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第十六章 病毒的感染與免疫_第1頁
《微生物》第十六章 病毒的感染與免疫_第2頁
《微生物》第十六章 病毒的感染與免疫_第3頁
《微生物》第十六章 病毒的感染與免疫_第4頁
《微生物》第十六章 病毒的感染與免疫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二十六章 病毒的感染與免疫 教學大綱掌握:病毒的感染方式、致病機理、感染類型熟悉:抗病毒的免疫病毒的感染方式病毒感染:病毒通過一定的方式侵入機體并在易感細胞內復制增殖,與機體發(fā)生相互作用的過程。 感染方式水平傳播垂直傳播水平傳播(Horizontal transmission)病毒在特定條件下直接進入血液,感染機體叫水平感染。1、通過粘膜表面的傳播通過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侵入流感病毒-呼吸道(纖毛柱狀上皮細胞)甲肝病毒-消化道(腸粘膜上皮細胞-肝臟)2、通過皮膚傳播昆蟲叮咬-流行性乙型腦炎(帶病毒的蚊蟲)動物咬傷-狂犬病 3、醫(yī)源性傳播輸血、注射、拔牙、手術等(AIDS)垂直傳播(Ve

2、rtical transmission ) 經胎盤、產道,病毒直接由親代(母親)傳播給子代(胎兒/新生兒)的傳播方式。導致的感染,稱為垂直感染( Vertical infection) 胎盤傳播-風疹病毒、巨細胞病毒、乙肝病毒、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等產道傳播-皰疹病毒、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病毒感染的類型一、隱性感染(inapparent or subclinical infection) 非顯性感染、亞臨床感染 病毒侵入機體內,不引起臨床癥狀的感染 形成原因:病毒毒力弱、機體防御較強,病毒不能大量增殖,未造成細胞、組織嚴重損傷;或最終不能侵入靶細胞。 意義:獲得免疫力;成為傳染源二、顯性感染(appa

3、rent infection)病毒感染后,患者出現(xiàn)明顯的臨床癥狀 可表現(xiàn)為局部和全身感染;(一)、急性感染:潛伏期短,發(fā)病急,病程短,恢復后病毒被徹底清除,機體獲得免疫力。如流感,甲肝等。(二)、 持續(xù)性感染(persistent infection): 病毒在體內持續(xù)存在幾個月,幾年,幾十年, 甚至終身攜帶,經常/反復有病毒排除體外,但缺乏持續(xù)性的臨床表現(xiàn)。病毒能持續(xù)存在于體內的原因 病毒Ag弱,不足以引起機體免疫反應; 病毒Ag變異,機體免疫系統(tǒng)不能有效識別; 病毒基因整合在宿主細胞染色體上,病毒與細胞共存; 病毒直接侵犯免疫細胞,造成免疫功能下降; 1、慢性感染(chronic infe

4、ction) 顯性、隱性感染后,病毒未完全清除,持續(xù)存在血液或組織中,處于持續(xù)增殖狀態(tài),并不斷排出體外。臨床癥狀可有、可無。病程長(數月、數年、數十年),病毒慢性進行性損傷機體,并能檢出病毒的存在(慢性肝炎)。2、潛伏感染(latent infection) 顯、隱性感染后,病毒存在于一定組織或細胞內,不產生感染性病毒體。在某些條件下,病毒基因被激活而急性發(fā)作,增殖出病毒顆粒,出現(xiàn)顯性感染。(單純皰疹病毒)3、慢發(fā)病毒感染(slow virus infection) 又稱遲發(fā)病毒感染(delay infection); 病毒感染后,在機體內經過長期潛伏(數月、數年、數十年)后,出現(xiàn)慢性進行性疾

5、病,最終導致死亡; 常見病毒引起: HIV AIDS; 麻疹病毒亞急性硬化性全腦炎(SSPE) 非常見病毒/待定致病因子引起: 朊粒羊癢疫(scrapie),庫魯病( Kulu )等 病毒的致病機制一、病毒對宿主細胞的直接作用(一)、影響細胞的生命活力1、殺細胞性感染 病毒在細胞內增殖引起細胞溶解死亡 多見于裸露病毒 機制:- 阻斷細胞大分子合成(抑制RNA、DNA合成); - 破壞細胞溶酶體; - 病毒毒性蛋白的作用; 2、非殺細胞性感染 病毒在細胞內增殖不引起細胞溶解死亡多見于出芽釋放的包膜病毒-流感病毒、麻疹病毒 機制:- 病毒增殖,改變宿主細胞膜成分自身免疫宿主細胞死亡。3、細胞融合-

6、 細胞融合,形成多核巨細胞,細胞功能受損。(二)、形成包涵體定義: 病毒感染細胞后,在光鏡下可見,胞漿或核內出現(xiàn)嗜酸或嗜堿性的團塊結構,稱為包涵體。 - 形成機制: 病毒顆粒的聚集;病毒增殖的場所;細胞對病毒的反應產物;Inclusion body of CMV(三)、細胞轉化 某些病毒的DNA和宿主細胞的染色體整合,可使細胞遺傳性狀發(fā)生改變,導致腫瘤的發(fā)生(四)、細胞凋亡 病毒感染細胞后,通過病毒基因的表達或激活引起細胞凋亡。表現(xiàn)為胞質濃縮、染色體裂解,形成凋亡小體。二、病毒感染的免疫病理損傷(一)、體液免疫損傷(II,III型超敏反應) II型超敏反應:引起以細胞溶解或組織損傷 III型超

