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漢文帝“易侯邑及“令列侯之國考辨?漢書?卷44?淮南王傳?載文帝舅薄昭諫淮南王劉長書曰:“皇帝初即位,易侯邑在淮南者,大王不肯。皇帝卒易之,使大王得三縣之實,甚厚。晉灼注:“侯邑在淮南者,更易以他郡地封之,不欲使錯在王國。賈誼?新書淮難篇?也提及此事:“侯邑之在其國者,畢徙之它所。陛下于淮南王不可謂薄矣。注:賈誼:?新書淮難篇?,閻振益、鐘夏校注本,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第156頁。在當時制度背景下,上述記載意味著發(fā)生了如下變化:文帝以前淮南國疆域內(nèi)有三個列侯的封邑,其賦稅歸列侯所有;文帝即位后將這些侯邑從淮南國遷出,在漢朝直轄的郡中重新安置;三位列侯的賦稅收入改由新的侯國支付,原來的侯
2、國恢復為縣,其賦稅轉(zhuǎn)歸淮南國所有。這一變化使淮南王得到“三縣之實,漢朝那么損失了相應的賦稅收入。薄昭、賈誼說文帝對淮南王“甚厚、“不北,都是指此而言。然而令人不解的是,此事既令淮南王受益,而令漢朝吃虧,淮南王為何“不肯?淮南王既然不肯,文帝又為何非要強行“易之?看來,此事背后還有我們尚不知道的歷史內(nèi)容,以情理推之,這些內(nèi)容又必定對淮南王不利而對漢文帝有利。學人對漢文帝“易侯邑及與之有關的“令列侯之國問題已有相當深化的闡述,注:如馬雍:?轪侯和長沙國丞相?,?文物?1972年第9期,第1421頁;黃盛璋、鈕仲勛:?有關馬王堆漢墓的歷史地理問題?,?文物?1972年第9期,第2229頁;李開元:?
3、西漢轪國所在與文帝的侯國遷移策?,北京大學中國傳統(tǒng)文化研究中心:?國學研究?第2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年,第297312頁;李開元:?漢帝國的建立與劉邦集團軍功受益階層研究?,北京:三聯(lián)書店,2000年,第212215頁。然于上述疑點皆未留意。今試考辨如下。一據(jù)?史記?、?漢書?相關各?表?所載,有可能位于淮南國疆域內(nèi)的列侯封邑共有五個,即蓼、松茲、轪、安平、陰陵。注:參閱李開元:?西漢轪國所在與文帝的侯國遷移策?,第301頁。?史記?卷18?高祖功臣侯者年表?“蓼侯條?索隱?曰:“縣名,屬六安。?漢書?卷28?地理志?“六安國條本注曰:“故楚,高帝元年別為衡山國,五年屬淮南。是蓼
4、侯的封邑在淮南國內(nèi)無疑。?史記?卷19?惠景間侯者年表?有“松茲夷侯徐厲,又有“祝茲侯呂榮。松茲侯條?集解?引徐廣曰:“松,一作祝。?索引?曰:“?漢表?作祝。?漢書?卷16?高后功臣表?有“祝茲夷侯徐厲,但又說“祝茲在?恩澤外戚?。同書卷18?外戚恩澤侯表?確有“祝茲侯呂瑩。對這些記載上的混亂,前人已經(jīng)考證清楚。王先謙?漢書補注?“祝茲夷侯徐厲條引陸錫熊云:“厲以呂后四年封,十一年薨。又呂榮以呂后八年封祝茲。二侯不應同時并封一地。班于?表?末已明言祝茲在?恩澤外戚?,那么?功臣表?之徐厲從?史表?作松茲為是,蓋傳寫誤耳。注:王先謙:?漢書補注?卷16?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北京:中華書局,19
5、83年,第259頁。錢大昕也認為:“當以廬江之松茲為徐厲國,瑯邪之祝茲為呂榮國也。注:錢大昕:?廿二史考異?,陳文和主編:?嘉定錢大昕全集?第2冊,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29頁。今案漢初廬江郡屬淮南國,故松茲侯的封邑也在淮南國內(nèi)。?史記?卷19?惠景間侯者年表?有“轪侯利倉,?索引?曰:“縣名,在江夏也。?漢書?卷16?惠帝功臣表?有“轪侯黎朱蒼,與上文“利倉肯定是一人。同書卷28?地理志?江夏郡有“轪縣,其地在江夏郡東北角,即今河南省光山縣一帶。又沈約?宋書?卷37?州郡志?西陽郡條:“孝寧侯相,本轪縣,漢舊縣。酈道元?水經(jīng)江水注?:“(江水)又東逕轪縣故城南,故弦國也。據(jù)學者
