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藝術設計史考點整理_第1頁
中國藝術設計史考點整理_第2頁
中國藝術設計史考點整理_第3頁
中國藝術設計史考點整理_第4頁
中國藝術設計史考點整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國藝術設計史考點整理立鶴方壺:春秋立鶴方壺,春秋中期青銅制盛酒或盛水器。此壺主體部分為西周后期以來流行的方壺造型,有蓋,雙耳,圈足,重心在下腹部,遍飾于器身上下的各種附加裝飾,不僅造成異常瑰麗的裝飾效果,而且反映了在春秋時期青銅器藝術審美觀念的重要變化。2.彩陶:新石器時代中晚期母系氏族公社繁榮時期的產物,是一種繪有黑色,紅色或紅黑兩色的陶器。因含鐵燒成后呈紅,褐或橙色,制作時選用淘洗過的黏土,小型器可以直接成型,大型器則用泥條盤筑成型。風干后用含鐵含錳的礦物繪制紋樣,彩陶是做儲藏日用品,用以煮食的陶器一般不加彩繪,彩陶出土以黃河中上游的仰韶文化和馬家窯文化最為豐富,仰韶文化包括半坡型、廟底

2、溝型。馬家窯文化包括石嶺下,馬家窯,半山,馬廠類型。3.司母戊方鼎:中國商代晚期的青銅器,1939年于河南安陽殷墟商代晚期墓出土。因鼎腹內壁鑄有“司母戊”三字而一直被稱作“司母戊鼎”。該鼎造型莊嚴雄偉,長方形腹,每面四邊及足上部飾獸面紋;雙耳外側飾雙虎噬人首紋。司母戊鼎是目前已發(fā)現的中國古代形體最大分量最重的青銅器,世界上僅此一件。4.四羊方尊:商代晚期的青銅器,屬于禮器,祭祀用品。它是中國現存商代青銅器中最大的方尊,高58.3厘米,重達345公斤。器表漆黑發(fā)亮,是典型的“黑漆古”。在商代的青銅方尊中,此器形體的端莊典雅是無與倫比的。此尊造型簡潔,優(yōu)美雄奇、寓動于靜,被稱為“臻于極致的青銅典范

3、”。5.饕餮紋:亦稱“獸面紋”,流行于商周時期的一種青銅器紋飾?;咎卣鳛殡p目圓瞪,闊口隆鼻,頭上多有一對變化多端的特角,或更有獠牙利爪,多數獸面紋的兩旁還有對稱展開的獸體身軀。常裝飾于器物的腹部,頸下等重要部位作為主題紋樣,西周中期后逐漸衰落。6.金銀錯:又稱錯金銀,是在銅器上用金銀絲或者金銀片鑲嵌成各種圖案花紋,用錯石再打磨平滑的一種裝飾技法。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青銅工藝裝飾的一種新創(chuàng)造。錯金銀云紋青銅犀尊。 7.考工記:考工記,載于周禮.冬官,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藝術設計制作標準的書籍,詳細的記錄和說明了木器、車馬、兵器、皮革、鐘鼓、玉器、染織、建筑、制陶等百工的設計技術,對后世的手工業(yè)生產管理制度

4、有很大的影響。8.博山爐:中國古代熏香用的爐,爐體呈豆形,蓋高而尖,雕鏤成山形,象征海上的仙山。于爐內焚香時,輕煙飄出,在爐體四周繚繞,自然造成山景朦朧,群獸浮動的效果,仿佛傳說中的海上仙山“博山”,故稱博山爐。 9.長信宮燈:西漢長信宮燈,河北省滿城縣中山靖王劉勝妻竇綰墓中出土。宮燈燈體為通體鎏金,雙手執(zhí)燈坐的宮女。燈盤可轉動,燈光的光照面積和照射方向可調節(jié),燃燒的煙氣可通過宮女的袖子導入體內,以保持室內的清潔。達到了實用和美觀的統(tǒng)一,是漢代雕塑的典范。11.聯珠紋:形象:多個小圓珠組成,或排列成條帶等形狀,或圍成一個圓圈等,包圍主題紋樣(聯珠圈)地位:6世紀中葉-7世紀80年代中國最重要的

