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中生物《種群基因組成的變化與物種的形成》人教版1課件_第1頁
(新教材)高中生物《種群基因組成的變化與物種的形成》人教版1課件_第2頁
(新教材)高中生物《種群基因組成的變化與物種的形成》人教版1課件_第3頁
(新教材)高中生物《種群基因組成的變化與物種的形成》人教版1課件_第4頁
(新教材)高中生物《種群基因組成的變化與物種的形成》人教版1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3節(jié) 種群基因組成的變化與物種的形成第3節(jié) 種群基因組成的變化與物種的形成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一、種群基因組成的變化一、種群和種群基因庫1、種群的概念:生活在一定區(qū)域的同種生物全部個體的集合叫作種群(1)對種群概念的理解:兩個要素:“同種”和“全部”兩個條件:“時間”和“空間”兩個基本單位:“生物繁殖的基本單位”和“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2)舉例:一片草地上所有的蒲公英一、種群基因組成的變化一、種群和種群基因庫1、種群的概念:生2、基因庫的概念:一個種群中全部個體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作這個種群的基因庫3、基因頻率生物概念:在一個種群基因庫中,某個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數(shù)的比值,叫

2、作基因頻率2、基因庫的概念:一個種群中全部個體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作這項目含義變化后與進化的關系基因型頻率某個基因型個體數(shù)/全部等位基因數(shù)100%生物不一定進化基因頻率某基因數(shù)/全部等位基因數(shù)100%導致生物進化基因庫種群中的全部基因可導致生物進化,它的變化是形成新物種的前提基因型頻率、基因頻率與基因庫的比較項目含義變化后與進化的關系基因型頻率某個基因型個體數(shù)/全部等遺傳平衡定律的計算公式假設A和a是一對等位基因,用p代表A的基因頻率,q代表基因a的頻率。遺傳平衡定律公式可以寫成:(p+q)2=p2+2pq+q2,若已知AA的基因頻率為x,則A基因的頻率= ,a基因的頻率=1-遺傳平衡定律的計

3、算公式假設A和a是一對等位基因,用p代表A的某昆蟲決定翅色的基因頻率例如,在某昆蟲種群中,決定翅色為綠色的基因是A, 決定翅色為褐色的基因是a, 從這個種群中隨機抽取100個個體,測得基因型為AA、Aa和aa的個體分別是30、60和10個,就這對等位基因來說,每個個體可以看作含有2個基因,那么,這100個個體共有200個基因。由此可知:A基因的數(shù)量是2x30+60=120個;a 基因的數(shù)量是2x10+60=80個;A基因的頻率為120200=60%;a基因的頻率為80200=40%。某昆蟲決定翅色的基因頻率例如,在某昆蟲種群中,決定翅色為綠色教材P111的課后練習1、(1)A配子 占60%。a

4、配子占40%(2)子代基因型頻率:AA占36%,Aa占48%,aa占16%(3)子代種群的基因型頻率:A占60%,a占40%(4)親代基因型的比值AA(30%)Aa(60%)aa(10%)配子的比值A(30%)A(30%)a(30%)a(10%)子代基因型頻率AA(36%)Aa(48%)aa(16%)子代基因頻率A(60%)a(40%)教材P111的課后練習1、(1)A配子 占60%。a配子占42、對自然界的種群而言,這5個條件是理想狀態(tài),實際是不存在的,如種群數(shù)量不可能無限大;由于受地理隔離的作用,雌雄個體間會失去自由交配的機會;有個體的遷入、遷出;自然選擇會對翅色遺傳起選擇作用;基因突變頻

5、率雖低,但卻是普遍存在的。以上事實說明,上述計算結果是在假設的理想條件下得到的3、若種群產生新基因A2,會使種群的基因頻率發(fā)生變化?;駻2的頻率增大還是減少,要看這一突變對生物體有利還是有害2、對自然界的種群而言,這5個條件是理想狀態(tài),實際是不存在的遺傳平衡定律的前提條件:1、種群足夠大2、種群個體間的交配是隨機的3、沒有突變產生4、種群之間不存在個體的遷移5、沒有自然選擇遺傳平衡定律的前提條件:1、種群足夠大2、種群個體間的交配是二、種群基因頻率的變化有翅的昆蟲中有時會出現(xiàn)殘翅和無,翅的突變類型,這類昆蟲在正常情況下很難生存下去。但是在經常刮大風的海島上,這類昆蟲卻因為不能飛行而避免了被海

6、風吹到海里淹死。某海島上殘翅和無翅的昆蟲二、種群基因頻率的變化有翅的昆蟲中有時會出現(xiàn)殘翅和無,翅的突基因突變率:基因突變個體數(shù)占被觀察個體總數(shù)的比率基因突變數(shù):每一個基因的突變率雖然很低,但在一個種群中基因的突變數(shù)量仍然很大可遺傳的變異是生物進化的原材料,不能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基因突變率:基因突變個體數(shù)占被觀察個體總數(shù)的比率基因突變數(shù):樺尺蛾三、自然選擇對種群基因頻率變化的影響樺尺蛾三、自然選擇對種群基因頻率變化的影響如果第1年種群個體數(shù)為100個,當黑色(表型)個體每年增加10%時,基因型為SS(黑色)的個體第2年將會增加到11個,基因型為Ss(黑色)的個體第2年將增加到22個,基因型為ss

