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中考語文文言文綜合題_第1頁
2020-2021中考語文文言文綜合題_第2頁
2020-2021中考語文文言文綜合題_第3頁
2020-2021中考語文文言文綜合題_第4頁
2020-2021中考語文文言文綜合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中考語文文言文1.閱讀下面兩個語段,完成下列小題。(一)舜發(fā)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選自《孟子》)(二)鄭之鄙人學為蓋①。三年而大旱,無所用,棄而為桔槔②。三年而大雨,又無所用,則還為蓋焉。未幾盜起民盡戎服鮮用蓋者欲學為兵則老矣。越有善農(nóng)者,鑿田種稻,三年皆澇。人謂宜泄水種黍,弗聽,而仍其舊,乃大旱連歲。計其獲,則償歉而贏焉。故曰:“旱斯具舟,熱斯具裘?!碧煜旅砸玻。ㄟx自劉基《郁離子》)補充注釋:①蓋:雨具。②桔槔(ji?gao):一種從井里汲水的工具。413.下列句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管夷吾舉于士/入則無法家拂士鄭之鄙人學為蓋/肉食者鄙,未能遠謀出則無敵國外患者/故患有所不辟也旱斯具舟,熱斯具裘/微斯人,吾誰與歸2.把語段(一)中劃線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3.語段(二)中劃線句子停頓正確的一項是()未幾/盜起/民盡戎服/鮮用蓋者/欲學為兵/則老矣未幾/盜起民盡戎服/鮮用蓋者/欲學為兵/則老矣未幾/盜起民盡/戎服鮮用蓋者/欲學為兵/則老矣未幾/盜起/民盡戎服鮮用/蓋者欲學/為兵則老矣4.請簡述語段(一)中第二段的論證思路。5.請從語段以外另寫出一條成語,概括兩個語段所表達的共同觀點?!敬鸢浮?.C2.用(這些)來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堅忍,增加他不具備的能力。(要求“所以”“動”“忍”“曾益”解釋準確,整句通順。)3.A4.首先從個人角度正面論述“生于憂患”的道理,然后從國家角度反面論述“死于安樂”的道理,最后總結中心論點——生于憂患,死于安樂。5.居安思危、未雨綢繆、防患未然、有備無患、防微杜漸、曲突徙薪等。【解析】A獄官/賢士。B邊境,邊遠的地方/鄙陋。舊時指身居高位、俸祿豐厚的人眼光短淺。C都是擔心,憂慮。D乃,就/代詞,這。本題考查文言文翻譯。在具體翻譯時,對句子中的每個字詞,只要它有一定的實在意義,都必須字字落實,對號入座。翻譯時,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詞義和詞序,把文言文對換成相應的現(xiàn)代漢語,使字不離詞,詞不離句。注意以下關鍵詞:所以,用這些來……。動,使……驚動,震撼。忍,使……堅韌。曾,通“增”,增加。本題考查學生劃分文言句子節(jié)奏的能力。文言語句的節(jié)奏劃分一般以句意和語法結構為劃分依據(jù),一般來說,主謂之間應該有停頓,句中領起全句的語氣詞后應該有停頓,幾個連動的成分之間也應該有停頓。所以劃分句子節(jié)奏時,除了要考慮句子的意思,還要考慮句子的結構。此題根據(jù)文意:不久盜賊興起,人們都穿軍裝,(軍裝能擋雨)很少有使用雨具的人。他又想學制作兵器,可他老了,不行了。即可推斷出正確答案:未幾/盜起/民盡戎服/鮮用蓋者/欲學為兵/則老矣。考查議論文的論證思路。分析作者論證思路,要在對文章內(nèi)容整體把握的基礎上,理清各部分所寫的內(nèi)容,分析出觀點、論據(jù)、運用的論證方法,然后對內(nèi)容概括作答。一般采用“先通過……引出論點或分論點,再用……事例或名言加以論述,最后得出……的結論”的答題方法,結合文本內(nèi)容概括作答。本文首先以六個出身低微、經(jīng)過種種磨煉而終于身負“大任”的顯貴人物為例來說明人才是在艱苦環(huán)境中造就的,同時又重視人的主觀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的觀點。接著從兩方面說明人要有所作為,成就大業(yè),就必須在生活、思想、行為等方面經(jīng)受一番艱難甚至痛苦的磨煉。然后由個人說到國家,指出決定國家存亡的因素和個人能否成就大業(yè)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中心論點“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甲文告訴我們,憂患使人生存,安逸享樂卻足以使人敗亡。乙文啟示我們凡事要注意兩個方面。一、貴在堅持,持之以恒,一定會有收獲;二、凡事須防患于未然,就是“旱斯具舟,熱斯具裘”。因此可以用“未雨綢繆”、“防患未然”等成語來概括?!军c睛】譯文甲文,舜從田野之中被任用,傅說從筑墻工作中被舉用,膠鬲從販賣魚鹽的工作中被舉用,管夷吾從獄官手里釋放后被舉用為相,孫叔敖從海邊被舉用進了朝廷,百里奚從市井中被舉用登上了相位。所以上天將要降落重大責任在這樣的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的內(nèi)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勞累,使他經(jīng)受饑餓,以致肌膚消瘦,使他受貧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顛倒錯亂,總不如意,通過那些來使他的內(nèi)心警覺,使他的性格堅定,增加他不具備的才能。人經(jīng)常犯錯誤,然后才能改正;內(nèi)心困苦,思慮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為;這一切表現(xiàn)到臉色上,抒發(fā)到言語中,然后才被人了解。在一個國內(nèi)如果沒有堅持法度的世臣和輔佐君主的賢士,在國外如果沒有敵對國家和外患,便經(jīng)常導致滅亡。由此可以知道,憂患使人生存,安逸享樂卻足以使人敗亡。”乙文,鄭國一個目光短淺人學制作雨具,三年后學會了但碰上大旱,他做的雨具沒有用處。他就放棄雨具改學桔槔(打水的用具),三年后學會了卻又碰上大雨,又沒有用處了。于是他就回頭又重做雨具。不久盜賊興起,人們都穿軍裝,(軍裝能擋雨)很少有使用雨具的人。他又想學制作兵器,可他老了,不行了。越國有一個善于搞農(nóng)業(yè)的人,墾荒造田種水稻,但是三年都遇上水災。有人對他說應排水后改種黍米,他不聽從,仍然干他原來的活。干旱連續(xù)兩年。他算了一下收獲,已補償了以前的欠收還有贏余呢。因此說:“天旱要準備船只,天熱要準備裘軍服。真是世間的名言啊?!?.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裴子野①有疏親故屬饑寒不能自濟者,皆收養(yǎng)之;家素清貧,時逢水旱二石米為薄粥僅得遍焉。躬自同之,常無厭色。鄴下有一領軍?貪積已甚?家童八百?誓滿一千:朝夕每人肴膳,以十五錢為率②,遇有客旅,更無以兼,后坐事伏法,籍其家產(chǎn),麻鞋一屋,弊衣數(shù)庫,其余財寶,不可勝言。南陽有人,為生奧博,性殊儉吝,冬至后女婿謁之,乃設一銅甌酒,數(shù)臠③獐肉:婿恨其單率,一舉盡之。主人愕然,俯仰命益,如此者再;退而責其女曰:“某郎好酒.故汝常貧?!奔捌渌篮?,諸子爭財,兄遂殺弟。(選自《顏氏家訓》)(注釋)①裴子野:南北朝時著名的史學家、文學家。②率:標準。③臠:切成小塊的肉。1.對劃波浪線的句子朗讀節(jié)奏的劃分正確的一項是()家素清貧時/逢水旱/二石米為薄粥/僅得遍焉家素清貧/時逢水旱/二石米為薄粥僅得/遍焉家素清貧/時逢水旱/二石米為薄粥/僅得遍焉家素清貧時/逢水旱/二石米為薄粥僅得/遍焉253.解釋下列句中的加點詞。冬至后女婚謁.之某郎好酒,故.汝常貧3.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躬自同之,常無厭色。(2)及其死后,諸子爭財,兄遂殺弟。4.鄴下領軍與南陽人人性中的弱點分別是什么?5.我們從裴子野身上能學到哪些優(yōu)良品質(zhì)?【答案】1.C2.(1)拜訪(2)所以3.(1)他跟大家一塊兒喝,臉上從來沒有顯露出厭煩的表情。(2)等到他死后,幾個兒子相互爭奪財產(chǎn),結果兄長把弟弟給殺了。