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word 可編輯,歡迎下載使用!機械原理課程課程編號: 428014實驗指導書主撰人:聶時君審核人:朱連池單位:通信與控制工程系二 O一三年五月目錄實驗一、機構認知實驗二、機構運動簡圖的測繪和分析實驗三漸開線齒廓的范成實驗實驗四、漸開線齒輪參數的測定實驗實驗五、剛性轉子的動平衡實驗注:紅色標記為本學期我們所要做的實驗項目,請大家寫好預習實驗報告。1word 可編輯,歡迎下載使用!前言1 實驗總體目標通過實驗教學,應達到以下目標:1.鞏固本課程所要求的基本理論知識,加強實踐認識,提高實踐能力;2.了解一些與本課程有關的最基本的機械實驗方法,并且運用實驗方法研究機械的技術。適用專業(yè)年級機械設計制造
2、及其自動化專業(yè) 2 年級實驗課時分配實驗項目實驗要求實驗類型每組人數實驗學時實驗一預習實驗報告驗證12實驗二預習實驗報告綜合12實驗三預習實驗報告設計12實驗四預習實驗報告綜合12實驗五預習實驗報告綜合32實驗環(huán)境主要面向機械專業(yè)開展機械基礎實驗與機械系統(tǒng)創(chuàng)新設計及制作的實踐教學。機械原理實驗室包括“常用機構陳列柜參觀及創(chuàng)新設計盒功用熟悉”、“機構運動簡圖測繪分析”、“漸開線齒闊范成原理”、“基本機構運動參數測量與分析”、“回轉構件的動平衡”等。實驗總體要求首先,學生應認真預習實驗教材,明確實驗的目的與要求,掌握與實驗相關的理論知識,了解要做實驗對象的內容;其次,了解實驗所用的設備和儀器,實驗
3、時了解使用方法和操作過程,實驗后對測試數據進行數據處理。本課程的重點、難點及教學方法建議1.了解典型的機械加工設備的工作原理,各組成部分及其功用,認知機、電、液在機械設備上的應用,重點認知真實機器上的常見機構及其作用。2.初步掌握測繪機構運動簡圖的技能;驗證和鞏固機構自由度的計算,并明確自由度數與原動件數的關系。2word 可編輯,歡迎下載使用!3.加深對機構組成原理的認識,進一步了解機構組成及其運動特性;提高工程實踐動手能力;增強創(chuàng)新意識及綜合設計的能力。通過創(chuàng)意方案的組合設計,啟發(fā)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培養(yǎng)動手能力。4.掌握齒輪范成加工原理和齒輪參數的測量方法。5.加深對回轉構件平衡原理的理解,初步
4、掌握動平衡實驗的基本方法和了解動平衡機的原理結構。3word 可編輯,歡迎下載使用!實驗一機構運動簡圖的測繪和分析一、實驗目的了解機器的組成;了解常見機構的類型、特點、用途、基本原理以及運動特性,對機構有一個全面的感性認識;培養(yǎng)對機械原理課程學習興趣。二、實驗主要設備及使用要求機械原理陳列柜三、實驗原理、方法和手段機器是由各種各樣的機構組成,機構是機器的運動部分,即剔除了與運動無關的因素而抽象出來的運動模型。機械原理課程就是研究機構的課程,它以高等數學、普通物理、機械制圖和理論力學等課程為基礎。通過機構認知了解常用機構的組成、運動轉換形式以及在實際機械中的應用情況,為后續(xù)課程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
