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試卷第 =page 36 36頁,共 =sectionpages 37 37頁試卷第 =page 37 37頁,共 =sectionpages 37 37頁黑龍江省哈爾濱師范大學附中2022-2023學年高三9月月考生物試題學校:_姓名:_班級:_考號:_一、單選題1下列關于細胞學說及其建立過程的說法,錯誤的是()A細胞學說的建立揭示了動植物結構上的統(tǒng)一性,從而闡明了生物界的統(tǒng)一性B細胞學說使人們認識到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有著共同的結構基礎C細胞學說認為細胞有自己的生命,又對與其他細胞共同組成的整體生命起作用D“新細胞由老細胞分裂產生”是在細胞學說的修正發(fā)展過程中提出來的【答案】B【分析】細胞學
2、說是由德國植物學家施萊登和動物學家施旺提出的,其內容為:(1)細胞是一個有機體,一切動植物都是由細胞發(fā)育而來,并由細胞和細胞的產物所構成;(2)細胞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單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對與其他細胞共同組成的整體的生命起作用;(3)新細胞可以從老細胞中產生?!驹斀狻緼、細胞學說的建立揭示了動植物結構上的統(tǒng)一性,從而闡明了生物界的統(tǒng)一性,A正確;B、細胞學說闡明了一切動植物都是由細胞發(fā)育而來,使人們認識到植物和動物有著共同的結構基礎,B錯誤;C、細胞學說認為細胞有自己的生命,又對與其他細胞共同組成的整體生命起作用,C正確;D、 “新細胞由老細胞分裂產生”是魏爾肖在細胞學說的修正發(fā)展過程中提出
3、來的,D正確。故選B。2顯微鏡是生物學中常用的實驗設備。下圖是在用相同目鏡下轉換不同的物鏡對同一個標本進行觀察得到的結果,結合顯微鏡的使用方法判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圖中的放大倍數(shù)依次增大B物像從變?yōu)?,更換物鏡鏡頭后須用粗準焦螺旋調節(jié)焦距C觀察到物像的物鏡鏡頭長度比觀察到物像的物鏡鏡頭短D若用10物鏡看到有16個細胞布滿視野,則換成40物鏡后至少可看到1個細胞【答案】D【分析】放大倍數(shù)越大,視野亮度越暗,觀察到的細胞數(shù)目越少,由此可知,圖中的放大倍數(shù)依次減少?!驹斀狻緼、放大倍數(shù)越大,視野亮度越暗,觀察到的細胞數(shù)目越少,由此可知,圖中的放大倍數(shù)依次減少,A錯誤;B、物像從變?yōu)椋从傻捅剁R轉
4、換為高倍鏡,則更換物鏡鏡頭后須用細準焦螺旋調節(jié)焦距,B錯誤;C、物鏡的放大倍數(shù)越大,鏡頭長度越長,則觀察到物像的物鏡鏡頭長度比觀察到物像的物鏡鏡頭長,C錯誤;D、如果物鏡為10 x的情況下看到視野中布滿了16個細胞,那么把物鏡換成40后,即長度或寬度增大了4倍,則面積增大了16倍,所以在視野中可以看到的細胞數(shù)為16/16=1個,D正確。故選D。3近年來,乳酸菌和酵母菌共同發(fā)酵的制品酸馬奶酒在治療肺結核和胃腸疾病以及降血壓、降血脂等多種方面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下列關于酸馬奶酒中兩類菌種結構與代謝過程的比較,正確的是()A都具有細胞壁且化學組成成分相同B都具有細胞核且遺傳物質都是 DNAC都能進行細
5、胞呼吸且都離不開線粒體D都能合成蛋白質且合成場所都是核糖體【答案】D【分析】乳酸菌屬于原核生物,酵母菌屬于真核生物,據(jù)此分析作答?!驹斀狻緼、乳酸菌的細胞壁成分主要是肽聚糖,酵母菌細胞壁的成分主要是幾丁質,A錯誤;B、乳酸菌屬于原核生物,細胞中無細胞核,B錯誤;C、乳酸菌為原核生物,細胞中只有核糖體一種細胞器,無線粒體,C錯誤;D、乳酸菌和酵母菌都有核糖體,核糖體是蛋白質的合成場所,D正確。故選D。4尿液檢查是診斷相關疾病的重要依據(jù),其中尿糖試紙檢測的原理如圖所示。這種試紙與尿液相遇時,會因尿液中葡萄糖含量的由少到多而依次呈現(xiàn)出淺藍、淺綠、棕色或深棕色。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將上述兩種酶固
6、定在試紙上,就可檢測尿糖B據(jù)圖可知,尿液中葡萄糖濃度越高,過程生成的原子氧越多C步驟原子氧可以將某無色物質氧化成有色化合物D過程為比色,若試紙呈深棕色,可推出此人尿液中含較多的葡萄糖【答案】A【詳解】分析題圖可知,檢測尿糖時,需要把兩種酶和某種物質都固定在試紙上才可以檢測尿糖,故A錯誤;根據(jù)題意,葡萄糖越多,生成的氧原子越多,顏色越深,故B正確;氧原子具有氧化性,把無色物質氧化成有色化合物,故C正確;過程為比色法,若試紙呈現(xiàn)深棕色,說明尿液中的葡萄糖含量較多,故D正確。故選A。5下列有關細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敘述,正確的是()AC是構成細胞的基本元素,在人體活細胞中含量最多B核糖體、染色體、煙草