7、(淺色)的個體第2年將減少到63個。第2年種群個體總數(shù)為96個,基因型SS的頻率是11-9611. 5%;基因型Ss的頻率是22: 9622. 9%;基因型ss的頻率是63: 9665. 6%?;騍的頻率是 11. 5%+1/2x22. 9%23%, 基因s的頻率1-23%-77%。根據(jù)此方法可計算出以后年份的基因型頻率和基因頻率。課本P113第2年基因型頻率和基因頻率的計算方法:如果第1年種群個體數(shù)為100個,當黑色(表型)個體每年增加1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基因型頻率SS10%11.5%13%14.6%Ss20%22.9%26%29.2%ss70%65.6%61%56.2%基因頻率S2

8、0%23%26%29.2%s80%77%74%70.8%2、計算結果:可遺傳的變異是生物進化的原材料,不能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基因型頻率SS10%11.5%13%二、隔離在物種形成中的作用二、隔離在物種形成中的作用是否屬于同一個物種?是否屬于同一個物種?東北虎華南虎兩個不同虎亞種(馬和驢雜交產騾)生殖隔離注:不同種群之間一旦產生殖隔離,就不會有基因交流了。地理隔離東北虎華南虎兩個不同虎亞種(馬和驢雜交產騾)生殖隔離注:不同自然選擇2自然選擇1地理隔離物種形成的比較常見的方式:原種變異1變異2基因頻率的定向改變變異類型1變異類型2新物種1新物種2生殖 隔離種群1種群2自然選

9、擇2自然選擇1地理物種形成的比較常見的方式:原種變異1地理隔離是形成物種的量變階段,生殖隔離是形成物種的質變階段,隔離是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物種的形成必須經過生殖隔離,但不一定要經過地理隔離。形成生殖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標志地理隔離是形成物種的量變階段,形成生殖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標志物種形成的兩種方式同一種群(1)漸變式:經過長期的地理隔離而達到生殖隔離,形成新物種?;蝾l率的改變新物種的形成多個小種群地理 隔離突變、基因重組自選選擇生殖隔離導 致標 志物種形成的兩種方式同一種群(1)漸變式:經過長期的地理隔離而(2)爆發(fā)式:在很短的時間內即可形成新物質,如自然界中多倍體的形成。物種A雜 交染色

10、 體加倍新物種雜交植物物種B(2)爆發(fā)式:在很短的時間內即可形成新物質,如自然界中多倍體1.使用某種農藥來防治害蟲,時間愈長,效果愈差的原因是( ) A.農藥誘導害蟲產生了抗藥性 B.農藥使害蟲產生了隔離 C.農藥選擇并積累了害蟲抗藥性 D.害蟲在農藥作用下,抗藥性越來越強2.下列關于隔離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隔離阻止了種群間的基因交流 B.多數(shù)物種的形成都要經過長期的地理隔離 C.不同種群基因庫不同,是產生生殖隔離的根本原因 D.除地理隔離和生殖隔離外,沒有其他隔離方式CD1.使用某種農藥來防治害蟲,時間愈長,效果愈差的原因是( 3.下列關于物種的敘述哪一項是不正確的( ) A.同一

11、物種內的生物個體可以自由交配和繁殖 B.物種具有遺傳穩(wěn)定性 C.不同物種的個體之間交配一定不能成功 D.同一物種內的個體具有一定的形態(tài)特征和生理功能C4.下列不屬于生殖隔離的是( ) A.鳥類和青蛙 B.馬和驢雜交后代不育 C.東北虎和華南虎 D.山羊和綿羊雜交后雜種不活C3.下列關于物種的敘述哪一項是不正確的( )C4.下5.下列關于生物進化的方向性問題的敘述,哪一項是不正確的( ) A.種群中生物個體的變異是定向的 B.種群的基因頻率的改變是定向的 C.自然選擇是定向的 D.生物的進化是定向的6.下列哪一項不是自然選擇對生物進化的作用( ) A.自然選擇作用于生物的變異,使有利的變異得到保

12、存,不利的變異被淘汰 B.自然選擇使生物種群的基因頻率發(fā)生定向性改變 C.自然選擇可誘導生物的變異發(fā)生定向性改變 D.自然選擇是物種形成的基本環(huán)節(jié)之一AC5.下列關于生物進化的方向性問題的敘述,哪一項是不正確的( 總結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基本觀點自然選擇學說隔離核心種群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生物進化的實質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進化的原材料突變和基因重組決定進化的方向自然選擇物種形成的三個環(huán)節(jié)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共同進化與生物多樣性的形成有關總結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基本觀點自然選擇學說隔離核心種群生物進化1.志愿精神可以表述為一種具體化或日?;娜宋木?。作為促進社區(qū)發(fā)展、社會進步和社會成員個人身心完善的一種價值

13、觀念和社會心理,志愿精神在日常生活層面的實際體現(xiàn)形式就是志愿行動。志愿精神的興起,作為一種獨特的社會文化形式,體現(xiàn)了在不同層面上的功能。 2.禮、樂與城市文明有密切關系,這可從什么是文明,文明與城市的關系,以及什么是城市文明的核心內容等角度加以認識與闡釋。3小說開頭的環(huán)境描寫和簡單的人物對話,交代了“他”的身份和家庭生活狀況,也照應結尾,凸顯人物品質。4媳婦為了“他”也來到城市,來到工地,找不到合適的進錢門路,就撿起了破爛,為此,她常常抱怨“他”無能。5對比是本文主要的表現(xiàn)手法,以媳婦迫于生活壓力讓丈夫監(jiān)守自盜與丈夫的斷然拒絕為對比突出了丈夫的品質。6.一個真性情的人活在一個最冷酷的現(xiàn)實中,一個最潔凈的人落在一個最骯臟的泥塘里,一個最遵循內心真實的人面對的是種種的虛偽和狡詐。你無法對他們寬容,哪怕是丁點兒的虛與委蛇,你謹持自己理想的絕對純潔。7.信仰是靈魂的支撐,對一個剛直的文人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