降低和抗體的分泌減少,都會導致機體特異性免疫能力下降。答案:(1)特異性地中和狂犬病病毒,起到免疫作用抗體是蛋白質,容易
41、失活刺激免疫系統(tǒng)分化出針對狂犬病病毒的漿細胞并產生抗體抗狂犬病病毒抗體(或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破傷風抗毒素、干擾素(2)B細胞淋巴因子記憶圖示有誤,B細胞需要淋巴因子和相應抗原共同作用才能增殖分化為特異性的漿細胞和記憶細胞(3)反應速度快、反應強度大(4)淋巴因子漿細胞特異四、植物生命活動的調節(jié)1生長素促進生長的機理及特點的誤區(qū)總結(1)混淆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的作用機理:生長素是促進細胞縱向伸長生長;細胞分裂素是促進細胞數(shù)量的增加。(2)生長素作用的特點即高濃度時抑制細胞生長,低濃度時促進細胞生長,這里所說的濃度高或低是針對同一組織的抑制或促進濃度范圍而言的。(3)生長素同時具有促進作用和抑制
42、作用。因此在回答問題時一定要體現(xiàn)“一定生長素濃度”這一條件。2植物向光性不僅與背光側生長素分布多、向光側生長素分布少有關,而且與向光側抑制生長的激素多于背光側有關,即植物的向光生長等生命活動是受多種激素的協(xié)調作用控制的。3生長素只是促進子房發(fā)育但不改變其細胞的遺傳物質。生長素促進果實發(fā)育包括子房形成果實和長大兩個方面。4在生產實踐中常用一定濃度的生長素類似物溶液補救因花粉發(fā)育不良或暴風雨襲擊影響受粉而對瓜果類作物所帶來的產量下降,但該措施不可用于挽救以收獲種子為目標的各種糧食作物或油料作物的減產問題(因種子的形成須以雙受精作前提)。5植物同一生理活動中各種激素的共同調節(jié)在植物生長發(fā)育的過程中,
43、任何一種生理活動都不是受單一激素控制的,而是多種激素相互作用的結果。這些激素之間,有的是相互促進,有的是相互拮抗,正是由于各種激素的共同作用,使植物正常生長發(fā)育,并適應各種環(huán)境條件的變化。果實成熟過程中各種激素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有些激素間存在著協(xié)同作用和拮抗作用。協(xié)同作用:生長素和赤霉素共同促進植物生長;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都能夠誘導植物組織分化;脫落酸和乙烯都能夠促進果實成熟。拮抗作用:赤霉素和脫落酸在種子萌發(fā)過程中分別起促進和抑制作用;生長素和脫落酸在植物的生長方面,前者起促進作用,后者起抑制作用。6如圖一所示為甲、乙、丙三種植物激素及NAA的作用模式,圖中“”表示促進作用,“”表示抑制作
44、用。某生物興趣小組用迎春枝條作實驗材料,做了探究NAA(萘乙酸)促進插條生根最適濃度實驗的預實驗,結果如圖二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1)據(jù)圖判斷,丙激素為_,甲、乙兩種激素之間的關系是_。甲激素促進種子休眠是通過基因控制_來控制生物性狀的。(2)生產實踐中常使用NAA作為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NAA的作用時間比植物激素的作用時間長久,其原因是_。(3)圖二所示的實驗中,自變量是_,因變量是_,無關變量是_(至少寫兩個)。解析: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根據(jù)圖一中激素的作用及相互關系判斷出甲、乙、丙激素的名稱和關系。(1)從圖一可以看出,丙激素可以促進植物生長和結實,所以丙激素為生長素。甲激素可以促進種子休眠、