4.鄴下領軍的弱點是貪婪,南陽人的弱點是吝嗇。5.為人善良,安貧樂道?!窘馕觥?.試題分析:考查文言文語句的句讀。解答此類試題,要在整體感知文章內(nèi)容的基礎上,先對句子作簡單翻譯,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據(jù)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進行句讀;同時利用虛詞來輔助句讀。句讀時要注意古漢語的語法和句式,句讀不能出現(xiàn)“破句”的現(xiàn)象。語句“家素清貧,時逢水旱二石米為薄粥僅得遍焉”的意思是:家里一向清貧,恰逢遇上水旱災,用二石米煮成稀粥,勉強讓大家都吃上。據(jù)此,正確的句讀是:家素清貧/時逢水旱/二石米為薄粥/僅得遍焉。故答案為C。2.試題分析:理解常見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理解文言詞語的含義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和古今異義詞等;平時要多積累文言詞匯,要能結合具體語境,弄清句子的意思來辨析推斷,揣摩其意思。比如本題中的“謁”是“拜訪”;“故”是一詞多義,這里是“因此,所以”的意思。3.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翻譯文言語句的能力。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jù)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找出關鍵實詞、虛詞,查看有無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現(xiàn)象,重點實詞必須翻譯到位。(1)句中的“躬(親自)、常(平常)、厭(厭煩)、色(臉色,這里指表情)”幾個詞是賦分點;(2)句中的“及(等到)、諸子(幾個兒子)、遂(最終,終于)”幾個詞是賦分點。翻譯時要做到“信、達、雅”。255.試題分析:考查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和概括。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結合具體的語句分析作答。依據(jù)“鄴下有一領軍,貪積已甚”可知,鄴下領軍的弱點是貪婪。依據(jù)“南陽有人,為生奧博,性殊儉吝”可知,南陽人的弱點是吝嗇。據(jù)此作答。5.試題分析:考查欣賞作品的形象,領悟作品的藝術魅力。解答要抓住刻畫人物的各種描寫手法來分析;從敘寫的事件上來分析;把人物放到一定的背景環(huán)境中去分析;注意對人物的介紹和評價。選文運用對比的手法,將裴子野與鄴下領軍、南陽人進行對比,突出表現(xiàn)了裴子野的“為人善良,安貧樂道”的美好品質(zhì)??蓳?jù)此理解概括作答。【點睛】文言文朗讀節(jié)奏的劃分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①句首關聯(lián)詞或語氣詞之后要停頓;②有些古今異義詞朗讀時要分開;③主語和謂語之間,謂語和賓語、補語之間,一般要停頓;④需要著重強調(diào)的地方,一般要停頓;⑤省略句中省略的地方一般要停頓;⑥并列短語間要略作停頓;⑦古代的國名、年號、官職、人名、地名等應作停頓。⑧根據(jù)句子表達的意思來句讀。參考譯文:裴子野有遠親故舊饑寒不能自救的,都收養(yǎng)下來。家里一向清貧,有時遇上水旱災,用二石米煮成稀粥,勉強讓大家都吃上,自己也親自和大家一起吃,從沒有厭倦。京城鄴下有個大將軍,貪欲積聚得實在夠狠,家僮已有了八百人,還發(fā)誓湊滿一千,早晚每人的飯菜,以十五文錢為標準,遇到客人來,也不增加一些。后來犯事處死,籍冊沒收家產(chǎn),麻鞋有一屋子,舊衣藏幾個庫,其余的財寶,更多得說不完。南陽地方有個人,深藏廣蓄,性極吝嗇,冬至后女婿來看他,他只給準備了一銅甌的酒,還有幾塊獐子肉,女婿嫌太簡單,一下子就吃盡喝光了。這個人很吃驚,只好勉強應付添上一點,這樣添過幾次,回頭責怪女兒說:“某郎太愛喝酒,才弄得你老是貧窮?!钡鹊剿篮?,幾個兒子為爭奪遺產(chǎn),因而發(fā)生了兄殺弟的事情。3.閱讀下面三個文段,完成下列小題。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庇讶吮闩唬骸胺侨嗽?!與人期行,相委而去?!痹皆唬骸熬c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乙康肅問曰:“單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無他,但手熟爾。”康肅忿然曰:“爾安敢輕吾射!”翁曰:“以我的油知之?!蹦巳∫缓J置于地,以錢覆共口,徐以構的油瀝之,自錢孔入,而錢不濕。因曰:“我亦無他,惟手熟爾。”康肅笑而遣之。丙秦王謂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聽寡人,何也?且秦滅韓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請廣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唐雎對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元方入門不顧(照顧)吾射不亦精乎(精湛)康肅笑而遣之(遣:打發(fā))故不錯意也(同“措”,安放)2.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下車引之/介冑之士不拜以錢覆其口/醒能述以文而錢不濕/博學而篤志且秦滅韓亡魏/年且九十對文中畫線句子翻譯正確的一項是()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即使方圓千里的土地也不敢輕易(答應),哪里能直接用五百里的土地(交換)呢?即使方圓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換,哪里只是用五百里的土地(就交換)呢?雖然方圓千里的土地也不敢輕易(答應),哪里只是用五百里的土地(就交換)呢?雖然方圓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換,哪里能直接用五百里的土地(交換)呢下列對文段理解和分析有誤的一項是()三組對話皆聚焦沖突。三組選文中的人物對話,分別圍繞“誰未守信”“本領是否值得炫耀”“要不要服從秦國要求”進行、三組對話均展現(xiàn)應答智慧。甲文元方有理有據(jù),睿智回應;乙文賣油翁現(xiàn)身說法,類比說理;丙文唐雎?lián)矸丛?,沉穩(wěn)應對。三組選文皆用對比。甲文客人沖動無禮對比元方有禮有節(jié),乙文康肅神閑氣定對比賣油翁驕傲自信,丙文唐雎不卑不亢對比秦王盛氣凌人。三組選文語言簡練。甲文僅“引”字就寫出友人慚愧示好,乙文只用“安敢”就顯出康肅居高臨下,丙文以一“否”字就表現(xiàn)出唐雎態(tài)度鮮明。答案】1.A2.B3.B4.C【解析】1.A.元方入門不顧(回頭看)。A.代詞,指代元方/結構助詞,的。B.都是介詞,用。C.連詞,表轉(zhuǎn)折/連詞,表并列。D.連詞,況且/副詞,將近。故選C。本題考查文言語句的翻譯。關鍵詞語:雖:即使。易:交換。直:只是。故B正確。C項分析有誤。乙文應是:賣油翁神閑氣定對比康肅驕傲自信?!军c睛】譯文參考:【甲】朋友問元方:“你的父親在嗎?”(元方)回答道:“等了您很久您卻還沒有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離開了。”朋友便生氣地說道:“真不是君子??!和別人相約同行,卻丟下別人先離開了?!痹秸f:“您與我父親約在正午。正午您沒到,就是不講信用;對著孩子罵父親,就是沒有禮貌?!迸笥褢M愧,下了車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頭也不回地走進家門?!疽摇筷悎蜃蓡栙u油翁:”你也懂得射箭嗎?我的箭法不是很高明嗎?”賣油的老翁說:“沒有別的(奧妙),不過是手法熟練罷了?!标悎蜃桑牶螅鈶嵉卣f:“你怎么敢輕視我射箭(的本領)!”