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圖基本知識及大比例尺地形圖-測繪_第1頁
地形圖基本知識及大比例尺地形圖-測繪_第2頁
地形圖基本知識及大比例尺地形圖-測繪_第3頁
全文預(yù)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word word 格式-可編輯-感謝下載支持地形圖基本知識及大比例尺地形圖測繪和地貌測定在圖之上,并用規(guī)定的比例尺和符號繪制成圖。一、地形圖和比例尺地形圖、平面圖、地圖統(tǒng)一規(guī)定的符號和注記,縮繪在圖紙上的平面圖形,既表示地物的平面位置又表示地貌形態(tài)。平面圖:只表示平面位置,不反映地貌形態(tài)要首先在地形圖上進行規(guī)劃、設(shè)計。比例尺(1比例尺:圖上任一線段d與地上相應(yīng)線段水平距離D 之比,稱為圖的比例尺,顯然有d1(2比例尺種類:D M數(shù)字比例尺:直接用數(shù)字表示的比例尺用分子為1 即式中M M 愈小,比例尺愈大,圖上表示的地物地貌愈詳盡。通常1500,11 000,12 000,15 000 000

2、,125 000,150 000,1100 000 1100 000的稱為小比例尺;c工具比例尺:分劃板、三棱尺。(3比例尺精度定義:人眼正常的分辨能力,在圖上辨認的長度通常認為 0.1 mm,它在地上表示的水平距離0.1mm M ,稱為比例尺精度。意義與作用:1 比例尺精度與比例尺大小的關(guān)系:比例尺精度越高,比例尺就越大,利用比例尺精度,根據(jù)比000 0.1 0.1m0.1 m 推算測圖比例尺。例如,欲表示實地最短線段長度為0.5 15000。2 取舍;3 更大比例尺的地形圖二地形圖要素介紹1數(shù)學(xué)要素:比例尺,方格網(wǎng)(公里網(wǎng)a比例尺b方格網(wǎng)(公里網(wǎng)10cm*10cm 2cm*2cm 網(wǎng)格,這

3、時稱為公里網(wǎng)c分幅: d編號:地形要素:地物,地貌,圖示符號 a是地物符號。地物符號又根據(jù)其表示地物的形狀和描繪方法的不同,又分為:比例符號 輪廓較大的地物,如房屋、運動場、湖泊、森林、田地等,凡能按比例尺把它們的形狀、大小和位置縮繪在圖上的,稱為比例符號。這類符號表示出地物的輪廓特征;獨立樹、里程碑、水井和鉆孔等,則采用一種統(tǒng)一規(guī)格、概括形象特征的象征性符號表示,這種符號稱 為非比例符號,只表示地物的中心位置,不表示地物的形狀和大??;墻和垣柵等,其準確位置在其符號的底線上;稱;江河的流向、道路去向以及林木、田地類別等說明。b地貌:后面單獨介紹c圖示符號:專業(yè)要素:鐵路,公路,房建,水電等設(shè)計

4、勘測資料H=45H=40H=35H=45H=40H=35水平面454035等高線原理等高線是一簇等高線在圖上不僅能表達地面起伏變化的形態(tài),而且還具有一定立體感。如圖,設(shè)有一座小ft頭的ft頂被水恰好淹沒時的水面高程為50 水位每退5則坡面與水面的交線即為一條閉合的等高線,其相應(yīng)高程為45 、40 、35 。將地面各交線垂直投影在水平面上,按一定比例尺縮小,從而得到一簇表現(xiàn)ft頭形狀、大小、位置以及它起伏變化的等高線。所以我們得到等高線的定義:地面上高程相的各相鄰點相連接的閉合曲線。用等高線表示地貌,等高距選擇過大,就不能精確顯圖8-4 等高線原示 地距。地形圖的基本等高距地形類別地形類別平地丘

5、陵比15000.5m0.5m例110.5 m1 m尺12000mm備注150002m5mft地1 m1 m2 m5 mm cm,其余均為注至dm。按上表選定的等高距稱為基本等高距,同一幅圖只能采用一種基本等高距。等高線的高程應(yīng)為基本等高 距的整倍數(shù)。按基本等高距描繪的等高線稱首曲線,用細實線描繪;為了讀圖方便,高程為5 倍基本等高等高線表示典型地貌線表達典型地貌的特征。典型地貌有:ft頭和洼地(盆地) 如書圖 75、76 分別表示ft頭和洼地的等高線。其特征等高線表現(xiàn)為一組閉合曲線。在地形圖上區(qū)分ft頭或洼地可采用高程注記或示坡線的方法。高程注記可在最高點或最低點上注記高程,或通過等高線的高程

6、注記字頭朝向確定ft(或高處高線的短線,示坡線從內(nèi)圈指向外圈,說明中間高,四周低。由內(nèi)向外為下坡,故為ft頭或ft丘;示坡 線從外圈指向內(nèi)圈,說明中間低,四周高,由外向內(nèi)為下坡,故為洼地或盆地。ft脊和ft谷 ft脊是沿著一定方向延伸的高地,其最高棱線稱為ft脊線,又稱分水線。ft谷是沿著一方向延伸的兩個ft脊之間的凹地,貫穿ft谷最低點的連線稱為ft谷線,又稱集水線。ft脊線和ft谷線是顯示地貌基本輪廓的線,統(tǒng)稱為地性線,它在測圖和用圖中都有重要作用。鞍部 鞍部是相鄰兩ft頭之間低凹部位呈馬鞍形的地貌。鞍部(K 點處)俗稱埡口,是兩個ft脊與兩個ft谷的會合處,等高線由一對ft脊和一對ft谷的等高線組成。陡崖和懸崖 陡崖是坡度在 70以上的陡峭崖壁,有石質(zhì)和土質(zhì)之分。懸崖是上部突出中間凹進的地貌。等高線的特性 根據(jù)等高線的原理和典型地貌的等高線,可得出等高線的特性: a同一條等高線上的點,其高程必相等。 bc除在懸崖或絕壁處外,等高線在圖上不能相交或重合。d等高線和ft脊線、ft谷線成正交。 ef等高線不能在圖內(nèi)中斷,但遇道路、房屋、河流等地物符號和注記處可以局部中斷。 2等高距與等高線平距的關(guān)系:相鄰等高線之間的高差 h,稱為等高距或等高線間隔,在同一幅地形圖上,等高距是相同的,相鄰等高線間的水平距離d距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