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單元第二次工業(yè)革命和近代科學文化(試題部分)x課件_第1頁
第十五單元第二次工業(yè)革命和近代科學文化(試題部分)x課件_第2頁
第十五單元第二次工業(yè)革命和近代科學文化(試題部分)x課件_第3頁
第十五單元第二次工業(yè)革命和近代科學文化(試題部分)x課件_第4頁
第十五單元第二次工業(yè)革命和近代科學文化(試題部分)x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十五單元第二次工業(yè)革命和近代科學文化中考歷史

(河北專用)第十五單元第二次工業(yè)革命和近代科學文化中考歷史(河北專用1A組2014—2018年河北中考題組五年中考1.(2017河北,17,2分)“近代史上英國率先進行工業(yè)革命,最先建立民主政治,但在教育領域英

國沒有一項領先,現(xiàn)代大學、職業(yè)教育、義務教育、現(xiàn)代學制、教學與科研相結合等現(xiàn)代教

育制度沒有一項由英國創(chuàng)立。因此,英國整體國力的漸趨衰落就不足為奇了?!笨梢?英國

“整體國力的漸趨衰落”是由于

()A.民主政治改革滯后B.科學技術的落后C.殖民地人民的抗爭D.教育制度的落伍答案

D材料論述的是英國在教育體制方面存在不足,其導致英國在近代國力漸衰。故

選D。A組2014—2018年河北中考題組五年中考1.(201722.(2017河北,30,8分)(節(jié)選)閱讀材料,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1830—1870年世界鐵路里程統(tǒng)計表(單位:英里)

1830年1840年1850年1870年歐洲6018001400065000北美洲—2800900056000亞洲——2005100南美洲———1800非洲———1100澳洲———1000全世界總計604600232001300002.(2017河北,30,8分)(節(jié)選)閱讀材料,綜合運用所3注:1英里=1.609344公里材料二

19世紀末,世界鐵路發(fā)展到65萬公里,到20世紀20年代翻了一番,達到127萬公里,成為世界陸路運輸的壟斷性工具。鐵路的出現(xiàn),改變了人類社會,不僅體現(xiàn)在成百倍增加的運輸量、數十倍提高的運行速度上,還進一步教會了人們遵守時間和紀律,守時守紀成為了現(xiàn)實生活的準則。(1)據材料一,指出世界鐵路起源的地區(qū),并概括1830—1870年世界鐵路發(fā)展的特點。(4分)綜

合材料一、二,歸納鐵路對人類社會生產生活產生了哪些重大影響。(4分)答案(1)起源地:歐洲。(2分)(評分說明:若答英國也可給分。2分)特點:從歐洲走向世界;各洲間發(fā)展不均衡;發(fā)展迅速。(2分)(評分說明:答出其中一點且意思相近即可。2分)重大影響:提高了運輸效率;改變了人們生活方式;促進了經濟發(fā)展;加快了工業(yè)革命進程;加劇

了地區(qū)間的經濟發(fā)展不平衡;等。(4分)(評分說明:答出其中兩點且意思相近即可,其他答案符合題意也可。每點2分,共4分)解析第(1)問第一小問,1825年,英國人斯蒂芬森研制的“旅行者號”機車,試車成功,此后,鐵

路交通迅速發(fā)展;“世界鐵路發(fā)展的特點”結合表中數據分析即可。第二小問,從改變人們生

活方式、促進經濟發(fā)展等方面分析。注:1英里=1.609344公里答案(1)起源地:歐洲。4B組2014—2018年全國中考題組考點一第二次工業(yè)革命1.(2018山東濰坊,23,2分)1921—1925年之間,福特汽車價格下降了六分之五,購買一輛福特汽

車還不到一般工人三個月的工資;1929年,美國幾乎平均每家擁有一輛汽車。這主要得益于

()A.生產技術改進B.蒸汽機的發(fā)明C.內燃機的應用D.計算機的普及答案

A本題考查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的有關知識。1913年,美國企業(yè)家福特改進生產技術,使

用流水線生產汽車,帶來了汽車制造業(yè)的革命。汽車的價格大幅下降,開始成為中等收入家庭

的交通工具。A項符合題意。B組2014—2018年全國中考題組考點一第二次工業(yè)革命52.(2017遼寧沈陽,11,2分)19世紀晚期,內燃機被安裝在拖拉機、播種機、脫粒機等機械上。機

器的轟鳴聲打破了田野的寧靜氣氛。內燃機還被美國人安裝在聯(lián)合收割機上,把谷物收割的

速度提高了幾十倍,后來又推廣到世界各國。對上述材料理解最準確的是

()A.美國人發(fā)明了內燃機B.機器的噪聲影響了人們的生活C.內燃機推動了工業(yè)生產D.內燃機推進了農業(yè)機械化答案

D解答本題應注意題干主要描述的是內燃機在各種農機中的運用,這一現(xiàn)象說明了

內燃機使農業(yè)生產發(fā)生了重大變化,機械化程度提高。2.(2017遼寧沈陽,11,2分)19世紀晚期,內燃機被安63.(2017河南,15,1分)1908年,美國人亨利·福特開始在汽車生產中引入流水線,把裝配一輛汽車

所需的時間由12個小時降低為一個半小時,使生產成本大幅度降低,產量很快占到了全世界汽

車產量的一半。據此,下面結論正確的是

()A.科學理論推動技術進步B.新技術提升企業(yè)競爭力C.壟斷組織促進生產發(fā)展D.新技術保證了產品質量答案

B由關鍵信息“流水線”“生產成本大幅度降低”“產量的一半”,即可判斷出由

于采用了新技術,提升了企業(yè)的競爭力。生產流水線屬于技術發(fā)明,而非科學理論。材料信息

強調的是由于技術革新而擴大市場的占有率,而非依靠壟斷組織控制市場。材料強調的是汽

車產量迅速增加,并未強調質量的提升。故選B。3.(2017河南,15,1分)1908年,美國人亨利·福特7電話女士4.(2016河南,16,1分,★)右圖反映的情景主要表明第二次工業(yè)革命

()A.提高了生產效率B.拉大了貧富差距C.改變了生活方式D.加速了戰(zhàn)爭爆發(fā)答案

C第二次工業(yè)革命中電話的發(fā)明使人類遠距離語音信息的傳遞成功實現(xiàn),為人們的

交流、生活、生產、工作提供了便利。提高了生產效率、拉大了貧富差距、加速了戰(zhàn)爭爆

發(fā)從圖中并不能看出。故只有C符合題意。考查點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的影響知識歸納第二次工業(yè)革命中發(fā)明眾多,其中出現(xiàn)了“通訊工具的革新”,有線電報、無線電