45、抑制植物生長,但乙激素可以促進植物生長、抑制種子休眠,所以二者為拮抗關系。種子休眠不能通過某種蛋白質直接體現(xiàn),所以甲激素是通過基因控制酶的合成來控制生物性狀的。(2)NAA能持久發(fā)揮作用,原因是植物體內缺乏分解該激素的酶。(3)從圖二的實驗結果可以看出,不同組之間不同的是NAA的相對濃度(自變量),因變量是縱坐標表示的量生根數(shù)目,其他如NAA處理枝條的時間、所用的植物材料等都是無關變量。答案:(1)生長素拮抗酶的合成(2)植物缺乏分解NAA有關的酶(3)NAA的相對濃度生根數(shù)目所用植物材料、處理時間等一、內環(huán)境的穩(wěn)態(tài)與調節(jié)1穩(wěn)態(tài)的調節(jié)(1)激素與神經遞質的共性都能與靶細胞特異性結合。激素具有靶
46、細胞,神經遞質也具有靶細胞,即突觸后神經元。突觸后膜上有神經遞質的受體,其化學成分是糖蛋白。激素及神經遞質與靶細胞特異性結合是由它們的受體具有識別作用決定的。作用完后都被分解。激素作用于靶細胞,引起靶細胞代謝發(fā)生改變,之后激素會被分解;神經遞質作用于突觸后神經元引起突觸后神經元的電位變化,之后神經遞質被分解重新利用。神經調節(jié)與體液調節(jié)都是通過信息傳遞引起相應的組織、器官產生相應的反應,激素與神經遞質都是信息分子。(2)正確區(qū)分生命活動的調節(jié)方式2.免疫過程分析(1)看抗原經吞噬細胞處理后的去向。如果大部分抗原需要一種細胞呈遞才刺激相關細胞,則為體液免疫。如果抗原直接刺激相關細胞而不用另一種細胞
47、呈遞,則為細胞免疫。(2)看免疫的結果。如果免疫引起靶細胞裂解并釋放其中隱藏的抗原,則為細胞免疫。如果兩種成分結合,形成了沉淀或細胞集團,則為體液免疫。(3)看抗原的種類。不同抗原物質的免疫類型不同。存在于內環(huán)境中的抗原引發(fā)的是體液免疫,如蛇毒或過敏原引起的免疫屬于體液免疫。胞內寄生菌、自身腫瘤、移植器官等引發(fā)的是細胞免疫。病毒感染先引發(fā)體液免疫,再引發(fā)細胞免疫。3酶與激素的區(qū)別1(2014年廈門質檢)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的實質是內環(huán)境成分、理化性質都處于動態(tài)平衡中,以下敘述正確的是()A長期飲用弱堿性的水會改變內環(huán)境的pHB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是機體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C維持穩(wěn)態(tài)的主要調節(jié)機制是神經體液調
48、節(jié)D細胞內液和細胞外液的成分可以交換,它們共同構成內環(huán)境解析:內環(huán)境pH應維持在適宜范圍內,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維持需神經體液免疫調節(jié),內環(huán)境由血漿、組織液、淋巴組成。答案:B2.如圖為甲狀腺激素分泌的分級調節(jié)示意圖,其中表示相關腺體分泌的激素。請回答下列問題。(1)寒冷刺激后,圖中_激素(填名稱)較其他激素更早增加,_激素(填名稱)可作用于肝細胞,使其代謝增強,產熱量增加。(2)當血液中的甲狀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時,會導致_(填數(shù)字序號)分泌量減少,此種調節(jié)機制稱為_調節(jié)。(3)研究表明,是一種糖蛋白。與甲狀腺細胞的細胞膜表面的受體結合,反映出細胞膜能進行_。(4)免疫調節(jié)也是機體維持穩(wěn)態(tài)的重要機
49、制。某人已接種過針對某病毒的疫苗,用簡單的圖示表示該病毒入侵后,此人體內免疫系統(tǒng)發(fā)生體液免疫作用的主要過程。解析:分析示意圖可知,為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為促甲狀腺激素,為甲狀腺激素。當身體受到寒冷刺激時,相應的神經沖動傳到下丘腦,下丘腦就會分泌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運輸?shù)酱贵w使垂體分泌促甲狀腺激素(),隨血液運輸?shù)郊谞钕?,促使甲狀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當血液中的甲狀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時,又反過來抑制下丘腦和垂體分泌相關激素,這種機制為反饋調節(jié)。與細胞膜表面的受體結合,說明細胞膜具有細胞間信息交流的作用。某人已接種過針對某病毒的疫苗,其體內已經產生相應的記憶細胞。答案:(1)促甲狀腺激
