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反主流文化運動
(CountercultureMovement)
一、反主流文化運動的成因約翰·F·肯尼迪(JohnF.Kennedy)民主黨1961年-1963年,任內被暗殺林登·約翰遜(LyndonJohnson)民主黨1963年-1969年科技革命、美蘇爭霸、越南戰(zhàn)爭、黑人運動、民權運動家庭教育、社會教育、青少年心理㈠技術專家治理型社會(TechnocraticSociety)的弊端
美國目前的問題……不是思想原則上的爭執(zhí),而是實際上如何管理現(xiàn)代經濟的……技術問題。60年代的經濟問題需要的是技術性答案,而不是政治性答案?!夏岬?962年在耶魯大學的講話“對民主的真正威脅……是讓非理性的力量影響實際。”
——麥克納馬拉
經濟領域由于分工過細,要求每一個部門、每一種工作都有自身的一套學問和規(guī)律,這就要求年輕人在真正走上社會之前,必須在大學內經過多年的訓練才能掌握必要的職業(yè)技能,才能符合社會的需要?!捌鋵嵤前涯贻p人訓練成程序化的工具,以適應各種奇形怪狀的機構的要求。對于沒有受過正規(guī)訓練的人,幾乎失去了就業(yè)的能力,造成新的被迫失業(yè)人員。㈡從理想到現(xiàn)實的落差他們從小所受的教育是要講友愛、平等、自由和個人尊嚴至高無上,生活中最美好的東西是“自由”,友愛和尊嚴應重于競爭和成功。現(xiàn)實中,追求物質上的占有和享樂成為生活的第一大目標和衡量一個人的價值的尺碼。社會上存在的種種丑陋的現(xiàn)象和政府美妙動聽的宣傳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對黑人處境的同情、對越南戰(zhàn)爭的厭惡、對核戰(zhàn)爭的恐懼
㈣教育的異化1945年,本杰明·斯波克的著作《嬰兒和兒童撫養(yǎng)通俗讀物》在家庭教育方面掀起一場革命,徹底改變了傳統(tǒng)的家庭教育方式。其主要觀點是,家長要對孩子放開手,不要把社會的一些規(guī)范硬加給孩子,不能強迫孩子成為家長期望的某種人。這批“斯波克醫(yī)生養(yǎng)大的孩子”具有這一代人的特征:自以為是、不懂服從、不會適應,也沒聽說過生活壓力和社會責任。㈤“垮掉的一代”(TheBeatGeneration)的影響“垮掉的一代”詩人艾倫·金斯堡和小說家杰克·凱洛瓦克等人對50年代美國的“物質崇拜主義”(materialism)社會風氣和道德準則給予了無情的抨擊,表達了許多年輕人對社會現(xiàn)實的不滿和彷徨。這批年輕人用留長發(fā)、吸大麻、穿著襤褸的方式來反抗人情淡薄、物質至上的社會。
二、反主流文化運動的表現(xiàn):“嬉皮士文化”(theHipCulture)
㈠搖滾樂(Rock‘n’Roll)樂隊:甲殼蟲(Beatles)滾石(RollingStone)歌手:鮑勃·迪倫(BobDylan)比爾·格雷厄姆(BillGraham)蒼老的婦人們扮演著道德的判官
性功能的衰竭使她們怒視著對視情伴
叫囂著虛假的道德倫理,對他們百般羞辱
雖然金錢無法宣判,但卻惡語相加
污言穢語無人理睬
一切的說教都是一派胡言。
—鮑勃·迪倫《媽媽,不要擔心,一切都會如愿》㈡濫用毒品(DrugAbuse)1967年5月14日的《紐約時報雜志》有這樣一段關于加州的海特-埃施勃里區(qū)的“嬉皮士”吸毒的描述:
到處可以看到吸大麻的人。人們在邊道上吸,在點心店里吸,坐在停著的車里吸,或躺在金門公園的草地上吸。街上幾乎每一個20歲的人都是用毒者,不是吸大麻,就是吃迷幻藥,或兩者都用。1967年,一位“嬉皮士”對《紐約時報雜志》記者談她的看法:
每個人都應吸毒,就連兒童也應如此。他們?yōu)槭裁床荒茉缫稽c兒覺醒,非要等到老呢?人類需要徹底的自由。上帝就在那里。我們需要消滅虛偽、欺詐、謊騙,重新回到我們兒童時所具有的價值觀念的純潔中去。