報等的出現(xiàn)為迅速傳遞信息提供了方便,使世界各地的聯(lián)系進一步加強。電話女士4.(2016河南,16,1分,★)右圖反映的情景答85.(2016江蘇蘇州,15,1分,★)下表反映的是19世紀后期美國鋼鐵業(yè)的發(fā)展趨勢,其呈現(xiàn)出的最

主要特征是

()A.行業(yè)競爭非常激烈B.城市工業(yè)化快速提高C.企業(yè)規(guī)模數量擴展D.生產和資本走向集中年份18701900企業(yè)總數(個)808669工人總數(人)78000272000產量(噸)320000029500000投資額(美元)121000000590000000答案

D

19世紀后期美國鋼鐵業(yè)發(fā)展變化的主要特征是生產和資本走向集中。依據表格中

信息分析,企業(yè)數量雖然減少,但工人總數、產量和投資額快速增長,這說明生產和資本走向集

中。5.(2016江蘇蘇州,15,1分,★)下表反映的是19世紀9以下為教師用書專用6.(2016福建龍巖,30,12分)科學技術的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是社會生產力發(fā)展的重要標志,是推動社會

前進的主要力量。閱讀材料,回答問題。【讀圖說史】材料一

(1)分別寫出圖1、圖2重大發(fā)明的名稱。(2分)【問題探究】材料二

英美兩國1870年、1913年各占世界工業(yè)生產總值的比重(%)以下為教師用書專用6.(2016福建龍巖,30,12分)科學10

圖3

——改編自《大國興衰》(2)根據材料二,指出1870年、1913年英美兩國工業(yè)地位的變化。結合所學知識,簡要分析這段

時期美國工業(yè)迅速發(fā)展的主要原因。(6分)【比較學習】材料三

科技方面,英國工業(yè)界滿足于第一次工業(yè)革命的成就,在新技術成果應用方面日趨落

后。政府在科技投入方面也存在諸多問題,經費少,實驗設備不足,科技人員地位低和待遇差成

為普遍現(xiàn)象。——摘編自《世界通史》

11材料四

1865年至1900年,(在美國)被正式批準登記的發(fā)明專利就達到了64萬多種。美國人

第一次把專利權寫入了憲法,用國家的根本大法來保護發(fā)明創(chuàng)造?!幾浴洞髧绕稹方庹f詞(3)比較材料三和材料四,分別概括導致英美兩國經濟地位變化的科技原因。(4分)答案(1)火車機車(火車、機車、蒸汽機車);(1分)飛機。(1分)(2)地位變化:英國由領先到被美國趕超(美國由暫時落后到趕超英國;1870年英國領先,1913年

美國超過英國;英國占世界工業(yè)生產總值的比重下降,美國占世界工業(yè)生產總值的比重上升;

等)。(2分)(只回答到某一國地位變化情況,如英國由領先到落后等給1分)主要原因:美國內戰(zhàn)(南北戰(zhàn)爭)的推動;(2分)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的促進。(2分)(3)英國:滿足現(xiàn)狀,不重視技術創(chuàng)新和應用;(1分)科技投入不足。(1分)(照抄原文未概括至多給1分)美國:重視和保護發(fā)明創(chuàng)造,(1分)鼓勵創(chuàng)新。(1分)解析第(1)問仔細觀察圖片,結合所學判斷即可。第(2)問,第一小問分別觀察對比1870年、1

913年英美兩國占世界工業(yè)生產總值的比重,概括歸納答案即可;第二小問從這一時期能夠促進美國工業(yè)迅速發(fā)展的歷史事件入手,總結答案。第(3)問對兩則材料進行歸納概括即可回答。材料四

1865年至1900年,(在美國)被正式批準登12考點二工業(yè)化國家的社會變化(2016湖北孝感,24,10分)三次科技革命,極大促進了人類社會的進步,改變了人類的生產、生活

方式。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相關問題。材料一

(英國擁有)很大的、不斷擴大的市場……英國還擁有更多的、可供工業(yè)革命使用的

流動資本,源源流入英國的商業(yè)利潤比流入其他任何國家的都多……由于行會較早瓦解,由于

對傳統(tǒng)的條塊農田的圈占,英國獲得了充裕的流動勞動力……貧窮的農民們失去了自己的部

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當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則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1)上述材料從哪幾個方面分析了工業(yè)革命爆發(fā)所需要的條件?(3分)材料二

考點二工業(yè)化國家的社會變化13(2)依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材料中棉紡廠和裝配線分別使用什么作為動力。(2分)汽車

是哪次科技革命的成果?(1分)材料三

《17世紀以來主要科學成果情況表》科學成果項目基礎研究年份應用研究年份生產推廣年份蒸汽機168717111785電話182018761881發(fā)電機183118881889計算機193619461946激光195819601961(2)依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材料中棉紡廠和裝配線分別使14(3)從材料中科學成果項目的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生產推廣年份的間隔,你能獲取哪些主要

歷史信息?(2分)(4)結合所學知識,說說計算機的應用對人類生活的影響。(2分)答案(1)市場;(1分)資金;(1分)勞動力。(1分)(2)棉紡廠使用蒸汽機作為動力;(1分)裝配線使用電力作為動力。(1分)汽車是第二次科技革命

的成果。(1分)(答第二次工業(yè)革命亦可得分)(3)生產推廣與基礎研究的時間間隔越來越短,生產推廣與應用研究的時間間隔越來越短。(1

分)科學和技術緊密結合并迅速應用于生產。(1分)(其他答案意思相近,酌情給分)(4)影響分為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只要言之有理,符合事實,答一個方面給1分,滿分2分。例如:計算機的應用如網絡技術能進行遠距離、高速度的信息交流,大大縮短了全球空間,影響著人類文明的進程。計算機的應用改善著人們的衣、食、住、行、用、社會交往等。(1分)同時計算機的應用也對人類生活產生消極影響,如電子垃圾污染環(huán)境,信息泛濫,虛擬社會讓人沉迷,等。(1分)解析本題考查了三次科技革命的相關內容。第(1)問解答時注意根據材料一中三處省略號前后的內容歸納;第(2)問兩幅圖片反映的內容分別同兩次工業(yè)革命有關,據此回答相關問題;第(3)問從科學和技術緊密結合并迅速應用于生產的角度思考;第(4)問注意從積極方面和消極方面作答。(3)從材料中科學成果項目的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生產推廣年份15考點三近代科學與文化1.(2018廣東,21,3分)如下圖所示,關于自然科學與社會發(fā)展的關系,表述合理的是

()

A.自然科學與社會發(fā)展存在內在聯(lián)系B.自然科學發(fā)展導致“一戰(zhàn)”爆發(fā)C.自然科學成就都是政治斗爭的結果D.社會發(fā)展進程就是自然科學發(fā)展進程考點三近代科學與文化1.(2018廣東,21,3分)如下圖16答案

