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上學期部編版語文教案_第1頁
三年級上學期部編版語文教案_第2頁
三年級上學期部編版語文教案_第3頁
三年級上學期部編版語文教案_第4頁
三年級上學期部編版語文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三年級上學期部編版語文教案 三班級上學期部編版語文教案1 教學目標 1.會認3個生宇,會寫出12個生宇。能正確讀寫“荷花、挨挨擠擠、蓮蓬、飽脹、仿佛、衣裳、翩翩起舞、舞蹈、晴蜓、隨風飄動”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積累優(yōu)美語言。 3.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荷花的美麗,培育愛美的情趣和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4.體會豐富的想象,學習邊閱讀邊想象畫面的讀書方法。 教學重點 理解感受荷花開放的種種姿態(tài)。 教學難點 想象這一池荷花為什么像“一大幅活的畫”。 教具準備 多媒體教學課件 導學過程 預(yù)習題綱 1.熟讀課文,了解課文大體內(nèi)容。 2.搜集荷花的有關(guān)資料。 第一課時 一、謎語導入

2、,激發(fā)愛好 1.喜歡猜謎語嗎?請聽好了: 一個小姑娘,立在水由央,身穿粉紅袍,坐在綠船上。(打一植物) 2.說說你了解到的荷花。(學生展示自己搜集到的有關(guān)荷花的資料) 3.葉圣陶爺爺筆下的荷花又是怎樣的呢?(板書課題)我們一起走進課文。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流利,遇到生字多讀幾遍。 2.分組出示生詞,指讀,正音: A.挨挨擠擠、翩翩起舞、隨風飄動(讀了這些詞,你眼前出現(xiàn)了怎樣的景象?) B.荷花、蓮蓬、飽脹、衣裳、仿佛、舞蹈、蜻蜒、 3.接讀課文,邊聽邊思考:課文哪些段落具體描寫了這一池荷花? 三、讀議結(jié)合,體會情感 “我”看到的荷花是什么樣的呢? (一)品讀

3、二、三段。 1.自由讀二、三自然段 邊讀邊找出自己喜歡的句子劃下來,然后在小組內(nèi)溝通,說說為什么喜歡,再有滋有味地讀一讀。 2.理解并讀好重點句。 (1)“荷葉挨挨擠擠的” 從這個句子中你感受到荷葉是什么樣子的?從哪些詞體會到的?課件演示:挨挨擠擠的一池荷葉你們看,這就是一池挨挨擠擠的荷葉,這就是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呢!看了畫面,誰能把這句話讀得更好?(指名讀、齊讀) (2)“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a.談體會:你覺得哪個字用得好?為什么好? b.換詞理解“冒”:“冒”還可以換成什么字? C.表演體會“冒”:荷花是怎樣冒出水面的?誰能來表演一下。 d.激發(fā)想象:這些白荷花冒出來以后,它

4、們想干些什么呢? 小結(jié):多么可愛的白荷花呀!你們看,一個“冒”字不僅把荷花寫活了,而且使它變得更美了?,F(xiàn)在你應(yīng)該明白為什么說這個冒字用得好了吧! (3)“有的有的有的” a.課件演示:荷花的三種姿態(tài)這些姿態(tài)是什么樣的,我們來看看! b.看了剛才的畫面,你能說說課文描寫了哪三種荷花的樣子么?(剛開的、全開的、將開的。) C.引讀三句話:剛開的荷花是什么樣的呢?全開的呢?將開的呢? d自由練讀。(你們能用不同的語氣讀出這三種姿態(tài)不同的美和可愛么?)e.指名朗讀。 小結(jié):課件演示:一池荷花 師讀:“這么多的白荷花也很美?!贝丝蹋阕钕胗脗€什么詞來形容這些荷花呢?(板書:千姿百態(tài)) 又把這一池荷花看作

5、了什么? a.質(zhì)疑探究:讀了這句話、大家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嗎2(為什么把一池荷花看作是一幅活的畫?畫家指的是誰?) b.分組合作,討論溝通。 小結(jié):正象你們說的那樣,這一池荷花不僅僅很美,從課文的字里行間,我們還可以感受到荷花競相開放的生機和活力,因此把它看作是一幅活的畫。(板書:一幅活畫)而正是美妙的大自然這位了不起的畫家制造了這樣的杰作,才讓產(chǎn)生人在畫中游的感覺。同學們,讓我們也走入畫中,一塊來回味課文的二、三段。 (二)巧讀四、五段。 1.指名朗讀四、五段 2.看到了這美麗的荷花池,你想到了什么? 3.自由讀課文,當陶醉在這種美的境界中的時候,他眼前出現(xiàn)了怎樣奇特的景色? 4.如果,體也