7、花葉病毒都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質組成CP是ATP、NADPH、生長素等化合物的組成元素DRNA和DNA組成元素的種類相同,五碳糖和堿基種類完全不同【答案】B【分析】組成細胞的基本元素有C、H、O、N,其中C是最基本的元素,O是含量最多的元素?!驹斀狻緼、C是構成細胞的基本元素,但是在人體活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A錯誤;B、核酸包括DNA和RNA,核糖體由蛋白質和RNA組成,染色體由蛋白質和DNA組成,煙草花葉病毒由蛋白質和RNA組成,故核糖體、染色體、煙草花葉病毒都主要是由核酸和蛋白質組成的,B正確;C、生長素是由色氨酸形成的,元素組成是C、H、O、N,不含P元素,C錯誤;D、RNA和DNA組
8、成元素的種類相同,五碳糖分別是核糖和脫氧核糖,堿基都有ACG,故堿基種類不完全相同,D錯誤。故選B。6生物大分子通常都有一定的分子結構規(guī)律,即是由一定的基本結構單位,按一定的排列順序和連接方式形成的多聚體,下列表述正確的是()A若為一段肽鏈的結構模式圖,則1表示肽鍵,2表示中心碳原子,3的種類有20種B若為一段RNA的結構模式圖,則1表示核糖,2表示磷酸基團,3的種類有4種C若為一段單鏈DNA結構圖,則1表示磷酸基團,2表示脫氧核糖,3的種類有4種D若表示多糖的結構模式圖,淀粉、纖維素和糖原是相同的【答案】B【分析】1、核糖根據(jù)五碳糖不同分為DNA和RNA,DNA與RNA中的五碳糖不同,堿基不
9、完全相同;核酸的基本組成單位是核苷酸,核苷酸的磷酸和五碳糖通過磷酸二酯鍵連接形成核苷酸鏈;2、蛋白質的基本組成單位是氨基酸,一個氨基酸的氨基與另一個氨基酸的羧基反應脫去1分子水,氨基酸殘基通過肽鍵連接形成肽鏈;3、淀粉、纖維素、糖原都是由單體葡萄糖聚合形成的多聚體,淀粉、纖維素、糖原的連接方式不同?!驹斀狻緼、如果該圖為一段肽鏈的結構模式圖,則1表示中心碳原子,2表示肽鍵,3表示R基團,其種類約20種,A錯誤;B、如果該圖為一段RNA的結構模式圖,則1表示核糖,2表示磷酸基團,3是堿基,RNA中的堿基含有A、U、C、G共4種,B正確;C、如果該圖為一段單鏈DNA的結構模式圖,則1表示脫氧核糖,
10、2表示磷酸基團,3是堿基,DNA中的堿基含有A、T、C、G共4種,C錯誤;D、淀粉、糖原、纖維素三種多糖的結構模式圖不同,該圖不能表示三種多糖的結構,D錯誤。故選B。72021年11月,我國首次實現(xiàn)從CO到蛋白質的合成:以鋼廠尾氣中的CO為碳源、以氨水為氮源,經優(yōu)化的乙醇梭菌(芽孢桿菌科)厭氧發(fā)酵工藝,22秒就可轉化出乙醇和乙醇梭菌蛋白,該蛋白可用于飼料生產。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乙醇梭菌蛋白合成加工過程中需要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等參與B氨水中的氮元素經反應后,主要分布在乙醇梭菌蛋白的氨基中C飼料煮熟后,由于蛋白質的空間結構被破壞,更易被動物消化吸收D乙醇梭菌與硝化細菌具有相同的代謝類型【
11、答案】C【分析】分析題意可知:工利用乙醇梭菌,以鋼廠尾氣中的一氧化碳為碳源、氨水為氮源大規(guī)模生物合成蛋白質,這有利于降低工業(yè)尾氣的排放,減少環(huán)境污染,也說明乙醇梭菌可以一氧化碳、氨水為原料合成蛋白質?!驹斀狻緼、乙醇梭菌是原核生物,沒有內質網和高爾基體,A錯誤;B、蛋白質的氮主要分布在肽鍵中,B錯誤;C、飼料煮熟后,由于蛋白質的空間結構被破壞,變成多肽鏈或短肽,更易被動物消化吸收 ,C正確;D、根據(jù)題干信息“乙醇梭菌厭氧發(fā)酵”,說明該菌是厭氧型微生物,而硝化細菌是需氧型微生物,D錯誤。故選C。8下圖中X代表某一生物學概念,其內容包括四部分。下列與此概念圖相關的描述錯誤的是()A若X為有機物,則
12、是脂質、糖類、蛋白質、核酸B若X表示植物細胞的結構,則代表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C若X是組成單位為葡萄糖的物質,則代表麥芽糖、蔗糖、淀粉和纖維素D若X為具有單層膜的細胞器,則表示內質網、高爾基體、溶酶體、液泡【答案】C【分析】1、細胞器的分類:具有雙層膜結構的細胞器有:葉綠體、線粒體,具有單層膜結構的細胞器有內質網、高爾基體、溶酶體、液泡,不具備膜結構的細胞器有核糖體和中心體。2、細胞中的有機物包括脂質、糖類、蛋白質和核酸。【詳解】A、細胞中的有機物包括脂質、糖類、蛋白質和核酸,A正確;B、植物細胞的結構包括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B正確;C、蔗糖是由葡萄糖和果糖脫水縮合形成的
13、二糖,C錯誤;D、細胞中具有單層膜結構的細胞器有內質網、高爾基體、溶酶體、液泡,D正確。故選C。9對細胞膜成分和結構的探索歷經百年,下列關于經典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A歐文頓發(fā)現(xiàn)脂溶性物質更容易通過細胞膜,推測細胞膜由兩層磷脂分子組成B羅伯特森在電鏡下看到了細胞膜的暗亮暗三層結構,提出細胞膜由蛋白質脂質蛋白質組成C科學家用放射性同位素對人鼠細胞膜上的糖被標記,證明細胞膜具有流動性D辛格和尼科爾森認為磷脂分子層在物質運輸?shù)冗^程中起決定性作用,提出細胞膜的流動鑲嵌模型【答案】B【分析】生物膜結構的探索歷程:19世紀末,歐文頓發(fā)現(xiàn)凡是可以溶于脂質的物質,比不能溶于脂質的物質更容易通過細胞膜進入細胞