A根據年代尺中的歷史事件可知,牛頓的經典力學為工業(yè)革命奠定了理論基礎。工

業(yè)革命后,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初步形成,其間達爾文于1859年提出了進化論。第二次工業(yè)革命

后,美國和德國后來居上,超過英法。1905年,愛因斯坦提出了相對論,為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原

子彈的發(fā)明提供了理論依據。這說明自然科學與社會發(fā)展存在內在聯(lián)系,故A項符合題意。

“一戰(zhàn)”爆發(fā)的直接原因是薩拉熱窩事件,根本原因是帝國主義國家政治經濟發(fā)展的不平衡;

自然科學成就并不都是政治斗爭的結果;社會發(fā)展進程并不等于自然科學發(fā)展進程,

故B、C、D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應排除。答案

A根據年代尺中的歷史事件可知,牛頓的經典力學為172.(2017江蘇南京,18,1分)第三交響曲總譜扉頁上寫著“為紀念一個偉人而作的英雄交響

曲”。它紀念的“偉人”是

()A.克倫威爾B.華盛頓C.拿破侖D.貝多芬答案

C本題考查學生識記歷史基礎知識的能力。依據所學可知,第三交響曲原本是為拿

破侖而作的,但在發(fā)表時,貝多芬得知拿破侖已經稱帝的消息,憤怒地去掉了拿破侖的名字。正

確答案選擇C。2.(2017江蘇南京,18,1分)第三交響曲總譜扉頁上寫著183.(2016江蘇南京,23,1分)他“不僅創(chuàng)作了無與倫比的俄國生活的圖畫,而且創(chuàng)作了世界文學中

第一流的作品”。他是

()

答案

D解題時抓住題干材料中的關鍵信息“俄國”“文學”。牛頓是英國科學家;伏爾

泰是法國的啟蒙思想家;恩格斯是德意志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列夫·托爾斯泰是俄國著名作

家。A、B、C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正確答案為D項。3.(2016江蘇南京,23,1分)他“不僅創(chuàng)作了無與倫比的19以下為教師用書專用4.(2017貴州貴陽,28,15分)音樂是流動的旋律,是一個民族氣質的體現(xiàn),更是一部鮮活的史詩。材料他“衣著隨便、作風粗獷、率直得近乎無理”;“他獨立而自傲,是一個心中充滿對人

類的愛和靈魂中充滿對自由的渴求的人”;他對當時的自由思想很是同情,在作品《英雄交響

曲》《第九交響曲》及《愛格蒙特》中都有表現(xiàn)?!队⑿劢豁懬穭?chuàng)作于1802—1804年,初題名為《拿破侖·波拿巴大交響曲》。該作品創(chuàng)作前

發(fā)生過許多重大事件:1789年法國人民攻陷巴士底監(jiān)獄;1799年,拿破侖執(zhí)政,作品熱情謳歌了

在“自由、平等、博愛”旗幟下實現(xiàn)的法國革命。1804年底拿破侖稱帝,他聽聞后憤然將作

品改名為《英雄交響曲——為紀念一位偉大人物而作》。閱讀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材料中的“他”指誰?結合所學知識,說出《英雄交響曲》的創(chuàng)作特點。(4分)(2)材料中“法國人民攻陷巴士底監(jiān)獄”有何重大歷史意義?結合所學知識,說出拿破侖執(zhí)政

后頒布的《拿破侖法典》維護了法國1789年以來的哪些革命成果,拿破侖的對外戰(zhàn)爭是如何

推動歐洲資本主義發(fā)展的?(7分)以下為教師用書專用4.(2017貴州貴陽,28,15分)音樂20(3)為什么拿破侖稱帝后,“他”憤然將作品改名為《英雄交響曲——為紀念一位偉大人物而作》?(2分)(4)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出你對藝術創(chuàng)作與社會現(xiàn)實之間關系的認識。(2分)答案(1)“他”:貝多芬。(2分)創(chuàng)作特點:《英雄交響曲》是貝多芬第一部明確反映重大社會題材的交響樂作品,這首交響曲

從內容到形式都富于革新精神,感情奔放,篇幅宏大。(2分)(2)意義:標志法國大革命的開始。(2分)革命成果:①《拿破侖法典》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了《人權宣言》宣稱的人生來自由,權利平等;

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②《法典》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了雅各賓派的土地政策。(任答一點2分,答兩點3分)對外:拿破侖的對外戰(zhàn)爭打擊了歐洲的封建勢力,傳播了資產階級思想。或拿破侖通過對外戰(zhàn)爭的形式把法國革命的成果推廣到歐洲其他地區(qū),使資本主義文明得以在歐洲傳播。(任答一點2分)(3)改名:熱愛自由,反對專制或知道拿破侖這個起初為保衛(wèi)革命自由而戰(zhàn)的人,正在恢復封建

貴族特權,并為大資產階級的利益進行掠奪戰(zhàn)爭。(任答一點2分)(4)認識:社會現(xiàn)實是藝術創(chuàng)作的源泉,藝術又反映了社會現(xiàn)實狀況。(2分)(3)為什么拿破侖稱帝后,“他”憤然將作品改名為《英雄交響曲21解析第(1)問,根據“《英雄交響曲》”可知,“他”是貝多芬,其創(chuàng)作特點可以聯(lián)系所學知

識來回答。第(2)問和第(3)問屬于對教材知識的考查,聯(lián)系法國大革命、《拿破侖法典》的頒

布及拿破侖發(fā)動對外戰(zhàn)爭的相關知識回答。第(4)問屬于開放性題目,從藝術和現(xiàn)實的關系角

度回答即可。解析第(1)問,根據“《英雄交響曲》”可知,“他”是貝多芬22A組2016—2018年模擬·基礎題組三年模擬考點一第二次工業(yè)革命1.(2018張家口橋東期末,21)第一次工業(yè)革命被稱為“一枝獨秀”,第二次工業(yè)革命則是各先

進國家“遍地開花”。導致這種變化的根本原因是

()A.英國經濟實力的急劇衰落B.自然科學取得重大成就C.美德兩國經濟的迅速發(fā)展D.資本主義制度在世界范圍內的確立答案

D第二次工業(yè)革命在多個國家同時進行,這同當時資本主義制度在世界范圍內得以

確立有關,故選D。A組2016—2018年模擬·基礎題組三年模擬考點一第二232.(2018保定第一學期期中,9)分析1850—1900年主要國家溫室氣體排放量表(單位:百萬噸二氧

化碳),由此不能得出第一、二次工業(yè)革命的影響是

()A.加快了西方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工業(yè)化進程B.造成了資本主義國家工業(yè)發(fā)展的不平衡C.對人類的生存環(huán)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壞D.三國同盟和三國協(xié)約爭奪世界霸權

英國德國法國美國1850年122.715.219.619.81870年228.776.750.698.71890年353.3208.497.9402.11900年420.1327.0129.4663.3答案

