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xué)語文-精】管晏列傳課件_第1頁
【大學(xué)語文-精】管晏列傳課件_第2頁
【大學(xué)語文-精】管晏列傳課件_第3頁
【大學(xué)語文-精】管晏列傳課件_第4頁
【大學(xué)語文-精】管晏列傳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十九管晏列傳《史記》十九管晏列傳《史記》1題解本篇選自《史記》卷62(列傳第二),是春秋時期齊國兩位名相管仲和晏嬰的合傳。題解本篇選自《史記》卷62(列傳第二),是春秋時期齊國兩位名2《史記》簡介《史記》,原名《太史公書》,司馬遷著,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全書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字,其中《本紀》十二篇,《表》十篇,《書》八篇,《世家》三十篇,《列傳》七十篇?!妒酚洝泛喗椤妒酚洝罚短饭珪?,司馬遷著,是我國第一3本紀——除《項羽本紀》,為歷代最高統(tǒng)治者帝王的政績表——各個歷史時期的簡單大事記書——個別事件的始末文獻,分別敘述天文、歷法、水利、經(jīng)濟、文化、藝術(shù)等方面的發(fā)展與現(xiàn)狀世家——主要敘述貴族王侯的歷史列傳——主要是各種不同類型、不同階層人物的傳記,少數(shù)則是敘述國外和少數(shù)民族君長統(tǒng)治的歷史本紀——除《項羽本紀》,為歷代最高統(tǒng)治者帝王的政績4《史記》作者司馬遷字子長,漢左馮翊夏陽(今陜西韓城縣)人。生于漢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45年)或更晚一些(前135年?),卒于武帝征和(前92—89年)、后元(前88、87年)年間,無從查考?!妒酚洝纷髡咚抉R遷字子長,漢左馮翊夏陽(今陜西韓城縣)人。生5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熟悉史事,懂天文地理,武帝建元(公元前140—135年)初年,任太史令,推崇黃老之學(xué)。他曾據(jù)《國語》、《世本》、《戰(zhàn)國策》、《楚漢春秋》等撰史籍,未能完成。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漢武帝東巡、封禪泰山,司馬談因病留在洛陽未能參加,又急又氣,命在旦夕。適司馬遷從西南游學(xué)歸來,司馬談即將自己著述歷史的理想和愿望留給司馬遷。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熟悉史事,懂天文地理,武帝建元(公元前146

三年后,司馬遷繼任為太史令,并開始在“金匱石室”即國家藏書處閱讀、整理歷史資料。約在公元前104年左右開始寫《史記》。過了五年,公元前99年(天漢2年),李陵抗擊匈奴,兵敗投降,朝廷震驚。司馬遷認為,李陵投降出于一時無奈,必將尋找機會報答漢朝。武帝問及,司馬遷為李陵辯護,武帝大怒,以為這是替李陵游說并借以打擊貳師將軍李廣利。

三年后,司馬遷繼任為太史令,并開始在“金匱石室”即國家藏書7天漢三年(公元前98年),司馬遷下“蠶室”(宮刑獄名)受“腐刑”,這是一種奇恥大辱。但因為《史記》未寫完,司馬遷沒有自殺,出獄后升為中書令(名義上比太史令高,但均由刑馀之人充之)。約在太始四年(前193年)左右,完成《史記》。天漢三年(公元前98年),司馬遷下“蠶室”(宮刑獄名)受“腐8《史記》記事,上自傳說中的黃帝,下至武帝太初(前104—前101)年間,全面地記敘了我國上古至漢初三千年來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多方面的歷史發(fā)展,是我國古代歷史的偉大總結(jié)。《史記》記事,上自傳說中的黃帝,下至武帝太初(前104—前19《管晏列傳》

