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至隋唐的文化》課件完美版2_第1頁
《三國至隋唐的文化》課件完美版2_第2頁
《三國至隋唐的文化》課件完美版2_第3頁
《三國至隋唐的文化》課件完美版2_第4頁
《三國至隋唐的文化》課件完美版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第八課 三國至隋唐五代的文化課程標準: 認識三國兩晉南北朝至隋唐時期思想文化領城的新成就。1第八課 三國至隋唐五代的文化課程標準: 認識三國兩晉南北2 前言洛陽 白馬寺白馬寺興建于東漢初年,是佛教傳入中國后興建的第一座寺院,有中國佛教的“祖庭”和“釋源”之稱。東漢明帝曾夜夢丈六金人,頂佩白光,自西方飛來。大臣傅毅認為這是西方的佛,漢明帝遂“感夢求法”,令人于永平七年(64年)赴天竺(古代印度)求佛法。他們在西域的大月氏(古代阿富汗)遇到了來自天竺的僧人攝摩騰和竺法蘭,得佛經(jīng)佛像,于是相偕同行,以白馬馱經(jīng),并于永平十年(67年)來到京城洛陽。為了給高僧一個居住和譯四十二章經(jīng)的地方,漢明帝敕命按

2、天竺式樣建造了一組建筑,為了紀念白馬馱經(jīng)之功,便將這組建筑命名為“白馬寺”。2 前言洛陽 白馬寺白馬寺興建于東漢初年,是佛教傳入中國后興知 識 梳 理漢朝:漢武帝時期,儒學獨尊地位確立,呈現(xiàn)繁盛之勢中國本土宗教道教在民間廣為傳播,外來宗教佛教在中國盛行相互影響:道教受到儒學的影響,主張“貴儒”和“尊道”, 佛教也吸收儒學的精髓,漸趨中國本土化。 儒學開始吸收佛教和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發(fā)展。儒學 道教 佛教漢朝三國兩晉南北朝學習聚焦: 魏晉南北朝時期,思想活躍,呈現(xiàn)多元特征知 識 梳 理漢朝:漢武帝時期,儒學獨尊地位確立,呈現(xiàn)繁盛之隋朝:儒學家提出儒、佛、道“三教合歸儒”, 又稱三教合一 主張以

3、儒學為主,調(diào)和吸收佛教、道教理論唐朝: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奉老子為祖先,道教最受尊崇武則天時,佛教在社會上也有很大發(fā)展,形成不同宗派。禪宗的傳播和修行比較簡便,對后世影響最大。 隋唐儒學 道教 佛教知 識 梳 理隋朝:儒學家提出儒、佛、道“三教合歸儒”, 又稱三教合一隋儒影響:1 佛教盛行,廣修寺廟,耗費了大量的錢財,僧侶不從事生產(chǎn),嚴重影響到政府利益。2 南朝無神論思想家范縝:提出人的精神和肉體是統(tǒng)一的,對佛教進行抨擊。北魏、北周及唐朝幾度滅佛。佛教文化遭受損失,但是佛教發(fā)展未從根本上受到遏制3 儒學的正統(tǒng)地位也受到挑戰(zhàn),唐中期韓愈率先提出復興儒學,用儒家的天命論和封建綱常來反對佛教的觀點,鞏

4、固儒學主流思想的統(tǒng)治地位,維護封建統(tǒng)治三武一宗滅佛, 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和后周世宗先后4 次滅佛儒學 道教 佛教隋唐知 識 梳 理“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杜牧儒學 道教 佛教隋知 識 梳 理“南朝四百八十寺,多思想發(fā)展的特征儒學 道教 佛教知 識 梳 理思想活躍,呈現(xiàn)多元特征儒學占主體地位思想發(fā)展的特征儒學 道教 佛教知 識 梳 理思想活躍P43 歷史縱橫魏晉玄學根據(jù)歷史縱橫中的材料說明魏晉玄學產(chǎn)生的背景、思想主張及影響各是什么?(1)背景:統(tǒng)治階級內(nèi)部斗爭激烈。(2)內(nèi)容:思想上,主張?zhí)摕o的“道”,宣揚“無”是產(chǎn)生萬物的根本;政治上,主張“無為”;社會風氣上,崇尚“清談”

