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氓1000字讀后感樣版5篇_第1頁
詩經氓1000字讀后感樣版5篇_第2頁
詩經氓1000字讀后感樣版5篇_第3頁
詩經氓1000字讀后感樣版5篇_第4頁
詩經氓1000字讀后感樣版5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本文格式為Word版,下載可任意編輯——詩經氓1000字讀后感樣版5篇作為中國古典文學的源頭之一,《詩經》宛如黃河一般,在這片華夏大地上流轉延伸了上千年,《詩經》是一樹絢爛的繁花,承載著關注現實的熱心。你是否在找正準備撰寫“詩經氓1000字讀后感作文〞,下面我收集了相關的素材,供大家寫文參考!

#155250詩經氓1000字讀后感作文1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共有305首詩,按內容可分為“風〞,“雅〞,“頌〞三部分,“風〞和“雅〞更貼近普通百姓,其內容更加通俗易懂。

我最愛好的一首詩是《蒹葭》,全稱《國風。秦風。蒹葭》。全詩共有三段,皆以起興開頭。

全詩描繪了一位年輕人為了追求河那邊的“伊人〞而不顧道路險阻的情景。

首句“蒹葭蒼茫,白露為霜〞給人一種清爽的感覺,無須過多的修飾,就能讓人遐想萬千。次句“所謂伊人,在水一方〞適時地點出了年輕人已被“伊人〞所吸引,同時示意路途遙遠。第三句“溯洄從之,道路且長〞說明了追求過程的艱辛。第四句“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寫出了年輕人認為“伊人〞渴望不可及的心理。

追尋“伊人〞的過程是一個漫長而又艱苦的過程,但年輕人卻始終執(zhí)著地前進著,一種被稱為愛的感情鞭策他努力,給予他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由于心里有你,再大的風雨也不畏懼,由于心里有你,苦一點也樂意,愛情的力量總是不可估量,它能夠讓你傾盡全力,即使失敗也不懊悔。

假如僅僅是為了稱贊愛情,那么此文不寫也罷,但那“伊人〞不也可以被喻為夢想,目標嗎?這是望深層次想,拋開表面的愛情來看,又有哪一點不吻合呢?夢想總是在對岸,總是在那遙遠的地方,你不知道自己是否會成功,但你渴望走上那條追夢之路,即使路上滿是荊棘,即使伴隨你的往往是狂風暴雨,但那又有什么關系呢?心中的信念一直都在,前進的動力依舊十足,有這些就足夠了,它不會讓你中途退出或是倒在路上一蹶不振,擁有它們,你就會一直堅持下去,對嗎?

這是《蒹葭》給予我的啟示,而《蒹葭》又僅僅是《詩經》中的一首,假如我們能細細研究每一首詩的內涵,取其精華,雖然會花費一定的時間和精力,但那將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

有些人認為學習古代文化會讓國家中止不前,那可是大錯特錯了,除去科技的進步外,比較古今作品,反倒覺得好多現代文章比不上那短短的幾十字古文,現在不少人追求快餐文化,靜不下心來,使得傳統(tǒng)的中國文學底蘊正漸漸流失。所以,我真的很希望大家能在空閑時間多讀一讀那些流傳了幾千年的名家作品,讀一讀真正的中華經典。

#155252詩經氓1000字讀后感作文2

“嘒彼小星,三五在東。肅肅宵征,夙夜在公,寔命不同。〞

那是極清冷孤單的夜。無邊的暗夜將咆哮著寒風的原野吞噬,星月在重重厚重的暗色云層后無力地閃著黯淡的光。令人幾近致盲的黑中,幾顆稍顯敞亮的星點零落地散落在東方的夜空中,掙扎著將殘燭般微弱的光芒灑向大地。原野終點的村落中,只有一間房內透出幾束搖曳的火光。影影綽綽地可以看見一點繁忙著的人的輪廓,細心看去,確乎是在翻閱著什么似的。夜深了。

這個夜晚和過去的千百個無月的暗夜差不多,眼下這位官員批改文書疲憊的神情與分散的目光,大約也與從古至今千萬熬夜苦讀抑或加班加點勞作的人們沒什么不同。他們沒有顯赫的地位,僅是中華五千年歷史中沒有留下過任何存在痕跡的無名小卒之一。從未有人知道他們的名字,大約將來也不會有人記得他們,所能做的只是奔波于塵世之間,被一樁樁不足道的蠅頭小事攪得煩躁不堪罷了。