6、考證,沈、酈所言之轪在江夏郡東部,即今湖北省浠水縣。漢初轪國終究在今河南光山,還是在今湖北浠水?學者看法不一。注:參閱?漢書補注?卷28?地理志?江夏郡轪縣條,第711頁;馬雍:?轪侯和長沙國丞相?,第1421頁;黃盛璋、鈕仲勛:?有關馬王堆漢墓的歷史地理問題?,第2229頁。李開元那么認為,轪國本來在今湖北浠水,文帝“易侯邑時才將其遷至今河南光山一帶。注:李開元:?西漢轪國所在與文帝的侯國遷移策?,第302頁??梢钥隙ǖ氖?,今光山和浠水之地漢代都屬江夏郡。而據(jù)王國維研究,江夏郡可能是武帝元狩年間所置,在那之前,“江夏屬縣半為衡山故郡。吳芮之王衡山,實都邾縣。及芮徙長沙,而衡山為淮南別郡,英布
7、、劉長迭有其地。注:王國維:?漢郡考?,?觀堂集林?,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第2冊,第543544頁。周振鶴又進一步指出,“江夏郡西部漢初當為南郡之地;衡山、南郡之界當在下雉、邾縣一線以西。注:周振鶴:?西漢政區(qū)地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48頁。今案?二年律令秩律?所顯示的漢朝直轄區(qū)域之淮水以南局部,以胡(湖)陽、舂陵、隨、西陵、沙羨、州陵、下雋一線為東界,注:參閱拙文:?漢初王國制度考述?,?中國史研究?2022年第3期,第35頁。證明王、周二先生之說大致不錯。而今光山和浠水都在此界以東,因此,漢初轪侯的封邑無論在今光山還是在今浠水,都在淮南國境內(nèi)。注:李開元推測說,今光
8、山一代“當本為淮南國領土,文帝易侯邑時,“由淮南國割出,或者“前此已經(jīng)由淮南國削除編入于漢南郡,此時由漢拿出作為補償土地,用于侯國遷移。但缺少直接證據(jù)。見李開元:?西漢轪國所在與文帝的侯國遷移策?,第302頁。?史記?卷18?高祖功臣侯者年表?有“安平侯,?索隱?曰:“縣名,屬涿郡。案?漢書?卷28?地理志?,涿郡確有安平縣。據(jù)此,漢初之安平侯國在涿郡,而不在淮南國。?漢志?豫章郡也有一個安平縣,本注曰“侯國,王先謙?補注?曰:“長沙孝王子習國,元帝封,見?漢書?卷15?王子侯表?。是豫章郡之安平侯國乃元帝時封。在沒有其他證據(jù)的情況下,自應采信?史記索隱?之說。?史記?卷18?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9、?又有“陽陵侯傅寬,?漢書?卷16?高祖功臣表?同,然?索隱?曰:“陽陵縣屬馮翊。?楚漢春秋?作陰陵。檢?漢書地理志?,陰陵縣在九江郡,漢初屬淮南國。錢大昕認為:“馮翊之陽陵,景帝陵也。漢制,陵縣屬太常不以封諸侯。?漢志?:陽陵,故弋陽,景帝更名。那么高帝時尚無陽陵之名,?楚漢春秋?作陰陵,近之。注:錢大昕:?廿二史考異?,?嘉定錢大昕全集?第2冊,第21頁。假設從此說,那么傅寬應為陰陵侯,而非陽陵侯。但王國維認為:?史?漢?功臣表都作“陽陵侯,?史記?卷98?傅寬傳?也稱其為“陽陵侯;又“濰縣郭氏有陽陵邑丞封泥,邑丞者,侯國之丞,足證傅寬所封為陽陵而非陰陵;又用“秦陽陵虎符證明秦時已有陽陵縣
10、,漢初之陽陵縣乃“因秦故名。注:王國維:?秦陽陵虎符跋?,?觀堂集林?第3冊,第905頁。王氏之說,證據(jù)鑿鑿,那么傅寬之侯邑當為陽陵,而非陰陵。漢初淮南國內(nèi)有陰陵侯國之說,也可以排除了。經(jīng)以上考證,被文帝從淮南國遷出的三個侯國應是蓼、松茲和轪。據(jù)?史?、?漢?功臣表,蓼侯孔聚乃高祖功臣,曾是韓信手下一員大將;松茲侯徐厲隨劉邦起兵于沛,但無顯赫戰(zhàn)功,呂后四年才“用常山丞相侯;轪侯利倉亦未見有戰(zhàn)功,惠帝二年以“長沙相侯,呂后二年卒,其子利豨襲爵。三侯與淮南王劉長既無歷史淵源,亦無利害關系。文帝將他們的侯邑從淮南國遷出,看不出對淮南王有什么損害,也看不出對文帝有什么好處,其間應當另有隱情。二細檢史籍