5、裝飾題材。淵源:薩珊波斯更早,初唐圈內主紋多襖教含義。12.唐三彩:唐三彩,三彩為泛稱,實為多彩。是一種特殊的低溫多色釉陶器,采用二次燒成,即以黏土為胎高溫素燒,后施釉低溫燒制而成,多色彩豐富斑斕,以黃綠褐色為多,流行于盛唐時期,至晚唐衰落,故稱唐三彩。用途:多為明器,少為生活用品。胡風彌漫。器皿、雕塑兩大類。產地:兩京與外地影響:宋、遼、東北亞及波斯。13.南青北白:指越窯青瓷和刑窯白瓷。(1)越窯與青瓷窯址:今紹興寧波一帶,以慈溪上林湖、上虞窯寺前為中心,是我國青瓷的主要產地,被稱之為“諸窯之冠”歷史:盛唐發(fā)展,晚唐五代繁盛品種:青瓷為主,茶經:類玉、類冰造型:輕薄、多變化、或仿花形裝飾方

6、法:刻花、劃花、印花、堆貼等秘色瓷:供應給朝廷的瓷器代表:青瓷壺(2)邢窯與白瓷窯址:在今河北內丘一帶歷史:始于北朝,中唐開元、貞元時期遍及全國,晚唐衰落。品種:素面白瓷為主,釉質細膩透明,釉色純白光亮,茶經:類銀似雪。代表:“官”款白瓷盤14.絞胎:窯址:河南鞏縣歷史:始于初唐,盛唐興旺,后漸衰絞胎:唐代陶瓷中的新品種,以白、褐或白黑兩種不同顏色的瓷土先分別制成泥條,然后擰到一起備用,有時直接以之拉壞成型。窯址有鞏縣窯、黃堡窯等。 代表:鞏義窯絞胎三足罐15.營造法式:營造法式,宋哲宗時李誡編著,是一部官方建筑工程專用書。共36卷,357篇,3555條,以“有定式而無定法”為指導思想,對前人

7、的建筑經驗加以總結,形成一種建筑的技術標準。中國的木結構建筑技術,在宋代提升到了一種全面的嶄新水平。16.織御容:專為皇家織造的,所織紋樣為已故的帝、后以及王、妃肖像用以供奉祭祀,是元代特有的精美絲織物,多采用緙絲工藝。已知最早的制作者是尼泊爾人阿尼哥??椢镆笮蜗蟊普?zhèn)魃?,用色多為貴族喜愛的白色、藍色及當時的貴色紅色。代表:元世祖皇后畫像17.滿池嬌:“滿池嬌”是一種宮廷服裝圖案的名稱,描繪的是池塘中的花、鳥景色。本為文宗皇帝的御衣圖案,亦多用于權貴的服用中??戮潘紝m詞:“觀蓮太液泛蘭橈,翡翠鴛鴦戲碧苕。說與小娃牢記取,御衫繡作滿池嬌??率献宰⒃?“天歷間,御衣多為池塘小景,名曰滿池嬌?!睋P

8、之水在“滿池嬌”源流-從鴿子洞元代窖藏的兩件刺繡說起一文中曾詳加考證,大要如下:作為御衫圖案的“滿池嬌”。其源可以追溯到遼代四時捺缽制度中的“春水”、“秋水”。長久的流傳過程中,以“春水”圖式為源,元代又發(fā)展出不少其他樣式,水禽也變得多樣,并且還有了生長在長江流域以南的鷺鷥。其中最穩(wěn)定的因素仍然是水,即便水可以不出現,而易里蓮花租水禽來作為象征。18.青花瓷:利用氧化鈷為呈色劑在素胎上繪制圖案,再涂以透明釉,經1200度左右高溫燒成,瓷器呈現白地藍花或藍地白花的釉下彩紋飾。深受伊斯蘭文化的影響,多裝飾繁密。19.雕漆:在器胎上髹以數道以至上百道色漆,然后在漆地上雕刻佟案,元代主要分為剔紅和剔犀

9、兩種。元代后期為發(fā)展頂峰,代表人物是嘉興人張成和楊茂。8:1820.八吉祥: 八吉祥始于元,流行于明清時期。八吉祥圖案為:法螺、法輪、寶傘、白蓋、蓮花、寶瓶、金魚、盤長結。它們(或稱八寶)是佛家常用的象征吉祥的八件器物。多為瓷器裝飾。21.比較半地穴式與干欄式建筑的主要特征。 半地穴式房屋: 房屋正面挖有斜坡或臺階,以供出入,室內有一個大火瑭,供保存火種。 干欄式房屋: 用樹立木樁為底架,再在木樁上架橫梁,鋪上木板或竹板。通風,防潮,上住人,下養(yǎng)牲畜。22.比較商、西周青銅器裝飾紋樣的風格特征。 商早期青銅器多仿自陶器造型,體壁較薄,多平底,足為錐柱狀。裝飾花紋線條較粗笨,結構簡單,多為單層組

