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吉林省通化市成考專升本文科綜合第二輪測試卷(含答案)_第1頁
2021年吉林省通化市成考專升本文科綜合第二輪測試卷(含答案)_第2頁
2021年吉林省通化市成考專升本文科綜合第二輪測試卷(含答案)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1年吉林省通化市成考專升本文科綜合第二輪測試卷(含答案)學校:________班級: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號:________

一、單選題(20題)1.若乙坡植被被破壞成為荒坡,則對其合理的開發(fā)整治措施是()

A.放牧山羊B.種植喜陽的經濟林C.修梯田種植水稻D.營造混交林

2.影響加油站布局的主要因素是()A.A.機動車流量B.居民區(qū)人口數(shù)量C.汽車制造廠的位置D.煉油廠的位置

3.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期,美英盟軍在法國諾曼底登陸,開辟了歐洲第二戰(zhàn)場,這實踐了

A.德黑蘭會議決議B.開羅會議決議C.雅爾塔會議決議D.波茨坦會議決議

4.奉唐太宗之命,將《道德經》翻譯成梵文的是()

A.玄奘B.鑒真C.僧一行D.遣唐使

5.下列起義中,張?zhí)椎阮I導的是()

A.廣州起義B.南昌起義C.秋收起義D.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

6.我國臺灣省多山地,主要是因為()A.A.地形多山

B.屬于沖積島

C.處在印度洋板塊、亞歐板塊、太平洋板塊碰撞處

D.處在印度洋板塊、亞歐板塊張裂處

7.當北京處于高溫多雨的季節(jié)時()A.A.開普敦是炎熱少雨季節(jié)

B.北印度洋盛行東北風

C.尼羅河正處于豐水期

D.廣東盛行西北風

8.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期,斯大林、羅斯福、丘吉爾三人一起參加的國際會議是()①開羅會泌②德黑蘭會議③雅爾塔會議④波茨坦會議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③

9.非洲薩赫勒地區(qū)荒漠化嚴重,非洲聯(lián)盟成員國希望通過實施“綠色長城”計劃,來遏制撒哈拉沙漠擴張。圖6示意薩赫勒地區(qū)范圍和尼日爾南部城市津德爾(13°48’N,8°59’E)的氣溫和降水分布。據(jù)此完成35~37題。薩赫勒地區(qū)的降水主要集中在A.1-3月B.4-6月C.7-9月D.10-12月

10.佛教傳人我國的時間是()

A.西漢初年B.西漢末年C.東漢初年D.東漢末年

11.下列關于“四一二”政變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四一二”政變是蔣介石發(fā)動的

B.“四一二”政變是汪精衛(wèi)發(fā)動的

C.“四一二”政變發(fā)生在上海

D.“四一二”政變發(fā)生在1927年

12.

43

下面有關我國三大平原的敘述,正確的是()

13.我國實現(xiàn)了把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yōu)樯a資料公有制是在()

A.1953年底B.1956年底C.1957年D.1958年

14.

15.19世紀末20世紀初工業(yè)生產總值居世界第一位的是()A.A.美國

B.德國

C.英國

D.日本

16.司馬光主持編寫的《資治通鑒》的體裁是()

A.紀傳體B.編年體C.紀事本末體D.典制體17.司馬遷編著的《史記》的體裁是()A.A.編年體B.記事本末體C.紀傳體D.典制體

18.佛教傳人我國的時間是()

A.西漢初年B.西漢末年C.東漢初年D.東漢末年

19.

32

形成全球表層洋流的動力主要來自

A.地轉偏向力B.海水密度差異C.海底擴張D.大氣環(huán)流20.第二次工業(yè)革命時期最著名的電器發(fā)明家愛迪生的國籍是()A.A.美國B.英國C.瑞士D.挪威二、簡答題(2題)21.簡述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的背景、會議的主要內容及其歷史意義。(12分)

22.簡述1949年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召開的政治、軍事背景及會議的主要內容,并評述會議召開的重要意義。

三、圖表題(2題)23.讀下圖,分析下列問題(1)氣候類型①()氣候,其分布抵西海岸的原因除了受大氣環(huán)流的影響外,還由于西岸受()(洋流)的影響。(2)②()氣候,③()氣候,④()氣候,⑤()氣候。(3)氣候④與⑤緯度位置相似,皆位于海邊,而氣候類型不同,其原因是東西兩岸的大氣環(huán)流形式不同,東岸受()風影響,而西岸夏季受()控制,冬季受()風影響。(4)澳大利亞礦產資源豐富,被稱為()國家,主要出口礦產有()和()。

