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機構的違約責任_第1頁
第三方支付機構的違約責任_第2頁
第三方支付機構的違約責任_第3頁
第三方支付機構的違約責任_第4頁
第三方支付機構的違約責任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精選優(yōu)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精選優(yōu)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專心---專注---專業(yè)專心---專注---專業(yè)精選優(yōu)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專心---專注---專業(yè)第三方支付的違約責任——從消費者視角出發(fā)在社會經濟活動中,結算歸屬于貿易范疇。貿易的核心是交換。交換是交付標的與支付貨幣兩大對立流程的統(tǒng)一。在自由平等的正常主體之間,交換遵循的原則是等價和同步。同步交換,就是交貨與付款互為條件,是等價交換的保證。趙錫軍:《掃描美國互聯網金融――理論與邏輯》,載《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2014;傳統(tǒng)的支付方式往往是簡單的即時性直接付轉,一步支付。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結算模式無法滿足交易的需求,開始被越來越多的隔面異步交換所取代。但是,在異步交換的過程中,若無信用保障,容易引發(fā)非等價交換風險。現實中買方付款后不能按時按質按量收到貨,賣方先交貨后不能按時如數收到價款,被拖延、折扣或拒付等引發(fā)經濟糾紛的事件時有發(fā)生。為迎合市場異步交換的需求,第三方支付應運而生。買賣雙方在缺乏信用保障或法律支持的情況下,第三方充當資金支付“中間平臺”,買方將貨款付給買賣雙方之外的第三方,第三方提供安全交易服務,其運作實質是在收付款人之間設立中間過渡賬戶,使匯轉款項實現可控性停頓,只有雙方意見達成一致才能決定資金去向。徐迎陽:《我國互聯網金融模式發(fā)展策略研究》,《工業(yè)和信息化部電信規(guī)劃研究院,北京徐迎陽:《我國互聯網金融模式發(fā)展策略研究》,《工業(yè)和信息化部電信規(guī)劃研究院,北京》2014在電子商務活動中,整個交易流程的順利進行需要交易各方的積極配合。具體來說,采用第三方交易平臺進行支付要涉及到消費者、網絡商家、第三方支付平臺和銀行的支持。其一般交易流程如圖所示:①消費者在電子商務網站上選購商品,提交訂單;②消費者選擇利用第三方平臺作為交易中介,向第三方平臺提交支付信息;③第三方支付平臺獲取買方支付信息并向相關銀行發(fā)送支付請求;④—⑤銀行或信用卡公司驗證消費者賬戶,將資金從銀行賬戶轉到第三方賬戶,第三方支付平臺將資金轉入消費者賬戶;⑥資金從消費者賬戶轉入第三方支付平臺的信用賬戶;⑦第三方支付平臺將消費者的轉賬信息傳遞給商家,并通知商家發(fā)貨;⑧商家收到通知后按照訂單發(fā)貨;⑨消費者收到并驗證商品后向第三方支付平臺發(fā)送確認支付請求;⑩第三方支付平臺將消費者已轉入信用賬戶上的貨款劃入商家賬戶,交易完成。國內第三方支付平臺一般自己宣稱是提供的中介服務。但是我們可以看到,在處理第三方支付業(yè)務的整個過程中,第三方支付所起的作用包括:托管貨款、代收代付、存取貨幣、清算結算、信用擔保,與銀行類金融機構的職能非常相似。但目前的第三方支付的性質界定與監(jiān)管標準又未具體明確,處于網絡運營與金融業(yè)務交接的灰色地帶,其服務實質上類似于金融服務中的清算結算業(yè)務。幺攀:《P2C第三方支付的應用及風險研究》,山東大學碩士畢業(yè)論文,2010;同時,提供服務時出現的大量沉淀資金一定程度上具備了資金儲蓄的性質。兩者都是《商業(yè)銀行法》規(guī)定的銀行專營業(yè)務,必須經過銀監(jiān)會的批準才能從事。成立之初,第三方支付在主體資格的問題上模糊不清幺攀:《P2C第三方支付的應用及風險研究》,山東大學碩士畢業(yè)論文,2010;參見《第三方支付風險管理研究》,謝靜,云南大學碩士畢業(yè)論文,2012。我國并無專門法律調整各當事人之間的法律關系,一般是由《合同法》和《侵權法》調整,對第三方支付平臺的責任承擔也缺乏相應的規(guī)定。本文著重分析,從消費者視角出發(fā),第三方支付作為消費者和網絡商家的橋梁,需要承擔的民事法律責任。一、在正常交易過程中,未經消費者授權,第三方擅自支付的責任承擔消費者的資金劃入商家賬戶中,需要消費者經過eq\o\ac(○,1)向商家提交訂單、eq\o\ac(○,2)向第三方提交支付信息,以及最后eq\o\ac(○,9)向第三方支付平臺發(fā)送確認支付請求三個步驟,最終才能實現。三個步驟缺一不可。例如,消費者在網店上購買某品牌手機,發(fā)現是假貨后要求退貨,網店不予理睬。向售后投訴之后,卻一直未處理。一個月后,第三方支付平臺自動將貨款轉入網店賬戶。上述案例中,網店未履行約定義務的情況下,消費者有權撤銷自己所授權的支付。對于這類在正常交易過程中未經消費者授權的資金劃撥,第三方支付違反合同約定,應當承擔相應的損害賠償責任。二、消費者在第三方支付平臺的賬戶被盜、資金被盜劃的責任承擔這類屬于在交易過程之外,未經消費者授權的資金劃撥。在紙制化支付指令下,支付組織可以通過核對或鑒定簽名來判斷指令是否是本人或者代理人。而在電子支付中,沒有安全程序的檢測,很難確定指令發(fā)送者的身份。