老翁說:“憑我倒油的經(jīng)驗就可以懂得這個道理?!庇谑悄贸鲆粋€葫蘆放在地上,把一枚銅錢蓋在葫蘆口上,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蘆里,油從錢孔注入而錢卻沒有濕。于是說:“我也沒有別的(奧妙),只不過是手熟練罷了?!标悎蜃尚χ鴮⑺妥吡恕!颈壳赝鯇μ砌抡f:“我用方圓五百里的土地交換安陵,安陵君不聽我,這是為什么呢?況且秦國已經(jīng)滅了韓國亡了魏國,而安陵君卻憑借方圓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來的原因,是因為我把安陵君當作忠厚的長者,所以才不打他的主意。現(xiàn)在我用十倍于安陵的土地,讓安陵君擴大領土,但是他違背我的意愿,是輕視我嗎?”唐雎回答說:“不,不是像你說的這樣。安陵君從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并且保衛(wèi)它,即使是方圓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換,何況僅僅是五百里呢?”4.閱讀下面的文言文(選段),完成下列小題。太祖①微行②至田舍,見一村翁,問其生庚。翁告之某年月日時,皆同上。太祖曰:“爾有子乎?”答曰:“否?!薄坝刑锂a(chǎn)乎?”曰:“否。”“然則何以自給?”日:“吾恃養(yǎng)蜂耳?!痹唬骸盃柗鋷缀??”曰:“十五桶?!碧婺钤唬骸拔矣袃删┦、?,渠④有蜂十五桶。此年月日相合之符?!碧嬗謫栐唬骸盃栍诜?,歲割蜜,凡幾次?”翁曰:“春夏花多,蜂易采,蜜不難結,我逐月割之。秋以后花漸少,故菊花蜜不盡割,割十之三,留其七,聽⑤蜂自啖⑥為卒歲計。我乃即春夏所割蜜易錢帛米粟,量人為出,以糊其口;而蜂亦有馀蜜,得不餒。明歲,又復釀蜜。我行年五十,而恃蜂以飽,蓋若此。他養(yǎng)蜂者不然,春夏割之,即秋亦盡割之,無馀蜜,故蜂多死。今年有蜜,明年無蜜,皆莫我若也?!碧鎳@曰:“民猶蜂也,君人者不務休養(yǎng),竭澤取之,民安得不貧以死?民死,而國無其民,稅安從出?是亦不留馀蜜之類也。蜂丈人之言,可以傳矣,可為養(yǎng)民者法矣?!保ㄟx自明江盈科《雪濤小說》,有刪改)(注釋)①太祖: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②微行:帝王或高官隱藏自己的身份改裝出行。③兩京十三?。簝删┲改暇?、北京;十三省指山東、山西、河北、河南等十三省。④渠:他。⑤聽:聽作則,任憑。⑥啖(dan):吃。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1)爾蜂幾.何.:(2)我乃即春夏所割蜜易.錢帛米粟:(3)得不餒.:(4)竭.澤取之:2.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面兩個句子的意思。(1)然則何以自給?(2)割十之三,留其七,聽蜂自啖為卒歲計。3.太祖得知自己與蜂丈人生庚相同,發(fā)現(xiàn)與相當,最后聯(lián)想到與相似。4.文中的太祖具有哪些特點?【答案】1.(1)多少(2)交換(3)氣餒(停止)(4)舀干2.(1)既然這樣,你是靠什么生活的呢?(2)我割三成的蜜,留下七成的,讓蜜蜂自己吃,以保證它們一年都有吃的。3.民蜂取蜜稅收4.太祖親民,體恤民情;太祖善于學習,接地氣?!窘馕觥?.試題分析:考查文言實詞。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內(nèi)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據(jù)句意和對文言常用詞的掌握來判斷字詞義。解釋時要注意辨析詞義和用法的變化,根據(jù)語境判斷字詞義。此題都是古今異義詞,如“幾何”:多少。所以千萬不要以今釋古。理解好上下文內(nèi)容是作答的關鍵。2.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句子的翻譯能力。翻譯文言語句是文言文閱讀的必考題。直譯講究字字落實,特別是關鍵詞語的意思必須要呈現(xiàn)出來。文言語句的翻譯首先要知道文言詞語的意思,把詞語放到語境中,根據(jù)上下文推斷也不失是一種較好的方法。注意“然則”“何以”“啖”“卒歲”等字詞的翻譯。點睛:文言文翻譯的原則。在文言文翻譯過程中,必須遵循“字字有著落,直譯、意譯相結合,以直譯為主”的原則。這就要求我們,在具體翻譯時,對句子中的每個字詞,只要它有一定的實在意義,都必須字字落實,對號入座。翻譯時,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詞義和詞序,把文言文對換成相應的現(xiàn)代漢語,使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如果直譯后語意不暢,還應用意譯作為輔助手段,使句意盡量達到完美。3.試題分析:要想捕捉材料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掃清文字障礙,疏通文意,讀懂內(nèi)容。在準確理解詞意、句意、段意的基礎上,梳理各句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依據(jù)題干要求提取重要信息。如太祖得知自己與蜂丈人生庚相同,發(fā)現(xiàn)民與蜂相當??煞治觥拔矣袃删┦?,渠有蜂十五桶。此年月日相合之符”一句。最后聯(lián)想到取蜜與稅收相似??煞治觥敖邼扇≈癜驳貌回氁运??民死,而國無其民,稅安從出?是亦不留馀蜜之類也”一句。268.試題分析:把握好文言文的人物精神品質(zhì),概括人物的性格的特點,我們可以分析具體事件,因為事件可以反映人物的品格;分析各種描寫,因為通過描寫可以表現(xiàn)人物的性格特征。如太祖能與村翁交流,說明太祖親民的一面。如“民猶蜂也,君人者不務休養(yǎng),竭澤取之,民安得不貧以死?民死,而國無其民,稅安從出?是亦不留馀蜜之類也。蜂丈人之言,可以傳矣,可為養(yǎng)民者法矣”的語言描寫可見太祖體恤民情的優(yōu)點。翻譯:明太祖朱元璋微服私訪,到一鄉(xiāng)村,見到一個村里的老者,問老者的生辰八字。老者告訴明太祖他出生的年月日時,與明太祖的生辰八字一模一樣。明太祖問老者:“你有子女嗎?”老者答:“沒有?!泵魈鎲枺骸澳阌刑锂a(chǎn)嗎?”老者答:“沒有?!泵魈鎲枺骸澳悄憧渴裁答B(yǎng)活自己啊?”老者答:“我靠蜂來養(yǎng)活自己?!泵魈鎲枺骸澳沭B(yǎng)了多少蜂?”老者答:“十五桶。”明太祖自己默念道:“我有南京,北京外加十三個省,他養(yǎng)了十五桶蜂,數(shù)量上竟然一致的。生辰八字和我的也一模一樣?!泵魈嬗謫柪险撸骸澳沭B(yǎng)蜂,每年賣蜜幾次???”老者答道:“春季和夏季的時候,花多,蜂比較容易采蜜,也容易釀蜜,我就每月收割蜜(現(xiàn)在取蜜多采取攪桶方式)。秋季過后,花就比較少了,所以菊花蜜不能夠全部收割了,只能收割30%,留下70%,讓蜂自己來靠這些余下的蜜來度過冬季。我用春季和夏季所收割的蜜來換錢幣、布帛、大米和小米,依賣蜜的收入,來養(yǎng)家糊口;然而蜂有剩余的蜜,它們不會餓死。到了第二年,它們就又可以釀蜜了。我活到現(xiàn)在五十歲,就是靠著這些蜂而存活下來的。”明太祖感嘆道:“國民就像這蜂一樣,國君如果不懂得休養(yǎng)生息,只一味的竭澤而漁,殺雞取卵般的榨取國民,國民怎么能夠不貧窮而死???國民都死了,國家連國民都沒有,稅自然也就沒法再收了?這就是不留多余蜜的原因啊。蜂丈人今天所說的這些話,我要好好記著,這就是休養(yǎng)生息的辦法?。 蔽覐泥l(xiāng)里老人那里聽到的這些傳聞,就寫了這篇《蜂丈人》,想知道這名老者的姓名,時代久遠,名字都遺忘了,所以在這篇文章里就省略了蜂丈人的姓名。5.閱讀下面短文,回答下列小題。嘉禾五年,權①北征。使遜②與諸葛瑾攻襄陽。遜遣親人韓扁赍表③奉報,還。遇敵于沔中,鈔邏④得扁。瑾聞之甚懼。書與遜云:“大駕⑤已旋,賊得韓扁,具知吾闊狹。且水干,宜當急去。”遜未答,與諸將欒棋射戲如常。瑾曰:“伯言多智略,其當有以?!弊詠硪娺d,遜曰:“賊知大駕以旋,無所復慽⑥,得專力于吾。又已守要害之處,兵將意動,且當自定以安之,施設變術,然后出耳。今便示退,賊當謂吾怖,仍來相蹙,必敗之勢也?!蹦嗣芘c瑾立計,令瑾督舟船,遜悉上兵馬,以向襄陽城。