6、變成了一朵荷花,理象一下,會有哪些動物來告訴你什么? 5.為什么會產(chǎn)生這樣的聯(lián)想呢? 6.齊讀第四、五自然段,體會荷花的美。 四、總結(jié)全文,布置作業(yè) 1.總結(jié)全文。 2.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三班級上學期部編版語文教案2 一、復(fù)習導入 1.認讀生字新詞。 2.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二、回顧全文,總結(jié)寫法 1.齊讀全文。 2.是根據(jù)什么順序來寫本文的? (板書:聞到看到想到回到現(xiàn)實) 3.用什么方法把這篇文章寫得這么美? (板書:細致觀察、豐富想象) 三、拓展練筆 1.把荷花寫得如此之美,你們一樣能把自己喜歡的花寫下來。 2.溝通課前所觀察的花。 3.師引導依照課文分成幾個部分寫,寫出特點。 4

7、.溝通習作,講評后,學生修改小練筆。 四、指導寫字 1.出示生字認讀,組詞。 2.觀察描寫,識記字形 3.集體溝通,重點點撥范寫: 4.書寫練習。 5.自評互評。 五、作業(yè)布置 抄寫文中優(yōu)美詞句,積累語言。 板書設(shè)計 聞 葉:多 綠 大 圓 荷花 看 活的畫 花:才開 全開 將開 三班級上學期部編版語文教案3 【教學設(shè)想】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學會文中的生字;能理解課文意思,體會人物特點。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激發(fā)愛好。 1、談話溝通:在以前的學習、閱讀和生活中,你了解了哪些聰慧的古代兒童?(引導學生走進沉著冷靜、聰慧機智的兒童)。 2、故事激趣: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硪?/p>

8、個古代兒童的故事,大家想聽嗎? (老師繪聲繪色講述)古時候,有個孩子叫司馬光,才七歲,他很聰慧。有一次,他跟小伙伴們在后院里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個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沒頂了。別的孩子們一見出了事,嚇得邊哭邊喊,跑到外面對大人求救。司馬光卻急中生智,從地上撿起一塊大石頭,使勁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來,被淹在水里的小孩得救了。 3、談話導入:如果把剛才老師講的原原本本寫下來,就是白話文。我們現(xiàn)代人寫的文章,用白話,叫白話文,這么多年來我們學習的課文除了古詩外,也都是白話文。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是古人寫的,古人寫的文章,用的是

9、文言,叫文言文。剛才老師講的故事,如果用文言寫下來,會是什么樣子呢?請大家打開課本第24課司馬光(板書)。 二、認識文言文。 “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用書面語言寫成的文章”。而“白話文”的意思就是“用常用的直白的口頭語言寫成的文章”。在我國古代,要表述同一件事,用口頭語言及用書面語言來表述是不同的。例如,想問某人是否吃飯了,用口頭語言表述,是“吃飯了嗎?”,而用書面語言進行表述,就是“飯否?”?!帮埛瘛本褪俏难晕?。我國的古代,所有的文章都是用書面語言寫成的。所以,現(xiàn)在我們一般將古文稱為“文言文”。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帶著自己想知道的問題初讀課文,老師強調(diào):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

10、課文多讀幾遍。 2、老師指名讀課文,強調(diào)學生注意傾聽,相機指導學生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老師指導,讀準節(jié)奏。 群兒/戲于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 4、集中溝通初讀課文后的發(fā)現(xiàn)和收獲。 5、請同學們根據(jù)這樣的停頓方法,自己再試著讀一讀課文。(指名讀,齊讀) 6、自由練習朗讀。(文言文和白話文在朗讀上有不同之處,要讀出古文的韻味,自己試著讀一讀,相信你會比老師讀得更好。) 四、理解課文大意。 1、自主理解課文。(師:這是一個有趣的小故事,試著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 2、同桌溝通自己的理解,看能不能一起把這個故事講出來。 3、全班溝通自

11、己的理解。(對比原文請學生逐句理解。) 4、老師小結(jié),相機指導理解文言文的兩個重要方法:看解釋和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 5、請一個學生完整地把這個故事講給大家聽。 有一次,司馬光跟小伙伴們在后院里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個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沒頂了。別的孩子們一見出了事,嚇得邊哭邊喊,跑到外面對大人求救。司馬光卻急中生智,從地上撿起一塊大石頭,使勁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來,被淹在水里的小孩得救了。 6、帶著理解朗讀課文?;ハ鄿贤ㄗx懂了什么?(司馬光聰慧機智,遇事沉著冷靜。) 7、溝通學習古文方法:看解釋、聯(lián)系上下文、查找資料書、碰到

