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必修4第3課 哈姆萊特 導學案(含答案)_第1頁
高中語文必修4第3課 哈姆萊特 導學案(含答案)_第2頁
高中語文必修4第3課 哈姆萊特 導學案(含答案)_第3頁
高中語文必修4第3課 哈姆萊特 導學案(含答案)_第4頁
高中語文必修4第3課 哈姆萊特 導學案(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中語文必修4第3課哈姆萊特導學案(含答案)高中語文必修4第3課哈姆萊特導學案(含答案)高中語文必修4第3課哈姆萊特導學案(含答案)高中語文必修4第3課哈姆萊特導學案(含答案)編制僅供參考審核批準生效日期地址:電話:傳真:郵編:第3課哈姆萊特導學案【課標定向】學習目標:1.了解莎士比亞及其作品;理解本劇的主題。2.把握劇情,分析哈姆萊特的人物性格。3.理解本劇充溢的人文主義理想以及強烈的反封建意義。提示與建議:了解全劇劇情,揣摩人物語言,理解劇本主題?!净犹骄俊俊毂尘爸R掃瞄1.作者簡介:莎士比亞,英國著名戲劇家和詩人。16世紀后半葉到17世紀初英國最著名的作家(本·瓊斯稱他為"時代的靈魂"),也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文學的集大成者。他共寫有37部戲劇,154首14行詩,兩首長詩和其他詩歌。馬克思稱莎士比亞為“人類最偉大的天才之一”。恩格斯盛贊其作品的現實主義精神與情節(jié)的生動性、豐富性。莎士比亞四大悲?。骸豆防滋亍?、《奧賽羅》、《李爾王》、《麥克白》。2.寫作背景莎士比亞生活在歐洲歷史上封建制度日趨沒落、資本主義興起的交替時代。此時的英國,社會矛盾激化,宮廷生活揮霍浪費,社會動亂不堪,王室與資產階級的矛盾越來越尖銳。莎士比亞借哈姆萊特之口,無情地揭露了當時社會的黑暗與不平,充分表現了他的人文主義思想。3.劇情簡介《哈姆萊特》描述丹麥王駕崩,守夜衛(wèi)兵看見老王幽魂出現,告知哈姆雷特王子。而叔父克勞迪服喪未滿,即娶其兄嫂繼承王位。王子與幽魂對話,獲知叔父謀害父王之真相,王子裝瘋賣傻為證實真相,導演一出老王被毒殺短劇,請新王與新后觀賞,叔父當場色變,母后以為王子瘋了,奧菲莉亞遭情人失蹤及喪父之痛投河自殺,引起雷奧提斯心頭之恨,與克勞迪王共謀比劍時涂劇毒于劍鋒,酒內下毒,加害王子,不料被王后誤飲,雷歐提斯自己亦為毒劍所傷,臨死告知王子真相,王子報了父仇,自己亦壯烈犧牲。§基礎知識積累

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阿諛(

懺(

)悔

教誨()

破綻(

)印璽()梟()雄宿()怨赦()免寬恕(

昭告(

蟊賊(

剎(

)那

山鷸()嗣()位獻媚()