題解

管指管仲晏指晏嬰,此二人合傳,出自《史記》,二人皆任齊國宰相,前半部分寫管仲,后半部分分寫晏嬰,二人不交叉,最后是司馬遷對二人的贊美之詞。

管仲是春秋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在經(jīng)濟、政治、軍事等方面進行過一系列改革,使齊國數(shù)年之內(nèi),國富兵強,獲得“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的春秋首霸地位。他打出“尊王攘夷”旗號,救邢存衛(wèi)援燕,率各國諸侯抵抗戎狄族侵擾,對保衛(wèi)中原地區(qū)先進的經(jīng)濟、文化,免受落后部族的掠奪和蹂躪,作出了有益的貢獻。管仲是繼周公之后中國最杰出的政治家兼思想家。

孔子稱之以“仁”,梁啟超譽之為“中國之最大的政治家”、“學(xué)術(shù)思想界一巨子”《管晏列傳》題解管指管仲晏指晏嬰,此二10第一段管仲夷吾者,潁上人也。少時常與鮑叔牙游,鮑叔知其賢。管仲貧困,常欺鮑叔,鮑叔終善遇之,不以為言。已而鮑叔事齊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糾。及小白立為桓公,公子糾死,管仲囚焉。鮑叔遂進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齊,齊桓公以霸,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謀也。管仲名夷吾,是潁上人。他年輕時常跟鮑叔牙做生意,鮑叔知道管仲有才能。管仲貧困,經(jīng)常占鮑叔的便宜,而鮑叔始終對他很好,不因為這些事而有怨言。不久,鮑叔侍奉齊國公子小白,管仲侍奉公子糾。等到公子小白立為齊桓公,公子糾死了,管仲被囚禁起來。于是鮑叔向齊桓公舉薦管仲。管仲被重用以后,在齊國推行自己的政治,齊桓公因此在諸侯中稱霸,多次集合諸侯會盟,統(tǒng)一和匡正天下,依靠的是管仲的謀略。第一段管仲夷吾者,潁上人也。少時常與鮑叔牙游,鮑叔知其11管仲夷吾——管仲(?—公元前645年):名夷吾,春秋前期齊相,著名政治家,曾佐齊桓公成就霸業(yè),桓公尊稱他為“仲父”,死后謚號曰“敬”,所以又稱管敬仲?!爸佟保?。“仲”是排行,他是以排行為字。管仲夷吾——管仲(?—公元前645年):名夷吾,春秋前期齊相12

鮑叔牙——“叔牙”,字。其中“牙”是字,“叔”是排行。古時一般稱人均稱字。游——交游、往來。做生意。賢——有才能。不指品德。鮑叔牙——“叔牙”,字。其中“牙”是字,“叔”是排行。古時13常欺鮑叔——《史記索隱》引《呂氏春秋》:“管仲與鮑叔同賈南陽,及分財利而管仲嘗欺鮑叔多自取。鮑叔知其有母而貧,不以為貪也。”遇——對待。本來是碰到義,引申為對待,再引申為相知相遇(都有兩方)。不以為言——不把管仲占便宜的事當(dāng)作談?wù)摰膬?nèi)容,即不和別人說。言,談?wù)?、說。常欺鮑叔——《史記索隱》引《呂氏春秋》:“管仲與鮑叔同賈南陽14已而——已,不久、后來。而,詞尾。事——侍奉,為……服務(wù)。公子小白——齊襄公次弟。公子糾——齊襄公弟,小白庶兄?;腹u號。謚法“辟土服遠曰桓”,是表示褒揚的。襄公也是謚號。謚法“因事有功曰襄,辟土有德曰襄”。已而——已,不久、后來。而,詞尾。15進——舉薦。可認作使動用法,使……進。既用——被任用以后。任政——執(zhí)政。以霸——以之霸,因而霸。進——舉薦??烧J作使動用法,使……進。16九合諸侯——召集諸侯會盟。九合,即糾合(依陸宗達先生說)。一說:九,多次。一匡天下——統(tǒng)一和匡正天下,指使各諸侯國以齊為盟主,事奉周天子?!耙豢铩笔遣⒘性~組。管仲之謀也——名詞謂語句,不是判斷句的謂語,而是說明描寫句的謂語,對主語進行解釋、說明。譯為“靠的是管仲的謀略”。九合諸侯——召集諸侯會盟。九合,即糾合(依陸宗達先生說)。一17第二段管仲曰:“吾始困時,嘗與鮑叔賈,分財利多自與,鮑叔不以我為貪,知我貧也。吾嘗為鮑叔謀事而更貧困,鮑叔不以我為愚,知時有利不利也。吾嘗三仕三見逐于君,鮑叔不以我為不肖,知我不遭時也。吾嘗三戰(zhàn)三走,鮑叔不以我為怯,知我有老母也。

