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水位試題_第1頁
(完整版)水位試題_第2頁
(完整版)水位試題_第3頁
(完整版)水位試題_第4頁
(完整版)水位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水位觀測選擇題1、水尺的刻度應清晰, 最小刻度為 1cm,當水尺長度在 0.5m 以下時,累積誤差不得超過 ( ) mm。( A)0.5(B)0.3(C)0.2(D)0.1A2、水尺刻度要求清晰,最小刻度為() mm,誤差不大于0.5mm。( A)20(B)10(C)5(D)1B3、水尺的刻度誤差要求,當水尺長度在 0.5m 以下時,累積誤差不得超過 0.5mm;當水尺長度在 0.5m 以上時,累積誤差不得超過長度的( )%。( A)1(B)5(C)10(D)0.1D4、水尺刻度要求,最小刻度為 1cm,誤差不大于 ()mm。( A)0.1(B)0.3(C)0.5(D)1C5、水位觀測使用的水

2、尺面寬不宜小于 ()cm。( A)5(B)8(C)10(D)12A6、水位觀測使用的水尺面板數(shù)字一般按()標度,應清楚且大小適宜,下邊緣應靠近相應的刻度處。( A)m(B)dm(C)cm(D)mmB9、水文測站設置的水尺觀讀控制范圍,應高(低)于測站()最高(低)水位 0.5m以上(下)。( A)歷年(B)歷史(C)年度(D)近年A11、水文測站設置的水尺觀讀范圍, 應高于測站歷年最高水位 ()m以上、低于測站歷年最低水位0.5m以下。當水位超出水尺的觀讀范圍時,應及時增設水尺。( A)0.2(B)0.5(C)0.8(D)1.0B12、水位觀測使用的水尺,可沿斷面線分高低安置多支,相鄰兩支水尺

3、的觀測范圍應有不小于()m的重合。( A)2(B)1(C)0.5(D)0.1D13、基本水尺設置時,同一組宜設置在同一()上。當因地形限制或其他原因不能設置在同一斷面線時, 其最上游與最下游水尺的水位落差不應超過 1cm。( A)斷面線(B)河寬(C) 河長(D)縱斷面A21、在淤泥河床上, 直立式水尺的靠樁入土深度宜大于靠樁在河底以上高度的 ()倍。( A)1.5(B)1.0(C)0.8(D)0.5A22、直立式水尺的靠樁入土深度一般應大于()m。A0.5(B)1(C)1.2(D)1.5B41、水文測站設置的各類水尺和水位計均應統(tǒng)一編號,編號采用()。(A)英文字母的組合(C)漢語拼音字母的

4、組合(B)漢語拼音字母與數(shù)字的組合(D)英文字母與數(shù)字的組合D42、水文測站設置的水尺,其編號組合的排列順序為()。( A)組號、腳號、支號、支號輔助號(B)組號、腳號、腳號輔助號、支號( C)組號、組號輔助號、腳號、支號(D)腳號、組號、支號、支號輔助號A43、水文測站設置的水尺,水尺編號按 ( )和從岸上向河心依次排列的次序,采用英文字母與數(shù)字的組合編號。( A)不同斷面岸別 (B)同一斷面岸別 (C)不同斷面水尺組 (D)同一斷面水尺組C45、水尺編號中的組號,用于區(qū)別不同()。( A)斷面(B)上下游斷面(C)水尺(D) 上下游水尺47、流速儀測流斷面水尺編號的組號為()。( A) P

5、(B)S(C) C(D)BC48、某流速儀測流斷面水尺斷面兼作比降上斷面水尺, 其水尺編號的組號為( )。( A)P(B)B(C)S(D) CD56、某站已在基本水尺斷面設置水尺 18 支,編號范圍為 P1P18,若新增一支水尺,其零點高程高于現(xiàn)有各支水尺,其編號為 ( )。( A)P0(B)P0 1(C)P11(D)P19D73、水面比降數(shù)值等于上、下比降斷面觀測水位的差值除以上、下比降斷面的間距,并以 ( )表示。A)A0000(B)(C)%(D)原數(shù)值74、水面比降數(shù)值等于上、下比降斷面觀測水位的差值除以上、下比降斷面的 ( ),并以萬分率表示。( A)垂直距離 (B)水平距離 (C)水

6、面距離 (D)河底距離B92、自記水位計觀測記錄摘錄時,摘錄的數(shù)據(jù)成果應能反映水位變化的完整過程,并滿足計算日平均水位、特征值統(tǒng)計和推算 ( )的需要。( A)高差(B)高程(C)水位(D)流量D93、在自記水位觀測記錄摘錄時,當水位()且變率均勻時,可按等時距摘錄。( A)變化不大(B)變化較大(C)跨峰頂(D)跨谷底A94、在自記水位觀測記錄摘錄時, 當水位變化不大且變率 ( )時,可按等時距摘錄。( A)相等(B)均勻(C)不均勻(D)不相等B95、在自記水位觀測記錄摘錄時,水位變化急劇且變率 ( )時,摘錄轉折點和變化過程。( A)相等(B)均勻(C)不均勻(D)不相等C98、計算日平

7、均水位的面積包圍法, 是以一日內(nèi)各次水位觀測或插補值在( )h 中所占時間的小時數(shù)為權重,用加權平均法計算值作為本日的日平均水位值。( A)12(B)24(C)36(D)48B99、面積包圍法計算日平均水位圖解意義,是將一日內(nèi)線水位過程線下的面積除以()h 得平均水位。( A)48(B)36(C)24(D)120 24 h的折C101、面積包圍法計算日平均水位不適用于(A)有河干情況(B)()。觀測或摘錄時距相等情況(C)一日內(nèi)有1 次以上觀測水位情況(D)一日內(nèi)有1 次觀測水位情況A102、使用計算機進行水文資料整編, 日平均水位計算應使用 ()。(A)算術平均法(B)時刻水位代表法(C)面

