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對諸葛亮的褒揚_第1頁
歷代對諸葛亮的褒揚_第2頁
歷代對諸葛亮的褒揚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歷代對諸葛亮的表揚在我國古代許多出色的歷史人物中,三國時的政治家、蜀國丞相諸葛亮最為聲名煊赫。盡管歷代統(tǒng)治階級和廣闊人民群眾從不同的角度來對待諸葛亮在歷史上的奉獻,但有一點是共通的,即認為諸葛亮具有忠貞冠世的高風亮節(jié)和鞠躬盡瘁的獻身精神。正因為如此,雖然諸葛亮終生致力于謀求天下統(tǒng)一的事業(yè)未獲成功,卻仍然受到歷代極大的表揚。蜀漢建興十二年(公元234年),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前線,葬于漢中定軍山。諸葛亮剛死,蜀國治下的許多地方便紛紛上書懇求為諸葛亮建立祀廟。據(jù)習鑿齒?襄陽記?的記載來看,盡管蜀漢朝廷礙于禮制暫時不能為諸葛亮建祀立廟,但民間卻利用歲時季節(jié),在田間陌上祭祀諸葛丞相。1這種情形在當時蜀國

2、西南部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也出現(xiàn)了,?三國志蜀書?稱為“戎夷野祀;而蜀都居民也在大街小巷舉行祭拜,稱為“百姓巷祀。據(jù)?硯北雜志?記載,漢中之民,每年春月,也要男男女女一路哭著去諸葛亮墓上祭奠,“其哭甚哀。2這足以說明在諸葛亮治理過的西南及漢中人民心目中,他享有非常崇高的地位。蜀漢景耀六年(公元263年)春,步兵校尉習壟中書郎向充等人上表說:臣聞周人懷召伯之德,甘棠為之不伐;越王思范蠡之功,鑄金以存其像。自漢興以來,小善小德而圖形立廟者多矣。況(諸葛)亮德范遐邇,勛蓋季氏,王室之不壞,實斯人是賴,而蒸嘗止于私門,廟像闕而莫立,使百姓巷祭,戎夷野祀,非所以存德念功,述追在昔者也。今假設盡順民心,那么瀆而無

3、典,建之京師,又逼宗廟,此圣懷所以惟疑也。臣愚以為宜因近其墓,立之于沔陽,使所親屬以時賜祭,凡其臣故吏欲奉祠者,皆限至廟。斷其私祀,以崇正禮。3這篇表文層次清楚,說得既委婉又入情入理。蜀后主劉禪無話可說,于是下詔為諸葛亮“立廟于沔陽4。到了景耀六年的秋天,魏鎮(zhèn)西將軍鐘會統(tǒng)兵征蜀,“至漢川,祭亮之廟5,可見這座祀廟此時已經(jīng)建成。蜀亡以后,諸葛亮的名聲反而更大。晉王司馬昭在滅蜀后,立即就叫陳勰學習諸葛亮兵法。后來做了皇帝的晉武帝司馬炎還親自向蜀漢降臣樊建請教諸葛亮治國之方,聽講后還感慨“善哉!使我得此人以自輔,豈有今日之勞乎!6其實,司馬炎的祖父司馬懿早就稱贊諸葛亮為“天下奇才7了。晉代開國的司馬

4、氏祖孫對諸葛亮的推崇,給后世尊崇諸葛亮開了先河。晉代張輔曾著文對諸葛亮和樂毅進展比擬,得出的結論是樂毅不及諸葛亮,并說:“余以為睹孔明之忠,奸臣立節(jié)矣。8?晉書?把陶侃比之于諸葛亮,說他“忠順勤勞似孔明9。唐代,勵精圖治的唐太宗曾屢次向臣下稱道諸葛亮治國的忠勤,他一再向臣下說:昔年蜀漢后主“昏弱是事實,“然國稱治者是因任用了諸葛亮的關系。10唐太宗這么說,不光是為了鼓勵臣下學習諸葛亮的忠勤,同時也是勉勵他自己要杜讒任賢。唐太宗稱諸葛亮為“賢相,贊他為政“至公。他在舉出諸葛亮當年處分了廖立、李嚴,而廖立、李嚴得知諸葛亮死訊“皆悲泣這件史實之后,嘆息說:“非至公能如是乎!11唐太宗認為諸葛亮治蜀“

5、十年不赦,而蜀大化12的根本原因正在于此。他要房玄齡、杜如晦這班大臣效法諸葛亮“公平治國:“卿等豈可不企慕及之13,足見唐代這位創(chuàng)業(yè)之主對諸葛亮的推崇。在唐太宗的倡導和影響下,整個唐代自上而下莫不對諸葛亮贊頌備至。其最具代表性者,當數(shù)詩圣杜甫之詩和名相裴度之文。杜甫?詠懷古跡五首?其五對諸葛亮給予了極高的尊崇,起首即為“諸葛大名垂宇宙句,異峰突起振人心魄。其七律?蜀相?一聯(lián)“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寫得更是蕩氣回腸,“凡讀他此篇的,無不流涕(周汝昌語)。裴度那么在碑文中從“事君之節(jié)、“開國之才、“立身之道、“治人之術四個方面,高度評價了諸葛亮半生操勞的治績,說他“權傾一國,聲震八竑而上

