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擾素與肝病云南乙肝醫(yī)院_第1頁
干擾素與肝病云南乙肝醫(yī)院_第2頁
干擾素與肝病云南乙肝醫(yī)院_第3頁
干擾素與肝病云南乙肝醫(yī)院_第4頁
干擾素與肝病云南乙肝醫(yī)院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優(yōu)選)干擾素與肝病云南乙肝醫(yī)院第一頁,共三十一頁。肝臟的功能清除或轉化有毒物質:

氨膽紅素激素藥物毒素貯藏功能:

葡萄糖脂溶性維生素葉酸維生素B12

銅鐵調節(jié)功能:

調節(jié)血糖膽固醇合成和分泌:

白蛋白?凝血因子?轉運蛋白?膽固醇?膽汁?葡萄糖?補體第二頁,共三十一頁。引起肝臟炎癥的原因肝炎第三頁,共三十一頁。病毒性肝炎(Viralhepatitis)

一組以肝損害為主的傳染病多種嗜肝病毒引起(甲、乙、丙、丁、戊)臨床特點:乏力、納差、肝腫大、肝功能異常、可有黃疸(無癥狀感染,常見)第四頁,共三十一頁。病理變化:肝臟炎癥和壞死為主。不同傳播途徑:

甲型、戊型——糞口途徑傳播乙型、丙型、丁型——血液、體液為主(胃腸外途徑傳播)不同的預后:

甲、戊型——急性;乙、丙、丁型——慢性,肝硬化和肝細胞癌。

第五頁,共三十一頁。病毒性肝炎在我國危害極大我國乙肝病毒感染者逾1.2億~

10%乙型肝炎患者近3千萬每年近30萬人死于肝炎或肝癌病毒性肝炎在我國各類傳染病中發(fā)病率最高第六頁,共三十一頁。第七頁,共三十一頁。第八頁,共三十一頁。第九頁,共三十一頁。ThisKhmerwomandied

ofhepatoma,fourmonthsafterarrivinginarefugeecampinThailand.第十頁,共三十一頁。二、病毒性肝炎的治療治療原則:在一般對癥支持治療的基礎上,有效的抗病毒治療是關鍵。●治療的最高目標(不是唯一目標):乙肝HBVDNA陰轉,肝臟病理改變恢復,病情穩(wěn)定;丙肝HCVRNA轉陰。常用藥物-干擾素(INF-

)拉米夫定(Lamivudine)(賀普丁)阿德福韋酯、替比夫定、恩替卡韋FDA批準(一)慢性乙肝的抗病毒治療第十一頁,共三十一頁。(二)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抗病毒治療

目前國際公認的藥物:INF-

★宜大劑量、長療程(6~12個月)

★療效

★急性丙肝的抗病毒治療與利巴韋林合用可能提高療效第十二頁,共三十一頁。

干擾素是人和動物細胞受到適宜的刺激產生的一種微量的、具有高度生物學活性的糖蛋白。自發(fā)現以來,由于其廣譜抗病毒活性、抗腫瘤作用以及強大的免疫調節(jié)活性而成為免疫學、病毒學、細胞學、分子生物學、臨床醫(yī)學、腫瘤學等相關領域的研究熱點。第十三頁,共三十一頁。干擾素的分類及一般特性

在20世紀60年代,人們根據IFN的來源以及其對酸耐受程度將干擾素分為Ⅰ型和Ⅱ型2類。迄今為止,Ⅰ型干擾素已發(fā)現IFN-α、IFN-β、IFN-ω、IFN-κ、IFN-τ、IFN-δ6種類型,而Ⅱ型卻只發(fā)現IFN-γ1種。人們還發(fā)現IFN-α存在著多種結構序列不同的亞型,分別命名為α1、α2、α3、α2a、α2b等,目前已鑒定IFN-α的亞型至少有23種。最近新發(fā)現的IFN-λ被認為是一族新的干擾素,國際最新分類標準里將它命名為Ⅲ型干擾素,它分為3種亞型,分別為IFN-λ1、IFN-λ2和IFN-λ3。第十四頁,共三十一頁。干擾素的分類及一般特性

