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生物的社會-精講版課件_第1頁
作為生物的社會-精講版課件_第2頁
作為生物的社會-精講版課件_第3頁
作為生物的社會-精講版課件_第4頁
作為生物的社會-精講版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作為生物的社會

劉易斯·托馬斯(LewisThomas)

劉易斯·托馬斯(LewisThomas)

——一個生物學觀察者

美國醫(yī)學家、生物學家。美國科學院院士。1974年出版《細胞生命的禮贊》,獲該年度美國圖書獎。這本書從醫(yī)學家、生物學家的角度闡述了關于生命、人生、社會乃至宇宙的思考。思想博大深邃,信息龐雜新奇,文筆生動、幽默,是當代科學小品文中的大家手筆。(1913—1994)

一、整體感知

蟻冢(zhǒng)蜂窠(kē)

巴不得(de)著(zháo)魔

毗(pí)鄰閾(yù)值

胚(pēi)細胞模(mó)型蹩(bié)腳拱券(xuàn)給下列的字注音:問題一:作者觀察的幾種生物(主要的),它們密集時有哪些行為?一、整體感知幾種動物行為舉例:1、螞蟻:建造蟻丘2、白蟻:建筑拱券3、蜜蜂:營建蜂窠自動分群

……一、整體感知二、重點感悟問題二:

作者為我們介紹了許多小生物的一些行為現(xiàn)象,是要告訴我們一些什么呢?(請勾畫出關鍵語句,概要回答)生物螞蟻白蟻蜜蜂粘菌……個體群體……不會有什么思想具有高度的組織性和協(xié)調性整個群體組成“巨大生物”

是龐大動物體中細胞樣的成分

群體變大時,其智慧似乎也隨之增加

互相依存、互相聯(lián)系、同步活動具有社會性二、重點感悟作者所要表達的觀點(1)“多個單獨的動物合并成一個生物”;(2)自然界中的許多小生物在集體行動中跟人一樣,具有社會性。二、重點感悟問題三:

作者談論生物的社會性,有什么深意嗎?

(

重點品讀第3、4段及最后一段)二、重點感悟二、重點感悟

作者談論生物的社會性的深意:

——不是為了證明其他生物比人類更高明,而是為了反思人類行為。人類自以為優(yōu)越于其他生靈,但人類和其他生物具有共同性,無論物種內部還是物種之間都有著互相依存的共生關系,彼此間還需要聯(lián)合,需要協(xié)作,才能源源不斷地產(chǎn)生智慧,否則我們就會陷入因為盲目的自我崇拜而帶來的種種困境之中。警醒人類不要盲目自大,要認識到自身的生存危機。問題四:

作者為了表達自己的觀點,主要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結合第一二題)二、重點感悟主要論述方法:

1、對比

(生物的)個體群體

——肯定群體的智慧

2、類比

動物人類

——論述他們之間具有共同性二、重點感悟三、美點鑒賞問題五:

這是一篇科普小論文,本文在語言表達上有何特色?(結合第三題)(請選取你較喜歡的語句,讀一讀,品一品,說一說)語言特色1、精確

①(螞蟻)建造蟻丘的時候,有時需要一批一定規(guī)格的細枝,這時,所有成員立刻都著魔般搜尋起正合規(guī)格的細枝。2、生動

②于是,長長的隊伍像觸角一樣伸出來,越過平地,翻過高墻,繞過巨石,去把食物搬回來。

3、幽默

③螞蟻的確太像人了,這真夠讓人為難。

三、美點鑒賞四探究1:自然界中有許多生物,作者在論述生物的社會性時,為什么不以狼、豹等動物為例,而是以螞蟻、蜜蜂等小動物為例?、拓展探究四、拓展探究探究2:舉例說說人類由于盲目自大而面臨著哪些生存危機?結合本文給你的啟迪,聯(lián)系現(xiàn)實談談人類應如何對待生命,對待自己?

不要過分陶醉于我們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對于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要進行報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