敵素憚遜,遽還赴城。瑾便引船出,遜徐整部伍,張拓聲勢,步趨船,敵不敢干。軍到白圍,托言住獵,潛遣將軍周峻、張梁等擊江夏新市、安陸、石陽,石陽市盛⑦,峻等奄至,人皆捐⑧物入城。城門噎不得關,敵乃自斫殺己民。然后得闔。斬首獲生,凡千余人。①權:指孫權,三國時代吳國的建立者。②陸遜:字伯言,吳國政治家、軍事家。③赍:(jl)表,指帶著奏表進呈孫權。④鈔邏:指巡邏查問。⑤大駕:代稱帝王,這里指孫權。⑥慽(ql):擔憂。⑦市盛:這里指集市正熱鬧的時候。⑧捐:丟下。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著重號的詞語。(1)具.知吾闊狹(2)宜.當急去(3)賊當謂吾怖.(4)潛遣.將軍2.下列選項中,與“瑾聞之甚懼”中的“之”字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徐公來,孰視之《鄒忌諷齊王納諫》呼爾而與之《魚我所欲也》肉食者謀之《曹劌論戰(zhàn)》恢弘志士之氣《出師表》3.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遜未答,與諸將欒棋射戲如常。賊知大駕以旋,無所復慽,得專力于吾。4.讀了本文請你分析陸遜在危機中取勝的原因是什么?【答案】(1)詳細,完全(2)應該,應當(3)害怕(4)派遣D434.(1)陸遜沒有回信,自己與諸位將領下棋、射戲如同平常。(2)敵人知道主上大駕歸去,沒有什么可擔憂的,可以專門對付我們。4.沉著冷靜,臨危不亂;正確分析敵我形式,做到知己知彼;足智多謀,戰(zhàn)略得當,善于用兵?!窘馕觥看祟}考查的是文言詞語的意思。做題時要疏通文意,先把句子翻譯正確,再解釋字詞意思,所要注意的是,在字詞本義與句中意思有所差別時,最好本義和句中意都要寫出來?!熬?知吾闊狹”翻譯為“完全掌握到我們的底細”,“具”意思是“完全,詳細”?!耙?當急去”翻譯為“應當趕緊撤軍”,“宜”意思是“應當”?!百\當謂吾怖.”翻譯為“敵人一定認為我們害怕”,“怖”意思是“害怕”。“潛遣.將軍”翻譯為“暗派將軍”,“遣”意思是“派遣”。此題考查的是文言虛詞的意義。例句中的“之”意思是“代詞,指這件事”。ABC三項中的“之”都是代詞。D項中的“之”是結構助詞“的”。故選D。此題考查對文言句子的翻譯能力。在翻譯句子是首先要注意重點的實詞、虛詞、通假字、古今異義詞和詞類活用的情況,先把按照原句子的順序翻譯,然后按照現(xiàn)代漢語的習慣進行語序調(diào)整。(1)“遜未答,與諸將欒棋射戲如?!本渲械摹按稹币馑际恰盎匦拧?,“常”意思是“平?!薄#?)“賊知大駕以旋,無所復慽,得專力于吾”句中的“以”是通假字,同“已”意思是“已經(jīng)”,“旋”意思是“歸去”,“慽”意思是“擔憂,擔心”。兩個句子語序正常,據(jù)此翻譯。4.此題考查的是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文中的陸遜得以取勝,首先從“遜未答,與諸將欒棋射戲如?!敝锌梢钥闯鲫戇d遇事沉著冷靜;“賊知大駕以旋,無所復慽⑥,得專力于吾。又已守要害之處,兵將意動,且當自定以安之,施設變術,然后出耳。今便示退,賊當謂吾怖,仍來相蹙,必敗之勢也?!笨梢钥闯鏊軠蚀_地分析形勢,做到知己知彼;“瑾便引船出,遜徐整部伍,張拓聲勢,步趨船,敵不敢干。軍到白圍,托言住獵,潛遣將軍周峻、張梁等擊江夏新市、安陸、石陽,石陽市盛⑦,峻等奄至,人皆捐⑧物入城”可見他有謀略。據(jù)此作答。譯文:嘉禾五年(236),孫權北征魏國,派陸遜與諸葛瑾攻打襄陽。陸遜派親信韓扁帶著奏章進呈孫權,返程時在沔中遇上敵軍,敵人搜索抓到韓扁。諸葛瑾聽說后十分恐懼,寫信給陸遜說:“主上大駕已返歸,敵人捉住韓扁,完全掌握到我們的底細。而且現(xiàn)在江水干涸,應當趕緊撤軍?!标戇d沒有回信,自己與諸位將領下棋、射戲如同平常。諸葛瑾說:“伯言足智多謀,他必定有好辦法。”于是親自前來會見陸遜,陸遜說:“敵人知道主上大駕東歸,沒有什么可擔憂的,可以專門對付我們。再者他們已把守住要害之處,我軍將士思想動搖,這就需要我們鎮(zhèn)定自己以穩(wěn)定軍心,施展靈變的計策,然后退兵?,F(xiàn)在就表示出要退兵,敵人一定認為我們害怕,因而前來進逼,這是必敗的形勢。”于是與諸葛瑾秘密設計,讓諸葛瑾督率船隊,陸遜帶領全部兵馬,向襄陽發(fā)起進攻。敵人向來懼怕陸遜,于是迅即退回城內(nèi)。諸葛瑾便帶領船隊出現(xiàn)在江邊,陸遜從容地整頓隊伍,虛張聲勢,緩步上船,敵軍不敢進犯。軍隊行至白圍,陸遜假說要住下打獵,卻暗遣將軍周峻、張梁等襲擊江夏郡新市、安陸、石陽。石陽此時正是趕集熱鬧的時候,周峻等領兵突然殺到,人們都丟下貨物紛紛逃進城去。城門被堵塞無法關閉,敵兵便砍殺自己的民眾,然后城門才得以關上。吳軍斬俘計千余人。6.閱讀下列(甲)(乙)兩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題。(甲)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圭余同飲。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選自張岱《湖心亭看雪》)(乙)西湖最盛,為春為月。一日之盛,為朝煙,為夕嵐②。今歲春雪甚盛,梅花為寒所勒③,與杏桃相次開發(fā),尤為奇觀。石簣④數(shù)為余言:“傅金吾園中梅,張功甫家故物也,急往觀之?!庇鄷r為桃花所戀,竟不忍去湖上。由斷橋至蘇堤一帶,綠煙紅霧,彌漫二十余里。歌吹為風,粉汗為雨,羅紈⑤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艷冶極矣。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時。其實湖光染翠之工,山嵐設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⑥未下.始極其濃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態(tài)柳情.山容水意.別是一種趣味。此樂留與山僧游客受用.安可為俗士道哉!(選自袁宏道①《初至西湖游記》)注:①袁宏道:始終無意于仕途,萬歷二十年(1592)就中了進士,但他不愿做官,而去訪師求學.游歷山川。他曾辭去吳縣縣令.在蘇杭一帶游玩.寫下了很多著名的游記.如《虎丘記》《初至西湖記》等。②嵐:霧氣。③勒:控制。④石簣:人名,明代陶望齡。1.下列選項各有兩組詞語,每組詞語中加點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項是()湖中人鳥聲俱絕/沿溯阻絕湖上影子/苔痕上階綠獨往湖心亭看雪/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客此/客從外來上下一白/長煙一空及下船/及郡下莫說相公癡/如癡如醉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分門別類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2)安可為俗士道哉!(甲)(乙)兩篇寫景散文皆情景交融,自然成章,毫無雕琢之感。(甲)文寫出了雪后西湖之景的特點;(乙)文表現(xiàn)了西湖早春生機勃勃的特點。兩文在寫景的同時,都抒發(fā)了作者獨特的感受。(甲)文表達了作者閑適恬靜,遠離世俗的雅趣;(乙)文抒發(fā)了作者。【答案】C(1)湖中哪能還有這樣的人呢?。ㄒ馑际窍氩坏竭€會有這樣的人)(2)怎么能講給那些俗人聽呢?示例:【甲】潔白廣闊(開闊遼遠、幽靜深遠)【乙】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獨以自然山水為樂的情感;暗諷杭州人不會欣賞西湖美景,只會附庸風雅、追逐名利;抒發(fā)了作者對世俗庸人的嘲諷。【解析】A.絕.:無/阻斷,隔絕;上.:上面的/長到。獨:都解釋為“獨自、一個人”;客:旅居/客人。一:都解釋為“全、都”;及:都解釋為“到了…”。癡.:都解釋為“癡迷”;別.:道別/區(qū)別。本題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譯句子的能力。