50、素釋放甲狀腺(2)反饋(3)信息交流(4)如圖所示二、植物的激素調節(jié)1判斷植物生長狀況的方法技巧(1)分析植物生長狀況的方法:(2)莖的向光性、莖的背地性、根的向地性都有彎曲現(xiàn)象,但彎曲的原因不同,莖對生長素不敏感,解釋莖的彎曲一般用“生長素的促進作用”,根對生長素較敏感,解釋根的彎曲一般用“生長素的促進和抑制作用”,即兩重性。易混易錯(1)生長素能夠促進扦插枝條生根和果實發(fā)育的原因是生長素能夠改變植物體內的營養(yǎng)物質分配。(2)引起生長素在胚芽鞘分布不均勻的因素有:單側光、重力、放置的含生長素的瓊脂塊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上的位置,以及用云母片等材料阻斷一側生長素向下運輸?shù)取?培育無子西瓜與無子番
51、茄方法的區(qū)別(1)無子番茄:用生長素處理未受粉的雌蕊,生長素能促進子房發(fā)育成果實。由于雌蕊未受粉,未完成雙受精,這種果實內不產生種子,因而成為無子果實(無子番茄)。在這里,人為涂抹的生長素僅僅起了一個取代“種子所產生的生長素”使子房發(fā)育為果實的作用,它自始至終未引起遺傳物質的改變,因而這種無子果實與正常果實相比,細胞內染色體無任何變化,只是果實內無“子”而已。(2)無子西瓜:利用染色體變異的原理培育而來。無子西瓜的生長也需要一定的生長素刺激,用二倍體西瓜給三倍體西瓜授粉的目的是刺激其產生生長素。3用燕麥胚芽鞘及幼苗進行如圖所示的實驗,一段時間后,會引起彎曲現(xiàn)象的是()ABC D解析:本題考查考
52、生對實驗結果的推斷,意在考查考生分析問題的能力。a、b瓊脂塊中的生長素濃度相同,故直立生長;向右彎曲生長;直立生長;直立生長;向右彎曲生長;不生長也不彎曲;只有暗室內的幼苗旋轉,單側光不影響生長素的分布,直立生長;向小孔方向彎曲生長。答案:D一、巧用下丘腦,網(wǎng)控內分泌下丘腦位于腦的腹面,大腦之后。下丘腦的部分細胞稱為神經分泌細胞,其既能傳導神經沖動,又有分泌激素的功能。下丘腦是內分泌系統(tǒng)的樞紐。下丘腦又是植物性神經功能十分重要的中樞,它通過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把內臟活動和其他生理活動聯(lián)系起來,調節(jié)著體溫、營養(yǎng)攝取、水平衡、內分泌、情緒反應、生物節(jié)律等重要生理過程。因其牽扯著人體穩(wěn)態(tài)的調節(jié),功
53、能復雜,在高考命題中頻頻涉及且試題具有一定的區(qū)分度。復習時,以下丘腦為軸心,與相關的生命活動,尤其是相關腺體的活動聯(lián)系為射線建構網(wǎng)絡,詳細解讀,掃除盲區(qū),內化知識,靈活運用,輕松破解這一難點。1下丘腦是調節(jié)內分泌的樞紐。下丘腦與其他分泌腺之間的關系如圖所示:下丘腦直接控制的內分泌腺有胰島和腎上腺髓質等;通過垂體間接控制的內分泌腺有甲狀腺、性腺和腎上腺皮質等。盲區(qū):哺乳動物體內還有一些腺體和下丘腦的活動無關,如胸腺。2下丘腦具有分泌功能,可以分泌抗利尿激素和促激素釋放激素。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腦神經分泌細胞分泌,由垂體后葉細胞釋放的,其作用是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的重吸收,減少排尿量,保持體內水分