D本題為否定型選擇題,表中展現(xiàn)的內容同兩次工業(yè)革命有關,三國同盟和三國協(xié)約

爭奪世界霸權表中沒有直接體現(xiàn)。故選D。2.(2018保定第一學期期中,9)分析1850—1900年243.(2018廊坊二模,20)第一次工業(yè)革命時期,棉紡、煤炭、鋼鐵和造船是英國經濟的支柱產業(yè),

在這些產業(yè)中的領先地位是英國保持經濟優(yōu)勢的關鍵因素。但隨著技術進步,1870年以后,英

國沒有及時更新升級技術設備,陳舊不堪的產業(yè)設備再也無法給工廠帶來更高的生產效率。

可見,英國經濟優(yōu)勢逐漸喪失是由于

()A.美德等國后來居上B.產業(yè)設備更新遲滯C.民族獨立運動高漲D.教育制度逐漸落伍答案

B工業(yè)革命中,英國憑借當時先進的技術設備在經濟發(fā)展中占據一定的優(yōu)勢;但是,隨

著技術的進步,英國卻未能及時更新技術設備,最終導致其經濟優(yōu)勢逐漸喪失。故選B。3.(2018廊坊二模,20)第一次工業(yè)革命時期,棉紡、煤炭254.(2016承德二模,27)讀圖,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1)上述圖片中交通工具的動力機分別是什么?(4分)(2)這些成就給人類帶來的影響有哪些?(5分)答案(1)圖1:蒸汽機;圖2:內燃機。(2)改變了人們的出行方式,擴大了人們的活動范圍;加速了資本主義國家的對外擴張,還帶來

了環(huán)境污染問題。解析本題兩幅圖片分別是工業(yè)革命時期的蒸汽機車和第二次工業(yè)革命時期卡爾·本茨研制

的汽車。第(1)問結合所學回答即可。第(2)問要注意從積極和消極兩個方面作答。4.(2016承德二模,27)讀圖,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答26考點二工業(yè)化國家的社會變化5.(2018石家莊新華二模,21)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給人類生存環(huán)境帶來的危害是

()A.空氣污染越來越嚴重B.世界各地的聯(lián)系日益便捷C.資本主義國家階級對立尖銳D.恐怖活動日益猖獗答案

A解答本題可用排除法。B、C兩項與“生存環(huán)境”不符,排除;D項不屬于第二次工

業(yè)革命的影響,排除。故選A項。考點二工業(yè)化國家的社會變化5.(2018石家莊新華二模,2276.(2018保定清苑二模,16)1883年11月18日,美國第一個全國統(tǒng)一的鐵路時刻表誕生。這一天

的正午時分,美國東部的時鐘全部回撥。從此,上帝的時間被改用人間的指針來度量。推動這

一改變的主要原因是

()A.工廠制度的確立B.城市化進程的加快C.政治體制的完善D.工業(yè)文明的發(fā)展答案

D工業(yè)文明的發(fā)展推動了全國統(tǒng)一的鐵路時刻表的誕生,故選D。6.(2018保定清苑二模,16)1883年11月18日,美28考點三近代科學與文化7.(2017保定二模,17)《全球通史》的作者在評價19世紀某一事件時說:“它受到宗教界和其

他集團的敵視……對生存斗爭的強調極妙地與時代傾向相吻合?!边@一事件指的是

()A.但丁創(chuàng)作《神曲》B.馬克思、恩格斯發(fā)表《共產黨宣言》C.牛頓發(fā)現(xiàn)萬有引力定律D.達爾文發(fā)表《物種起源》答案

D解答本題應注意“受到宗教界……的敵視”。1859年,達爾文的《物種起源》出

版,書中提出了進化論的觀點,打破了神創(chuàng)論。考點三近代科學與文化7.(2017保定二模,17)《全球通298.(2016石家莊橋西模擬)《新編劍橋世界近代史》中有這樣的評述:“兩個學說都發(fā)現(xiàn)了變化

的原因在于斗爭——生存競爭和階級斗爭。”闡述“兩個學說”的是

()A.《獨立宣言》《人權宣言》B.《物種起源》《共產黨宣言》C.《相對論》《美國的悲劇》D.《神曲》《哈姆雷特》答案

B由題干中的“生存競爭”“階級斗爭”并結合所學可知,1859年出版的《物種起

源》和1848年發(fā)表的《共產黨宣言》與之相符。故本題答案為B。8.(2016石家莊橋西模擬)《新編劍橋世界近代史》中有這樣30B組2016—2018年模擬·提升題組(時間:10分鐘分值:15)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6分)1.(2018唐山路南二模,21)下表是1860—1900年世界主要工業(yè)國或區(qū)域工業(yè)生產發(fā)展占世界份

額表。引起這些份額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

1860年1880年1900年英國19.9%22.9%18.5%法國7.9%7.8%6.8%德意志(日耳曼各邦)4.9%8.5%13.2%美國7.2%14.7%23.6%A.三國同盟和三國協(xié)約建立的影響B(tài).第一次工業(yè)革命的推動C.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的推動D.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影響B(tài)組2016—2018年模擬·提升題組一、選擇題(每小題231答案

C1860—1900年正值第二次工業(yè)革命時期,故選C。2.(2017邯鄲一模,19)文學藝術是現(xiàn)實生活的反映。下列文學藝術作品及其對應的社會現(xiàn)實,

搭配錯誤的一項是

()A.《神曲》——文藝復興B.《戰(zhàn)爭與和平》——俄國1861年改革C.《狂人日記》——新文化運動D.《愚公移山》——抗日救亡的洪流答案

B本題考查文學作品創(chuàng)作的時代背景。《神曲》是文藝復興的先驅但丁的作品;

《狂人日記》是新文化運動代表人物魯迅的代表作;《愚公移山》是著名畫家徐悲鴻于1940

年創(chuàng)作的,表現(xiàn)出中國人民團結一致、抵抗日本侵略的精神品質?!稇?zhàn)爭與和平》是俄國著

名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代表作之一,以拿破侖入侵俄國為創(chuàng)作背景。答案

C1860—1900年正值第二次工業(yè)革命時期,323.(2016石家莊裕華畢業(yè)班模擬)在1911年的某天,倫敦的居民可以一邊喝下午茶,一邊打電話

訂購世界上的任何產品,并放心地等著這些東西送到自家門口;同時,他們也可以把自己的財富

投資到地球任何角落的自然資源開發(fā)和新的冒險事業(yè)中;如果他們愿意,還可以乘坐舒適的交

通工具,立即動身去任何國家。這些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最主要原因是

()A.工業(yè)革命的完成B.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C.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的完成D.殖民擴張答案