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jù)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然后思考命題者可能確定的賦分點,首先要找出關鍵實詞、虛詞,查看有無特殊句式,運用“留”“刪”“調(diào)”“換”“補”的方法,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并按現(xiàn)代漢語的規(guī)范,將翻譯過來的內(nèi)容進行適當調(diào)整,達到詞達句順。此題中重點的詞有:此人:這樣的人,指作者。安:怎么。道:說給……聽。本題考查對文章內(nèi)容主旨的理解。《湖心亭看雪》記敘了作者自己湖心亭看雪的經(jīng)過,描繪了所看到的幽靜深遠、潔白廣闊的雪景圖,體現(xiàn)了作者的故國之思,也反映了作者不與世俗同流合污、不隨波逐流的品質(zhì)以及遠離世俗,孤芳自賞的情懷,并寄了托人生渺茫的慨嘆。乙文以審美感受為線索,按照游西湖的先后順序,用平實的文筆記敘了自己游西湖的感想和西湖美麗壯觀的景色,而描繪春季杭州西湖美景時不尚夸飾,只就眼前之景點染幾筆,卻活畫出西湖的“靈性”,表達了與常人不同的獨到審美情趣,從而表現(xiàn)出作者的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獨以自然山水為樂的情感?!按藰妨襞c山僧游客受用,安可為俗士道哉!”中“俗士”暗指忙于功名利祿而沒有雅興的人。作者用這句話結尾,暗諷杭州人不會欣賞西湖美景,只會附庸風雅、追逐名利。表達自己憤世嫉俗的感情。據(jù)此理解作答?!军c睛】譯文【甲】崇禎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邊。大雪接連下了多天,湖中的行人、飛鳥的聲音都消失了。這一天晚上八點左右,我撐著一葉小舟,穿著毛皮衣,帶著火爐,獨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彌漫,天和云和山和水,天光湖色全是白皚皚的。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長堤的痕跡,一點湖心亭的輪廓,和我的一葉小舟,舟中的兩三粒人影罷了。到了湖心亭上,看見有兩個人鋪好氈子,相對而坐,一個小孩正把酒爐里的酒燒得滾沸。他們看見我,非常高興地說:“想不到在湖中還會有您這樣的人!”他們拉著我一同飲酒。我盡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們道別。我問他們的姓氏,得知他們是南京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了下船的時候,船夫喃喃地說:“不要說相公您癡,還有像相公您一樣癡的人啊!”【乙】西湖景色最美的時候是春天,是月夜。一天里最美的是早晨的煙霧,是傍晚山間的山光。那年春雪很多,梅花被寒氣所抑制,和杏花、桃花次第開放,景觀更是奇特。石簣多次告訴我:“傅金吾園中的梅花,是張功甫玉照堂中的舊物,應該趕快去觀賞。”我當時迷戀著桃花,竟舍不得離開湖上。從斷橋到蘇堤一帶,綠柳迎風飄拂如綠煙,桃花盛開如紅霧,彌漫二十多里。美妙的音樂隨風飄揚,帶粉香的汗水如雨流淌;穿著各色絲織品的富裕的游客很多,比堤畔的草還多,真是艷麗極了。然而杭州人游覽西湖,卻僅在上午十一時到下午五時之間;其實湖光翠綠之美,山嵐顏色之妙,都在朝日初升,夕陽未下時才最濃艷。月景之美,更是難以形容。那花的姿態(tài),柳的柔情,山的顏色,水的意味,更是別有情趣韻味。這種快樂只留給山僧和游客享受,怎么能夠?qū)δ切┓卜蛩鬃铀稣f呢!7.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問題馬說(韓愈)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只(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千里之馬臣聞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①言于君曰:"請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馬。馬已死,買其首五百金,反以報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馬,安事死馬②而捐③五百金!"涓人對曰:"死馬且買之五百金,況生馬乎?天下必以王為能市馬。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馬至者三。(選自《戰(zhàn)國策?燕策一》)注釋:①涓人:宮中主管灑掃清潔的人。②安事死馬:要死馬做什么。③捐:白白費掉。1.解釋下面句中加點詞的意思。(1)策.之不以其道(2)是.馬也(3)反.以報君(4)天下必以王為能市.馬2.把下面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2)死馬且買之五百金,況生馬乎?3.兩文中“千里馬”的命運截然不同,請簡答它們的不同之處?!敬鸢浮?.(1)鞭打(用鞭子打,驅(qū)使)(2)這樣(3)同“返”(返回)(4)買2.(1)難道真的沒有千里馬嗎?恐怕是真不認識千里馬吧!(2)死馬尚且花五百金購買,何況活馬呢?3.《馬說》中的“千里馬”因為不能得到統(tǒng)治者的賞識、任用,最終不能“以千里稱”?!肚Ю镏R》中的“千里馬”因為君主渴求并能夠采納正確的建議,而得以脫穎而出。【解析】1.試題分析:理解常見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理解文言詞語的含義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和古今異義詞等;平時要多積累文言詞匯,要能結合具體語境,弄清句子的意思來辨析推斷,揣摩其意思。比如本題中的“策”是名詞用如動詞,“鞭打”;“市”是古今異義詞,“買”的意思。2.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翻譯文言語句的能力。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jù)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找出關鍵實詞、虛詞,查看有無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現(xiàn)象,重點實詞必須翻譯到位。(1)句中的“其(表反詰)、無馬(沒有千里馬)、其(表感嘆)、也(表判斷)”幾個詞是賦分點;(2)句中的“且(尚且)、況(何況)、生馬(活的馬)”幾個詞是賦分點。翻譯時要做到“信、達、雅”。3.試題分析:考查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與分析。《馬說》中的“千里馬”因為沒有伯樂,所以只能是“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由此,聯(lián)想到具有才能的人,因得不到統(tǒng)治者的賞識和任用,最終不能“以千里稱”?!肚Ю镏R》一文中,因為君主渴求“千里馬(人才)”,涓人用“死馬且買之五百金,況生馬乎?”點出其舉動的真正用意,君主并能夠采納正確的建議,“不能期年,千里之馬至者三”,使得“千里馬”能夠脫穎而出。據(jù)此理解概括作答?!军c睛】在文言文翻譯過程中,必須遵循“字字有著落,直譯、意譯相結合,以直譯為主”的原則。翻譯文言語句要抓住句子中的關鍵詞匯,運用“增、刪、調(diào)、換、留”等譯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譯句文從字順,符合現(xiàn)代漢語語法規(guī)范,句意盡量達到完美。參考譯文:(1)世上有了伯樂,然后才會有千里馬。千里馬經(jīng)常有,可是伯樂卻不會經(jīng)常有。因此即使有千里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里受屈辱,和普通的馬并列死在馬廄里,不能以千里馬著稱。一匹日行千里的馬,一頓有時能吃一石食。喂馬的人不懂得要根據(jù)它的食量多加飼料來喂養(yǎng)它。