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十四章運動性疲勞
第一節(jié)運動性疲勞的概念及其分類第二節(jié)運動性疲勞的產生機理第三節(jié)運動性疲勞的發(fā)生部位及特征第四節(jié)運動性疲勞的判斷第十四章運動性疲勞
第一節(jié)運動性疲勞的概念及其分類第一節(jié)運動性疲勞的概念及其分類運動性疲勞(exercise-inducedfatigue)是指由于運動過度而引發(fā)身體工作能力下降的現(xiàn)象,是人體運動到一定階段出現(xiàn)的一種正常生理現(xiàn)象。運動員訓練水平提高是疲勞—恢復—再疲勞—再恢復的變化過程第一節(jié)運動性疲勞的概念及其分類運動性疲勞(exercise一、疲勞的概念關于疲勞的研究至今已有120多年的歷史,經多次討論于1982年美國波士頓的第五屆國際運動生物化學會議將運動性疲勞正式定義:機體不能將它的機能保持在某一特定的水平和/或不能維持某一特定的運動強度。力竭是疲勞的一種特殊形式,是疲勞發(fā)展的最后階段。它是指肌肉或器官完全不能維持運動的一種疲勞現(xiàn)象。一、疲勞的概念機體不能將它的機能保持在某一特定的水平和/或不二、運動性疲勞的分類(一)骨骼肌疲勞、心血管疲勞及呼吸系統(tǒng)疲勞二、運動性疲勞的分類(一)骨骼肌疲勞、心血管疲勞及呼吸系統(tǒng)疲呼吸系統(tǒng)疲勞是指運動引起的呼吸系統(tǒng)機能下降而產生的疲勞,如劇烈運動時呼吸表淺、胸悶、通氣量減少等。心血管疲勞是指運動引起的心血管系統(tǒng)及其調節(jié)機能下降而產生的疲勞,如運動后心輸出量減少、心率恢復速度減慢、心電圖S-T段下降、T波倒置等;骨骼肌疲勞是指運動引起的骨骼肌機能下降而產生的疲勞如力量訓練引起的肌肉酸痛、肌肉僵硬以及肌力下降等呼吸系統(tǒng)疲勞是指運動引起的呼吸系統(tǒng)機能下降而產生的疲勞,如劇快速疲勞是指短時間、劇烈運動引起的身體機能下降現(xiàn)象如短跑、投擲、跳躍等項目運動所產生的疲勞;耐力疲勞是指小強度、長時間運動引起的身體機能下降,如馬拉松、越野等項目運動引起的疲勞。(二)快速疲勞和耐力疲勞易消除快速疲勞是指短時間、劇烈運動引起的身體機能下降現(xiàn)象如短跑、投(三)整體疲勞和局部疲勞整體疲勞是指由全身運動引起全身各器官機能下降而產生的疲勞,如足球、籃球、馬拉松等項目運動產生的疲勞;局部疲勞是指以身體某一局部進行運動導致局部器官機能下降而引起的疲勞,如負重下蹲引起的下肢肌疲勞、特定專門動作練習引起的相應肌肉疲勞等。轉化(三)整體疲勞和局部疲勞整體疲勞是指由全身運動引起全身各器官(四)輕度疲勞、中度疲勞和重度疲勞輕度疲勞稍事休息即可恢復,屬正?,F(xiàn)象中度疲勞有疲乏、肌肉酸疼、心悸的感覺重度疲勞除有上述癥狀外,還有頭痛、胸痛、惡心甚至嘔吐等征象,而且這些征象持續(xù)時間較長。(四)輕度疲勞、中度疲勞和重度疲勞輕度疲勞稍事休息即可恢復,第二節(jié)運動性疲勞的產生機理一、衰竭學說認為疲勞產生的原因是能源物質耗竭造成的。