5、礎。四、實驗內容與步驟1、了解機器的組成、機構的組成及機構運動簡圖的表達2、了解平面連桿機構的基本知識1)鉸鏈四桿機構的類型2)單移動副四桿機構的類型3)平面連桿機構的應用3、了解凸輪機構的基本知識1)凸輪機構的類型2)凸輪機構的應用4、了解齒輪機構的基本知識1)齒輪機構的組成2)齒輪機構的分類3)漸開線齒輪的參數及齒形5、了解輪系的而基本知識6、了解間歇運動機構的基本知識1)棘輪機構2)槽輪機構3)不完全齒輪機構4word 可編輯,歡迎下載使用?。?4)凸輪式間歇機構7、了解組合機構的基本知識1)機構的串聯(lián)組合2)機構的并聯(lián)組合8、了解空間連桿機構的基本知識五、思考題1.以一個機器模型為例,
6、 說明該機器由哪些機構組成, 其基本工作原理是怎樣的?2.鉸鏈四桿機構是如何進行分類的?就各種類型舉出一個應用實例。3.凸輪機構中按推桿的端部形狀不同可分為哪幾種類型?試分析各種類型的主要特性。4.漸開線齒輪的主要參數有哪些?簡要說明各參數對輪齒產生的影響。5.輪系是如何進行分類的?試舉出12 個實例,說明輪系在生產實踐中的應用。六、注意事項及其它說明1、復習教材有關內容,理解常見機構組成的相關原理。2、預習實驗指導書中關于常見機構的類型、特點及用途。3、寫出預習實驗報告。要求寫出目的、實驗儀器用具、相應實驗原理,詳細的實驗步驟。5word 可編輯,歡迎下載使用!實驗二機構運動簡圖的測繪和分析
7、一、實驗目的1.了解生產中實際使用的機器的用途、工作原理、運動傳遞過程、機構組成情況和機構的結構分類。2.初步掌握根據實際使用的機器進行機構運動簡圖測繪的基本方法、步驟和注意事項。3.加強理論實際的聯(lián)系,驗算機構自由度、進一步了解機構具有確定運動的條件和有關機構結構分析的知識。二、實驗主要設備及使用要求1、各種機構模型。2、鋼板尺、卷尺、卡尺、角度尺。3、鉛筆、橡皮、三角板、圓規(guī)及草稿紙(此項自帶 )。三、實驗原理、方法和手段從運動學觀點來看機構的運動僅與組成機構的構件和運動副的數目、種類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位置有關,而與構件的復雜外形、斷面大小、運動副的構造無關,為了簡單明了的表示一個機構的運
8、動情況、可以不考慮那些與運動無關的因素(機構外形,斷面尺寸、運動副的結構 ) 。而用一些簡單的線條和所規(guī)定的符號表示構件和運動副(規(guī)定符號見教材表 2-1)并按一定的比例表示各運動副的相對位置,以表明機構的運動特性。四、實驗內容與步驟1、緩慢轉動被測機構的原動件、找出從原動件到工作部分的機構傳動路線。2、由機構的傳動路線找出構件數目、運動副的種類和數目。3、合理選擇投影平面,選擇原則:對平面機構運動平面即為投影平面。對其它機構選擇大多數構件運動的平面作為投影平面。4、在草稿紙上徒手按規(guī)定的符號及構件的聯(lián)接順序。逐步畫出機構運動簡圖的草圖,然后用數字標注各構件的序號,用英文字母標注各運動副。5、
9、仔細測量機構的運動學尺寸、如回轉副的中心距和移動副導路間的相對位置、標注在草圖上。6、在圖紙上任意確定原動件的位置、選擇合適的比例尺把草圖畫成正規(guī)的運動簡6word 可編輯,歡迎下載使用!圖。比例尺的選定如下:L ABLAB式中:L 比例尺 (單位:米毫米 )L AB 構件的實際長度 (單位:米 )A B 圖紙上表示構件的長度(單位:毫米 )7、分析機構運動的確定性。計算機構的自由度數,并將結果與實際機構的原動件數相對照,若與實際情況不符,要找出原因及時改正。五、思考題1測繪結果及分析編號機構名稱比例尺 (m/mm)機F = 3n -2PL-PH機構= 3 ()-2 ()-( )構運=運動原動