6、下無異詞,始終無愧色。14唐人對諸葛亮的認識,頗注重實際。詩仙李白在讀了?諸葛武侯傳?后也曾寫詩稱道說:“魚水三顧合,風云四海生。武侯立岷蜀,壯志吞咸京。15孫樵在?刻裴晉公武侯碑陰?中亦記載說:“武侯死殆五百載,迄今梁、漢人民,歌道遺烈,廟而祭者如在,其愛于民如此。16足見當時的人民群眾對諸葛亮的尊崇態(tài)度。宋代,政治家王安石有感于諸葛亮百折不撓的信心和勇氣,在題為?諸葛武侯?的詩中寫下了像“崎嶇巴漢間,屢以弱攻強。暉暉假設長庚,孤出照一方這樣熱情的詩句,來贊揚諸葛亮以弱攻強的進取精神。思想家朱熹竟至說:“論三代而下,以義為之,只有一個諸葛孔明。17明代,著名學者楊升庵在游覽武侯祠時,曾在壁間

7、題詩云:劍江春水綠沄沄,五丈原頭日又曛。舊業(yè)未能歸后主,大星先已落前軍。南陽祠宇空秋草,西蜀關山隔暮云。正統(tǒng)不慚傳萬古,莫將成敗論三分。轉貼于論文聯(lián)盟.ll.從晉代開場,歷代封建統(tǒng)治者都在給諸葛亮升官晉爵,賜廟加號:晉封武興王;唐封武靈王,并賜廟;宋賜“英惠廟,加號“仁濟;元代更追封為“威烈忠武顯靈仁濟王。至明初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朱元璋欽定“帝王廟,選從祀名臣三十七人,“忠武侯與焉18。到了清代,朝廷不但下令將許多紀念諸葛亮的勝跡古祠加以整修建新,供人瞻拜;而且每年春秋祭祀孔廟,還以諸葛亮從祀??滴趸实圪潎@地說:“諸葛亮云: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為人臣者,惟諸葛亮能如此耳。19乾隆皇帝還

8、親自撰文?蜀漢興亡論?,大發(fā)議論,提出“人君之用賢與不用賢,關系國家存亡20,對諸葛亮推崇備至。由于最高統(tǒng)治者的倡導,一般封建士大夫更是爭相編纂文集,以諸葛亮為題著書立說,一時成為風氣。客觀而言,諸葛亮受到后人景仰的情況,不是這篇小小的文章所能表述的。三國以后,議論諸葛亮者是那樣普遍,說三國言必稱諸葛,好似談春秋言必稱孔夫子一樣,以致宋儒也將諸葛亮請進孔廟去,視他為儒家典范,和孔子及其弟子等一起供奉。而從宋代開場,民間演說三國,再經(jīng)元代雜劇的加工創(chuàng)造,特別是到明代?三國演義?問世以后,諸葛亮其人,幾乎到達家喻戶曉,有口皆碑的地步。歷代稱頌諸葛亮的大量詩文,除了和諸葛亮在歷史上的詳細活動有關外,

9、更多的是和他留給后世的遺蹤勝跡聯(lián)絡在一起的。其中許多碑碣匾聯(lián)又保存在歷代就他的蹤跡而興建的祠廟中。諸葛亮生前封過武鄉(xiāng)侯,死后又謚忠武侯;后來紀念他的祠廟,盡管在史籍和一些地方志上名稱不盡一樣,但一般都習慣叫做武侯祠。至于歷史上終究有過多少武侯祠,已無法統(tǒng)計。據(jù)地方志記載,僅四川(含重慶)就有40座,成都有10座,云南有34座;貴州16個縣中就有18座。21其中較為著名的,有陜西勉縣武侯祠(全國最早建立者)、湖北襄陽隆中武侯祠、河南南陽武侯祠、重慶奉節(jié)白帝城武侯祠以及成都武侯祠。注釋:1參見?三國志?卷三十五?諸葛亮傳?裴注引?襄陽記?。2盧弼?三國志集解諸葛亮傳?裴注引?襄陽記?。3?諸葛亮集?附錄卷二向充、習露為諸葛丞相請立廟表?。457?三國志?卷三十五?諸葛亮傳?。6?三國志?卷三十五?諸葛亮傳?裴注引?漢晉春秋?。8?諸葛亮集?附錄卷二?樂葛優(yōu)劣論?。9?晉書?卷六十六?陶侃列傳?。10?貞觀政要?卷六?杜讒邪?。11?資治通鑒?卷一百九十二?唐紀八太宗文武大圣大廣孝皇帝上之上?。12?貞觀政要?卷八?赦令?。13?貞觀政要?卷五?公平?。14裴度:?蜀丞相諸葛武侯祠堂碑銘并序?,?全唐文?卷五百三十八。15李白:?讀諸葛武侯傳書懷贈長安崔少府叔封昆季?,?全唐詩?卷一百六十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