10、織。常見的有饕餮、夔、龍、虎及人形紋等,一般不用回紋作地紋。 商后期則器體較厚,裝飾花紋較精細復雜,出現多層花紋,一般均用回紋作地紋,形成主紋與地紋的對比。生產大型器皿(司母戊大方鼎),殷墟為主要的生產中心。 西周青銅器制作種類相對減少,質量及工藝大大提高,器壁較薄,裝飾規(guī)格且簡單,常出現長篇銘文。23.商、西周藝術設計風格特征有哪些?形成該風格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商代統(tǒng)治階級特別迷信鬼神,同時又崇尚武力,因此藝術設計作品往往帶有很強的宗教迷信色彩,并具有威嚴、神秘、懾服的精神力量。 西周統(tǒng)治者重“德”,強調“禮治”,即尚禮樂、重綱常因此藝術設計作品往往具有固定的規(guī)格,并在裝飾上體現出顯著的秩序

11、感。24.分析“文質彬彬”與“先質而后文”所主張的設計思想。文質彬彬: 從設計的角度看“文質彬彬”,可以把“文”看作設計物的形式,裝飾,情感等要素,延伸來說也可以是設計所體現出來的人文精神,對使用者的一種人文關懷,而“質”可以看做設計物的內容,功能,實質等要素,是設計物對人們基本功能上的需求的滿足;“文質彬彬”則是要求我們在設計中注意功能與形式的統(tǒng)一,既要滿足功能,同時也要體現出對使用者的人文關懷。先質而后文: 從設計學的角度來看“先質而后文”,也可以把“文”看作設計形式,把“質”看作設計的內容。墨子提出的“先質而后文”是要求我們在設計中要優(yōu)先考慮設計的實用性和功能,再去考慮設計的包裝形式,不

12、能空有其表。25“忘足,履之適也;忘腰,帶之適也;忘是非,心之適也始乎適而未嘗不適,忘適之適也?!?莊子達生請從設計學角度分析莊子這段話的意義。 設計原則之一:忘適之適。忘掉腳,是穿鞋的合適;忘掉腰,是系腰帶之合適;知道忘掉是非之爭,是心靈之安適。在內不輕易改變心志,在外不隨從世俗潮流,是處事之合適。本于自然合適而未嘗覺得不合適,這就是忘掉合適之合適,即順其自然的安適,也就是符合自然法則之合適。從設計學角度來說就是,產品要以實用性為主,要讓人感到舒適。26.商周與春秋戰(zhàn)國青銅器設計制作的不同表現在哪些方面?8:18 商周時期的青銅器較為精美,商中期,青銅器品種已很豐富,并出現了銘文和精細的花紋

13、。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是青銅器發(fā)展的鼎盛時期,器形多種多樣,渾厚凝重,銘文逐漸加長,花紋繁縟富麗。 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青銅器器形舒展自然,體態(tài)輕盈,靈活輕快,設計簡單巧妙,構思精巧;紋飾精美細致,層次豐富多變;采用失蠟法鑄造,技藝十分精湛,紋飾清晰精致,層次分明。27.通過胡服騎射的故事,談談服飾設計的意義。 “胡服騎射”是指戰(zhàn)國時趙武靈王為了國家的強大,推行“胡服”,教練“騎射”的故事。通過這個故事,可以體會到服裝設計應以實用為主、服裝的設計要根據不同的場合,時代,和需要發(fā)展,在實用的基礎上講求美觀。28.漢代燈具設計的分類有哪些?對現代產品設計有什么啟示意義?分類:盤燈:有燈盤,多為象生代表:朱

