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一必修一物理知識點總結(jié)歸納學習,是每個同學每天都在做的事情,同學們從學習中獲得大量的學問,但是,假如問起他們?yōu)槭裁匆獙W習?估量大多數(shù)同學都不知怎么回答,下面給大家共享一些關于高一必修一物理學問點(總結(jié))歸納,盼望對大家有所關心。
高一必修一物理學問點總結(jié)1
一、物體受力分析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物體的受力狀況不同,物體可處于不同的運動狀態(tài),要討論物體的運動,必需分析物體的受力狀況,正確分析物體的受力狀況,是討論力學問題的關鍵,是必需把握的基本功。
分析物體的受力狀況,主要是依據(jù)力的概念,從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及其與四周物體的接觸狀況來考慮。詳細的方法是:
1.確定討論對象,找出全部施力物體
確定所討論的物體,找出四周對它施力的物體,得出討論對象的受力狀況。
(1)假如所討論的物體為A,與A接觸的物體有B、C、D……就應當找出“B對A”、“C對A”、“D對A”、的作用力等,不能把“A對B”、“A對C”等的作用力也作為A的受力;
(2)不能把作用在(其它)物體上的力,錯誤的認為可通過“力的傳遞”而作用在討論的對象上;
(3)物體受到的每個力的作用,都要找到施力物體;
(4)分析出物體的受力狀況后,要檢查能否使討論對象處于題目所給出的運動狀態(tài)(靜止或加速等),否則會發(fā)生多力或漏力現(xiàn)象。
2.按步驟分析物體受力
為了防止消失多力或漏力現(xiàn)象,分析物體受力狀況通常按如下步驟進行:
(1)先分析物體受重力。
(2)其討論對象與四周物體有接觸,則分析彈力或摩擦力,依次對每個接觸面(點)分析,若有擠壓則有彈力,若還有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則有摩擦力。
(3)其它外力,如是否有牽引力、電場力、磁場力等。
3.畫出物體力的示意圖
(1)在作物體受力示意圖時,物體所受的某個力和這個力的分力,不能重復的列為物體的受力,力的合成與分解過程是合力與分力的等效替代過程,合力和分力不能同時認為是物體所受的力。
(2)作物體是力的示意圖時,要用字母標出物體所受的每一個力。
高一必修一物理學問點總結(jié)2
二、力的正交分解法
在處理力的合成和分解的簡單問題上的一種簡便的方法:正交分解法。
正交分解法:是把力沿著兩個選定的相互垂直的方向分解,其目的是便于運用一般代數(shù)運算公式來解決矢量的運算。
力的正交分解法步驟如下:
(1)正確選定直角坐標系。通常選共點力的作用點為坐標原點,坐標軸方向的選擇則應依據(jù)實際狀況來確定,原則是使坐標軸與盡可能多的力重合,即是使需要向兩坐標軸分解的力盡可能少。
(2)分別將各個力投影到坐標軸上。分別求x軸和y軸上各力的投影合力Fx和Fy,其中:
Fx=F1x+F2x+F3x+……;Fy=F1y+F2y+F3y+……
留意:假如F合=0,可推出Fx=0,F(xiàn)y=0,這是處理多個作用下物體平衡物體的好方法,以后會經(jīng)常用到。第2章的...高中物理‘加速度’,一般都是指‘勻加速度’,即,加速度是一個常量
1、加速度a與速度V的關系符合下式:V==at,t為時間變量,
我們有a==V/t
表明,加速度a,就是速度V在單位時間內(nèi)的平均變化率。
2、V==at是一個直線方程,它相當于數(shù)學上的y=kx(V相當于y,t相當于x,a相當于k)
數(shù)學學問指出,k是特定直線y=kx的斜率,
直線斜率有如下性質(zhì):
(1)不同直線(彼此不平行)的斜率,數(shù)值不等
(2)同始終線上斜率的數(shù)值,到處相等(與y和x的數(shù)值無關)
(3)直線斜率的數(shù)值,可以通過y和x的數(shù)值來求算:
k==y/x
(4)雖然k==y/x,但是,y==0,x==0,k不為零。
仿此,
(1)不同運動的加速度,數(shù)值不等
(2)同一運動的加速度數(shù)值,到處相等(與V和t的數(shù)值無關)
(3)運動的加速度數(shù)值,可以通過V和t的數(shù)值來求算:
==V/t
(4)雖然a==V/t,但是V==0(由靜止開頭云動),t==0,但a不為零。
.變加速運動中的物體加速度在減小而速度卻在增大,以及加速度不為零的物體速度大小卻可能不變.(這兩句怎么理解啊??舉幾個例子?