這樣的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能力,卻吃不飽,力氣不足,它的才能和好的素質(zhì)也就不能表現(xiàn)出來,想要和一般的馬一樣尚且辦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鞭策它,卻不按照正確的方法,喂養(yǎng)它,又不足以使它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才能,聽它嘶叫卻不能通曉它的意思。反而拿著鞭子走到它跟前時,說:“天下沒有千里馬!”唉!難道果真沒有千里馬嗎?恐怕是他們真不識得千里馬吧?。?)我聽說古時的一位君人,想用千金求購千里馬,三年也沒買到。一位太監(jiān)對他說:'請允許我去尋求它。'國君派遣他去了。三個月后獲得千里馬,馬已死,用五百金買了死馬的頭,返回去把此事回報國君。國君很生氣,道:'我所要購求的是活馬,死馬有什么用而且還花費了五百金買它呢?'太監(jiān)答道:'死馬尚且要花五百金購買,何況活馬呢?天下必定認為大王您是能出高價買馬的人,千里馬現(xiàn)在就會到來了。'于是不到一年,千里馬來了好幾匹。8.閱讀下面兩個語段,完成下列小題。(一)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蛲趺毙?,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嗽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髙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zhuǎn)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酈道元《三峽》)(二)癸卯四月二日.余游白岳畢.遂浴黃山之湯泉。泉甘且冽.在懸崖之下。夕宿慈光寺。次早,僧告日:“從此山徑仄險,雖兜籠①不能容。公步行良苦,幸有土人慣負客者,號海馬.可用也。”引五六壯佼者來.俱手數(shù)丈布。余自笑贏老乃復作襁褓兒耶?初猶自強.至憊甚,乃縛跨其背。于是且步且負各半。行至云巢,路絕矣,躡木梯而上,萬峰刺天,慈光寺已落釜底。是夕至文殊院宿焉。(節(jié)選自袁枚《游黃山記》)注:①兜籠:供游客乘坐、由人抬著上山的竹制器具,類似小山轎。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略無闕.處闕:同“缺”,空隙、缺口。沿溯阻絕沿:順著。不以疾也疾:快。D.屬.引.凄異屬引:接連不斷。把語段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展葌黜?,哀轉(zhuǎn)久絕。語段(一)結尾處引用漁歌有什么作用?請從結構和內(nèi)容上進行分析。兩個語段都寫到了“山”,所寫的“山”各有怎樣的特點?請結合相關語句具體分析?!敬鸢浮緽空蕩的山谷傳來了猿啼的回聲,聲音悲涼婉轉(zhuǎn),很久才消失。結構上:漁歌起到了總結全文的作用。內(nèi)容上:再次點明三峽之長、猿聲之哀,進一渲染了三峽秋季蕭瑟、悲涼的氣氛。語段(一)中“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運用正面描寫與側(cè)面描寫相結合的手法,突出了群山具有連綿不斷、雄奇險拔、遮天蔽日的特點。語段(二)中“雖兜籠不能容”“路絕矣,躡木梯而上,萬峰刺天,慈光寺已落釜底…步行良苦”等句,運用正面描寫和側(cè)面描寫相結合的手法,突出了黃山險仄、奇雄的特點。(意思對即可)【解析】258.本題考查文言實詞的翻譯,需要注意詞類活用、一詞多義、古今異義等現(xiàn)象。本題中B項錯誤,沿:順流而下(的船)。本題考查文言文語句的翻譯,需要注意詞類活用、一詞多義、古今異義等現(xiàn)象,也要注意特殊句式的語序調(diào)換。本句難度不大,譯文:空蕩的山谷傳來了猿啼的回聲,聲音悲涼婉轉(zhuǎn),很久才消失。注意“絕”解釋為“斷絕、消失”。本題考查關鍵語句的作用,需要從結構和內(nèi)容兩方面來做答。從結構上,作者引用的漁歌在本文的最后,起到了總結全文的作用;從內(nèi)容上看,“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的意思為三峽中巫峽最長,聽著猿猴的叫聲,不覺間已經(jīng)淚濕了衣裳,渲染了三峽悲涼、蕭瑟的氛圍。本題考查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一)中“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等句子,寫出了群山具有連綿不斷、雄奇險拔、遮天蔽日的特點;(二)中“從此山徑仄險,雖兜籠①不能容”、“行至云巢,路絕矣,躡木梯而上,萬峰刺天”等句,寫出了黃山仄險、雄奇的特點?!军c睛】譯文:(一)在三峽七百里之間,兩岸都是連綿的高山,完全沒有中斷的地方;重重疊疊的懸崖峭壁,遮擋了天空和太陽。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時候,連太陽和月亮都看不見。等到夏天水漲,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時候,下行或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擋了,有時候皇帝的命令要緊急傳達,這時只要早晨從白帝城出發(fā),傍晚就到了江陵,這中間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騎上飛奔的馬,駕著疾風,也不如它快。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時候,就可以看見白色的急流,回旋的清波。碧綠的潭水倒映著各種景物的影子。極高的山峰上生長著許多奇形怪狀的柏樹,山峰之間有懸泉瀑布,在之上飛流沖蕩。水清,樹榮,山高,草盛,確實趣味無窮。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時候或下霜的早晨,樹林和山澗顯出一片清涼和寂靜,經(jīng)常有高處的猿猴拉長聲音鳴叫,聲音持續(xù)不斷,非常凄涼怪異,空蕩的山谷里傳來猿叫的回聲,悲哀婉轉(zhuǎn),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峽中漁民的歌謠唱道:“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保ǘ┕锩脑露?,我游覽了白岳峰后,就在沐浴了黃山的溫泉。泉水甜美而清冽,在懸崖的下面。晚上在慈光寺住宿。第二天早上,和尚告訴我說:“從這里開始,山路狹窄危險,連兜籠也容不下。你自己步行太辛苦,幸虧當?shù)赜斜硲T了游客的人,叫做‘海馬',可以雇傭?!北泐I了五六個健壯的人來,人人手里拿著幾丈布。我自覺好笑,難道瘦弱的老人又重新做了襁褓中的嬰兒了嗎?開始時還想強撐著自己走,等到疲勞不堪時,就綁縛在“海馬”的背上,這樣一半自己走一半靠人背著攀登。走到云巢路斷了,只有踩著木梯子上去。只見萬座山峰直刺蒼穹,慈光寺已經(jīng)落在鍋底了。當晚到達文殊院,住了下來。9.文言文閱讀(甲)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shù)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奔瘸?,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guī)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選自陶淵明《桃花源記》)(乙)南陽劉驎之,高率①善史傳,隱于陽岐。于時符堅臨江,荊州刺史桓沖(人名)將盡訏謨之益②,征為長史,遣人船往迎,贈貺③甚厚。驎之聞命,便升舟,悉受所餉,緣道以乞④窮乏,比至上明亦盡。一見沖因陳⑤無用翛然而退。居陽岐積年,衣食有無常與村人共,值己匱乏,村人亦如之。甚厚為鄉(xiāng)閭所安。(選自《世說新語》)(注)①率:率直。②盡訐漠(xumo)之益:實現(xiàn)自己的宏圖大業(yè)。③贈M(kuang):賜予。④乞:這里指“贈送”。⑤陳:陳述。⑥翛(xi盹)然:灑脫、自由自在的樣子。1.