管仲說:“我以前貧困時,曾經(jīng)和鮑叔合伙作生意,鮑叔不認為我貪心,因為他知道我家中貧困。我曾經(jīng)為鮑叔出謀劃策卻使他更困窘貧窮,鮑叔不認為我愚蠢,因為他知道時機有有利和不利之分。我曾經(jīng)多次出仕而多次都被君主趕走,鮑叔不認為我沒有能力,知道我還沒有遇到機會。我曾經(jīng)多次參加作戰(zhàn)而多次都逃跑了,鮑叔不認為我膽小,他知道我有老母親要贍養(yǎng)。第二段管仲曰:“吾始困時,嘗與鮑叔賈,分財利多自與,18公子糾敗,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鮑叔不以我為無恥,知我不羞小節(jié)而恥功名不顯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滨U叔既進管仲,以身下之。子孫世祿于齊,有封邑者十余世,常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賢而多鮑叔能知人也。公子糾失敗,召忽為他而死,我卻甘心受侮辱被抓住,鮑叔不認為我不知羞恥,他知道我不以小節(jié)受辱為羞而以功名在天下不顯為恥。生我的人是父母,了解我的人是鮑先生啊。”鮑叔舉薦管仲之后,使自己的地位居于管仲之下。管仲的子孫世世代代在齊作官享用俸祿,有封邑的有十幾代,有很多都是著名的大夫。天下的人不推崇管仲有才能,而推崇鮑叔善于了解人才。公子糾敗,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鮑叔不以我為無恥,知我不羞小19賈——做生意,經(jīng)商。自與——即與自。與,動詞,給予。“與鮑叔賈”的“與”是介詞。以我為貪——把我這種行為看作貪婪。知我貧也——狀語,說明原因。賈——做生意,經(jīng)商。20吾嘗為鮑叔謀事而更貧困——我曾經(jīng)為鮑叔出謀劃策卻使他更困窘、貧窮。貧,困窘。困,貧窮。見逐于君——被國君驅(qū)逐。見,表示被動。于,引出動作的主動者。不肖——沒有能力。本指不賢、不善。走——逃跑。死之——為動用法。為……而死。吾嘗為鮑叔謀事而更貧困——我曾經(jīng)為鮑叔出謀劃策卻使他更困窘、21幽囚——拘禁?!墩f文》“幽,隱也?!睙o恥——不知道恥辱。恥,辱也。羞小節(jié)而恥功名——不以小節(jié)受辱為羞而以功名不顯為恥。羞、恥,都是意動用法。以身下之——使自己的官職居于管仲之下。介賓詞組“以身”修飾動賓詞組“下之”,二者之間是偏正關(guān)系。幽囚——拘禁。《說文》“幽,隱也。”22子孫世祿于齊——管仲的子孫世世代代在齊作官,享用俸祿。本句的主語承前省,是指管仲,非指鮑叔。世,名詞作狀語,世世代代。多——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為多,贊揚。子孫世祿于齊——管仲的子孫世世代代在齊作官,享用俸祿。本句的23第三段管仲既任政相齊,以區(qū)區(qū)之齊在海濱,通貨積財,富國強兵,與俗同好惡。故其稱曰:“倉廩實而知禮節(jié),衣食足而知榮辱,上服度則六親固。四維不張,國乃滅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順民心?!惫收摫岸仔?。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管仲在齊國作宰相執(zhí)政以后,憑借著小小的齊國在海邊的條件,使貨物流通來積累財物,使齊國經(jīng)濟富裕軍隊強大,喜好和百姓保持一致。