14、,于是他提出:膜是由脂質組成的。20世紀初,科學家第一次將膜從哺乳動物的紅細胞中分離出來,化學分析表明,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質和蛋白質。1925年,兩位荷蘭科學家用丙酮從人的紅細胞中提取脂質,在空氣一水界面上鋪展成單分子層,測得單分子層的面積恰為紅細胞表面積的2倍。由此他們得出的結論是細胞膜中的脂質分子排列為連續(xù)的兩層。1959年,羅伯特森在電鏡下看到了細胞膜清晰的暗一亮一暗的三層結構,并大膽地提出生物膜的模型,所有的生物膜都由蛋白質一脂質一蛋白質三層結構構成,電鏡下看到的中間的亮層是脂質分子,兩邊的暗層是蛋白質分子,他把生物膜描述為靜態(tài)的統(tǒng)一結構。1970年,科學家用熒光標記的小鼠細胞和人細胞融
15、合的實驗,標記的是小鼠的抗體和人的抗體;表明細胞膜具有流動性。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流動鑲嵌模型為大多數(shù)人所接受。【詳解】A、歐文頓發(fā)現(xiàn)凡是可以溶于脂質的物質,比不能溶于脂質的物質更容易通過細胞膜進入細胞,于是他提出:膜是由脂質組成的;而不是推測細胞膜由兩層磷脂分子組成,這是后人證明的,A錯誤;B、羅伯特森認為生物膜由蛋白質-脂質-蛋白質三層構成,并把提出的三層結構模型把生物膜描述為靜態(tài)的統(tǒng)一結構,B正確;C、科學家用熒光標記的小鼠細胞和人細胞融合的實驗,表明細胞膜具有流動性;標記的是小鼠的抗體和人的抗體,然后將標記的抗體分別加入到人、鼠細胞中,抗體分別和人、鼠細胞的細胞膜上相應的抗原
16、結合;用的方法叫熒光標記法,不是用放射性同位素標記法,C錯誤;D、桑格和尼克森在1972年提出流動鑲嵌模型,大多數(shù)蛋白質分子也是可以運動的,在物質運輸?shù)冗^程中起決定性作用,D錯誤。故選B。10研究發(fā)現(xiàn)新冠病毒蛋白質外殼外存在一層病毒包膜,該包膜來源于宿主細胞膜,包膜上的糖蛋白S與人體細胞表面的受體ACE2結合是其侵入細胞的基礎,研究還發(fā)現(xiàn)吸煙會引起肺部細胞ACE2基因表達顯著增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包膜的主要成分為磷脂和蛋白質,其結構符合流動鑲嵌模型B糖蛋白 S 與受體 ACE2 結合體現(xiàn)了細胞膜可以進行細胞間的信息交流C受體 ACE2 在新冠病毒侵入人體細胞的過程中充當了載體的作用D與不
17、抽煙的人群相比,抽煙人群感染新冠病毒的概率更低【答案】A【分析】1、病毒沒有細胞結構,必須寄生在細胞內才能表現(xiàn)生命活動。2、新冠病毒進入人體細胞的方式為胞吞,體現(xiàn)了生物膜的結構特點-具有一定的流動性。【詳解】A、據(jù)題意可知,新冠病毒蛋白質外殼外存在一層病毒包膜,該包膜來源于宿主細胞膜,細胞膜主要成分是磷脂分子和蛋白質分子,結構符合流動鑲嵌模型,說明包膜的主要成分也為磷脂和蛋白質,其結構也符合流動鑲嵌模型,A正確;B、糖蛋白S是位于病毒表面的糖蛋白,而病毒無細胞結構,細胞間的信息交流是指發(fā)出信息和接收信息的都是細胞,因此糖蛋白 S 與受體 ACE2 結合不能體現(xiàn)了細胞膜可以進行細胞間的信息交流,
18、B錯誤;C、據(jù)題意可知,包膜上的糖蛋白S與人體細胞表面的受體ACE2結合是其侵入細胞的基礎,因此受體 ACE2 起識別作用,不能充當載體的作用,C錯誤;D、據(jù)題意可知,吸煙會引起肺部細胞ACE2基因表達顯著增加,人體細胞表面的受體ACE2數(shù)量增多,而且包膜上的糖蛋白S與人體細胞表面的受體ACE2結合是其侵入細胞的基礎,因此與不抽煙的人群相比,抽煙人群感染新冠病毒的概率更高,D錯誤。故選A。11“結構和功能相適應”是生物學的基本觀點之一。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葉綠體中基粒類囊體結構可擴大生物膜面積,有利于提高光反應的速率B細胞內的生物膜把各種細胞器分隔開,有利于細胞生命活動的高效進行C根尖分
19、生區(qū)細胞具有中央大液泡,有利于根吸收水分D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內含豐富的血紅蛋白,有利于運輸氧氣【答案】C【分析】1、葉綠體通過類囊體垛疊形成基粒來擴大膜面積,線粒體通過內膜向內折疊形成嵴來擴大膜面積。2、生物膜系統(tǒng)的功能:(1)使細胞具有一個相對穩(wěn)定的內環(huán)境,在細胞與環(huán)境之間進行物質運輸、能量交換和信息傳遞的過程中也起著決定性的作用。(2)細胞的許多重要的化學反應都在生物膜內或者膜表面進行。細胞內的廣闊的膜面積為酶提供了大量的附著位點,為各種化學反應的順利進行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3)細胞內的生物膜把細胞分隔成一個個小的區(qū)室,這樣就使得細胞內能夠同時進行多種化學反應,而不會相互干擾,保證了細胞的
