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年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下冊期中考試卷_第1頁
2020-2021年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下冊期中考試卷_第2頁
2020-2021年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下冊期中考試卷_第3頁
2020-2021年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下冊期中考試卷_第4頁
2020-2021年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下冊期中考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20 2021 年教七級史冊中試(答)班級:(時間:60 分鐘 姓名:分數(shù):100 分) 分數(shù):一選題共 小,題 , 50 )1、“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 秋點兵。”這是南宋抗金將領辛棄疾寫的詞,描寫的是南宋抗金軍隊的情景。 金最終被哪一少數(shù)民族所滅( )A契丹族 B蒙古族 C黨項族 D匈奴族2、“秦以后中國的文化曾遭受到三次厄運:一次是秦始皇的焚書,一次是漢武 帝的罷黜百家,又一次是明初的科舉制度?!泵鞒醯目婆e制度成為中國文化 “厄運”的原因是( )A注重考查詩賦 B打破門第限制C采用八股取士 D考生任意發(fā)揮自己的見解3、隋朝是個短命王朝,僅傳二

2、世即亡,隋朝滅亡的最根本原因是( )A權臣當?shù)?B隋煬帝的暴政 C土地兼并嚴重 D隋末農(nóng)民起義4、孫吳的都城“建業(yè)”和東晉的都城“建康”,都指今天的( )A北京 B南京 C洛陽 D長安5、唐朝著名的詩人有很多。有一位詩人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憂國憂民,反映社會現(xiàn)實 生活的詩作,“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就是他的名句。后人稱他為“詩 圣”。他是( )A王維 B杜甫 C李白 D白居易6、唐朝從“小邑猶藏萬家室”到“人煙斷絕,千里蕭條”的轉(zhuǎn)折點是( ) A開鑿運河 B安史之亂 C黃巢起義 D靖康之變7、中國是傳統(tǒng)的農(nóng)業(yè)國家,充滿智慧的古代勞動人民很早就把耕犁由直轅改成 了曲轅,以便于精耕細作(如下圖)。這種農(nóng)

3、具發(fā)明于( )A春秋 B戰(zhàn)國 C西漢1 / D唐朝8、七年級某歷史興趣小組在學習“隋唐時期”的內(nèi)容時,整理了如下資料,請 你為他們的學習制定一個合適的主題( )A早期國家的建立和社會變革 C民族關系的發(fā)展和社會變化B政權并立和民族交融 D繁榮與開放的時代9、據(jù)史書記載:“宮室焚燒,十不存一人,煙斷絕,千里蕭條?!睆拇?,唐朝 由盛轉(zhuǎn)衰,逐漸形成了藩鎮(zhèn)割據(jù)的局面,與此相關的歷史事件是( ) A李密起義 B黃巢起義 C八王之亂 D安史之亂10、“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籽?!睋?jù)考古發(fā)現(xiàn),使用磨制石器、種植粟的是 ( )A北京人 B山頂洞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11、有學者認為,戊戌變法所傳播的西方政

4、治學說和自然科學知識,將統(tǒng)治中 國人幾千年的封建思想打開了缺口。這說明戊戌變法( )A起到了思想啟蒙作用 C創(chuàng)立了君主立憲政體B使西方政治學說深入人心 D動搖封建思想的統(tǒng)治12、五代十國中,五代相繼統(tǒng)治的地區(qū)是( )A黃河流域 B江南地區(qū) C東北地區(qū) D長江流域13、隋朝主持開通大運河的是( )A隋文帝 B隋煬帝 C唐太宗 D秦始皇14、“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到“禮樂征伐自諸侯出”,反映了春秋時期最顯著 的政治特點是( )2 / A分封諸侯眾多,離心離德 C霸主尊王攘夷,輔助弱小B周王室中興,王權加強 D周王室衰微,諸侯爭霸15、“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是唐末農(nóng)民大起義領袖黃巢的詩

5、句。唐末農(nóng)民起義( )A給唐朝統(tǒng)治以致命的打擊 C平定了安史之亂B推翻了唐朝的統(tǒng)治 D形成了藩鎮(zhèn)割據(jù)局面16、開元末年,唐朝朝政日趨腐敗,社會上各種矛盾日益尖銳;各地節(jié)度使集 軍權,行政權和財權于一身,勢力膨脹,逐漸形成藩鎮(zhèn)割據(jù)的局面;人民賦役 繁重,生活困苦,發(fā)動了大規(guī)模農(nóng)民起義。這段話描述了唐朝( ) A安史之亂 B衰落的原因 C農(nóng)民起義 D衰落的影響 17、下圖是不同時期的人們對孔子和儒家認可程度的變化曲線圖。圖中出現(xiàn) 甲、乙所示狀況的原因是( )A百家爭鳴,焚書坑儒 C百家爭鳴,獨尊儒術B焚書坑儒,獨尊儒術 D焚書坑儒,八股取士18、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射雕英雄傳中,全真七子之一丘處機為

6、兩個未出 世的孩子分別取名:郭靖和楊康,并各贈一劍。丘處機此舉是為讓孩子們勿忘 國恥。當時這一“國恥”是指( )A金滅北宋 B遼滅北宋 C西夏滅北宋 D蒙古滅南宋19、秦朝和隋朝這兩個封建王朝之間的相似之處有( )都結束了長期分裂的局面,實現(xiàn)統(tǒng)一存在時間都很短暫,歷二世而亡 都修筑了大型工程都開創(chuàng)了影響深遠的政治制度A B C D20、唐王建涼州行:“蕃人舊日不耕犁,相學如今種禾黍?!币孕竽翞橹?的吐蕃,開始學習農(nóng)耕,這是發(fā)生在( )3 / A松贊干布統(tǒng)一青藏高原后 C金城公主入藏后B文成公主入藏后 D唐蕃會盟后21、下圖是七年級教科書某一單元的部分目錄,它們反映的時代特征是 ( )A兩宋歷史