所以《管子》說:“糧倉充實了百姓就會懂得禮儀、節(jié)操,吃飽穿暖百姓能就會懂得分辨光榮和恥辱,統(tǒng)治者的作為合乎禮節(jié)法度,那么六親父母妻兒兄弟六親的關(guān)系就會牢固。如果禮、義、廉、恥國家的這些綱紀不能樹立,國家就會滅亡。國家下達政令就像水的源頭,順著民心流淌?!彼运l(fā)布的政令平易通俗而便于實行。百姓想要的,就按照他們的需求給他們;百姓不想要的,就順著他們的愿望革除。第三段管仲既任政相齊,以區(qū)區(qū)之齊在海濱,通貨積財,富國強兵,24其為政也,善因禍而為福,轉(zhuǎn)敗而為功。貴輕重,慎權(quán)衡。桓公實怒少姬,南襲蔡,管仲因而伐楚,責(zé)包茅不入貢于周室。桓公實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于柯之會,桓公欲背曹沫之約,管仲因而信之,諸侯由是歸齊。故曰:“知與之為取,政之寶也?!惫苤賵?zhí)政的時候,善于把災(zāi)禍轉(zhuǎn)化為安福,把失敗轉(zhuǎn)化為成功。他重視分清事情的輕重,謹慎衡量、斟酌。齊桓公實際上是對少姬這件事發(fā)怒,向南進攻蔡國,管仲趁機討伐楚國,責(zé)備楚國不向周室進貢包茅?;腹鋵嵪虮闭饔懮饺秩ソ饩妊鄧?,而管仲趁機讓燕國修召公之政向周王室納貢。在柯地的盟會上,桓公本來想背棄和曹沫的盟約,管仲卻趁機讓桓公表現(xiàn)出守信用遵從這個盟約,諸侯因為這個原因都歸順齊國。所以說:“知道給予就是獲得,這是治理國家的關(guān)鍵?!逼錇檎?,善因禍而為福,轉(zhuǎn)敗而為功。貴輕重,慎權(quán)衡?;腹珜嵟?5相齊——在齊國擔(dān)任宰相。區(qū)區(qū)——形容小。通貨——使貨物流通,指發(fā)展商業(yè)。通,使……流通。富國強兵——使國家富強,使軍隊強大。富、強,都是使動用法。禮節(jié)——禮儀、節(jié)操。上服度則六親固——唐張守節(jié)《史記正義》“上之服御物有制度,則六親固也?!鄙?,指在上位者。服,服御、使用。度,制度,是名詞用作動詞,指合乎制度。六親,指父母妻兒兄弟。相齊——在齊國擔(dān)任宰相。26四維——《管子·牧民》“國有四維……一曰禮、二曰義,三曰廉,四曰恥?!本S,綱紀。下令如流水之原——頒布的政令就像水的源頭,順著民心流淌。論卑而易行——論著平易通俗并且容易實行?!氨啊焙汀耙仔小敝g是并列關(guān)系?!罢摗焙汀氨岸仔小笔侵髦^關(guān)系。因禍而為?!罁?jù)禍而造出福。指從“禍”的基點出發(fā)而取得“?!钡男Ч?。貴輕重——重視分清事情的輕重。貴,形容詞活用為動詞。慎權(quán)衡——謹慎衡量、斟酌。慎,形容詞用作動詞。四維——《管子·牧民》“國有四維……一曰禮、二曰義,三曰廉,27怒少姬——怒于少姬這件事,指蔡國將少姬改嫁?!蹲髠鳌べ夜辍贰褒R侯與蔡姬乘舟于囿,蕩公。公懼,變色,禁之,不可。公怒,歸之,未絕之也,蔡人嫁之。”南襲蔡——南,向南,方位名詞作狀語。因而伐楚——齊桓公伐蔡后,管仲趁機又伐楚。因,趁機。苞茅,裹成捆的菁茅,楚地所產(chǎn)。入貢,指向周天子納貢。縮酒,古代祭祀時束茅立于祭前,沃酒于茅上,酒滲而下,如神飲酒,故稱縮酒。因而信之——趁這個機會使桓公表現(xiàn)出守信用。知與之為取——“與之為取”是“知”的賓語。“與”和“為取”是主謂關(guān)系。怒少姬——怒于少姬這件事,指蔡國將少姬改嫁?!蹲髠鳌べ夜?8北征山戎——山戎,即北戎。古代北方少數(shù)民族。“征”,褒義詞,最初用于“上(天子)”攻“下(諸侯)”,“有道”攻“無道”?!豆騻鳌べ夜哪辍贰肮耪咧芄珫|征則西國怨,西征則東國怨?!薄赌印て呋肌贰皫鞜o備兵,雖有之不能征無義?!?/p>

