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族文化(下)課件_第1頁
云南民族文化(下)課件_第2頁
云南民族文化(下)課件_第3頁
云南民族文化(下)課件_第4頁
云南民族文化(下)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云南的民族與民族文化(下)第四節(jié)云南民族的服飾與建筑一、民族服飾1、從自然地理氣候特點來看炎熱:輕薄短緊寒冷:厚重寬大平壩:輕便2、從文化角度來看(1)虎崇拜與彝族服飾(1)虎崇拜與彝族服飾彝族以虎為圖騰,他們將虎的形象放到了服飾上.如武定、牟定、南華等縣的虎頭鞋、帽、肚兜。彝族并非凡是虎都視為圖騰,而是以黑虎為圖騰,于是服飾的顏色也以黑為貴。(2)雞崇拜與彝族服飾紅河、武定、祿勸以及昆明近郊的撒梅人戴雞冠帽(3)、狗崇拜與民族服飾苗族和瑤族服飾苗族、瑤族關(guān)于狗的傳說最多服飾無論男女均在領(lǐng)邊、袖口、褲沿上和胸襟兩側(cè)繡上色彩鮮明的花紋圖樣,上衣則特意煎成前短后長;婦女將發(fā)結(jié)成角狀,再覆以花帕,腰帶故意在臀部掉下一截以似狗尾。(4)、牛崇拜與德昂筒裙(5)、納西族婦女的披肩寓意勤勞二、民族建筑1、竹樓干欄式建筑,日本學者稱為:高床式2、木楞房稱為:井干式3、土掌房冬暖夏涼、節(jié)約土地、就地取材、造價低廉容易建造、容易維修4、納西族的“三房一照壁”建筑5、白族的“三房一照壁”和“四合五天井”第五節(jié)云南少數(shù)民族的姓氏與命名方式人名是民族文化特點的一個重要表現(xiàn)形式,它具體地反映了一個民族的特色。一個民族的人名總是與該民族的社會性質(zhì)、歷史、地理、宗教信仰、語言等有著十分密切的關(guān)系。一、姓氏特色:1、大多數(shù)的民族無姓氏,如藏族就以其房名作為姓氏的代稱。2、有的民族的姓氏是后來“欽賜”的,如納西族據(jù)說原來沒有姓,麗江貴族“欽賜以木姓”,從此,官姓木,民姓和。3、有的民族直接采用漢姓,如回族等民族就是直接采用漢姓,但仍以馬、金姓居多。第六節(jié)云南民族藝術(shù)與民族文學一、云南民族藝術(shù)1、原始社會的藝術(shù):巖畫、文身2、商朝至西漢時期的藝術(shù):青銅器文化藝術(shù)4、唐宋(南詔國和大理國)時期的藝術(shù):佛教藝術(shù)《南詔中興畫卷》

南詔中興圖傳

繪制于南詔中興二年(公元898年),原件于清代晚期被掠奪到國外,現(xiàn)藏于日本國京都藤井有鄰館?!秷D傳》由南詔贊御臣王奉宗、信博士內(nèi)常侍酋望忍爽張順爽詔,依據(jù)《巍山起因》、《鐵柱記》、《西洱河記》等南詔早期史籍而繪制。內(nèi)容主要為梵僧點化奇王細奴羅為南詔王、梵僧教化愚民、興宗王羅盛等祭鐵柱、中興王舜化貞奉祭觀音等故事?!秷D傳》共有兩個長卷,一卷是圖畫,紙本彩繪,長5.73米,寬30厘米,畫面分為13段,有人物94人;另一卷是文字,詳細說明圖卷上的各個故事,后面附有舜化貞中興二年的敕令。文字卷是繪制圖畫的依據(jù),相當于現(xiàn)代的腳本,畫卷和文字卷共同組成了《南詔圖傳》?!秷D傳》是南詔時期的民族藝術(shù)珍品;對于研究南詔歷史和文化具有很高的歷史和藝術(shù)價值《張勝溫畫卷》

張勝溫畫卷

又稱《大理國梵像卷》,原卷藏于臺灣故宮博物院。由大理國描工張勝溫繪制,成畫于盛德五年(公元1180年),畫卷為紙本,全長1635.5厘米,寬30.4厘米,款式為大型卷軸畫,共繪有單體及組合像134幅,有人物774人,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此外,還繪有山水、樹木、舟揖、庭院。池臺、獅、象、鹿、馬、龍、鳳、犬等畫面。繪畫技術(shù)精湛和嫻熟,用色講究,畫面金碧輝煌;書法莊重秀麗,有唐代繪畫遺風。卷首有清高宗乾隆皇帝題詞,卷尾有數(shù)跋。畫卷題材以反映佛教故事為主,兼以反映大理國外事活動。5、元明時期的藝術(shù):陶瓷工藝、壁畫文化7、近現(xiàn)代各民族的藝術(shù):多方面發(fā)展彝族漆器:二、云南民族文學云南民族文學是中華文學不可缺的重要組成部分1、神話云南各民族基本上都有自己的神話,主要產(chǎn)生于原始社會,大部分以民間口頭傳錄,小部分用本民族的文字筆錄在典籍里。主要有彝族、傣族和納西族。從內(nèi)容上看,云南各民族神話大體分為創(chuàng)世神話、自然神話和遠古社會生活神話2、史詩包括創(chuàng)世史詩和英雄史詩<<黑白之戰(zhàn)>>納西族文學3、民間長詩分為抒情長詩和敘事長詩<<阿詩瑪>>彝族<<召樹屯>>傣族4、民間傳說人物和史事傳說:<<火燒松明樓>>、<<段赤誠的故事>>白族風物傳說:<<望夫云>>等白族習俗傳說:<<米色扎>>等哈尼族

