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守恒定律講義_第1頁
質量守恒定律講義_第2頁
質量守恒定律講義_第3頁
質量守恒定律講義_第4頁
質量守恒定律講義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質量守恒定律【知識梳理】考點一質量守恒定律內容.質量守恒定律(1)內容:在反應中,參加化學反應的總和等于反應后總和,這個規(guī)律叫做質量守恒定律。(2)適用范圍:適用于化學變化而不適用于物理變化。如1克水加熱后變成了1克水蒸氣,這一變化前后雖然質量相等,但不能說這一變化符合質量守恒定律。(3)注意事項①強調的是“質量守恒”,對反應物和生成物均是氣體的反應來說,反應前后氣體質量總和保持不變,但其體積—相等。11■hhuhiiiiiiiiiiiiiiiiiiiiiiii②強調“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這里不是各物質質量的簡單相加,而是指已參與反應的 質量,不包括沒有參與反應的(反應剩余的)那部分質量??键c二質量守恒的原因.質量守恒定律的實質從原子、分子角度來看,化學反應的過程就是反應物分子里的原子 生成物分子的過程?;瘜W反應前后原子的并沒有改變,所以,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的質量總和必然相等。理解質量守恒定律抓住“五個不變”“兩個一定改變”及“一個可能改變”,即“521”:化學反應前后(1)一定不變‘宏觀:、...微觀:、、(2)一定改變\宏觀:-微觀: (3)可能改變: 考點三質量守恒的驗證實驗例1:如圖所示,將錐形瓶置于天平托盤上,用祛碼平衡,然后把滴管內的溶液滴入瓶內,使兩種溶液混合,觀察現(xiàn)象。問:1、再將錐形瓶放回天平托盤上,觀察是否平衡?2、實驗現(xiàn)象: 例2:如圖所示,將錐形瓶置于天平托盤上,用祛碼平衡,然后將紅磷引燃,觀察現(xiàn)象。1、錐形瓶底部為何要鋪細砂?2、氣球有何現(xiàn)象?為何有此現(xiàn)象?3、與過氧化氫制取氧氣的實驗相比,本活動中的兩個實驗裝置有什么特點?這樣做有什么好處?【精選例析】【例1】以下是俄國化學家羅蒙諾索夫曾開展的實驗:①用天平稱取質量為m1的金屬錫粉。②將錫粉放在密閉容器里進行完全燃燒,生成了白色固體物質。稱量容器的總質量為m2。③打開容器,聽到了空氣進入容器發(fā)出的“絲絲的聲響”,稱量所得白色物質的質量為m3。④把白色物質放回原容器里(容器中空氣的組成恢復到初始狀態(tài)),重新稱量容器的總質量為m4。(1)根據(jù)所學知識判斷:錫的燃燒是 變化。(2)羅蒙諾索夫分析數(shù)據(jù)后發(fā)現(xiàn),生成白色物質的質量m3= ,于是提出了“參加反應的物質的總質量,等于反應后產(chǎn)物的總質量”的觀點?!?3)后經(jīng)多位科學家的共同努力,最終確立了質量守恒定律。請從微觀角度解釋該定律:【解析】(1)錫粉燃燒有新物質生成,是化學變化。(2)白色物質的質量等于參加反應的氣體質量加上金屬錫粉的質量,即m3=m4-m2+m1。(3)因為化學反應的過程是原子重新組合的過程,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shù)目不變,所以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相等?!纠?】在一密閉容器中,有X、O2、CO2、H2O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某種反應,反應一段時間后,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下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物質XO2CO2H2O反應前的質量/克193462反應后的質量/克11待側2820A.表中的待測值為32B.X中一定含有C、H、O元素C.該反應是分解反應D.反應中CO2和H2O的質量比為11:9【解析】由表可知,CO2質量增加22克,H2O的質量增加18克,X的質量減少8克,可得O2的質量減少22克十18克-8克=32克,故待測值為2;生成物中O元素質量的增加量=22克X32+18克x*=32克,與參加反應的44 18O2質量相等,故X中不含O元素;該反應的反應物有兩種,不屬于分解反應;反應中CO2和H2O的質量比為22克:18克=11:9。【例3】在一個密閉容器中放入M、N、Q、P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化學反應,一段時間后,測得有關數(shù)據(jù)如表所示,則下列認識不正確的是(A)???物質MNQP反應前質量/克181232反應后質量/克%26212A.該變化是分解反應B.%的值為13C.參加反應的M、P的質量比為1:4D.