10、件數:動的運動是否確定:簡確圖定性編號機構名稱比例尺 (m/mm)機F = 3n -2PL-PH機構= 3 ()-2 ()-( )構運=運動原動件數:動的運動是否確定:簡確圖定性編號機構名稱比例尺 (m/mm)7機構機構運運動動的確簡定性圖編號機構名稱機機構構運運動動的簡確圖定性word 可編輯,歡迎下載使用!= 3n -2PL-PH3 ()-2 ()-( )=原動件數:運動是否確定:比例尺 (m/mm)= 3n -2PL-PH3 ()-2 ()-( )原動件數:運動是否確定:2思考題解答1.一張正確的機構運動簡圖應包括哪些必要的內容?2.繪制機構運動簡圖時,原動件位置能否任意選定?會不會影響
11、運動簡圖的正確性?3.機構自由度大于或小于原動件數時會產生什么結果?六、注意事項及其它說明1、復習教材有關內容,理解機構運動簡圖繪制的相關原理,運動副的類型和特點。熟悉運動簡圖繪制的全過程。2、預習實驗指導書關于各運動模型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3、寫出預習實驗報告。要求寫出目的、實驗儀器用具、相應實驗原理,詳細的實驗步驟。8word 可編輯,歡迎下載使用!實驗三漸開線齒廓的范成實驗一、實驗目的1.掌握用范成法加工漸開線齒輪的切齒原理,觀察齒輪的漸開線及過渡曲線的形成過程;2.了解漸開線齒輪產生根切現(xiàn)象和齒頂變尖現(xiàn)象的原因及用變位來避免產生根切的方法;3.分析、比較漸開線標準齒輪和變位齒輪的異同
12、點。二、實驗主要設備及使用要求1.齒輪范成儀。2.自備:?320MM 圓形繪圖紙 1 張(圓心要標記清楚),圓規(guī)、直尺、剪刀、鉛筆、橡皮、計算器。1、壓板2、大圓盤(輪坯)3、齒條型插齒刀具4、滑塊5 、 6 固定螺母7、底板三、實驗原理、方法和手段1.齒輪與齒條嚙合時, 其相對運動可視為是齒輪分度圓沿齒條節(jié)線做純滾動。如果將齒條換為齒條刀具,圖紙換為齒坯使它們保持上述相對運動,再使齒條刀具沿齒坯軸心線方向作切削運動就可加工出齒輪,這種方法稱為范成法(滾切法 )。2.加工標準齒輪:齒條刀具線(模數線 )與被加工齒輪分度圓相切。3.加工變位齒輪:齒條刀具中線與被加工齒輪分度圓二者分離。4.刀具中
13、線相對齒坯中心外移為正變位,刀具中線內移為負變位。四、實驗內容與步驟一)實驗內容1.已知被加工齒輪的模數m 8mm,齒數z17,變位系數分別為x10,x2-0.3125, x3+0.3125;三種齒廓每種都須畫出兩個完整的齒形,比較這三種齒廓。2.判斷所畫齒輪齒廓曲線有無根切并指出。3.分析標準齒輪與變位齒輪的基本參數和幾何形狀哪些相同,哪些不同,為什么?二)實驗步驟1.分別計算其分度圓、基圓、齒頂圓、齒根圓直徑(變位齒輪均按等移距變位齒輪傳動計算),并填入實驗報告表內。9word 可編輯,歡迎下載使用!2.將 ?320MM 圓形繪圖紙分成三等分,即圓心角各位120 度,并輕輕畫出各自的角平分