2.根據注音寫出字形魯mǎngqiāng害cuàn奪編zuǎn繁文rù節(jié)rù暑kāi油xié同3.解釋下列詞語

①孟浪②為非作惡③扣人心弦④自投羅網

⑤拾人牙慧

⑥前例可援§文本精要探究1.朗讀全文,整體感知(1)文章出現了哪些人物他們有怎樣的關系(2)本文主要寫了什么事反映了什么矛盾沖突請用自己的話概括課文的情節(jié),并寫在下面的橫線上。2.哈姆萊特和雷歐提斯比劍的片段,情節(jié)緊張激烈,扣人心弦,細讀這一部分,說說幾個主要人物之間有怎樣的復雜關系,它又是如何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的3.在課文節(jié)選的這一部分里,哈姆萊特表現出怎樣的個性他最終與對手同歸于盡,對于這種結局,你認為哈姆萊特能否避免4.有人說:“哈姆萊特是一個人文主義者的悲劇,也是時代的悲劇?!闭埥Y合當時的時代背景,說說如何理解這句話。5.課外拓展:“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不同的讀者對莎士比亞筆下的哈姆萊特有著不同的理解。有條件閱讀全劇,加深對哈姆萊特這一形象的理解。[自我測評]一、基礎知識1.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字的注音完全正確的一組是()A.嗣(sì)位天譴(qiǎn)碉(diāo)堡B.藩(fān)屬國璽(xǐ)揩(kǎi)干C.獻媚(méi)懺悔(chàn)棕櫚(lǚ)D.山鷸(jú)昭(zhào)告教誨(huì)2.下列各組詞語中書寫完全正確的一組是()A.無可置疑堂皇萬惡不敕拘捕B.阿諛奉承篡奪繁文褥節(jié)戕害C.自投羅網梟雄震徹天地孟浪D.拾人牙惠倫常發(fā)蓉繁茂淆亂3.下列各句中標點符號使用有誤的一項是()A.像我這樣的家伙,甸甸于天地之間,有什么用處呢B.天上的神明啊!讓他清醒過來吧!C.且慢!美麗的奧菲利婭!——女神,在你的祈禱之中,不要忘記替我懺悔我的罪孽。D.他承認他自己有些神經迷惘,可是絕口不肯說為了什么緣故4.下列各句所運用的修辭方法判斷不正確的一項是()A.盡管你像冰一樣堅貞,像雪一樣純潔,你還是逃不過讒人的誹謗。(排比)B.難道美麗除了貞潔以外,還有什么更好的伴侶嗎(反問)C.誰料過去的繁華,變作今朝的泥土。(對比)D.現在卻跟看著他的高貴無上的理智,像一串美妙的銀鈴失去了諧和的音調。(比喻)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 ①要解決我國法律服務市場監(jiān)管的問題,就必須完善相關立法,改革法律服務市場的監(jiān)管體制和工作機制。 ②曹操高陵的發(fā)現,古代文獻中對曹操高陵的位置、曹操所倡導的薄葬制度等有關記載是確鑿可信的。 ③《全宋詩》的編纂是一項浩大的工程,經過北京大學古典文學研究所八年多的努力,這項工程終于于日前。 A.不利驗證告成 B.不利印證告罄 C.不力驗證告罄 D.不力印證告成6.下面對有關名著名篇的闡述,不正確的兩項是()A.莎士比亞與我國的關漢卿幾乎同一時代,都是世界上著名的戲劇家,為世界戲劇史增添了光輝的一頁。B.“一千位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是說莎士比亞筆下的哈姆萊特個性生動而復雜,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看法和感受。C.《哈姆萊特》中人物關系是復雜的,有親情,有友情,有愛情,也有仇恨,使整部戲劇背景充實、鮮活生動。D.哈姆萊特為報仇而裝瘋,但狡猾的克勞狄斯很快就發(fā)現了真相。E.克勞狄斯在他的篡位娶嫂后有道德的自責,因而在觀看哈姆萊特設計的戲劇時臉色大變。二、閱讀理解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7—9題啊,一顆多么高貴的心是這樣隕落了!朝臣的眼睛、學者的辯舌、軍人的利劍、國家所矚望的一朵嬌花;時流的明鏡、人倫的雅范、舉世注目的中心,這樣無可挽回地隕落了!我是一切婦女中間最傷心而不幸的,我曾經從他音樂一般的盟誓中吮吸芬芳的甘蜜,現在卻眼看著他的高貴無上的理智,像一串莢妙的銀鈴失去了諧和的音調,無比的青春莢貌,在瘋狂中凋謝!啊!我好苦,誰料過去的繁華,變作今朝的泥土!7.奧菲利婭在這段話中抒發(fā)了哪些情感8.這段話對刻畫哈姆萊特的形象有什么作用9.這段臺詞表現了莎士比亞戲劇語言的哪些特點三、語言運用10.哈姆萊特是一個人文主義者,在他的身上體現了人文主義思想。請把下面的句子整合成一個長單句,為“人文主義”下一個定義??梢栽鰟h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①人文主義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形成的一種思想體系。②人文主義是新興資產階級在反封建、反教會的斗爭中形成的。③人文主義反對一切以身為本的舊觀念,宣揚人是宇宙的主宰。④人文主義反對封建思潮,提倡個性解放。⑤人文主義頌揚塵世的歡樂和幸福。11.下面兩個句子都是字母的聯(lián)想,請在“C”、“O”、“S”中任選兩個字母,各仿寫一句話。A——為航船指引方向的燈塔。B——不能只用一只耳朵聽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拓展遷移]§薦讀妙悟拜謁莎士比亞故居莎士比亞故居在英國的斯特拉斯福鎮(zhèn),這座小鎮(zhèn)有上千年的歷史,但莎士比亞使它變成了圣地。

