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折麥布片益適純_第1頁
依折麥布片益適純_第2頁
依折麥布片益適純_第3頁
依折麥布片益適純_第4頁
依折麥布片益適純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大量循證醫(yī)學證據(jù)業(yè)已證實降低膽固醇水平可降低冠心病事件的發(fā)生率,LDL-C與冠心病相對風險呈對數(shù)正相關(guān)。當冠心病相對風險為1.0時,LDL-C=40mg/dl,LDL-C每變化30mg/dl,冠心病相對風險亦相應改變30%。各國指南對血脂異常也制定了越來越嚴格的治療目標,而對臨床醫(yī)生而言,降膽固醇治療的硬道理是遵循指南,幫助患者更快更好地達標。-2008年《自然》雜志上發(fā)表的文章明確指出膽固醇在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和發(fā)展過程中所起的決定性作用。LDL-C是參與動脈粥樣硬化形成的關(guān)鍵的物質(zhì)基礎(chǔ),沒有膽固醇在血管壁的沉積就沒有動脈粥樣硬化。因此LDL-C是動脈粥樣硬化形成的關(guān)鍵因素。-膽固醇在血管壁的沉積啟動了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并導致隨后一系列的炎癥反應,并促使動脈粥樣硬化的進展。同時,LDL-C在血管內(nèi)皮下的不斷沉積使動脈粥樣硬化的脂質(zhì)核心越來越大,同樣也是動脈粥樣硬化進展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關(guān)鍵因素。-1960-1990年期間開展的早期降脂治療的一級預防試驗已經(jīng)證實,在未發(fā)生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的患者中,降低膽固醇水平可有效降低冠心病風險。干預措施包括飲食控制、戒煙、采用貝特類藥物(安妥明、吉非羅齊X膽汁酸鰲合劑(降膽寧、消膽胺)而飲食控制和膽汁酸鰲合劑是通過減少腸道對膽固醇的吸收而降低血漿總膽固醇的水平。-1960-1990年期間開展的多項早期降脂治療的二級預防試驗同樣證實,在冠心病患者中,降低膽固醇水平也可有效降低再發(fā)冠心病事件的風險。這張幻燈片中的三個藥物治療研究是這些早期降脂治療的主要二級預防試驗。包括采用貝特類藥物(安妥明)、煙酸治療、兩者合用。另一項研究是采用外科手術(shù)作為干預措施的回腸旁路術(shù)(POSCH研究),即切除一段回腸以減少腸道對膽固醇的吸收,對照組是單純飲食控制的患者。結(jié)果同樣顯示,手術(shù)減少腸道對膽固醇的吸收,導致血漿總膽固醇降低23%,而心血管事件降低35%??傊?,不論采用哪種治療方法,只要降低血漿總膽固醇水平,就可有效降低冠心病風險。-14項他汀研究的薈萃分析證實主要心血管事件的發(fā)生率與LDL-C下降的平均絕對值之間存在近似線性的關(guān)系。即LDL-C每降低1mmol/L,即可降低CVD的年風險達20%。來自一級預防(WOSCOPS)和二級預防(CARE,4S)的研究證實降低LDL-C水平可導致冠心病事件發(fā)生率降低。另外兩項研究,德克薩斯空軍冠狀動脈粥樣硬化預防研究(AFCAPS/TexCAPS,一級預防)和普伐他汀對缺血性疾病患者的長期干預研究(LIPID,二級預防)顯示對脂質(zhì)水平中等程度升高的患者,他汀治療亦具有降低冠心病風險的相似的治療益處。兩項主要的結(jié)論認為這些突破性的研究表明:降低LDL-C水平即可降低冠心病事件數(shù),同時未顯著增加非心血管死亡的發(fā)生率(全因死亡率)降低LDL-C的益處可延伸至伴或不伴有冠心病的脂質(zhì)水平中等程度升高的患者人群。-國內(nèi)外血脂治療指南對冠心病和/或糖尿病患者一致的目標:降膽固醇需達標,LDL-C低一些更好!