24.讀圖4,回答下列問題。

⑴寫出國家名稱:A()B()C()D()(2)B國境內的洲界線為(),其在世界交通中的重要性是()局限性是()(3)B國家的人口和城市絕大多數(shù)集中在();A國最重要的礦產資源是()(4)圖5為3處旅游勝地,屬于B國家的是()(選擇填空),今天景觀乙破壞嚴重的原因是()

(5)E河上游流經氣候區(qū),該氣候一年分兩季的原因是四、非選擇題(5題)25.

26.讀圖5,回答問題。(1)A是_____海峽,其西側隔海相望的國家是_____。(2)B是_____河,其流向大體為_____,該河上游C處為所在國農業(yè)地帶中的_____帶。(3)D處地形區(qū)為_____高原,它與E山同屬于_____山系,E山處于_____和_____兩大板塊間的_____邊界上。(4)F島附近有世界四大漁場中的_____漁場,其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讀下面美洲和西印度群島周圍地區(qū)圖,完成下列要求。(1)著名的石油生產國是A______;B______;C______。(2)著名的蔗糖生產國是D______E______。(3)F______海;G______運河。(4)A國農業(yè)生產的特點是______和______,成為世界上輸出________最多的國家。

28.下圖是地處北緯33°~35°,東經105°~110°范圍內的我國某地地形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0分)

(1)根據(jù)圖中等高線的分布以及南北部的地形,判斷這是我國的_________山脈.

(2)圖上B處地形區(qū)的名稱________.主要的糧食作物是_________.

(3)圖上A處的溫度帶________,干濕地區(qū)_________,植被類型_________.圖上B處的溫度帶_________,干濕地區(qū)_________,植被類型_________.

29.簡述魏晉南北朝和隋唐時期我國江南地區(qū)農業(yè)的發(fā)展。五、問答題(2題)30.讀地球繞日公轉示意圖(圖3),回答下列問題。

(1)A點的日期是______,B點的節(jié)氣(北半球)是______,C點的季節(jié)(北半球)是______,D點的日期是______

(2)當?shù)厍蛴葿運行到C的過程中,其極晝范圍由______向______逐漸擴大。

(3)當?shù)厍蛴葾運行到B的過程中,其公轉速度的變化狀況是______。

(4)當?shù)厍蛴蒁運行到A的過程中,太陽直射點由______向______逐漸移向______。3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凡分田,照人口,不論男女,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則多分,人寡則寡分,雜以九等?!贸蟾靼??!瓌帐固煜鹿蚕硖旄干现骰噬系鄞蟾?,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也。

——摘自《天朝田畝制度》

(1)上述制度是在中國近代哪一次革命運動中制定的?

(2)上述所引材料的主要內容是針對當時中國的什么背景而制定的?

(3)怎樣評價這個制度?

參考答案

1.D為防止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惡化,必須采取退耕還林的措施。由于乙坡在丘陵東北部,不適宜種植喜陽的經濟林,而應大力營造針闊混交林。

2.A

3.A本題考查了與歐洲第二戰(zhàn)場開辟相關的史實。1943年11月28日~12月1日在德黑蘭舉行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的蘇、美、英政府首腦會議。會議主要討論了軍事問題,通過了在1944年5月1日前在歐洲開辟第二戰(zhàn)線的決議,即諾曼底登陸。

4.A這是一道有關唐代對外交流方面的題目。列舉的四個選項中,三個是唐代的僧人。鑒真是東渡日本,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杰出貢獻的人物;他的主要業(yè)績是設計、指導、建設了日本奈良的唐招提寺。僧一行是唐代杰出的天文學家,其成就主要是測量了子午線的長度。玄奘才是著名的翻譯家,他不僅將大量的印度梵文佛經譯成中文,還將一些漢文典籍譯成梵文,《道德經》就是其中之一。玄奘對中國和印度之間的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貢獻。

5.AB項是周恩來等人領導的,C項是毛澤東領導的。D項是陳獨秀、周恩來等人領導的。

6.C臺灣島位于印度洋板塊、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碰撞處,地殼活動比較活躍,多火山、地震.

