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學年度蘇錫常鎮(zhèn)四市高三教學情況調(diào)研(二) 高三總復習_第1頁
2016-2017學年度蘇錫常鎮(zhèn)四市高三教學情況調(diào)研(二) 高三總復習_第2頁
2016-2017學年度蘇錫常鎮(zhèn)四市高三教學情況調(diào)研(二) 高三總復習_第3頁
2016-2017學年度蘇錫常鎮(zhèn)四市高三教學情況調(diào)研(二) 高三總復習_第4頁
2016-2017學年度蘇錫常鎮(zhèn)四市高三教學情況調(diào)研(二) 高三總復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6-2017學年度蘇錫常鎮(zhèn)四市高三教學情況調(diào)研(二)高三總復習2016-2017學年度蘇錫常鎮(zhèn)四市高三教學情況調(diào)研(二)

語文5月

注意:本試卷共6頁,19小題,滿分16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請按照題號將答案填涂或書寫在答題卡相對應的答題區(qū)域內(nèi),將答案直接書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一、語言文字運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話的空缺處依次填入詞語,最恰當?shù)囊唤M是(3分)

一個虎口沒能脫險的人間慘劇,▲了整個春節(jié)期間的輿論場。好多人指責逃票翻入虎園的游客▲,這沒毛病。只不過,世間的各種不堪與罪惡中,逃票實在▲,怎么就讓一眾旁觀者咬牙切齒呢?

A.貫穿責無旁貸無足輕重

B.貫注咎由自取無足輕重

C.貫注責無旁貸微不足道

D.貫穿咎由自取微不足道

2.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3分)

A.專家提醒市民,夏季健身體能消耗大,鍛煉能否達到健身的目的,關鍵在于運動項目適宜、運動強度適當、運動時間合理。

B.從看似平淡無奇的文字里發(fā)現(xiàn)漢語之美、文章之美、人性之美以及自然之美的能力,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需要長期的培育。

C.福島核電站看不到頭的災難背后,是日本核能行業(yè)數(shù)十年來偽造安全報告、隱瞞死亡事故和對地震危險性估計不足造成的。

D.曹聚仁的《魯迅評傳》頗具見識,雖史料不足,但許多專家認為,“評傳”無須對此要求太多,堪稱迄今寫得最好的魯迅傳記。

3.下列詩句中,沒有使用比擬手法的一項是(3分)

A.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B.紫艷半開籬菊靜,紅衣落盡渚蓮愁。

C.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

D.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4.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填入語句,銜接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分)

“二十四節(jié)氣”是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guī)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和社會實踐。▲,▲,

▲。▲,▲,▲。

①作為中國人特有的時間知識體系

②是中華民族文化認同的重要載體

③以觀察該區(qū)域的天象、氣溫、降水和物候的時序變化為基準

④作為農(nóng)耕社會的生產(chǎn)生活的時間指南逐步為全國各地所采用

⑤“二十四節(jié)氣”深刻影響著人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準則

⑥“二十四節(jié)氣”形成于中國黃河流域

A.①⑤②⑥③④ B.①⑥③④⑤②

C.⑥③④①⑤② D.⑥④②⑤③①

5.下列說法,不符合材料意思的一項是(3分)

國內(nèi)的書店為何無法在專業(yè)閱讀與公共閱讀之間作出區(qū)分?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專業(yè)研究者往往不重視公共文化的培育,更不愿投入到公共寫作中去,而政府與社會對于公共文化從業(yè)者的壓制與吝嗇,也使得公共文化雪上加霜,反倒成為一種奢侈消費。要么去聽于丹,要么只能硬著頭皮去讀章太炎的國學。顯然,這是一種深刻的公共智識危機,它不僅限制了國人的閱讀樂趣,而且加劇了知識鴻溝,它讓專業(yè)研究者越來越遠離公共的知識需求市場,并且多少還有一些帶著孤傲的自鳴得意;另一方面,“無良書商”攢集著各種不可靠的雞湯知識讀本,獲取豐厚的利潤。