“伐”,中性詞,《左傳》“齊師伐我”,后因“征伐”常連用,“伐”也逐漸褒義?!蹲髠鳌でf公29年》“凡師有鐘鼓曰伐,無曰侵,輕曰襲?!?/p>

“侵”,貶義詞,不宣而戰(zhàn),不要借口,不要鐘鼓,直接侵犯別人的領(lǐng)土?!耙u”——貶義詞。襲擊、偷襲。比“侵”更富于秘密性質(zhì),是乘人不備而偷偷地突然進攻?!肮ァ?,進攻、攻打。中性詞,偏重于在軍事上的攻堅戰(zhàn)。是軍事進攻的泛稱。北征山戎——山戎,即北戎。古代北方少數(shù)民族。“征”,褒義29第四段管仲富擬于公室,有三歸,反坫,齊人不以為侈。管仲卒,齊國遵其政,常強于諸侯。后百余年而有晏子焉。管仲家里的富足可以和齊侯公室相比,有三處居所,行反坫禮,齊國人并不認為他奢侈(因為他使齊國人民也都富裕了)。管仲去世以后,齊國遵從他的政策,很長時間在諸侯中處于強勢。過了一百多年以后齊國又出現(xiàn)了晏子。第四段管仲富擬于公室,有三歸,反坫,齊人不以為侈。管仲卒,齊30公室——猶言公族,指齊公家族成員。三歸——三處住所。一說三姓女也,婦人謂嫁曰歸。一說臺名。反坫——周代諸侯宴會時的禮節(jié)。在正堂兩旁設(shè)有放空酒杯的土臺叫“坫”。諸侯互相敬酒后,將空酒杯反置其上。管仲不是諸侯而用此禮,可見他的權(quán)勢和地位。公室——猶言公族,指齊公家族成員。31第五段晏平仲嬰者,萊之夷維人也。事齊靈公、莊公、景公,以節(jié)儉力行重于齊。既相齊,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其在朝,君語及之,即危言;語不及之,即危行。國有道,即順命;無道,即衡命。以此三世顯名于諸侯。晏平仲名嬰,是萊郡夷維人。他侍奉齊靈公、莊公、景公,因為節(jié)約儉樸、努力操勞而在齊國受到重用。他在齊國作了宰相之后,吃飯不吃兩道肉菜,他的妻妾不穿絲做的衣服(穿粗布衣服)。他在朝廷上,國君問到他,他就謹慎地陳述己見;國君說話沒有談到,他就按原則公正辦事。國家有道,晏嬰就順從國君的命令;國家無道,他就權(quán)衡利弊斟酌辦事。以此三世顯名于諸侯。由于這個原因晏嬰在齊靈公、莊公、景公三朝在諸侯中顯露自己的名聲。第五段晏平仲嬰者,萊之夷維人也。事齊靈公、莊公、景公,32晏平仲嬰——晏嬰(?—前500年):字平仲,春秋后期齊相,歷事齊靈公、齊莊公、齊景公。平,謚號。仲,字。嬰,名。以節(jié)儉力行重于齊——節(jié)儉力行,節(jié)約儉樸、努力操勞而在齊國受到重用。“節(jié)儉力行”是“以”的賓語,“以節(jié)儉力行”作“重于齊”的狀語。重肉——兩道肉菜。語及之——談到某件政事。之,泛指政事。危言——謹慎地陳述己見。危,從高義引申為恐懼,再引申為謹慎。順命——順從命令。衡命——斟酌晏平仲嬰——晏嬰(?—前500年):字平仲,春秋后期齊相,歷33第五段越石父賢,在縲紲中。晏子出,遭之涂,解左驂贖之,載歸。弗謝,入閨。久之,越石父請絕。晏子戄然,攝衣冠謝曰:“嬰雖不仁,免子于厄,何子求絕之速也?”石父曰:“不然。吾聞君子詘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方吾在縲紲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已感寤而贖我,是知己;知己而無禮,固不如在縲紲之中。”晏子于是延入為上賓。越石父是個有才能的人,他當(dāng)時被囚禁為犯人。晏子出門時,在路上碰到他,就解下自己車子的左驂把他贖出,用車把他拉回家。晏子沒有向越石父告辭,就走進內(nèi)室,好長時間沒出來,越石父就請求同晏子絕交。