14、線;再畫出分度圓、基圓及各自的齒頂圓和齒根圓,其參數及尺寸應分別標注清楚,將各自的齒頂剪出,并在圓心處(圓心一定要找準)挖出一個?34MM 的孔。以上步驟在實驗課前完成。3.取 m8mm 的齒條刀具模型和?320MM 圓形繪圖紙,分別將其安裝在齒輪范成儀上。然后將刀具滑板4 先移到中間,使 X1=0 區(qū)間進入被切削范圍。為確保輪坯中心與圓盤 2 中心對準,必須使其角平分線與范成儀上的徑向線對準,并使刀具中線與輪坯分度圓相切且垂直于角平分線;使刀具頂線與輪坯齒根圓相切。來回移動刀架滑板4,直到滿足以上要求, 再擰緊蝶形螺母,通過壓板 1 壓緊輪坯,固定緊齒條刀具。移動滑板4,使刀具某一側刃線通過
15、輪坯中心,畫出輪坯上的這條徑向線,再將滑板4 移到左邊位置,準備進行切削。4.每當把滑板 4 向右推動一個較小的距離時( 3-4mm),在代表輪坯的圓形紙上, 將鉛筆筆尖始終緊貼著刀具輪廓描下刀刃的位置,表示齒條插刀切削一次的刀刃痕跡。應控制使其間距勻稱,表示等速范成。重復描繪,直到形成2-3 個完整齒形為止。仔細觀察齒廓的形成過程,可清楚的看到被切去的部分成齒槽,留下的部分為由直線刀刃范成包絡而成的漸開線輪齒。到刀具側刃與事先畫好的輪坯徑向線共線時,表示輪齒的漸開線齒廓已全部切成,觀察這條徑向線內的輪齒根部有無被切去的部分。5.將滑板退回到左邊位置,松開壓板1,將輪坯轉到負變位齒輪區(qū)間,按步
16、驟3 的要求調整、定位。但刀具應靠近輪坯中心x2m,刀具頂線與齒根圓相切,這時與輪坯分度圓相切的是與刀具中線平行的另一條刀具節(jié)線。重復上一步驟,繪制出負變位齒輪的輪廓。6.與步驟 5 類似,但使齒條刀具遠離輪坯中心x3m,繪制正變位齒輪的輪廓。觀察比較標準齒輪、正變位齒輪、負變位齒輪的齒形變化和其齒厚、齒槽寬、周節(jié)、齒頂厚、基圓齒厚、齒頂圓直徑、齒根圓直徑有無變化,相對變化的特點以及根切現(xiàn)象、齒頂變尖現(xiàn)象。五、思考題1測繪結果及分析1)刀具參數m/mm10word 可編輯,歡迎下載使用!2)齒輪參數( mm)項目模數zM=3)齒輪尺寸計算計算結果 /mm名稱計算公式標準齒輪正變位齒輪負變位齒輪
17、分度圓直徑基圓直徑變位系數齒頂圓直徑齒根圓直徑齒距齒厚齒槽寬齒全高齒頂高齒根高齒形變化特點2思考題解答*2.通過實驗,說明你所觀察到的齒廓曲線是怎樣形成的根切現(xiàn)象是怎樣的?原因何在?避免根切的方法有哪些?3.本實驗的標準齒輪和負變位齒輪有無根切現(xiàn)象?為什么?六、注意事項及其它說明1、復習教材有關內容,理解齒輪加工的相關原理。熟悉范成法加工齒輪的全過程。2、預習實驗指導書關于實驗的方法及注意事項。3、寫出預習實驗報告。要求寫出目的、實驗儀器用具、相應實驗原理,詳細的實驗步驟。11word 可編輯,歡迎下載使用!實驗四漸開線齒輪參數的測定實驗一、實驗目的1、掌握應用游標卡尺測定漸開線直齒圓柱齒輪基
18、本參數的方法。2、鞏固并熟悉齒輪的各部分尺寸、參數之間的關系和漸開線的性質。二、實驗主要設備及使用要求1待測齒輪兩個:齒數為奇數和偶數的齒輪各一個。2量具:游標卡尺。 .3附表:標準直齒圓柱齒輪的跨齒數k 及公法線長度 W (m=1mm, =20 )。4計算器和筆(自備)。三、實驗原理、方法和手段1測定模數 m如圖 1 所示,當卡腳在被測齒輪上跨k 個齒時,其公法線長度為Wk = (k-1) Pb + Sb,同理,若跨 K+1 個齒時,其公法線長度應為Wk+1= k Pb + Sb則: W K+1 - W k = Pb又因 Pb =m cos,若=20 ,PbWk 1Wk故: m =cos =
