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糧城街60歲以上老年人糖尿病發(fā)病情況分析_第1頁
軍糧城街60歲以上老年人糖尿病發(fā)病情況分析_第2頁
軍糧城街60歲以上老年人糖尿病發(fā)病情況分析_第3頁
軍糧城街60歲以上老年人糖尿病發(fā)病情況分析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軍糧城街60歲以上老年人糖尿病發(fā)病情況分析【摘要】當今,全球人類的健康面臨的糖尿病威脅正日益增重,糖尿病患病率和糖尿病患者數(shù)正在人類中快速增長。我國在80年代初糖尿病患病率僅為1%,2002年增到2.6%。目前在上海、北京、廣州等大城市糖尿病患病率已達8%左右,亦即每12個成人中就有一人患糖尿病。我國目前至少有糖尿病患者2600萬,而且還有相近數(shù)量的已有血糖增高但尚未達糖尿病診斷界標的候補者。2008年天津市將政府購買的公共衛(wèi)生服務項目擴展到我市農村地區(qū),把高血壓和糖尿病的篩查工作作為重點,從這兩病的篩查管理入手,逐漸為農村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yī)療衛(wèi)生服務體系。本文就軍糧城街60歲以上老年人糖尿病發(fā)病情分析,從篩查結果可以看出本街老年人糖尿病的發(fā)病情況與全國發(fā)病趨勢相符,即2008年和2009年共篩查60歲以上老年人4946人,共篩出血糖高出正常值人數(shù)為612人,占總篩查人數(shù)12.37%,其中確診482人,占篩查人數(shù)的9.75%,人們的認知率還是比較低,從我們的篩查工作中了解到糖尿病健康教育各環(huán)節(jié)都非常薄弱。建立全程糖尿病健康教育模式非常必要,所以預防、控制與健康教育成為當今需要解決的問題。要想更好的預防、控制糖尿病,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需要整個社會的努力與支持?!娟P鍵詞】【中圖分類號】r526【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515(2011)01-0203-01當今,全球人類的健康面臨的糖尿病威脅正日益增重,糖尿病患病率和糖尿病患者數(shù)正在人類中快速增長。根據(jù)國際糖尿病聯(lián)盟(internationaldiabetesfederation,簡稱idf)統(tǒng)計,目前全球有糖尿病患者2.33億,而且正以每年新發(fā)700萬患者的速度猛漲。按目前速度增長的話,估計到2025年全球將有3.80億人患糖尿病。目前,亞洲已是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地區(qū),全球糖尿病增長最快的國家是中國、印度等發(fā)展中國家。我國在80年代初糖尿病患病率僅為1%,2002年增到2.6%。目前在上海、北京、廣州等大城市糖尿病患病率已達8%左右,亦即每12個成人中就有一人患糖尿病。我國目前至少有糖尿病患者2600萬,而且還有相近數(shù)量的已有血糖增高但尚未達糖尿病診斷界標的候補者。按idf的估算,我國每年將有新發(fā)糖尿病患者101萬,亦即每天有新發(fā)糖尿病患者2767人,或每小時有新發(fā)糖尿病患者115人。不但糖尿病患者多,而且糖尿病可致全身眾多重要器官損毀,嚴重影響著患者的生活質量及壽限,并極大程度地增加保健開支。因此,糖尿病已成為中國人亦是全球人類的生活和生存的共同威脅。2008年天津市將政府購買的公共衛(wèi)生服務項目擴展到我市農村地區(qū),把高血壓和糖尿病的篩查工作作為重點,從這兩病的篩查管理入手,逐漸為農村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yī)療衛(wèi)生服務體系。本文就軍糧城街60歲以上老年人糖尿病發(fā)病情分析,從篩查結果可以看出本街老年人糖尿病的發(fā)病情況與全國發(fā)病趨勢相符,人們的認知率還是比較低,所以預防、控制與健康教育成為當今需要解決的問題。1糖尿病定義糖尿?。╠m,diabetesmellitus)一詞是描述一種多病因的代謝疾病,特點是慢性高血糖,伴隨因胰島素(insulin)分泌及/或作用缺陷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質代謝紊亂。(這是1999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和國際糖尿病聯(lián)盟(idf)公布的dm定義)。2糖尿病流行病學近20年來,我國糖尿病患病率顯著增加。1980年全國14省市30萬人的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糖尿病患病率為0.67%[1]。1994年全國19省市21萬人的調查,25~64歲年齡段糖尿病的患病率為2.5%(人口標化率為2.2%),糖耐量減低(igt)為3.2%(人口標化率為2.1%)[2]。這一數(shù)字與同等發(fā)展水平國家的數(shù)據(jù)相近,比1980年增加了近3倍。2002年全國營養(yǎng)調查同時調查了糖尿病的流行情況。該調查主要根據(jù)空腹血糖診斷ifg和糖尿病,空腹血糖較高的部分患者作了口服葡萄糖耐量(ogtt)試驗。在18歲以上的人口中,城市糖尿病的患病率為4.5%,農村為1.8%。