晏子表現(xiàn)出敬畏的樣子,整理自己的衣服和帽子謝罪,說:“我即使不仁義,可是我曾經(jīng)使您從困境中解脫出來,怎么您這么快就要求絕交呢?”第五段越石父賢,在縲紲中。晏子出,遭之涂,解左驂贖之,載歸。34越石父說:“不是這樣。我聽說君子在不了解自己的人那兒受到委屈,在了解自己的人那兒意志會得到伸展。當(dāng)時我在囚禁中,他們不了解我。您既然已經(jīng)有醒悟把我贖回來,就是了解我的;您了解我卻沒有按照對待賓客的禮儀對待我,我還不如呆在監(jiān)獄里。”晏子于是把他請進內(nèi)室待為上賓。越石父說:“不是這樣。我聽說君子在不了解自己的人那兒受到委屈35縲紲——捆綁犯人的繩索,引申為囚禁。涂——道路。左驂——古代駕轅的馬叫“服馬”,服馬兩邊的叫驂。閨——《爾雅·釋宮》:“宮中之門謂之闈,其小者謂之閨。”懼然——吃驚、敬畏的樣子。攝——整理。雖——即使,表讓步。懼然——吃驚、敬畏的樣子。攝——整理。雖——即使,表讓步??w紲——捆綁犯人的繩索,引申為囚禁。36第六段晏子為齊相,出,其御之妻從門間而窺其夫。其夫為相御,擁大蓋,策駟馬,意氣揚揚,甚自得也。既而歸,其妻請去。夫問其故。妻曰:“晏子長不滿六尺,身相齊國,名顯諸侯。今者妾觀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長八尺,乃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為足,妾是以求去也?!逼浜蠓蜃砸謸p。晏子怪而問之,御以實對。晏子薦以為大夫。晏子作齊國宰相,他坐車外出時,車夫的妻子在屋里從門縫偷偷地看她的丈夫。她的丈夫為宰相駕車,頭上遮著大傘,趕著四匹馬,意氣風(fēng)發(fā),非常自得。車夫回到家里,他的妻子請求離婚。車夫問她離開的原因。他的妻子說:“晏子身高不到六尺(140厘米),卻在齊國當(dāng)宰相,在諸侯中有顯赫的名聲。我觀察他外出時,志向、意念深沉,常常甘居人下??墒乾F(xiàn)在您身高八尺,才不過作人家的車夫,看您的神態(tài)自認為很滿足,因此我請求離開您。”那以后車夫表現(xiàn)得謙虛退讓。晏子覺得很奇怪就問車夫,車夫就把實情告訴了晏子。晏子就推薦他當(dāng)了大夫。第六段晏子為齊相,出,其御之妻從門間而窺其夫。其夫為相御,擁37門間——門縫?!墩f文》“,隙也。”本義表門縫,引申表空間,再引申表時間。窺——偷看。擁——遮蓋。尺——古代的一尺比現(xiàn)在的短,大概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的七寸。名顯諸侯——在諸侯中有顯赫的名聲。這里省略了介詞“于”?!埃ㄓ冢┲T侯”作“顯”的補語。志念深——志向、意念深沉,不炫耀。自下——自視低下,即覺得自己不如別人。抑損——亦作“損抑”。謙虛退讓義。抑,遏制。門間——門縫?!墩f文》“,隙也。”本義表門縫,引申表空間,再38第七段太史公曰:“吾讀管氏牧民、山高、乘馬、輕重、九府及《晏子春秋》,詳哉其言也。既見其著書,欲觀其行事,故次其傳。至其書,世多有之,是以不論,論其軼事。太史公說:“我讀了《管子》中的《牧民》、《山高》、《乘馬》、《輕重》、《九府》各篇及《晏子春秋》,在這些書里他們的言論已經(jīng)很詳盡了。看了他們所著之書,又想讓人們看他們所做的事情,所以我現(xiàn)在編次了他們的傳記。至于他們的書,世上流傳的多得是,所以不說了,我專門說他們的軼事。第七段太史公曰:“吾讀管氏牧民、山高、乘馬、輕重、九39