選出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意思不同的一項村中聞有此人/驥之聞命悉受所餉/悉如外人緣道以乞窮乏/緣溪行不足為外人道也/征為長史下列各句的斷句,不正確的一項是—見沖/因陳無用/翛然而退—見沖/因陳無用翛/然而退一見/沖因陳無用/翛然而退—見/沖因陳/無用翛然而退下列對選文理解表述有誤的一項是甲文村人“皆嘆惋”,是為外界變化之大,戰(zhàn)亂頻繁,社會黑暗,人民生活痛苦等嘆惋。甲文村人叮囑就要離去的漁人“不足為外人道也”,暗示了桃花源中人不愿與世俗交往的心情。乙文荊州刺史桓沖想實現(xiàn)自己的宏圖大業(yè),就聘劉驎之任長史,劉驎之鞠躬盡瘁地幫助他。甲乙兩文中兩人都潔身自好,不趨炎附勢(不與黑暗社會同流合污),但在乙文中劉驎之還表現(xiàn)出心系百姓的濟世情懷。將下列語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2)值己匱乏,村人亦如之。【答案】TOC\o"1-5"\h\zDAC(1)(村中人)就邀請漁人到自己家里去,擺了酒了雞做飯(來款待他)。(2)碰到自己缺衣少食時,村中人也同樣幫助他?!窘馕觥吭囶}分析:考查對詞語的理解。A.村中聞有此人/驥之聞命(聞:都是“聽說”的意思);B.悉受所餉/悉如外人(悉:都是“全、都”的意思);C.緣道以乞窮乏/緣溪行(緣:都是“沿著”的意思);D.不足為外人道也/征為長史(向/做)。故答案為D。試題分析:考查文言文語句的句讀。解答此類試題,要在整體感知文章內(nèi)容的基礎上,先對句子作簡單翻譯,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據(jù)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進行句讀;同時利用虛詞來輔助句讀。句讀時要注意古漢語的語法和句式,句讀不能出現(xiàn)“破句”的現(xiàn)象。語句“一見沖因陳無用翛然而退”的意思是:他一見到桓沖,便陳述自己沒有才能,然后就自由自在地辭去職務。據(jù)此,正確的句讀是:一見沖/因陳無用/翛然而退。故答案為A。試題分析:考查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與分析。乙文中劉驎之沒有鞠躬盡瘁地幫助他。他一見到桓沖,便陳述自己沒有才能,然后就辭去職務。據(jù)此,選項C的理解是錯誤的。故答案為C。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翻譯文言語句的能力。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jù)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找出關鍵實詞、虛詞,查看有無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現(xiàn)象,重點實詞必須翻譯到位。(1)句中的“要(通‘邀',邀請)、設(擺設)、作食(做飯)”幾個詞是賦分點;(2)句中的“值(遇到)、匱乏(指缺衣少食),如(幫助)”幾個詞是賦分點。翻譯時要做到“信、達、雅”?!军c睛】在文言文翻譯過程中,必須遵循“字字有著落,直譯、意譯相結合,以直譯為主”的原則。翻譯文言語句要抓住句子中的關鍵詞匯,運用“增、刪、調(diào)、換、留”等譯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譯句文從字順,符合現(xiàn)代漢語語法規(guī)范,句意盡量達到完美。參考譯文:【甲】村中人見了漁夫,竟然非常驚訝,問他是從哪里來的,漁夫詳細地回答了他們。村中人于是便邀請他到自己家里去,擺酒殺雞做飯來款待他。村里的其他人聽說有這樣一個人,都來打聽消息。他們自己說他們的祖先為了躲避秦朝時的戰(zhàn)亂,帶領妻子和兒女及鄰居來到這與世隔絕的地方,不再從這里出去,于是就與外面的人斷絕了來往。他們問漁夫現(xiàn)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過漢朝,更不用說魏朝,晉朝了。漁夫把知道的事情一一詳細地告訴了他們,(聽的人)都感嘆惋惜。其余的人又各自邀請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和食物來招待他。停留了幾天,就告別離開了。桃花源里的人囑咐他說:“不要對外面的人說(這里的情況)?!睗O夫離開了桃花源后,找到他的船,就沿著原路回去,沿路處處做上標記。到了武陵郡城下,拜見了太守,述說了在桃花源的所見所聞。太守立即派人跟隨他前往,尋找先前所做的標記,最終還是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南陽劉子驥,是志向高潔的名士。他聽說了這件事,興致勃勃地計劃前往。結果(計劃)還未實現(xiàn),不久他就得病死了。此后就再也沒有探尋桃花源的人了?!疽摇磕详柸藙Ⅱ曋?,高尚直率,歷史知識很豐富,在陽歧村隱居。當時,苻堅南侵已經(jīng)逼近長江,荊州刺史桓沖想盡力實現(xiàn)自己的宏圖大業(yè),就聘劉驎之任長史,派人和船前去迎接他,贈送的禮物也很豐富。劉驎之只好從命,就上船出發(fā),但桓沖所送的禮物一點也沒有收受,沿途拿來送給貧困的人,等走到上明,東西也送光了。他一見到桓沖,便陳述自己沒有才能,然后就自由自在地辭去職務。他在陽歧住了多年,衣食向來是和村人互通有無的。碰到自己短缺了,村人也同樣幫助他。他是鄉(xiāng)鄰深感滿意的人。10.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下列小題。張嘉貞落魄有大志,亦不自異,亦不下人①,自平鄉(xiāng)尉免歸鄉(xiāng)里,布衣環(huán)堵②之中,蕭然自得。時人莫之知也。張循憲以御史出.還次蒲州驛。循憲方復命,使務有不決者,意頗病之,問驛吏曰:“此有好客乎?”驛吏白以嘉貞循憲召與相見,咨以其事積時凝滯者③,嘉貞隨機應之,莫不豁然。及命表④,又出意外。他日,則天以問循憲,具以實對,因請以己官讓之,則天曰:“卿能舉賢,美矣,聯(lián)豈可無一官自進賢耶?”乃召見內(nèi)殿,隔簾與語,嘉貞儀貌甚偉,神采俊杰,則天甚異.之。翌日,拜監(jiān)察御史。(節(jié)選自《大唐新語》)(注釋)①下人:下于人,在別人之下。②環(huán)堵:四圍墻,常形容居屋狹小簡陋。③積時凝滯者:長期積累下來的難以解決的問題。④命表:命,指派,差遣;表,寫奏章。1.解釋文中加點的詞的含義。(1)咨.以其事積時凝滯者咨:(2)則天甚異.之異:2.請將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張循憲以御史出,還次蒲州驛。3.請用自己的話簡要概括張嘉貞的形象特點?!敬鸢浮浚?)咨詢,詢問(2)對……感到驚異2.張循憲先借御史的身份出巡,回來時住在蒲州驛站。胸懷大志,安貧樂道,才能超群(才能卓異)。【解析】109.試題分析:理解常見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理解文言詞語的含義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和古今異義詞等;平時要多積累文言詞匯,要能結合具體語境,弄清句子的意思來辨析推斷,揣摩其意思。比如本題中的“咨”是“咨詢,詢問”;“異”是意動用法,意思是“對……感到驚異”。試題分析:此題考查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要求學生在平時的學習注重積累,尤其是重點篇目,要做到熟記。尤其要注意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現(xiàn)象,重點實詞必須翻譯到位。同時,還要注意查看有無特殊句式。在此題中,要注意“以(憑借)、出(出巡)、次(停駐)”的意思,必須翻譯出來。試題分析:考查對人物形象的分析。作答時,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抓住刻畫人物的各種描寫手法來分析;從敘寫的事件上來分析;注意對人物的介紹和評價。從“落魄有大志,亦不自異,亦不下人”可以看出張嘉貞胸懷大志,不卑不亢;從“布衣環(huán)堵之中,蕭然自得”表現(xiàn)了他安貧樂道的生活態(tài)度;從“嘉貞隨機應之,莫不豁然。