11、,我們發(fā)現(xiàn),除上述三侯之外,劉長的舅父趙兼也與此事有關。?史記?卷10?孝文本紀?元年載:“封淮南王舅父趙兼為周陽侯。同書卷19?惠景間侯者年表?系此事于文帝元年四月辛未,?索隱?曰:“縣名,屬上郡。案?漢書?卷28?地理志?,上郡有陽周而無周陽,?索隱?誤。?史記正義孝文本紀?引?括地志?曰:“周陽故城在絳州聞喜縣東二十九里。其地漢初屬河東郡,在漢朝直轄區(qū)域內(nèi)。這件事孤立地看沒什么特別,但假設將其與文帝“易侯邑一事聯(lián)絡起來,就會發(fā)現(xiàn)其中的奧秘。文帝之前,王子封侯例皆置侯邑于本王國內(nèi)。如惠帝元年長沙王子吳淺封便侯,邑在桂陽郡,漢初屬長沙國。呂后元年長沙嗣成王子吳陽封沅陵侯,邑在武陵郡,亦屬長沙
12、國。呂后二年齊悼惠王子劉章封朱虛侯,邑在瑯邪郡,屬齊國。呂后六年齊悼惠王子劉興居封東牟侯,邑在東萊郡,亦屬齊國。呂后二年楚元王子劉郢客封上邳侯,邑在薛郡,注:注:?漢書?卷28?地理志?東海郡下邳條注引應劭曰:“邳在薛,其后徙此,故曰下。臣瓚曰:“有上邳,故曰下邳也。(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第1589頁)?水經(jīng)注疏?卷25?泗水注?:“泗水又南,漷水注之,又逕薛之上邳城西而南注者也。(酈道元注,楊守敬、熊會貞疏,段熙仲點校、陳橋驛復校,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2130頁)?漢書補注?卷15?王子侯表?“上邳侯郢客條王先謙曰:“上邳即邳,在薛縣。(第169頁)屬楚國。注:呂后時
13、割楚國薛郡另立魯國,封張敖和魯元公主之子張偃為王。?史記?卷18?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宣平侯條:呂后六年,“薨,子偃為魯王,國除。(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第950頁)?漢書?卷32?張耳傳?:“高后元年,魯元太后薨。后六年,宣平侯張敖復薨。呂太后立敖子偃為魯王。(第18421843頁)是割薛置魯在呂后六年。?史記?卷9?呂太后本紀?系于呂后元年,卷17?漢興以來諸侯王年表?系于惠帝七年,?漢書?卷16?高祖功臣表?“宣平侯張敖條系于呂后二年,皆誤。參閱周振鶴:?西漢政區(qū)地理?,第27頁。張敖原為趙王,后廢為宣平侯。呂后八年封其子張侈為信都侯、張受為樂昌侯,其邑都在趙國,注:據(jù)?漢書?卷2
14、8?地理志?,信都縣屬信都國,漢初屬趙國無疑;樂昌那么屬東郡,不在趙國境內(nèi)。但?二年律令秩律?所載漢朝直轄縣道中無樂昌,其東郡北部以頓丘、觀、東武陽、陽平、聊城一線為界,樂昌在此界之外,當時應屬趙國。又?后漢書?卷45?張酺傳?言:“敖子壽,封細陽之池陽鄉(xiāng),后廢,因家焉。(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第1528頁)錢大昕認為張壽即張受,故樂昌國應在汝南郡細陽縣之池陽鄉(xiāng)。錢氏似不知?漢志?東郡有樂昌,故曰“不審?地理志?何以闕之。見?廿二史考異?,?嘉定錢大昕全集?第2冊,第29頁。筆者認為,漢初即有樂昌縣,那么樂昌侯國理應在此。張受后人定居細陽可能另有原委。?后漢書?之說未可遽信。當是依王子封
15、侯之通例。王子如此,王之外戚也是如此。?史記?卷10?孝文本紀?元年載:在封趙兼為周陽侯的同時,又封“齊王舅父駟均為清郭侯。?集解?引如淳曰:“邑名,六國時齊有清郭君。清郭,?史記?卷19?惠景間侯者年表?誤作“清都,故?索隱?曰:“清郭侯駟均。齊封田嬰為清郭君。?漢書?卷4?文帝紀?作“靖郭。錢大昕?廿二史考異?卷2“清郭條:“清,讀假設靖,即?戰(zhàn)國策?之靖郭也。注:?嘉定錢大昕全集?第2冊,第30頁。?史記?卷75?孟嘗君列傳?載:齊國貴族田嬰封于薛,死后“謚為靖郭君。?索隱?按:“謂死后別號之曰靖郭耳,那么靖郭或封邑號,故漢齊王舅父駟均封靖郭侯是也。明董說?七國考?卷1“靖郭君條曰:“按