管仲世所謂賢臣,然孔子小之。豈以為周道衰微,桓公既賢,而不勉之至王,乃稱霸哉?語曰:‘將順其美,匡救其惡,故上下能相親也。’豈管仲之謂乎?方晏子伏莊公尸哭之,成禮然后去,豈所謂‘見義不為無勇’者邪?至其諫說,犯君之顏,此所謂‘進思盡忠,退思補過’者哉!假令晏子而在,余雖為之執(zhí)鞭,所忻慕焉?!?/p>

管仲是世人所說的賢臣,但是孔子看不起他。難道是因為周王室衰微,齊桓公是個賢人,而管仲不勉勵他實行王道,卻輔佐稱霸的緣故嗎?《孝經(jīng)》里說:“順勢助成君子的美德,糾正挽救他的過錯”,所以君臣百姓之間能親密無間,大概說的就是管仲嗎?當(dāng)初晏子趴在莊公的實體上痛哭,哭完完成禮節(jié)就走了,這難道就是人們說的‘見義不為無勇’嗎?晏子在進諫時,敢于觸犯國君的臉色,這就是所說的‘在朝廷上考慮盡己之忠,在朝廷外考慮補國君之過’吧!如果晏子還活著,即使讓我為他拿鞭子駕車,也是我非常高興和十分向往的?。 惫苤偈浪^賢臣,然孔子小之。豈以為周道衰微,桓公既賢40太史公曰——贊語,司馬遷首創(chuàng),直接對所記人物進行評價,抒發(fā)胸臆,說明作傳緣由。牧民、山高、乘馬、輕重、九府——均為《管子》一書的篇名。《晏子春秋》——舊題春秋齊晏嬰撰,實際上是戰(zhàn)國或秦時人所編纂的記錄晏嬰言行的書。詳哉其言也——因感嘆而謂語提前,即“其言也詳哉”。既見其著書,欲觀其行事——“其”與“著書”之間,“其”與“行事”之間均為主謂關(guān)系。次——撰寫、編次??鬃有≈?,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為小。太史公曰——贊語,司馬遷首創(chuàng),直接對所記人物進行評價,抒發(fā)胸41將順其美,匡救其惡——“將”和“順”之間,“匡”和“救”之間都是并列關(guān)系。將,順義???,改正義。救,止義。上下——指君臣與百姓。管仲之謂——即“謂管仲”。“管仲”由“之”復(fù)指而前置。進思盡忠,退思補過——思盡己之忠,補君之過。“進”作狀語修飾“思盡忠”,“退”作狀語修飾“思補過”。晏子而在——而,表假設(shè)的連詞。忻——高興。將順其美,匡救其惡——“將”和“順”之間,“匡”和“救”之間42重點、難點與練習(xí)了解《史記》的相關(guān)知識。歸納文中的使動用法、意動用法、為動用法。重點、難點與練習(xí)了解《史記》的相關(guān)知識。43文言現(xiàn)象梳理

:1、

文言句式

管仲既用,任政于齊。

吾嘗三仕三見逐于君。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也。

知與之為取,政之寶也。

豈管仲之謂乎?