或許生活對他們來說真的就像白開水一樣。機械,重復,宛如不知停頓的陀螺般周轉于人與人、事與事之間,勞累疲憊卻還是要咬牙堅持、冒死努力,認真中最終一絲信念支持著沉重的身體活下去。就像,暗夜中的小星。明知自己的力量與黑暗相比微不足道,但還是繁忙著把自己散發(fā)哪怕一點星光無私地灑向大地。奔波操勞、疲于奔命的同時,內心深處仍天真地渴望光才能被人窺見,相信自己的力量能帶來改變。這精神縱然可敬,但事實上,不如說是可笑又可悲。

那幾點小星,大約就是無數勞苦群眾心中燃著的最終那絲火苗。學子渴望教科書式的成功,努力堅持埋首書海;職員希望物質的豐富,遂讓青春留在辦公桌前,心底嘆息埋怨卻不知何時休停。為了心愿與信念犧牲一切的普通人啊。像小星般竭力為心中不可及的夢想努力發(fā)光。

但有多少人在意識到夢想不切實際后就放棄發(fā)光發(fā)熱的信念泯然眾人了?理想一每日渺茫、熄滅,最終凝固成堅硬冰冷的石頭,墜于大地,遍體鱗傷。

我曾不明白奮斗的意義。關于未遂的夢、達不到的遠方我有太多推測。事實上,星空絕不是被無故點亮的,《小星》的含義也正在于此。

可能我們一輩子也不能成為人上人,所能點亮的也不過是偌大天空的百萬分之一。不過,若是每個人心里常閃爍著這么一顆明凈的小星——無論有多暗,只要保存心中最本真的那部分就好——心中只要有一點兒希望,那星光必定是絢爛無比的。

小星之火,亦可燎原。

其實,只要活過、真正存在過,那么留下痕跡與否也就不再重要了。拼搏的人生,才是最漂亮的啊。

#155253詩經氓1000字讀后感作文3

奔波在路上的艱辛、無奈與酸楚一讀《周南.卷耳》

這是一首結構很特別的歌。

第一部分只有一小節(jié),用第一人稱,唱出家中妻子的無比思念:

“采采卷耳,不盈頃筐〞。嗟我懷人,寘彼周行〞,妻子挎著淺淺的筐子采野菜,采了許久都不滿筐。為何會這樣?由于她的心思并不專注在采野菜,而是在思念奔波在外長久未歸的丈夫,竟不由自主地走到大路邊上,放下淺筐,呆呆地望向路的終點,希望能看見丈夫的歸來。

其次部分卻有三小節(jié),也用第一人稱,唱出奔波在外的丈夫的艱辛和無奈:

“陟彼崔嵬〞、“陟彼高岡〞、“陟彼砠矣〞,突現出遙遠的歸途山高路險、阻隔重重。

“我馬虺頹〞、“我馬玄黃〞,強調馬已跛足并已浮現病態(tài),只能掙扎而行,這是無休無止、強行趕路的必然結果。

“我馬瘏矣〞、“我仆痡矣〞,終究,病馬躺在路旁,勞累過度的仆人也無法邁步(這時的主人,又能好到哪里?)

“我姑酌彼金罍,維以不永懷〞、“我姑酌彼兕觥,維以不永傷〞,同樣疲憊不堪的主人只得借酒澆愁,反而激起更強的思念和更濃的凄愴。這里不同于四字的基本句型,出現了六字、五字的句型,為的是強調那種無力后的無奈,那種無助中的辛酸。

特別的結構分出兩個彼此獨立的聲部:

夕陽西下的土路,一個失望的女聲滑落在草叢深處。

暮色漸濃的山道,一個無奈的男聲回蕩在陡峭深谷。

期待安居,卻往往奔波在路上;渴盼相聚,卻往往天邊各一方。

兩個聲音遙相唱和,傾吐生命奔波在路上的艱辛、無奈和辛酸,三千年后,又雙雙穿越歲月的塵埃,在我們心中回蕩。

#155361詩經氓1000字讀后感作文4

《詩經》我每一次品味,讀過之后,頌過之后,咀嚼過之后,一次次發(fā)現它的美好永遠是那樣甘甜爽口仿佛是雄偉山泉圣水,《詩經》她恰如萬年的醞釀,仍舊有一種清澈凜冽透骨的美。往往被《詩經》表達的那種和諧,那種執(zhí)著,那種崇高,那種圣潔詩歌文字里的純潔所感動吸引!如是帶著新鮮、好奇的心情,我都會為書中氤氳著的靈秀之氣所傾倒,散步于《詩經》的海洋中,我所感受到的,是淡然,是寧靜,是一種無法抗拒的飄逸之美;輕頌《詩經》,口中吟出的是一首首雅俗共賞的曲調,遠離塵世喧囂之后洗凈鉛華,如此的無與倫比、令人心醉。