A.要消除知識鴻溝必須充分重視公共文化的培育。

B.當前圖書市場出版物品種單一限制了國人的閱讀樂趣。

C.專業(yè)研究者應擔負為公眾提供適合的公共閱讀產(chǎn)品的責任。

D.“無良書商”追求豐厚的利潤使公眾的閱讀成為奢侈消費。

二、文言文閱讀(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題。

奇零草①序

[清]姜宸英

予得此于定海,命謝子大周抄別本以歸。凡五七言近體若干首,今久失之矣,聊憶其大概,為之序以藏之。

嗚呼!天地晦冥,風霾晝?nèi)?,山河失序,而沉星殞氣于窮荒絕島之間,猶能時出其光焰,以為有目者之悲喜而幸睹,雖其掩抑于一時,然要以俟之百世,欲使之終晦焉,不可得也。客為予言:“公在行間,無日不讀書,所遺集近十余種,為邏卒取去,或有流落人間者。此集是其甲辰以后,將解散部伍,歸隱于落迦山所作也?!惫远綆?,未嘗受強藩節(jié)制,及九江遁還,漸有掣肘,始邑邑不樂。而其歸隱于海南也,自制一椑②,置寺中,實糧其中,俟糧且盡死。門有兩猿守之,有警,猿必跳躑哀鳴。而間之至也,從后門入。既被羈杭城,遠近人士,下及市井屠販賣餅之兒,無不持紙素至羈所爭求翰墨。守卒利其金錢,喜為請乞。公隨手揮灑應之,皆正氣歌也,讀之鮮不泣下者。獨士大夫家或頗畏藏其書,以為不祥。不知君臣父子之性,根于人心,而征于事業(yè),發(fā)于文章。雖歷變患,逾不可磨滅。

歷觀前代,沈約撰《宋書》,疑立《袁粲傳》,齊武帝曰:“粲自是宋忠臣,何為不可?”歐陽修不為周韓通立傳,君子譏之。元聽湖南為宋臣李芾建祠,明長陵不罪藏方孝孺書者,此帝王盛德事。為人臣子處無諱之朝,宜思引君當?shù)?。臣各為其主,凡一切勝國語言,不足避忌。予欲稍掇拾公遺事,成傳略一卷,以備惇史之求,猶懼搜訪未遍,將日就放失也。悲夫!

【注】①《奇零草》為明末清初民族英雄張煌言的詩集,因為寫于“或提師北伐,或避虜南征”的戰(zhàn)斗歲月的間隙,頗多散佚,“零落凋亡,已非全豹”,故名“奇零草”。②椑:棺材。

6.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實糧其中實:填滿

B.而間之至也間:從小路

C.守卒利其金錢利:貪圖

D.元聽湖南為宋臣李芾建祠聽:聽任

7.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張煌言的詩集之所以殘缺不全,原因之一是戰(zhàn)火動亂,未善保存;二是清廷嚴禁存?zhèn)鞒洠挥谜f刊刻了。

B.文章以“爭求翰黑”的“市井屠販賣餅之兒”與“畏藏其書”的“士大夫家”對比,暗含對士大夫貪生懼禍的指斥。

C.文章列舉前代修史中正反兩方面的史實,贊頌歷代帝王的盛德,批評沈約、歐陽修等人明哲保身的做法。

D.作者身處“天地晦冥”之世,不能直言胸臆,故序文敘事不求其詳,論理不求其透,文辭隱晦曲折。

8.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漢語。(9分)

(1)雖其掩抑于一時,然要以俟之百世,欲使之終晦焉,不可得也。

(2)不知君臣父子之性,根于人心,而征于事業(yè),發(fā)于文章。

9.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概括作者寫作這篇序言的目的。(4分)

三、古代詩歌鑒賞(10分)

10.閱讀下面兩首唐詩,回答后面的問題。

江南曲

于鵠

偶向江邊采白蘋,還隨女伴賽江神。

眾中不敢分明語,暗擲金錢卜遠人。

采蓮子

皇甫松

船動湖光滟滟秋,貪看年少信船流。

無端隔水拋蓮子,遙被人知半日羞。

(1)比較兩首詩主人公的不同形象。(6分)