物質Q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解析】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由表格信息可知反應后N增加了25克,是生成物;Q不變,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小P質量減少了20克,是反應物;參加反應的P的質量小于生成物N,所以M為反應物,且反應了5克,反應后M的質量%為13克,該反應由兩種物質生成一種物質,為化合反應,參加反應的M、P的質量比為5克:20克=1:4。課后習題一.選擇題(共20小題,每題2分,共40分)占燃1.物質X在4.8g氧氣中恰好完全燃燒,反應方程式為X+3O2a^RO2+2SO2,測得RO2和SO2的質量分別為TOC\o"1-5"\h\z2.2g和6.4g,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 )A.X的相對分子質量為76 B.參加反應的X的質量為3.9gC.X中含有R元素、S元素和O元素D.產(chǎn)物為氣態(tài)時都是空氣污染物.學校的元旦聯(lián)歡會上,晶晶同學表演了“水能生火”的魔術。該反應原理為:2H2O+2X-4NaOH+O2T,貝UX的化學式為( )A.Na2O B.Na2O2 C.Na D.Na4O4.有一已部分氧化的鎂帶12克(假設不含其他雜質),其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為20%,加入到足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應,得到的硫酸鎂的質量為( )A.24克 B.23.2克 C.32.2克 D.48克.在化學反應前后不發(fā)生改變的是()①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②反應前后構成物質的微粒個數(shù);③反應前后各物質中的原子個數(shù);④元素的種類;⑤各物質的質量;⑥各原子的質量。A.①③④⑤ B.①③④⑥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⑥.在不同時刻,某反應中的甲、乙、丙、丁四種物質的質量如下表。已知甲的相對分子質量為丁的2倍。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甲的質量/g乙的質量/g丙的質量/g丁的質量/g反應前6410116t時刻3226bc反應后16a1dA.a等于34,c等于32B.甲是反應物,乙和丁是生成物,此反應的基本類型是分解反應C.丙可能是催化劑D.該反應方程式中甲與丁的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為2:1.在一定條件下,在一個密閉容器內發(fā)生某反應,測得反應過程中各物質的質量如表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物質甲乙丙丁反應前質量/g2020203反應后質量/g待測12313A.該反應是化合反應,丁可能是催化劑B.甲、乙兩種物質中元素種類一定與丙物質中元素種類相同C.乙物質可能是單質 D.反應后甲物質的質量為3g.在密閉容器內,有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加熱一段時間后停止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60g60g反應目」庾量g 反應后質量gA.x等于20g B.反應生成的丙和丁的質量比為16:9C.乙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 D.繼續(xù)加熱至完全反應,還會有11g丙物質生成.A、B、C三種物質各l5g,它們化合時只生成30g新物質D,若再增加10gB,則反應停止后,原反應物中只剩余A.根據(jù)上述條件推斷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第一次反應停止后,A剩余6g B.第二次反應后,D的質量為50gC.反應中A和B的質量比是3:2 D.反應中A和C的質量比是5:2.把A、B、C、D四種物質放在密閉容器中,在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并測得反應物和生成物在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下表所示:物質ABCD反應前質量/g19.78.721.60.4反應后質量g待測17.403.6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物質C一定是化合物,物質D可能是單質B.反應后密閉容器中A的質量為10gC該化學反應的反應物有一種D.若物質A與物質C的相對分子質量之比為194:216,則反應中A和C的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為1:2.三種物質在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反應前后質量比例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反應前 反應后 j二…一―A.CaO為生成物 B.該反應是分解反應C.反應后容器中固體質量減少D.