20、生命活動高效、有序地進行。【詳解】A、葉綠體中基粒類囊體結構可擴大生物膜面積,增加光合色素和酶的分布,有利于提高光反應的速率,A正確;B、細胞內的生物膜把各種細胞器分隔開,有利于細胞生命活動的高效有序地進行,B正確;C、根尖分生區(qū)的細胞沒有中央大液泡,不利于根吸收水分,C錯誤;D、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的主要功能是運輸氧氣和二氧化碳,沒有細胞核和細胞器,內含豐富的血紅蛋白,有利于運輸氧氣,D正確。故選C。12施一公團隊解析核孔復合物(NPC)高分辨率結構的研究論文,震撼了結構分子生物學領域。文中提到,真核生物最重要的遺傳物質DNA主要位于核內,而一些最重要的功能蛋白和結構蛋白的合成卻主要位于核外
21、,因此真核生物細胞質和細胞核之間有一個雙向通道,組成這個通道的生物大分子就是NPC下列相關分析正確的是()ANPC的數(shù)量與細胞代謝強度有關B蛋白質和DNA等大分子可以通過NPC進出細胞核C附著有NPC的核膜與內質網膜、高爾基體膜直接相連D大分子通過NPC進出細胞核不需要消耗能量【答案】A【分析】分析題意可知,真核生物細胞質和細胞核之間有一個雙向通道,組成這個通道的生物大分子就是NPC,則NPC的功能相當于核孔,據(jù)此分析作答?!驹斀狻緼、分析題意可知,NPC是真核生物細胞質和細胞核之間有一個雙向通道,可以實現(xiàn)細胞核和細胞質的物質交換和信息交流,故NPC的數(shù)量與細胞代謝強度有關,A正確;B、NPC
22、具有選擇透過性,DNA不能通過NPC進出細胞核,B錯誤;C、附著有NPC的核膜與內質網膜直接相連,但不能與高爾基體膜直接相連,C錯誤;D、大分子通過NPC進出細胞核需要消耗能量,D錯誤。故選A。13對下面柱形圖相關含義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A若y表示細胞中有機物的含量,則b最有可能是蛋白質B若y表示細胞干重的基本元素含量,則b、d分別表示氧元素、碳元素C若y表示一段時間后不同離子(初始含量相同)占初始培養(yǎng)液的比例,則該培養(yǎng)液中培養(yǎng)的植物,其根細胞膜上a離子的載體多于c離子的載體D若y表示細胞液的濃度,a、b、c、d表示不同細胞,則在03g/mL蔗糖溶液中,發(fā)生質壁分離的可能性大小為bdc W
23、d(紅色花斑) w(白色)?,F(xiàn)有一些紅花植株與一株紅色花斑植株作親本雜交,后代出現(xiàn)的白花植株比例為1/6,則親本中紅花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為()AW Wd :W w=1:1BW Wd :W w=1:2CW Wd :W w=2:1DW Wd :W w=2:3【答案】B【分析】根據(jù)題干的信息“三者之間的顯隱性關系為W(紅色)Wd(紅色花斑)w(白色)”,明確基因型與性狀的關系為:紅色(WW、WWd、Ww)、紅色花斑(WdWd、Wdw)、白色(ww)【詳解】現(xiàn)有一些紅花植株(W_)與一紅色花斑植株(Wd_)作親本雜交,后代出現(xiàn)1/6的白花植株(ww),故親本紅色花斑植株的基因型為Wdw,其產生的w的配
24、子概率為1/2,而后代白花植株(ww)占的比例為1/6,因此親代紅花植株產生的w配子概率應該為1/3,分析各個選項,只有WWd:Ww=1:2,產生的w配子概率為1/3,故B正確。故選B。37豌豆紅花對白花為顯性,若花色受兩對或多對獨立遺傳的等位基因(A/a,B/b,C/c)控制,當植株的基因型中每對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個顯性基因時才開紅花,否則開白花,那么兩株基因型不同的開白花的豌豆植株雜交(不考慮染色體互換),下列有關后代花色敘述錯誤的是()A控制豌豆花色的基因的遺傳遵循孟德爾的遺傳規(guī)律B若花色性狀受兩對等位基因控制,則后代可能都開白花C若花色性狀受兩對等位基因控制,則后代中紅花可能占1/4
25、D若花色由三對等位基因控制,則后代中開白花的最大比例為1/25【答案】D【分析】1、某顯性親本的自交后代中,若全顯個體的比例為(3/4)n或隱性個體的比例為(1/4)n,可知該顯性親本含有n對雜合基因,該性狀至少受n對等位基因控制。2、某顯性親本的測交后代中,若全顯性個體或隱性個體的比例為(1/2)n,可知該顯性親本含有n對雜合基因,該性狀至少受n對等位基因控制?!驹斀狻緼、據(jù)題可知,花色受兩對或多對獨立遺傳的等位基因控制,故控制豌豆花色的基因的遺傳遵循孟德爾的遺傳規(guī)律,A正確;B、若花色性狀受兩對等位基因控制,則后代可能都開白花,如親本基因型組合為Aabbaabb,B正確;C、若花色性狀受兩