C題干中的時間為“1911”年,此時工業(yè)革命已經完成,A項排除?!按螂娫捰嗁徥?/p>

界上的任何產品”“把自己的財富投資到……事業(yè)中”“乘坐舒適的交通工具……去任何

國家”,這些現(xiàn)象都是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形成的表現(xiàn),而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主要得益于

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的完成。第二次工業(yè)革命中,交通和通信工具的進步使得國家間的聯(lián)系更為

密切,推動了資本主義生產力的發(fā)展,使資本主義在全球的擴張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推動力。故

B項排除,C項正確。材料中未涉及殖民擴張的信息,D項排除。考查點第二次工業(yè)革命與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3.(2016石家莊裕華畢業(yè)班模擬)在1911年的某天,倫敦33知識圖解

知識圖解

34二、非選擇題(共9分)4.(2018廊坊二模,28)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6世紀,一些教師、教育思想家和出版家還發(fā)表了許多探討“新教育”的論著。他

們要求以培養(yǎng)身心健康、知識廣博、多才多藝的新人的教育理想進行教育革新。在此影響

下,一些學校新增了文學、歷史、地理、力學等學科。宗教課程雖未取消,但已不像中世紀前

期那樣成為各學科中的“王冠”。他們強調在教育和教學工作中主張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和

自主性,發(fā)展學生的智力,考慮兒童的興趣……建議利用實地觀察或直觀手段(包括旅行)進行

教學……他們所要培養(yǎng)的已不再是僧侶和神職人員,而主要是社會、政治、文藝、商業(yè)方面

的活動家和冒險家。——摘編自李穆文《世界教育史》等材料二隨著工業(yè)化程度的不斷擴大,教育影響與日俱增。1802年,英國議會通過第一個涉及

教育的法案《童工健康和道德法案》。該法案規(guī)定,在童工工作的頭四年中,雇主必須根據其

年齡和能力,安排教師和教學場地,為其提供讀、寫、算三方面的教育。1833年,議會通過《教

育撥款法》,要求政府給予2萬英鎊的財政撥款用于建造和修繕小學校舍,以改善初等教育的

辦學條件。在學校課程體系的設置上,增加了一些實踐性的課程,為男孩提供簡單的修理、裁剪、園藝、農藝等課程,而為女孩開設紡紗、縫紉、針織、烘焙等課程?!幾藻X乘旦《英國通史》等二、非選擇題(共9分)4.(2018廊坊二模,28)閱讀材料35(1)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材料一所述史實是哪一歷史事件在教育領域的表現(xiàn)。(1分)(2)根據材料二,概括工業(yè)革命對教育產生重要影響的方式有哪些。(6分)(3)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上述教育改革在世界近代史上的共同作用。(2分)答案(1)文藝復興。(2)國家介入教育;政府作用加強;加強教育立法;增加實踐課程;等。(3)適應了資產階級的需要,推動了資本主義的發(fā)展。解析第(1)問,根據材料一中的“16世紀”和“主張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和自主性,發(fā)展學生的

智力”等可判斷出是文藝復興運動;第(2)問,從材料二中歸納;第(3)問,作答時要把握教育改革

的背景是資本主義的發(fā)展。第四部分世界現(xiàn)代史(1)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材料一所述史實是哪一歷史事件在教育領36第十五單元第二次工業(yè)革命和近代科學文化中考歷史

(河北專用)第十五單元第二次工業(yè)革命和近代科學文化中考歷史(河北專用37A組2014—2018年河北中考題組五年中考1.(2017河北,17,2分)“近代史上英國率先進行工業(yè)革命,最先建立民主政治,但在教育領域英

國沒有一項領先,現(xiàn)代大學、職業(yè)教育、義務教育、現(xiàn)代學制、教學與科研相結合等現(xiàn)代教

育制度沒有一項由英國創(chuàng)立。因此,英國整體國力的漸趨衰落就不足為奇了。”可見,英國

“整體國力的漸趨衰落”是由于

()A.民主政治改革滯后B.科學技術的落后C.殖民地人民的抗爭D.教育制度的落伍答案

D材料論述的是英國在教育體制方面存在不足,其導致英國在近代國力漸衰。故

選D。A組2014—2018年河北中考題組五年中考1.(2017382.(2017河北,30,8分)(節(jié)選)閱讀材料,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1830—1870年世界鐵路里程統(tǒng)計表(單位:英里)

1830年1840年1850年1870年歐洲6018001400065000北美洲—2800900056000亞洲——2005100南美洲———1800非洲———1100澳洲———1000全世界總計604600232001300002.(2017河北,30,8分)(節(jié)選)閱讀材料,綜合運用所39注:1英里=1.609344公里材料二

19世紀末,世界鐵路發(fā)展到65萬公里,到20世紀20年代翻了一番,達到127萬公里,成為世界陸路運輸的壟斷性工具。鐵路的出現(xiàn),改變了人類社會,不僅體現(xiàn)在成百倍增加的運輸量、數十倍提高的運行速度上,還進一步教會了人們遵守時間和紀律,守時守紀成為了現(xiàn)實生活的準則。(1)據材料一,指出世界鐵路起源的地區(qū),并概括1830—1870年世界鐵路發(fā)展的特點。(4分)綜

合材料一、二,歸納鐵路對人類社會生產生活產生了哪些重大影響。(4分)答案(1)起源地:歐洲。(2分)(評分說明:若答英國也可給分。2分)特點:從歐洲走向世界;各洲間發(fā)展不均衡;發(fā)展迅速。(2分)(評分說明:答出其中一點且意思相近即可。2分)重大影響:提高了運輸效率;改變了人們生活方式;促進了經濟發(fā)展;加快了工業(yè)革命進程;加劇

了地區(qū)間的經濟發(fā)展不平衡;等。(4分)(評分說明:答出其中兩點且意思相近即可,其他答案符合題意也可。每點2分,共4分)解析第(1)問第一小問,1825年,英國人斯蒂芬森研制的“旅行者號”機車,試車成功,此后,鐵

路交通迅速發(fā)展;“世界鐵路發(fā)展的特點”結合表中數據分析即可。第二小問,從改變人們生

活方式、促進經濟發(fā)展等方面分析。注:1英里=1.609344公里答案(1)起源地:歐洲。40B組2014—2018年全國中考題組考點一第二次工業(yè)革命1.(2018山東濰坊,23,2分)1921—1925年之間,福特汽車價格下降了六分之五,購買一輛福特汽

車還不到一般工人三個月的工資;1929年,美國幾乎平均每家擁有一輛汽車。這主要得益于

()A.生產技術改進B.蒸汽機的發(fā)明C.內燃機的應用D.計算機的普及答案

A本題考查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的有關知識。1913年,美國企業(yè)家福特改進生產技術,使

用流水線生產汽車,帶來了汽車制造業(yè)的革命。汽車的價格大幅下降,開始成為中等收入家庭

的交通工具。A項符合題意。B組2014—2018年全國中考題組考點一第二次工業(yè)革命412.(2017遼寧沈陽,11,2分)19世紀晚期,內燃機被安裝在拖拉機、播種機、脫粒機等機械上。機