變加速運動中加速度減小速度當然是增大了,只有加速度的方向與速度方向全都那么速度就是增加的,與加速度大小沒有關系,例如從一個半圓形軌道上滑下的一個木塊,它沿水平方向的加速度是減小的,但速度是增加的。
加速度在與速度方向在同一條直線上時才轉(zhuǎn)變速度的大小,
有加速度那么速度就得轉(zhuǎn)變,假如想讓速度大小不變,那么就得讓它的方向轉(zhuǎn)變,如勻速圓周運動,加速度的大小不變且不為0,速度方向不斷轉(zhuǎn)變但大小不變。
剎車方面應用題:汽車以15米每秒的速度行駛,司機發(fā)覺前方有危急,在0.8s之后才能作出反應,立刻制動,這個時間稱為反應時間.若汽車剎車時能產(chǎn)生最大加速度為5米每二次方秒,從汽車司機發(fā)覺前方有危急立刻制動剎車到汽車完全停下來,汽車所通過的距離叫剎車距離.問該汽車的剎車距離為多少?(最好附些過程,感謝)
15米/秒加速度是5米/二次方秒那么停止需要3秒鐘
3秒通過的路程是s=15-3-1/2-5-3^2=22.5
反應時間是0.8秒s=0.8-15=12
總的距離就是22.5+12=34.5
原先“直線運動”是放在“力”之后的,在力這一章先講矢量及其算法,然后是利用矢量運算法則學習力的計算。現(xiàn)在倒過來了。建議你還是先學一下這這章內(nèi)容。
要理解“加速度”,首先要理解“位移”和“速度”概念,位移就是物體運動前后位置的變化,即由開頭位置指向結(jié)束位置的矢量。
速度就是物體位移(物體位置的變化量)與物體運動所用時間的比值,假如物體不是勻速運動(叫變速運動),速度就又有瞬時速度和平均速度之分,平均速度就是作變速運動的物體在某段時間內(nèi)(或某段位移上),位移與時間的比值;瞬時速度就是物體在某一點或某一時刻的速度。
加速度就是物體速度的變化量與物體速度變化所用時間的比值,假如物體不是勻加速運動(叫變加速運動),加速度就又有瞬時加速度和平均加速度之分,平均加速度就是作變速運動的物體在某段時間內(nèi)(或某段位移上),速度變化量與時間的比值;瞬時加速度就是物體在某一點或某一時刻的加速度。
高一必修一物理學問點總結(jié)3
運動的描述
1、參考系:描述一個物體的運動時,選來作為標準的的另外的物體。
運動是肯定的,靜止是相對的。一個物體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都是相對于參考系在而言的。
參考系的選擇是任意的,被選為參考系的物體,我們假定它是靜止的。選擇不同的物體作為參考系,可能得出不同的結(jié)論,但選擇時要使運動的描述盡量的簡潔。
通常以地面為參考系。
2、質(zhì)點:
①定義:用來代替物體的有質(zhì)量的點。質(zhì)點是一種抱負化的模型,是科學的抽象。
②物體可看做質(zhì)點的條件:討論物體的運動時,物體的大小和外形對討論結(jié)果的影響可以忽視。且物體能否看成質(zhì)點,要詳細問題詳細分析。
③物體可被看做質(zhì)點的幾種狀況:
(1)平動的物體通??梢暈橘|(zhì)點.
(2)有轉(zhuǎn)動但相對平動而言可以忽視時,也可以把物體視為質(zhì)點.
(3)同一物體,有時可看成質(zhì)點,有時不能.當物體本身的大小對所討論問題的影響不能忽視時,不能把物體看做質(zhì)點,反之,則可以.
[關鍵一點]
(1)不能以物體的大小和外形為標準來推斷物體是否可以看做質(zhì)點,關鍵要看所討論問題的性質(zhì).當物體的大小和外形對所討論的問題的影響可以忽視不計時,物體可視為質(zhì)點.
(2)質(zhì)點并不是質(zhì)量很小的點,要區(qū)分于幾何學中的“點”.
3、時間和時刻:
時刻是指某一瞬間,用時間軸上的一個點來表示,它與狀態(tài)量相對應;時間是指起始時刻到終止時刻之間的間隔,用時間軸上的一段線段來表示,它與過程量相對應。
4、位移和路程:
位移用來描述質(zhì)點位置的變化,是質(zhì)點的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線段,是矢量;
路程是質(zhì)點運動軌跡的長度,是標量。
5、速度:
用來描述質(zhì)點運動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
(1)平均速度:是位移與通過這段位移所用時間的比值,其定義式為,方向與位移的方向相同。平均速度對變速運動只能作粗略的描述。
(2)瞬時速度:是質(zhì)點在某一時刻或通過某一位置的速度,瞬時速度簡稱速度,它可以精確變速運動。瞬時速度的大小簡稱速率,它是一個標量。
6、加速度:用量描述速度變化快慢的的物理量,其定義式為。
加速度是矢量,其方向與速度的變化量方向相同(留意與速度的方向沒有關系),大小由兩個因素打算。
易錯現(xiàn)象
1、忽視位移、速度、加速度的矢量性,只考慮大小,不留意方向。
2、錯誤理解平均速度,隨便使用。
3、混淆速度、速度的增量和加速度之間的關系。
高一必修一物理學問點總結(jié)歸納相關(文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年度雇主免責協(xié)議書:航空航天領域雇主責任界定合同
- 2025年度產(chǎn)業(yè)轉(zhuǎn)型升級信息咨詢服務合同
- 2025年度農(nóng)產(chǎn)品質(zhì)量安全監(jiān)管與風險評估合作協(xié)議
- 2025年度國際會展中心招商合作合同協(xié)議
- 2025年度臨時工臨時性數(shù)據(jù)錄入與處理合同
- 2025年度出租房屋裝修改造及租賃糾紛解決協(xié)議
- 2025年度區(qū)塊鏈技術應用合伙投資合同
- 2025年度城市老舊建筑拆除勞務合作合同
- 2025年度教師聘用的教育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合同
- 親子樂園裝修合同樣板
- 北京市海淀區(qū)九年級英語第二學期期末練習(初三中考二模)試卷講評-客觀題
- (完整版)園藝產(chǎn)品貯藏與加工
- 中國古典文獻-第七章-文獻目錄
- 學前教育大專畢業(yè)論文3000字
- 注塑領班簡歷樣板
- 骨骼肌-人體解剖學-運動系統(tǒng)
- 基于康耐視相機的視覺識別實驗指導書
- 兒童財商養(yǎng)成教育講座PPT
- 大學學院學生獎助資金及相關經(jīng)費發(fā)放管理暫行辦法
- 2022蘇教版科學五年級下冊全冊優(yōu)質(zhì)教案教學設計
- 2023年R2移動式壓力容器充裝操作證考試題及答案(完整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