干擾素的分子量為20~100kD,不能通過普通透析膜,但可通過濾器,比病毒顆粒小。干擾素一般在56℃、30min不被滅活,-20℃可長期保存。Ⅰ型干擾素耐酸,在pH值為2.0~10.0中很穩(wěn)定。Ⅱ型干擾素有嚴格的種屬特異性,不耐酸,不耐熱,在pH值為2.0時極易破壞,在56℃、30min即被破壞。第十五頁,共三十一頁。干擾素的分類及一般特性干擾素一般由150~160個氨基酸組成,含17種氨基酸。干擾素的一般特性:①干擾素屬于分泌性蛋白;②干擾素是誘生蛋白;③干擾素具有廣譜性。第十六頁,共三十一頁。干擾素的分子結構

IFN-α各亞型均含有165~166個氨基酸殘基,結構相似,無糖基,分子量約為19kD左右,不同種屬之間的同源性為70%左右。IFN-α分子含有4個半胱氨酸(Cys),在第99和199位半胱氨酸之間形成2個分子內二硫鍵。第十七頁,共三十一頁。干擾素的分子結構

IFN-γ主要由活化的T淋巴細胞和NK細胞產生,絲裂原以及抗原特異性刺激T細胞克隆均可產生IFN-γ。在蛋白質水平上,人成熟IFN-γ分子由143個氨基酸殘基組成,第十八頁,共三十一頁。干擾素的分子結構

不同組織或細胞產生干擾素的多少以及產生干擾素的早晚與誘導物的種類有很大關系。脾、血液、腎、腦、肝臟、心肌、骨骼肌等的上皮細胞和成纖維細胞。第十九頁,共三十一頁。干擾素的產生機理與作用機制

干擾素的產生受細胞基因的控制,由于細胞DNA中干擾素基因抑制物與干擾素基因結合,抑制復制系統(tǒng),因此,通常干擾素基因處于被抑制狀態(tài)。在誘生劑的作用下,抑制解脫,干擾素操縱子開始轉錄,合成mRNA,mRNA迅速轉移至細胞漿,在核糖體上轉譯成干擾素前體,切除信號肽后,成熟的干擾素分泌到細胞外。目前已知干擾素誘生劑可分為病毒誘生劑、雙鏈RNA誘生劑(如PHA-植物血凝素、ConA-刀豆素)、代謝物誘生劑和一些病原菌等。第二十頁,共三十一頁。干擾素的產生機理與作用機制

干擾素不是直接與靶分子發(fā)揮作用,而首先要與靶細胞表面的受體相結合,通過信號傳遞,引發(fā)一系列特定的生化反應,刺激細胞內多種效應蛋白質分子合成,從而發(fā)揮干擾素的功能。目前所知,干擾素受體(IFNR)分為2類:一類為Ⅰ型IFN受體,即IFN-α/β/ω/τ受體;另一類為Ⅱ型IFN受體,即IFN-γ受體。第二十一頁,共三十一頁。干擾素的生物學活性

★抗病毒作用干擾素具有廣譜抗病毒作用,但其本身并非直接抗病毒物質。病毒感染首先導致干擾素的產生,同時病毒感染細胞導致被感染細胞的死亡、崩解,干擾素也隨之釋放,其分子向附近擴散,并隨血液循環(huán)至全身。干擾素與周圍細胞膜上的受體結合,起著第一信號作用,活化細胞腺苷酸環(huán)化酶,促使cAMP的形成。cAMP作為第二信使,從而激活細胞內抗病毒機制,產生一組抗病毒蛋白。蛋白激酶、磷酸二脂酶和2′-5′寡腺苷酸合成酶是第二信使。第二十二頁,共三十一頁。干擾素的生物學活性★抗病毒作用Ⅰ型干擾素的抗病毒作用最強,主要是通過旁分泌作用,病毒感染的細胞分泌干擾素保護鄰近細胞不再受感染,即干擾素使鄰近細胞處于抗病毒狀態(tài),而IFN-γ的抗病毒作用有種屬特異性。通常,作用于同一種屬的細胞時活性最強,其種屬屏障比IFN-α、IFN-β嚴格。IFN-γ能夠誘導病毒感染的細胞表達病毒抗原,增加免疫系統(tǒng)識別和殺傷感染細胞的能力。第二十三頁,共三十一頁。干擾素的生物學活性