美國于2004年公布的ATPIII更新指南指出高危患者(包括冠心病,或冠心病等危癥一一如糖尿?。┑腖DL-C治療目標應小于100mg/dl,所有極高?;颊撸ò毙怨诿}綜合征、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代謝綜合征以及控制不良的危險因素,如吸煙)可選擇的治療目標是70mg/dlESC2007年公布的心血管疾病二級預防指南指出高?;颊撸ㄈ绻谛牟』蛱悄虿。㎜DL-C的目標值應小于100mg/d1,如果可能,所有這些患者應達到小于80mg/dl的治療目標;EASD2007年公布的糖尿病、糖尿病前期和心血管疾病防治指南指出高?;颊撸ㄈ绻谛牟』蛱悄虿。㎜DL-C的目標值應小于100mg/d1,而極高危患者(冠心病合并糖尿?。_到小于70mg/d1的治療目標;2007年公布的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推薦高危患者(包括冠心病,或冠心病等危癥一一如糖尿病)的LDL-C治療目標應小于100mg/d1,極高危患者(包括急性冠脈綜合征、冠心病合并糖尿?。┑闹委熌繕耸?0mg/d1(注:中國指南對極高危患者的推薦是必須達到的目標,而非“可選”或“如果可行”才須達到的)-根據(jù)我國第二次血脂治療現(xiàn)狀的調(diào)研結(jié)果顯示,采用2004年ATPIII危險分層及相關(guān)的LDL-C治療目標,不足1半的他汀治療患者能夠達標,其中達到LDL-C<100mg/d1和<70mg/d1的治療目標的高危和極高?;颊弑壤蛢H為39%和23%。-他汀類藥物治療達標率低的一個原因是即使增加他汀類劑量,療效的提高并不盡如人意。如圖所示,他汀類藥物存在“6規(guī)則”,即他汀劑量每增加一倍,將LDL-C的療效僅提高6%。-雖然隨著他汀劑量的增加,其療效僅略有升高,但不良反應的危險性卻成倍增加。他汀類藥物的療效具有劑量依賴性1;要達到最大的LDL-C降低效果需要大劑量他汀進行治療。然而,大劑量他汀治療也會導致肝酶水平的升高,研究顯示相當多患者的肝酶水平超過了正常上限的3倍以上2,3。因此,由于不良反應風險的增加,他汀類藥物劑量倍增帶來的臨床獲益可能被高估了。例如:阿托伐他汀的劑量由40mg增加至80mg時,LDL從50%降至60%,而同時轉(zhuǎn)氨酶水平升高的患者比例由0.6%上升至2.3%。-“他汀的逃逸現(xiàn)象”是指在他汀類藥物延長治療期間,患者在起始反應出現(xiàn)后發(fā)生的LDL-C水平緩慢升高。Barter和O’Brien采用10mg阿托伐他汀或10mg辛伐他汀治療時,報告了逃逸現(xiàn)象存在的證據(jù)。經(jīng)6周治療后,38%的阿托伐他汀治療患者達到目標水平,但12周后,僅27%(阿托伐他汀6周達標人數(shù)的2/3)的患者維持在預期水平。24周研究期間,該治療組患者的平均膽固醇水平逐漸由4.5mmol/1(174mg/d1)增加到4.8mmol/1(186mg/d1)。辛伐他汀治療組的情況頗為相似,治療6周后,26%的患者達到目標水平,全程治療期間,只有12-16%(辛伐他汀6周達標人數(shù)的一半)的患者維持在達標水平。辛伐他汀組患者的平均血漿總膽固醇水平由起始治療時4.6mmo1/1(178mg/d1)增加到研究結(jié)束時的5.1mmo1/1(197mg/d1)。在治療6周時LDL-C達標的患者中,在第24周治療時阿托伐他汀組有33%、辛伐他汀組有55%的患者不再達標。-人體內(nèi)膽固醇有2個來源:即合成和吸收。包括肝臟(肝臟生物轉(zhuǎn)化)、腸道、腎上腺皮質(zhì)和生殖組織在內(nèi)的人體內(nèi)所有組織均能合成膽固醇。腸道中的膽固醇來源于飲食和膽汁,并經(jīng)腸道吸收和轉(zhuǎn)運到達肝臟。據(jù)估計,對于低膽固醇飲食的個體,肝臟每天生成約800mg以替代膽鹽及膽固醇從糞便的排出。