(2)前人評價《江南曲》“一片心情只自知,‘偶向’‘還隨’‘暗擲’妙極形容”,請作簡要分析。(4分)

四、名句名篇默寫(8分)

11.補寫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天之蒼蒼,其正色邪?▲?(《莊子.逍遙游》)

(2)此中人語云:“▲?!保ㄌ諟Y明《桃花源記》)

(3)▲,忽復乘舟夢日邊。(李白《行路難》)

(4)豈無山歌與村笛?▲。(白居易《琵琶行》)

(5)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蘇軾《赤壁賦》)

(6)▲,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7)子曰:“老者安之,▲,少者懷之。”(《論語.公冶長》)

(8)▲,不焚林而獵。(《淮南子.主術訓》)

五、現(xiàn)代文閱讀(一)(20分)

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題。

賽里木湖

周濤

應該讓思想的水散漫成湖,特別是當你處在人生的秋天。

讓溪流聚集起來,讓河水交匯起來,讓雨水或雪水貯蓄起來,根據(jù)地形自然的狀態(tài),造成一個非人工的海子,那就是湖。

湖不是海——它沒有那么偉大;

湖也不是水庫——它要柔和自然得多;

一般說來,它躺在那兒。它使周圍變得潮濕了一些,滋潤了一些;它使天空涂上了一層神秘的藍;使近處的山呈黛色,陰坡的松林幽靜,使遠處的山白發(fā)肅然。

一般來說,它躺在那兒。它不像山那樣遠遠地就跑過來迎接你,而是躺在那兒,等著你突然發(fā)現(xiàn)它。它喜歡靜靜地微笑著看你吃驚。

這就是賽里木湖。

一個思想就應該是這樣,經(jīng)過無數(shù)條水系的源源不斷的補充,經(jīng)過地貌之下的顱骨加固合攏,就這樣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個圓或橢圓的、深邃的內(nèi)陸液體領域。

思想之所以稱為思想,就因為它是圓的。從它的任何一點出發(fā),走完全程終點都復合在起點上。

瞧,被稱為思想的這個東西有多么深邃,同時又有多么清澈透明!

它深邃到使人不敢輕率地去游泳,僅只挽起褲腿在岸邊淺涉一番,就足以使人領略到它的內(nèi)涵,它強大而令人畏懼的吸力;而它的清澈透明,則讓人一望見底卻倒吸一口涼氣,那見底的明澈里,反射著無數(shù)層游動的光影、光環(huán)、光斑,造成無法分辨的幻象,使真實與虛幻渾然一體,因而更加捉摸不清。這是那種比渾濁更深奧百倍的明澈!

賽里木湖——多美的名字!

這名字本身就有一種清澈的深邃,有一種高雅的韻味,有一種特殊的藍,令人心醉。

你是偉大的海洋在撤離時留給伊犁河谷的一滴巨大的淚珠。汪汪的,閃閃的,既像美人腮邊淚也像英雄頰上淚,嫵媚而又剛健。

你就是我們的海。在亞洲腹地遠離海洋的地方,你給了我們一個海的縮影,一個海的模特兒,讓我們按照你的面貌在想象中放大去理解。因而,你又是本關于海的初級教科書。

當我們散步在你身邊的時候,可以看到成群的水鳥翩飛降落,成為浮動在水面的一片黑點,同時浴著水色和光影。身材修長的馬正垂著頸,披著頭發(fā),小小翼翼地親吻你的水面,唯恐不慎弄皺了你的面容。

你與牧人的世界如此和諧。他們愛你,你也愛他們。你從不曾因為他們貧窮而鄙棄他們,相反,你把自己當成他們當中的一員,和他們氣味相投。你就是在他們當中找到平靜的,你必須平靜才能生存下去,而這,只有牧人才能給你。那些城市里的“湖”,你當然知道它們的窘狀和自得難解難分,它們是供人娛樂的一池,而你,才是真正的湖。