19、cos圖 12測定變位系數x與標準齒輪相比,變位齒輪的齒厚發(fā)生了變化,兩者之差就是公法線長度的增量,它等于 2 x m sin 。設 Wk 為被測齒輪跨 k 個齒的公法線長度, Wk 為同樣 m、z 和 的標準齒輪???k 個齒的公法線長度(查附表或教科書) ,則 Wk Wk = 2 x m sinWkWk即: x = 2m sin四、實驗內容與步驟1數出齒數 z(奇數、偶數齒輪各做一個,并記下編號)。12word 可編輯,歡迎下載使用!2量取齒頂圓直徑da,齒根圓直徑 df(各量三次,取平均值) 。偶數:直接測量,如圖2 所示。奇數:間接測量,如圖3 所示。da = D +2H1df = D
20、 +2H2圖2圖33按附表(或教科書)查取跨齒數k ,測量公法線長度: Wk 、 Wk+1 (各量三次,取平均值)。Wk 1Wk4確定模數 m 并取標準值 : m =cos( =20)5計算變位系數x( Wk 為平均值, Wk為標準值):WkWkx = 2msin6判斷是否為變位齒輪當 x0 時,為正變位齒輪; 當 x0 時,為負變位齒輪; 當 x = 0 時,為標準齒輪。因為考慮測量值的誤差,故x0 1時定為是變位齒輪,否著為標準齒輪。五、思考題1. 測定結果數據齒輪編號:z =齒輪編號:z =項目123平均值123平均值dadf跨齒數 kWkWk+1Pb =Wk+1 -WkPbPbmm =
21、cos =m =cos =Wk13word 可編輯,歡迎下載使用!Wk WkWk Wkxx = 2msin =x = 2msin =結論思考題解答1測量公法線長度時,把卡尺的量足放在漸開線齒廓的不同位置上,對所測得的公法線長度有無影響?為什么?2齒輪的哪些誤差會影響本實驗的測量精度?3兩個齒輪的參數測定后,怎樣判斷它們能否正確嚙合?如能,又怎樣判斷它們的傳動類型?六、注意事項及其它說明1、復習教材有關內容,理解模數和變位系數測定的相應原理,熟悉實驗步驟。2、寫出預習實驗報告。要求寫出實驗目的、實驗儀器用具、模數測定和變位系數測定的原理,實驗步驟。14word 可編輯,歡迎下載使用!實驗五剛性轉
22、子的動平衡實驗一、實驗目的1.了解動平衡實驗臺的工作原理及操作特點;2.掌握剛性轉子動平衡設計的原理和方法;3.掌握在動平衡機上對剛性轉子進行動平衡測試的原理和方法。二、實驗主要設備及使用要求1.動平衡實驗臺1 臺2.平衡用磁鋼若干3.筆、紙等文具(一 ) 智能型動平衡測試實驗臺的主要技術參數1.輸入電源:單相三線AC220V 10%50Hz2.工作環(huán)境:溫度-10 +40相對濕度 85%(25) 海撥 4000m3.設有電流型漏電保護, I n 30mA ,動作時間 0.1s,容量 10A4.單相交流電機 1 臺:功率 120W,額定電流 0.98A,額定轉速 2800r/min,電容 4F
23、/455.數顯轉速表 1 個:顯示轉子的轉速6.壓電傳感器:兩只,量程500N7.轉子直徑: 42mm8.兩支承間距離: 50 400mm9.支承軸徑范圍: 342mm10.圓帶傳動處軸徑范圍: 2580mm11.轉子轉速:分 1625r/min、2400r/min 兩檔(二 ) 實驗臺電源儀表控制部分操作說明本實驗臺由電源儀表采集控制部分和機械部分兩部分組成。電源儀表采集控制部分包括電源總開關(即漏電保護器) 、電源指示燈、一只數顯轉速表、電機開關和數據采集部分。1.實驗前先將實驗臺左后側的單相電源線插頭與實驗室內電源AC220V 市電接通。2.實驗臺面板左側的漏電保護器是整個實驗臺的電源總