約有1000mg膽固醇從肝臟分泌入膽管(約占腸道膽固醇的2/3)。每日膽固醇的攝入取決于飲食,通常范圍在300-700mg/d(約占腸道膽固醇的1/3)。因此,每天約有1300-1700mg的膽固醇經(jīng)過腸道,其中約一半被吸收。-來源于飲食或膽汁的膽固醇進入腸道,在腸腔內(nèi)被膽汁酸乳化形成混合脂質(zhì)微團(膽固醇微團)。微團將脂質(zhì)由腸腔運送至粘膜表面,并在此被腸道細胞所吸收。一旦進入上皮細胞,游離膽固醇即被乙酰輔酶A:膽固醇?;D(zhuǎn)移酶(ACAT)酯化,并裝配形成乳糜微粒(CMs),乳糜微粒被分泌入淋巴,繼而進入血液。降膽固醇藥物可作用于這個過程中的多個環(huán)節(jié)。樹脂類藥物提高糞便膽汁酸的排泄,而植物固醇(plantstanols)則干擾膽固醇微團的形成。迄今為止,醫(yī)學界對膽固醇向腸上皮細胞的轉(zhuǎn)運以及相關(guān)藥物的作用機理尚未完全了解。目前認為NPC1L1(Niemann-PickC1Like1)即膽固醇轉(zhuǎn)運蛋白參與膽固醇從腸腔吸收進入腸粘膜上皮細胞的過程,因此NPC1L1抑制劑可在此環(huán)節(jié)阻斷膽固醇的吸收。此外,業(yè)已證實,目前發(fā)現(xiàn)的ACAT抑制劑的臨床療效不盡理想-經(jīng)腸道吸收的膽固醇與肝臟合成的膽固醇是影響血漿膽固醇水平的兩大來源。這張圖上,我們可以看到膽固醇的吸收率與血漿LDL-C水平呈正相關(guān)的關(guān)系。-依折麥布是第一個膽固醇吸收抑制劑類降脂藥,具有獨特的作用機制,與他汀類藥物的作用機理互補。依折麥布分布于小腸的刷狀緣,并于該處抑制NPC1L1,從而抑制膽固醇由腸腔吸收進入小腸細胞中。服用依折麥布:減少膽固醇由腸道向肝臟的運輸減少肝臟膽固醇的儲存并增加膽固醇由血液的清除一項在18例高膽固醇血癥患者中進行的為期2周的研究顯示,相比安慰劑,依折麥布顯著抑制腸道54%的膽固醇吸收(P<0.001)。1此外,由于依折麥布通過抑制膽固醇轉(zhuǎn)運蛋白而抑制膽固醇吸收的獨特的作用機理,因此不影響膽酸、TG和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18他汀類藥物的應用可改變?nèi)梭w膽固醇的吸收水平。他汀類顯著抑制膽固醇的合成,但血漿總膽固醇的下降并不如膽固醇的合成抑制表現(xiàn)得那么顯著,這是因為他汀改變了膽固醇的吸收程度。這是一項在冠心病患者中進行的為期1年的研究,觀察服用阿托伐他汀20-40mg和辛伐他汀20-40mg前、2個月及1年后,肝臟膽固醇的合成與腸道膽固醇吸收水平的變化。肝臟膽固醇的合成標志物包括血漿膽固醇濃度、膽固醇合成的前體物質(zhì)(烯膽烷醇)與血漿總膽固醇的比率。腸道膽固醇的吸收標志物包括植物甾醇(菜油甾醇)和膽固醇吸收的前體物質(zhì)(膽甾烷醇)與膽固醇比率。研究結(jié)果顯示兩種他汀類藥物在給藥2個月后出現(xiàn)顯著抑制肝臟膽固醇合成的作用,該作用維持至整個研究結(jié)束。同等劑量下,阿托伐他汀抑制肝臟膽固醇合成的作用強于辛伐他汀。而同時期的腸道膽固醇吸收卻出現(xiàn)相反的情況。兩種他汀給藥2個月后,都出現(xiàn)了腸道膽固醇吸收增加的現(xiàn)象,且持續(xù)至整個研究結(jié)束。在對肝臟膽固醇合成抑制作用更強的阿托伐他汀組中,腸道膽固醇吸收標志物水平較辛伐他汀組升高2-3倍。這項研究表明肝臟膽固醇合成與腸道吸收之間存在動態(tài)平衡,他汀對肝臟膽固醇合成的抑制作用促使腸道膽固醇的吸收代償性增加。19——4S研究的回顧性分析評估了不同的膽固醇吸收程度對辛伐他汀療效的影響。在所有4S研究的芬蘭亞組人群(包括安慰劑和辛伐他汀治療組患者)中測定膽固醇吸收指標一一膽甾烷醇,由此將患者的膽固醇吸收的程度分為膽固醇吸收最低的4分位(圖中橫坐標標注為“1”)、第二個4分位(圖中橫坐標標注為“2”)、第三個4分位(圖中橫坐標標注為“3”)和最高的4分位(圖中橫坐標標注為“4”)。