總是這樣,在遠離喧鬧的地方,思想默默地積蓄、沉淀,變得清澈起來,遼闊起來。

所有的游客和路人,在你的身邊贊嘆,夸獎,似乎在這片刻,你成了他們的一樣東西,而與牧人毫無關系,然后,他們拍拍屁股,驅(qū)車遠去,你仍留在牧人身邊,誰也帶不走你。

在眾多的游客和路人當中,有人感覺到一絲慚愧嗎?面對你,有人照到自己靈魂深處的弱點嗎?若有,他可能會想到這些。

賽里木湖,人們是多么膚淺又多么自以為是呀,我愿意代替他們向你道歉,說:“我們對不起你!”

它聽也不聽。臉上猶自泊著寧靜神秘的微笑。

(節(jié)選自《伊犁秋天的札記》)

12.“應該讓思想的水散漫成湖”,從文章內(nèi)容看,思想與湖有哪些相似點?(4分)

13.文中用了哪些對比來突出賽里木湖的特點?請簡要說明。(6分)

14.本文在人稱的使用上有什么特點?這樣寫有什么作用?(4分)

15.探究文章結(jié)尾處“我們對不起你!”一句的豐富意蘊。(6分)

六、現(xiàn)代文閱讀(二)(18分)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6~18題。

《美的歷程》結(jié)語

李澤厚

①對中國古典文藝的匆匆巡禮,到這里就告一段落。不知鳥瞰式的觀花,能夠獲得一個雖籠統(tǒng)卻并不模糊的印象否?

②藝術的各種突出的不平衡性,經(jīng)常使人懷疑究竟能否或應否作這種美的巡禮。藝術與經(jīng)濟、政治發(fā)展的不平衡,藝術各部類之間的不平衡,使人猜疑藝術與社會條件究竟有無聯(lián)系?能否或應否去尋找一種共同性或普遍性的文藝發(fā)展的總體描述?民生凋敝、社會苦難之際,可以出現(xiàn)文藝高峰;政治強盛、經(jīng)濟繁榮之日,文藝卻反而萎縮。同一社會、時代、階級也可以有截然不同、彼此對立的藝術風格和美學流派?!@都是常見的現(xiàn)象。客觀規(guī)律在哪里呢?韋列克就反對作這種探究。但我不能同意這種看法,因為所有這些,提示人們的只是不應作任何簡單化的處理,需要的是歷史具體的細致研究;只要相信人類是發(fā)展的,物質(zhì)文明是發(fā)展的,意識形態(tài)和精神文化最終(而不是直接)決定于經(jīng)濟生活的前進,那么這其中就總有一種不以人們主觀意志為轉(zhuǎn)移的規(guī)律,在通過層層曲折渠道起作用。例如,由于與物質(zhì)生產(chǎn)直接相連,在政治穩(wěn)定經(jīng)濟繁榮的年代,某些藝術部類如建筑、工藝等等,就要昌盛發(fā)達一些。相反,當社會動亂生活艱難的時期,某些藝術部類如文學、繪畫(中國畫)卻可以相對繁榮發(fā)展,因為它們較少依賴于物質(zhì)條件,正好作為黑暗現(xiàn)實的對抗心意而出現(xiàn)。只要相信事情是有因果的,歷史地具體地去研究探索便可以發(fā)現(xiàn),文藝的存在及發(fā)展仍有其內(nèi)在邏輯。