在長時間運動過程中產生運動性疲勞的同時常常伴有糖原及高能磷酸物含量下降運動能力又有一定程度的提高的現(xiàn)象補充能源物質表明運動性疲勞與體內能源物質的儲量有關。第二節(jié)運動性疲勞的產生機理一、衰竭學說認為疲勞產生的原因是二、堵塞學說堵塞學說又稱為代謝產物堆積學說,認為疲勞的產生是由于運動過程中某些代謝產物在肌肉組織中大量堆積造成的。乳酸血氨二、堵塞學說堵塞學說又稱為代謝產物堆積學說,認為疲勞的產生是三、內環(huán)境穩(wěn)定性失調學說該學說認為,疲勞是由于血液中pH值下降,細胞內、外離子平衡破壞以及血漿滲透壓改變等因素造成的。Ca2+三、內環(huán)境穩(wěn)定性失調學說該學說認為,疲勞是由于血液中pH值下四、保護性抑制學說該學說認為,無論是腦力疲勞還是體力疲勞都是大腦皮質保護性抑制發(fā)展的結果。出現(xiàn)運動疲勞時,γ-氨基丁酸、5-羥色胺水平升高四、保護性抑制學說該學說認為,無論是腦力疲勞還是體力疲勞都是五、突變理論運動性疲勞是機體內部許多生理、生化變化在肌肉活動中的綜合反映。注:①單純的能量消耗,不存在興奮性下降時,會引起持續(xù)的肌肉強直收縮;②突變的綜合性疲勞--突然喪失興奮活動的力量;③能量消耗和興奮性同時受損,但沒有突變;④單純的興奮性/活動性下降,沒有能量消耗。五、突變理論運動性疲勞是機體內部許多生理、生化變化在肌肉活動六、自由基損傷學說自由基是指外層電子軌道帶有不成對電子的基團。主要包括氧自由基、羥自由基、過氧化氫及單線態(tài)氧等。由于自由基化學性質較為活潑,可與機體內糖類、核酸、蛋白質和脂類等物質發(fā)生反應,因此自由基能破壞細胞的結構,并造成細胞功能下降。六、自由基損傷學說自由基是指外層電子軌道帶有不成對電子的基團第三節(jié)運動性疲勞的發(fā)生部位及特征一、運動性疲勞的發(fā)生部位(一)中樞性疲勞中樞性疲勞是指發(fā)生在從大腦皮質至脊髓運動神經元的疲勞。第三節(jié)運動性疲勞的發(fā)生部位及特征一、運動性疲勞的發(fā)生部位長時間運動至疲勞時,大腦皮質細胞中這些因素均會降低腦細胞內ATP再合成的速率、大腦皮質細胞的興奮性以及發(fā)放神經沖動頻率,從而降低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調節(jié)能力和機體的運動能力1.腦細胞工作強度下降ATP水平明顯降低ADP濃度上升、ADP/ATP比值增大血糖含量減少γ-氨基丁酸、腦干和下丘腦5-羥色胺(5-HT)濃度顯著升高腦氨含量明顯增加琥珀酸脫氫酶活性降低等長時間運動至疲勞時,大腦皮質細胞中這些因素均會降低腦細胞內A2.運動神經元工作能力下降運動過程中,體內代謝產物堆積可通過傳入神經元發(fā)放傳入神經沖動,引起許旺氏細胞興奮提高而抑制脊髓α運動神經元發(fā)放神經沖動,從而降低骨骼肌工作能力導致運動性疲勞。2.運動神經元工作能力下降運動過程中,體內代謝產物堆積可通過(二)外周性疲勞1.神經—肌肉接點神經-肌肉接點是指神經纖維與肌細胞膜之間機能連接的部位,可通過釋放神經遞質(乙酰膽堿)引起肌細胞膜去極化,引起肌肉收縮。短時間、劇烈運動時(如舉重、投擲等),接頭前膜釋放乙酰膽堿減少,可造成神經—肌肉接點興奮傳遞障礙,肌細胞膜因去極化過程減弱或不能去極化,導致骨骼肌不能興奮和收縮,引起運動能力下降,產生運動性疲勞。