26、對等位基因控制,則后代中紅花可能占1/4,如親本基因型組合為AabbaaBb,C正確;D、若花色由三對等位基因控制,后代中開白花的最大比例為1,如AAbbccaabbcc,D錯誤。故選D。38某單子葉植物的抗?。═)對易感病t為顯性,高桿(D)對矮和(d)顯性,兩對等位基因獨立遺傳。現(xiàn)用基因型為TTdd、ttDD、ttdd三個品種進行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若要驗證基因的分離定律,可用和進行雜交,觀察F1的表現(xiàn)型和比例B若要驗證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可用和雜交所得的F1進行自交,觀察F2的表現(xiàn)型和比例C若要驗證基因的分離定律,可用和進行雜交,觀察F1的表現(xiàn)型及比例D若要驗證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
27、,可用和進行雜交,所得的F1與進行雜交,觀察F2的表現(xiàn)型及比例【答案】D【分析】1.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在雜合子的細胞中,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獨立性;生物體在進行減數(shù)分裂形成配子時,等位基因會隨著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分別進入到兩個配子中,獨立地隨配子遺傳給后代。2.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離或自由組合是互不干擾的;在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離的同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驹斀狻緼、分離定律是一對等位基因雜合子自交,后代表現(xiàn)型為3:1,因此可用和雜交所得的F1進行自交,觀察F2的表現(xiàn)型和比例,A錯誤;
28、B、自由組合定律,雙雜合子自交,子代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9:3:3:1,因此可用和進行雜交進行自交,觀察F2的表現(xiàn)型和比例,B錯誤;C、若要驗證基因的分離定律,可用和進行雜交的F1進行自交,觀察F2的表現(xiàn)型和比例,C錯誤;D、若要驗證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可用和進行雜交,所得的F1與進行雜交,觀察F2的表現(xiàn)型及比例,D正確。故選D。39果蠅常染色體上的基因A(卷翅)對基因a(正常翅)為顯性,基因F(星狀眼)對基因(正常眼)為顯性,基因A和基因F均屬于純合致死基因?,F(xiàn)讓基因型為AaFf的兩只雌雄果蠅進行交配,基因A/a,F(xiàn)/f在染色體上可能的相對位置有如圖所示的三種情況,不考慮交叉互換。下列有關說法錯誤
29、的是()A圖乙中的兩對等位基因的遺傳遵循自由組合定律,圖甲和圖丙中的兩對等位基因的遺傳不遵循自由組合定律B若這兩只雌雄果蠅的兩對基因所處位置對應圖甲,則所得子代全部表現(xiàn)為卷翅星狀眼,且全部為雜合子C若這兩只雌雄果蠅的兩對基因所處位置對應圖乙,則所得子代的性狀分離比為4:2:2: 1D若這兩只雌雄果蠅的兩對基因所處位置對應圖丙,則所得子代的性狀分離比為1: 1【答案】D【分析】分析圖示可知,圖甲中兩對等位基因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遵循基因的分離定律,能產生2種配子Af、aF;圖乙中兩對等位基因分別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能產生Af、af、AF、aF;圖丙中兩對等位基因位于一
30、對同源染色體上,遵循基因的分離定律,能產生2種配子AF、af?!驹斀狻緼、圖甲、丙中基因A/a、F/f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遵循基因的分離定律,不遵循基因自由組合定律,乙中的基因A/a、F/f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A正確;B、如果雌雄果蠅基因組成都對應甲,則二者都可以產生Af和aF的配子,二者雜交,子代AAff:aaFF:AaFf=1:1:2,但由于基因A和基因F均屬于純合致死基因,所以子代只有AaFf雜合子,表現(xiàn)為卷翅星狀眼,B正確;C、若這兩只雌雄果蠅的兩對基因所處位置對應圖乙,由于基因A和基因F均屬于純合致死基因,所以后代基因型及比例為AaFf:Aaff:aaFf
31、:aaff=4:2:2:1,則所得子代的性狀分離比為4:2:2: 1,C正確;D、如果這兩只雌雄果蠅的兩對基因所處位置對應圖丙,則可以產生的配子AF:af=1:1,交配后,子代AaFf:aaff=2:1,所以性狀分離比為2:1,D錯誤。故選D。二、綜合題402021年國際權威雜志科學發(fā)表了中國科學家人工合成淀粉的重大科技論文,引起全球關注。植物光合作用過程(A)和人工合成淀粉過程(B)如下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人工合成淀粉過程中應加入各種相應的催化酶,反應才能高效完成B人工合成淀粉的反應途徑先利用太陽能發(fā)電,然后利用電能制氫,再用于合成反應C葉肉細胞內類似于CO2C1中間體C3中間體的