圖中綠色的柱子代表從膽固醇吸收從1分位到4分位的安慰劑組患者的重大冠脈事件的發(fā)生率。由圖可見這四組患者的冠脈事件無顯著的統(tǒng)計學差異。而隨著膽固醇吸收四分位數(shù)的升高,辛伐他汀治療組患者的LDL-C水平和冠心病事件發(fā)生率卻隨之升高。與安慰劑相比,辛伐他汀組的療效由第一個4分位的38%降至第二個和第三個4分位的34%和25%,直至第四個4分位是辛伐他汀治療組較安慰劑組的冠脈事件發(fā)生率反而升高了17%。因此,在膽固醇吸收率較高的患者中,他汀單藥治療不能降低冠心病事件的風險。4S研究芬蘭亞組人群的分析結(jié)果表明他汀類藥物的療效取決于膽固醇的吸收程度。研究背景:此項研究選擇來自4S研究接受安慰劑治療的1374位患者中的868例患有冠心病的芬蘭亞組人群,隨機分入安慰劑組(n=434)和辛伐他汀20-40mg/日治療組(n=434),療程5年零3個月。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和脂質(zhì)水平方面具有可比性,且與原研究的情況相似。研究者采用4S研究的次要終點作為本次分析的觀察指標一一主要冠脈事件,包括冠心病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血運重建。血漿中的非膽固醇甾醇、膽固醇前體甾醇(包括羊毛甾醇、其他甲基甾醇和脫甲基膽固醇、24』兌氫膽固醇和7-烯膽烷醇),與膽固醇的合成,尤其在肝臟的合成有關(guān)。而膽甾烷醇和植物甾醇(包括菜油甾醇和谷甾醇)與膽固醇的吸收直接相關(guān)。在1個50m長的SE30毛細管柱(聚二甲基硅氧烷)中,采用氣液相色譜測定2個基線皂化血清樣本中的膽固醇和非膽固醇甾醇,以5-dcholestane作為內(nèi)部標準,單個患者的血樣按單一批次的冷藏血樣進行分析。非膽固醇甾醇通過載脂蛋白在血清中進行轉(zhuǎn)運,約70%為低密度載脂蛋白,因此,辛伐他汀對低密度載脂蛋白膽固醇濃度的降低作用,同樣也改變了膽甾烷醇和膽固醇以外的其他固醇的血清濃度。因此,這些固醇的值表述為XXXmmol/mol膽固醇,即與膽固醇的比率。所給出的值為2次基線測定的均數(shù)。20--之,Assmann等人的研究確定了辛伐他汀單藥治療產(chǎn)生兩個相反的作用,即降低膽固醇合成指標與TC的比率,而增加吸收指標與TC的比率。同樣地,辛伐他汀單藥治療降低血漿膽固醇吸收指標的幅度未超過3%,但卻顯著地降低膽固醇的合成指標。1依折麥布單藥治療顯示與上述辛伐他汀治療相反的作用,即增加膽固醇的合成指標與TC的比率,而降低膽固醇的吸收指標與TC的比率。此外,依折麥布導致膽固醇吸收指標的顯著降低,并升高合成指標的濃度。1作者指出依折麥布與辛伐他汀的聯(lián)合治療提供了降膽固醇的協(xié)同作用,從而導致原發(fā)性高膽固醇血癥的患者膽固醇吸收與合成的顯著凈降低。121一一由Assmann等人對一項為期12周治療的事后分析顯示,依折麥布和依折麥布聯(lián)合辛伐他汀均顯著降低膽固醇吸收指標與TC的比率1安慰劑組的谷甾醇與TC的比值未發(fā)生變化,且菜油甾醇與TC的比值也僅降低2.1%。1服用依折麥布10mg每日1次,使谷甾醇與TC的比值降低了40.2%,菜油甾醇與TC的比值降低45.3%,(與相應的安慰劑組相比,P<0.001)。1給予辛伐他汀10-80mg每日1次,使谷甾醇與TC的比值增加了32.5%,菜油甾醇與TC的比值增加34.9%,與相應的安慰劑組(P<0.001)和依折麥布組(PW0.001)相比,上述變化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1觀察到的辛伐他汀單藥治療的作用與依折麥布聯(lián)合辛伐他汀組相反。依折麥布聯(lián)合辛伐他汀組使谷甾醇與TC的比值降低了25.1%,菜油甾醇與TC的比值降低39.7%。