(二)外周性疲勞1.神經—肌肉接點神經-肌肉接點是指神經纖維2.細胞膜細胞膜是細胞進行物質交換、細胞識別以及信息傳遞的結構。因此,完整的細胞膜對于實現(xiàn)其機能活動至關重要。神經—肌肉接點②乙酰膽堿釋放③肌膜去極化障礙④T管與肌漿網脫耦聯(lián)⑤肌漿網Ca2+釋放減少⑥肌鈣蛋白與Ca2+結合力下降⑦橫橋被動受阻⑧橫橋解離延遲⑨肌漿網攝Ca2+能力下降2.細胞膜細胞膜是細胞進行物質交換、細胞識別以及信息傳遞的結3.收縮蛋白肌肉收縮蛋白是實現(xiàn)肌肉收縮的物質基礎。肌肉收縮蛋白的結構、功能和數(shù)量是影響肌肉收縮能力的重要因素。運動過程中由于受某些理化因素的影響,骨骼肌收縮蛋白的結構和功能會發(fā)生一系列異常變化,從而引起骨骼肌收縮能力降低,運動能力下降,產生運動性疲勞。3.收縮蛋白肌肉收縮蛋白是實現(xiàn)肌肉收縮的物質基礎。肌肉收4.興奮—收縮脫耦聯(lián)長時間運動可引起細胞內ATP含量減少,自由基生成增加,Ca2+代謝異常,肌漿網釋放和攝取Ca2+能力下降等現(xiàn)象,從而引起骨骼肌產生興奮—收縮脫耦聯(lián),導致運動能力下降,產生運動性疲勞。4.興奮—收縮脫耦聯(lián)長時間運動可引起細胞內ATP含量減少脊髓外周神經肌肉運動終板肌肉橫管系統(tǒng)Ca2+肌動—球蛋白反應橫橋緊張+熱力量及功率輸出降低神經沖動和運動單位募集K+、Na+、H2O平衡紊亂降低活動電位降低反射發(fā)放降低興奮性精神(大腦)活動下降能量供應減少熱損傷肌節(jié)損傷肌肉疲勞控制鏈脊髓外周神經肌肉運動終板肌肉橫管系統(tǒng)Ca2+肌動—二、不同類型運動的疲勞特征疲勞因素磷酸原型磷酸原-糖酵解型糖酵解型糖酵解-有氧代謝型有氧代謝型ATP下降%309020~3030不變CP下降%90以上9075~906550乳酸積累少中最多較多少肌pH值下降少少6.66.6少肌糖原消耗--少中75%~90%以上肌內離子變化-Ca2+下降Ca2+下降K+下降,Na+上升離子紊亂不同代謝類型運動疲勞的代謝特征二、不同類型運動的疲勞特征疲勞因素磷酸原型磷酸原-糖酵解型糖第四節(jié)運動性疲勞的判斷一、測定肌力評價疲勞(一)骨骼肌力量測試肌肉力量下降是肌肉疲勞的顯著特征,也是判斷運動性疲勞的重要指標。一般情況下,如果運動后肌肉力量明顯下降,且不能及時恢復,可視為肌肉疲勞。第四節(jié)運動性疲勞的判斷一、測定肌力評價疲勞肌肉力量下降是肌握力和背肌力的測試其一,每天早晚各測一次,求出數(shù)值差。如果次日晨已經恢復,表明為正常肌肉疲勞;其二,首先在運動前連續(xù)測定若干次肌肉力量,計算平均值,待運動結束后,再進行同樣方式的力量測定,如果肌肉力量平均值低于運動前水平,或幾次力量測試值連續(xù)下降即可視為肌肉疲勞,如果一次練習后連續(xù)幾天肌肉力量不能恢復,則表明疲勞程度較深。握力和背肌力的測試其一,每天早晚各測一次,求出數(shù)值差。如果次臂力的測試受試者兩臂與肩同寬,兩手正握單杠懸垂于單杠上,然后做屈肘引體向上,每次間隔時間約2~3秒,記錄其完成的次數(shù)。