5、民間歌謠主要是勞動歌,還出現(xiàn)了生活歌、儀式歌、禮俗歌等方面的6、民間故事幻想故事;生活故事;動植物故事;機智人物故事。7、文人文學大觀樓長聯(lián)等第七節(jié)云南民族宗教云南擁有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基督教等四種宗教。同時,在一些民族中還遺存著原始信仰或原始宗教。境內(nèi)各種宗教交叉存在,宗教教派全面分布廣,宗教信仰頗具特色。一、佛教佛教于公元7世紀傳入云南,派系齊全,宗支繁多,共有梵文經(jīng)典系佛教(阿吒力教)、漢文經(jīng)典系佛教(漢傳佛教)、巴利文經(jīng)典佛教(南傳上座部佛教)、藏文經(jīng)典系佛教(藏傳佛教)阿吒力教

"阿嵯耶觀音"屬于佛教密宗的神,而且是南詔、大理國密宗佛教獨有的神。密宗是相對于顯宗佛教的一個教派,它產(chǎn)生于公元七世紀古印度德干高原,是古印度大乘佛教與婆羅門教相結(jié)合的產(chǎn)物。它以高度組織化的法術(shù)、儀禮、民俗信仰為特征,重在三密(身、口、意)修法。公元八世紀初,由印度向外傳播。傳入唐朝漢族地區(qū)的稱為"漢密"或"華密";傳到吐蕃(西藏)地區(qū)的稱為"藏密";流傳于日本的稱"東密";傳入南詔(白族地區(qū))的稱為"滇密"。而"阿嵯耶"一詞,不見于佛教詞典,也不見于"華密"和"藏密"的經(jīng)典,僅為南詔、大理國的密宗阿吒力佛教所獨有,也可以說是滇密特有的觀音神,因此,一般又稱之為"大理觀音"或"云南觀音"。美國學者海倫先生將它譽稱為"云南福星"?,F(xiàn)藏于美國圣地亞哥藝術(shù)館的阿嵯耶觀音與大理州博物館、云南省博物館所收藏的阿嵯耶觀音,其形制和質(zhì)地完全一致。據(jù)學術(shù)界調(diào)查,當今世界各地博物館所收藏的"阿嵯耶"觀音鎏金銅像達數(shù)十尊之多,而且都是南詔、大理國的文物遺存。漢傳佛教在云南的主要宗派有:禪宗,主要寺廟有筇竹寺、華亭寺、雞足山;凈土宗藏傳佛教藏傳佛教,或稱藏語系佛教,俗稱“喇嘛”教。喇嘛藏語意為“上師”。藏語系佛教始于7世紀中葉,當時的藏王松贊干布迎娶尼泊爾尺尊公主和唐朝文成公主時,兩位公主都帶去了佛像、佛經(jīng)。松贊干布在兩位公主影響下皈依佛教,建大昭寺和小昭寺。到8世紀中葉,佛教又直接從印度傳入西藏地區(qū)。10世紀后半期藏傳佛教正式形成。到13世紀中開始流傳于蒙古地區(qū)。此后的300多年間,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教派,普遍信奉佛法中的密宗。隨著佛教在西藏的發(fā)展,上層喇嘛逐步掌握地方政權(quán),最后形成了獨特的,政教合一的藏傳佛教。

南傳上座部佛教南傳上座部佛教的基本思想和教義有四締五蘊、十二因緣、三法印、輪回、業(yè)報。其經(jīng)典總稱三藏:一、《經(jīng)藏》,傣語“蘇點大比打嘎”;二、《律藏》,傣語“維乃壓比打嘎”;三、《論藏》,傣語“阿皮坦瑪比打嘎”。另外還有許多藏外典籍。南傳上座部佛教要求僧侶、信徒嚴格遵守十戒:不殺生、不偷盜、不淫邪、不說謊(不記前仇)、不酗酒、過午不食、不觀聽歌舞、不戴花不抹香水、不坐高處、不積蓄金銀財寶。

西雙版納的佛教建筑主要是佛寺、布薩堂(戒堂)、佛塔三大建筑,特別是佛寺和佛塔遍布傣族、布朗族居住的村村寨寨,其中不乏國內(nèi)外有名的精品,成為西雙版納的一大景觀。

二、道教云南道教主要分布在昆明、保山、臨滄、大理和昭通等州市,為部分漢族群眾所信仰兩樹梅花一潭水,四時煙雨半山云。

三、伊斯蘭教公元1253年前后,伊斯蘭教傳入云南,主要分布在昆明、玉溪、紅河、文山、大理、保山、昭通、楚雄等,為回族和部分傣族、白族、藏族、壯族群眾信仰。昆明順城街清真寺四、基督教基督教在云南的主要特點是具有顯著的民族特征和地方特征。昆明三一圣堂五、原始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