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黔之驢》原文翻譯注釋及翻譯_第1頁
柳宗元《黔之驢》原文翻譯注釋及翻譯_第2頁
柳宗元《黔之驢》原文翻譯注釋及翻譯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柳宗元黔之驢原文翻譯注釋及翻譯作者簡介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祖籍河東(今山西永濟)。代宗大歷八年(773) 出生于京城長安(今陜西西安)。與韓愈共同倡導唐代古文運動,并稱韓柳。世 稱柳河東或柳柳州。柳宗元出身于官宦家庭,少有才名,早有大志。早年為考進士,文以辭采華 麗為工。貞元九年( 793)中進士,十四年登博學鴻詞科,授集賢殿正字。一度 為藍田尉,后入朝為官,積極參與王叔文集團政治革新,遷禮部員外郎。永貞元 年(805)九月,革新失敗,貶邵州刺史,十一月加貶永州(今湖南零陵) 司馬。 元和十年( 815)春回京師,又出為柳州刺史,政績卓著。憲宗元

2、和十四年十一 月初八(公元 819 年 11 月 28 日)卒于柳州任所。柳宗元一生留詩文作品達 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詩。 駢文有近百篇, 散 文論說性強,筆鋒犀利,諷刺辛辣,富于戰(zhàn)斗性,游記寫景狀物,多所寄托。 哲學著作有天說、天時、封建論等。柳宗元的作品由唐代劉禹錫保 存下業(yè),并編成集。有柳河東集。作品背景黔之驢是柳宗元的作品 三戒中的一篇。三戒含臨江之麋 黔 之驢永某氏之鼠三篇寓言。本文是其中的第二篇,寫的是一頭驢被一只虎吃掉的故事。本文選自柳宗元集卷一九。這篇文章寓意深刻,具有鮮明的針對性、 現(xiàn)實性。作者在三戒的序中說:“吾恒惡性之人,不知推己之本,而乘物以 逞,或依勢以干非其類

3、, 出技以怒強, 竊時以肆暴。然卒迨于禍。 有害淡麋、驢、 鼠三物,似其事,作三戒?!庇纱丝芍髡邔戇@三篇寓言,是為了警戒世人: 毫無自知之明而肆意逞志,必然自招禍患。而臨江之糜黔之驢永某氏 之鼠則分別寫了“不知推己之本, 而乘物以逞”的三種表現(xiàn): “依勢以干非其 類”,“出技以怒強”,“竊時以肆暴”。因此,具體而言,本文旨在諷刺那些 無能而又肆意逞志的人; 聯(lián)系作者的政治遭遇, 又可知本文所諷刺的是當時統(tǒng)治 集團中官高位顯、 仗勢欺人而無才無德、 外強中干的某些上層人物。 此外,以“三 戒”為三篇文章的總題目。 并以“黔之驢”為本文的題目, 也表明作者諷刺意圖 的指向。但我們也可以不從驢被

4、虎吃掉的角度,而從虎吃掉驢這一相反的角度, 來理解本文的寓意:貌似強大的東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就一 定能戰(zhàn)而勝之。原文黔無驢,有好事者( 1)船載以入( 2)。至則無可用,放之山下?;⒁娭?, 龐然大物也,以為神( 3)。蔽林間窺之( 5),稍出近之,慭慭然( 4),莫相 知。他日,驢一鳴,虎大駭( 6),遠遁( 7),以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來視 之,覺無異能者。益習( 9)其聲,又近出前后,終不敢搏。稍近,益狎( 10), 蕩倚沖冒( 11),驢不勝( 16)怒,蹄( 8)之?;⒁蛳?,計之( 12)曰:“技 止此耳!”因跳踉( 13)大?( 14),斷其喉,盡其肉,乃( 15