運動前后各測試一組,若運動后完成的次數(shù)少于運動前,可視為疲勞現(xiàn)象。臂力的測試受試者兩臂與肩同寬,兩手正握單杠懸垂于單杠上,然后(二)呼吸肌耐力測試通過連續(xù)測定5次肺活量來評定。實驗過程中,要求相鄰兩次測試之間間歇30秒,疲勞時,肺活量依次下降。(二)呼吸肌耐力測試通過連續(xù)測定5次肺活量來評定。實驗過程中二、測定神經系統(tǒng)和感覺機能判斷疲勞(一)兩點辨別閾皮膚感覺能分辨出的最小距離叫皮膚兩點辨別閾。在訓練結束后或大負荷訓練后恢復期測定,與正常值進行比較二、測定神經系統(tǒng)和感覺機能判斷疲勞皮膚感覺能分辨出的最小距離(二)閃光融合頻率閃光融合頻率(flickerfusionfrequency,FFF)是指剛能夠引起閃光融合感覺刺激的最小頻率,也稱為閃光融合臨界頻率或閃爍臨界頻率。(二)閃光融合頻率閃光融合頻率(flickerfusion(三)反應時反應時是指由刺激作用于感受器開始到效應器開始活動為止所需要的時間,包括簡單反應時和選擇反應時。出現(xiàn)運動性疲勞時,大腦皮質分析機能下降,反應時明顯延長,尤其是選擇反應時延長更為明顯。(三)反應時反應時是指由刺激作用于感受器開始到效應器開始活動(四)膝跳反射閾機體出現(xiàn)疲勞時,膝跳反射的敏感性降低,引起膝跳反射所需的叩擊力量增加。(四)膝跳反射閾機體出現(xiàn)疲勞時,膝跳反射的敏感性降低,引起膝(五)血壓體位反射血壓體位反射是反映植物性神經調節(jié)能力的指標。運動訓練后,由于植物性神經調節(jié)能力下降,故血壓體位反射發(fā)生異常變化。(五)血壓體位反射血壓體位反射是反映植物性神經調節(jié)能力的指標三、用生物電評價疲勞肌電圖肌電圖(EMG)反映了肌肉興奮時電活動變化的特征。運動過程中,肌電圖變化可評定神經系統(tǒng)及骨骼肌的機能狀態(tài)。心電圖心肌疲勞可引起心電圖(ECG)出現(xiàn)異常變化。腦電圖腦電圖
(EEG)是通過頭部表面電極引導出腦部電位變化描記的曲線圖。
常表現(xiàn)為S-T段下移,T波下降或倒置,出現(xiàn)肌電干擾等現(xiàn)象。機體處于劇烈運動后的疲勞狀態(tài)時,腦電圖慢波明顯增多肌肉疲勞時,肌電圖可表現(xiàn)出積分肌電幅值和均方根振幅增大,平均功率頻率和中位頻率降低以及電機械延遲延長等現(xiàn)象。三、用生物電評價疲勞肌電圖肌電圖(EMG)反映了肌肉興奮時電四、主觀感覺判斷疲勞等級自我感覺6根本不費力7極其輕松89很輕松1011輕松1213稍費力1415費力1617很費力1819極其費力20盡最大努力令受試者在功率自行車或跑臺上做遞增負荷運動,并觀察主觀體力感覺等級表。四、主觀感覺判斷疲勞等級自我感覺6根本不費力7極其輕松89五、測定運動中心率評定疲勞基礎心率是指清晨、清醒、起床前靜息狀態(tài)下的心率。如果大運動量訓練后,經過一晝夜恢復,基礎心率較平時增加5~10次/分以上,可認為疲勞尚未恢復,即有疲勞積累現(xiàn)象;如果連續(xù)幾天持續(xù)增加,則表明運動量過大,疲勞較深,應調整運動量。定量負荷運動后,心率變化幅度以及恢復快慢也可作為判斷運動性疲勞程度的指標。