③一個更大的問題是,如此久遠的古典文藝,為什么仍能感染著、激動著今天和后世呢?解決藝術的永恒性秘密的鑰匙究竟在哪里呢?一方面,每個時代都應該有自己時代的新作,誠如車爾尼雪夫斯基所說,盡管是莎士比亞,也不能代替今天的作品;藝術只有這樣才流成變異而多彩的巨川;而從另一方面,這里反而產(chǎn)生繼承性、統(tǒng)一性的問題。譬如說,凝凍在上述種種古典作品中的中國民族的審美趣味、藝術風格,為什么仍然與今天人們的感受愛好相吻合呢?為什么會使我們有那么多的親切感呢?是不是體現(xiàn)在這些作品中的情理結(jié)構(gòu),與今天中國人的心理結(jié)構(gòu)有相呼應的同構(gòu)關系?人類的心理結(jié)構(gòu)是否正是一種歷史積淀的產(chǎn)物呢?也許正是它蘊藏了藝術作品的永恒性的秘密?也許,應該倒過來,藝術作品的永恒性蘊藏了也提供著人類心理共同結(jié)構(gòu)的秘密?生產(chǎn)創(chuàng)造消費,消費也創(chuàng)造生產(chǎn)。心理結(jié)構(gòu)創(chuàng)造藝術的永恒,永恒的藝術也創(chuàng)造、體現(xiàn)人類傳流下來的社會性的共同心理結(jié)構(gòu)。然而,它們既不是永恒不變,也不是倏忽即逝、不可捉摸。它不會是神秘的集體原型,也不應是“超我”。心理結(jié)構(gòu)是濃縮了的人類歷史文明,藝術作品則是打開了的時代魂靈的心理學。而這,也就是所謂“人性”吧?

④重復一遍,人性不應是先驗主宰的神性,它是感性中有理性,個體中有社會,知覺情感中有想象和理解,也可以說,它是積淀了理性的感性,積淀了想象、理解的感情和知覺,也就是積淀了內(nèi)容的形式。

⑤美與“人性”一樣,是人類歷史的偉大成果,那么盡管如此匆忙的歷史巡禮,對于領會和把握這個巨大而重要的成果,該不只是一件閑情逸致或毫無意義的事情吧?

(有刪改)

16.請根據(jù)這篇文章,推斷《美的歷程》一書的主要內(nèi)容。(6分)

17.請簡要概述第二段的論述層次。(6分)

18.古典文藝為何仍能感染激動著今天和后世?作者對此提出了怎樣的解釋?(6分)

七、寫作(70分)

19.根據(jù)以下材料,選取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體不限,詩歌除外。

一位小女孩騎單車違規(guī)逆行,剮蹭了一輛奔馳車。司機讓她給家長打電話來處理問題。女孩緊張得哭了起來,路人紛紛過來圍觀。有人覺得司機不近人情,勸他不要為難孩子。司機說,賠償事小,但要讓女孩知道必須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2016-2017學年度蘇錫常鎮(zhèn)四市高三教學情況調(diào)研(二)

語文(附加題)5月

本部分為選考歷史科目學生加試內(nèi)容??偡?0分??荚嚂r間30分鐘。請按照題號將答案書寫在答題卡上相對應的答題區(qū)域內(nèi)。在本試卷上答題無效。

一、閱讀材料,完成20~22題。(10分)

陳平佐漢,志見社肉;李斯亡秦,兆端廁鼠。推微知著,固智士之相機;搜間傳神,亦文家之妙用也。但必得其神志所在,則知圖畫名家,頰上妙于增毫。茍徒慕前人文辭之佳強尋猥瑣以求其似則如見桃花而有悟遂取桃花作飯其中豈復有神妙哉!

(節(jié)選自章學誠《文史通義》)

20.用斜線“/”給上面文言文中的畫線部分斷句。(限5處)(5分)

21.李斯向秦始皇提出“書同文”的建議,把▲作為統(tǒng)一書體。(1分)

22.這段材料談細節(jié)描寫,用自己的話概括材料的主要觀點。(4分)

二、名著閱讀題(15分)

23.下列對有關名著的說明,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

A.赤壁之戰(zhàn),曹操敗退途中三次大笑諸葛亮、周瑜未在險要處設伏,被關羽義釋,回到江陵后大哭楊修,把責任推給謀士。

B.《風波》中趙七爺對七斤罵自己“賤胎”耿耿于懷,趁七斤沒有辮子,挾私報復,可見其內(nèi)心深處的狹隘、陰暗和狠毒。

C.《邊城》中老船夫教導孫女要有一種堅強的精神:“不管有什么事皆不許哭,要硬扎一點,結(jié)實一點,方配活到這塊土地上!”

