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上海市2020年中考化學真題試題六.選擇題氦是太陽中含量較多的元素,其元素符號為A.HB.HeC.ND.Cl廚房中的物質放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攪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食用油B.白醋29屬于有機物的是A.CB.CO60互為同素異形體的一組物質是A.氫氣與液氫B.水銀與銀C.白糖D.食鹽C.HCOD.CHO2326C.干冰與冰D.氧氣與臭氧其中Cr元素的化合價為D.+6Cr其中Cr元素的化合價為D.+6A.+2B.+3C.+5pH是水質監(jiān)測的重要指標之一,下列水樣酸性最強的是A.pH=1.3的工業(yè)廢水B.pH=4.5的雨水C.pH=7.0的蒸餾水D.pH=7.3的礦泉水在充滿氧氣的機器瓶中燃燒,產(chǎn)生明亮的藍紫色火焰的物質是A.硫粉B.鐵絲C.木炭D.紅磷物質的俗名與化學式相對應正確的是A.天然氣:COB.燒堿:NaCOC.熟石灰:Ca(OH)D.燒堿:KOH23235?鎂在二氧化碳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2Mg+CO2====C+2MgO。該反應屬于A.化合反應A.化合反應B.分解反應C.置換反應D.復分解反應用稀硫酸除鐵銹的原理是自來水廠對天然水進行人工凈化的過程中,通常不會采用A.電解B.吸附C.過濾D.消毒右圖為市售鹽酸標簽的部分內容,其中36.0%~38.0%表示該鹽酸中A.氯元素含量B.溶質溶解度C.溶質質量分數(shù)D.溶質式量物質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就能體現(xiàn)的性質是A.可燃性B.揮發(fā)性C.不穩(wěn)定性D.還原性加熱膽礬的實驗過程中,相關實驗操作正確的是41?在空氣中放置較長時間的鋅片,表面會形成一層薄膜,其中含有Zn2(OH)2CO3。若該物質通過化合反應生成。反應物除了Zn外,還有乜NO?/匹4也0中的3A.一種B.兩種C.三種D.四種42下圖是某化學反應的示意圖(O與。分別代表不同元素原子),該反應可能為A.氫氣的燃燒B.水的電解C.甲烷的燃燒D.一氧化碳的燃燒X可以發(fā)生如下反應:1.X+酸====鹽+水;2.X+非金屬氧化物======鹽+水。X可能是A.氧化銅B.鹽酸C.氫氧化鈉D.碳酸鈉室溫時,對100mL氯化鈉飽和溶液作如下操作,最終甲、乙兩燒杯中溶液A.溶質質量相同B.溶質質量分數(shù)相同C.均為不飽和溶液D.溶劑質量相同關于分子和原子兩種微粒的敘述正確的是A.物質只能由分子構成B.相同原子可能構成不同的分子C.分子質量一定大于原子質量D.化學變化中分子數(shù)目一定發(fā)生變化一個水分子質量(單位:克)的計算表達式為七.填空題人類常從礦石中獲取金屬材料。(1)鐵是冶煉最多的金屬。工業(yè)煉鐵主要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Fe203+3C0=高溫=2Fe+3C02,反應中的氧化劑是。該反應中所涉及的物質中,屬于單質的是.常用于滅火的是.(2)銅是人類利用較早的金屬,木炭與氧化銅反應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是,反應后固體的質量(填“增大”、“減小”或“不變”)(3)鋁在現(xiàn)代生活中得到廣泛的應用。煉鋁原料水鋁石的主要成分是Al(OH)3,Al(OH)3由種元素組成,2molAl(OH)3中含有g氧元素。33(4)金屬冶煉通常使礦石中金屬元素轉變?yōu)椋ㄌ睢盎稀被颉坝坞x”)態(tài)。某實驗小組對不同條件下的硝酸鉀的溶解情況進行了以下實驗。在甲乙丙三個燒杯中放入20g硝酸鉀晶體,再分別加入50.0g冷水、熱水與酒精,充分攪拌后(保持各自的溫度不變),結果如下圖所示。1)甲燒杯中溶液是(填“飽和”或“不飽和”)溶液。TOC\o"1-5"\h\z2)由以上實驗可得出結論:影響物質溶解度的因素有、.