器的轟鳴聲打破了田野的寧靜氣氛。內燃機還被美國人安裝在聯(lián)合收割機上,把谷物收割的

速度提高了幾十倍,后來又推廣到世界各國。對上述材料理解最準確的是

()A.美國人發(fā)明了內燃機B.機器的噪聲影響了人們的生活C.內燃機推動了工業(yè)生產D.內燃機推進了農業(yè)機械化答案

D解答本題應注意題干主要描述的是內燃機在各種農機中的運用,這一現(xiàn)象說明了

內燃機使農業(yè)生產發(fā)生了重大變化,機械化程度提高。2.(2017遼寧沈陽,11,2分)19世紀晚期,內燃機被安423.(2017河南,15,1分)1908年,美國人亨利·福特開始在汽車生產中引入流水線,把裝配一輛汽車

所需的時間由12個小時降低為一個半小時,使生產成本大幅度降低,產量很快占到了全世界汽

車產量的一半。據此,下面結論正確的是

()A.科學理論推動技術進步B.新技術提升企業(yè)競爭力C.壟斷組織促進生產發(fā)展D.新技術保證了產品質量答案

B由關鍵信息“流水線”“生產成本大幅度降低”“產量的一半”,即可判斷出由

于采用了新技術,提升了企業(yè)的競爭力。生產流水線屬于技術發(fā)明,而非科學理論。材料信息

強調的是由于技術革新而擴大市場的占有率,而非依靠壟斷組織控制市場。材料強調的是汽

車產量迅速增加,并未強調質量的提升。故選B。3.(2017河南,15,1分)1908年,美國人亨利·福特43電話女士4.(2016河南,16,1分,★)右圖反映的情景主要表明第二次工業(yè)革命

()A.提高了生產效率B.拉大了貧富差距C.改變了生活方式D.加速了戰(zhàn)爭爆發(fā)答案

C第二次工業(yè)革命中電話的發(fā)明使人類遠距離語音信息的傳遞成功實現(xiàn),為人們的

交流、生活、生產、工作提供了便利。提高了生產效率、拉大了貧富差距、加速了戰(zhàn)爭爆

發(fā)從圖中并不能看出。故只有C符合題意??疾辄c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的影響知識歸納第二次工業(yè)革命中發(fā)明眾多,其中出現(xiàn)了“通訊工具的革新”,有線電報、無線電

報等的出現(xiàn)為迅速傳遞信息提供了方便,使世界各地的聯(lián)系進一步加強。電話女士4.(2016河南,16,1分,★)右圖反映的情景答445.(2016江蘇蘇州,15,1分,★)下表反映的是19世紀后期美國鋼鐵業(yè)的發(fā)展趨勢,其呈現(xiàn)出的最

主要特征是

()A.行業(yè)競爭非常激烈B.城市工業(yè)化快速提高C.企業(yè)規(guī)模數量擴展D.生產和資本走向集中年份18701900企業(yè)總數(個)808669工人總數(人)78000272000產量(噸)320000029500000投資額(美元)121000000590000000答案

D

19世紀后期美國鋼鐵業(yè)發(fā)展變化的主要特征是生產和資本走向集中。依據表格中

信息分析,企業(yè)數量雖然減少,但工人總數、產量和投資額快速增長,這說明生產和資本走向集

中。5.(2016江蘇蘇州,15,1分,★)下表反映的是19世紀45以下為教師用書專用6.(2016福建龍巖,30,12分)科學技術的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是社會生產力發(fā)展的重要標志,是推動社會

前進的主要力量。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咀x圖說史】材料一

(1)分別寫出圖1、圖2重大發(fā)明的名稱。(2分)【問題探究】材料二

英美兩國1870年、1913年各占世界工業(yè)生產總值的比重(%)以下為教師用書專用6.(2016福建龍巖,30,12分)科學46

圖3

——改編自《大國興衰》(2)根據材料二,指出1870年、1913年英美兩國工業(yè)地位的變化。結合所學知識,簡要分析這段

時期美國工業(yè)迅速發(fā)展的主要原因。(6分)【比較學習】材料三

科技方面,英國工業(yè)界滿足于第一次工業(yè)革命的成就,在新技術成果應用方面日趨落

后。政府在科技投入方面也存在諸多問題,經費少,實驗設備不足,科技人員地位低和待遇差成

為普遍現(xiàn)象。——摘編自《世界通史》

47材料四

1865年至1900年,(在美國)被正式批準登記的發(fā)明專利就達到了64萬多種。美國人

第一次把專利權寫入了憲法,用國家的根本大法來保護發(fā)明創(chuàng)造?!幾浴洞髧绕稹方庹f詞(3)比較材料三和材料四,分別概括導致英美兩國經濟地位變化的科技原因。(4分)答案(1)火車機車(火車、機車、蒸汽機車);(1分)飛機。(1分)(2)地位變化:英國由領先到被美國趕超(美國由暫時落后到趕超英國;1870年英國領先,1913年

美國超過英國;英國占世界工業(yè)生產總值的比重下降,美國占世界工業(yè)生產總值的比重上升;

等)。(2分)(只回答到某一國地位變化情況,如英國由領先到落后等給1分)主要原因:美國內戰(zhàn)(南北戰(zhàn)爭)的推動;(2分)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的促進。(2分)(3)英國:滿足現(xiàn)狀,不重視技術創(chuàng)新和應用;(1分)科技投入不足。(1分)(照抄原文未概括至多給1分)美國:重視和保護發(fā)明創(chuàng)造,(1分)鼓勵創(chuàng)新。(1分)解析第(1)問仔細觀察圖片,結合所學判斷即可。第(2)問,第一小問分別觀察對比1870年、1

913年英美兩國占世界工業(yè)生產總值的比重,概括歸納答案即可;第二小問從這一時期能夠促進美國工業(yè)迅速發(fā)展的歷史事件入手,總結答案。第(3)問對兩則材料進行歸納概括即可回答。材料四

1865年至1900年,(在美國)被正式批準登48考點二工業(yè)化國家的社會變化(2016湖北孝感,24,10分)三次科技革命,極大促進了人類社會的進步,改變了人類的生產、生活

方式。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相關問題。材料一

(英國擁有)很大的、不斷擴大的市場……英國還擁有更多的、可供工業(yè)革命使用的

流動資本,源源流入英國的商業(yè)利潤比流入其他任何國家的都多……由于行會較早瓦解,由于

對傳統(tǒng)的條塊農田的圈占,英國獲得了充裕的流動勞動力……貧窮的農民們失去了自己的部

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當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則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顾蚶锇⒅Z斯《全球通史》(1)上述材料從哪幾個方面分析了工業(yè)革命爆發(fā)所需要的條件?(3分)材料二