及命表,又出意外”可以看出他才能超群。據(jù)此可概括作答?!军c睛】在文言文翻譯過程中,必須遵循“字字有著落,直譯、意譯相結合,以直譯為主”的原則。翻譯文言語句要抓住句子中的關鍵詞匯,運用“增、刪、調(diào)、換、留”等譯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譯句文從字順,符合現(xiàn)代漢語語法規(guī)范,句意盡量達到完美。參考譯文:張嘉貞潦倒失意而胸懷大志,既不自認為與眾不同,也不自卑于人,從平鄉(xiāng)尉任上免官歸鄉(xiāng),身著粗布衣衫住在四圍土墻的屋子中,凄清冷落而怡然自得。當時人們并沒有誰了解他。張循憲憑御史身份出巡,回來時住蒲州驛站。循憲正要回報情況,出使的事情還有沒有解決的,心中很是憂慮。就問驛站的小吏:“這里有好的客人嗎?”小吏把張嘉貞告訴了他。張循憲叫來張嘉貞和他相見,拿那些經(jīng)過長時間沒有解決的事情詢問,張嘉貞根據(jù)情況靈活應答,沒有什么事情不通達。等到讓張嘉貞寫奏章,(那文辭條理)更是出乎意料。他日,武則天拿這件事詢問張循憲,他全按實情回答,于是請求把自己的官位讓給嘉貞。武則天說:“你能舉薦賢能,是好事啊,我難道沒有一個官位自己進用賢人嗎?”于是在內(nèi)殿召見嘉貞,隔著簾子與他談話,嘉貞容貌高大英俊,神采出眾,武則天認為他很是與眾不同。第二天,嘉貞被授官為監(jiān)察御史。11.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8分)貓?zhí)杽⒃潺R奄家畜一貓,自奇之,號于人曰“虎貓”。客說之曰:“虎誠猛,不如龍之神也,請更名曰‘龍貓'?!庇挚驼f之曰:“龍固神于虎也,龍升天須浮云,云其尚于龍乎?不如名曰‘云'?!庇挚驼f之曰:“云靄蔽天,風倏散之,云故不敵風也,請更名曰‘風'?!庇挚驼f之曰:“大風飆起,維屏以墻,斯足蔽矣,風其如墻何!名之曰‘墻貓'可。”又客說之曰:“維墻雖固,維鼠穴之,墻斯圮矣,墻又如鼠何!即名曰‘鼠貓'可也?!睎|里丈人嗤之曰:“噫嘻!捕鼠者固貓也,貓即貓耳,胡為自失其本真哉?”(選自《應諧錄》)【注釋】①劉元卿:明代理學家、教育學家、文學家。著有《應諧錄》,是一部笑話集。②齊奄:人名。③尚:崇高,這里是超過的意思。④圮(pi):塌壞,倒塌。⑤東里丈人:丈人,老人家。東里丈人是作者假托的人物。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4分)(1)自奇.之()(2)虎誠.猛()(3)云靄蔽.天()(4)請更.名曰“風”()2.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龍固神于虎也,龍升天須浮云,云其尚于龍乎?3.東里丈人的話告訴了我們怎樣的道理?(2分)【答案】(1)感到奇特(以……為奇,認為……奇特)(2)確實,實在(3)遮蔽(4)更改2.龍本來就此老虎神奇,(但)龍升天必須浮在云上,云比龍更高超吧?3.事物的本來面貌是怎樣就是怎樣,要看重其本質(zhì),不要失去本真。為人處事亦是如此?!窘馕觥吭囶}分析:本題考查文言實詞的解釋。第(1)句中“奇”字是形容詞意動用法,譯為感到奇特(以為奇,認為奇特)。第(2)句中“誠”是確實,實在的意思。蔽是遮蔽。第(4)句中“更”是更改的意思。本題考查文言語句的翻譯?!肮獭笔潜緛淼囊馑?,“于”是比,在翻譯準確的基礎上進行直譯,句子通順、流暢即可。本題考查對課外文言文中心的理解。這個故事通過主人公以自己的貓為奇而他的客人爭相為貓命名,最后東方丈人發(fā)表自己見解的內(nèi)容“捕鼠者固貓也,貓即貓耳,胡為自失其本真哉?”,表現(xiàn)了事物有其本質(zhì)屬性這一根本觀點,而東方丈人意在教育我們,要透過表面現(xiàn)象看到事物的本質(zhì),對事物的評價不要脫離事物的本質(zhì)。為人處事也應該這樣。12.請認真閱讀下面詩文,完成下列各題。蘇世長諷諫武德四年,王世充平后,其行臺仆射蘇世長,以漢南歸順。高祖責其后服,世長稽首曰:

“自古帝王受命,為逐鹿之喻。一人得之,萬夫斂手。豈有獵鹿之后,忿同獵之徒,問爭肉之罪也!”高祖與之有舊,遂笑而釋之。后從獵于高陵,是日大獲,陳禽于旌門。高祖顧謂群臣曰:“今日畋,樂乎?”世長對曰:“陛下廢萬機,事畋①獵,不滿十旬,未為大樂。"高祖色變,既而笑曰:“狂態(tài)發(fā)耶?"對曰:“為臣私計則狂,為陛下國計則忠矣?!眹L設宴披香殿,酒酣,奏曰:“此殿隋煬帝之所作耶?何雕麗之若是也!”高祖曰:“卿好諫似直,其心實詐。豈不知此殿是吾所造,何須詭疑是煬帝?”對曰:“臣實不知。但見傾宮鹿臺②,琉璃之瓦,并非帝王節(jié)用之所為也。若是陛下所造。誠非所宜!臣昔在武功,幸當陪侍,見陛下宅宇,才蔽風霜。當此時,亦以為足。今因隋之侈,人不堪命,數(shù)歸有道,而陛下得之,實謂懲其奢淫,不忘儉約;今于隋宮之內(nèi),又加雕飾,欲撥其亂,寧可得乎③?(選自《唐語林》)注:①畋:打獵②傾宮鹿臺:高聳的宮殿和樓臺。鹿臺:紂王所修的臺。這里指披香殿的臺。③欲撥其亂,寧可得乎?:想革除隋的暴政,怎么辦得到?1.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高祖責其后服(降服)B.萬夫斂手(收)C.陛下廢萬機(廢除)D.誠非所宜(應當)2.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意思相同的兩項是()遂笑而釋之今因隋之侈實謂懲其奢淫今于隋宮之內(nèi)遂笑而釋之今因隋之侈實謂懲其奢淫今于隋宮之內(nèi)無案牘之.勞形既克,公問其.故駢死于.槽櫪之間3.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列兩句話的意思。1)為臣私計則狂,為陛下國計則忠矣。2)此殿隋煬帝之所作耶?何雕麗之若是也!從第二段蘇世長的兩句話中,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樣的性格?!敬鸢浮緾BD(1)"如果僅從我的角度來考慮便是發(fā)狂了,但如果從您的角度來考慮則是一片忠心呀!”(2)"這座宮殿是隋煬帝建的吧?為什么雕刻裝飾這么像呢?”敢于直諫,耿直無私,膽魄過人?!窘馕觥緾.陛下廢萬機(荒廢)。故選CoA.表修飾/表并列。都表示連接。代詞,他/代詞,指戰(zhàn)爭取勝的原因。都是介詞,在。故選BD。3.本題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譯句子的能力,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jù)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然后思考命題者可能確定的賦分點,首先要找出關鍵實詞、虛詞,查看有無特殊句式,運用“留”“刪”“調(diào)”“換”“補”的方法,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并按現(xiàn)代漢語的規(guī)范,將翻譯過來的內(nèi)容進行適當調(diào)整,達到詞達句順。重點詞語有:計:考慮;狂:發(fā)狂。何:為什么。若:像。4.本題考查概括人物性格特點的能力,答題時需先篩選文中相關信息,在此基礎上進行概括。從“未為大樂”“為臣私計則狂,為陛下國計則忠矣。”直接說出反對意見,可以看出她敢于直言勸諫,耿直無私?!军c睛】譯文:武德四年,高祖平定王世充后,他的行臺仆射蘇世長帶著漢南來歸順。高祖指責他歸順遲了。蘇世長深深作了一個揖說:“自古以來帝王登基,都是用擒鹿來作比喻,一個人獲得了,其他眾人便放手了。哪里有捕獲鹿以后,還忿恨其他同獵的人,追究他們爭奪鹿的罪名呢?”高祖和他有舊交,便一笑而過。后來蘇世長與高祖在高陵圍獵,那天收獲很多,高祖命令將捕獲的禽獸陳列在旌門。高祖環(huán)顧四周后問眾位大臣說:“今天圍獵,快樂嗎?”蘇世長回答說:“皇上您錯過了許許多多的獵物,今天圍獵,不過收獲一百來只,不算十分快樂!”皇上吃驚得臉色都變了,后來又笑著說:“你發(fā)顛了嗎?”蘇世長回答說:“如果僅從我的角度來考慮便是發(fā)狂了,但如果從您的角度來考慮則是一片忠心呀!”蘇世長曾經(jīng)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