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進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_第1頁
如何改進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_第2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如何改進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 安徽省壽縣壽春鎮(zhèn)老圩小學孫全衛(wèi) 摘要:古詩詞語言凝練,蘊含情感,意境深遠,內容豐富,充分體現(xiàn)了我國語言文字的魅力。古詩詞教學不僅是對我國文化遺產(chǎn)的繼承,更是教育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和發(fā)揚,小學生學習古詩文,不僅可以全面提高他們的語文素養(yǎng),而且還能從中吸收豐富的思想養(yǎng)分和精湛的表達技巧,對于提高閱讀能力也有很大幫助。 關鍵詞: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模式 古詩詞作為傳統(tǒng)文化中的瑰寶和精華,對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文素養(yǎng)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重視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有利于培養(yǎng)小學生的記憶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維能力,有利于提高他們的審美情趣、愛國情感,對于小學生的綜合素質發(fā)

2、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優(yōu)秀古詩詞是小學教育的重要資源,優(yōu)美的詩詞,深刻的內涵,高遠的意境,流傳的佳句,精湛的語言,是我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 一、在配畫中朗讀 小學生愛動、好畫。因此教師充分利用他們的這些特點,在學生領悟了詩詞的大意之后,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根據(jù)古詩詞的大意畫畫,以體會古詩詞中的意境。如杜甫絕句中的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詩人僅用了14個字,就勾勒出由黃、綠、白、藍四種顏色描繪的風景。為此,我大膽地讓學生根據(jù)這兩句詩以及對全詩的理解去作畫并朗讀,不料學生們的熱情陡增,有的開始畫畫,有的開始表演白鷺展翅翱翔的姿態(tài),課堂氣氛活躍了很多,教學效果出乎意料的好。又如

3、,第一冊鵝這首詩,教師可以用彩色粉筆在黑板上畫出一只在水中戲水的鵝,學生看到此情景后會很快理解課文內容的。作畫是對學生一種美的熏陶,能夠促進學生進一步深刻理解詩詞的內容,把詩詞的語言描摹為一幅有色彩的畫面,會加深學生對古詩詞的印象,進而培養(yǎng)他們對古詩詞的熱愛和學習興趣。 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例如用flash 軟件播放農(nóng)民在炎炎烈日下?lián)]汗如雨勞動的場景,學生一邊看著農(nóng)民辛勤地勞作,一邊朗讀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詩句,場面感人,學生對詩句的理解、印象會更加深刻,進而培養(yǎng)了學生對農(nóng)民的敬佩之情,使他們更加珍愛糧食,或是尊重、珍惜其他人的勞動成果,有利于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道德

4、情操。 二、借助多媒體,幫助學生理解古詩 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教師應借助現(xiàn)代教學設備,這樣能使詩歌的意境更直觀生動地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因為大家都知道古詩產(chǎn)生的時代離我們已經(jīng)很久遠了,古詩中出現(xiàn)的生活片段很難讓現(xiàn)在的孩子接觸和體會。所以單靠教師的只字片語很難解釋清楚,孩子們也無法體會出相關的詩意。這時就要教師借助多媒體,制作課件,讓學生通過聲像、視頻去了解歷史、了解過去,這樣不僅讓學生理解詩意,也幫助學生拓展了課外知識。 例如:在學習李白的望廬山瀑布時,許多學生都沒有去過廬山,單靠一些呆板的圖片是無法體會廬山三疊泉的雄偉和壯觀。這時我在教學是運用多媒體播放了廬山三疊泉的視頻,學生仿佛到了實地,感受

5、到了三疊泉壯觀的氣勢。輕而易舉的理解了詩句遙看瀑布掛前川。 三、感悟優(yōu)美語言,豐富語言積累,提高學生的語言鑒賞力 古代的教學,一開始就讓學生背三字經(jīng)、千字文、百家姓等等,除了識字的作用之外,其重要的目的就是讓兒童大量積累語言。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的閱讀、背誦古詩文的要求,其目的同樣是為了增強和豐富小學生語言積累。 縱覽教材所選的古詩文,很多名句膾炙人口,是培養(yǎng)學生語感的最好教材。在心口相誦的不斷積累中,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的敏感力和鑒賞力自然會得到很大的提高,說話寫文章自然也會逐漸適當運用這些名句,體驗美的意蘊和情感,感悟語言的優(yōu)美與奧秘,從而激發(fā)學生熱愛詩歌、熱愛祖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情感和渴望學習語言

6、的興趣。 四、拓展延伸 模仿古人,吟詩作賦 很多古詩有充滿生活氣息的敘事場面,筆者常常組織學生進行角色扮演,身臨其境細細體會,進入詩文意境,留下難忘印象。例如,回鄉(xiāng)偶書教學最后我設計了拓展延伸,安排學生表演詩人賀知章雙鬢斑白年老回鄉(xiāng),兒童不認識,以為他是外鄉(xiāng)人,圍觀笑問場面。學生充滿激情的投入表演,他們的言行舉止惟妙惟肖,博得陣陣掌聲。這樣有效地依托文本模仿古人,更好地用教材教,體現(xiàn)大語文觀,培養(yǎng)和發(fā)展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有了良好的文學素養(yǎng)。 在學習了一段時間的詩詞之后,學生會對詩詞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尤其是對詩歌的樣式、體裁、寫法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后,難免有些技癢,忍不住自己想來作詩。此時,教師就要適時地鼓勵他們放開手腳去創(chuàng)作,不要束縛他們的思想,讓他們盡情發(fā)揮。雖然語句帶著稚嫩和笨拙,但是能展現(xiàn)他們旺盛的活力。如此這樣學生的詩歌創(chuàng)作,從最初的依樣畫葫蘆,到頗有雛形,再到最后作品很有新意。對于古詩詞教學來說,拓展延伸的有效運用,激發(fā)了學生對于古詩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