5、。(3)影響:形成了寄情山林、縱酒清談的社會風氣。P43 歷史縱橫魏晉玄學根據(jù)歷史縱橫中的材料說明魏晉玄學產(chǎn) 1.“虎溪三笑”講的是儒者陶淵明、道士陸修靜、僧人慧遠一起品茗暢談、樂而忘返的故事。據(jù)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實的結論是,當時()A.儒道佛出現(xiàn)融合的趨勢 B.佛教開始傳入中國 C.詩歌創(chuàng)作呈現(xiàn)繁榮局面 D.繪畫風格以寫實為主答案A2.甘肅敦煌出土的父母恩重經(jīng)是由唐代中國本土僧人編寫的佛經(jīng),該經(jīng)借佛陀之口,講述人們從父母那里得到的恩惠,倡導子女感恩、孝順父母。這表明()A.佛教思想沖擊著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B.宣揚“孝道”成為佛經(jīng)主要內(nèi)容C.佛教文化和中國傳統(tǒng)文化趨于合流D.佛教文化主動適應中國文化

6、傳統(tǒng)答案D對點訓練 1.“虎溪三笑”講的是儒者陶淵明、道士陸修靜、僧人慧遠一起東漢末年:曹操父子為代表的建安文學東晉:陶淵明田園詩南朝:駢文南北朝:民歌漢朝三國兩晉南北朝唐:中國文學發(fā)展的又一個高峰。詩歌創(chuàng)作進入黃金時代李白 詩仙 杜甫 詩圣隋唐文 學 知 識 梳 理浪漫主義和現(xiàn)實主義 東漢末年:曹操父子為代表的建安文學東晉:陶淵明田園詩漢朝唐:P43 史料閱讀同校秘書:指元和白同在秘書省任校書郎的職務,為正九品。禁省:禁中,省中,指皇宮 郵候:傳舍,館驛。牛童馬走:舊時地位地位卑下的人。牛童,即牧童;馬走,猶仆役。村校:鄉(xiāng)村的私塾。解讀唐朝元和年間興起了用通俗化的樂府體寫時事和社會生活的詩歌

7、運動,后世稱之為新樂府詩運動(西漢設置樂府,掌宮廷和朝會音樂。由樂府采集和創(chuàng)作的詩歌遂被稱 作樂府。相當一部分樂府詩采自民間,具有通俗易懂、反映現(xiàn)實和可以入樂等特點。后來文人也仿作樂府詩,唐朝把南北朝以前的樂府詩統(tǒng)稱作古樂府)。其中最主要的代表人物就是元稍和白居易。世人常把元稍和白居易并稱元白。 元稍和白居易是好朋友,他們作詩的風格相近,多是現(xiàn)實題材,又通俗易懂,一般民眾都聽得懂,所以影響很大。P43 史料閱讀同校秘書:指元和白同在秘書省任校書郎的職書法在東漢末年成為一種藝術魏晉南北朝:隸書、草書、楷書和行書等各種書體均已完備。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博采眾長,諸體兼精,世稱“書圣”。東晉:出現(xiàn)知名

8、的專職畫家,以顧愷之為代表。提出“以形寫神”,人物栩栩如生,女史箴圖和洛神賦圖漢朝三國兩晉南北朝文 學 知 識 梳 理“飄若浮云,矯若游龍”書法在東漢末年成為一種藝術魏晉南北朝:隸書、草書、楷書和行書顧愷之洛神賦圖 女史箴圖顧愷之洛神賦圖 我國古代字體的演變過程隸書楷書行書草書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藝 術我國古代字體的演變過程隸書楷書行書草書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藝 藝 術藝 術魏晉至隋唐時期:佛教廣泛傳播,山西大同的云岡石窟、河南洛陽的龍門石窟、甘肅敦煌莫高窟等,都是聞名世界的佛教藝術寶庫。隋唐書法:融匯了南朝的秀美和北朝的雄健, 創(chuàng)出新風格。顏真卿氣勢雄渾的顏體,柳公權骨力遒勁的柳體最為有名。隋唐

9、繪畫:題材廣泛,風格多樣。宗教畫生活氣息濃厚,人物畫注重表現(xiàn)人的形態(tài),山水、花鳥也成為繪畫主題。唐朝的吳道子被尊為“畫圣”。藝 術隋唐知 識 梳 理“顏筋柳骨”魏晉至隋唐時期:佛教廣泛傳播,山西大同的云岡石窟、河南洛陽的三國至隋唐的文化課件完美版2三國至隋唐的文化課件完美版2王羲之 蘭亭集序王羲之 蘭亭集序文學藝術發(fā)展特征藝 術知 識 梳 理文學藝術具有承上啟下的特色,唐朝達到高峰。文學藝術發(fā)展特征藝 術知 識 梳 理文學藝術具有承上啟下的P44 思考點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出現(xiàn)了詩圣書圣畫圣等杰出人 物。這一時期的文藝成就達到高峰的原因是什么?1 經(jīng)濟的發(fā)展與繁榮,為文藝成就達到高峰 提供了物