D.《子夜》借范博文所謂的封建僵尸風化的議論,揭示了吳老太爺受上海五光十色景象刺激中風而死這一情節(jié)隱含的意義。

E.哈姆雷特以為是叔叔在偷聽而誤殺奧菲莉亞的父親波洛涅斯,他為此陷入了深深的悔意中,性格也變得復雜而多疑。

24.簡答題(10分)

(1)《紅樓夢》中的賈探春有“敏探春”之稱,根據(jù)“偶結(jié)海棠社”“興利除宿弊”“抄檢大觀園”三回中的有關情節(jié),概括探春的“敏”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6分)

(2)《老人與?!分校先霜氉择{著小船出海捕魚,當他通過緊繃的釣線發(fā)現(xiàn)有大魚上鉤并拖著小船向遠海游去時,幾次大聲地說“真希望那孩子在我身邊”“要是那孩子在就好了”,這體現(xiàn)了老人什么樣的心理?(4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題(15分)

關于陸游的藝術,也有一點應該補充過去的批評。非常推重他的劉克莊說他記聞博,善于運用古典,組織成為工致的對偶,甚至說“古人好對偶被放翁用盡”;后來許多批評家的意見也不約而同。這當然說得對,不過這忽視了他那些樸質(zhì)清空的作品,更重要的是抹殺了他對這個問題的看法。我們發(fā)現(xiàn)他時常覺得尋章摘句的作詩方法是不妥的,盡管他自己改不掉那種習氣。他說:“組繡紛紛炫女工,詩家于此欲途窮”;又說:“我初學詩日,但欲工藻繪;中年始少悟,漸若窺弘大。……汝果欲學詩,工夫在詩外”;又針對著“杜詩無一字無來處”的議論說:“今人解杜詩,但尋出處……如《西昆酬唱集》中詩何嘗有一字無出處?……且今人作詩亦未嘗無出處……但不妨共為惡詩耳!”字句有“出處”并不等于詩歌有出路。什么是詩家的生路、“詩外”的“工夫”呢?陸游最值得注意而一向被人忽視的是下面的主張。他說:“法不孤生自古同,癡人乃欲鏤虛空!君詩妙處吾能識,正在山程水驛中”;又說:“大抵此業(yè)在道途則愈工……愿舟楫鞍馬間加意勿輟,他日絕塵邁往之作必得之此時為多?!睋Q句話說,要做好詩,該跟外面的世界接觸,該走出書本的字里行間,跳出蠹魚蛀孔那種陷人坑?!皧y畫虛空”“捫摸虛空”原是佛經(jīng)里的比喻,“法不孤生仗境生”“心不孤起,仗境方生”也是禪宗的口號。陸游借這些話來說:詩人決不可以關起門來空想,只有從游歷和閱歷里,在生活的體驗里,跟“境”碰面,才會獲得新鮮的詩思。至于他頗效法晚唐詩人而又痛罵他們,很講究“組繡”“藻繪”而最推重素樸平淡的梅堯臣,這些都表示他對自己的作品提出更嚴的要求,懸立更高的理想。

(選自錢鐘書《宋詩選注》,有刪改)

25.從這段文字看,陸游的詩歌有哪些藝術特點?(4分)

26.請具體解釋“法不孤生仗境生”在文中的意思。(5分)

27.請分析本文對讀者學習寫作有哪些指導意義。(6分)

2016-2017學年度蘇錫常鎮(zhèn)四市高三教學情況調(diào)研(二)

語文參考答案

一、語言文字運用(15分)

1.D 2.B 3.A 4.C 5.D

二、文言文閱讀(19分)

6.B(3分) 7.C(3分)

8.(1)雖然它一時被埋沒壓制,可是哪怕等到百代(年)之后,想使它永遠晦暗無光,也是不可能的。(“掩抑”“俟”“晦”“不可得”各1分,句意通順1分)

(2)不知道忠君孝父的本性,植根在人們心中,并且在人們的行為處事中得到顯現(xiàn),在人們的文章里得到闡發(fā)。(“性”“根”“征”“發(fā)”各1分)