14、雀銜盤銅燈,羊形燈2.虹管燈:燈體有虹管,燈座可以盛水,利用虹管吸收燈煙進入燈座,使溶于水,防止空氣污染。代表:長信宮燈高48厘米,銅牛燈3.筒燈:圓筒形,有蓋,中有圓孔裝置銅管下有三足座4.行燈:有柄,便于手持,下有三足,可放置代表:豆卮組合銅燈5.多枝燈:往往高大如樹,燈盤少則三只,多則十余只。代表:青銅多枝燈6.吊燈:有鏈條可以懸掛。代表:人形銅吊燈啟示意義:漢代燈具通過對紋飾“繁”與“簡”的合理運用,給人們帶來了強烈的視覺沖擊力,這種設計思想值得現代設計借鑒與學習,漢代青銅燈具所體現的節(jié)能環(huán)保意識同樣具有借鑒意義?,F代燈具設計可以借鑒漢代青銅燈具的設計思路與方法,向多功能方向發(fā)展。通過

15、借鑒漢代燈具達到功能,情感,審美三者的和諧統(tǒng)一。漢代銅鏡設計的主要藝術特征有哪些?特點:體薄,平邊、圓紐、柿蒂紋(四葉文)組座,裝飾花紋程式化。30.漢代漆器裝飾的主要特征有哪些?裝飾色彩:黑、紅彩繪為主,題材:以動物紋居多。技法:金箔貼花、雕刻、針刻、金銀彩繪、銀扣、銅飾配件等。特點:色澤光滑穩(wěn)定,器物輕盈,制作簡便代表:雕繪漆豆31.魏晉南北朝藝術設計風格特征是什么?主要影響因素有哪些?特征: 注重抒發(fā)個人情感,追求意境,韻味,與其他民族藝術特征不斷交流融合,加入佛教的氣息。 因素: 魏晉南北朝時期,在我國藝術設計發(fā)展史上,上承兩漢,下啟隋唐是一個重要的過渡時期。在哲學思想領域中,玄學的“

16、無”與佛教的“空”相結合,表現在這一時期的裝飾題材上,打破了過去神獸云氣的傳統(tǒng)內容。而出現了反映當時宇審觀的新題材,在風格上具有清秀空疏的特點。 2、佛教的傳入,成為人民的精神寄托。反映在藝術設計的題材上,作為佛教象征的蓮花、忍冬,成為這一時期的主要裝飾內容。工藝美術的制作具有明顯的宗教化傾向,并深受西方外來形式和風格的影響。32.簡述魏晉南北朝時期瓷器在造型、裝飾上的主要特征。 造型多模仿動物造型。局部或非功能性部位做動物形。雞頭壺,又稱天雞壺,是具有時代特色的一種壺式。 代表:青瓷雞首瓶 裝飾設計,主要運用壓印、刻花、堆塑、雕鏤、釉彩等方法。 代表:三國吳青釉堆塑谷倉罐故宮博物院藏 谷倉罐

17、又名魂瓶魂亭、堆塑罐等,是從東漢時的五聯罐演化而來,形狀如壇。在罐上用堆貼與捏塑相結合的手法,堆塑著人物、鳥雀走獸、亭闕和佛像等形象。其目的在于“所堆之物,取子孫繁衍,六畜繁息之意。以安死者之魂,而慰生者之望。有“永安三年(260)時,富且洋,宜公卿,多子孫,壽命長、千意萬歲未見英“銘文的青釉谷倉罐,是其代表作品。該罐腹壁堆貼著魚、龜和各種禽獸,罐口塑有樓闕館閣,衛(wèi)樓閣上有持樂器的伎樂人,倉口有狗守衛(wèi),形象地表現了東漢末年及三國時期豪強地主莊園的一個側面。裝飾花紋主要有輔首、朱雀、辟邪、蓮花、忍冬、聯珠紋等。代表:青瓷刻蓮瓣紋托盞青瓷貼花唾壺33.分析“安史之亂”對唐代藝術設計風格轉變產生的影

18、響。1.1安史之亂前 (1)唐帝國繁榮富強、昌明發(fā)達。有絕域來貢、萬邦入朝的盛況。西北有絲綢之路溝通中外,東南有海道聯絡東西,使團相望于途,來往于唐朝的商隊絡繹不絕,中西交流頻繁。此時西方的文明大國有薩珊波斯(今伊朗)、大食、拂森(今拜占庭)地繞珍異,俗尚工巧,制作精麗;在中亞,由粟特人建立的康國(今烏茲別克斯坦撒馬爾罕),不僅工藝制作繁盛發(fā)達,還因地處東西方文明的交匯處,在東西方文化藝術交流的過程中起了中介的作用。1.2安史之亂及其后 (1)唐朝內耗糾結纏繞、強敵環(huán)伺,侵擾不斷,唐朝政府無力西顧,與西方交往驟減唐朝由盛而衰。吐蕃進占河隴后,絲綢之路中斷。對外貿易交流主動權操控在西方手中來華使

