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60年萊蒙狂夫詩歌研究之考察與分析_第1頁
新中國60年萊蒙狂夫詩歌研究之考察與分析_第2頁
新中國60年萊蒙狂夫詩歌研究之考察與分析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新中國60年萊蒙狂夫詩歌研究之考察與分析一、新中國成立前研究狀況的簡要回憶三四十年代譯介萊蒙托夫的還有孫用、葛一虹、李秉之、戴望舒、傅東華、孟十還、戈寶權、余振、穆木天、李嘉、張鐵弦、之汾等人。其中,戈寶權翻譯了18首抒情詩和?童僧?的兩個片段,而且既譯又論且編。余振在上海光華書店推出了我國第一部?萊蒙托夫抒情詩選?〔1948〕,納入113首詩歌。二、新中國的前30年三、新中國的后30年1980年代萊蒙托夫詩歌研究領域里的一個重大進展,便是1989年三部高校教材的同時登場:人民文學出版社曹靖華主編的?俄蘇文學史?〔第一卷〕〔據查,系周敏顯執(zhí)筆“萊蒙托夫〞專章〕、陜西人民出版社于憲宗著的?俄羅斯文學史?〔上卷〕、北京大學出版社徐稚芳著的?俄羅斯詩歌史?。三位資深教授篇幅不等地對菜詩所作的宏觀研究。標志著我國萊詩研究的新程度。周文強調在萊詩中“悲觀絕望與渴望斗爭的要求總是結合在一起〞,對萊詩的藝術造詣闡述得扼要而到位。于著視野極寬,從與普希金比照的角度提出了不少精辟的論斷,如“普希金始終是民族主義者,而萊蒙托夫那么是革命思想的真正的代言人〞、“綜觀萊蒙托夫的長詩,按別林斯基的評價,它在藝術上是不及普希金的,但思想上遠比普希金的深化〞等等。徐著在對大量萊詩宏觀研究的根底上,挑戰(zhàn)了把萊蒙托夫定格在從浪漫主義到現(xiàn)實主義的過渡階段上的傳統(tǒng)觀點,對萊氏的浪漫主義長詩始終保持的藝術特征有著深化而自信的把握?!捕?0世紀90年代。1991年第4期的?外國問題研究?上刊載了由李萬春撰寫的專論?中國的萊蒙托夫文學翻譯與研究?,除概述近百年來我國的萊蒙托夫的翻譯和研究外,首先提出了余振由于50年的辛勤耕耘已成為譯介萊蒙托夫的集大成者或奠基人〔的思想〕,他引用了比余振起步更早的萊詩的譯介權威戈寶權的話“我國多年來致力于翻譯介紹萊蒙托夫詩歌作品而且卓有成就的人,當推余振同志〞。這一論斷也得到后學顧蘊璞在1985年?萊蒙托夫詩選?“譯后記〞中的一句話:“譯者除新譯外對余振等前輩的成果曾有所借鑒〞的佐證。另一個新的景觀是涌現(xiàn)出一批有研究實力的后起學者,啟動了_一些新的研究方法,使我國的萊詩研究不但比新中國的前30年有了長足的進展,而且在研究深度和“外為中用〞上比后30年中的前20年也有了超越,不但漸漸向詩的本體研究開展,而且開始走上一條視角多元化的開展道路:主題的視角〔如〞死亡〞〕、主體性的視角〔如對“自我〞與讀者群的關系〕、語義的視角〔如“奇異〞、“幸福〞〕、意象的視角〔如“萊蒙托夫詩的意象構造〞、“?帆?的意象性特征〞〕、文化的視角〔如“俄羅斯母題〞、“俄羅斯文化宇宙觀〞〕、比較的視角〔如與普希金、涅克拉索夫的比較〕等。對意象和象征研究的普遍重視,也是新世紀的新景觀之一。李華在2022年第6期?遼寧師專學報?上的論文?試析萊蒙托夫抒情詩的意象性特征?分“形象性特征〞、“概括性特征〞、“音樂性特征〞、“象征性特征〞?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馬福珍、麻秀麗的文章?論萊蒙托夫的藝術特色?和2022年第4期?俄語學習?上朱曉燕的文章?萊蒙托夫中的顏色詞?兩篇文章雖然沒有提意象一詞,但所分析的音樂美或色彩美都屬意象的范疇。2002年第3期?國外文學?顧蘊璞的文章?試論萊蒙托夫詩的意象構造?提出一個新看法:“萊蒙托夫素以感情熾烈和意象豐美著稱,歷來論者對他熾烈情感闡述有余,對他的豐美意象卻關注缺乏。〞該文從“意與象的組合形式〞、“時空的轉換形式〞、“虛實相生的機制〞、“意象群的總體效應〞、“意象的比照〞、“特征性意象的復現(xiàn)〞6個視角對萊詩獨特的意象構造進展了剖析。這雖然僅是一家之言,而且成功與否還有待理論檢驗,但已是以中國的傳統(tǒng)詩論與境外詩歌現(xiàn)象接軌的有益嘗試。作者早在20世紀90年代初就從景生情和象生意的角度對?帆?的意境作過變奏式的動態(tài)分析:從“霧海孤帆〞、“怒海風帆〞到“晴海怪帆〞〔見?世界名詩鑒賞金庫?,婦女出版社,199l,許自強主編,611頁〕的三種意象組合,正是表達了他關于萊蒙托夫詩歌意象構造的上述設想。結語新中國60年的萊蒙托夫詩歌研究,總的看來,大大超過舊中國,新中國的后30年較之前30年更不可同日而語,但是,比起詩人的祖國俄羅斯來,比起中國對俄羅斯其他偉大作家的研究來,無論深度還是廣度,都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中國萊蒙托夫詩歌研究的業(yè)績,假設分三個層次來盤點,那么低層次研究〔介紹性研究〕最大,中層次研究〔賞析性研究〕次之,高層次研究〔理論性研究〕最??;假設按作品體裁來評估,那么抒情詩大于長詩〔除?惡魔?、?童僧?外,還有不少長詩尚未有人涉獵〕,即使抒情詩,也過多地集中在?帆?等幾首最有名的詩上,而且存在低程度重復的現(xiàn)象;假設按社會歷史分析和文本的審美分析兩個因素來衡量,那么文本的審美分析〔包括文本的考證分析〕弱于社會歷史分析;假設拿宏觀性研究和微觀性研究〔指萊蒙托夫詩本身〕兩個側面來比較,那么宏觀性研究〔包括如今在俄羅斯和其他國家呈強勢的文化視角研究和平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