9.①頌揚張煌言崇高的民族氣節(jié);(或“寄托對張煌言對仰慕敬重之情”、“贊揚《寄零草》這部詩集的光輝價值”)(2分)

②表達將先烈事跡和遺作傳之后世的心愿。(2分)

【參考譯文】

我在定海得到這部詩集,吩咐謝大周另抄錄一部回來??偣灿形迤哐越w詩若干首,現(xiàn)在遺失很久了,姑且回憶詩集大概的內(nèi)容,并為它作一篇序保存起來。

嗚呼!天地昏黑,大風揚塵白日暗淡,山河顛倒,而如一顆失去氣力沉落于荒島絕地的星星,還能不時地放射出它的光亮,讓人們在悲喜之中有幸可以看到,雖然它被壓制埋沒于一時,可是哪怕等到百代之后,想使它永遠晦暗無光,也是不可能的。有賓客對我講:“張蒼水在軍旅中時,沒有一天不讀書,他所留下的文集近十余種,都被看押他的士兵拿去,或許還有流落在人間的。這部集子是甲辰年以后,張蒼水解散部隊,歸隱落迦山的時候所作的?!睆埳n水自從統(tǒng)領部隊以來,不曾受到過勢力強大的藩鎮(zhèn)管轄,等到他從九江逃回后,逐漸受人掣肘,他才郁郁不樂。在潛隱于海島的時候,他自己做了一口棺材放在寺廟里,在棺材里面放滿了糧食,等糧食吃完了就死。門前有兩只猿猴把守,有警報,猿猴就跳躍哀鳴。而奸細的到來,是從后門進去。他被羈押回到省城以后,遠近的人士,以及民間的屠夫商販之類,沒有人不拿著紙絹來到羈押所,爭著求取張蒼水的墨跡??词匾蚰艿玫角竽叩腻X財,樂得替他們向張蒼水求字。而張公就隨手揮寫來應付他們,寫得都是如《正氣歌》這樣的作品,讀了很少有人不為之落淚的。只是士大夫家有的很害怕收藏他的書,認為會招來災禍。這些人不知道忠君孝父的本性,植根在人們心中,并且在人們的行為處事中得到體現(xiàn),在人們的文章里得到闡發(fā)。即使經(jīng)歷變故和患難,這種倫理卻更不會被磨滅。

回看前代歷史,沈約撰寫《宋書》,對是否為袁粲立傳有疑慮,齊武帝說:“袁粲本是宋的忠臣,為什么不可以立傳呢?”歐陽修不為北周的韓通立傳,君子批評他的做法。元代聽任湖南民眾為南宋忠臣李芾建祠堂,明代長陵的成祖不給藏有方孝孺書的人治罪,這些都是表現(xiàn)帝王盛德的事情。作為臣子的,處于沒有忌諱的時代,應該想著引導國君走正當?shù)牡缆?。做臣子的各為其主,所有前朝的文字著作,不該回避忌諱。我打算稍稍收集整理張公的遺聞舊事,寫成一部傳略,以備忠實公正的史書采用,還在擔心我搜求尋訪不完全,那張公的材料就將一天天地散失了。悲哀呀!

三、古代詩歌鑒賞(10分)

10.(1)《江南曲》中刻畫了一位神情恍惚、含蓄深情的思婦;《采蓮子》中刻畫了一位情竇初開、大膽純真的采蓮少女。(6分)

(2)“偶向”“還隨”表現(xiàn)女子在歡快熱鬧的活動中只是無意識地跟隨女伴信手摘花、祭神祈福;“暗擲”摹寫出女子切盼遠人歸來而又不欲人知的微妙心理。(4分)

四、名句名篇默寫(8分)

11.(1)其遠而無所至極邪 (2)不足為外人道也

(3)閑來垂釣碧溪上 (4)嘔啞嘲哳難為聽

(5)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6)斜陽草樹

(7)朋友信之 (8)不涸澤而漁

五、現(xiàn)代文閱讀(一)(20分)

12.融匯貫通(由各自領域內(nèi)的多個支系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