莎士比亞在中國是讀書人都知道的人物,他的那些不朽的劇作更是膾炙人口,那句“生存還是毀滅”也已流芳百世。我們是懷著敬仰之情來到這里的,古鎮(zhèn)清秀干凈,艾馮河在小鎮(zhèn)的旁邊靜靜地流淌,小鎮(zhèn)在英國深秋難得的陽光里,如老美女煥發(fā)著光彩,對著我們這些東方來客綻開古典的微笑。

故居就在鎮(zhèn)中心亨利街北側,是一幢半木結構的兩層小樓,平凡中散著縷縷文氣。據說莎士比亞1564年4月23日誕生在這里,二樓臥室里還放著搖籃。四百年來,無數熱愛莎翁的人們來到這里,在墻上和窗戶玻璃上落下自己的名字,后來專門放了留言簿,于是不管是偉人名人還是平凡人都可以在此留下大名,成了名副其實的世界花名冊。

莎士比亞的童年是苦惱多于歡快的,父親曾做過小鎮(zhèn)市政官,但在小莎13歲時,父親的政途和生意走到了終點,妹妹夭折,家道中落的莎家在淚水中掙熬。小莎輟學后進了父親的店鋪,終日勞作。18歲就與比他大8歲的赫舍薇結婚?;楹蟛痪?,鎮(zhèn)上來了女王戲班,莎士比亞被戲班主人收留,于是他離開了故鄉(xiāng)去了倫敦。初到倫敦,他是在歧視中活著的,被政府視為流民,同事當成打雜工。在逆境中,他發(fā)瘋似地苦讀苦學,寫作成了照亮他黑暗生活的一抹陽光。劇本一部部送出去又一本本被退了回來,直到《亨利六世》問世,莎士比亞才終于開始走向成功和輝煌。從此,名聲和創(chuàng)作像噴薄日出。一生中,他創(chuàng)作了37部劇本和大量優(yōu)美動人的十四行詩;在歷史劇、悲劇、喜劇、哲理劇領域樹立了豐碑。莎士比亞是光照世人的大師,杰出貢獻是讓戲劇在世界上有了嶄新的意義;讓十四行詩歌在這個星球的每個角落謳歌著愛情;他把人文主義思想放入戲劇的大河,讓大河自然地匯入人們精神的大海。莎士比亞用的是最純粹的人類語言,但駕馭語言的能力卻勝過神仙。