《詩經》像一盞清茶、一杯淡酒無聲地滋潤著我們枯竭的心田,當你彷徨的時候,請你讀一讀《詩經》;當你無助的時候,也請你讀一讀《詩經》;當你無法找到自己人生坐標的時候,《詩經》可以讓你寧靜下來,逐漸思考自己、生活、周邊的一切。她就像一位老者,無所不知,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詩經》,她是一本讓人受益終身的良書,這本書里記錄著許大量孤單和不舍之情,人世間的背歡離合,陰晴圓缺,讓我們懂得了真諦,學會了怎樣去面對,叩問自己的“心〞,人來世間為了什么,一個人的命運如何,是由自己良心所操縱的。詩經她能讓人沉浸在人類內心深處,并得到永恒!真心希望我們中國人都能讀詩經、傳頌詩經,學習詩經這本代表了我國古代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經典著作,她可以充實我們的內心,我們才不會丟失自己的民族魂。我們只有了解自己的過去,才能繼往開來展望明天,這一代、下一代、世世代代的中國人才會有希望,我中華民族才能永遠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如此純真潔凈的《詩經》怎叫人不愛,她宛如是未經雕琢的璞玉,是生長在野外的山花,是初長成的少女,那么的自然。留下永恒的馥郁。

#155363詩經氓1000字讀后感作文5

馬克思指出:“在不同的所有制形式上,在生存的社會條件下,聳峙著由不同的情感、空想、思想方式和世界觀構成的上層建筑。〞在《詩經》產生的年代,我們的先人在自然條件相當艱難的黃河流域以宗法制度為核心建立起一個農業(yè)社會。這個社會為了生存發(fā)展,需要強大的集體力量,需要內部秩序的穩(wěn)定與和諧,而相應地需要抑制其社會成員的特性自由和與之相聯系的浪漫空想。正是在這種“生存的社會條件下〞,形成了《詩經》的思想和藝術特色。并且,由于中國——特別中原社會的基本特點維持甚久,作為中國文學重要起點、又被奉為儒家經典的《詩經》,其特色對于后代文學的影響,也就十分之深遠。

《詩經》是以抒情詩為主流的。除了《大雅》中的史詩和《小雅》、《國風》中的個別篇章外,《詩經》中幾乎完全是抒情詩。而且,從詩歌藝術的成熟程度來看,抒情詩所達到的水準,也明顯高于敘事詩。而與《詩經》大體屬于同時代的古希臘的荷馬史詩,卻完全是敘事詩。正如荷馬史詩奠定了西方文學以敘事傳統(tǒng)為主的發(fā)展方向,《詩經》也奠定了中國文學以抒情傳統(tǒng)為主的發(fā)展方向。以后的中國詩歌,大都是抒情詩;而且,以抒情詩為主的詩歌,又成為中國文學的主要樣式。

《詩經》里大量運用了賦、比、興的表現手法,加強了作品的形象性,獲得了良好的藝術效果。所謂“賦〞,用朱熹《詩集傳》的解釋,是“敷陳其事而直言之〞。這包括一般陳述和鋪排陳述兩種狀況。大體在《國風》中,除《七月》等個別例子,用鋪排陳述的較少;大、小《雅》中,特別是史詩,鋪陳的場面較多。漢代辭賦的基本特征就是大量鋪陳。雖然從《詩經》到漢賦還間隔大量環(huán)節(jié),但說其原始的因素源于《詩經》,也未嘗不可?!氨权暎弥祆涞慕忉?,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之意?!对娊洝分杏帽扔鞯牡胤胶枚?,手法也富于變化。如《氓》用桑樹從繁茂到凋落的變化來比喻愛情的盛衰;《鶴鳴》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來比喻治國要用賢人;《碩人》連續(xù)用“葇荑〞喻美人之手,“凝脂〞喻美人之膚,“瓠犀〞喻美人之齒,等等,都是《詩經》中用“比〞的佳例?!百x〞和“比〞都是一切詩歌中最基本的表現手法,而“興〞則是《詩經》乃至中國詩歌中對比獨特的手法。“興〞字的本義是“起〞?!对娊洝分械摹芭d〞,用朱熹的解釋,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為所詠之內容作鋪墊。

《詩經》表現出的關注現實的熱心、猛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識、真誠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被后人概括為“風雅〞精神,直接影響了后世詩人的創(chuàng)作。

總之,《詩經》的語言形式形象生動,豐富多彩,往往能“以少總多〞、“情貌無遺〞(《文心雕龍·物色》)。但雅、頌與國風在語言風格上有所不同。雅、頌多數篇章運用嚴整的四言句,極少雜言,國風中雜言對比多。小雅和國風中,重章疊句運用得對比多,在大雅和頌中則對比少見。國風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