★免疫調節(jié)作用干擾素具有很強的免疫調節(jié)作用,尤其是IFN-γ是重要的免疫調節(jié)因子。干擾素可以調節(jié)T、B淋巴細胞的免疫功能,小劑量起促進作用,大劑量起抑制作用。干擾素可增加免疫球蛋白IgG的受體表達,從而有利于巨噬細胞對抗原的吞噬和K、NK細胞對靶細胞的殺傷以及T、B淋巴細胞的激活,增強機體的免疫應答能力。第二十四頁,共三十一頁。干擾素的生物學活性

★抗腫瘤作用主要表現在:①抑制腫瘤的增殖,但需連續(xù)使用才有效;②干擾素能改變瘤細胞表面的性能,誘發(fā)新的抗原,從而易被免疫監(jiān)視系統(tǒng)識別并加以排斥;③抑制腫瘤細胞增生;④通過免疫調節(jié),增強機體的抗腫瘤能力。第二十五頁,共三十一頁。干擾素的生物學活性

★其他生物學作用除了上述的主要功能外,干擾素還有其他的一些功能。如能抑制細胞生長,這種活性參與其對癌癥和感染的抑制作用。目前還未鑒定出由干擾素誘導產生的,直接參與抗增殖活性的基因產物,但IFN-α能針對細胞周期控制體中的特異因子發(fā)生作用,包括c-myc、Prb、D3和cdc25A蛋白來抑制細胞的增殖。干擾素具有抑制或促進細胞凋亡的雙重活性,發(fā)揮哪種活性取決于細胞的分化狀態(tài)等因素。第二十六頁,共三十一頁。干擾素的應用IFN-α對皮膚基底細胞癌和鱗狀上皮細胞癌的根除率分別達到80%~90%和97%。IFN-α是干擾素中抗HBV病毒最強的,是治療丙肝的首選藥物。IFN-β適于治療多發(fā)性硬化。干擾素還應用于消化道癌、肝癌、生殖道沙眼衣原體感染、表淺膀胱癌、尖銳濕疣、皮膚病、血液系統(tǒng)疾病、艾滋病等相關綜合治療。第二十七頁,共三十一頁。干擾素治療的禁忌證

干擾素治療的絕對禁忌證包括:妊娠、精神病史(如嚴重抑郁癥)、未能控制的癲癇、未戒斷的酗酒/吸毒者、未經控制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失代償期肝硬化、有癥狀的心臟病、治療前中性粒細胞計數<1.0109/L和治療前血小板計數<50109/L。干擾素治療的相對禁忌證包括:甲狀腺疾病、視網膜病、銀屑病、既往抑郁癥史、未控制的糖尿病、未控制的高血壓、總膽紅素51mol/L特別是以間接膽紅素為主者。第二十八頁,共三十一頁。干擾素的不良反應及其處理

1.流感樣癥候群表現為發(fā)熱、寒戰(zhàn)、頭痛、肌肉酸痛和乏力等,可在睡前注射IFN,或在注射干擾素同時服用解熱鎮(zhèn)痛藥,以減輕流感樣癥狀。隨療程進展,此類癥狀可逐漸減輕或消失。2.一過性骨髓抑制主要表現為外周血白細胞(中性粒細胞)和血小板減少。如中性粒細胞絕對計數≤1.0×109/L,血小板<50×109/L,應降低IFNα劑量;1~2周后復查,如恢復,則逐漸增加至原量。如中性粒細胞絕對計數≤0.75×109/L,血小板<30×109/L,則應停藥。對中性粒細胞明顯降低者,可試用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或粒細胞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治療。第二十九頁,共三十一頁。干擾素的不良反應及其處理3.精神異常可表現為抑郁、妄想癥、重度焦慮等精神病癥狀。因此,使用干擾素前應評估患者的精神狀況,治療過程中也應密切觀察??挂钟羲幙删徑獯祟惒涣挤磻?,但對癥狀嚴重者,應及時停用IFN。4.干擾素可誘導產生自身抗體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抗甲狀腺抗體、抗核抗體和抗胰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