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材與中藥飲片的經營管理課件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e2b5d13ab9f830fab5cf6b18d023070/3e2b5d13ab9f830fab5cf6b18d0230701.gif)
![中藥材與中藥飲片的經營管理課件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e2b5d13ab9f830fab5cf6b18d023070/3e2b5d13ab9f830fab5cf6b18d0230702.gif)
![中藥材與中藥飲片的經營管理課件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e2b5d13ab9f830fab5cf6b18d023070/3e2b5d13ab9f830fab5cf6b18d0230703.gif)
![中藥材與中藥飲片的經營管理課件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e2b5d13ab9f830fab5cf6b18d023070/3e2b5d13ab9f830fab5cf6b18d0230704.gif)
![中藥材與中藥飲片的經營管理課件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e2b5d13ab9f830fab5cf6b18d023070/3e2b5d13ab9f830fab5cf6b18d023070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藥材與中藥飲片
的經營管理.中藥材與中藥飲片
的經營管理.1中藥的概念中藥系指:凡是在中醫(yī)藥理論的指導下,中醫(yī)用以防病、治病的藥物的總稱。包括中藥材、中藥飲片、中成藥。.中藥的概念中藥系指:凡是在中醫(yī)藥理論的指導下,中醫(yī)用以防病、2中成藥概念中成藥是用一定的配方將中藥加工或提取后制成具有一定規(guī)格,可以直接用于防病治病的一類藥品。中成藥有兩種概念。一種是狹義的中成藥,它主要指由中藥材按一定治病原則配方制成、隨時可以取用的現(xiàn)成藥品,如中成藥中的各種丸劑、散劑、沖劑等等,這便是生活中人們常說的中成藥;另一種是廣義的中成藥,它除包括狹義中成藥的概念外,還包括一切經過炮制工而成的中藥材以及中藥飲片。.中成藥概念中成藥是用一定的配方將中藥加工或提取后制成具有一定3中藥材的概念中藥材系指:一般指藥材原植、動、礦物除去非藥用部位的商品藥材并符合藥品標準。藥材未注明炮制要求的,均指生藥材,應按照附錄藥材炮制通則的凈制項進行處理。藥材是中藥飲片的原料。.中藥材的概念中藥材系指:一般指藥材原植、動、礦物除去非藥用部4中藥飲片的概念中藥飲片系指:中藥材經產地加工后,根據(jù)藥材的性質和醫(yī)療的需要,把藥材切成薄片、厚片、斜片、絲狀、段狀、塊狀等一定的規(guī)格,使藥物有效成分易于溶出,并便于進行其他炮制及儲藏和調劑等,這種中藥材稱為“飲片”。中藥飲片是中藥材經過按中醫(yī)藥理論、中藥炮制方法,經過加工炮制后的,可直接用于中醫(yī)臨床的中藥。.中藥飲片的概念中藥飲片系指:中藥材經產地加工后,根據(jù)藥材的性5中藥飲片分類一、根及根莖類二、莖、木、藤類三、皮(莖皮、根皮)類四、葉類五、全草類六、花類七、果實、種子類八、樹脂類.中藥飲片分類一、根及根莖類.6中藥飲片分類九、菌、藻類十、動物類十一、礦物類十二、其它部分中藥飲片有批準文號管理,主要是以加工類現(xiàn)階段有批準文號的中藥飲片有:冰片、阿膠、鹿角膠、龜板膠、神曲、膽南星、青黛、紅粉、人工牛黃、滑石粉、水牛角濃縮粉、龍血竭、珍珠粉、蟾酥、熊膽粉、鮮竹瀝、西瓜霜、雄黃、砒霜、輕粉20個品種。.中藥飲片分類九、菌、藻類.7關于加強中藥飲片監(jiān)督管理的通知
國食藥監(jiān)安[2011]25號.關于加強中藥飲片監(jiān)督管理的通知
國食藥監(jiān)安[2011]258關于加強中藥飲片監(jiān)督管理的通知批發(fā)零售中藥飲片必須持有《藥品經營許可證》、《藥品GSP證書》,必須從持有《藥品GMP證書》的生產企業(yè)或持有《藥品GSP證書》的經營企業(yè)采購。批發(fā)企業(yè)銷售給醫(yī)療機構、藥品零售企業(yè)和使用單位的中藥飲片,應隨貨附加蓋單位公章的生產、經營企業(yè)資質證書及檢驗報告書(復印件)。嚴禁生產企業(yè)外購中藥飲片半成品或成品進行分包裝或改換包裝標簽等行為。嚴禁經營企業(yè)從事飲片分包裝、改換標簽等活動;嚴禁從中藥材市場或其他不具備飲片生產經營資質的單位或個人采購中藥飲片。.關于加強中藥飲片監(jiān)督管理的通知批發(fā)零售中藥飲片必須持有《藥品9中藥飲片的經營管理中藥飲片供貨單位應提供以下首營資料
經營企業(yè):1、藥品經營許可證副本復印件2、營業(yè)執(zhí)照副本(具有年度年檢表示)復印件3、GSP證書復印件4、印章樣式,包括:公司公章、發(fā)票專用章、出庫專用章、法人代表名章、質量檢驗章、合同專用章、財務專用章5、隨貨同行單(票)樣式;6、開戶戶名、開戶銀行及賬號;.中藥飲片的經營管理中藥飲片供貨單位應提供以下首營資料.10中藥飲片的經營管理中藥飲片供貨單位應提供以下首營資料經營企業(yè):7、《稅務登記證》和《組織機構代碼證》復印件。8、法人簽署的委托書(委托上應標明委托人、委托人身份證號、委托范圍、地區(qū)、委托書有效期,并蓋有公章及法人章)9、受委托人的身份證、上崗證復印件10、藥品質量保證協(xié)議書(應標明有效期)11、實施批準文號管理的應提供生產批文復印件12、購進的中藥飲片應隨貨到貨同批號的質量檢驗報告書.中藥飲片的經營管理中藥飲片供貨單位應提供以下首營資料.11中藥飲片的經營管理中藥飲片供貨單位應提供以下首營資料生產企業(yè)1、藥品生產許可證副本復印件2、營業(yè)執(zhí)照副本(具有年度年檢表示)復印件3、GmP證書復印件4、印章樣式,包括:公司公章、發(fā)票專用章、出庫專用章、法人代表名章、質量檢驗章、合同專用章、財務專用章;??5、隨貨同行單(票)樣式;6、開戶戶名、開戶銀行及賬號;7、《稅務登記證》和《組織機構代碼證》復印件。8、法人簽署的委托書(委托上應標明委托人、委托人身份證號、委托范圍、地區(qū)、委托書有效期,并蓋有公章及法人章).中藥飲片的經營管理中藥飲片供貨單位應提供以下首營資料.12中藥飲片的經營管理中藥飲片供貨單位應提供以下首營資料生產企業(yè)9、受委托人的身份證、上崗證復印件10、藥品質量保證協(xié)議書(應標明有效期)11、實施批準文號管理的應提供生產批文復印件12、飲片品種質量標準(實施批準文號管理的)或地方炮制標準復印件13、飲片品種物價批文復印件(簡易包裝的品種此項無)14、飲片品種注冊商標(凡收取包裝樣品上有商標標識的)15、飲片品種的說明書、外包裝(簡易包裝的品種此項無)16、購進的中藥飲片應隨貨到貨同批號的質量檢驗報告書.中藥飲片的經營管理中藥飲片供貨單位應提供以下首營資料.13中藥飲片的經營管理-批發(fā)及連鎖總部