7、的短暫C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B少數(shù)民族的崛起 D民族政權的并立22、歷史學習要善于抓住特征和主題。如果你要完成一篇關于“遼、宋、西 夏、金時期”的歷史小論文,你可以確定的最合適的論文主題是( )A民族政權并立的時代 C地方軍閥割據(jù)的時代B諸侯交替掌握政權的時代 D封建國家統(tǒng)一的時代23、下圖是北京通州遼代墓葬出土的醬釉馬鐙壺。該壺用北宋定窯技術燒制, 造型仿照皮水囊,扁身雙孔,便于穿繩攜帶。這件文物可用于研究( )A遼代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技術的發(fā)展 C宋代都市生活的豐富多彩B契丹族與漢族的文化交融 D蒙古的崛起與元朝的統(tǒng)一24、下列對三國鼎立局面形成的評價,符合歷史發(fā)展趨勢的一項是( )A局部統(tǒng)一,為大

8、一統(tǒng)創(chuàng)造了條件 C政權割據(jù),形成了國家分裂局面B戰(zhàn)亂頻繁,嚴重破壞了社會經(jīng)濟 D破壞了民族關系,不利于民族融合25、“東瀛有多遠,芒履難丈量。袈裟作舟帆,風雨莫阻擋”的詩句與下列哪 一人物搭配在一起最合適( )A玄奘 B鑒真 C鄭成功 D鄭和二非題第 18 , 2 15 , 3 17 分,共 50 分1、古代,絲綢之路在世界版圖上延伸,訴說著沿途各國人民友好往來、互利互4 / 惠的動人故事;如今,一個新的戰(zhàn)略構想在世界政經(jīng)版圖從容鋪展共建“絲綢 之路經(jīng)濟帶”和“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材料二 古代的絲綢之路是商貿(mào)之路,而今天的絲綢之路則把經(jīng)貿(mào)合作放 在重要位置。中國

9、將與沿線國家對接發(fā)展戰(zhàn)略實現(xiàn)中國與沿線國家的共同 發(fā)展。(1)寫出材料一中 A 點代表的城市名稱以及 點代表的國家名稱。(2)絲綢之路是雙向交流,列舉兩例通過絲綢之路由西域傳入中原的植物。 (3)根據(jù)材料二指出共建“絲綢之路經(jīng)濟帶”有什么現(xiàn)實價值?結合所學知識 回答古代絲綢之路在中外交往中有什么重要作用?(4)結合上述材料,請你給絲綢之路重新命一個名字。2、閱讀下列材料,然后回答問題。材料一:“彩陶形制美,畫紋亦多殊?;騽t呈人面,或則呈雙魚。農(nóng)耕既 普及,人群已聚居。護壕深二丈,其廣亦相如。奈何遺址中,獨不見文書?!惫舨牧隙喝A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來,諸族錯居,接觸交通,各去 小異而

10、大同,漸進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謂諸夏是也。梁啟超飲冰室合集材料三:三幅畫像5 / 材料四:“舜逼堯,禹逼舜,湯放桀,武王伐紂,此四王者,人臣弒 (殺)其君者也。”說難請回答:(1)材料一詠嘆的是哪個原始農(nóng)耕遺址?其“普及”的主要農(nóng)作物是什么? (2)試據(jù)材料二歸納華夏族形成的特點,并舉一例加以說明。(3)結合所學知識,材料三人物間首領位置的更替與哪項制度有關?(4)材料四對堯舜禹首領位置的更替持何看法?你如何看待這種觀點對立的現(xiàn) 象?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如圖 1 所示(1)根據(jù)材料一指出隋朝大運河的南北兩端分別是哪里?請結合所學知識指出 大運河的開通有何意義?材料二“朝為田舍

11、郎,暮登天子堂”、“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 (2)材料二的詩句與我國古代哪一制度有關?這一制度確立的標志是什么?材料三“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碧铺冢?)唐太宗經(jīng)常以材料二中的這句話告誡自己,這說明他認識到了什么?在他 的統(tǒng)治下,唐朝出現(xiàn)了什么局面?材料四如圖 2、圖 3 所示6 / (4)圖 2 和圖 3 兩位高僧是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請任選一人簡要談談他 們的事跡。7 / 參答一選題共 小,題 , 50 )1、B2、C3、B4、B5、B6、B7、D8、D9、D10、C11、A12、A13、B14、D15、A16、B17、B18、A19、B20、B21、D

12、22、A23、B24、A25、B二非題第 18 , 2 15 , 3 17 分,共 50 分 1、(1)長安;大秦(羅馬)。8 / (2)核桃、葡萄、石榴、苜蓿等。(3)實現(xiàn)中國與沿線國家的共同發(fā)展。絲綢之路是古代東西方往來的大動脈,對 于中國同其他國家和地區(qū)的貿(mào)易與文化交流,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4)黃金之路、友誼之路、商貿(mào)之路、探險之路、人生之路等。2、(1)半坡遺址;水稻。(2)華夏族是由諸多民族錯居雜處、不斷交往交流而形成(意思相近即可)。 例如炎帝部落與黃帝部落的融合(炎黃部落與蚩尤部落的融合)。(3)禪讓制。(4)材料四認為堯舜禹之間首領位置更替是通過威逼獲得的。因年代久遠,缺 少必要的佐證,因此對同一歷史事件會有不同的看法,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