這兩項結(jié)果與安慰劑和辛伐他汀治療組存在顯著差異(各組比較,P<0.001),而谷甾醇與TC比值的降幅小于依折麥布單藥治療組(PW0.001).1—事后分析還評估了12周時膽固醇合成指標與TC比值自基線的變化率。該比值在依折麥布組升高,而在辛伐他汀和依折麥布聯(lián)合辛伐他汀組降低。1安慰劑組7-烯膽脘醇與TC的比值自基線增加約8%。1服用依折麥布10mg,每日1次,7-烯膽脘醇與TC的比值升高57.1%(與安慰劑相比,P<0.001)。24-脫氫膽固醇與TC的比值也升高33.7%(與安慰劑相比,P=0.002)。1服用辛伐他汀10-80mg,每日1次,降低7-烯膽脘醇與TC的比值達42.2%,并降低24-脫氫膽固醇與TC的比值達35.0%。這兩項變化與安慰劑組(P<0.001)和依折麥布組(PW0.001)比較均有統(tǒng)計學差異。1依折麥布聯(lián)合辛伐他汀組顯著降低膽固醇合成指標與TC比值自基線的變化率,7-烯膽脘醇與TC的比值平均降低20.4%,24-月兌氫膽固醇與TC的比值平均降低18.9%。這兩項變化與安慰劑組(P<0.001)和依折麥布組(PW0.001)比較均有統(tǒng)計學差異。在依折麥布聯(lián)合辛伐他汀治療組觀察到的降幅小于相應辛伐他汀單藥治療組(P<0.001)。1—單純抑制膽固醇的吸收,會使膽固醇的合成代償性增加,最終血漿LDL-C的降幅約為20%。單純抑制膽固醇的合成,會使膽固醇的吸收代償性增加,最終血漿 LDL-C的降幅約為30-45%。采用依折麥布聯(lián)合他汀的治療,雙重抑制膽固醇的合成與吸收,LDL-C的降幅可輕松達到60%?!孢m純10mg聯(lián)合辛伐他汀10mg提供的降LDL-C療效顯著優(yōu)于辛伐他汀10mg2次劑量加倍的療效,而與辛伐他汀最大推薦劑量80mg的療效相當。益適純聯(lián)合辛伐他汀10mg治療提供降LDL-C的療效達46%,而辛伐他汀組降LDL-C的療效為27%(10mg),36%(20mg),38%(40mg)和45%(80mg)?!c單用他汀類相比,益適純無論聯(lián)合哪種類型的他汀藥物治療,均能進一步降低LDL-C達19-24%?!孢m純與他汀類聯(lián)用通過抑制膽固醇的腸道吸收和肝臟合成兩個來源,從而能夠起到強效降低膽固醇水平的作用。在他汀類治療的基礎(chǔ)上加用益適純10mg就能達到他汀類藥物從10mg起三次劑量倍增后降低LDL-C的療效。表明益適純聯(lián)合他汀類治療能夠更有效地、一步到位降低LDL-C水平?!m讓他汀類藥物已經(jīng)被廣泛地應用于血脂異常的治療,但仍有許多患者不能達到LDL-C的治療目標。血脂治療與評估項目中(theLipidTreatmentAssessmentProject,L-TAP)調(diào)查了4888例患有高膽固醇血癥并已接受降脂治療的患者,結(jié)果發(fā)現(xiàn)采用他汀類治療的患者中僅40%達到LDL-C治療目標。1僅18%的最高危險分層組,即確證冠心病的患者達到了LDL-C治療目標。1未能達標的1個原因是由于采用了不適當?shù)乃幬飫┝俊?然而,增加他汀類藥物的劑量的收益是遞減的。2即便加倍他汀類藥物的劑量,也只能使LDL-C水平進一步降低6%。3因此,需要更為有效和具有良好耐受性的藥物。4依折麥布是首個新型降膽固醇藥物,通過作用于小腸絨毛刷狀元,選擇性抑制小腸對飲食和膽汁膽固醇的吸收。5依折麥布與他汀類藥物合用通過雙重抑制膽固醇的合成與吸收,產(chǎn)生強效降低LDL-C的作用。6EASE研究將與您一起探討依折麥布聯(lián)合他汀治療在大規(guī)模社區(qū)研究中的療效和安全性。7,8—EASE研究是一項社區(qū)的、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的研究,以2:1的比例隨機將3030例已采用穩(wěn)定劑量他汀類藥物治療的患者分別分入聯(lián)合治療組和安慰劑+他汀治療組,療程為6周。兩個治療組的他汀治療保持不變。