18~44歲,45~59歲和60歲以上3個年齡組城市的糖尿病患病率分別是1.95%,7.78%,13.13%;而農村相應年齡組分別為0.98%,2.96%,4.41%[3]。3老年糖尿病的特點[4]3.1老年糖尿病絕大多數(shù)為2型糖尿病。流行病學資料表明,2型糖尿病患病率隨增齡而上升,國外報告65歲以上人群的2型糖尿病和igt的患病率為10%~20%。3.2老年糖尿病多數(shù)起病緩慢,多無癥狀,往往由于常規(guī)體檢或因其他疾病檢查血糖或尿糖時發(fā)現(xiàn)。3.3部分老年糖尿病以并發(fā)癥為首發(fā)表現(xiàn),如糖尿病高滲綜合征,心、腦血管意外以及視力改變等。3.4特殊表現(xiàn):少數(shù)老年糖尿病患者表現(xiàn)為體溫低、多汗、神經性惡病質、肌萎縮和認知功能減退。4軍糧城街60歲以上老年人糖尿病發(fā)病情況分析4.1基本情況:軍糧城街共有戶籍人口50782人,60歲以上常住老年人口數(shù)5295人。4.2篩查方法:全部為晨起空腹靜脈血糖。4.3診斷標準:采用who(1999年)糖尿病診斷標準。4.4篩查結果:2008年和2009年共篩查60歲以上老年人4946人,共篩出血糖高出正常值人數(shù)為612人,占總篩查人數(shù)12.37%,其中確診482人,占篩查人數(shù)的9.75%,其中男172人,占35.68%,女310人,占64.32%,新發(fā)病例226人,占糖尿病總數(shù)的46.89%,此次篩出糖調節(jié)受損人數(shù)130人,占篩查總人數(shù)的26.97%。4.5管理隨訪情況:2009年共管理390人,其中遵醫(yī)行為良好且服藥規(guī)律的293人,遵醫(yī)行為一般服藥不規(guī)律的56人,遵醫(yī)行為差且不服藥的41人??傊?,糖尿病患病率的急劇增加可能有多種原因。首先是遺傳因素,中國人可能為糖尿病的易感人群,富裕國家華人患病率在10%以上,明顯高于當?shù)氐陌追N人,提示這種可能性的存在。其次是環(huán)境因素,由于我國經濟的迅速發(fā)展,生活水平提高引起膳食結構改變,膳食中熱量、蛋白質、脂肪的來源從以植物為主轉向以動物為主,總熱量過剩,同時生活模式不健康不科學,包括對糖尿病的無知、熱量攝取過多和體力活動減少導致肥胖。另外社會老齡化也是重要原因,我國男性預期壽命已達71歲,女性達74歲,而2型糖尿病是一種年齡相關性疾病,年齡越大,患病率越高。這些因素共同導致了糖尿病的發(fā)病率的增加。在我國發(fā)病特點經濟發(fā)達程度和個人收入與糖尿病患病率有關:流行病學研究發(fā)現(xiàn),人均年收入高低與糖尿病的患病率密切相關。同時,中心城市和發(fā)達地區(qū)患病率顯著高于欠發(fā)達地區(qū)。軍糧城街處于天津市比較富裕的農村,所以這里發(fā)病率要高于全國農村的平均水平,接近城市發(fā)病率。新診斷的糖尿病患者雖然低于全國的平均水平,但仍應該在群眾中宣傳糖尿病知識,定期對高危人群進行普查[5]。從我們的篩查工作中了解到糖尿病健康教育各環(huán)節(jié)都非常薄弱。建立全程糖尿病健康教育模式非常必要[6]。目前,人們對健康教育模式的理解只局限于住院患者的整體護理的一部分,而門診及出院后的健康教育尚未引起重視。從調查結果看,大部分患者糖尿病知識的獲取是通過住院和自學所得,而且很不全面,因糖尿病是終身性疾病,且隨著健康教育后時間延長,患者糖尿病知識水平有逐漸下降的趨勢[7],所以糖尿病教育的時間和空間可延伸到患者入院前及出院后,并且貫穿每一個糖尿病患者的終生。糖尿病教育不僅是治療的一部分,它本身就是一種治療[8]。糖尿病教育不僅能夠幫助患者提高生活質量,減少醫(yī)療開支,同時能夠改善代謝控制[9]。所以,天津市公共衛(wèi)生服務是一項真正的惠民工程,它是長期的連續(xù)的工作,糖尿病從篩查到管理包含著診斷、治療、健康教育等許多工作,要想更好的預防、控制糖尿病,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需要整個社會的努力與支持。參考文獻[1]全國糖尿病研究協(xié)作組調查研究組.全國14省市30萬人口中糖尿病調查報告.中華內科雜志,1981,20:678~83[2]panxr,yangwy,ligw,liuj.prevalenceofdiabetesanditsriskfactorsinchina,1994.nationaldiabetespreventionandcontrolcooperativegroup.diabetescare,1997,20:1664~9[3]李立明,饒克勤,孔靈芝,姚崇華,向紅丁,翟鳳英,馬冠生,楊曉光,中國居民營養(yǎng)與健康狀況調查技術執(zhí)行組.中國居民2002年營養(yǎng)與健康狀況調查.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05,26:478~84[4]《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編寫組.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北京大學醫(yī)學出版社,2004[5]王克安,李天麟,向紅丁,等.中國糖尿病流行特點研究-糖尿病和糖耐量低減患病率調查.中華流行病學雜志,1998,19:282~5[6]范麗鳳,潘長玉,田慧,等.全程糖尿病健康教育模式的建立與實踐[j].中華護理雜志,2001,36(4):249[7]李鳳玲,尹毅霞,吳紅梅,等.治療糖尿病應重視糖尿病健康教育[j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