32、過程需光反應提供NADPH和ATPD與植物光合作用固定CO2量相等情況下,人工合成淀粉積累的淀粉量大于植物積累的淀粉量【答案】C【分析】酶是活細胞產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機物。題圖中,A是植物光合作用過程,B是人工合成淀粉過程。【詳解】A、光合作用的卡爾文循環(huán)需要多種酶的催化作用下才能高效完成,圖中人工固定CO2合成糖類的反應過程與卡爾文循環(huán)相似,因此人工合成淀粉過程中應加入各種相應的催化酶,A正確;B、從圖中可以看出,人工合成淀粉利用了太陽能發(fā)電,然后利用電能將水分解成O2和H2,用于合成淀粉的過程,B正確;C、人工合成淀粉新途徑中由CO2C1中間體C3中間體的過程,綠色植物葉肉細胞內類似于
33、該過程的是二氧化碳的固定,不需要光反應提供NADPH和ATP,C錯誤;D、在與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相等的情況下,光合作用、人工合成淀粉兩種途徑合成糖類相等,而人工光合作用系統(tǒng)沒有呼吸作用消耗糖類(或植物呼吸作用消耗糖類),因此人工合成淀粉過程中積累的淀粉量更多,D正確。故選C。41膽固醇是人體中的一種重要化合物,血漿中膽固醇的含量受LDL(一種膽固醇舍量為 45%的脂蛋白)的影響。下圖表示細胞中膽固醇的兩個來源,分析并回答:(1)圖中過程產物徹底水解能得到_種不同的物質。(2)LDL受體的化學本質是_,LDL可以與細胞膜上的LDL受體結合,通過_(方式)進入細胞,此過程與細胞膜的_有關。
34、(3)脂蛋白是蛋白質和脂質的復合體,細胞中脂質合成的“車間”是_。(4)從圖中可以看出,當細胞膽固醇含量較高時,它可以抑制酶的合成和活性,也可以抑制_的合成。當LDL受體出現(xiàn)遺傳性缺陷時,會導致血漿中膽固酵含量_【答案】(1)6(2) 蛋白質(糖蛋白) 胞吞 流動性(3)內質網(4) LDL受體 增多【分析】據(jù)圖分析:表示轉錄:在細胞核內,以DNA一條鏈為模板,按照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合成RNA的過程; 表示翻譯:在細胞質中,以信使RNA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順序的蛋白質的過程。當細胞膽固醇含量較高時,它可以反過來抑制酶的合成和活性,也可以抑制LDL受體的合成。(1)對圖中過程可以進行如下分
35、析:細胞核中的雙螺旋打開,以其中一條鏈作為模板合成互補的鏈,合成產物mRNA,可判斷是轉錄過程,mRNA徹底水解能得到6種不同的物質,分別為核糖,磷酸,腺嘌呤(A),鳥嘌呤(G),胞嘧啶(C),胸腺嘧啶(T)。(2)LDL受體位于細胞膜表面,是膜表面的蛋白質分子;LDL為大分子,與LDL受體結合結合后,利用細胞膜的流動性,通過胞吞作用進入細胞。(3)內質網:由膜結構連接而成的網狀物,是細胞內蛋白質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質合成的“車間”,分為:滑面內質網(脂質、糖類)和粗面內質網(分泌蛋白)。(4)由圖可知,當細胞膽固醇含量較高時,它可以反過來抑制酶的合成和活性,也可以抑制LDL受體的合成。當LDL
36、受體出現(xiàn)遺傳性缺陷時,血漿中的膽固醇無法正常進入組織細胞,導致血漿中膽固醇含量升高。42早期地球大氣中的O2濃度很低,到了大約35億年前,大氣中O2濃度顯著增加,CO2濃度明顯下降。現(xiàn)在大氣中的CO2濃度約390molmol-1,是限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重要因素。核酮糖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是一種催化CO2固定的酶,在低濃度CO2條件下,催化效率低。有些植物在進化過程中形成了CO2濃縮機制,極大地提高了Rubisco所在局部空間位置的CO2濃度,促進了CO2的固定?;卮鹣铝袉栴}:(1)真核細胞葉綠體中,在Rubisco的催化下,CO2被固定形成_,進而被還原生成糖類,此過程發(fā)生
37、在_中。(2)海水中的無機碳主要以CO2和HCO3-兩種形式存在,水體中CO2濃度低、擴散速度慢,有些藻類具有圖1所示的無機碳濃縮過程,圖中HCO3-濃度最高的場所是_(填“細胞外”或“細胞質基質”或“葉綠體”),可為圖示過程提供ATP的生理過程有_。(3)某些植物還有另一種CO2濃縮機制,部分過程見圖2。在葉肉細胞中,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可將HCO3-轉化為有機物,該有機物經過一系列的變化,最終進入相鄰的維管束鞘細胞釋放CO2,提高了Rubisco附近的CO2濃度。由這種CO2濃縮機制可以推測,PEPC與無機碳的親和力_(填“高于”或“低于”或“等于”)Rubisco。圖2所示