(3)將乙燒杯中的溶液降溫到t2。C時,硝酸鉀的溶解度是g/100g水。再往乙燒杯中加入1Og水,改變溫度至t2c時,溶液又恰好達到飽和狀態(tài),則七]t2(填“>”、“<”或“=”)。4)經(jīng)實驗測定,獲得不同溫度時硝酸鉀的溶解度數(shù)據(jù)。溫度溶解度(g/100g水)2031.64063.950145601107014080169TOC\o"1-5"\h\z分析上述數(shù)據(jù),某溫度時的硝酸鉀溶解度數(shù)據(jù)可能存在較大的誤差,該溫度°C.請根據(jù)表中的數(shù)據(jù),在坐標圖中描點、繪制符合硝酸鉀溶解度變化規(guī)律的曲線。如下圖所示進行實驗,同時將針筒內全部液體迅速注入容器中,實驗內容如下表所示。實驗開始前紅墨水左右兩端液面保持相平。容器I、II體積相同,裝置氣密性良好。(1)實驗a中,容器I內產(chǎn)生的現(xiàn)象是.紅墨水液面位置發(fā)生變化的原因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2)實驗b中,針筒I、II內鹽酸足量且溶質質量分數(shù)相同,產(chǎn)生氣泡更劇烈的容器是(填“I”或“II”),紅墨水的位置變化情況是。八.簡答題某大理石樣品(所含雜質不溶于水且不與酸反應)與足量的鹽酸充分反應,過濾后將綠葉蒸干,冷卻后稱量所得氯化鈣固體,相關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圖所示(不計損耗)(1)氯化鈣的質量為g。(2)計算該大理石樣品中碳酸鈣的物質的量(根據(jù)化學方程式列式計算)。氣體制取是重要的化學實驗活動。(1)實驗室用雙氧水與二氧化錳制取氧氣,該方法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是。能收集氧氣的裝置是(填編號)要得到干燥的氧氣,可將制得的氣體通過填充一種氧化物的干燥裝置,該氧化物是。(2)實驗室制備二氧化碳時,要求能隨時控制反應進行或停止,以下符合該條件的發(fā)生裝置是(填編號)用所選裝置制備二氧化碳,能用于添加液體的儀器名稱是,能使反應暫時停止的實驗操作是.實驗不適宜用排水集氣法收集二氧化碳的理由是.某溶液中可能含有碳酸鈉、硫酸鈉、氯化鉀、鹽酸中的一種或幾種,為測定其成分,進行如下實驗。第一步:取樣,進行焰色反應,透過藍色鈷玻璃觀察到火焰呈紫色。第二步:另取樣,先后逐滴加入氯化鋇溶液、稀硝酸,產(chǎn)生沉淀的物質的量與時間的關系如下圖所示。TOC\o"1-5"\h\z(1)由上述實驗可知,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碳酸鈉、硫酸鈉和.(2)第二步實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菊花種植收購事宜合同
- 基于大數(shù)據(jù)驅動的企業(yè)轉型升級合作協(xié)議
- 企業(yè)廣告牌制作合同
- 塔吊租賃協(xié)議樣本
- 環(huán)境監(jiān)測與評估合同
- 防雷裝置檢測技術服務合同
- 場地轉讓合同協(xié)議書
- 房地產(chǎn)項目合作協(xié)議
- 自動化生產(chǎn)線改造項目合作合同
- 美食外賣平臺食品質量免責協(xié)議
- 人工智能教育2024年AI助力教育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
- 水泥廠化驗室安全培訓課件
- 機械制圖自編教材
- 前列腺穿刺的護理查房課件
- 管理會計 課件 孫茂竹 第1-6章 管理會計概論-經(jīng)營決策
- 《新時期產(chǎn)業(yè)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方案》全文
- 智能制造行業(yè)市場競爭力分析
- 輕鋼別墅-建筑流程
- 2023云南公務員考試《行測》真題(含答案及解析)【可編輯】
- 脾破裂護理查房
- 部編版五年級語文下課文四字詞語解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