考點二工業(yè)化國家的社會變化49(2)依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材料中棉紡廠和裝配線分別使用什么作為動力。(2分)汽車

是哪次科技革命的成果?(1分)材料三

《17世紀以來主要科學成果情況表》科學成果項目基礎研究年份應用研究年份生產推廣年份蒸汽機168717111785電話182018761881發(fā)電機183118881889計算機193619461946激光195819601961(2)依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材料中棉紡廠和裝配線分別使50(3)從材料中科學成果項目的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生產推廣年份的間隔,你能獲取哪些主要

歷史信息?(2分)(4)結合所學知識,說說計算機的應用對人類生活的影響。(2分)答案(1)市場;(1分)資金;(1分)勞動力。(1分)(2)棉紡廠使用蒸汽機作為動力;(1分)裝配線使用電力作為動力。(1分)汽車是第二次科技革命

的成果。(1分)(答第二次工業(yè)革命亦可得分)(3)生產推廣與基礎研究的時間間隔越來越短,生產推廣與應用研究的時間間隔越來越短。(1

分)科學和技術緊密結合并迅速應用于生產。(1分)(其他答案意思相近,酌情給分)(4)影響分為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只要言之有理,符合事實,答一個方面給1分,滿分2分。例如:計算機的應用如網絡技術能進行遠距離、高速度的信息交流,大大縮短了全球空間,影響著人類文明的進程。計算機的應用改善著人們的衣、食、住、行、用、社會交往等。(1分)同時計算機的應用也對人類生活產生消極影響,如電子垃圾污染環(huán)境,信息泛濫,虛擬社會讓人沉迷,等。(1分)解析本題考查了三次科技革命的相關內容。第(1)問解答時注意根據材料一中三處省略號前后的內容歸納;第(2)問兩幅圖片反映的內容分別同兩次工業(yè)革命有關,據此回答相關問題;第(3)問從科學和技術緊密結合并迅速應用于生產的角度思考;第(4)問注意從積極方面和消極方面作答。(3)從材料中科學成果項目的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生產推廣年份51考點三近代科學與文化1.(2018廣東,21,3分)如下圖所示,關于自然科學與社會發(fā)展的關系,表述合理的是

()

A.自然科學與社會發(fā)展存在內在聯(lián)系B.自然科學發(fā)展導致“一戰(zhàn)”爆發(fā)C.自然科學成就都是政治斗爭的結果D.社會發(fā)展進程就是自然科學發(fā)展進程考點三近代科學與文化1.(2018廣東,21,3分)如下圖52答案

A根據年代尺中的歷史事件可知,牛頓的經典力學為工業(yè)革命奠定了理論基礎。工

業(yè)革命后,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初步形成,其間達爾文于1859年提出了進化論。第二次工業(yè)革命

后,美國和德國后來居上,超過英法。1905年,愛因斯坦提出了相對論,為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原

子彈的發(fā)明提供了理論依據。這說明自然科學與社會發(fā)展存在內在聯(lián)系,故A項符合題意。

“一戰(zhàn)”爆發(fā)的直接原因是薩拉熱窩事件,根本原因是帝國主義國家政治經濟發(fā)展的不平衡;

自然科學成就并不都是政治斗爭的結果;社會發(fā)展進程并不等于自然科學發(fā)展進程,

故B、C、D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應排除。答案

A根據年代尺中的歷史事件可知,牛頓的經典力學為532.(2017江蘇南京,18,1分)第三交響曲總譜扉頁上寫著“為紀念一個偉人而作的英雄交響

曲”。它紀念的“偉人”是

()A.克倫威爾B.華盛頓C.拿破侖D.貝多芬答案

C本題考查學生識記歷史基礎知識的能力。依據所學可知,第三交響曲原本是為拿

破侖而作的,但在發(fā)表時,貝多芬得知拿破侖已經稱帝的消息,憤怒地去掉了拿破侖的名字。正

確答案選擇C。2.(2017江蘇南京,18,1分)第三交響曲總譜扉頁上寫著543.(2016江蘇南京,23,1分)他“不僅創(chuàng)作了無與倫比的俄國生活的圖畫,而且創(chuàng)作了世界文學中

第一流的作品”。他是

()

答案

D解題時抓住題干材料中的關鍵信息“俄國”“文學”。牛頓是英國科學家;伏爾

泰是法國的啟蒙思想家;恩格斯是德意志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列夫·托爾斯泰是俄國著名作

家。A、B、C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正確答案為D項。3.(2016江蘇南京,23,1分)他“不僅創(chuàng)作了無與倫比的55以下為教師用書專用4.(2017貴州貴陽,28,15分)音樂是流動的旋律,是一個民族氣質的體現(xiàn),更是一部鮮活的史詩。材料他“衣著隨便、作風粗獷、率直得近乎無理”;“他獨立而自傲,是一個心中充滿對人

類的愛和靈魂中充滿對自由的渴求的人”;他對當時的自由思想很是同情,在作品《英雄交響

曲》《第九交響曲》及《愛格蒙特》中都有表現(xiàn)?!队⑿劢豁懬穭?chuàng)作于1802—1804年,初題名為《拿破侖·波拿巴大交響曲》。該作品創(chuàng)作前

發(fā)生過許多重大事件:1789年法國人民攻陷巴士底監(jiān)獄;1799年,拿破侖執(zhí)政,作品熱情謳歌了

在“自由、平等、博愛”旗幟下實現(xiàn)的法國革命。1804年底拿破侖稱帝,他聽聞后憤然將作

品改名為《英雄交響曲——為紀念一位偉大人物而作》。閱讀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材料中的“他”指誰?結合所學知識,說出《英雄交響曲》的創(chuàng)作特點。(4分)(2)材料中“法國人民攻陷巴士底監(jiān)獄”有何重大歷史意義?結合所學知識,說出拿破侖執(zhí)政

后頒布的《拿破侖法典》維護了法國1789年以來的哪些革命成果,拿破侖的對外戰(zhàn)爭是如何

推動歐洲資本主義發(fā)展的?(7分)以下為教師用書專用4.(2017貴州貴陽,28,15分)音樂56(3)為什么拿破侖稱帝后,“他”憤然將作品改名為《英雄交響曲——為紀念一位偉大人物而作》?(2分)(4)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出你對藝術創(chuàng)作與社會現(xiàn)實之間關系的認識。(2分)答案(1)“他”:貝多芬。(2分)創(chuàng)作特點:《英雄交響曲》是貝多芬第一部明確反映重大社會題材的交響樂作品,這首交響曲

從內容到形式都富于革新精神,感情奔放,篇幅宏大。(2分)(2)意義:標志法國大革命的開始。(2分)革命成果:①《拿破侖法典》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了《人權宣言》宣稱的人生來自由,權利平等;