38、的物質中,可由光合作用光反應提供的是_。圖中由Pyr轉變?yōu)镻EP的過程屬于_(填“吸能反應”或“放能反應”)。若要通過實驗驗證某植物在上述CO2濃縮機制中碳的轉變過程及相應場所,可以使用_技術。(4)通過轉基因技術或蛋白質工程技術,可能進一步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以下研究思路合理的有_。A改造植物的HCO3-轉運蛋白基因,增強HCO3-的運輸能力B改造植物的PEPC基因,抑制OAA的合成C改造植物的Rubisco基因,增強CO2固定能力D將CO2濃縮機制相關基因轉入不具備此機制的植物【答案】(1) 三碳化合物 葉綠體基質(2) 葉綠體 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3) 高于 NADPH和ATP 吸能
39、 同位素示蹤(4)ACD【分析】光合作用過程包括光反應和暗反應:(1)光反應:場所在葉綠體類囊體薄膜,完成水的光解產生H和氧氣,以及ATP的合成;(2)暗反應:場所在葉綠體基質中,包括二氧化碳的固定和C3的還原兩個階段。光反應為暗反應C3的還原階段提供H和ATP。(1)光合作用的暗反應中,CO2被固定形成三碳化合物,進而被還原生成糖類,此過程發(fā)生在葉綠體基質中。(2)圖示可知,HCO3-運輸需要消耗ATP,說明HCO3-離子是通過主動運輸?shù)?,主動運輸一般是逆濃度運輸,由此推斷圖中HCO3-濃度最高的場所是葉綠體。該過程中細胞質中需要的ATP由呼吸作用提供,葉綠體中的ATP由光合作用提供。(3)
40、PEPC參與催化HCO3-+PEP過程,說明PEPC與無機碳的親和力高于Rubisco。圖2所示的物質中,可由光合作用光反應提供的是ATP和NADPH,圖中由Pyr轉變?yōu)镻EP的過程需要消耗ATP,說明圖中由Pyr轉變?yōu)镻EP的過程屬于吸能反應。若要通過實驗驗證某植物在上述CO2濃縮機制中碳的轉變過程及相應場所,可以使用同位素示蹤技術。(4)A、改造植物的HCO3-轉運蛋白基因,增強HCO3-的運輸能力,可以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A符合題意;B、改造植物的PEPC基因,抑制OAA的合成,不利于最終二氧化碳的生成,不能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B不符合題意;C、改造植物的Rubisco基因,增強
41、CO2固定能力,可以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C符合題意;D、將CO2濃縮機制相關基因轉入不具備此機制的植物,可提高Rubisco所在局部空間位置的CO2濃度,促進CO2的固定,從而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D符合題意。故選ACD?!军c睛】本題的知識點是光合作用的過程,旨在考查學生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戎知識網絡,并學會根據(jù)題干和題圖獲取信息,利用相關信息結合所學知識進行推理、解答問題。43下圖中甲、乙分別表示某種生物細胞分裂過程中某一時期的模式圖,丙表示分裂過程中不同時期每條染色體上的DNA分子數(shù)目的變化,丁表示分裂中不同時期染色體和核DNA數(shù)量的關系。據(jù)圖回答相關問題:(1)圖
42、甲若為減中期細胞,則該生物體細胞共有_條染色體,圖乙所示細胞中共有_條姐妹染色單體。(2)處于圖丙中BC段的是圖_(填“甲”或“乙”)所示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不會出現(xiàn)圖丁中_ 。(3)圖甲、圖乙分別對應圖丁中_和_。(4)若將某生物(2n=20)分裂旺盛的組織放在含有5溴尿嘧啶脫氧核苷(5-溴尿嘧啶脫氧核苷酸與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結構類似,可與堿基A配對)的培養(yǎng)液中培養(yǎng),在不同分裂時期取出細胞,然后用姬姆薩染料染色(已知雙鏈DNA分子不摻或一條單鏈摻有BrdU時呈深藍色,兩條單鏈都摻有BrdU呈淺藍色),則在第二次有絲分裂中期的細胞中和第三次有絲分裂中期的細胞中出現(xiàn)的色差染色體數(shù)各為_、_;若觀
43、察到某個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細胞沒有色差染色體,則該細胞分裂產生的子細胞染色體數(shù)為_?!敬鸢浮?1) 8 0(2) 甲 d(3) b a(4) 20 020 10【分析】題圖分析,圖甲細胞中含有同源染色體,且染色體排列在赤道板上,處于有絲分裂中期;圖乙細胞中著絲點(粒)分裂,處于有絲分裂后期;圖丙是一條染色體上的DNA含量變化,AB表示間期染色體復制,BC表示有絲分裂的前期和中期、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的全過程和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的前、中期,D點之后表示有絲分裂的后期、末期和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和末期;圖丁是細胞分裂過程的染色體與DNA的變化的柱形圖,a、c表示染色體DNA=11;b表示染色體DNA=12;d