8、積包圍法(D) 多種方法C103、使用面積包圍法計算日平均水位時, 日分界無實測值時,((A) 不計算日平均水位(B)必須插補 0 時和 24 時水位(C)應插補 24 時水位(D)應插補 0 時水位)。B108、設 t 0,t 1,t 2, t n 為水位觀測時間( h),Z0,Z1,Z2,Zn 為相應時刻的水位值( m),則面積包圍法計算日平均水位公式為()。( A) Z0t1t0Z1(t2t1 )LZn 1 (tntn 2 )Zn (t nt n 1 )/ 96( B) Z0t1t0Z1 (t2t0 )LZn 1 (tntn 2 )Zn (t nt n 1)/ 24C)(Z0Z1 ) t

9、1t0(Z1Z2 )(t2t1 )L(Zn 2Zn 1 )(tn 1tn 2 )(Zn 1Zn )(tntn 1)/ 48D)( Z0Z1 ) t1t0(Z1Z2 )(t2t0 )L( Zn 2Zn 1 )(tntn 2 )( Zn 1Zn )(tntn 1 )/ 24C113、在日平均水位計算時,算術平均法求得的日平均值與面積包圍法求得的日平均值的差值應不超過()cm。( A)2(B)1.5(C)1.0(D)0.5A二、判斷題1、某水尺長度為1.0 m ,其尺面刻劃累積誤差不得超過1 mm。2、水尺的刻度要求清晰,最小刻度為 1 mm,累積誤差不得超過0.5mm。3、水尺面刻度、數(shù)字標示及底

10、板的色彩對比應鮮明,且不易褪色和剝落,面寬宜不小于5cm。 4、水尺面數(shù)字注記應清楚且大小適宜,數(shù)字的上邊緣應靠近相應的刻度處。5、水尺觀讀控制范圍,應高(低)于測站歷年最高(低)水位 0.5m 以上(下),在此變幅可沿斷面分高低安置多支水尺。相鄰兩支水尺的觀測范圍應有不小于10 cm 的重合。8、基本水尺設置時,同一組宜設置在同一斷面線上。當因地形限制或其他原因不能設置在同一斷面線時,其最上(下)游與斷面線水尺的水位落差不應超過 1cm。9、同一組比降水尺,如不能設置在同一斷面線上,偏離斷面線的距離不得超過 5m,同時任何兩支水尺的順流向距離偏差不得超過上、下比降斷面間距的 1/200 。1

11、1、直立式水尺的靠樁入土深度應大于 1m。在松軟土層或凍土層地帶,宜埋設至松土層或凍土層以下至少 0.5m。12、直立式水尺的靠樁入土深度應大于 1m。在淤泥河床上,入土深度不宜小于靠樁在河底以上高度的 1 倍。22、水尺編號中,若多個水尺斷面重合時,按基本水尺、流速儀測流斷面水尺、比降水尺、其他專用或輔助水尺順序, 選用前面一個標示。23、水尺編號中,在重合斷面上的水尺編號, 按流速儀測流斷面水尺、基本水尺、比降水尺、其他專用或輔助水尺順序, 選用前面一個標示。24、水尺編號中,同一類水尺用小寫英文字母u 表示上斷面, l 表示下斷面。25、水尺編號中,腳號是用大寫英文字母表示的。26、某站

12、已在基本水尺斷面設置水尺16 支,編號范圍為P1P16,若向河心新增一支水尺,其編號為P17。27、A 某站已在基本水尺斷面設置水尺8 支,若向河心新增一支水尺其編號為 P0 。44、水位數(shù)據(jù)摘錄應在數(shù)據(jù)訂正后進行, 摘錄的數(shù)據(jù)成果應能反映水位變化的完整過程, 并滿足計算日平均水位、 統(tǒng)計特征值和推算流量的需要。45、某站使用水位流量關系線推求流量,在水位摘錄時,其摘錄數(shù)據(jù)成果應能反映水位變化的完整過程, 并滿足計算日平均水位、 特征值統(tǒng)計的需要。46、在自記水位觀測記錄摘錄時, 等時距摘錄要求水位變化不大且變率均勻。49、計算日平均水位的面積包圍法, 以各次水位觀測或插補值在 48 h 中所

13、占時間的小時數(shù)為權重的加權平均法值。50、設 t 0,t 1 ,t 2 , t n 為水位觀測時間( h), Z0,Z1,Z2, Zn 為相應時刻的水位值( m),則日平均水位用面積包圍法計算公式為 Z0 t1t0 / 2Z1 (t 2t 0 ) / 2LZn 1 (t nt n 2 ) / 2Z n (tntn 1 ) / 2/ 24t,t,t, t n 為水位觀測時間( h),Z,Z,Z51、設12,0012Zn 為相應時刻的水位值( m),則面積包圍法計算日平均水位公式為 Z0t1t0Z1 (t2t0 ) L Zn 1 (t n t n 2 ) Z n (tn tn 1 )/ 2452、面積包圍法計算日平均水位適用于一日內(nèi)有多次水位觀測值, 水位變化較大,觀測或摘錄時距相等和不相等情況下。三、計算題1、某站 7 月 23 日的觀測水位值見下表, 用面積包圍法計算日平均水位。時間水位( m) 時距(t ) 積數(shù)總數(shù)日平均水位(m)00:0010.9604:0011.0206:3011.1308:0011.1410:301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