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②《法典》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了雅各賓派的土地政策。(任答一點2分,答兩點3分)對外:拿破侖的對外戰(zhàn)爭打擊了歐洲的封建勢力,傳播了資產階級思想。或拿破侖通過對外戰(zhàn)爭的形式把法國革命的成果推廣到歐洲其他地區(qū),使資本主義文明得以在歐洲傳播。(任答一點2分)(3)改名:熱愛自由,反對專制或知道拿破侖這個起初為保衛(wèi)革命自由而戰(zhàn)的人,正在恢復封建

貴族特權,并為大資產階級的利益進行掠奪戰(zhàn)爭。(任答一點2分)(4)認識:社會現(xiàn)實是藝術創(chuàng)作的源泉,藝術又反映了社會現(xiàn)實狀況。(2分)(3)為什么拿破侖稱帝后,“他”憤然將作品改名為《英雄交響曲57解析第(1)問,根據“《英雄交響曲》”可知,“他”是貝多芬,其創(chuàng)作特點可以聯(lián)系所學知

識來回答。第(2)問和第(3)問屬于對教材知識的考查,聯(lián)系法國大革命、《拿破侖法典》的頒

布及拿破侖發(fā)動對外戰(zhàn)爭的相關知識回答。第(4)問屬于開放性題目,從藝術和現(xiàn)實的關系角

度回答即可。解析第(1)問,根據“《英雄交響曲》”可知,“他”是貝多芬58A組2016—2018年模擬·基礎題組三年模擬考點一第二次工業(yè)革命1.(2018張家口橋東期末,21)第一次工業(yè)革命被稱為“一枝獨秀”,第二次工業(yè)革命則是各先

進國家“遍地開花”。導致這種變化的根本原因是

()A.英國經濟實力的急劇衰落B.自然科學取得重大成就C.美德兩國經濟的迅速發(fā)展D.資本主義制度在世界范圍內的確立答案

D第二次工業(yè)革命在多個國家同時進行,這同當時資本主義制度在世界范圍內得以

確立有關,故選D。A組2016—2018年模擬·基礎題組三年模擬考點一第二592.(2018保定第一學期期中,9)分析1850—1900年主要國家溫室氣體排放量表(單位:百萬噸二氧

化碳),由此不能得出第一、二次工業(yè)革命的影響是

()A.加快了西方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工業(yè)化進程B.造成了資本主義國家工業(yè)發(fā)展的不平衡C.對人類的生存環(huán)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壞D.三國同盟和三國協(xié)約爭奪世界霸權

英國德國法國美國1850年122.715.219.619.81870年228.776.750.698.71890年353.3208.497.9402.11900年420.1327.0129.4663.3答案

D本題為否定型選擇題,表中展現(xiàn)的內容同兩次工業(yè)革命有關,三國同盟和三國協(xié)約

爭奪世界霸權表中沒有直接體現(xiàn)。故選D。2.(2018保定第一學期期中,9)分析1850—1900年603.(2018廊坊二模,20)第一次工業(yè)革命時期,棉紡、煤炭、鋼鐵和造船是英國經濟的支柱產業(yè),

在這些產業(yè)中的領先地位是英國保持經濟優(yōu)勢的關鍵因素。但隨著技術進步,1870年以后,英

國沒有及時更新升級技術設備,陳舊不堪的產業(yè)設備再也無法給工廠帶來更高的生產效率。

可見,英國經濟優(yōu)勢逐漸喪失是由于

()A.美德等國后來居上B.產業(yè)設備更新遲滯C.民族獨立運動高漲D.教育制度逐漸落伍答案

B工業(yè)革命中,英國憑借當時先進的技術設備在經濟發(fā)展中占據一定的優(yōu)勢;但是,隨

著技術的進步,英國卻未能及時更新技術設備,最終導致其經濟優(yōu)勢逐漸喪失。故選B。3.(2018廊坊二模,20)第一次工業(yè)革命時期,棉紡、煤炭614.(2016承德二模,27)讀圖,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1)上述圖片中交通工具的動力機分別是什么?(4分)(2)這些成就給人類帶來的影響有哪些?(5分)答案(1)圖1:蒸汽機;圖2:內燃機。(2)改變了人們的出行方式,擴大了人們的活動范圍;加速了資本主義國家的對外擴張,還帶來

了環(huán)境污染問題。解析本題兩幅圖片分別是工業(yè)革命時期的蒸汽機車和第二次工業(yè)革命時期卡爾·本茨研制

的汽車。第(1)問結合所學回答即可。第(2)問要注意從積極和消極兩個方面作答。4.(2016承德二模,27)讀圖,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答62考點二工業(yè)化國家的社會變化5.(2018石家莊新華二模,21)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給人類生存環(huán)境帶來的危害是

()A.空氣污染越來越嚴重B.世界各地的聯(lián)系日益便捷C.資本主義國家階級對立尖銳D.恐怖活動日益猖獗答案

A解答本題可用排除法。B、C兩項與“生存環(huán)境”不符,排除;D項不屬于第二次工

業(yè)革命的影響,排除。故選A項??键c二工業(yè)化國家的社會變化5.(2018石家莊新華二模,2636.(2018保定清苑二模,16)1883年11月18日,美國第一個全國統(tǒng)一的鐵路時刻表誕生。這一天

的正午時分,美國東部的時鐘全部回撥。從此,上帝的時間被改用人間的指針來度量。推動這

一改變的主要原因是

()A.工廠制度的確立B.城市化進程的加快C.政治體制的完善D.工業(yè)文明的發(fā)展答案

D工業(yè)文明的發(fā)展推動了全國統(tǒng)一的鐵路時刻表的誕生,故選D。6.(2018保定清苑二模,16)1883年11月18日,美64考點三近代科學與文化7.(2017保定二模,17)《全球通史》的作者在評價19世紀某一事件時說:“它受到宗教界和其

他集團的敵視……對生存斗爭的強調極妙地與時代傾向相吻合?!边@一事件指的是

()A.但丁創(chuàng)作《神曲》B.馬克思、恩格斯發(fā)表《共產黨宣言》C.牛頓發(fā)現(xiàn)萬有引力定律D.達爾文發(fā)表《物種起源》答案

D解答本題應注意“受到宗教界……的敵視”。1859年,達爾文的《物種起源》出

版,書中提出了進化論的觀點,打破了神創(chuàng)論??键c三近代科學與文化7.(2017保定二模,17)《全球通658.(2016石家莊橋西模擬)《新編劍橋世界近代史》中有這樣的評述:“兩個學說都發(fā)現(xiàn)了變化

的原因在于斗爭——生存競爭和階級斗爭?!标U述“兩個學說”的是

()A.《獨立宣言》《人權宣言》B.《物種起源》《共產黨宣言》C.《相對論》《美國的悲劇》D.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