中藥飲片中藥材經營中藥材收購地產中藥材驗收員中藥學專業(yè)中專以上學歷或者具有中藥學中級以上專業(yè)技術職稱中藥學中級以上專業(yè)技術職稱養(yǎng)護員中藥學專業(yè)中專以上學歷或者具有中藥學初級以上專業(yè)技術職稱庫房中藥飲片庫中藥材庫+中藥樣品室(柜)驗收記錄品名、規(guī)格、批號、產地、生產日期、生產廠商、供貨單位、到貨數(shù)量、驗收合格數(shù)量等內容,實施批準文號管理的中藥飲片還應當記錄批準文號。品名、產地、供貨單位、到貨數(shù)量、驗收合格數(shù)量等內容養(yǎng)護方法對中藥材和中藥飲片應當按其特性采取有效方法進行養(yǎng)護并記錄,所采取的養(yǎng)護方法不得對藥品造成污染;(因中藥飲片不能拆包實際已經造成飲片除控溫、控濕外,無其他辦法)銷售記錄品名、規(guī)格、批號、產地、生產廠商、購貨單位、銷售數(shù)量、單價、金額、銷售日期等品名、規(guī)格、產地、購貨單位、銷售數(shù)量、單價、金額、銷售日期等.中藥飲片的經營管理-批發(fā)及連鎖總部中藥飲片中藥材經營收購地14中藥飲片的經營管理-零售
中藥飲片中藥材采購員中藥學中專以上學歷或者具有中藥學專業(yè)初級以上專業(yè)技術職稱營業(yè)員中藥學中專以上學歷或者具備中藥調劑員資格。管理中藥飲片配方,按處方管理
驗收記錄品名、規(guī)格、批號、產地、生產日期、生產廠商、供貨單位、到貨數(shù)量、驗收合格數(shù)量等內容,實施批準文號管理的中藥飲片還應當記錄批準文號品名、產地、供貨單位、到貨數(shù)量、驗收合格數(shù)量等陳列毒性中藥品種和罌粟殼不得陳列柜斗譜的書寫應當正名正字;裝斗前應當復核,防止錯斗、串斗;應當定期清斗,防止飲片生蟲、發(fā)霉、變質;不同批號的飲片裝斗前應當清斗并記錄
銷售中藥飲片做到計量準確,并告知煎服方法及注意事項;提供中藥飲片代煎服務,應當符合國家有關規(guī)定。
.中藥飲片的經營管理-零售中藥飲片中藥材采購員中藥學中專以上15中藥飲片的經營管理-炮制中藥飲片炮制品應色澤均勻,雖經切制或炮制,但應具有原有的氣和味,不應帶異味或氣味消失。(1)炒黃:藥物表面微黃或鼓起或爆裂,色澤均勻,有藥材固有的氣味,生片,糊片,不得超過2%,藥屑,雜質不超過1%。(2)炒焦:藥物表面焦褐色,色澤均勻,生片炭化片不得超過3%,藥屑、雜質不得超過1%。(3)炒炭:藥物表面黑色,內呈焦褐色或焦黃色,存性并基本保持原片型,生片和完全炭化片不得超5%,藥屑,雜質不得超過3%。(4)土炒:藥物表面呈深黃色,并掛有土色,色澤均勻,生片,糊片不得超過2%,藥屑、雜質不得超過3%。.中藥飲片的經營管理-炮制中藥飲片炮制品應色澤均勻,雖經切制或16中藥飲片的經營管理-炮制(5)麩砂:藥物表面呈微黃色或黃色,色澤均勻,有藥材固有氣味,生片、糊片不得超過2%,藥屑、雜質不得超過2%。(6)蜜炙:色澤均勻,有光澤,不粘手,有輔料香氣。生片、糊片不得超過2%,雜質不得超過0.5%,水份不得超過15%。(7)酒炙、醋炙:藥物表面呈黃色或微帶焦斑,色澤均勻,有輔料香氣,生片、糊片不得超過2%,藥看屑、雜質不得超過1%。水份不得超過13%。(8)鹽炙:藥物表面呈黃色或焦黃色,色澤均勻,有輔料氣味,生片、糊片不得超過2%,藥屑、雜質不得超過1%,水分不得超過13%。.中藥飲片的經營管理-炮制(5)麩砂:藥物表面呈微黃色或黃色,17中藥飲片的經營管理-炮制(9)油炙:藥物表面呈黃色或焦黃色,油潤酥松,色澤均勻,生片、糊片不得超過2%,藥屑、雜質不得超過0.5%。(10)姜汁炙:藥物表面呈黃色,色澤均勻,有輔料氣味,生片、糊片不得超過2%,藥屑、雜質不得超過1%,水分不得超過13%。(11)燙制:常用輔料有砂子、蛤粉、滑石粉,燙后藥物表面呈黃色或黃褐色,色澤均勻,鼓起泡酥或爆烈起花。經醋淬的應有醋香氣,干燥不得有輔料。僵化、生片、糊片不得超過2%,藥屑、雜質不得超過3%,醋淬品水分不得超過10%。(12)蒸制:蒸制有清蒸、酒蒸、醋蒸。蒸制后藥物表現(xiàn)略鼓起,內無生心,色澤黑潤,有輔料特有氣味,未蒸透的不得超過3%,水分小于13%。.中藥飲片的經營管理-炮制(9)油炙:藥物表面呈黃色或焦黃色,18中藥飲片的經營管理-炮制(13)煮制:清水煮,礬水煮,煮后藥物內外色澤一致,無白心;有毒藥材必須煮至口嘗無麻辣感,中國藥典規(guī)定有含量測定的品種應按中國藥典規(guī)定執(zhí)行,未煮透的不超出2%,雜質不超出2%,水分不超出13%。(14)煅制:表物表面無光澤,內外色澤一致,酥脆易碎或內呈蜂窩狀,不得碳化,未煅透及灰化者不得超過3%,雜質不得超過2%。(15)發(fā)芽類:各類芽長小于5mm,發(fā)芽率不得低于85%,芽超長者不多于20%,水分小于13%,雜質小于1%。(16)發(fā)酵類:發(fā)酵后,藥物表面有黃白色毛霉衣、無霉氣、不腐爛,有藥材固有的氣味。不得檢出黃曲霉,活螨等致病菌,藥屑、雜質小于1%,水分小于13%。.中藥飲片的經營管理-炮制(13)煮制:清水煮,礬水煮,煮后藥19中藥飲片的經營管理-驗收中藥材、中藥飲片的驗收方法一般采用感管驗收,主要通過手摸、眼觀、嘴嘗、鼻聞等方式。有條件的也可做顯微、理化等方面的檢查,對中藥材、中藥飲片的內部結構、成分,含量進行檢定。.中藥飲片的經營管理-驗收中藥材、中藥飲片的驗收方法.20中藥飲片的經營管理-驗收驗收的內容:1、外包裝的驗收(1)中藥材、中藥飲片的外包裝應符合藥用或食用標準。(2)中藥材、中藥飲片應有外包裝,并附有質量合格標志。(3)中藥材包裝上應標明品名、產地、供貨單位,中藥飲片應標明品名、生產企業(yè)、生產日期等。實施批準文號管理的中藥材、中藥飲片,在包裝上還應標明批準文號。.中藥飲片的經營管理-驗收驗收的內容:.21中藥飲片的經營管理-驗收驗收的內容2、干濕度的驗收(1)中藥材安全含水量應在10—15%間。(2)中藥飲片安全含水量:菌藻類應在5—10%間,其余應在7—13%件。3、雜質的驗收中藥材的雜質應控制在2—3%之間,中藥飲片的藥屑、雜質。根、根莖、藤木類、花、葉及動物、礦物類、菌類、藥屑、雜質不超過2%,果實、種子類、樹脂類、全草類、藥屑、雜質不超過3%。.中藥飲片的經營管理-驗收驗收的內容.22中藥飲片的經營管理-驗收4、片型的驗收中藥飲片的各種片型應符合規(guī)定、厚薄均勻、整齊。表面光潔,無整體、無連刀片、斧頭片,異型片不得超過10%,飲片的厚度應符合以下要求。片:極薄片:0.5mm以下(鹿茸片)薄片:1—2mm(半夏、檳榔)厚片:2—4mm(大黃、澤瀉、山藥、白術)段:長10—15mm(全草類)塊:8—12mm方塊(何首烏、葛根、茯苓)絲及類絲寬:2—3mm葉類絲寬:5—10mm.中藥飲片的經營管理-驗收4、片型的驗收.23中藥飲片的經營管理-驗收5、其他對一些不宜切制的中藥根據(jù)調劑和醫(yī)療上的需要,粉碎成顆?;蚍勰?,粉碎后的顆粒應均勻無塵,粉末應符合中國藥典要求。.中藥飲片的經營管理-驗收5、其他.24中藥飲片的經營管理-驗收有以下情況驗收不合格:(一)對包裝標示不全的應予以拒收。(二)在驗收時發(fā)現(xiàn)有蟲蛀、發(fā)霉、泛油、變色、氣味散失、潮解溶化、腐爛等現(xiàn)象為質量檢驗不合格,應予以拒收。(三)對干濕度不符合規(guī)定,雜質超標,片型不符合規(guī)定的應予以拒收。(四)對不符合標準的應予以拒收。(五)對假藥劣藥應就地封存,并上報當?shù)氐乃幤繁O(jiān)督管理部門。(六)對有疑問的品種,本企業(yè)不能確定其質量是否合格的,應報送當藥檢所檢驗。.中藥飲片的經營管理-驗收有以下情況驗收不合格:.25中藥飲片的經營管理-養(yǎng)護中藥材、中藥飲片在儲存中易發(fā)生的變異現(xiàn)象1、蟲蛀:是指昆蟲侵入中藥材、中藥飲片內部引起的破壞作用,蟲蛀使藥材出現(xiàn)空洞、破碎,被蟲的排泄物污染,甚至完全蛀成粉狀,會嚴重影響中藥材、中藥的外形、療效以致不能藥用。2、霉變:是指中藥材、中藥飲片在適宜的溫度(20--35℃),濕度(相對濕度75%以上或中藥含水量超過15%)和足夠的營養(yǎng)條件下,表面或內部寄生的霉菌繁殖孳生所致的發(fā)霉現(xiàn)象。發(fā)霉的藥物輕則顏色變化,氣味走失,嚴重的變質敗壞,以致其成分發(fā)生變化而失效。.