54、的平衡。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和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都是由下丘腦神經分泌細胞分泌的,作用于垂體,促進垂體分泌相應的促甲狀腺激素和促性腺激素,進而調節(jié)相應激素的分泌。盲區(qū):正確區(qū)分促激素釋放激素和促激素的分泌部位,促激素不會直接反饋調節(jié)下丘腦。3下丘腦內有體溫調節(jié)中樞、血糖調節(jié)中樞、水鹽調節(jié)中樞。血糖調節(jié)中樞通過神經直接作用于胰島細胞,調節(jié)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體溫調節(jié)中樞通過神經直接作用于骨骼肌、立毛肌、皮膚血管、汗腺和腎上腺等器官,調節(jié)產熱量和散熱量。盲區(qū):控制血糖含量升高的是下丘腦的某一區(qū)域,而控制血糖含量降低的是另一區(qū)域。4下丘腦有感受興奮和傳導興奮的功能。當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時,下丘腦
55、滲透壓感受器產生興奮,并將滲透壓感受器產生的興奮傳導至大腦皮層,通過產生渴覺來直接調節(jié)水的攝入量,調節(jié)水平衡。盲區(qū):水鹽平衡的調節(jié)中樞位于下丘腦,產生渴覺的中樞位于大腦皮層。1下列有關下丘腦的說法中,全部正確的一項是()大量出汗后,下丘腦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多寒冷刺激使下丘腦分泌促甲狀腺激素,促進甲狀腺的活動來調節(jié)體溫下丘腦是體溫調節(jié)的高級中樞,產生冷覺和熱覺下丘腦與生物的節(jié)律控制有關如果切斷小白鼠的下丘腦與大腦皮層的神經聯(lián)系,小白鼠還能保持體溫的基本恒定ABC D解析:大量出汗,細胞外液滲透壓上升,下丘腦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分的重吸收;下丘腦分泌的是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
56、下丘腦是體溫調節(jié)中樞,感覺中樞在大腦皮層;下丘腦和生物的節(jié)律性有關;體溫調節(jié)中樞在下丘腦,切斷大腦皮層和下丘腦的聯(lián)系,體溫平衡仍能維持。答案:D2甲圖表示下丘腦與垂體的兩種功能聯(lián)系方式:一種是體液聯(lián)系,構成下丘腦腺垂體系統(tǒng),另一種是神經聯(lián)系,構成下丘腦神經垂體系統(tǒng)(A、B表示垂體的兩部分,C、D表示聯(lián)系方式),據(jù)甲圖回答相關問題:(1)腺垂體和神經垂體分別對應圖中的_。(2)當人體缺水時,_激素在下丘腦神經細胞中合成,并在神經細胞中沿軸突運到聯(lián)系神經垂體的軸突末梢,經_方式釋放到神經垂體中,通過細胞間_(內環(huán)境組分)進入血液,然后被運送到全身各部位,最后作用于_(器官名稱),促進其 _。(3)
57、當身體的_受到寒冷刺激時,產生相應的神經沖動,經傳入神經傳到下丘腦。下丘腦就會分泌_激素,該激素經圖中_(C或D)運輸?shù)酱贵w,促使垂體分泌_,該激素隨血液運輸?shù)絖,促進_的合成分泌,并促進機體產熱。(4)為研究影響TSH(促甲狀腺激素)分泌的因素,研究者從大白鼠體內分離出了下丘腦和垂體組織,然后將它們單獨或一起培養(yǎng)于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后測定培養(yǎng)基內TSH的濃度,結果如乙圖所示,請完成以下問題:實驗中,設置A瓶是為了說明_。與A、C瓶對比,D瓶和E瓶的結果說明_。解析:(1)由圖可知,B垂體與下丘腦神經細胞之間通過動脈血管D連接,構成下丘腦腺垂體系統(tǒng)。A垂體與下丘腦神經細胞之間通過軸突C聯(lián)系,構成下
