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7下寫作 怎樣選材 (2)教學課件_第1頁
初中語文7下寫作 怎樣選材 (2)教學課件_第2頁
初中語文7下寫作 怎樣選材 (2)教學課件_第3頁
初中語文7下寫作 怎樣選材 (2)教學課件_第4頁
初中語文7下寫作 怎樣選材 (2)教學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寫作 怎樣選材第1課時第2課時第1課時新課導入提起寫作,很多人就會在心里發(fā)愁,愁什么呢? 一愁沒有材料,二愁寫作只會記流水賬,寫不出真情實感,導致作文分數(shù)低。抓耳撓腮落筆愁,胡編生套成文羞。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狗咬刺猬無從下口寫作的難題:沒有材料不會選材寫作材料從哪里來?怎么去選擇材料?認識材料 結合示例說說葉圣陶先生二三事最苦與最樂的作者運用了哪些寫作材料? 示例一:葉圣陶先生二三事體現(xiàn)葉圣陶先生待人厚和律己嚴品質相應的事件分別有: 待人厚:修潤文章(第3段);恭送客人(第4段);真誠回信(第5段)。律己嚴:寫文章主張“寫話”(第6段);文風重視簡潔(第7段);寫作力求完美(第8段)。 示例二:

2、最苦與最樂中列舉的事例或引用的名言、俗語: 列舉圣賢豪杰、仁人志士一輩子都在憂國憂民的事例。引用古語“如釋重負”、俗語“心上一塊石頭落了地”、孔子的話“無入而不自得”。引用孟子“君子有終身之憂”、曾子“任重而道遠,死而后已,不亦遠乎”的話。 “示例一”直接敘述葉圣陶先生的事跡,是作者的親身經歷、親聞親見,是直接材料。 “示例二”列舉或引用他人的事例或言語,是從讀過的書籍、文章中獲得,是間接材料。 直接材料來源于日常生活經歷,包括各類人、事、景、物等。作者對這類材料有切身感受,因而運用于寫作時得心應手,更有利于表達真情實感。 間接材料,來自他人敘述、書報雜志、影視節(jié)目等。這類材料廣而雜,有利于豐

3、富寫作的素材。 讀教材P98的知識短文怎樣選材,勾畫出直接材料和間接材料的相關表述,并進行總結歸納。 說說鄧稼先中這些材料哪些是直接材料,哪些是間接材料,二者結合有何表達效果? 1950年鄧稼先在美國獲得博士后,立即回國。 19581967年,鄧稼先受命研究原子彈制造的理論并成功設計了兩彈。 1985年,鄧稼先重病期間寫了一份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核武器發(fā)展的建議書。直接材料間接材料直接材料 特殊年代,鄧稼先處理好各種矛盾,說服兩派繼續(xù)工作。 1971年,鄧稼先寫一封短信證實中國獨立自主研究原子武器。 1982年鄧稼先在核武器試驗出現(xiàn)意外時,說“我不能走”。間接材料直接材料間接材料 是直接材料,作

4、者親自經歷、親眼所見,使文章真實感人。是間接材料,是鄧稼先去世后,作者從別人敘述中得到的材料,使文中人物形象更豐滿。直接與間接材料結合使用,多角度、多方面表現(xiàn)鄧稼先的精神品質,使文章內容豐富、人物形象更豐滿。 海明威說:“如果一個作家停止觀察,那他就完蛋了?!庇^察對作家寫作來說非常重要。因為通過觀察可以獲得一些直接材料,將其運用于寫作,更有利于表達真情實感。除了直接材料,我們通過閱讀等其他途徑獲得的間接材料廣而雜,寫作時加以運用,有利于豐富寫作的內容。因此,直接材料和間接材料,都是寫作所需要的。積累材料閱讀下面這個故事,思考:應該如何積累寫作材料? 法國作家莫泊桑初學寫作時,一次想把聽來的幾個

5、故事寫成小說,就去請教老師福樓拜,福樓拜聽后,勸他不要寫聽來的故事,出去轉轉,把所見所聞記下來。莫泊桑按老師所言,花了很多時間外出觀察,終于創(chuàng)作出成功的作品。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從生活中取材,首先要善于觀察,并且觀察要細致、深入。 回想學過的一些經典文章,作者選擇的材料是日常生活中很平常的事情,但卻讓人產生了很深的印象和感悟。那么,作者在寫作中是如何處理材料的? 散步中莫懷戚與家人一起散步,在選擇走大路還是小路時,他體會到肩頭的責任和使命感;荷葉母親中冰心凝視雨中荷葉護蓮,感悟到母愛的無私偉大;金色花中泰戈爾由金色花聯(lián)想到母愛的圣潔與人類天性的美好;老王中楊絳在落難之時與窮困、孤苦、善良的老王