中藥飲片的經營管理-養(yǎng)護中藥材、中藥飲片在儲存中易發(fā)生的變異26中藥飲片的經營管理-養(yǎng)護3、泛油:習稱“走油”,是指某些含油中藥材、中藥飲片的油質溢于其表面的現(xiàn)象。泛油的藥材表面發(fā)軟、發(fā)粘、呈現(xiàn)油狀物質,同時顏色變深,并發(fā)生油膩味。藥物泛油,其所含的油分或糖質反復受到溫濕度等因素的影響而產生分解作用,改變了原有的性質而影響藥物的外表和療效。4、變色:是指中藥材、中藥飲片的色澤起了變化,如由淺變深,由深變淺或由鮮變暗。色澤是中藥材外表美觀的標志,也是其品質好壞的指標之一。中藥材的變色范圍很廣,嚴格來說,各類藥物在流通過程中,色澤總是在不斷變化,只是有的不甚明顯罷了。而藥一旦遭受發(fā)熱、生霉、泛油、長時日照之后,就會產生不同程度的變色,這種現(xiàn)象比較普遍,尤以玫瑰花、款冬花、扁豆花、蓮須、佛手片等最易變色。.中藥飲片的經營管理-養(yǎng)護3、泛油:習稱“走油”,是指某些含油27中藥飲片的經營管理-養(yǎng)護5、氣味散失:是指中藥材、中藥飲片應有的氣味變的淡薄或者消失了。揮發(fā)油含量豐富的藥物容易散失氣味,如當歸、木香、獨活、羌活、蒼術、降香、沉香、厚樸、肉桂、花椒、青皮、薄荷、乳香、冰片等。6、風化:風化是指含由結晶水的鹽類中藥與干燥空氣接觸后,失去結晶水,逐漸變成粉末的現(xiàn)象,如月石、芒硝等。7、潮解溶化:是指固體藥物在潮濕的空氣中,逐漸吸收水分而發(fā)生溶解的現(xiàn)象,如大青鹽、秋石等。.中藥飲片的經營管理-養(yǎng)護5、氣味散失:是指中藥材、中藥飲片應28中藥飲片的經營管理-養(yǎng)護泛油、發(fā)霉藥材的養(yǎng)護首先選擇陰涼干燥通風的庫房,在保管過程中必須本著先進先出、易壞先出的原則,防止藥材存放過久。防止藥材生蟲的一些方法也可適用于這類藥材。另外,可采用通風、吸潮、晾曬、翻垛、松包敞晾等方法,也能防止藥材受熱泛油。.中藥飲片的經營管理-養(yǎng)護泛油、發(fā)霉藥材的養(yǎng)護.29常用中藥鑒定術語中藥鑒別的方法有很多種,其中性狀鑒別是很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也是中藥鑒定工作者必備的基本功之一,它具有簡便易行、方便、迅速的特點,不受復雜的儀器、化學試劑等條件的限制,尤其是老藥工在長期的鑒別工作中積累的經驗鑒別術語,生動形象、切合實用,現(xiàn)將常用的經驗鑒別術語分述如下。.常用中藥鑒定術語中藥鑒別的方法有很多種,其中性狀鑒別是很重要30常用中藥鑒定術語一、植物類中藥蘆碗:指蘆頭上的圓形或半圓形的凹狀根莖痕。如野生桔梗、人參等。蘆頭:指根類藥材頂端的短根莖:如桔梗、南沙參、奶參等。珍珠疙瘩:指野山參稀疏參須上著生的瘤狀突起,形似珍珠,習稱“珍珠點”。核艼:指人參蘆頭上生的不定根,形似“棗核”的艼為鑒定野山參特征之一。三節(jié)蘆:野山參蘆頭的上部為“馬牙蘆”,中部為“堆花蘆”,下部為“圓蘆”。馬牙蘆:野山參的蘆頭上部,蘆碗漸疏而大,邊緣齊楞,凹下較緊,形如馬牙齒狀。堆花蘆:生長時間較長的野山參蘆頭中部,蘆碗漸密,四面環(huán)生,形似堆花。.常用中藥鑒定術語一、植物類中藥.31常用中藥鑒定術語一、植物類中藥雁脖蘆:指野山參干枯而堅實、呈扭曲細長的蘆頭,形似雁脖,故稱“雁脖蘆”。鐵線紋:野山參的主根上端有細而深的環(huán)紋線。寬肩膀:野山參的根莖頂部較寬且豐滿,形似肩膀。珍珠須:野山參須根上的點狀突起,形似珍珠。落肩膀:野山參根上端較闊的部分逐漸下落,不平整。蟋蟀紋:朝鮮紅參表面呈棕紅色、土黃色或棕褐色,參體有細皺紋,形如蟋蟀紋理。將軍肩:朝鮮紅參的蘆頭與參體連接處,平直而不凹陷。黃馬褂:人參表面皺紋較細,上部呈土黃色。蝴蝶蘆:朝鮮紅參的蘆頭大而堅實,蘆碗明顯,常呈雙蘆,形如蝴蝶。.常用中藥鑒定術語一、植物類中藥.32常用中藥鑒定術語一、植物類中藥觀音坐蓮:指松貝平放時能端正穩(wěn)坐,形似觀音坐在蓮花之上,故名“觀音坐蓮”。懷中抱月:指松貝外層兩鱗片大小懸殊,大鱗片呈心臟形,小鱗片鑲嵌于大鱗片之中露出部分,似新月形,故稱“懷中抱月”?;⑵ぐ撸褐笭t貝表面具深黃色斑點,形似“虎皮斑”狀。馬牙狀:指色白爐貝,形似“馬牙”者。小算盤珠:平貝母的鱗莖呈扁平圓球形,頂平開口見心,底部內陷,形如小算盤珠子。開口子:指青貝藥材外層兩枚鱗片大小相近,頂端不抱合,俗稱開口子。又稱“觀音合掌”。.常用中藥鑒定術語一、植物類中藥.33常用中藥鑒定術語一、植物類中藥鸚哥嘴:指天麻(冬麻)一端有紅棕色的芽莖殘留,形狀像“鸚哥嘴”。又稱“紅小辮”。點狀環(huán)紋:指天麻全體具密環(huán)菌寄生形成的“點狀環(huán)紋”。芝麻點:天麻表面的退化須根痕,呈斷續(xù)排列成環(huán)的小點。肚臍眼:指天麻一端具圓盤狀疤痕,似“肚臍眼”,故名。馬尿氣:天麻經水蒸煮時散發(fā)的特異氣味,味似馬尿的臭氣。玉帶腰箍:指毛慈姑(杜鵑蘭)假球莖中腰部具2~3條微突起的環(huán)帶,俗稱“玉帶腰箍”。掃帚頭:指根類藥材頂端具纖維狀的毛,形似掃帚,如紅柴胡、禹州漏蘆等。.常用中藥鑒定術語一、植物類中藥.34常用中藥鑒定術語一、植物類中藥獅子盤頭:指藥材蘆頭膨大,具多數(shù)疣狀突起的莖痕,形如“獅子盤頭”。黨參、銀柴胡、三七等。又稱“獅子頭”。蚯蚓頭:指藥材根頭部尖錘狀,有密集橫向環(huán)紋,形似“蚯蚓頭”。如防風。穿蓑衣:指藜蘆的頂端殘留有棕毛狀維管束,形如蓑衣。故有藜蘆“穿蓑衣”之謂。戴斗笠:指禹州漏蘆頂端具有許多絲狀物(為葉柄維管束殘存),故有“漏蘆戴斗笠”之稱。雞爪:指川連根莖多簇生成束狀分支,形似雞爪,故名“雞爪黃連”。過橋:指黃連根莖中間較細長光滑的莖桿,俗稱“過橋”或“過江枝”。.常用中藥鑒定術語一、植物類中藥.35常用中藥鑒定術語一、植物類中藥龍頭風尾:指用幼嫩鐵皮石斛做成的“楓斗”,呈扭曲螺旋狀,通常有2~4個旋紋,莖基殘留短須的稱“龍頭”,莖梢較細的部分稱“鳳尾”,故稱之為“龍頭鳳尾”。金釵:指金釵石斛,莖扁平,色金黃,兩端較細,形似髻發(fā)上的“金釵”。連珠狀:指巴戟天、甘遂根,形似串起來的珠子,故稱“連珠”。橫環(huán)紋:指根類藥材根頭下著生致密的環(huán)狀橫紋。如西黨參、奶參等沙眼:指銀柴胡表面呈凹陷,小點狀(內含沙子),習稱“沙眼”。釘角:指鹽附子周圍突起的支根痕,俗稱“釘角”。銅皮鐵骨獅子頭:指質優(yōu)的田三七。.常用中藥鑒定術語一、植物類中藥.36常用中藥鑒定術語一、植物類中藥虎掌:指虎掌天南星,塊莖呈扁球形,由主塊莖及多個附著的側塊莖組成,形似“虎掌”。棕眼:根莖類藥材表面密集的窩眼點,如半夏、天南星。菊花心:指藥材橫切面具細密的放射狀紋理,形似菊花,故稱“菊花心”。如黃芪、甘草、防風等。車輪紋:指藥材橫切面具稀疏放射狀與射線相間排列呈車輪狀紋理,故稱“車輪紋”,如粉防己等羅盤紋:指商陸橫切面呈異性維管排成數(shù)層同心環(huán)紋,俗稱“羅盤紋”。云錦花紋:指何首烏橫切面花紋如云錦(云朵)狀,俗稱“云錦花紋”或“云朵花紋”。.常用中藥鑒定術語一、植物類中藥.37常用中藥鑒定術語一、植物類中藥錦紋:指優(yōu)質大黃橫切面有許多黃色、棕紅色相互交錯形成的星點狀錦紋,俗稱“錦紋”或“檳榔渣”。筋脈點:根及根莖類藥材橫切面上的棕色或灰白色點狀紋理,如川牛膝、天花粉。金心玉欄:指藥材橫切面皮部白色,木部黃色,稱之“金心玉欄”或“金井玉欄”,如桔梗等:皮松肉緊:指藥材橫切面皮部疏松,木部結實,稱之“皮松肉緊”,如質優(yōu)的西黨參、黃芪等:朱砂點:指藥材橫切面具紅色的油點,習稱“朱砂點”,如生曬術、蒼術等。.常用中藥鑒定術語一、植物類中藥.38常用中藥鑒定術語一、植物類中藥網狀紋理:指根或根莖類藥材除去外皮后,可見網狀樣紋理。如大黃、云木香、升麻等。吐絲:指菟絲子經水泡煮后種皮破裂,露出黃白色卷旋狀的胚,形似“吐絲”.