58、丘腦神經垂體系統(tǒng)。(2)缺水狀態(tài)下,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下丘腦神經細胞分泌抗利尿激素,通過胞吐方式釋放到垂體中,最終運送到全身,但僅對腎小管和集合管起作用,促進二者對水分的重吸收。(3)寒冷環(huán)境下,感受器受到刺激產生興奮經傳入神經傳至下丘腦。下丘腦分泌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經血管D運輸至垂體B,促使其分泌促甲狀腺激素,進而促進甲狀腺分泌甲狀腺激素,促使機體產熱。(4)A瓶中僅有培養(yǎng)基,是為了證明培養(yǎng)基中不存在TSH。A、C瓶對比,單一變量是有無垂體,檢測結果是有無TSH,結論為垂體可以分泌TSH。D瓶與C瓶對比,單一變量為有無甲狀腺激素,根據(jù)測定結果可以得出結論:甲狀腺激素可抑制垂體分泌TSH;
59、C瓶與E瓶對比,單一變量為有無下丘腦,根據(jù)測定結果可以得出結論:下丘腦可促進垂體分泌TSH。答案:(1)B、A(順序不可顛倒)(2)抗利尿胞吐組織液腎小管、集合管(缺一不可)重吸收水(3)溫度(冷覺)感受器促甲狀腺激素釋放D促甲狀腺激素甲狀腺甲狀腺激素(4)培養(yǎng)基中不含TSH甲狀腺激素能夠抑制垂體分泌TSH,下丘腦能促進垂體分泌TSH二、以圖詮釋興奮的電傳導過程1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過程的疑難點撥(1)靜息電位主要是由K外流形成的,動作電位主要是由Na內流形成的。(2)在膜外,局部電流方向與興奮傳導方向相反;在膜內,局部電流方向與興奮傳導方向相同。如圖所示:(3)傳導具有雙向性。即刺激神經纖
60、維上的任何一點,所產生的神經沖動可沿神經纖維向兩側同時傳導。(4)在反射弧中,神經纖維上的傳導方向是單向的,即只能由感受器向效應器方向傳導。2神經纖維上膜電位變化曲線解讀的疑難點撥(1)靜息電位時K的外流和動作電位時Na的內流,都是順著物質的濃度梯度完成的,均不需要消耗能量。 (2)在靜息電位和動作電位時,神經纖維膜內外兩側都具有電位差,膜兩側的零電位出現(xiàn)在靜息電位和動作電位相互轉化的過程中(如圖)。(3)細胞外Na的濃度和細胞內K的濃度,會對電位差的峰值產生影響,若濃度過低,會導致峰值變小。3興奮傳導與電流計指針偏轉問題分析的疑難點撥(1)解題時要注意電流計的電極在神經纖維上連接的位置,是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交通事故和解合同范本
- 產品采購合同范本
- 中小企業(yè)合同法務服務發(fā)展規(guī)劃定
- 個人商用房抵押貸款合同模板
- 產品銷售獨家代理合同模板
- 個人向單位租車合同及條款
- 個人向個人創(chuàng)業(yè)借款合同范本
- 臨時工勞動合同范本(合同僅限勞務派遣使用)
- 個人住宅抵押借款合同簡例范本
- 兼職人員勞務合同協(xié)議
- 2025江蘇南京市金陵飯店股份限公司招聘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公共政策分析 課件匯 陳振明 第0-9章 導論、緒論:政策科學的“研究綱領”- 政策監(jiān)控
- 2025年牛津譯林版英語七年級下冊全冊單元重點知識點與語法匯編
- 《小學作文指導》課件
- 小學六年級數(shù)學方程應用題100道及答案解析
- 2025新譯林版英語七年級下單詞表
- 海洋工程設備保溫保冷方案
- 文藝演出排練指導服務合同
- 人教版(2024新版)一年級上冊數(shù)學第一單元《數(shù)學游戲》單元整體教學設計
-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yī)院醫(yī)用耗材試用登記表【模板】
- 衛(wèi)生部關于發(fā)布《綜合醫(yī)院組織編制原則試行草案》的通知((78)衛(wèi)醫(yī)字第1689號)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