7,8-在全體患者中,依折麥布聯(lián)合他汀治療較之前的他汀治療進一步降低LDL-C達25.8%,而繼續(xù)采用他汀治療的患者LDL-C降低2.7%(與依折麥布聯(lián)合他汀治療相比,p<0.001)。相似的差異也見于NCEP個危險分層組的患者(兩組間差異,p<0.001)。在冠心病和冠心病等危癥組的患者中,依折麥布聯(lián)合他汀降低LDL-C25.1%,而維持他汀類治療的患者僅為1.1%。7——冠心病或冠心病等危癥患者的LDL-C治療目標為<100mg/dl;有2個或以上危險因素,且無冠心病或冠心病等危癥的患者,LDL-C治療目標為<130mg/dl;少于2個危險因素,且無冠心病或冠心病等危癥的患者,LDL-C治療目標為<160mg/dl。與他汀單藥治療相比,在基線未達標的全體患者和NCEPATPIII指南推定的各危險分層患者中,依折麥布聯(lián)合他汀治療顯著提高LDL-C達標率(各組間差異,p<0.001)。7在兩個僅有冠心病危險因素的患者中,采用他汀單藥治療的達標率最高,但是在急需治療的冠心病或冠心病等危癥患者中,僅17.3%的維持他汀單藥治療的患者達標,而依折麥布聯(lián)合他汀組的達標率顯著升高至69.5%。7—依折麥布聯(lián)合他汀對肝酶和肌酶的影響與他汀單藥治療相似。兩組出現(xiàn)超過正常上限3倍的谷丙轉(zhuǎn)氨酶(ALT)或谷草轉(zhuǎn)氨酶(AST)的患者比例相當,總體約0.1%至0.4%。未報告患者出現(xiàn)肌酸磷酸激酶超過正常上限的10倍。7—普遍認為,血漿膽固醇升高與動脈粥樣硬化血管疾病風險升高存在因果關(guān)系。另外,證據(jù)提示降低升高的膽固醇水平可能降低這種風險。風險越大,降膽固醇的益處就越明顯。1,2國際指南指出了存在各種風險因素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水平,并推薦他汀類作為起始治療藥物,還要加上飲食和運動等生活方式的改變,才能達到這些目標。1-3起始劑量的他汀類能降低LDL-C達25%至40%。4對于許多患者,特別是那些高LDL-C的高?;颊撸☆惼鹗紕┝康倪@個降低幅度還不足以達到LDL-C的目標水平。2在臨床實踐中,醫(yī)生不能隨意提高他汀類劑量,而不考慮可能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且增加他汀類劑量只能有限地提高療效。5許多患者經(jīng)過他汀類治療沒能達到LDL-C目標,可能促使醫(yī)生們考慮用其他方法來降低LDL-C水平。5由于他汀類只抑制膽固醇的合成,所以,另一種方法是用依折麥布/辛伐他汀抑制膽固醇的吸收和合成。5,6在EASEGO研究(EzetimibeAndSimvastatinvsdoublEstatinreachnewlipidtreatmentGoals,依折麥布和辛伐他汀與加倍他汀類劑量相比,達到新的脂質(zhì)治療目標)中,研究者們在起始劑量他汀類未達標、并已確診冠心?。–HD)和/或糖尿病伴高血脂的患者中,探索了加倍劑量他汀類與從他汀類單藥治療轉(zhuǎn)換為依折麥布/辛伐他汀的相對獲益。6—EASEGO研究是一項前瞻性、隨機、開放、盲終點試驗,在21個心內(nèi)科門診進行,患者為冠心病或II型糖尿病的患者。這項研究的設(shè)計是在他汀類單藥治療未能達到LDL-C低于2.5mmol/L(97mg/dL)的患者中,比較兩種治療策略:加倍基線劑量他汀類,或換用依折麥布/辛伐他汀。115周的研究期分成1周的隨機前篩選期,12周的治療期和2周的隨訪期。1在篩選期間進行患者評價,確認他們是否符合入選標準:年齡在18歲以上,患II型糖尿病且穩(wěn)定控制至少3個月,伴/或不伴確診的冠心病?;颊弑仨毥邮芊€(wěn)定劑量的基線他汀類治療,辛伐他汀20mg或阿托伐他汀10mg,至少4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