縮皮凸肉:指正品山柰皮皺縮,切面類白色、光滑細膩,中央略凸起,習稱“縮皮凸肉”。細密網紋:指果實種子類藥材,表面具“細密網紋”。如莨菪子等。金錢環(huán):指香圓枳殼果實頂端花柱基痕周圍有一圓圈環(huán)紋,俗稱“金錢環(huán)”。網狀皺紋:指果實種子類藥材,表面具“網狀皺紋”。如鴉膽子、紫蘇子。.常用中藥鑒定術語一、植物類中藥.39常用中藥鑒定術語一、植物類中藥蜘蛛網狀:指關木通橫切面導管與射線排列成“蜘蛛網狀”。偏心環(huán):指雞血藤橫切面可見半圓形的環(huán),俗稱“偏心環(huán)”。糙皮:藥材表面灰黃色或棕黃色、粗糙,粗皮易成片狀剝落,如地骨皮。蠶形:指根或根莖類藥材,形似“蠶”形。如野光參、蠶羌等。蝦形:指蓼科植物拳參,呈扁圓柱形,密生細環(huán)紋,多彎曲如“蝦”形,故名。釘刺:指多種海桐皮具有“釘刺”的特征。如刺楸、刺桐、樗葉花椒、朵椒、木棉等。竹節(jié)狀:指根或根莖類藥材,表面具“竹節(jié)狀”。如竹節(jié)香附、竹節(jié)三七、竹節(jié)羌活等。.常用中藥鑒定術語一、植物類中藥.40常用中藥鑒定術語一、植物類中藥皮刺:皮類藥材表面的一種硬而少的突出物,稱皮刺,如海桐皮。大理石紋:某些藥材的橫斷面,具有大理石樣的紋理,如檳榔。云頭鶴莖:某些藥材的根莖下部兩側膨大形似如意頭,向上漸細如仙鶴的脖子,如白術。烏鴉頭:某些藥材的根形似烏鴉的頭部,習稱“烏鴉頭”,如川烏、草烏。同心環(huán):某些藥材橫斷面上的異形維管,排列成數(shù)層同心性圓形的環(huán)圈紋,如川牛膝。吐脂起霜:某些藥材干燥后在表面析出的白色物,如蒼術。.常用中藥鑒定術語一、植物類中藥.41常用中藥鑒定術語一、植物類中藥一包針:藥材千年健根莖的折斷面,呈纖維束樣外露,形似一包針。馬尾狀:白薇根莖下部兩側簇生多數(shù)細長的根,形似馬的尾巴。珍珠盤:指藥材根頭部膨大,具有多數(shù)隆起的莖基及芽痕,因狀似珍珠散于盤中而稱珍珠盤,如銀柴胡?;òc:指藥材斷面中心數(shù)個散生的放射狀木質部黃白相間,與周圍形成色彩對比,如胡黃連。崗紋:澤瀉的塊莖表面呈環(huán)形紋理突起。星點:根莖類藥材橫切面上髓部有多數(shù)異型維管束形成的小點狀紋理,形似小星,如大黃。.常用中藥鑒定術語一、植物類中藥.42常用中藥鑒定術語一、植物類中藥金包頭:知母根莖一端有密集淺黃色莖葉殘痕,形似金包頭部。雞頭黃精:黃精的根莖略呈圓錐狀,形如雞頭。石榴嘴:山楂的頂端有凸起的殘留宿萼,中央凹陷,形似石榴宿萼。連三朵:某些花類藥材的花序常2~3朵連生,如款冬花。珍珠疙瘩:合歡皮表面密生的棕色或棕紅色的橢圓形橫向皮孔。雞腸樸:厚樸的根皮呈單筒狀,常彎曲,形如雞腸。靴樸:厚樸的近根部干皮一端展開如喇叭口,形似靴口狀。.常用中藥鑒定術語一、植物類中藥.43常用中藥鑒定術語一、植物類中藥雞骨常山:常山的根質地堅硬,形如雞骨狀。青翹:連翹表面綠褐色,多不開裂者。蟹殼黃:瓜蔞皮表面皺縮均勻,橙黃色,形如蒸熟的螃蟹殼。金盞銀盆(金盞銀盤):指黃芪的橫切面皮部淡白色,木部黃色。頂手:金銀花的花蕾肉質較厚,干燥后較硬,握之有頂手的感覺。亮星:指藥材橫切后在陽光下透視,見到的粘液質小點,因能發(fā)亮稱亮星,如土茯苓。亮銀星:指皮類藥材由于表面有結晶析出,置光下顯亮銀光,如牡丹根皮、厚樸。.常用中藥鑒定術語一、植物類中藥.44常用中藥鑒定術語一、植物類中藥檳榔碴:大黃的切面顯示出的紅白相間紋理。油頭:藥材根頭部偶有黑色發(fā)粘的油狀物稱油頭,如川木香。糊頭:指川木香加工干燥后,根頭多具焦黑糊狀物,俗稱“糊頭”。浦湯花:指杭菊花蒸花時,沸水上漫,燙熟了的菊花,習稱“浦湯花長嘴:老鸛草的宿存花柱長2~4cm,由下往上卷,形似鸛喙。.常用中藥鑒定術語一、植物類中藥.45常用中藥鑒定術語一、植物類中藥干貨:指藥材的干濕度,以傳統(tǒng)經驗公認干燥度為準,所含水分,以不致導致霉爛變質為準。雜質:指藥材所含非藥物部分。如泥土、沙石、灰渣、木屑、柴草、礦渣等雜質。統(tǒng)稱“雜質”。粉性:指藥材含豐富的淀粉,稱“粉性”。如山藥、天花粉等。柴性:指藥材質地木質化,堅硬顯“柴性”。如防風、紫花前胡等。纖維性:指藥材折斷顯露出不整齊的“纖維”。如秦皮、山合歡皮等。油潤:指藥材性油潤,手握柔軟,橫切面常見油點。習稱“油潤”或“油性”。如當歸、獨活等??张荩核幉募庸r用火烘烤過快而形成的中心空隙,稱空泡。.常用中藥鑒定術語一、植物類中藥.46常用中藥鑒定術語一、植物類中藥角質:指藥材含大量淀粉,經蒸煮加工后淀粉糊化,斷面呈“角質”狀。如天麻、紅參等。焦枯:指藥材在加工干燥,或防治蟲蛀熏炕過程中,操作不當發(fā)生的灼傷變“焦枯”者。吐糖:指含糖分藥材因存放過久,或受氣候影響,形成糖質外溢而變色者,稱之“吐糖”。如枸杞子等。沖燒:指藥材堆碼不當,出現(xiàn)發(fā)熱“沖燒”。如紅花等。糠心:指塊根藥材因加工烘烤不當,出現(xiàn)中空“糠心”現(xiàn)象。如白術、山藥等。霉變:指藥材因干燥不夠或受潮濕產生霉變。如表面輕微霉變,去凈后不影響質量者,仍可藥用。蟲蛀:指生蟲受蛀藥材。如蟲蛀輕微,不影響質量者,仍可藥用。.常用中藥鑒定術語一、植物類中藥.47常用中藥鑒定術語二、動物類中藥通天眼:指羚羊角無骨塞部分中心有一條扁三角形小孔,直通尖頂,俗稱“通天眼”或“通天眼”。頂尖并可見“血斑”。為鑒別羚羊角主要特征。水波紋:指羚羊角表面輪生環(huán)節(jié),順凹凸處順序環(huán)生,光滑自然,直達近尖部,習稱“水波紋”。骨塞:指羚羊角基部骨塞角肉鑲嵌緊密,生長自然,似桃形者的“骨塞”。烏云蓋頂:羚羊角角尖部分多為黑棕色的蓋頂。合把:羚羊角用手握之,四指正好嵌入凹處。無影紋:羚羊角尖部光潤如玉,對光透視可見中心部分有血絲或紫黑色斑紋,無裂紋。血絲:羚羊角角尖內部的紅色斑紋。.常用中藥鑒定術語二、動物類中藥.48常用中藥鑒定術語二、動物類中藥獨挺;指未分岔的獨角鹿茸,多為二年幼鹿的初生茸,故稱“獨挺”,又名“一棵蔥”。大挺:指各種鹿茸較粗長的主干:門樁:指鹿茸第一個分支。二杠茸:指梅花鹿茸具一個側支者,習稱“二杠”,具兩個側支者習稱“三杈”。掛角:指二杠再稍長,大挺超過門樁二寸左右,名“掛角”。單門、蓮花、三叉:指馬鹿茸具一個側枝者,習稱“單門”,兩個稱“蓮花”,三個稱“三岔”、四個稱“四岔”,余類推。二茬茸:指割取二杠茸后,當年再生的茸。故稱“二茬茸”。抽溝:指鹿茸大挺不飽滿,抽縮成溝形者。習稱“抽溝”。.常用中藥鑒定術語二、動物類中藥.49常用中藥鑒定術語二、動物類中藥擰嘴:指鹿茸大挺的頂端,初分岔時,頂端嘴頭扭曲不正者。習稱“擰嘴”。珍珠盤:指鹿角基部形成一圈突起的疙瘩。習稱“珍珠盤”。烏皮:指梅花鹿茸加工不當,出現(xiàn)部分表皮變成烏黑色,稱之“烏皮”。棱紋、棱筋、骨豆:指鹿茸逐漸變老硬的過程,多在鹿茸的下部開始出現(xiàn)棱紋、棱筋、骨豆等老化現(xiàn)象。故稱“棱紋”、“棱筋”、“骨豆”。骨化圈:指鹿茸鋸口的周圍、靠皮層處有骨質化的一圈:稱之“骨化圈”。老毛杠:指三、四岔以上的馬鹿茸,快成鹿角者,但未脫去茸皮。習稱“老毛杠”。起筋:梅花鹿茸的下部多有縱棱筋及突起疙瘩。.常用中藥鑒定術語二、動物類中藥.50常用中藥鑒定術語二、動物類中藥冒槽:指鑒別單個麝香用特制槽針插入麝香囊內,沿四周探測有無異物抵觸.抽出槽針時可見香仁先平槽然后冒出槽面,習稱“冒槽”。當門子:指麝香黑色顆粒狀者,習稱“當門子”。銀皮:指麝香囊內層灰白色很薄的皮膜,習稱“銀皮”。金珀膽:指熊膽膽仁呈塊狀、顆粒狀、稠膏狀,黃色似琥珀者,習稱“金珀膽”或“金膽”。菜花膽:指熊膽黃綠色的稱“菜花膽”。墨膽:指熊膽黑色或墨色的稱“墨膽”。油膽:指熊膽稠膏狀的稱“油膽”。紗紙皮:熊膽的膽囊皮用手撕之,可分層撕成細絲狀,形如紗紙。.