10、質基礎。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經(jīng)濟繼續(xù)發(fā)展,江南經(jīng)濟得到開發(fā)。隋唐大運河溝通南北,社會經(jīng)濟繁榮。2選官制的發(fā)展與官僚政治的成熟,為文藝 成就達到高峰提供了人才基礎。魏晉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和隋唐的科舉制,促進了官僚政治的發(fā)展成熟,官僚成為了文學藝術創(chuàng)作的最主要的人才群體,促進了文學藝術的發(fā)展。P44 思考點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出現(xiàn)了詩圣書圣畫P44 思考點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出現(xiàn)了詩圣書圣畫圣等杰出人 物。這一時期的文藝成就達到高峰的原因是什么?3安定的社會環(huán)境,為文藝成就達到高峰提供了社會條件。魏晉南北朝時期南方相對安定,隋唐統(tǒng)一后政治穩(wěn)定,帶來了全國的社會安定。4民族交融及開放包容的外交政策,為

11、文藝 成就達到高峰提供了多元的文化基因。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印度、中亞文化傳人,深刻影響了中國文化,在文藝領域以繪畫和雕塑 較為顯著。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民族交融及隋唐時期開明的民族政策,豐富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內(nèi)容。P44 思考點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出現(xiàn)了詩圣書圣畫敦煌 莫高窟敦煌 莫高窟敦煌 莫高窟敦煌 莫高窟敦煌 莫高窟敦煌 莫高窟山西 云岡石窟山西 云岡石窟山西 云岡石窟山西 云岡石窟山西 云岡石窟山西 云岡石窟河南洛陽 龍門石窟 河南洛陽 龍門石窟 河南洛陽 龍門石窟 河南洛陽 龍門石窟 1.英國大英博物館藏有一件來自中國的畫卷臨摹品,它的原作創(chuàng)作于東晉,體現(xiàn)了“以形寫神”的特色。該畫卷最可

12、能是()A.女史箴圖 B.禹貢地域圖C.齊民要術 D.高逸圖答案A2.宋代詩人楊萬里說:“詩至唐而盛,至晚唐而工。蓋當時以此設科取士,士皆爭竭其心思而為之?!边@說明()A.唐詩影響深遠 B.科舉制促進唐詩的繁榮 C.唐詩取材廣泛 D.唐詩表現(xiàn)形式多種多樣答案B對點訓練1.英國大英博物館藏有一件來自中國的畫卷臨摹品,它的原作創(chuàng)作南朝:祖沖之精確地算出圓周率北朝:賈思勰著述的齊民要術,是中國現(xiàn)存最早最完整的農(nóng)書。西晉:杰出地圖學家,裴秀繪制出禹貢地域圖, 并提出繪制地圖的方法。三國兩晉南北朝科 技知 識 梳 理南朝:祖沖之精確地算出圓周率科 技知 識 梳 理西晉地圖學家裴秀禹貢地域圖科 技西晉地圖

13、學家裴秀禹貢地域圖科 技P45 學思之窗舍本逐末,賢哲所非,日富歲貧,饑寒之漸,故商賈之事,闕而不錄。 -齊民要術序賈思勰的這段話,反映了他怎樣的思想?反映了賈思勰重農(nóng)抑商的思想。P45 學思之窗舍本逐末,賢哲所非,日富歲貧,饑寒之漸,故商隋唐:古代建筑成熟時期,隋朝李春趙州橋,世界上現(xiàn)存最古老的石拱橋。唐朝:雕版印刷佛經(jīng)、日歷和書籍, 唐中期書籍還記載了火藥的配方。 唐末火藥開始用于戰(zhàn)爭,火箭是最早的火藥武器。 天文學家僧一行測算了地球子午線長度 醫(yī)學家孫思邈完成醫(yī)學名著千金方,總結了歷代和當時的醫(yī)藥學成果。 唐高宗時編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由國家頒行的藥典???技隋唐知 識 梳 理隋唐:

14、古代建筑成熟時期,隋朝李春趙州橋,世界上現(xiàn)存最古老的石雕版印刷金剛經(jīng)卷子此為868 年唐朝印制的金剛經(jīng)卷子,高23 厘米,寬843 厘米,是世界上現(xiàn)存最早的、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它原藏于敦煌藏經(jīng)洞,1899 年被發(fā)現(xiàn),現(xiàn)存于大英圖書館。雕版印刷金剛經(jīng)卷子此為868 年唐朝印制的金剛經(jīng)卷子知 識 梳 理科技發(fā)展的特點科 技科技在諸多領域取得了新成果,隋唐科技走在世界前列。知 識 梳 理科技發(fā)展的特點科 技科技在諸多領域取得了新某校學生開展中國古代文明系列明信片設計活動,下圖明信片設計稿的主題是()A.科學技術發(fā)達 B.醫(yī)學領先世界C.手工技藝精湛 D.繪畫成就卓越 答案A據(jù)愛日齋叢抄載:“大