6、的珍貴友誼中,體悟到普通人的人性之美以及作為知識分子沒有平等對待他人和尊重他人的反省。 用心感悟材料,并寫出自己獨特的體會。用心感悟,就是在對生活的體驗中,發(fā)掘人、事、景、物蘊含的深意,獲得啟迪。應該如何選擇、如何積累素材呢? 要學會篩選。身邊的人誰更有特點,哪件事最使你難忘,生活的地方哪處風景最獨特,生活中入眼入耳入心的東西很多,要在腦海中過濾,從中選取印象清晰、感受深刻、觸動心靈的片段寫進文章,才能更好地表情達意。選擇材料 從課文中尋找方法,說說寫作時該如何選擇、取舍材料。 1.葉圣陶先生二三事一文,前半部分選取修改文章、恭送客人、真誠回信等事,表現(xiàn)了葉圣陶先生待人寬厚的美德;后半部分則從

7、作文與做人兩方面取材表現(xiàn)其嚴于律己的品質。 2.阿長與山海經一文的中心人物是阿長,重點表現(xiàn)了她雖不無愚昧、可笑之處,但她對“我”的無私關懷,卻讓“我”永遠感念。圍繞此中心,選擇以下材料來寫: 阿長名字的由來(略);阿長喜歡切切察察(略);阿長睡覺擺“大”字(略);阿長正月初一早晨讓“我”吃福橘(略);阿長講“長毛”的故事(略);阿長為“我”買山海經(詳)。 葉圣陶先生二三事圍繞葉圣陶先生寬厚待人、嚴于律己的美好品質,選擇典型事件作為材料,很好地突出了中心。所以選材要圍繞中心進行。 阿長與山海經的中心主要體現(xiàn)長媽媽對“我”的關懷及“我”對長媽媽的感激、懷念之情,選擇最有利于表現(xiàn)中心的材料長媽媽給

8、“我”買山海經,進行詳細描寫。其他與中心關聯(lián)不太緊密的事件略寫。選好材料后要注意圍繞中心恰當安排詳略。 如果以一個勤于思考的人為題寫一篇作文,你會選擇下列哪些材料? (1)他有時候一邊吃飯一邊看書。 (2)他常常一邊看電視一邊看書。 (3)他有時因為一個問題沒有解決而忘記了吃飯。 (4)他的問題特別多,總是喜歡問為什么。 (5)他寫作業(yè)認真。 (6)他從不抄襲別人的作業(yè)。 (7)他一般不和同學交往,即使有也是為了學習上的問題。 (8)在課堂上,他舉手是最積極的,而且敢于表明自己的觀點。 (9)下課后,他經常到老師辦公室問課上沒有聽懂的問題。 (10)他從不遲到早退。 (11)他看到老師總是主動

9、問好。 (12)他讀過的書上總是寫滿了密密麻麻的體會。 (8)(9)可以詳寫,這兩個材料更能體現(xiàn)他愛思考的特點,可以更好地表達中心。課堂實踐:練習選擇材料。 一、如果圍繞你熟悉的某條街道寫篇作文,你準備表達什么中心?選擇哪些能反映街道特點的材料?仔細思考,寫出你準備表達的中心,列出需要選用的材料,并注明詳略安排。 應該按照怎樣的順序寫作? 寫作過程分為審題、確定中心、選擇材料、組織材料行文。在寫作之前,我們首先要審題,確定好寫作的中心,才能明確應該選擇怎樣的材料。 根據文題要求,我們可以確定表達什么中心?你可以選擇哪些直接材料?哪些間接材料?把你想到的所有材料填寫出來。中心:你想表達的中心是_

10、圍繞這一中心選擇的材料是:_ _ _ _ _詳寫_ 略寫_材料: 直接材料可以是街道的環(huán)境,如街道兩旁的綠樹、花壇、路燈、建筑、商店,街道的路面;有地方特色的風景,如特色的小吃街、民間藝術的活動點(民間老年舞蹈活動、民間剪紙藝術等);街道上的行人,如十幾年來住在一條街道的鄰居、街道上有名望的人,面孔熟悉但不知道姓名的人;街道上發(fā)生的故事,如在這條街上親身經歷的事、親眼見到的事、聽到街頭巷尾人們議論的事等。間接材料可以從報紙、雜志等獲得或是聽老人講述的一些材料,如街道的歷史、街道幾十年來的變化、這條街曾發(fā)生的故事。中心: 可以是街道的滄桑變化、街道的地方特色、街道的動人故事、街道的美好回憶示例:

11、 中心是街道十年間的變化,體現(xiàn)時代在發(fā)展、社會在進步。選材: 材料一:街道的環(huán)境在變。(略)(從街道各種設施、衛(wèi)生、環(huán)境等方面來寫,十年前街道坑坑洼洼、破舊,光禿禿的,沒有任何設施,現(xiàn)在平坦、整齊、干凈、道旁綠樹成蔭) 材料二:街道的人在變。(稍詳)(從人們的生活情景、精神面貌來寫,十年前人們無所事事、游手好閑,打麻將、大聲吵鬧成風,現(xiàn)在人們白天忙忙碌碌,積極工作賺錢養(yǎng)家,晚上鍛煉身體) 材料三:街道的鄰里關系在變。(詳)(從街道的人鄰里之間關系冷淡、漠不關心,到最近一家有難處周圍鄰居攜手幫他渡過難關,來體現(xiàn)他們和諧相處、互相幫助的中心。)課后作業(yè)課后為教材“寫作實踐二”選擇材料,并列出寫作提

12、綱。記錄自己一天的生活,對這一天中印象最深刻、最有感觸的經歷做詳細記錄。第2課時交流展示學生小組內展示交流提綱,同學互相點評。選擇23份優(yōu)秀寫作提綱,班級集中點評。曬曬我們班的“牛人”選材突破 在莫頓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這篇課文中,作者是如何從平常的材料中挖掘新意的。 此后,我生命中有很多時刻,面對一個遙不可及的目標,或者一個令人畏懼的情境,當我感到驚慌失措時,我都能夠輕松應對因為我回想起了很久以前懸崖上的那一課。我提醒自己不要看下面遙遠的巖石,而是注意相對輕松、容易的第一小步,邁出一小步,再一小步,就這樣體會每一步帶來的成就感,直到達成了自己的目標。這個時候,再回頭看,就會對自己走過的這段

13、漫漫長路感到驚訝和驕傲。莫頓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 走一步,再走一步描寫了體弱多病的小莫頓亨特在朋友的蠱惑下攀爬懸崖的冒險、遇險、脫險的經歷,所寫事小,也并不新奇,卻因為作者身體弱小,困于懸崖而顯得驚險,從脫險中獲得的體驗與感悟也獨特而深刻。作者將這種感悟延伸至對待人生每一個重要的關口,以小見大,寫出新意,給讀者耳目一新之感。 下面是給教材的“寫作實踐二”選擇的兩組材料,讀一讀,說說你更欣賞哪組材料。 材料一:咱們班同學,個個優(yōu)秀,各有特點,班長領導能力強,深得同學們喜歡;李銳勤奮刻苦,廢寢忘食,學習成績優(yōu)秀;高峰樂于助人,經常在公交車上給他人讓座,扶老人過馬路等??傊蹅儼嗟膶W生個個都是“牛人

14、”。 材料二:咱們班有“四大牛人”?!吧鐓^(qū)活雷鋒”李軍,李軍主動報名當社區(qū)志愿者,承擔社區(qū)工作,熱心幫助社區(qū)老人,有些老人不會使用手機購物,他便熱情地幫助他們用手機購物,并教老人使用手機,得到社區(qū)老人的稱贊。班級的“葛朗臺”吳曉,平常從來不肯借東西給別人,別人動一動她的東西,她就特別生氣,她小氣、摳門是出了名的,我們稱她“葛朗臺”,有一次班上同學忘記帶錢,沒錢買早餐吃,她看到后默默買好早餐放到同學的課桌上。我們都不敢相信“葛朗臺”也有大方的時候 材料二事例詳細生動,真實可信,選材的角度獨特,材料新穎,富于時代感,體現(xiàn)了勇于擔當?shù)臅r代精神。人物形象特點鮮明,具有較強的感染力。 材料一假大空,有美化人物之嫌,并且選材角度老套,材料陳舊,缺乏新意,人物形象面具化,沒有感染力。 對照自己課前列的提綱,看看還能從哪些角度選擇真實、新穎的材料來豐富人物形象、體現(xiàn)人物的特點。選擇其中一個材料,寫一個小片段,要求寫出人物鮮活的性格特點(200字左右,8分鐘內完成)。 學生當堂寫作,8分鐘內完成習作。 小組內交流、互評,推薦代表在全班交流展示。 師生共評,指出優(yōu)缺點后,學生修改習作。課堂小結 “生活中不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