常用中藥鑒定術語二、動物類中藥.51常用中藥鑒定術語二、動物類中藥烏金衣:指牛黃外表橙紅色或棕黃色,個別表面掛有黑色光亮薄膜,習稱“烏金衣”。掛甲:指鑒別牛黃時,取牛黃少許,沾水涂于指甲上,能將指染成黃色,不易擦掉,習稱“掛甲或“透甲”。人工牛黃:指粉末狀人工合成牛黃。同心層紋:指動物結石類藥材,橫斷面可見環(huán)狀同心層紋。是結石逐步形成的,習稱“同心層”如牛黃、珍珠、猴棗、馬寶、狗寶等。珠光:指珍珠彩色光暈,故稱“珠光”。馬頭、蛇尾、瓦楞身:指海馬的頭像“馬頭”、身呈“瓦楞狀”,尾似“蛇尾”,故概括為馬頭、蛇尾、瓦楞身”。.常用中藥鑒定術語二、動物類中藥.52常用中藥鑒定術語二、動物類中藥翹鼻頭:蘄蛇頭呈三角形而扁平,吻端向上。龍頭虎口:指蘄蛇頭扁平三角形,吻端向上,口較寬大,習稱“龍頭虎口”。方勝紋:指蘄蛇背部密被菱形鱗片,具有縱向排列的24個方形灰白花紋,習稱“方勝紋”。連珠斑:蘄蛇腹部黑色類圓形斑紋,象連起來的珠子,亦稱“念珠斑”。佛指甲:指蘄蛇尾端一個長三角形側扁的鱗片,習稱“佛指甲”。.常用中藥鑒定術語二、動物類中藥.53常用中藥鑒定術語二、動物類中藥屋脊背:指烏梢蛇背脊高聳成屋脊狀,習稱“屋脊”或“劍脊”背。蟲癭:指五倍子蚜蟲寄生于鹽膚木等樹上葉軸或葉柄上形成的囊狀“蟲癭”;沒食子蜂寄生于沒食子樹幼枝上所生的“蟲癭”。白頸:指廣地龍第14~16環(huán)節(jié)的生殖帶,呈黃白色,習稱“白頸”蚯蚓。膠口鏡面:白僵蠶的斷面平坦,外層白色顯粉性,中間棕黑色,光亮,內有四個亮圈(絲腺環(huán))。渦紋:馬寶的剖面呈旋渦狀層紋。.常用中藥鑒定術語二、動物類中藥.54常用中藥鑒定術語二、動物類中藥菠蘿紋:海龍體表具有突起的花紋圖案,類似菠蘿表面的釘紋。吸盤:動物類藥材的吸附器官,多為中間凹陷的圓盤狀,如水蛭、蛤蚧等。鳳眼:豹骨的肱骨下端內側有一狹長形透孔。粘舌:指一些藥材具有吸濕性,以舌舔之,可吸舌,故稱“粘舌”。如龍骨、龍齒、天竺黃等。.常用中藥鑒定術語二、動物類中藥.55常用中藥鑒定術語三、礦物類中藥釘頭:指釘頭赭石,外表具多數(shù)乳狀突起,俗稱“釘頭赭石”。鏡面砂:指選用優(yōu)質朱砂用刀剔成薄片,以色艷紅透者稱“紅鏡”,色烏紅者稱“青鏡”統(tǒng)稱“鏡面砂”。豆瓣砂:指顆粒狀朱砂,色紅艷、光亮,形似豆瓣,故稱“豆瓣砂”。朱寶砂:指朱砂顆粒小者,稱“朱寶砂”,更小者為“米砂”。月石墜:指硼砂加工時結在繩子上的干燥結晶,似石墜下,稱月石墜。.常用中藥鑒定術語三、礦物類中藥.56中藥材與中藥飲片
的經營管理.中藥材與中藥飲片
的經營管理.57中藥的概念中藥系指:凡是在中醫(yī)藥理論的指導下,中醫(yī)用以防病、治病的藥物的總稱。包括中藥材、中藥飲片、中成藥。.中藥的概念中藥系指:凡是在中醫(yī)藥理論的指導下,中醫(yī)用以防病、58中成藥概念中成藥是用一定的配方將中藥加工或提取后制成具有一定規(guī)格,可以直接用于防病治病的一類藥品。中成藥有兩種概念。一種是狹義的中成藥,它主要指由中藥材按一定治病原則配方制成、隨時可以取用的現(xiàn)成藥品,如中成藥中的各種丸劑、散劑、沖劑等等,這便是生活中人們常說的中成藥;另一種是廣義的中成藥,它除包括狹義中成藥的概念外,還包括一切經過炮制工而成的中藥材以及中藥飲片。.中成藥概念中成藥是用一定的配方將中藥加工或提取后制成具有一定59中藥材的概念中藥材系指:一般指藥材原植、動、礦物除去非藥用部位的商品藥材并符合藥品標準。藥材未注明炮制要求的,均指生藥材,應按照附錄藥材炮制通則的凈制項進行處理。藥材是中藥飲片的原料。.中藥材的概念中藥材系指:一般指藥材原植、動、礦物除去非藥用部60中藥飲片的概念中藥飲片系指:中藥材經產地加工后,根據(jù)藥材的性質和醫(yī)療的需要,把藥材切成薄片、厚片、斜片、絲狀、段狀、塊狀等一定的規(guī)格,使藥物有效成分易于溶出,并便于進行其他炮制及儲藏和調劑等,這種中藥材稱為“飲片”。中藥飲片是中藥材經過按中醫(yī)藥理論、中藥炮制方法,經過加工炮制后的,可直接用于中醫(yī)臨床的中藥。.中藥飲片的概念中藥飲片系指:中藥材經產地加工后,根據(jù)藥材的性61中藥飲片分類一、根及根莖類二、莖、木、藤類三、皮(莖皮、根皮)類四、葉類五、全草類六、花類七、果實、種子類八、樹脂類.中藥飲片分類一、根及根莖類.62中藥飲片分類九、菌、藻類十、動物類十一、礦物類十二、其它部分中藥飲片有批準文號管理,主要是以加工類現(xiàn)階段有批準文號的中藥飲片有:冰片、阿膠、鹿角膠、龜板膠、神曲、膽南星、青黛、紅粉、人工牛黃、滑石粉、水牛角濃縮粉、龍血竭、珍珠粉、蟾酥、熊膽粉、鮮竹瀝、西瓜霜、雄黃、砒霜、輕粉20個品種。.中藥飲片分類九、菌、藻類.63關于加強中藥飲片監(jiān)督管理的通知
國食藥監(jiān)安[2011]25號.關于加強中藥飲片監(jiān)督管理的通知
國食藥監(jiān)安[2011]2564關于加強中藥飲片監(jiān)督管理的通知批發(fā)零售中藥飲片必須持有《藥品經營許可證》、《藥品GSP證書》,必須從持有《藥品GMP證書》的生產企業(yè)或持有《藥品GSP證書》的經營企業(yè)采購。批發(fā)企業(yè)銷售給醫(yī)療機構、藥品零售企業(yè)和使用單位的中藥飲片,應隨貨附加蓋單位公章的生產、經營企業(yè)資質證書及檢驗報告書(復印件)。嚴禁生產企業(yè)外購中藥飲片半成品或成品進行分包裝或改換包裝標簽等行為。嚴禁經營企業(yè)從事飲片分包裝、改換標簽等活動;嚴禁從中藥材市場或其他不具備飲片生產經營資質的單位或個人采購中藥飲片。.關于加強中藥飲片監(jiān)督管理的通知批發(fā)零售中藥飲片必須持有《藥品65中藥飲片的經營管理中藥飲片供貨單位應提供以下首營資料
經營企業(yè):1、藥品經營許可證副本復印件2、營業(yè)執(zhí)照副本(具有年度年檢表示)復印件3、GSP證書復印件4、印章樣式,包括:公司公章、發(fā)票專用章、出庫專用章、法人代表名章、質量檢驗章、合同專用章、財務專用章5、隨貨同行單(票)樣式;6、開戶戶名、開戶銀行及賬號;.中藥飲片的經營管理中藥飲片供貨單位應提供以下首營資料.66中藥飲片的經營管理中藥飲片供貨單位應提供以下首營資料經營企業(yè):7、《稅務登記證》和《組織機構代碼證》復印件。8、法人簽署的委托書(委托上應標明委托人、委托人身份證號、委托范圍、地區(qū)、委托書有效期,并蓋有公章及法人章)9、受委托人的身份證、上崗證復印件10、藥品質量保證協(xié)議書(應標明有效期)11、實施批準文號管理的應提供生產批文復印件12、購進的中藥飲片應隨貨到貨同批號的質量檢驗報告書.中藥飲片的經營管理中藥飲片供貨單位應提供以下首營資料.67中藥飲片的經營管理中藥飲片供貨單位應提供以下首營資料生產企業(yè)1、藥品生產許可證副本復印件2、營業(yè)執(zhí)照副本(具有年度年檢表示)復印件3、GmP證書復印件4、印章樣式,包括:公司公章、發(fā)票專用章、出庫專用章、法人代表名章、質量檢驗章、合同專用章、財務專用章;??5、隨貨同行單(票)樣式;6、開戶戶名、開戶銀行及賬號;7、《稅務登記證》和《組織機構代碼證》復印件。8、法人簽署的委托書(委托上應標明委托人、委托人身份證號、委托范圍、地區(qū)、委托書有效期,并蓋有公章及法人章).中藥飲片的經營管理中藥飲片供貨單位應提供以下首營資料.68中藥飲片的經營管理中藥飲片供貨單位應提供以下首營資料生產企業(yè)9、受委托人的身份證、上崗證復印件10、藥品質量保證協(xié)議書(應標明有效期)11、實施批準文號管理的應提供生產批文復印件12、飲片品種質量標準(實施批準文號管理的)或地方炮制標準復印件13、飲片品種物價批文復印件(簡易包裝的品種此項無)14、飲片品種注冊商標(凡收取包裝樣品上有商標標識的)15、飲片品種的說明書、外包裝(簡易包裝的品種此項無)16、購進的中藥飲片應隨貨到貨同批號的質量檢驗報告書.中藥飲片的經營管理中藥飲片供貨單位應提供以下首營資料.69中藥飲片的經營管理-批發(fā)及連鎖總部