15、概唐末漸有印書,特未能盛行,遂以為始于蜀也。當五季亂離之際,經(jīng)籍方有托而流布于四方,天之不絕斯文,信矣!”這說明()A.唐代雕版印刷術已得到普遍使用B.活字印刷的書籍逐漸得到了推廣C.學術文化的傳播僅依靠手抄書籍D.雕版印刷術的進步促進文化發(fā)展 答案D某校學生開展中國古代文明系列明信片設計活動,據(jù)愛日齋叢抄背景: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佛教的傳播和中外文化交流密不可分從東漢后期到北朝,陸續(xù)有中亞、印度的高僧來華,將大批佛經(jīng)翻譯成漢文為了求得佛教真解,也有一些中國名僧西行取經(jīng)伴隨佛教東傳而來的異域文化,在很多方面對中國產(chǎn)生深遠影響表現(xiàn):1 東晉法顯從長安出發(fā),經(jīng)西域至天竺,收集了大量梵文經(jīng)典寫成佛國

16、記,研究中國和印度、巴基斯坦歷史的重要文獻唐朝高僧玄奘,貞觀初年西行前往天竺取經(jīng),在天竺佛教中心那爛陀寺鉆研多年,后周游各國講學成為公認的佛學大師,寫出大唐西域記中外文化交流知 識 梳 理背景:中外文化交流知 識 梳 理2 中國佛教的發(fā)展也影響到周邊國家 日本、新羅等國常常派學問僧來長安求法,日本的空海帶走了許多佛經(jīng)和詩文集。 唐朝高僧鑒真6 次東渡,傳授佛法。3 唐首都長安聚集了許多國家和地區(qū)的使節(jié)、商人、僑民,成為當時的國際大都會。4 日本、新羅向唐朝派遣了許多使節(jié)和留學生,有的留學生還在唐朝考中進士。5 唐朝后期,經(jīng)海路來華的西亞商人在廣州、泉州等南方港口城市定居, 伊斯蘭教也傳入唐朝。

17、中外文化交流知 識 梳 理特點:中外文化交流頻繁,文化上兼容并包,注意吸收各族和外來文化的優(yōu)秀成分。2 中國佛教的發(fā)展也影響到周邊國家中外文化交流知 識 梳 理胡旋舞是來自西域游牧民族的一種舞蹈。隋唐時期的樂舞受西域和周邊鄰國的影響,風格多樣, 具有壯闊歡騰的盛世特色。敦煌莫高窟壁畫胡旋舞胡旋舞是來自西域游牧民族的一種舞蹈。隋唐時期的樂舞受西域和周唐招提寺是鑒真和他的弟子在日本奈良仿唐制建造的寺院,是建筑藝術的杰作,至今被日本視為國寶。唐招提寺唐招提寺是鑒真和他的弟子在日本奈良仿唐制建造的寺院,是建筑藝P46 學思之窗 1文字方面:日本文字的創(chuàng)制受到了漢字的影響,漢字在朝鮮廣泛使用。2思想與宗

18、教方面:佛教經(jīng)過中國傳入朝鮮和日本,中國的儒學也傳入朝鮮、日本,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3社會與習俗方面:飲茶與圍棋在隋唐時期由中國傳人朝鮮和日本。朝鮮貴族寬衣博帶的服飾和婦女的發(fā)式多是模仿南朝,日本的和服深受唐朝影響。 這一時期,中國文化對周邊國家的影響有哪些?P46 學思之窗 1文字方面:日本文字的創(chuàng)制受到了漢字的影響P46 學思之窗 4城市與建筑:新羅都城平壤,日本飛鳥、奈良時代的都城藤原京、平城京都是模仿隋唐的長安、洛陽建造起來的;日本寺院建筑也往往仿唐,如唐招提寺,是由鑒真大師及其弟子依據(jù)唐朝寺院的風格式樣建造的。5科技:造紙術、印刷術傳入朝鮮,漏刻、測影等儀器,印刷、水車制造、瓷器燒 制、銅鏡鑄造等技術,均在唐朝傳入日本;在農(nóng)業(yè)上,中國茶種傳人日本。6制度:日本仿照隋唐的均田制和租庸調(diào)制,頒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調(diào)制。這一時期,中國文化對周邊國家的影響有哪些?P46 學思之窗 4城市與建筑:新羅都城平壤,日本飛鳥、奈鑒真東渡日本,歷盡艱辛,雙目失明,6次乃成。在754年抵達日本。鑒真準備東渡鑒真東渡日本,歷盡艱辛,鑒真準備東渡貞觀初年,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經(jīng),經(jīng)過4年的長途跋涉到達天竺貞觀初年,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