7、敏反應:免疫復合物型或血管炎型超敏反應 受染細胞表面有病毒-Ag、IC(免疫復合物)沉積 自身免疫Cell表面的Virus-Ag細胞暴露的自身抗原 CELL體液免疫細胞免疫 損傷宿主Cell 腎毛細血管基底膜蛋白尿,血尿V-Ag+Ab 關節(jié)滑膜關節(jié)炎 肺部支氣管炎、肺炎 A.B.IC(二)、細胞免疫損傷(IV型超敏反應) 識別病毒感染的細胞,釋放多種淋巴因子引起周圍組織的炎癥反應(三)、直接損傷淋巴細胞或淋巴器官 如:HIV直接損傷CD4+T細胞蕁麻疹病毒、冠狀病毒等可以暫時引起免疫抑制一、病毒對宿主細胞的直接作用(一)、影響細胞的生命活力1、殺細胞性感染2、非殺傷感染3、細胞融合(二)、形成

8、包涵體 (三)、細胞轉化(四)、細胞凋亡二、病毒感染的免疫病理損傷(一)、體液免疫損傷(II,III型超敏反應(二)、細胞免疫損傷(IV型超敏反應) (三)、直接損傷淋巴細胞或淋巴器官抗病毒免疫一、非特異性免疫:IFN, NK細胞(一)、干擾素(Interferon, IFN) 1、定義:病毒或干擾素誘生劑刺激機體的多種細胞(巨噬細胞、淋巴細胞、體細胞等),產生的抑制病毒增殖的糖蛋白。2、 分類: IFN類型 主要來源 特點 I型 IFN 人白細胞 IFN 人成纖維C 抑制病毒作用III II型 IFN TC 抗腫瘤、免疫調節(jié)作用III 、IFN 誘生的機理 IFN 的誘生受基因控制。 在正常

9、情況下,存在于細胞核內的IFN結構基因處于抑制狀態(tài),不產生IFN。當IFN誘生劑(病原、多糖等)進入細胞后,即與抑制蛋白相結合而使其失去抑制作用,因而操縱基因和結構基因的功能就被活化,指導IFN的合成 IFN 細胞基因 抗病毒蛋白 自身和鄰近細胞 降解病毒mRNA 抑制病毒蛋白合成 抑制病毒組裝、釋放 抑制病毒復制 中斷病毒感染;限制病毒擴散 、作用機理不是直接殺滅病毒 4、生物學活性:(1)、 廣譜的抗病毒作用;抑制病毒感染、阻止病毒在體內擴散、促進痊愈;(2)、調節(jié)免疫功能;(3)、 抑制腫瘤細胞生長;(二)、NK非特異性殺傷病毒感染的靶細胞特點:不受MHC限制、不依賴Ab;可通過多種途徑

10、活化; 殺傷機制:NK接觸靶C釋放穿孔素、TNF破壞受染C二、特異性免疫(一)、體液免疫:中和病毒受病毒感染后,機體即可產生特異性抗體,按其作用可分為中和性抗體 、補體結合抗體 及血凝抑制抗體等。這些抗體主要是IgG、IgM和SIgA (1)IgG 約占Ig的35%,是主要的抗病毒抗體,又是唯一可通過胎盤的Ig。一般生后6個月以內的嬰兒,因體內保留有母親通過胎盤傳給的IgG (2)IgM 出現(xiàn)于病毒感染或疫苗接種的早期,因其出現(xiàn)于機體感染早期,并且消失較快,故檢出特異性IgM,可做為在近期已發(fā)生感染的標志,若從新生兒臍帶血中檢出特異性IgM,可做為胎內病毒感染的證據 (3)IgA 呼吸道和消化道粘膜產生的分泌型IgA (sIgA) ,可在局部發(fā)揮抗病毒作用 特性干擾素抗病毒抗體種類種屬特異性誘生物出現(xiàn)時間作用持續(xù)時間抗病毒作用抗病毒機制有病毒及誘生劑感染數小時后1-3周廣譜不直接作用于病毒,而是誘生抗病毒蛋白,抑制病毒復制IgG、IgM、IgA無病毒表面抗原感染3h時以后幾月-數年特異性、針對性中和抗體抗病毒作用,依賴補體溶解靶細胞以及免疫調理增強吞噬等干擾素與抗病毒抗體作用的比較(二)、細胞免疫: 病毒為胞內寄生,體液免疫對胞內病毒無法發(fā)揮抗感染作用,所以病毒感染時,細胞免疫機制中起主要作用。 主要靠TC 釋放穿孔素、顆粒酶,致敏TH1釋放的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