五、測定運動中心率評定疲勞基礎心率是指清晨、清醒、起床前靜息六、判斷疲勞的其他指標:肌肉硬度、生化指標、教育學觀察肌肉硬度肌肉硬度是反映肌肉放松程度的指標。生化指標1.血尿素2.血清睪酮/皮質醇比值(T/C)3.血乳酸4.尿蛋白5.尿膽原六、判斷疲勞的其他指標:肌肉硬度、生化指標、教育學觀察肌肉硬(三)教育學觀察(三)教育學觀察【思考題】1.論述運動性疲勞產生的機理。2.試述不同類型運動的疲勞特征。3.試述判斷運動性疲勞的方法。4.簡述恢復過程的階段性特點以及超量恢復的實踐意義。5.試述促進運動性疲勞恢復的措施?!舅伎碱}】知識回顧KnowledgeReview知識回顧KnowledgeReview第十四章運動性疲勞
第一節(jié)運動性疲勞的概念及其分類第二節(jié)運動性疲勞的產生機理第三節(jié)運動性疲勞的發(fā)生部位及特征第四節(jié)運動性疲勞的判斷第十四章運動性疲勞
第一節(jié)運動性疲勞的概念及其分類第一節(jié)運動性疲勞的概念及其分類運動性疲勞(exercise-inducedfatigue)是指由于運動過度而引發(fā)身體工作能力下降的現(xiàn)象,是人體運動到一定階段出現(xiàn)的一種正常生理現(xiàn)象。運動員訓練水平提高是疲勞—恢復—再疲勞—再恢復的變化過程第一節(jié)運動性疲勞的概念及其分類運動性疲勞(exercise一、疲勞的概念關于疲勞的研究至今已有120多年的歷史,經多次討論于1982年美國波士頓的第五屆國際運動生物化學會議將運動性疲勞正式定義:機體不能將它的機能保持在某一特定的水平和/或不能維持某一特定的運動強度。力竭是疲勞的一種特殊形式,是疲勞發(fā)展的最后階段。它是指肌肉或器官完全不能維持運動的一種疲勞現(xiàn)象。一、疲勞的概念機體不能將它的機能保持在某一特定的水平和/或不二、運動性疲勞的分類(一)骨骼肌疲勞、心血管疲勞及呼吸系統(tǒng)疲勞二、運動性疲勞的分類(一)骨骼肌疲勞、心血管疲勞及呼吸系統(tǒng)疲呼吸系統(tǒng)疲勞是指運動引起的呼吸系統(tǒng)機能下降而產生的疲勞,如劇烈運動時呼吸表淺、胸悶、通氣量減少等。心血管疲勞是指運動引起的心血管系統(tǒng)及其調節(jié)機能下降而產生的疲勞,如運動后心輸出量減少、心率恢復速度減慢、心電圖S-T段下降、T波倒置等;骨骼肌疲勞是指運動引起的骨骼肌機能下降而產生的疲勞如力量訓練引起的肌肉酸痛、肌肉僵硬以及肌力下降等呼吸系統(tǒng)疲勞是指運動引起的呼吸系統(tǒng)機能下降而產生的疲勞,如劇快速疲勞是指短時間、劇烈運動引起的身體機能下降現(xiàn)象如短跑、投擲、跳躍等項目運動所產生的疲勞;耐力疲勞是指小強度、長時間運動引起的身體機能下降,如馬拉松、越野等項目運動引起的疲勞。(二)快速疲勞和耐力疲勞易消除快速疲勞是指短時間、劇烈運動引起的身體機能下降現(xiàn)象如短跑、投(三)整體疲勞和局部疲勞整體疲勞是指由全身運動引起全身各器官機能下降而產生的疲勞,如足球、籃球、馬拉松等項目運動產生的疲勞;局部疲勞是指以身體某一局部進行運動導致局部器官機能下降而引起的疲勞,如負重下蹲引起的下肢肌疲勞、特定專門動作練習引起的相應肌肉疲勞等。