12、難句反復(fù)多讀幾遍、做批注。 五、熟讀成誦。 1、自由練習朗讀。 2、同桌互相檢查背誦。 3、全班背誦。 七、拓展閱讀。 徐孺子賞月 【原文】 徐孺子年九歲,嘗月下戲,人語之曰:“若令月中無物,當極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無此必不明?!?【解釋】 若令:如果。物:指人和事物。神話傳說月亮里有嫦娥、玉兔、桂樹等。 嘗:曾經(jīng)。 瞳子:瞳孔。 語:對說。 然:這樣。 戲:玩耍,嬉戲。 【翻譯】 徐孺子九歲的時候,曾經(jīng)在月光下玩耍,有人對他說:“如果讓月亮里面什么也沒有,會非常明亮吧?”徐孺子慢慢地說:“不是這樣的。比如人的眼睛里有瞳孔,如果沒有瞳孔一定看不見。” 三班級上學期部編版語文

13、教案4 教學目的要求: 1、學會10個生字和由生字組成的新詞,能讀準多音字“得”的另一個讀音。 2、理解圖意和課文內(nèi)容,知道司馬光是一個聰慧勇敢的孩子。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花園的環(huán)境和司馬光的詞句是本課教學的重點。 教學思路: 司馬光是本單元最后一篇看圖學文。課文中的圖是一幅單幅圖,學生不了解故事內(nèi)容是不易看懂的。因此在教學時可先啟發(fā)學生看圖。在簡介故事內(nèi)容后再提出幾個問題,如: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這個地方有些什么?有幾個小朋友,他們在干什么?哪個是司馬光? 在此基礎(chǔ)上,讓學生借助拼音自己讀一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是怎樣講圖畫上的故事的。 在學生了解課文大意的基礎(chǔ)上,再帶領(lǐng)

14、學生一部分一部分地學習課文。先學習第一部分(一至三自然段),讓學生知道“古時候”是很久以前。這一部分重點講讀第二自然段,讓學生借助圖畫和課文弄清缸在假山的什么地方,以及這是一個什么樣的缸。然后啟發(fā)學生想想這個小朋友是怎么掉進缸里的?掉進缸里如不及時救出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讓學生弄清事情的起因及當時的危急情況。 課文的第二部分是(四至六自然段)。讓學生通過仔細讀課文,找出“有的有的”及“哭、喊、跑、叫、找”等動詞,想象當時玩耍的小朋友著急的心情,動作忙亂的情景。在此基礎(chǔ)上引導學生看圖后再仔細讀第五自然段課文,說說司馬光是如何砸缸的。讀完第六自然段,小朋友得救了。還可啟發(fā)學生想想除了砸缸外還可用什么辦

15、法救那個小朋友? 朗讀應(yīng)貫穿在教學的全過程,重點句、段,要讓學生多讀,在讀中反復(fù)體會。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愛好。 1、板書課題,簡要介紹司馬光姓司馬,名光,是北宋時期的人,離現(xiàn)在有900多年,是我國古代的歷史學家。 2、設(shè)置懸念:今天我們就是要講一講司馬光小時候救人的故事,他是怎么救人的,為什么要救呢?(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愛好) 二、指導看圖,初步了解圖意。 1、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這個地方有些什么? 2、圖上有幾個小朋友?他們在干什么?哪個是司馬光? 三、初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是怎樣寫圖畫上的故事的。 1、提出初讀要求: (1)讀準每個字音。

16、 (2)畫出本課的生字。 2、說說課文寫了一個什么故事。 四、讀講一至三自然段。 1、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讀。 (2)出示生字卡片“古時候”,幫助學生理解“古時候”就是很久以前。 (3)讓學生說說,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知道這篇課文要寫誰的事情。 (4)回到課題,是以人物的名字作為課題的。 2、第二自然段。 (1)第二段有幾句話,這兩句話分別講了什么? (2)借助圖畫學習第2句話,弄清缸與假山的位置,看清缸是一口大缸,強調(diào)是裝滿了水的大水缸。 卡片出示:花園里有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里裝滿了水。 3、第三自然段。 (1)自讀課文,思考: 那個小朋友是怎樣掉進缸里的? 掉進缸里的小朋友

17、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 (2)學生回答思考題后,老師略作小結(jié),為突出司馬光遇事不慌,聰慧果敢作好鋪墊。 第二課時 一、學習四至六自然段課文。 1、第四自然段。 (1)指名朗讀課文。 (2)討論:從哪里看出別的小朋友都慌了? (3)出示卡片:有的嚇哭了,有的叫著喊著跑去找大人。 (4)在學生讀文想象后,讓學生表演第4段的內(nèi)容。 (5)小結(jié):別的小朋友心里著急,動作忙亂,司馬光表現(xiàn)怎么樣呢? 2、第五自然段。 (1)要求學生仔細讀課文,用筆畫出司馬光的動作。 (2)出示卡片:司馬光沒有慌,他舉起一塊石頭,使勁砸那口缸,幾下子就砸破了。 (3)討論: 司馬光沒有慌,他是怎樣做的呢? “舉起”與“拿起”作比