中藥飲片中藥材經營中藥材收購地產中藥材驗收員中藥學專業(yè)中專以上學歷或者具有中藥學中級以上專業(yè)技術職稱中藥學中級以上專業(yè)技術職稱養(yǎng)護員中藥學專業(yè)中專以上學歷或者具有中藥學初級以上專業(yè)技術職稱庫房中藥飲片庫中藥材庫+中藥樣品室(柜)驗收記錄品名、規(guī)格、批號、產地、生產日期、生產廠商、供貨單位、到貨數(shù)量、驗收合格數(shù)量等內容,實施批準文號管理的中藥飲片還應當記錄批準文號。品名、產地、供貨單位、到貨數(shù)量、驗收合格數(shù)量等內容養(yǎng)護方法對中藥材和中藥飲片應當按其特性采取有效方法進行養(yǎng)護并記錄,所采取的養(yǎng)護方法不得對藥品造成污染;(因中藥飲片不能拆包實際已經造成飲片除控溫、控濕外,無其他辦法)銷售記錄品名、規(guī)格、批號、產地、生產廠商、購貨單位、銷售數(shù)量、單價、金額、銷售日期等品名、規(guī)格、產地、購貨單位、銷售數(shù)量、單價、金額、銷售日期等.中藥飲片的經營管理-批發(fā)及連鎖總部中藥飲片中藥材經營收購地70中藥飲片的經營管理-零售
中藥飲片中藥材采購員中藥學中專以上學歷或者具有中藥學專業(yè)初級以上專業(yè)技術職稱營業(yè)員中藥學中專以上學歷或者具備中藥調劑員資格。管理中藥飲片配方,按處方管理
驗收記錄品名、規(guī)格、批號、產地、生產日期、生產廠商、供貨單位、到貨數(shù)量、驗收合格數(shù)量等內容,實施批準文號管理的中藥飲片還應當記錄批準文號品名、產地、供貨單位、到貨數(shù)量、驗收合格數(shù)量等陳列毒性中藥品種和罌粟殼不得陳列柜斗譜的書寫應當正名正字;裝斗前應當復核,防止錯斗、串斗;應當定期清斗,防止飲片生蟲、發(fā)霉、變質;不同批號的飲片裝斗前應當清斗并記錄
銷售中藥飲片做到計量準確,并告知煎服方法及注意事項;提供中藥飲片代煎服務,應當符合國家有關規(guī)定。
.中藥飲片的經營管理-零售中藥飲片中藥材采購員中藥學中專以上71中藥飲片的經營管理-炮制中藥飲片炮制品應色澤均勻,雖經切制或炮制,但應具有原有的氣和味,不應帶異味或氣味消失。(1)炒黃:藥物表面微黃或鼓起或爆裂,色澤均勻,有藥材固有的氣味,生片,糊片,不得超過2%,藥屑,雜質不超過1%。(2)炒焦:藥物表面焦褐色,色澤均勻,生片炭化片不得超過3%,藥屑、雜質不得超過1%。(3)炒炭:藥物表面黑色,內呈焦褐色或焦黃色,存性并基本保持原片型,生片和完全炭化片不得超5%,藥屑,雜質不得超過3%。(4)土炒:藥物表面呈深黃色,并掛有土色,色澤均勻,生片,糊片不得超過2%,藥屑、雜質不得超過3%。.中藥飲片的經營管理-炮制中藥飲片炮制品應色澤均勻,雖經切制或72中藥飲片的經營管理-炮制(5)麩砂:藥物表面呈微黃色或黃色,色澤均勻,有藥材固有氣味,生片、糊片不得超過2%,藥屑、雜質不得超過2%。(6)蜜炙:色澤均勻,有光澤,不粘手,有輔料香氣。生片、糊片不得超過2%,雜質不得超過0.5%,水份不得超過15%。(7)酒炙、醋炙:藥物表面呈黃色或微帶焦斑,色澤均勻,有輔料香氣,生片、糊片不得超過2%,藥看屑、雜質不得超過1%。水份不得超過13%。(8)鹽炙:藥物表面呈黃色或焦黃色,色澤均勻,有輔料氣味,生片、糊片不得超過2%,藥屑、雜質不得超過1%,水分不得超過13%。.中藥飲片的經營管理-炮制(5)麩砂:藥物表面呈微黃色或黃色,73中藥飲片的經營管理-炮制(9)油炙:藥物表面呈黃色或焦黃色,油潤酥松,色澤均勻,生片、糊片不得超過2%,藥屑、雜質不得超過0.5%。(10)姜汁炙:藥物表面呈黃色,色澤均勻,有輔料氣味,生片、糊片不得超過2%,藥屑、雜質不得超過1%,水分不得超過13%。(11)燙制:常用輔料有砂子、蛤粉、滑石粉,燙后藥物表面呈黃色或黃褐色,色澤均勻,鼓起泡酥或爆烈起花。經醋淬的應有醋香氣,干燥不得有輔料。僵化、生片、糊片不得超過2%,藥屑、雜質不得超過3%,醋淬品水分不得超過10%。(12)蒸制:蒸制有清蒸、酒蒸、醋蒸。蒸制后藥物表現(xiàn)略鼓起,內無生心,色澤黑潤,有輔料特有氣味,未蒸透的不得超過3%,水分小于13%。.中藥飲片的經營管理-炮制(9)油炙:藥物表面呈黃色或焦黃色,74中藥飲片的經營管理-炮制(13)煮制:清水煮,礬水煮,煮后藥物內外色澤一致,無白心;有毒藥材必須煮至口嘗無麻辣感,中國藥典規(guī)定有含量測定的品種應按中國藥典規(guī)定執(zhí)行,未煮透的不超出2%,雜質不超出2%,水分不超出13%。(14)煅制:表物表面無光澤,內外色澤一致,酥脆易碎或內呈蜂窩狀,不得碳化,未煅透及灰化者不得超過3%,雜質不得超過2%。(15)發(fā)芽類:各類芽長小于5mm,發(fā)芽率不得低于85%,芽超長者不多于20%,水分小于13%,雜質小于1%。(16)發(fā)酵類:發(fā)酵后,藥物表面有黃白色毛霉衣、無霉氣、不腐爛,有藥材固有的氣味。不得檢出黃曲霉,活螨等致病菌,藥屑、雜質小于1%,水分小于13%。.中藥飲片的經營管理-炮制(13)煮制:清水煮,礬水煮,煮后藥75中藥飲片的經營管理-驗收中藥材、中藥飲片的驗收方法一般采用感管驗收,主要通過手摸、眼觀、嘴嘗、鼻聞等方式。有條件的也可做顯微、理化等方面的檢查,對中藥材、中藥飲片的內部結構、成分,含量進行檢定。.中藥飲片的經營管理-驗收中藥材、中藥飲片的驗收方法.76中藥飲片的經營管理-驗收驗收的內容:1、外包裝的驗收(1)中藥材、中藥飲片的外包裝應符合藥用或食用標準。(2)中藥材、中藥飲片應有外包裝,并附有質量合格標志。(3)中藥材包裝上應標明品名、產地、供貨單位,中藥飲片應標明品名、生產企業(yè)、生產日期等。實施批準文號管理的中藥材、中藥飲片,在包裝上還應標明批準文號。.中藥飲片的經營管理-驗收驗收的內容:.77中藥飲片的經營管理-驗收驗收的內容2、干濕度的驗收(1)中藥材安全含水量應在10—15%間。(2)中藥飲片安全含水量:菌藻類應在5—10%間,其余應在7—13%件。3、雜質的驗收中藥材的雜質應控制在2—3%之間,中藥飲片的藥屑、雜質。根、根莖、藤木類、花、葉及動物、礦物類、菌類、藥屑、雜質不超過2%,果實、種子類、樹脂類、全草類、藥屑、雜質不超過3%。.中藥飲片的經營管理-驗收驗收的內容.78中藥飲片的經營管理-驗收4、片型的驗收中藥飲片的各種片型應符合規(guī)定、厚薄均勻、整齊。表面光潔,無整體、無連刀片、斧頭片,異型片不得超過10%,飲片的厚度應符合以下要求。片:極薄片:0.5mm以下(鹿茸片)薄片:1—2mm(半夏、檳榔)厚片:2—4mm(大黃、澤瀉、山藥、白術)段:長10—15mm(全草類)塊:8—12mm方塊(何首烏、葛根、茯苓)絲及類絲寬:2—3mm葉類絲寬:5—10mm.中藥飲片的經營管理-驗收4、片型的驗收.79中藥飲片的經營管理-驗收5、其他對一些不宜切制的中藥根據(jù)調劑和醫(yī)療上的需要,粉碎成顆?;蚍勰?,粉碎后的顆粒應均勻無塵,粉末應符合中國藥典要求。.中藥飲片的經營管理-驗收5、其他.80中藥飲片的經營管理-驗收有以下情況驗收不合格:(一)對包裝標示不全的應予以拒收。(二)在驗收時發(fā)現(xiàn)有蟲蛀、發(fā)霉、泛油、變色、氣味散失、潮解溶化、腐爛等現(xiàn)象為質量檢驗不合格,應予以拒收。(三)對干濕度不符合規(guī)定,雜質超標,片型不符合規(guī)定的應予以拒收。(四)對不符合標準的應予以拒收。(五)對假藥劣藥應就地封存,并上報當?shù)氐乃幤繁O(jiān)督管理部門。(六)對有疑問的品種,本企業(yè)不能確定其質量是否合格的,應報送當藥檢所檢驗。.