19、團數量驟減。 特點:中唐胡風雖依舊盛行,但已較少新內容。晚唐則中國風格越發(fā)明朗,日益自覺。34.唐代印染方法有哪些?分別有那些藝術效果?印染:唐人染色技藝很高,染料多從植物中提取。色彩絢爛,花樣繁多 絞纈:即扎染。有縫絞法、夾板法、打結法、綁扎法?;y多抽象簡練具有奇特的暈色效果。 代表:朵花絞纈羅局部 夾纈:用兩塊圖案相同的花版夾住坯料,而后印染。圖案精美,色彩多樣。 代表:夾纈絹兩種 蠟纈:后被判定為灰纈。用蠟液或堿劑(草木灰或石灰)為防染劑,在坯料上繪畫、點染,或借助鏤空花版防染。 代表:花樹對鳥紋灰纈紗局部35.唐代金銀器的裝飾方法有哪些? 裝飾技法-錘揲代表:舞馬銜杯紋銀壺裝飾技法-

20、鏨刻 狩獵紋高足銀杯銀灑具陜西省博物館藏裝飾技法一鎏金代表:鎏金嬰戲紋銀壺,銀鎏金鳳紋大盒 飾技法-鏤空,編結代表:金花銀結條籠子扶風法門寺地宮,鎏金銀香囊裝飾技法-掐絲、內嵌珠寶代表:金棺銀槨。掐絲團花金杯36.宋代的藝術設計風格特征有哪些? 其設計已經沒有唐代雄渾大氣,富麗華貴的盛世風格,趨向于典雅優(yōu)美,產品精致美麗,技藝細致精湛。 宋代的設計藝術重“理”,嚴謹含蓄而優(yōu)雅清瘦,表現在色彩上多用偏冷色調。 宋代工藝美術裝飾紋樣多用理性的幾何紋和梅蘭竹菊等題材,樸素無華,疏朗別致,以素紋著稱。37.影響宋代藝術設計風格變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理學的發(fā)展 理學從程顥、程頤開始,其美學趣味是

21、保守、理性的,喜好嚴謹、篤實、溫潤、含蓄的風格。以玉比德,是理學美的標準之一。(2)、文人的審美趣味 宋代實行文官體制,是歷史上有較為充分機會給知識分子從事政治、經濟文化活動的時代。文官體制的形成,使文人階層的意識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廣度影響到平民等各個階層。即使在技術性強、純由匠人運作的工藝門類,也能體現以文人為主流的審美思潮。 宋代的設計美學思想是與同時的哲學、美學思想步伐最-致的一個朝代,所以對于設計領域來說,文人階層思想趣味的影響也是十分深刻和廣泛的。(3)、考古風的盛行,鼓舞了官私制作的造型裝飾仿古 北宋未南宋初,金石學昌盛,朝廷、文人間興起搜集、研究古代銅器和玉器的風潮,考古風盛行,

22、激發(fā)了人們對古代器物的喜愛。尤其對青銅器的嗜好成為時尚,在某種程度上極大影響了以供應官方為主的陶瓷品種。瓷器造型上時有模仿青銅器皿形狀的情況出現。(4)、繪畫的影響,繪畫性裝飾流行 在宋代實用工藝與欣賞工藝的分野日益清楚,繪畫在宋代受到特殊的重視、北宋初即成立翰林畫院?!包S家富貴,徐熙野逸”,(黃筌徐熙)成為中國古代繪畫史上兩大風格的分水嶺。文人間對繪畫的喜愛逐漸累積,知畫賞畫成為士大夫修養(yǎng)、生活的重要內容,在很大程度上引導了民間繪畫性裝飾的流行38.唐宋時期書籍裝幀的基本樣式有哪些?樣式: 蝴蝶裝,包背裝,線裝,插圖 (1)蝴蝶裝:將印好的書頁,以版心中縫為軸心,字對字地折疊。然后集數頁為一