44、表示染色體DNA=21,這種情況不存在。(1)圖甲若為減中期細胞,此時細胞中不含同源染色體,其中的染色體數(shù)目是該生物體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目的一半,則該生物體細胞共有8條染色體;圖乙所示細胞中著絲點(粒)分裂,染色體數(shù)目暫時加倍,因此其中不含姐妹染色單體(0條)。(2)圖丙中BC段表示的是染色體DNA=12,圖甲所示細胞處于該階段;d表示染色體DNA=21,有絲分裂過程中不會出現(xiàn)圖丁中d圖。(3)圖甲細胞中含有同源染色體,且染色體排列在赤道板上,處于有絲分裂中期,此時每條染色體上有2個DNA分子,對應與圖丁中的b;圖乙表示有絲分裂后期,此時染色體數(shù)目暫時加倍,染色體:DNA=1:1,則對應圖丁中a。
45、(4)若將某生物(2n=20)分裂旺盛的組織,若進行有絲分裂,放在含有5溴尿嘧啶脫氧核苷的培養(yǎng)液中培養(yǎng),在不同分裂時期取出細胞,然后用姬姆薩染料染色(已知雙鏈DNA分子不摻或一條單鏈摻有BrdU時呈深藍色,兩條單鏈都摻有BrdU呈淺藍色),由于DNA復制為半保留復制,則第一次有絲分裂完成產生的子細胞中所有的染色體DNA均為一條單鏈摻有BrdUu,即都表現(xiàn)為深藍色,繼續(xù)進行第二次復制時,由于原料是含有5溴尿嘧啶脫氧核苷,則間期復制后形成的每條染色體含有的兩個DNA分子是一個兩條單鏈均摻有BrdU,另一個DNA分子只有一個單鏈摻有BrdU,因此,在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細胞中出現(xiàn)的色差染色體數(shù)為20個,第二次有絲分裂中期的細胞中20條染色體均為一條染色單體為淺藍色,一條染色單體為深藍色,經過第二次有絲分裂后期之后,分開的染色體隨機組合進入子細胞中,則產生的子細胞中含有淺藍色的染色體數(shù)目為020條,含有深藍色染色體數(shù)目的200條,則第三次分裂中期的細胞中出現(xiàn)的色差染色體數(shù)為020條;若觀察到某個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細胞沒有色差染色體,則該細胞進行的是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則產生的子細胞染色體數(shù)為1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Unit 5 Welcome》(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北師大版(一起)英語二年級上冊
- 河北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大學《數(shù)據(jù)結構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Unit 7 Outdoor fun Pronunciation 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譯林版英語七年級下冊
- 廣東水利電力職業(yè)技術學院《建筑力學與結構選型》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湖北財稅職業(yè)學院《智慧物流技術與裝備》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黔南民族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峨娐穼嶒灐?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內蒙古民族幼兒師范高等??茖W?!端姽こ淌┕ぁ?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濟南2025年山東濟南市歷城區(qū)所屬事業(yè)單位招聘初級綜合類崗位50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1
- 焦作工貿職業(yè)學院《無人機行業(yè)應用》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海南經貿職業(yè)技術學院《化學教學設計研究》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論-課件
- 400字作文稿紙(方格)A4打印模板
- 不領證的夫妻離婚協(xié)議書
- 鋁型材企業(yè)組織架構及部門職能
- 華為BEM戰(zhàn)略解碼體系完整版
- Python商務數(shù)據(jù)分析與實戰(zhàn)PPT完整全套教學課件
- 利用“自然筆記”提高小學生科學素養(yǎng)獲獎科研報告
- 焓濕圖的應用實例
- 2022-2023學年江蘇省揚州市普通高校高職單招綜合素質測試題(含答案)
- 小學科學教科版三年級下冊全冊課課練習題(2023春)(附參考答案)
- 《是誰覺醒了中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