5、)去( 16)。噫!形之龐也類有德,聲之宏也類有能,向不出其技,虎雖猛,疑畏,卒不 敢??;今若是焉,悲夫詞句注釋好事者:喜歡多事的人。 船載以入:用船裝運(驢)進(黔)。船,這里指用船的意思。 以為神:把它當作神。慭慭然:小心謹慎的樣子。 蔽林間窺之:藏在樹林里偷偷看它。蔽,隱蔽,躲藏。窺,偷看。 大駭:非常害怕。遠遁:逃到遠處。 蹄:名詞作動詞,用蹄子踢。習:熟悉。狎:態(tài)度親近而不莊重。 蕩倚沖冒:形容虎對驢輕侮戲弄的樣子。蕩,搖晃。倚,偎依。沖,沖擊 冒,頂撞。計之:盤算這件事。跳踉:跳躍。吼叫。乃:才。去:離開。類有德:好象有德行的樣子宏:洪亮,大。向:當初。這句說,當初如果不使出他的本

6、領的話。若是:如此。 悲夫:可悲??!夫:語氣詞 注: =口+闞 譯文貴州這地方本沒有驢, 喜歡多事的人用船運了一頭驢來, 運到之后卻沒有什 么用途,就把它放在山腳下。一只老虎看到它,覺得是個形體高大、 強壯的家伙, 就把它當作神奇的東西,便隱藏在樹林中偷看它。過了一會兒,才漸漸靠近它, 小心翼翼的,不知道它究竟是什么東西。有一天,驢叫了一聲,老虎大吃一驚,逃得遠遠的;認為它將會咬自己,非 常害怕。 可是來來回回地觀察它, 感到它沒有什么特別的本領似的; 漸漸聽慣了 它的叫聲,就又走近它的身前身后,但終究不敢向它進攻。老虎又漸漸靠近驢, 進一步戲弄它,碰撞,挨近,沖撞,冒犯它。驢忍不住發(fā)起怒來,

7、 用蹄子踢老虎。 老虎因此高興起來, 心里盤算著說: “驢的本事不過如此罷了! ”于是跳起來大 聲吼叫,咬斷驢的喉嚨,吃光了它的肉,方才離開。關于黔之驢主題思想的不同認識 柳宗元最有代表性的是三戒,寫了一組三篇寓言:臨江之麋、 黔 之驢、永某氏之鼠。作者把他們放在一起,冠名曰三戒,是有深刻含 義的。前人議論三戒的文字不少,有人說柳宗元的寓言后面,“必有一句最有 力量,最透辟者鎮(zhèn)之”(林紓韓柳文研究法,商務印書館, 1936 年版), 言下之意是每個寓言后面作者自己的“評論”就是對寓言內容最透辟的解釋和 評論。而這個解釋和評論究竟是什么,林先生語焉不詳。另外,有人以為黔之 驢是譏諷當時統(tǒng)治集團中

8、官高位顯,又無才無德、外強中干的人物,也有人以 為他是在比附、 抨擊自己的政敵, 孫昌武先生說: “這個無德無能卻又無自知之 名的驢子被老虎吃掉的故事”(指黔之驢)“含著一定的諷世意義,如果我 們從龐然大物的弱者終究要失敗的情節(jié)來分析, 就該領悟到事物的大與小, 強與 弱互相轉化的道理。 如果再從驢子因一踢而喪生的結局分析, 又會得出無技不可 逞能的教訓。 而從這個故事中概括出來的”黔驢技窮“一語, 又是對敵人力盡而 技窮,不堪一擊的狀態(tài)的生動形容”。 柳宗元用“黔之驢”比喻外強中干、實 無所用的龐然大物等等虎的心理變化過程畏 懼 好 奇 恐 懼 懷疑欣喜以為神莫相知以為且噬己也決無異能者終不敢搏技止此耳(生動描寫虎認識驢的經(jīng)過,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寓意本文旨在諷刺那些無能而又肆意逞志的人; 聯(lián)系作者的政治遭遇, 又可知本 文所諷刺的是當時統(tǒng)治集團中官高位顯、 仗勢欺人而無才無德、 外強中干的某些 上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