7.C南非的開普敦是地中海氣候,冬季多雨.北印度洋盛行西南季風.廣東一帶盛行偏南風.尼羅河所處的熱帶草原氣候區(qū)正是多雨季節(jié).

8.D斯大林沒有參加①,④召開時羅斯福已去世,故只有②③是三人共同參加的。

9.C薩赫勒地區(qū)的年降水量大多為100~500毫米。根據(jù)氣溫和降水分布圖(圖6)可知,11月至次年4月無降水,5月、6月、10月降水均在50毫米以下,7月、8月、9月降水較多,8月甚至達到200毫米,故選C.

10.B佛教產生于古代印度,道教產生于古老中國。佛教傳人中國的時間與道教產生的時間經常放在一起讓考生回答。應該掌握佛教傳人中國早于道教產生,道教在東漢初年才正式作為一種宗教形態(tài)出現(xiàn)。西漢末年,佛教傳人我國中原地區(qū)。對中國文化的發(fā)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道教是我國土生土長的宗教,東漢時期在民間興起。來源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道家思想和神仙方術,對我國后世文化也有深遠的影響,故也要掌握道家與道教產生的時間。

11.B本題主要考查的是考生對“四一二”政變這一歷史事件的掌握情況,包括誰、在哪一年、在什么地方發(fā)動的等問題,A、C、D項均是這方面的內容。

12.A

13.B

14.C

15.AA項的工業(yè)總產值在19世紀中期為世界第四位,1894年上升到第一位.B項在19世紀末期上升到第二位,D項由19世紀中期的第一位下降到19世紀末期的第三位.

16.B

17.C

18.B佛教產生于古代印度,道教產生于古老中國。佛教傳人中國的時間與道教產生的時間經常放在一起讓考生回答。應該掌握佛教傳人中國早于道教產生,道教在東漢初年才正式作為一種宗教形態(tài)出現(xiàn)。西漢末年,佛教傳人我國中原地區(qū)。對中國文化的發(fā)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道教是我國土生土長的宗教,東漢時期在民間興起。來源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道家思想和神仙方術,對我國后世文化也有深遠的影響,故也要掌握道家與道教產生的時間。

19.D

20.B

21.(1)背景: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團后,黨中央恢復了鄧小平的職務。國內開始出現(xiàn)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國民經濟得到初步恢復。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為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奠定了思想基礎。(2)主要內容:①全會確定了解放思想、開動腦筋、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指導方針;高度評價了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②果斷地停止“以階級斗爭為綱”的錯誤方針,決定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全會還做出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③決定撥亂反正,并審查和解決黨內一批重大冤假錯案,以及一些重要領導人的功過是非問題。(3)意義:十一屆三中全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它標志著中國歷史進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新時期。新時期的基本路線的思想也是在這次會議上開始形成的。

22.(1)背景:政治上:1949年3月召開的中共七屆二中全會,為奪取全國革命的勝利和建設新中國在政治思想上做了準備,解決了由新民主主義革命轉變?yōu)樯鐣髁x革命的重大問題。軍事上:1949年4月,人民解放軍取得渡江作戰(zhàn)的勝利,攻占了南京,致使國民黨政權覆滅。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在北平召開。(2)主要內容:通過了《共同綱領》,選舉了國家領導人,通過了國旗、國歌、國都。(3)意義: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具有代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職權的作用。會議的召開,表明人民民主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鞏固和擴大?!豆餐V領》起了臨時憲法的作用。