舊金山的海特-埃施勃里區(qū)(Haight-Ashbury)是“嬉皮士文化”的首都,也是“集體生活”的一個縮影。1967-1968年一年,這個居民區(qū)就成了“嬉皮士”帶有人情味生活的大“公社”,居住著至少有幾百“嬉皮士”?!坝褠邸笔恰版移な俊钡目谔栔??!版移な俊弊苑Q是“友愛的一代”(LoveGeneration),“嬉皮士”的友愛宗旨還表現(xiàn)在“大家分享”的生活態(tài)度上。1970年,全美國有200多個群居村,成員4萬人,1971年發(fā)展到近3000個群居村,群居村里崇尚反樸歸真的生活,實行財產、子女乃至性愛的公有制,注重教育和環(huán)境保護。㈣自我放縱(SelfAbandon)1964年9月24日,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年僅22歲的哲學系學生馬里奧·薩維奧和阿特·戈登堡等發(fā)起并領導了校園“言論自由”運動(FreeSpeechMovement),抗議學校當局禁止在校園內談論民權運動和發(fā)表反越戰(zhàn)言論。10月1日到2日,加州政府出動國民警衛(wèi)隊前來制止,學生與警察對峙長達32小時,一些學生運動領袖被逮捕,反文化運動的序幕由此而拉開,以后逐漸蔓延到美國其他所院校及學校以外的地方。1968年,該運動因馬丁·路德·金和羅伯特·肯尼迪遇刺、越戰(zhàn)的不斷升級而達到高潮,僅17-25歲間的嬉皮士就超過30萬人。三、反主流文化運動的結局
1969年8月的一個周末,在紐約州北部的一個叫伍德斯托克的地方搞的“伍德斯托克節(jié)”是“嬉皮士”的最盛大的,也是最后一次聚會。來參加這一盛會的有30多萬人,整整三天三夜。1972年,以尼克松為代表的保守勢力的上臺,預示著美國主流社會在沉默了10幾年后,開始將舵輪向右轉。㈡影響對傳統(tǒng)觀念的沖擊對后來的影響對世界文化的影響反主流文化運動一、反主流文化運動的起因1.技術專家治理型社會的弊端2.從理想到現(xiàn)實的落差3.代際隔閡4.教育的異化5.“垮掉的一代”的影響6.薩特的存在主義二.反主流文化運動的表現(xiàn)1.搖滾樂2.濫用毒品3.群居生活4.自我放縱三、反主流文化運動的結局1.結局及原因2.影響四.對反主流文化運動的態(tài)度思考從反主流文化運動的興起到結束,你有什么感觸?對青少年的教育,社會應注重哪些方面?面對著社會的諸多問題,如何端正自己的心態(tài),去面對這些問題?相關文章:Thebeatgenerationandcounterculture:
PaulBowles,WilliamS.Burroughs,JackKerouac/
RajChandarlapaty.
[monograph]
NewYork:
PeterLang,
c2009.Americancountercultures:
anencyclopediaofnonconformists,alternativelifestyles,andradicalideasinU.S.history:Armonk,N.Y.:
SharpeReference,
c2009.美國反正統(tǒng)文化運動
[專著]
:
王恩銘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嬉皮士:美國主流社會的叛逆一代
[專著]
夏學花著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6美國嬉皮士運動評析〔碩士論文〕魏瑋南京師范大學2009美國嬉皮士文化研究
[博士論文]
范見星
復旦大學1995
《淺論60年代美國反主流文化運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出售電廠鍋爐合同范例
- 人員轉公司合同范例
- 2023九年級數(shù)學上冊 第四章 圖形的相似1 成比例線段第2課時 等比性質說課稿 (新版)北師大版
- 公司變更地址合同范例
- 借款合同補充合同范例
- 買車簽訂合同范例
- 太陽能光伏電站布建構想
- 剪草機采購合同范例
- 客戶關系維護與服務匹配策略
- 業(yè)余球員合同范本
- 大模型落地應用實踐方案
- 催收質檢報告范文
- 2024山東一卡通文化旅游一卡通合作協(xié)議3篇
- 2024-2025年江蘇專轉本英語歷年真題(含答案)
- 投標廢標培訓
- 腦卒中課件完整版本
- 藥房保潔流程規(guī)范
- 電子信息工程基礎知識單選題100道及答案解析
- 血液透析器課件
- 吊車司機雇傭合同協(xié)議書
- 新華師大版八年級下冊初中數(shù)學全冊課時練(課后作業(yè)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