轉化(三)整體疲勞和局部疲勞整體疲勞是指由全身運動引起全身各器官(四)輕度疲勞、中度疲勞和重度疲勞輕度疲勞稍事休息即可恢復,屬正常現(xiàn)象中度疲勞有疲乏、肌肉酸疼、心悸的感覺重度疲勞除有上述癥狀外,還有頭痛、胸痛、惡心甚至嘔吐等征象,而且這些征象持續(xù)時間較長。(四)輕度疲勞、中度疲勞和重度疲勞輕度疲勞稍事休息即可恢復,第二節(jié)運動性疲勞的產生機理一、衰竭學說認為疲勞產生的原因是能源物質耗竭造成的。在長時間運動過程中產生運動性疲勞的同時常常伴有糖原及高能磷酸物含量下降運動能力又有一定程度的提高的現(xiàn)象補充能源物質表明運動性疲勞與體內能源物質的儲量有關。第二節(jié)運動性疲勞的產生機理一、衰竭學說認為疲勞產生的原因是二、堵塞學說堵塞學說又稱為代謝產物堆積學說,認為疲勞的產生是由于運動過程中某些代謝產物在肌肉組織中大量堆積造成的。乳酸血氨二、堵塞學說堵塞學說又稱為代謝產物堆積學說,認為疲勞的產生是三、內環(huán)境穩(wěn)定性失調學說該學說認為,疲勞是由于血液中pH值下降,細胞內、外離子平衡破壞以及血漿滲透壓改變等因素造成的。Ca2+三、內環(huán)境穩(wěn)定性失調學說該學說認為,疲勞是由于血液中pH值下四、保護性抑制學說該學說認為,無論是腦力疲勞還是體力疲勞都是大腦皮質保護性抑制發(fā)展的結果。出現(xiàn)運動疲勞時,γ-氨基丁酸、5-羥色胺水平升高四、保護性抑制學說該學說認為,無論是腦力疲勞還是體力疲勞都是五、突變理論運動性疲勞是機體內部許多生理、生化變化在肌肉活動中的綜合反映。注:①單純的能量消耗,不存在興奮性下降時,會引起持續(xù)的肌肉強直收縮;②突變的綜合性疲勞--突然喪失興奮活動的力量;③能量消耗和興奮性同時受損,但沒有突變;④單純的興奮性/活動性下降,沒有能量消耗。五、突變理論運動性疲勞是機體內部許多生理、生化變化在肌肉活動六、自由基損傷學說自由基是指外層電子軌道帶有不成對電子的基團。主要包括氧自由基、羥自由基、過氧化氫及單線態(tài)氧等。由于自由基化學性質較為活潑,可與機體內糖類、核酸、蛋白質和脂類等物質發(fā)生反應,因此自由基能破壞細胞的結構,并造成細胞功能下降。六、自由基損傷學說自由基是指外層電子軌道帶有不成對電子的基團第三節(jié)運動性疲勞的發(fā)生部位及特征一、運動性疲勞的發(fā)生部位(一)中樞性疲勞中樞性疲勞是指發(fā)生在從大腦皮質至脊髓運動神經元的疲勞。第三節(jié)運動性疲勞的發(fā)生部位及特征一、運動性疲勞的發(fā)生部位長時間運動至疲勞時,大腦皮質細胞中這些因素均會降低腦細胞內ATP再合成的速率、大腦皮質細胞的興奮性以及發(fā)放神經沖動頻率,從而降低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調節(jié)能力和機體的運動能力1.腦細胞工作強度下降ATP水平明顯降低ADP濃度上升、ADP/ATP比值增大血糖含量減少γ-氨基丁酸、腦干和下丘腦5-羥色胺(5-HT)濃度顯著升高腦氨含量明顯增加琥珀酸脫氫酶活性降低等長時間運動至疲勞時,大腦皮質細胞中這些因素均會降低腦細胞內A2.