23、疊,排好順序,以版口一方為準,逐頁用漿糊粘貼。 這種裝幀方式,書籍打開時,版心居中,書頁向左、右兩邊同時展開,有如蝴蝶展翅,故名蝴蝶裝。宋元時期(960-1368),蝴蝶裝是普遍流行的書籍裝幀形式。 (2)包背裝:與蝴蝶裝相反,包背裝是將書頁正折,版心向外。然后集數頁為一疊,排好順序。以版口一側為書背,用包背紙和漿糊包裹書背。包背裝書籍翻閱方便,一目了然,自南宋出現后,一直沿用至清代。 (3)線裝:線裝書在折頁方面,與包背裝完全相同。不同的是,包背裝以書皮粘裹書背,線裝則打眼訂線,以線繩固定書背,因而牢固度更高。線裝書便于翻閱,且不易破散,直至今天仍有使用,其牢固度甚至強于很多今天的膠裝書籍。

24、宋代著名的瓷窯有哪些?瓷器設計的主要特征有哪些?瓷窯: 定,汝,官,哥,鈞。考古文獻表明,哥窯時代當在元末明初。 1、定窯:窯址在河北曲陽,以生產乳白釉著稱,也兼燒黑釉、綠釉等絳色釉數量雖少,卻久負盛名。裝飾手法:刻花、劃花、印花覆燒金扣 代表:白釉蓮花口弦紋六管瓶2、磁州窯:窯址在河北邯鄲一帶,典型的民窯。產品釉色以白、黑為主,白地黑花最為典型,其精品往往以刻花手法表現花紋細部。3、耀州窯:陜西銅川,北宋中期進入昌盛。 釉色青翠,花紋嚴謹。尤以刻花、印花青瓷享譽。4、建窯:福建建陽,以燒造黑釉茶盞馳名。 建窯釉厚,釉地漆黑,其上多布滿細長銀色結晶斑紋的,稱為“兔毫”呈小圓點形的,稱為“油滴”

25、。若呈現出較大的彩色圓形,日本人稱之為“曜變”5、吉州窯:江西吉安永和鎮(zhèn),又稱永和窯。其黑瓷釉面往往帶有褐黃色斑塊。黑黃相間猶如海龜背甲,故稱“玳瑁釉”。黑瓷裝飾頗具新意,如剪紙貼花和樹葉貼花。特征: 宋代器物造型裝飾較平實、溫厚、篤實、含蓄、這種思想約束了奇技浮巧的產生,器物多實用之器,陶瓷尤其明顯。瓷器無過多裝飾,多在釉色上下功夫,如定窯的乳白,汝窯的蔥綠,官窯的淡青,景德鎮(zhèn)窯的影青,鈞窯的天藍和月白釉等。影響元代藝術設計風格形成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因素: 1.蒙古族在征服歐亞大陸的過程中對經濟的破壞很大,致使生產凋敝。 2.手工業(yè)生產最初也遭到嚴重的破壞,但是為滿足自身統(tǒng)治及生活的需要,非

26、常重視對工匠的搜刮。 3.元朝統(tǒng)治下的地域廣大,民族眾多,要求其“各依本俗”,蒙古族文化,伊斯蘭文化,漢族文化,藏傳佛教文化,歐洲基督教文化,高麗文化等多種文化并存、工藝美術的發(fā)展就是多種文化交流碰撞的結晶。中國青銅器時代始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這在中原地區(qū)是二里頭文化的前期,在黃河上游是齊家文化。3.西周各時期的裝飾1.西周早期的紋樣種類與商代晚期差不多獸面紋,龍紋,鳥紋?;y裝飾-般采用平雕和浮雕的手法,以底紋襯托主體紋的形式,形成主次效果,有的還采用了高浮雕,將獸角突出器體之外,以增加立體感。2.西周中期開始、青銅器裝飾藝術轉向質樸無華,以簡潔明快為時尚。布局以條帶狀的二方連續(xù)為最多,通體滿花的現象較少。表現手法以平雕為主,浮雕較少,但在一些器耳、蓋紐和附飾上卻使用了圓雕的動物形象。獸面紋迅速衰落,此期最流行重環(huán)紋、瓦紋和竊曲紋。西周晚期紋飾構圖簡潔疏朗刻畫粗壯有力,但種類較中期減少。這一時期雷紋蛻化,鳥紋銷聲屠跡,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