莎翁是幸福和幸運的,當功成名就后,48歲的他回到了故鄉(xiāng),6年后離開人世,也葬在故鄉(xiāng)。莎士比亞在墓志銘上還不忘幽上一默:看在耶穌的份上,好朋友,切莫動底下的這抔黃土!讓我安息者上天保佑,移我尸骨者永有詛咒。他在這里曾買過一幢全鎮(zhèn)最大的房子“新寓”,可在200年前一位買主不堪其莎迷們的整天叨擾,一氣之下拆了房子,所以現在就只剩下這老宅了。1964年為紀念莎士比亞誕生400周年,各國莎迷捐款修建了故居旁的“莎士比亞研究中心”大廈,如今參觀故居者必經此樓從后院進入。每年到這里來的游客達150萬人次,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莎學研究者和莎迷們。莎士比亞的創(chuàng)作像中國小說《紅樓夢》一樣,成為了文學研究的一大領域。莎學研究者和紅學研究者還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對研究對象熱愛到幾近癡狂。不過,讓我們深感遺憾的是,莎士比亞有個故居人們可以去拜謁,寄托他們的景仰之情,而我們的曹雪芹故居在哪里呢§采英擷趣莎士比亞名句集錦1.人生如癡人說夢,充滿著喧嘩與躁動,卻沒有任何意義2.黑夜無論怎樣悠長,白晝總會到來3.在命運的顛沛中,最可以看出人們的氣節(jié)4.愛,和炭相同,燒起來,得想辦法叫它冷卻。讓它任意著,那就要把一顆心燒焦5.不要只因一次失敗,就放棄你原來決心想達到的目的豁達者長壽6.不要給百合花鍍金,畫蛇添足7.勤勞一天,可得一日安眠;勤奮一生,可永遠長眠8.放棄時間的人,時間也會放棄他9.書籍是全人類的營養(yǎng)品第三課哈姆萊特參考答案基礎知識積累【友情提示】這部分可以作為學生自主學習使用,教師只需要求學生識記并拓展,檢查課堂筆記即可。úchànhuìzhànxǐxiāosùshèshùzhāomáochàyùsìmèi2.莽戕篡纂縟溽揩偕3.①孟浪:魯莽草率。②為非作惡:做各種壞事。③扣人心弦:形容詩文、表演等有感染力,使人心情激動。④自投羅網:⑤拾人牙慧

:拾取人家的只言片語當做自己的話。⑥前例可援:文本精要探究1.【友情提示】此題是對全文的把握,讓學生預習時使用,課上展示成果即可。(1)文中的主要矛盾沖突在哈姆萊特和克勞狄斯之間展開,另外幾個人物中,霍拉旭屬于哈姆萊特一方,雷歐提斯只是被克勞狄斯暫時利用,并不完全屬于克勞狄斯陣營,王后則不屬于任何一方,她還天真地希望雙方能握手言歡,和睦相處。由于人物之間的復雜關系,整個劇情波瀾起伏,驚心動魄。(2)哈姆萊特追述脫險和將計就計的經過;奧斯里克替國王激將哈姆萊特比劍;哈姆萊特與雷歐提斯比劍:道歉、比劍、中毒、復仇。主要反映了人文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沖突。2.【友情提示】注意從劇情的發(fā)展、人物的活動等方面引導學生鑒賞戲劇沖突。在場的幾個主要人物是:哈姆萊特、國王克勞狄斯、王后喬特魯德、雷歐提斯。其中克勞狄斯和哈姆萊特是不共戴天的對手,王后和雷歐提斯則是對局面產生影響的兩個變數:王后夾在克勞狄斯和哈姆萊特之間,左右為難,關鍵時候愛子心切;雷歐提斯被克勞狄斯利用,但他不習慣使用陰謀手段,加之哈姆萊特事先誠懇的表白,因此他既仇恨哈姆萊特,又對他懷有不忍之心。王后、雷歐提斯的態(tài)度和言行直接影響了事件的進展。比劍中,第一、二回合,雷歐提斯一時不能下決心殺死哈姆萊特,因此他出手比較猶豫,被哈姆萊特占了上風。克勞狄斯迫不及待要置哈姆萊特于死地,在第一回合哈姆萊特取勝后,他就毒酒為哈姆萊特祝賀,哈姆萊特謝絕了這偽裝的善意,而王后喬特魯德想緩和克勞狄斯和哈姆萊特的關系,也可能是潛意識里覺得這杯酒有問題,因此她不聽勸阻地忽然替哈姆萊特喝下了這杯酒。在克勞狄斯的壓力下,雷歐提斯終于向哈姆萊特全力發(fā)起攻擊,以劍尖上染有劇毒的利劍刺中了哈姆萊特,而哈姆萊特奪過他的劍也刺中了他。臨死前,雷歐提斯后悔不該參與詭計,就向眾人揭穿了克勞狄斯的陰謀,哈姆萊特得以抓住最后機會殺死克勞狄斯,為父親復仇。3.【友情提示】分析人物形象時要辯證分析,能看到人物的兩面性。課文的主要內容是哈姆萊特和霍拉旭講述他如何破壞掉克勞狄斯借刀殺人的陰謀,以及哈姆萊特掉入克勞狄斯設計的圈套,最后敵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