23.(1)熱帶沙漠西澳大利亞寒流(2)熱帶草原溫帶海洋性地中海亞熱帶季風氣候(3)季副熱帶髙氣壓帶西(4)坐在礦車里的煤鐵本題是對澳大利亞地理的綜合考查。澳大利亞的氣候是在緯度、大氣環(huán)流、地形和洋流等因素的共同影響下形成的,氣候類型多樣。(1)問中,氣候類型①分布到西海岸的主要原因是除了受大氣環(huán)流的影響,還受西澳大利亞寒流的影響,寒流對流經地區(qū)的氣候有降溫減濕的作用。(3)問中,④和⑤都屬于亞熱帶氣候,⑤位于大陸東岸,西部是大分水嶺,夏季這里盛行經過東澳大利亞暖流上空的偏東風,多地形雨;冬季,由于副熱帶高壓帶北移,這里多偏西風,有較多鋒面雨。(4)問中,澳大利亞是世界著名的礦產品出口國,礦產品出口值在國家收入中占有較大比重,因此被稱為“坐在礦車里的國家”。煤的產量居南半球各國首位,鐵的儲量和產量居世界前列。24.(1)沙特阿拉伯埃及伊拉克土耳其(2)蘇伊士運河溝通紅海和地中海,大大縮短了從歐洲、北美洲到印度洋、太平洋西岸各國的航程運河水深度有限,25萬噸以上大型貨輪難以通行,仍需繞道好望角(3)尼羅河沿岸及河口三角洲石油(4)乙地處熱帶沙漠,晝夜溫差大、風力強,風化和侵蝕作用強烈(5)熱帶草原由信風帶和赤道低氣壓帶交替控制,形成旱、雨兩季本題考查西亞、北非地區(qū)的主要國家,埃及的基本國情、蘇伊士運河的重要意義及北非自然環(huán)境的主要特征等知識點。根據(jù)海陸輪廓可辨認出圖示區(qū)域在亞、非之間,西亞、北非號稱“兩洋、三洲、五海”之地,是世界交通要沖,標明的幾個國家都是本區(qū)的大國,其國土輪廓、位置應熟記。本區(qū)作為洲界線的水上要道主要有土耳其海峽和蘇伊士運河,其中以蘇伊士運河的意義更為重大,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的破壞主要是由當?shù)囟囡L沙的環(huán)境條件造成的。E河為尼羅河,是世界第一長河,其源頭位于非洲中部、東非高原上的維多利亞湖,屬于熱帶草原氣候類型,這種氣候的成因應為氣壓帶、風帶的季節(jié)移動。

25.26.【答案】(1)白令俄羅斯(2)密西西比自北向南乳畜(3)墨西哥科迪勒拉太平洋板塊美洲板塊消亡(4)紐芬蘭有寒、暖流交匯【解析】根據(jù)海陸輪廓可確定這是北美洲,據(jù)此可確定A為白令海峽,西側為俄羅斯遠東地區(qū)。密西西比河的流向可從圖中直接讀出;美國農業(yè)的地區(qū)分布則是重中之重,C處為五大湖以南的美國東北部地區(qū),從自然條件和市場需求等角度分析可知,此處應發(fā)展乳畜業(yè)。北美洲的紐芬蘭漁場是由南下的拉布拉多寒流和北上的墨西哥灣暖流交匯,引起海水激蕩使浮游生物增多、餌料豐富形成的。27.(1)美國;墨西哥;委內瑞拉(2)古巴;巴西(3)加勒比;巴拿馬(4)現(xiàn)代化地區(qū)生產專業(yè)化農產品解答本題的關鍵是進行圖上國家定位。解析:根據(jù)圖形輪廓,A是美國,B是墨西哥,C是委內瑞拉,D是古巴,E是巴西。然后結合已經掌握的美洲地理知識,回答其他問題。

28.(1)秦嶺

(2)渭河平原小麥

(3)亞熱帶濕潤地區(qū)常綠闊葉林暖溫帶半濕潤地區(qū)落葉闊葉林

【解析】根據(jù)圖中提供的經緯度位置和華山等已知條件,該圖是秦嶺地區(qū)的地形圖.圖中B處位于秦嶺北部,海拔在500米以下,應是渭河平原.圖中A處位于秦嶺南部,海拔在1000米以下.秦嶺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線,此線南北分別是亞熱帶和暖溫帶、濕潤區(qū)和半濕潤區(qū)、常綠闊葉林和落葉闊葉林分布區(qū).29.要點:魏晉南和隋唐時期,江南農業(yè)的開發(fā)從江東擴展到整個長江流域,進而波及嶺南和閩江流域。(2分)具體表現(xiàn)為:(1)江南土地大量開墾,耕作技術進步,鐵農具推廣和施肥技術興起。如_唐時期江僑會耕細作技術進一步成熟,出現(xiàn)了曲轅犁。(3分)(2)農田水利興修較多,農作物品種增多,土地利用率提高,產量提高。(2分)(3)南方相對安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