16、戰(zhàn)國臣死無謚,?索隱?為是耳。靖郭君,又名薛公。注:繆文遠:?七國考訂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61頁。是靖郭乃齊國地名,漢初因之,文帝以封駟均。錢大昕贊同此說,還據(jù)此對趙兼封于河東周陽之說提出質(zhì)疑:“予謂駟均以齊王舅父得侯,即裂齊地而封之;趙兼以淮南舅父得侯,其封邑亦當在淮南境內(nèi)。注:錢大昕:?廿二史考異?“周陽條,?嘉定錢大昕全集?第2冊,第30頁。錢氏認為漢初諸侯王之外戚封侯當從王子之例封于王國之內(nèi)是對的,認為趙兼的封邑應在淮南國境內(nèi)卻錯了。他忽略了文帝在淮南“易侯邑之事。易侯邑和封趙兼發(fā)生在同一年,其間存在這樣的邏輯關聯(lián):淮南國內(nèi)原有的侯邑既須遷出,趙兼的侯邑當然不能置
17、于淮南國內(nèi)。那么趙兼是否會因此而分開淮南國呢?按照漢初制度,列侯例不就國,功臣侯大都居住在長安,王子侯一般都住在王國的都城。注:參見柳春藩:?秦漢封國食邑賜爵制?,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79頁。王之外戚當與王子同。因此,趙兼雖封于周陽,仍可留在淮南王身邊。然而這一制度很快就發(fā)生了變化。趙兼受封半年后,文帝便下達了“令列侯之國詔。?史記?卷10?孝文本紀?二年十月詔曰:“朕聞古者諸侯建國千余,各守其地,以時入貢,民不勞苦,上下驩欣,靡有遺德。今列侯多居長安,邑遠,吏卒給輸費苦,而列侯亦無由教馴其民。其令列侯之國,為吏及詔所止者,遣太子。大概列侯們都不愿之國,因此拖拖拉拉,遲遲不肯動
18、身。于是,次年十一月文帝又下詔重申前命:“前日詔遣列侯之國,或辭未行。丞相朕之所重,其為朕率列侯之國。文帝決心很大,絳侯周勃因此被免去丞相之職,舉家搬到絳縣。周勃帶頭,其他應該就國的列侯想必也都分開了長安。“列侯之國作為一項制度肯定具有普遍性,而非專門針對住在長安的列侯而設。注:說見馬雍:?轪侯和長沙國丞相?,第19頁。這樣一來,趙兼就必須遠離淮南而就國周陽了。后來,劉長謀反事發(fā),文帝“盡誅所與謀者,注:?史記?卷118?淮南列傳?,第3079頁。而趙兼雖被認定“有罪,卻只受到“免侯的處分,注:?史記?卷19?惠景間侯者年表?,第996頁;?漢書?卷18?外戚恩澤侯表?,第684頁??赡芫褪怯?/p>
19、于他不在劉長身邊、未直接參與謀反的緣故。三列侯之國令是文帝下達的,建議卻是賈誼提出的。?史記?卷84?賈生列傳?:“賈生以為漢興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當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興禮樂。乃悉草具其事儀法,色上黃,數(shù)用五,為官名,悉更秦之法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國,其說皆自賈生發(fā)之。賈誼是漢初最重要的儒家學者之一,有一套以“禮為核心的政治學說。他向文帝提出令列侯就國的建議,必有一套說法。上引文帝詔中“朕聞古者云云,可能就是從賈誼的疏中抄來的。不過,漢代列侯無治民權(quán),注:參見柳春藩:?秦漢封國食邑賜爵制?,第78頁。即使就國也“無由教馴其民。故諸侯“各守其地,以時入貢,民不勞苦,上
20、下驩欣,靡有遺德的古代盛世情景,不可能通過“列侯就國而再現(xiàn)。賈誼和文帝都是務實的政治家,對如此簡單的道理不會不懂?!袄糇浣o輸費苦倒是實情,但只涉及少數(shù)侯國臣民,對朝廷影響甚校因此,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賈誼和文帝提出并強迫推行這一舉措,一定還有其他政治用意。馬雍認為,令列侯之國“是為了把丞相絳侯周勃以及其他一些居住在長安的列侯遣散到他們所封的縣邑去。注:馬雍:?轪侯和長沙國丞相?,第19頁。李開元進一步指出,文帝此舉是為了削弱朝廷中以列侯為代表的“軍功收益階層的力量。這種解釋固然不錯。功臣侯權(quán)力確實是漢初舉足輕重的力量。劉邦消滅異姓王靠的是他們,在長安發(fā)動政變、消滅呂氏、迎立文帝的也是他們。文帝入