24、開關,打開后,紅色電源指示燈亮,數顯轉速表可以正常顯示。3.實驗臺面板上紅色的“電機開關”按鈕,控制交流電機的轉動。按下紅色“電機開關”按鈕,指示燈亮,電機順時針旋轉。15word 可編輯,歡迎下載使用?。ㄈ嶒炗么配搮等?、實驗原理、方法和手段1.動平衡設計原理在轉子的設計階段,尤其在設計高速轉子及精密轉子結構時,必須進行平衡計算,以檢查慣性力和慣性力矩是否平衡。 若不平衡則需要在結構上采取措施, 以消除不平衡慣性力的影響, 這一過程稱為轉子的平衡設計。 轉子的平衡設計分為靜平衡設計和動平衡設計,靜平衡設計指對于徑寬比 D/b 5 的盤狀轉子, 近似認為其不平衡質量分布在同一回轉平面內,忽
25、略慣性力矩的影響;動平衡設計指徑寬比 D/b 5的轉子(如多缸發(fā)動機的曲軸、汽輪機轉子等) ,其特點是軸向寬度較大,偏心質量可能分布在幾個不同的回轉平面內,因此不能忽略慣性力矩的影響。此時,即使不平衡質量的慣性力達到平衡,慣性力矩仍會使轉子處于不平衡狀態(tài)。 由于這種不平衡只有在轉子運動的情況下才能顯示出來,因此稱為動不平衡。為了避免動不平衡現(xiàn)象,在轉子設計階段,根據轉子功能要求設計了轉子后, 需要確定出各個不同回轉平面內偏心質量的大小和位置, 然后運用理論力學中平行力合成與分解的原理將每一個離心慣性力分解為分別作用于選定的兩平衡基面內的一對平行力, 并在每個平衡基面內按平面匯交力系求解, 從而
26、得出兩個平衡基面分別所需的平衡配重的質徑積大小和位置, 然后在轉子設計圖紙上加上這些平衡質量,使設計出來的轉子在理論上達到平衡。2.動平衡實驗臺工作原理把被平衡的轉子置于支承系統(tǒng)左右擺架上, 電機通過帶傳動方式驅動轉子旋轉, 其不平衡質量將產生離心慣性力, 支承系統(tǒng)擺架在該力的作用下產生振動, 左右壓力傳感器通過轉換裝置將振動信號轉換成電信號輸入到電測系統(tǒng), 光電傳感器則為系統(tǒng)提供一個頻率 / 相位基準信號。電測系統(tǒng)硬件完成振動信號處理任務,使系統(tǒng)具有良好的實時性,其軟件完成數據采集和計算、平面分離運算、過程控制等任務,最后通過計算機屏幕顯示或打印機輸出左右不平衡質量大小和相位以及數據分析曲線
27、。3.動平衡機的構造動平衡機主要是由計算機、 數據采集器、 高靈敏度有源壓力傳感器和光相位傳感器等組成。現(xiàn)以 THMPH-2 型智能型動平衡機為例,介紹其主要結構 (壓力傳感器在 3 后面 ),如圖 1所示。1.光電傳感器;2.轉子;3.硬支承擺架組件;4.減振底座;5.傳動帶;6.電機;7.零位標志;16word 可編輯,歡迎下載使用!四、實驗內容與步驟經過平衡設計的轉子在理論上是完全平衡的,但是由于制造和裝配上的誤差及材質不均勻等原因,實際生產出來的轉子在運轉時還會出現(xiàn)不平衡現(xiàn)象,由于這種不平衡現(xiàn)象在設計階段是無法確定和消除的,因此需要用試驗的方法對其做進一步平衡。這種平衡通常都是在動平衡