王慶:《電子交易中第三方支付法律責任研究》,中國政法大學碩士畢業(yè)論文王慶:《電子交易中第三方支付法律責任研究》,中國政法大學碩士畢業(yè)論文,2010。我國的第三方支付企業(yè)都否定自己是銀行,只承認是中介代理商,這樣就逃避了許多責任,適用于消費者和銀行的規(guī)則不再適用于第三方支付。言外之意,第三方支付是代理人,消費者是被代理人,授權代理的一切法律后果須由消費者承擔。而判斷指令是否為授權支付指令,第三方支付平臺具有話語權,處于優(yōu)勢地位。許歡:《第三方電子支付的責任歸屬研究》,上海交通大學碩士畢業(yè)論文,2011;判斷的依據,就是第三方支付平臺自己提供的“安全程序”,至于該“安全程序”是否具有“商業(yè)合理性”,只是第三方支付平臺單方面的描述與認定。因此許歡:《第三方電子支付的責任歸屬研究》,上海交通大學碩士畢業(yè)論文,2011;在現有科學技術條件下,立足本行業(yè)現發(fā)展階段,具有“商業(yè)合理性”,就認定第三方支付平臺提供的“安全程序”為合法的(需由第三方權威組織的鑒定)。指令發(fā)出后經過程序的檢測,若通過此“安全程序”,所產生的一切法律后果由消費者承擔。否則,第三方支付平臺須承擔責任?!景咐繌埵砾i訴支付寶(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等網絡服務合同糾紛案北大法寶(2014)涼民初字第2986號。案情概述:原告網上購買照相機,按照淘寶網的提示,通過網上銀行向被告支付寶(中國)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打款204元和19925元。同日該兩筆款通過支付寶又轉入中國工商銀行孟云龍(案外人)的賬戶內,支付寶公司兩次收取服務費27元,由于支付寶未將貨款轉入賣方而轉入他人賬戶,導致賣方不給原告發(fā)貨,原告遂起訴要求被告退還打入支付寶賬戶的購物款19925元和204元。案情分析:原告與被告支付寶公司達成的網絡服務協(xié)議是被告提供的不容協(xié)商的格式合同,對于被告免責的條款屬免除運營商責任的無效條款?;陔p方的網絡服務合同關系,被告應當保障原告賬號及財產的安全。被告支付寶(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作為網絡經營者,負有安全注意義務,保證其網絡系統(tǒng)、服務器和程序的安全性,保障買賣雙方的利益。原告在被告支付寶(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進行了注冊,亦使用了被告提供的賬號密保,并用手機綁定賬號內交易信息,故可以認為原告對其賬號內財產的安全保護已采取了必要的措施,在此情況下,原告打入支付寶賬戶內的貨款20129元被他人支取,支付寶收取了服務費,究其原因,有多種可能,其中被告支付寶(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作為經營者未盡到安全注意義務,其經營的網絡系統(tǒng)、服務器和程序的安全性能不足,或他人利用網絡技術非法入侵均可能導致該財產的損失。相對于原告,被告支付寶(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對原告的財產丟失更具有舉證的優(yōu)勢。本案中,被告支付寶(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均未對網絡運行過程中與損害事實相關聯的內容,舉證證明自己提供有安全保障的運行環(huán)境,也未因違反義務而造成原告的財產損失,因此,被告支付寶(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應承擔本案中舉證不能的法律后果。法院判決:被告賠償原告的損失。三、第三方支付平臺未支付、遲延支付以及未通知、遲延通知的責任承擔在電子支付的實踐中,常常出現支付、通知失誤或遲延的現象。第三方支付中,在消費者發(fā)出、承認指令的前提下,第三方支付平臺存在未完全支付、未及時支付以及未通知、未及時通知等違約行為,理應依照合同規(guī)定承擔責任。但在現實中,第三方支付企業(yè)提供的格式合同,完全把該承擔的責任轉嫁給了消費者,如依照合同規(guī)定來處理第三方支付企業(yè)的違約責任,對消費者是不公平的。王慶:《電子交易中第三方支付法律責任研究》,中國政法大學碩士畢業(yè)論文,2010;如支付寶協(xié)議中規(guī)定系統(tǒng)因外部因素,內部因素致使無法正常運作,使消費者無法使用各項服務時,不承擔損害賠償責任。馬新彥、戴嘉宜:《第三方電子支付中的責任歸屬問題研究》,《吉林大學法學院,吉林長春》,2014;這一條款的作用在于,即使出現失誤、遲延,第三方支付平臺依據合同,也不被認作違約。根據《合同法》法第四十條《合同法》第四十條:“格式條款具有本法第五十二條和第五十三條規(guī)定情形的,或者提供格式條款一方免除其責任、加重對方責任、排除對方主要權利的,該條款無效”;,應認定消費者王慶:《電子交易中第三方支付法律責任研究》,中國政法大學碩士畢業(yè)論文,2010;馬新彥、戴嘉宜:《第三方電子支付中的責任歸屬問題研究》,《吉林大學法學院,吉林長春》,2014;《合同法》第四十條:“格式條款具有本法第五十二條和第五十三條規(guī)定情形的,或者提供格式條款一方免除其責任、加重對方責任、排除對方主要權利的,該條款無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