21、京前,代國群臣大多不信任這些“習兵,多謀詐的“高帝時大將,文帝也曾“狐疑。入主未央宮后,當夜就“拜宋昌為衛(wèi)將軍,鎮(zhèn)撫南北軍,以張武為郎中令,行殿中,用代來舊臣控制京師宿衛(wèi)力量,也表現(xiàn)出文帝對功臣侯權(quán)力的防范心理。注:?史記?卷10?孝文本紀?,第413417頁。當時長安功臣集團的代表是絳侯周勃。由于消滅諸呂立了頭功,文帝升他為右丞相,居百官之首,并賜金五千斤,邑萬戶。但不久便有人對他說:“君既誅諸呂,立代王,威震天下,而君受厚賞處尊位以厭之,那么禍及身矣。周勃聽后“懼,亦自危,乃謝歸相穎,而文帝亦“許之。第二年丞相陳平卒,文帝“復用勃為相,但不久又“免相,讓他帶頭“之國去了。周勃之國后仍戰(zhàn)戰(zhàn)兢
22、兢,“每河東守、尉行縣至絳自畏恐誅,常被甲,令家人持兵以見,以致有人上書“告勃欲反,被廷尉逮捕下獄,幾乎丟了性命。注:事見?漢書?卷40?周勃傳?,第20552056頁。周勃的遭遇說明,文帝對長安功臣侯權(quán)力確是有所提防的。然而總的來看,文帝與功臣侯權(quán)力的關系并不特別緊張。列侯身份尊貴,但沒有多大權(quán)利。他們遠離自己的封邑,所能調(diào)動的資源只有“家臣而已。陳豨反叛時,淮陰侯韓信欲在長安策應,但他能做的只是“與家臣夜詐詔赦諸官徒奴,然后率領這些“徒奴去襲擊呂后和太子。這一方案成功的可能性恐怕很校周勃等人能戰(zhàn)勝呂氏,是因為他們從呂氏手中騙取了南北軍的控制權(quán),否那么也不可能成功。文帝對此當然非常清楚,所以
23、一入宮就派宋昌控制了南北軍,從而控制了長安的局勢。此時的功臣集團對文帝只能俯首聽命了。在這種形勢下,賈誼也不認為功臣侯會對文帝的權(quán)利構(gòu)成威脅。理由很簡單,列侯國小而力少,“力少那么易使以義,國小那么無邪心。他還拿韓信、黥布、彭越等諸侯王同樊噲、酈商、周勃、灌嬰等列侯做了一番比擬:“曩令樊、酈、絳、灌據(jù)數(shù)十城而王,今雖以殘亡可也;令韓信、黥布、彭越之倫為徹侯而居,雖至今存可也。注:賈誼:?新書藩強?,第3940頁。他相信僅“為徹侯而居的功臣們沒有謀反的本錢。何況文帝時,蕭何、曹參、張良、樊噲、王陵、陳平、酈商、傅寬、靳歙、周昌、任敖等重要功臣都已去世,功臣集團的力量已大不如前了。此外,漢初對付各
24、種危險人物和權(quán)力的方法,通常是將其遷至長安附近的陵縣,就近加以監(jiān)視和控制。正如?漢書?卷28?地理志?所說:“漢興,立都長安,徙齊諸田、楚昭、屈、景及諸功臣家于長陵。后世世徙吏二千石、高訾富人及豪杰并兼之家于諸陵。蓋亦以強干弱支,非獨為奉山園也。按照這一邏輯,將居住長安的列侯遣回關東各地,反不利于對他們的控制。從實際效果看,“列侯就國對功臣侯權(quán)力的削弱也很有限。文帝詔明言“為吏及詔所止者,遣太子,那么實際就國的大多是沒有職務的列侯,其中又有相當一局部應是去世功臣的子孫。?史記?卷129?貨殖列傳?載:“吳楚七國兵起時,長安中列侯封君行參軍旅,赍貸子錢,子錢家以為侯邑國在關東,關東成敗未決,莫肯
25、與。唯無鹽氏出捐千金貸,其息什之。三月,吳楚平。一歲之中,那么無鹽氏之息什倍,用此富埒關中??梢娢牡哿盍泻钪畤螅L安仍有不少列侯。而當時在朝中任公卿要職的列侯,只有周勃免相就國,其他如潁陰侯灌嬰、北平侯張蒼、汝陰侯夏侯嬰、棘蒲侯陳武等皆未就國,朝中權(quán)利格局并未因此發(fā)生大的變化??磥?,“令列侯之國詔外表上是針對長安的功臣侯及其子孫的,因此而之國的也大多是他們,但僅僅用削弱長安功臣集團來解釋文帝此舉的用意仍然不夠充分,甚至有些勉強。而趙兼一事使我們意識到,“易侯邑和“令列侯之國兩項措施是互相關聯(lián)的,賈誼和文帝設計這兩項措施,很可能是通盤考慮的,主要目的是想解決只有這兩項措施同時發(fā)揮作用才能解決的