運動神經元工作能力下降運動過程中,體內代謝產物堆積可通過傳入神經元發(fā)放傳入神經沖動,引起許旺氏細胞興奮提高而抑制脊髓α運動神經元發(fā)放神經沖動,從而降低骨骼肌工作能力導致運動性疲勞。2.運動神經元工作能力下降運動過程中,體內代謝產物堆積可通過(二)外周性疲勞1.神經—肌肉接點神經-肌肉接點是指神經纖維與肌細胞膜之間機能連接的部位,可通過釋放神經遞質(乙酰膽堿)引起肌細胞膜去極化,引起肌肉收縮。短時間、劇烈運動時(如舉重、投擲等),接頭前膜釋放乙酰膽堿減少,可造成神經—肌肉接點興奮傳遞障礙,肌細胞膜因去極化過程減弱或不能去極化,導致骨骼肌不能興奮和收縮,引起運動能力下降,產生運動性疲勞。(二)外周性疲勞1.神經—肌肉接點神經-肌肉接點是指神經纖維2.細胞膜細胞膜是細胞進行物質交換、細胞識別以及信息傳遞的結構。因此,完整的細胞膜對于實現(xiàn)其機能活動至關重要。神經—肌肉接點②乙酰膽堿釋放③肌膜去極化障礙④T管與肌漿網脫耦聯(lián)⑤肌漿網Ca2+釋放減少⑥肌鈣蛋白與Ca2+結合力下降⑦橫橋被動受阻⑧橫橋解離延遲⑨肌漿網攝Ca2+能力下降2.細胞膜細胞膜是細胞進行物質交換、細胞識別以及信息傳遞的結3.收縮蛋白肌肉收縮蛋白是實現(xiàn)肌肉收縮的物質基礎。肌肉收縮蛋白的結構、功能和數(shù)量是影響肌肉收縮能力的重要因素。運動過程中由于受某些理化因素的影響,骨骼肌收縮蛋白的結構和功能會發(fā)生一系列異常變化,從而引起骨骼肌收縮能力降低,運動能力下降,產生運動性疲勞。3.收縮蛋白肌肉收縮蛋白是實現(xiàn)肌肉收縮的物質基礎。肌肉收4.興奮—收縮脫耦聯(lián)長時間運動可引起細胞內ATP含量減少,自由基生成增加,Ca2+代謝異常,肌漿網釋放和攝取Ca2+能力下降等現(xiàn)象,從而引起骨骼肌產生興奮—收縮脫耦聯(lián),導致運動能力下降,產生運動性疲勞。4.興奮—收縮脫耦聯(lián)長時間運動可引起細胞內ATP含量減少脊髓外周神經肌肉運動終板肌肉橫管系統(tǒng)Ca2+肌動—球蛋白反應橫橋緊張+熱力量及功率輸出降低神經沖動和運動單位募集K+、Na+、H2O平衡紊亂降低活動電位降低反射發(fā)放降低興奮性精神(大腦)活動下降能量供應減少熱損傷肌節(jié)損傷肌肉疲勞控制鏈脊髓外周神經肌肉運動終板肌肉橫管系統(tǒng)Ca2+肌動—二、不同類型運動的疲勞特征疲勞因素磷酸原型磷酸原-糖酵解型糖酵解型糖酵解-有氧代謝型有氧代謝型ATP下降%309020~3030不變CP下降%90以上9075~906550乳酸積累少中最多較多少肌pH值下降少少6.66.6少肌糖原消耗--少中75%~90%以上肌內離子變化-Ca2+下降Ca2+下降K+下降,Na+上升離子紊亂不同代謝類型運動疲勞的代謝特征二、不同類型運動的疲勞特征疲勞因素磷酸原型磷酸原-糖酵解型糖第四節(jié)運動性疲勞的判斷一、測定肌力評價疲勞(一)骨骼肌力量測試肌肉力量下降是肌肉疲勞的顯著特征,也是判斷運動性疲勞的重要指標。一般情況下,如果運動后肌肉力量明顯下降,且不能及時恢復,可視為肌肉疲勞。第四節(jié)運動性疲勞的判斷一、測定肌力評價疲勞肌肉力量下降是肌握力和背肌力的測試其一,每天早晚各測一次,求出數(shù)值差。