反應后容器中氧元素質量分數(shù)增大.質量守恒定律的探究實驗-紅磷燃燒實驗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玻璃管只具有導氣作用 B.紅磷燃燒時產(chǎn)生大量白色煙霧C.所稱量藥品可以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盤上D.在錐形瓶底部鋪有一層細沙,其作用是防止錐形瓶底部局部受熱炸裂.下列說法中符合“1+1=2”的事實的是( )A.常溫下,1L水和1L酒精混合后液體的總體積為2LB.點燃時,1體積氫氣和1體積氧氣完全反應生成2體積水C.點燃時,lg硫粉和lg氧氣完全反應后生成二氧化硫的質量為2gD.常溫下,lg氫氧化鈉稀溶液和lg硫酸銅稀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的質量為2g.下列敘述不符合質量守恒定律的是()A.在空氣中加熱6.4g銅,生成氧化銅的質量為8gB.取20克石灰石于燒杯中再向其中加入50克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反應后燒杯中物質總質量為66.7克1g氫氣與1g氧氣恰好反應可生成2g水32g硫與32g氧氣恰好反應可生成64g二氧化硫TOC\o"1-5"\h\z.在化學反應2X+Y=2W+Z中,12gX與18gY恰好完全反應生成2gW,則生成Z的質量為( )A.1g B.6g C.18g D.28g.3.0g某物質完全燃燒后生成4.4gCO2和1.8g水,則對該物質相關判斷正確的是( )A.該物質只含碳、氫元素 B.該物質由碳、氫、氧元素組成C.該物質一定含有碳、氫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該物質分子中碳原子和氫原子的個數(shù)比為1:1.在氧氣中充分燃燒3g某化合物,生成了8.8g二氧化碳和5.4g水,則該化合物的組成元素是( )A.只含有碳、氫元素 B.一定含有碳、氫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C.一定含有碳、氫、氧三種元素 D.無法確定.甲醚是一種無色氣體,具有輕微的醚香味,它與液化石油氣的物理性質很相似。可做清潔燃料,能替代柴油作占燃車用能源,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甲醚完全燃燒的反應可表示為:C2HxO+yO2 2CO2+3H2O,其中x,y的數(shù)值分別是( )A.6、3 B.6、6 C.5、7 D.3、3TOC\o"1-5"\h\z.CO和CO2的混合氣體共36g,通過足量的灼熱氧化銅,充分反應后,得到氣體的總質量是44g,則原混合氣體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質量比是( )A. 1: 2 B. 1: 1 C. 2:1 D. 3: 5.現(xiàn)有含氧化鈣的碳酸鈣樣品120g,經(jīng)過高溫煅燒直到不再產(chǎn)生氣體為止,得到84g的固體,則原樣品中含鈣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為( )A.40% B.70% C.50% D.66.7%.在空氣中放置較長時間的鋅片,表面會形成一層薄膜,其中含有Zn2(OH)2CO3.若該物質通過化合反應生成。反應物除了Zn外,還有N2、O2、CO2、H2O中的( )A.一種 B.兩種 。三種 D.四種二.填空題(共7小題,滿分27分)(4分)相信有一天我們可以把CO2中的C,H2O中H,O2中的O直接用來合成葡萄糖(化學式為C6H1206b或者可以將H2O中H變?yōu)镠2,這樣,困擾當今世界的糧食、能源危機等許多問題將迎刃而解。這樣的假設,是根據(jù)化學變化中的基本觀念思考的。就H2O中H變?yōu)镠2,你的設想是 。(4分)碳酸氫鈉受熱易分解,充分加熱24.8g含碳酸鈉的碳酸氫鈉固體,完全反應后剩余固體的質量為18.6g,則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g;將50g鎂、鋅的混合物與足量的稀硫酸反應得到混合溶液,蒸發(fā)后得到218g固體(已換算成無水硫酸鹽)。則反應產(chǎn)生氫氣的質量是 。(3分)一定條件下,4.6g某有機物與XgO2恰好完全反應,生成5.4gH2O和8.8gCO2,則X=;該有機物中一定含 元素;該反應中氧氣與二氧化碳的分子個數(shù)比為 。(4分)請運用“守恒”的思想回答下列問題.(1)將24.5g氯酸鉀跟6g二氧化鎰混合后充分加熱,冷卻后稱得剩余固體質量為20.9g,則生成氧氣的質量為 g;(2)飛船常利用反應2Na2O2+2CO2=2X+O2來提供氧氣,根據(jù)推出X的化學式為Na2cO3.(2分)某實驗過程如下:取ag錫粉置于密閉容器中,稱得容器和固體的總質量為bg,煅燒使錫粉與O2充分反應;冷卻后打開容器時發(fā)現(xiàn)有空氣沖入,待容器內氣體組成恢復到反應前,稱得容器和固體的總質量為cg;取出所有固體,稱得固體為dg,則c等于。(3分)請運用“守恒”的思想回答下列問題。(1)若某物質受熱分解生成CO2和H2O,則組成該物質的元素是 ;(2)將30g氯酸鉀跟6g二氧化鎰混合后充分加熱,冷卻后稱得剩余固體的質量為26.4g,則生成氧氣的質量為 g。