26、某個問題。從這一角度看,諸侯王之子弟和外戚所受的影響比功臣侯更大,因此王國權(quán)力很可能是文帝此舉之不便明言的主要打擊目的?;茨贤鮿㈤L是劉邦少子。文帝即位時,劉邦之子仍在世者除了文帝就只有他了。?史記?卷9?呂太后本紀?載:大臣消滅諸呂后議立新帝時,劉長也是被考慮的候選人之一,但因其年少,“母家又惡,而被否決了。這里的“母家即指劉長的舅父趙兼。可見,文帝即位后,劉長在諸王中血統(tǒng)最尊,對文帝的皇位和權(quán)威都有一定威脅。而劉長不知收斂,“自以為最親,驕蹇,數(shù)不奉法出入警蹕,稱制,自作法令,數(shù)上書不遜順。文帝令薄昭對他提出警告之后,劉長非但不聽,反而“不悅,遂令“大夫但、士伍開章等七十人與棘蒲侯太子奇謀反
27、謀使閩越及匈奴發(fā)其兵。注:?漢書?卷44?淮南王傳?,第21362140頁。對這樣一個諸侯王,文帝當然要及早設法加以控制。文帝元年,劉長不過二十歲,他的幾個兒子或在襁褓,或在孕中,注:?漢書?卷44?淮南王傳?曰:高祖八年,其母“有身。假設次年出生,至文帝元年當二十歲。(第2135頁)又曰:“孝文八年王有四子,年皆七八歲。(第2144頁)那么文帝元年,四子或剛剛出生,或尚在孕中。都不能成為他的助手,因此舅父趙兼必是他身邊最親近、最重要的人物。趙兼早有“惡名,也會增加文帝對他的顧忌。此人因文帝“易侯邑和“令列侯之國而分開淮南國,正可起到削弱劉長權(quán)力的作用。這顯然對文帝有利,而對劉長不利。明乎此,
28、文帝之所以要強行“易侯邑在淮南者,以及劉長之所以“不肯,便都可以理解了。轉(zhuǎn)貼于論文聯(lián)盟.ll.四文帝即位之初,諸侯王方面的威脅主要來自淮南國和齊國。所以繼淮南之后,文帝又在齊國推行“易侯邑和“令列侯之國政策,以削弱齊王權(quán)力。齊悼惠王劉肥是劉邦庶長子,食七十余城,是漢初最大的諸侯國?;莸哿?,悼惠王卒,其子哀王繼位。呂后死后,諸呂“欲為亂。哀王二弟朱虛侯劉章和東牟侯劉興居當時都在長安,“乃使人陰出告其兄齊王,欲令發(fā)兵西,朱虛侯、東牟侯為內(nèi)應,以誅諸呂,因立齊王為帝。哀王“既聞此計,與舅父駟均等發(fā)兵屯于齊國西界,并結(jié)合其他諸侯及駐軍滎陽的漢將灌嬰,“以待呂氏之變而共誅之。不久,劉章結(jié)合太尉周勃、丞
29、相陳平等在齊王的支援下發(fā)動政變,消滅了呂氏,并“議欲立齊王。但有大臣指出:“齊王母家駟均,惡戾,虎而冠者也。方以呂氏故幾亂天下,今又立齊王,是欲復為呂氏也。遂改變主意,迎立代王為帝。文帝即位后,將呂后奪走的城陽、瑯邪、濟南三郡還給齊國,但齊哀王仍因沒作成皇帝而心存不滿。劉章和劉興居為消滅呂氏立了大功,周勃等大臣“許盡以趙地王朱虛侯,盡以梁地王東牟侯。但文帝聽說二人原想迎立齊王,遂“絀其功,各益封二千戶了事。第二年,文帝割齊國二郡封他們?yōu)橥?,“以齊之城陽郡立朱虛侯為城陽王,以齊濟北郡立東牟侯為濟北王,但二人仍“自以瀆職奪功而憤憤不平。文帝元年,齊哀王卒,子文王繼位。文帝三年,劉章卒。同年,劉興居
30、乘匈奴入侵、文帝親往代國指揮抗擊之時發(fā)兵反叛,結(jié)果兵敗自殺,國除為漢郡。注:?史記?卷52?齊悼惠王世家?,第19992022頁。這時,悼惠王諸子中最有影響的劉章、劉興居兩人都已不在,齊文王年幼,暫時不能有什么作為。但哀王舅父駟均尚在,悼惠王的另外十個兒子也都在文王身邊,齊國對文帝仍是一大潛在威脅。賈誼曾警告文帝:“今或親弟謀為東帝,親兄之子西向而擊況莫大諸侯權(quán)力十此者乎注:賈誼:?新書宗首?,第25頁?!爸\為東帝者指淮南王劉長,“西向而擊者指濟北王劉興居,“莫大諸侯那么指齊國。文帝對之當然不會掉以輕心。四年五月,文帝將齊悼惠王子十人同時封為列侯,注:“十,?史記?卷52?齊悼惠王世家?、?漢
31、書?卷4?文帝紀?、卷38?高五王傳?皆誤作“七。而其侯邑似皆不在齊國境內(nèi)。據(jù)?漢書?卷15?王子侯表?,十侯是管侯罷軍、氏丘侯寧國、營侯信都、楊丘侯安、楊虛侯將閭、朸侯辟光、安都侯志、平昌侯卬、武成侯賢、白石侯雄渠。楊虛,?漢書地理志?作“樓虛,屬平原郡。?水經(jīng)注疏?卷5?河水注?:“?地理志?楊虛,平原之隸縣也。漢文帝四年,以封齊悼惠王子將廬為侯國也。?漢書補注?卷15?王子侯表?“楊虛侯條先謙曰:“楊虛即平原樓虛縣。是楊虛侯之封邑在平原郡。朸、平昌,注:?史記?卷52?齊悼惠王世家?作“昌平,誤。據(jù)?漢書地理志?皆屬平原郡。白石,見于?漢書地理志?金城郡,然?史記?卷52?齊悼惠王世家?