中藥飲片的經營管理-驗收有以下情況驗收不合格:.81中藥飲片的經營管理-養(yǎng)護中藥材、中藥飲片在儲存中易發(fā)生的變異現(xiàn)象1、蟲蛀:是指昆蟲侵入中藥材、中藥飲片內部引起的破壞作用,蟲蛀使藥材出現(xiàn)空洞、破碎,被蟲的排泄物污染,甚至完全蛀成粉狀,會嚴重影響中藥材、中藥的外形、療效以致不能藥用。2、霉變:是指中藥材、中藥飲片在適宜的溫度(20--35℃),濕度(相對濕度75%以上或中藥含水量超過15%)和足夠的營養(yǎng)條件下,表面或內部寄生的霉菌繁殖孳生所致的發(fā)霉現(xiàn)象。發(fā)霉的藥物輕則顏色變化,氣味走失,嚴重的變質敗壞,以致其成分發(fā)生變化而失效。.中藥飲片的經營管理-養(yǎng)護中藥材、中藥飲片在儲存中易發(fā)生的變異82中藥飲片的經營管理-養(yǎng)護3、泛油:習稱“走油”,是指某些含油中藥材、中藥飲片的油質溢于其表面的現(xiàn)象。泛油的藥材表面發(fā)軟、發(fā)粘、呈現(xiàn)油狀物質,同時顏色變深,并發(fā)生油膩味。藥物泛油,其所含的油分或糖質反復受到溫濕度等因素的影響而產生分解作用,改變了原有的性質而影響藥物的外表和療效。4、變色:是指中藥材、中藥飲片的色澤起了變化,如由淺變深,由深變淺或由鮮變暗。色澤是中藥材外表美觀的標志,也是其品質好壞的指標之一。中藥材的變色范圍很廣,嚴格來說,各類藥物在流通過程中,色澤總是在不斷變化,只是有的不甚明顯罷了。而藥一旦遭受發(fā)熱、生霉、泛油、長時日照之后,就會產生不同程度的變色,這種現(xiàn)象比較普遍,尤以玫瑰花、款冬花、扁豆花、蓮須、佛手片等最易變色。.中藥飲片的經營管理-養(yǎng)護3、泛油:習稱“走油”,是指某些含油83中藥飲片的經營管理-養(yǎng)護5、氣味散失:是指中藥材、中藥飲片應有的氣味變的淡薄或者消失了。揮發(fā)油含量豐富的藥物容易散失氣味,如當歸、木香、獨活、羌活、蒼術、降香、沉香、厚樸、肉桂、花椒、青皮、薄荷、乳香、冰片等。6、風化:風化是指含由結晶水的鹽類中藥與干燥空氣接觸后,失去結晶水,逐漸變成粉末的現(xiàn)象,如月石、芒硝等。7、潮解溶化:是指固體藥物在潮濕的空氣中,逐漸吸收水分而發(fā)生溶解的現(xiàn)象,如大青鹽、秋石等。.中藥飲片的經營管理-養(yǎng)護5、氣味散失:是指中藥材、中藥飲片應84中藥飲片的經營管理-養(yǎng)護泛油、發(fā)霉藥材的養(yǎng)護首先選擇陰涼干燥通風的庫房,在保管過程中必須本著先進先出、易壞先出的原則,防止藥材存放過久。防止藥材生蟲的一些方法也可適用于這類藥材。另外,可采用通風、吸潮、晾曬、翻垛、松包敞晾等方法,也能防止藥材受熱泛油。.中藥飲片的經營管理-養(yǎng)護泛油、發(fā)霉藥材的養(yǎng)護.85常用中藥鑒定術語中藥鑒別的方法有很多種,其中性狀鑒別是很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也是中藥鑒定工作者必備的基本功之一,它具有簡便易行、方便、迅速的特點,不受復雜的儀器、化學試劑等條件的限制,尤其是老藥工在長期的鑒別工作中積累的經驗鑒別術語,生動形象、切合實用,現(xiàn)將常用的經驗鑒別術語分述如下。.常用中藥鑒定術語中藥鑒別的方法有很多種,其中性狀鑒別是很重要86常用中藥鑒定術語一、植物類中藥蘆碗:指蘆頭上的圓形或半圓形的凹狀根莖痕。如野生桔梗、人參等。蘆頭:指根類藥材頂端的短根莖:如桔梗、南沙參、奶參等。珍珠疙瘩:指野山參稀疏參須上著生的瘤狀突起,形似珍珠,習稱“珍珠點”。核艼:指人參蘆頭上生的不定根,形似“棗核”的艼為鑒定野山參特征之一。三節(jié)蘆:野山參蘆頭的上部為“馬牙蘆”,中部為“堆花蘆”,下部為“圓蘆”。馬牙蘆:野山參的蘆頭上部,蘆碗漸疏而大,邊緣齊楞,凹下較緊,形如馬牙齒狀。堆花蘆:生長時間較長的野山參蘆頭中部,蘆碗漸密,四面環(huán)生,形似堆花。.常用中藥鑒定術語一、植物類中藥.87常用中藥鑒定術語一、植物類中藥雁脖蘆:指野山參干枯而堅實、呈扭曲細長的蘆頭,形似雁脖,故稱“雁脖蘆”。鐵線紋:野山參的主根上端有細而深的環(huán)紋線。寬肩膀:野山參的根莖頂部較寬且豐滿,形似肩膀。珍珠須:野山參須根上的點狀突起,形似珍珠。落肩膀:野山參根上端較闊的部分逐漸下落,不平整。蟋蟀紋:朝鮮紅參表面呈棕紅色、土黃色或棕褐色,參體有細皺紋,形如蟋蟀紋理。將軍肩:朝鮮紅參的蘆頭與參體連接處,平直而不凹陷。黃馬褂:人參表面皺紋較細,上部呈土黃色。蝴蝶蘆:朝鮮紅參的蘆頭大而堅實,蘆碗明顯,常呈雙蘆,形如蝴蝶。.常用中藥鑒定術語一、植物類中藥.88常用中藥鑒定術語一、植物類中藥觀音坐蓮:指松貝平放時能端正穩(wěn)坐,形似觀音坐在蓮花之上,故名“觀音坐蓮”。懷中抱月:指松貝外層兩鱗片大小懸殊,大鱗片呈心臟形,小鱗片鑲嵌于大鱗片之中露出部分,似新月形,故稱“懷中抱月”?;⑵ぐ撸褐笭t貝表面具深黃色斑點,形似“虎皮斑”狀。馬牙狀:指色白爐貝,形似“馬牙”者。小算盤珠:平貝母的鱗莖呈扁平圓球形,頂平開口見心,底部內陷,形如小算盤珠子。開口子:指青貝藥材外層兩枚鱗片大小相近,頂端不抱合,俗稱開口子。又稱“觀音合掌”。.常用中藥鑒定術語一、植物類中藥.89常用中藥鑒定術語一、植物類中藥鸚哥嘴:指天麻(冬麻)一端有紅棕色的芽莖殘留,形狀像“鸚哥嘴”。又稱“紅小辮”。點狀環(huán)紋:指天麻全體具密環(huán)菌寄生形成的“點狀環(huán)紋”。芝麻點:天麻表面的退化須根痕,呈斷續(xù)排列成環(huán)的小點。肚臍眼:指天麻一端具圓盤狀疤痕,似“肚臍眼”,故名。馬尿氣:天麻經水蒸煮時散發(fā)的特異氣味,味似馬尿的臭氣。玉帶腰箍:指毛慈姑(杜鵑蘭)假球莖中腰部具2~3條微突起的環(huán)帶,俗稱“玉帶腰箍”。掃帚頭:指根類藥材頂端具纖維狀的毛,形似掃帚,如紅柴胡、禹州漏蘆等。.常用中藥鑒定術語一、植物類中藥.90常用中藥鑒定術語一、植物類中藥獅子盤頭:指藥材蘆頭膨大,具多數(shù)疣狀突起的莖痕,形如“獅子盤頭”。黨參、銀柴胡、三七等。又稱“獅子頭”。蚯蚓頭:指藥材根頭部尖錘狀,有密集橫向環(huán)紋,形似“蚯蚓頭”。如防風。穿蓑衣:指藜蘆的頂端殘留有棕毛狀維管束,形如蓑衣。故有藜蘆“穿蓑衣”之謂。戴斗笠:指禹州漏蘆頂端具有許多絲狀物(為葉柄維管束殘存),故有“漏蘆戴斗笠”之稱。雞爪:指川連根莖多簇生成束狀分支,形似雞爪,故名“雞爪黃連”。過橋:指黃連根莖中間較細長光滑的莖桿,俗稱“過橋”或“過江枝”。.常用中藥鑒定術語一、植物類中藥.91常用中藥鑒定術語一、植物類中藥龍頭風尾:指用幼嫩鐵皮石斛做成的“楓斗”,呈扭曲螺旋狀,通常有2~4個旋紋,莖基殘留短須的稱“龍頭”,莖梢較細的部分稱“鳳尾”,故稱之為“龍頭鳳尾”。金釵:指金釵石斛,莖扁平,色金黃,兩端較細,形似髻發(fā)上的“金釵”。連珠狀:指巴戟天、甘遂根,形似串起來的珠子,故稱“連珠”。橫環(huán)紋:指根類藥材根頭下著生致密的環(huán)狀橫紋。如西黨參、奶參等沙眼:指銀柴胡表面呈凹陷,小點狀(內含沙子),習稱“沙眼”。釘角:指鹽附子周圍突起的支根痕,俗稱“釘角”。銅皮鐵骨獅子頭:指質優(yōu)的田三七。.常用中藥鑒定術語一、植物類中藥.92常用中藥鑒定術語一、植物類中藥虎掌:指虎掌天南星,塊莖呈扁球形,由主塊莖及多個附著的側塊莖組成,形似“虎掌”。棕眼:根莖類藥材表面密集的窩眼點,如半夏、天南星。菊花心:指藥材橫切面具細密的放射狀紋理,形似菊花,故稱“菊花心”。如黃芪、甘草、防風等。車輪紋:指藥材橫切面具稀疏放射狀與射線相間排列呈車輪狀紋理,故稱“車輪紋”,如粉防己等羅盤紋:指商陸橫切面呈異性維管排成數(shù)層同心環(huán)紋,俗稱“羅盤紋”。云錦花紋:指何首烏橫切面花紋如云錦(云朵)狀,俗稱“云錦花紋”或“云朵花紋”。.常用中藥鑒定術語一、植物類中藥.93常用中藥鑒定術語一、植物類中藥錦紋:指優(yōu)質大黃橫切面有許多黃色、棕紅色相互交錯形成的星點狀錦紋,俗稱“錦紋”或“檳榔渣”。