(3)古代“銀針驗毒”的原理是:4Ag+2H2s+O2-2X+2H2O,根據(jù)推出X的化學式為Ag2S。(7分)在“質量守恒定律”的課堂教學中,老師引導同學們進行“化學反應中,反應物與生成物的質量關系”的實驗探究。同學們按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和選用藥品進行了規(guī)范的操作、準確的稱量和細致的觀察。A實驗:白磷剛引燃,立即將錐形瓶放到天平上稱量,天平不平衡。結論一:質量不守恒;待錐形瓶冷卻后,重新放到托盤天平上稱量,天平平衡。結論二:質量守恒。你認為哪個結論是正確的 。而導致另一TOC\o"1-5"\h\z種結論錯誤的原因是 。B、C實驗中發(fā)生了相同的化學反應(2HCl+Na2cO3=2NaCl+H2O+CO2T),但化學反應結束后稱量,發(fā)現(xiàn)B實驗中天平指針指向(填“偏左”或“偏右”)。而C實驗中天平仍然平衡,分析其原因是 。D組同學完成鎂帶燃燒實驗后發(fā)現(xiàn)鎂帶質量增加了,你認為鎂帶燃燒符合“質量守恒定律”嗎?一 —三.實驗探究題(共4小題,滿分33分)(10分)在學習質量守恒定律的內容時,我們曾經(jīng)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回答下列問題:(1)圖甲中反應后天平的指針 ("偏左”偏右”“不變”),原因是 ,圖甲發(fā)生

的化學反應方程是 。(2)圖乙中在實驗設計時,錐形瓶底放層細沙的原因是;玻璃管上方系一癟氣球的目的是 。(3)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學反應前后,一定不變的是 (填序號)。①原子種類②原子數(shù)目③分子種類④分子數(shù)目⑤元素種類⑥物質總質量用 乙(6分)甲乙兩位同學為了驗證質量守恒定律,分別設計了如圖1、圖2的實驗裝置,進行實驗。六石灰石粉末稀鹽酸I牛g”已六石灰石粉末稀鹽酸I牛g”已一T£適量的稀鹽酸飛/ 00mL錐形瓶—足量的石灰石圖1 圖2(1)甲同學:①按圖1連接好裝置,檢查裝置氣密性的方法是 ;②向錐形瓶中加入石灰石粉末,注射器吸入少量稀鹽酸;③將裝置放在天平左盤,通過加減祛碼和移動游碼使天平平衡;④快速下推注射器活塞,使反應發(fā)生,此時觀察到的現(xiàn)象為;⑤反應結束后,再進行第2次稱量,發(fā)現(xiàn)質量沒有發(fā)生變化,于是證明質量是守恒。(2)乙同學:按圖2裝置進行實驗,稱量反應物至天平平衡,然后將氣球中的粉末倒入錐形瓶中充分反應,再次稱量發(fā)現(xiàn)天平的指針向右傾斜,得出質量并不守恒。反應后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 。(7分)如圖所示:(1)實驗A:調節(jié)杠桿平衡,通入CO2一段時間后活性炭包下沉原因是 。(2)實驗B:加熱細銅絲團,段時間后移走酒精燈,觀察到銅絲表面變?yōu)楹谏–uO),細銅絲團 (填“上升”或“下沉”)。C、D、E三組實驗分別將實驗進行充分反應并冷卻后最終天平不能平衡的是 (填序號)。

硫酸溶濤鐵就E硫酸溶濤鐵就E(4)經(jīng)過分析,在C組實驗的整個過程中,小氣球的變化情況是 。(5)A、B、C、D、E五個實驗中,能用質量守恒定律來解釋的是 ,請你從原子的角度說明理由 。31.(10分)如圖是教材中常見的實驗裝置圖,請回容下列問題:31硬質玻璃管A B C 硬質玻璃管A B C D(1)A裝置是過濾裝置,請指出圖中一處錯誤:TOC\o"1-5"\h\zB裝置是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要想成功的觀察到鐵絲劇烈燃燒的現(xiàn)象,應注意的操作是 (寫一條即可);C裝置是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實驗過程中要不斷推拉注射器活塞的目的是 ;D裝置是某同學設計的驗證質量守恒定律的實驗,該實驗不能成功驗證質量守恒定律,原因是 。通過實驗改進可以完成該定律的驗證,以下合理的做法是 。(填字母序號)A.裝置不變僅將碳酸鈉換成金屬鋅B.裝置不變僅將碳酸鈉換成硝酸鋇溶波C.藥品不變,將燒杯換成錐形瓶,并在瓶口套上一只氣球D.以上均不合理

參考答案【知識梳理】考點一質量守恒定律內容.(1)化學,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3)①不一定相等。②那一部分質量,不包括沒有參與反應的(反應剩余的)那部分質量??键c二質量守恒的原因.反應物分子里的原子重新組合原子的種類和數(shù)目并沒有改變理解質量守恒定律抓住“五個不變”“兩個一定改變”及“一個可能改變”,即“521”:<五個“<五個“不變”反應物、生成物的總質量不變元素種類不變「原子種類不變微觀I原子數(shù)目不變、原子質量不變兩個“一(宏觀:物質種類一定改變I定改變”[微觀:構成物質的粒子一定改變一個“可能改變”:分子總數(shù)可能改變考點三質量守恒的驗證實驗1:1、天平仍然保持平衡2、生成藍色絮狀沉淀例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