18、較,“舉起”說明什么? 指名讓學生表演“使勁砸”的動作。 “幾下子”告訴了我們什么? (4)再引導學生看圖,討論: 司馬光為什么要砸缸? 能用別的辦法救出那個掉進缸里的小朋友嗎? (5)小結(jié):司馬光救人這件事可看出他是個遇事不慌、聰慧、果敢的孩子。 3、第六自然段。 (1)要求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準“得(d)”的讀音。 (2)讓學生代得救的小朋友向司馬光說一句感謝的話。 二、朗讀四至六自然段課文。 第三課時 一、總結(jié)全文。 1、指名朗讀。 2、看圖復(fù)述故事。 3、讓學生說說司馬光是個怎樣的孩子。 二、完成課后作業(yè)第2題。 1、卡片出示兩組句子: (1)他跟幾個小朋友玩。他跟幾個小朋友在(花園里

19、)玩。 (2)司馬光。司馬光用(石頭)砸缸。 2、要求學生找出每組的兩個句子有什么不同。 (1)第1組的第2句寫明在什么地方玩,并體會表示地點的詞語在句中的作用。 (2)第2組的第2句寫清楚了司馬光用什么東西砸水缸。 三、指導學生識記字形并書寫。 1、讓學生自己說說如何識記本課的10個生字。 2、指導書寫。 “候”注意右上不要寫成“工”字。 “孩”右半邊的筆順是“亠亥”。 “回”是大口套小口,注意大口的最后封口。 “朋”由兩個“月”組成。 “跑”“足字旁”,右邊是書包的“包”。 三班級上學期部編版語文教案5 【教材分析】 對翠鳥的外形和活動特點作了非常細致的觀察,形象、生動地描述了翠鳥羽毛艷麗

20、的外形和它捉魚時靈敏、神速的動作。在老漁翁的啟發(fā)下,“我”體會到喜愛翠鳥應(yīng)該把它當作朋友,打消了捉翠鳥飼養(yǎng)的念頭。 抓住事物特點來寫,是本課值得學習的地方。在介紹翠鳥的外形時,抓住漂亮的特點,寫了翠鳥的的爪子、羽毛、眼睛和嘴;在介紹翠鳥的活動特點時,抓住“一動不動”地“等待”,“貼著水面疾飛”,表現(xiàn)了它的機靈和動作靈敏。 【教學目標】 1、學習抓特點觀察、描寫的方法,體會用詞的貼切、生動,養(yǎng)成積累好詞佳句的習慣。 2、感受對翠鳥的喜愛之情,增強愛惜野生動物的意識。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課文寫翠鳥外形特點和捉魚的第一、二、三自然段 【教學難點】 翠鳥的外形特點和翠鳥

21、的捉魚本領(lǐng)之間的關(guān)系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走進翠鳥世界。 1、在大自然中有許多美麗的小鳥,像孔雀、畫眉、黃鶯下面請大家看看這是什么鳥?(出示“翠鳥”圖片),對了這是翠鳥。翠鳥又叫“叼魚郎”,它生活在靠近水邊的樹枝上或巖石上,有著高超的捕魚本領(lǐng)。我們今天學習的課文就是介紹翠鳥的。 2、出示課題(齊讀) 3、上一節(jié)課我們初讀了課文,知道了課文是從三個方面寫出了翠鳥的特點,誰能告訴老師,是哪三個方面呢? (指名回答,師板書:外形活動住處) 4、下面請同學們欣賞一段有關(guān)翠鳥的錄像,看看翠鳥的外形和活動有什么特點? 5、小結(jié)過渡。 二、細讀課文第一自然段,認識翠鳥的外形特點。 1、出示圖片,看圖說說翠鳥的外形特點。 2、課文是怎樣描寫的?默讀第一自然段,按要求把有關(guān)的詞語找出來。 ()的眼睛()的嘴()的爪子 ()的頭巾()的花紋()的外衣 ()的襯衫 3、指名說說你找到的詞語,讀一讀。 4、是按什么樣的順序描寫翠鳥的外形? (爪子羽毛眼睛嘴) 5、板書:爪子(紅色)羽毛(漂亮)眼睛(透亮靈活)嘴(尖長) 6、重點理解描寫翠鳥羽毛的三個比方句。 7、用喜歡、贊美的語氣,有感情地朗讀第一自然段。 8、小結(jié)過渡。 三、品讀課文第二、三自然段,了解翠鳥的活動特點。 1、指名讀第二、三自然段,思考: (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