32、“膠東王雄渠條?正義?曰:“白石古城在德州安德縣北二十里。唐德州安德縣即漢平原郡安德縣。據(jù)此,平原郡亦有白石,劉雄渠之封邑當在此。武城,見于?漢書地理志?定襄郡和左馮翊,然?史記齊悼惠王世家?“菑川王賢條?索隱?曰:“?地理志?縣名,屬平原。那么唐人司馬貞所見?漢志?平原郡下似有武城縣。?正義?曰:“貝州縣。唐貝州武城縣所在地緊鄰?漢書地理志?所載平原郡,漢初當屬平原郡。楊丘即陽丘,注:?水經(jīng)注疏?卷8?濟水注?:“(百脈水)西北流,逕陽丘縣故城中。漢孝文帝四年,以封齊悼惠王子劉安為陽丘侯。(第751頁)在濟南郡。管,?漢書地理志?無此縣,唯河南郡中牟條本注曰:“有莞叔邑。?續(xù)漢書郡國志?河南
33、尹中牟條本注曰:“有管城。然?水經(jīng)注疏?卷8?濟水注?載:“濟水東,逕菅縣故城南。漢文帝四年,封齊悼惠王子罷軍為侯國。據(jù)此,罷軍封于菅。?疏?引趙一清曰:“?史?、?漢表?皆作管共侯罷軍,誤也菅字為是。注:?水經(jīng)注疏?卷26?淄水注?,第750頁。菅也在濟南郡。?漢書地理志?所載平原郡原是濟北郡,屬齊國。文帝二年以濟北、濟南二郡立濟北國。注:參閱周振鶴:?西漢政區(qū)地理?,第104105頁。次年,濟北國廢,二郡遂歸漢。以上七侯邑看來都在其中。其余三侯邑,地望不詳。營,?漢書地理志?無。?史記?卷19?惠景間侯者年表?“營侯條?索隱?曰:“?表?在濟南。今案?漢書?卷15?王子侯表?“營平侯條無此
34、注,王先謙?補注?曰:“?索隱?:?漢表?在濟南。此奪濟南二字。據(jù)此,營當屬濟南郡。然?水經(jīng)注疏?卷26?淄水注?曰:“(繩水)西北流逕營城北,漢文帝四年,封齊悼惠王子劉信都為侯國。繩水又西逕樂安博昌縣故城南。注:段熙仲點校、陳橋驛復校本,第22532254頁。那么營又在博昌縣東南,當時屬齊國。安都,?漢書地理志?亦無。?齊悼惠王世家?“安都侯志為濟北王條?正義?曰:“安都故城在瀛州高陽縣西南三十九里。高陽見于?地理志?涿郡,漢初屬燕國。氏丘,?史記?卷19?惠景間侯者年表?作“瓜丘,皆不見于?漢書地理志?。?史記索隱?作“斥丘,?漢書地理志?屬魏郡。然錢大昕?廿二史考異?卷2“斥丘條曰:“予
35、謂斥丘侯唐厲,高帝所封,傳三世,至元鼎初尚無恙,不應更封別人。注:?嘉定錢大昕全集?第2冊,第30頁。我認為,既然前面七個侯邑都在濟北、濟南境內(nèi),后面三個侯邑應當也不例外。?新書五美?曰:“諸侯之地其削頗入漢者,為徙其侯國及封其子孫于彼也。注:賈誼:?新書五美?,第67頁。賈誼此疏作于文帝六年之后,注:上引?五美?之文又曰:“地制一定棧奇、啟章之計不萌。閻振益、鐘夏校注引盧文弨曰:“?漢書?作柴奇。柴與棧,音義得兩通。又曰:“?漢書?啟作開,避景帝諱。(第6970頁)柴奇即“棘蒲侯太子奇,啟章即“士伍開章。二人參與劉長謀反在文帝六年。賈誼此疏,必作于其后。所言是文帝已經(jīng)在齊國實行過的方法,賈誼
36、只是建議將這一方法向其他諸侯國推廣。由此看來,將悼惠諸子封于削自齊國的濟北、濟南之地,是文帝有意做出的安排。除非二郡包容不下,否那么不應有例外。悼惠諸子如此,哀王舅父駟均又如何?據(jù)前引史料載,駟均封于靖郭,其地當在齊國。然?漢書?卷18?外戚恩澤侯表?曰:“鄔侯駟均,以齊王舅侯。司馬貞和顏師古都注意到這條材料,并推測說駟均可能先封靖郭后改封于鄔。?史記?卷10?孝文本紀?“駟均為清郭侯條?索隱?:“按?表?,駟均封鄔侯。不同者,蓋后徙封于鄔。?漢書?卷4?文帝紀?“駟均為靖郭侯條師古曰:“豈初封靖郭后改為鄔乎?但杭世駿認為:駟均“享國甚短,并無徙封之說,鄔與郭可能“以偏旁形似而差,“又并清字脫