28、機上進行的,通過動平衡機測量出平衡基面上不平衡質量的大小和相位,然后進行配重或去重最終達到所要求的平衡精度。下面介紹實驗用THMPH-2型智能型動平衡實驗臺進行測量的實驗步驟:1.系統(tǒng)標定1)點擊軟件窗口中的“系統(tǒng)標定”功能鍵,屏幕上出現(xiàn)“設置標定”窗口。將兩塊 1.87g 重的磁鐵分別放置在標準轉子左右兩側的零度位置上,在標定數據輸入窗口框內,將相應的數值分別輸入“左不平衡量” 、“左方位” 、 “右不平衡量”及“右方位”的數據框內(按以上操作,左、右不平衡量均為 1.87g,左右方位均是零度),啟動動平衡試驗機,待轉子轉速平穩(wěn)運轉后,點擊“開始標定” ,下方的藍色進度條會作相應變化,上方顯
29、示框顯示當前轉速及正在標定的次數,標定值是多次測試的平均值。如下圖所示:2)標定次數可以在“設置標定次數”框內手工輸入(該值不宜設置的太小,標定次數越多,則標定數據越準確, 同時需要的標定時間也越長) ,一般默認的次數為 20次。標定完成后應按“保存標定結果”鍵完成標定操作,完成標定后,按“返回系統(tǒng)”鍵,即可進入轉子的動平衡實際檢測界面。標定測試時,在儀器標定窗口“測試原始數據”框內顯示的四組數據,是左右兩個支撐輸出的原始數據。如在轉子左右兩側,同一角度,加入相同重量的不平衡塊,而顯示的兩組數據相差甚遠,應適當調整兩面支撐傳感器的頂緊螺絲,可減少測試的誤差。3.動平衡測試本實驗臺在做動平衡實驗
30、時,為了方便起見一般是用永久磁鐵配重,作加重平衡實驗,根據左、右不平衡量顯示值(顯示值為去重值),加重時根據左、右相位角顯示位置,在對應其相位180的位置,添置相應數量的磁鐵,使不平衡的轉子達到動態(tài)平衡。 (注:(1)實驗臺左右不平衡量的判斷:面對實驗臺,處在后邊的支架為左不平衡量,前邊的為右不平衡量。( 2)不平衡量相位的判斷: 面對實驗臺, 從零位標志開始,順時針為負,逆時針為正。 )( 1)由于試驗轉子的不平衡量很小,不易進行平衡試驗,因此在做實驗時,首先17word 可編輯,歡迎下載使用!需在轉子上放置兩個未知質量的磁鐵,從而增加轉子的不平衡量。( 2)啟動電機,待電機轉速穩(wěn)定后,點擊軟件主窗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玩具合作合同范本
- 中介服務承包協(xié)議模板
- 合同年限約定
- 投資藝人合同范本
- 2025至2030年中國手電鉆電刷數據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臨時工工作時間協(xié)議
- 土地退還合同范本
- 配件安裝服務合同范本
- 冷庫租賃中的保密協(xié)議
- 建筑定制合同范本
- 新學期幼兒園保育員培訓
- GA/T 501-2020銀行保管箱
- 《育兒百科》松田道雄(最新版)
- 小學六年級下冊心理健康教育-1多種角度看自己-課件
- 軸對稱圖形導學案
- 2023年重慶市春招考試信息技術模擬試題一
- 職業(yè)培訓師三級理論知識鑒定卷庫
- 川教版七年級生命生態(tài)安全下冊第2課《森林草原火災的發(fā)生》教案
- 醫(yī)囑制度檢查總結(4篇)
- 普中51單片機開發(fā)攻略
- 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教育說課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