筋脈點:根及根莖類藥材橫切面上的棕色或灰白色點狀紋理,如川牛膝、天花粉。金心玉欄:指藥材橫切面皮部白色,木部黃色,稱之“金心玉欄”或“金井玉欄”,如桔梗等:皮松肉緊:指藥材橫切面皮部疏松,木部結實,稱之“皮松肉緊”,如質優(yōu)的西黨參、黃芪等:朱砂點:指藥材橫切面具紅色的油點,習稱“朱砂點”,如生曬術、蒼術等。.常用中藥鑒定術語一、植物類中藥.94常用中藥鑒定術語一、植物類中藥網狀紋理:指根或根莖類藥材除去外皮后,可見網狀樣紋理。如大黃、云木香、升麻等。吐絲:指菟絲子經水泡煮后種皮破裂,露出黃白色卷旋狀的胚,形似“吐絲”.縮皮凸肉:指正品山柰皮皺縮,切面類白色、光滑細膩,中央略凸起,習稱“縮皮凸肉”。細密網紋:指果實種子類藥材,表面具“細密網紋”。如莨菪子等。金錢環(huán):指香圓枳殼果實頂端花柱基痕周圍有一圓圈環(huán)紋,俗稱“金錢環(huán)”。網狀皺紋:指果實種子類藥材,表面具“網狀皺紋”。如鴉膽子、紫蘇子。.常用中藥鑒定術語一、植物類中藥.95常用中藥鑒定術語一、植物類中藥蜘蛛網狀:指關木通橫切面導管與射線排列成“蜘蛛網狀”。偏心環(huán):指雞血藤橫切面可見半圓形的環(huán),俗稱“偏心環(huán)”。糙皮:藥材表面灰黃色或棕黃色、粗糙,粗皮易成片狀剝落,如地骨皮。蠶形:指根或根莖類藥材,形似“蠶”形。如野光參、蠶羌等。蝦形:指蓼科植物拳參,呈扁圓柱形,密生細環(huán)紋,多彎曲如“蝦”形,故名。釘刺:指多種海桐皮具有“釘刺”的特征。如刺楸、刺桐、樗葉花椒、朵椒、木棉等。竹節(jié)狀:指根或根莖類藥材,表面具“竹節(jié)狀”。如竹節(jié)香附、竹節(jié)三七、竹節(jié)羌活等。.常用中藥鑒定術語一、植物類中藥.96常用中藥鑒定術語一、植物類中藥皮刺:皮類藥材表面的一種硬而少的突出物,稱皮刺,如海桐皮。大理石紋:某些藥材的橫斷面,具有大理石樣的紋理,如檳榔。云頭鶴莖:某些藥材的根莖下部兩側膨大形似如意頭,向上漸細如仙鶴的脖子,如白術。烏鴉頭:某些藥材的根形似烏鴉的頭部,習稱“烏鴉頭”,如川烏、草烏。同心環(huán):某些藥材橫斷面上的異形維管,排列成數(shù)層同心性圓形的環(huán)圈紋,如川牛膝。吐脂起霜:某些藥材干燥后在表面析出的白色物,如蒼術。.常用中藥鑒定術語一、植物類中藥.97常用中藥鑒定術語一、植物類中藥一包針:藥材千年健根莖的折斷面,呈纖維束樣外露,形似一包針。馬尾狀:白薇根莖下部兩側簇生多數(shù)細長的根,形似馬的尾巴。珍珠盤:指藥材根頭部膨大,具有多數(shù)隆起的莖基及芽痕,因狀似珍珠散于盤中而稱珍珠盤,如銀柴胡。花白點:指藥材斷面中心數(shù)個散生的放射狀木質部黃白相間,與周圍形成色彩對比,如胡黃連。崗紋:澤瀉的塊莖表面呈環(huán)形紋理突起。星點:根莖類藥材橫切面上髓部有多數(shù)異型維管束形成的小點狀紋理,形似小星,如大黃。.常用中藥鑒定術語一、植物類中藥.98常用中藥鑒定術語一、植物類中藥金包頭:知母根莖一端有密集淺黃色莖葉殘痕,形似金包頭部。雞頭黃精:黃精的根莖略呈圓錐狀,形如雞頭。石榴嘴:山楂的頂端有凸起的殘留宿萼,中央凹陷,形似石榴宿萼。連三朵:某些花類藥材的花序常2~3朵連生,如款冬花。珍珠疙瘩:合歡皮表面密生的棕色或棕紅色的橢圓形橫向皮孔。雞腸樸:厚樸的根皮呈單筒狀,常彎曲,形如雞腸。靴樸:厚樸的近根部干皮一端展開如喇叭口,形似靴口狀。.常用中藥鑒定術語一、植物類中藥.99常用中藥鑒定術語一、植物類中藥雞骨常山:常山的根質地堅硬,形如雞骨狀。青翹:連翹表面綠褐色,多不開裂者。蟹殼黃:瓜蔞皮表面皺縮均勻,橙黃色,形如蒸熟的螃蟹殼。金盞銀盆(金盞銀盤):指黃芪的橫切面皮部淡白色,木部黃色。頂手:金銀花的花蕾肉質較厚,干燥后較硬,握之有頂手的感覺。亮星:指藥材橫切后在陽光下透視,見到的粘液質小點,因能發(fā)亮稱亮星,如土茯苓。亮銀星:指皮類藥材由于表面有結晶析出,置光下顯亮銀光,如牡丹根皮、厚樸。.常用中藥鑒定術語一、植物類中藥.100常用中藥鑒定術語一、植物類中藥檳榔碴:大黃的切面顯示出的紅白相間紋理。油頭:藥材根頭部偶有黑色發(fā)粘的油狀物稱油頭,如川木香。糊頭:指川木香加工干燥后,根頭多具焦黑糊狀物,俗稱“糊頭”。浦湯花:指杭菊花蒸花時,沸水上漫,燙熟了的菊花,習稱“浦湯花長嘴:老鸛草的宿存花柱長2~4cm,由下往上卷,形似鸛喙。.常用中藥鑒定術語一、植物類中藥.101常用中藥鑒定術語一、植物類中藥干貨:指藥材的干濕度,以傳統(tǒng)經驗公認干燥度為準,所含水分,以不致導致霉爛變質為準。雜質:指藥材所含非藥物部分。如泥土、沙石、灰渣、木屑、柴草、礦渣等雜質。統(tǒng)稱“雜質”。粉性:指藥材含豐富的淀粉,稱“粉性”。如山藥、天花粉等。柴性:指藥材質地木質化,堅硬顯“柴性”。如防風、紫花前胡等。纖維性:指藥材折斷顯露出不整齊的“纖維”。如秦皮、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心電圖室獎懲制度的制定意見
- 2025年度汽車維修廠汽車尾氣排放檢測與治理合同
- 金華浙江金華永康市古山鎮(zhèn)人民政府工作人員招聘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金華2025年浙江金華浦江縣縣屬醫(yī)療衛(wèi)生單位招聘護理等專業(yè)人員16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浙江浙江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招聘勞務派遣員工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杭州2025年浙江杭州市教育局所屬事業(yè)單位招聘166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中國雙層床架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一次性使用PE手套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年規(guī)則導線剝皮機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罐頭盒蠟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4年西寧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高職單招(英語/數(shù)學/語文)筆試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4年臨沂市高三一模(學業(yè)水平等級考試模擬試題)物理試卷
- 廣州獵德大橋三維曲面塔清水混凝土施工技術
- 我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臨床診療指南2022解讀
- Python數(shù)據(jù)挖掘實戰(zhàn)全套教學課件
- 高級茶藝師技能鑒定(協(xié)會版)備考題庫-下(多選、判斷題匯總)
- 特種設備作業(yè)人員體檢表(叉車)
- c30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
- 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學校師德師風警示教育講座培訓課件
- 豬飼料購銷合同書
- 電商運營銷售計劃Excel模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