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樹知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生態(tài)文明(東北林業(yè)大學)》章節(jié)測試題及答案_第1頁
《智慧樹知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生態(tài)文明(東北林業(yè)大學)》章節(jié)測試題及答案_第2頁
《智慧樹知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生態(tài)文明(東北林業(yè)大學)》章節(jié)測試題及答案_第3頁
《智慧樹知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生態(tài)文明(東北林業(yè)大學)》章節(jié)測試題及答案_第4頁
《智慧樹知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生態(tài)文明(東北林業(yè)大學)》章節(jié)測試題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第頁

《智慧樹知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生態(tài)文明(東北林業(yè)大學)》章節(jié)測試題及答案

第一章測試

1、"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出自于《尚書》。()

A.正確

B.錯誤

正確答案:A

2、季羨林先生認為天人合一論是中國文化對人類最大的貢獻。()

A.正確

B.錯誤

正確答案:A

3、天人合一自然觀第一層含義就是人與天地共同構(gòu)成了一個自然整體,割裂了人與自然,就形成不了一個系統(tǒng)的概念。()

A.正確

B.錯誤

正確答案:A

4、《道德經(jīng)》的作者是()。

A、老子

B、莊子

C、荀子

D、墨子

正確答案:A

5、"夫人生于地,懸命于天,天地合氣,命之曰人。'這段話出自于《素問》。()

A.正確

B.錯誤

正確答案:A

6、《巴黎協(xié)定》是2015年12月12日在巴黎氣候變化大會上通過,2016年4月22日,()多個國家領(lǐng)導人在紐約聯(lián)合國總部簽署的氣候變化協(xié)定。

A、150

B、160

C、170

D、180

正確答案:C

7、《西銘》是北宋大思想家張載的著作。()

A.正確

B.錯誤

正確答案:A

8、所以真正的道德不是所謂"禮'如何約束,而應(yīng)是"道'如何要求,是"道'的實踐活動。()

A.正確

B.錯誤

正確答案:A

9、《游鐘山》"終日看山不厭山,買山終待老山間。山花落盡山長在,山水空流山自閑。'的作者是()。

A、杜甫

B、李白

C、王安石

D、陶淵明

正確答案:C

10、解放一詞語出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shù)安石榴》:"十月中,以蒲藳裹而纏之;二月初乃解放。'()

A.正確

B.錯誤

正確答案:A

第二章測試

1、《易經(jīng)》又稱《易》,成書于西周初至晚周,距今約3000年前。()

A.正確

B.錯誤

正確答案:A

2、古人認為君子處世要效法"坤'的意義,應(yīng)增厚美德,以厚德對待他人。()

A.正確

B.錯誤

正確答案:A

3、中國古人認為天地最大,天地間有形的東西,沒有比大地更厚道的了,也沒有什么不是承載在大地上的,所以可以用"坤'來比喻君子的美德。()

A.正確

B.錯誤

正確答案:A

4、"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我國哪位思想家的理論?()

A、老子

B、荀子

C、孔子

D、孟子

正確答案:D

5、"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出自()。

A、《中庸》

B、《道德經(jīng)》

C、《論語》

D、《大學》

正確答案:C

6、老子的《道德經(jīng)》中,"道德'一詞與今天我們所說的"道德'完全相同。()

A.正確

B.錯誤

正確答案:B

7、"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出自()。

A、《道德經(jīng)》

B、《易經(jīng)》

C、《論語》

D、《中庸》

正確答案:A

第三章測試

1、生態(tài)美學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學形態(tài),生態(tài)美學用審美的眼光審視人類與生活環(huán)境的關(guān)系,在人的審美活動中強調(diào)()的和諧統(tǒng)一。

A、人自身

B、人與自然

C、人與社會

D、人與家庭

正確答案:ABC

2、"樸素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這句話出自于()。

A、《莊子》

B、《墨子》

C、《荀子》

D、《老子》

正確答案:D

3、《富春山居圖》的作者是黃公望。()

A.正確

B.錯誤

正確答案:A

4、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系統(tǒng)總結(jié)和闡述造園法則與技藝的著作是《園冶》。()

A.正確

B.錯誤

正確答案:A

5、"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這句話出自于()。

A、《論語》

B、《墨子》

C、《荀子》

D、《孟子》

正確答案:C

6、《說文解字》的作者是許慎。()

A.正確

B.錯誤

正確答案:A

7、中和美的哲學基礎(chǔ)是儒家的()。

A、禮樂教化

B、倫理綱常

C、內(nèi)圣外王

D、中庸之道

正確答案:D

8、和的意思就是相同。()

A.正確

B.錯誤

正確答案:B

9、"違而不犯,和而不同。'這句話的作者是()。

A、孫過庭

B、王羲之

C、米芾

D、趙佶

正確答案:A

10、黃庭堅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

A.正確

B.錯誤

正確答案:A

第四章測試

1、"道法自然'中的"道'指的是道路。()

A.正確

B.錯誤

正確答案:B

2、"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句話出自《老子》。()

A.正確

B.錯誤

正確答案:B

3、"天地與我共生,萬物與我為一'這句話出自()。

A、《論語》

B、《老子》

C、《道德經(jīng)》

D、《莊子齊物論》

正確答案:D

4、"知止不殆'這句話出自《論語衛(wèi)靈公》。()

A.正確

B.錯誤

正確答案:B

5、道家提出的"知和曰常、知常曰明',是道家生態(tài)文明思想的一個重要原則。()

A.正確

B.錯誤

正確答案:A

6、保護自然是人與自然相處時應(yīng)秉持的首要態(tài)度。()

A.正確

B.錯誤

正確答案:B

7、尊重自然就是要按自然規(guī)律辦事。()

A.正確

B.錯誤

正確答案:B

第五章測試

1、由余與秦穆公論及儉與國家得失關(guān)系的對話出自()。

A、《韓非子.解老》

B、《韓非子.喻老》

C、《韓非子.十過》

D、《韓非子.孤憤》

正確答案:C

2、武訓辦學的故事是儉能廣的典型代表。()

A.正確

B.錯誤

正確答案:A

3、晏子認為君子之道應(yīng)該堅持()。

A、吝

B、嗇

C、吝嗇

D、愛

正確答案:B

4、道家把"無知無欲'作為人最自然的狀態(tài)。()

A.正確

B.錯誤

正確答案:A

5、"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于禽獸'出自()。

A、孔子

B、荀子

C、孟子

D、朱熹

正確答案:C

6、《汰侈》一文中記述的豪強斗富的兩位主角是()。

A、司馬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