37、去耳,因此“鄔可能是“清郭之誤。注:見杭世駿:?史記考證?,張舜徽主編:?二十五史三編?,長沙:岳麓書社,1994年,第1冊,第105頁。其說也不無道理。今案?漢書地理志?,鄔縣在太原郡,漢初屬代國。文帝“易侯邑是將王國內(nèi)的侯國遷入漢郡,不大可能將駟均之邑從齊國遷入代國。然而據(jù)上引賈誼所言“徙其侯國及封其子孫于彼推測,文帝在封悼惠諸子的同時,也將齊國境內(nèi)原有的侯國遷出了。因此,駟均的侯邑不會繼續(xù)留在齊國。又?漢書?卷18?外戚恩澤侯表?“鄔侯駟均條曰:“六年,坐濟北王興居舉兵反弗救,免。駟均對濟北王謀反有“救的義務,應當是由于他當時住在濟北國境內(nèi)。由此推測,靖郭可能就在齊國之濟北或濟南郡內(nèi),文
38、帝二年改屬濟北國;三年,濟北國廢,靖郭便隨之歸漢了。和淮南國相比,文帝的“易侯邑和“令列侯之國政策在齊國收到了更明顯的效果。悼惠十子和駟均應當都分開了齊國國都,居住在各自的封邑,從而落入漢朝濟北、濟南二郡的監(jiān)視和控制之下。失去他們的輔佐和支持,年幼的齊文王當然不能有任何作為。從那以后,齊國一片寧靜,未發(fā)生任何對漢朝不利的事件。故?齊悼惠王世家?載文王事跡,只有“立十四年卒,無子,國除,地入于漢一句。?漢書?卷38?高五王傳?亦同。五上節(jié)提到,賈誼曾建議文帝將其在淮南國和齊國的上述做法繼續(xù)向其他諸侯國推廣。文帝是否采納了這一建議呢?答案是否認的。文帝八年封劉長四子為列侯時,劉安為阜陵侯,劉良為東城侯,其邑皆在九江郡,是淮南國舊地,但劉賜為陽周侯,其邑在上郡,劉勃為安陽侯,其邑在汝南郡,都是原漢朝直轄郡。注:見?史記?卷19?惠景間侯者年表?,第1003、1004頁;?漢書?卷15?王子侯表?,第432、433頁,卷28?地理志?,第1569、1617、1562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360有錢聯(lián)盟(2025版)會員等級提升及專屬服務合同2篇
- 2024年福建高速工程建設項目合同
- 2025版大型商業(yè)綜合體施工總承包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商業(yè)秘密保護協(xié)議標準范本3篇
- 危重患者腸內(nèi)營養(yǎng)支持的護理
- 大班幼兒自我保護活動策劃方案五篇
- 二零二五年度勞動合同:某企業(yè)與員工關于勞動條件的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大型工程項目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服務協(xié)議書3篇
- xx市數(shù)據(jù)中心產(chǎn)業(yè)園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4版:變壓器購銷合同詳解3篇
- 2024年北京市學業(yè)水平合格性地理試卷(第一次)
- 黑龍江哈爾濱六中2025屆高三第六次模擬考試數(shù)學試卷含解析
- GB/T 36547-2024電化學儲能電站接入電網(wǎng)技術規(guī)定
- 會議記錄培訓教材課件幻燈片
- 售后服務人員培訓資料課件
- 2024-2030年中國薯條行業(yè)發(fā)展趨勢及投資盈利預測報告
- 期末 (試題) -2024-2025學年人教PEP版(2024)英語三年級上冊
- 2025年高考政治時政熱點 延遲退休政策(知識銜接+練習+解析)
- 2.1 網(wǎng)絡改變世界 (教案) -2024-2025學年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上冊 統(tǒng)編版
- 生命智能學習通超星期末考試答案章節(jié)答案2024年
- 公路工程利用鋰渣技術規(guī)范 第一部分:路基工程-編制說明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