如果次日晨已經恢復,表明為正常肌肉疲勞;其二,首先在運動前連續(xù)測定若干次肌肉力量,計算平均值,待運動結束后,再進行同樣方式的力量測定,如果肌肉力量平均值低于運動前水平,或幾次力量測試值連續(xù)下降即可視為肌肉疲勞,如果一次練習后連續(xù)幾天肌肉力量不能恢復,則表明疲勞程度較深。握力和背肌力的測試其一,每天早晚各測一次,求出數(shù)值差。如果次臂力的測試受試者兩臂與肩同寬,兩手正握單杠懸垂于單杠上,然后做屈肘引體向上,每次間隔時間約2~3秒,記錄其完成的次數(shù)。運動前后各測試一組,若運動后完成的次數(shù)少于運動前,可視為疲勞現(xiàn)象。臂力的測試受試者兩臂與肩同寬,兩手正握單杠懸垂于單杠上,然后(二)呼吸肌耐力測試通過連續(xù)測定5次肺活量來評定。實驗過程中,要求相鄰兩次測試之間間歇30秒,疲勞時,肺活量依次下降。(二)呼吸肌耐力測試通過連續(xù)測定5次肺活量來評定。實驗過程中二、測定神經系統(tǒng)和感覺機能判斷疲勞(一)兩點辨別閾皮膚感覺能分辨出的最小距離叫皮膚兩點辨別閾。在訓練結束后或大負荷訓練后恢復期測定,與正常值進行比較二、測定神經系統(tǒng)和感覺機能判斷疲勞皮膚感覺能分辨出的最小距離(二)閃光融合頻率閃光融合頻率(flickerfusionfrequency,FFF)是指剛能夠引起閃光融合感覺刺激的最小頻率,也稱為閃光融合臨界頻率或閃爍臨界頻率。(二)閃光融合頻率閃光融合頻率(flickerfusion(三)反應時反應時是指由刺激作用于感受器開始到效應器開始活動為止所需要的時間,包括簡單反應時和選擇反應時。出現(xiàn)運動性疲勞時,大腦皮質分析機能下降,反應時明顯延長,尤其是選擇反應時延長更為明顯。(三)反應時反應時是指由刺激作用于感受器開始到效應器開始活動(四)膝跳反射閾機體出現(xiàn)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誠信做人到永遠》課件
- 2024-2025學年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物理試題(解析版)
- 單位管理制度集合大合集【員工管理】十篇
- 單位管理制度集粹匯編【人員管理篇】十篇
- 單位管理制度匯編大合集【人員管理】十篇
- 單位管理制度合并匯編員工管理篇
- 《網吧消防安全授》課件
- 單位管理制度范文大合集人力資源管理
- 單位管理制度呈現(xiàn)匯編人力資源管理篇十篇
- 60個??嫉慕洕鷮W原理和定律
- 燃氣發(fā)電工程監(jiān)理導則
- GB 16844-1997普通照明用自鎮(zhèn)流燈的安全要求
- DB11-T 493.3-2022道路交通管理設施設置規(guī)范 第3部分:道路交通信號燈
- 供熱企業(yè)安全風險隱患辨識清單
- 矩形沉井計算表格(自動版)
- 滬教牛津版五年級下冊英語全冊課件
- 湘藝版 四年級上冊音樂教案- 第十課 我心愛的小馬車
- 前置胎盤的手術配合課件
- 魚骨圖模板1PPT課件
- 中國動畫之經典賞析PPT課件
- 施工現(xiàn)場節(jié)電方法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