被動句被動句判斷句

判斷句賓語前置句

文言現(xiàn)象梳理:1、

文言句式

被動句被動句判斷句判442、

詞類活用

①公子糾敗,召忽死之。

死,動詞的為動用法,為……而死。

②知我不羞小節(jié)而恥功名不顯于天下也。

羞、恥:意動用法,以……為羞、以……為恥。

③管仲因而信之,諸侯由是歸齊。

信,使動用法,使……守信用。

④管仲世所謂賢臣,然孔子小之。

小,以……為小,輕視、看不起。

2、

詞類活用①公子糾敗,召忽死之。

死,動詞的為動用45難句翻譯1、

管仲三仕三見逐于君,鮑叔不以其為不肖,知其不遭時也。

翻譯指點:見逐于君,“于”表被動;以其為不肖,以,動詞,解釋成“認為”。

參考譯文:管仲曾三次作官,三次被國君辭退,鮑叔不認為他沒才能,知道他背時(沒有遇到好的時運)。

難句翻譯1、

管仲三仕三見逐于君,鮑叔不以其為不肖,知其不462、

桓公欲背曹沫之約,管仲因而信之,諸侯由是歸齊。翻譯指點:關(guān)鍵是“信”,要理解為使動用法。

參考譯文:桓公想背棄和魯國曹沫訂立的盟約,管仲趁此引導(dǎo)說服桓公堅守信約,諸侯因此歸附齊國。2、

桓公欲背曹沫之約,管仲因而信之,諸侯由是歸齊。翻譯指473、

將順其美,匡救其惡,故上下能相親也。

參考譯文:順導(dǎo)君上的美德,匡正君上的錯誤,所以君臣上下能親密相處啊。

3、

將順其美,匡救其惡,故上下能相親也。參考48主題思想

本文通過鮑叔和晏子知賢、薦賢和讓賢的故事,刻意探索和說明了推薦賢人的重要性。管仲其人,經(jīng)商多分財利,謀事反而更糟,作官被逐,打仗逃跑。鮑叔卻不認為他貪、愚、不肖、怯和無恥。反而從囚禁中把他解放出來,并推薦給桓公,使之有機會一展才能。晏子貴為國相,卻以越石父為知己,即使他在囚禁中,也要迫不及待地解放他,尊重他。一個地位卑賤的車夫,只要知過自改,便予以提拔,薦為大夫。司馬遷極力贊美鮑叔和晏子,正是慨嘆自己未遇解驂贖罪的知己。所以,他在贊語中說:“假令晏子而在,余雖為之執(zhí)鞭,所忻慕焉?!贝藢嵞吮緜髦嬉?。主題思想本文通過鮑叔和晏子知賢、薦賢和讓賢的49藝術(shù)成就1、善于組織安排文章的篇章結(jié)構(gòu)管仲、晏子是齊國歷史上的名人,可寫的東西很多,而本文只圍繞“知人善薦”這一中心,只選取三件軼事表現(xiàn)人物,其間虛實結(jié)合,時述時議,時詳時略,時分時合,看似雜亂無章,實則主題突出,線索清楚。藝術(shù)成就1、善于組織安排文章的篇章結(jié)構(gòu)502、敘事筆墨節(jié)儉,并與議論抒情融為一體

《史記》列傳,通常是正文敘事,后加論贊,但本文敘事是那樣的節(jié)儉筆墨,對管鮑之交幾句話便概括完畢。二三兩段集中體現(xiàn)了本文的特點。先是借管仲之口極力抒發(fā)存在于他與鮑叔牙之間的典型的人生知遇之情,一句“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出自真誠,絲毫沒有過分夸飾,令人產(chǎn)生共鳴。第三段作者議論帶敘述,近于今人所謂的“以論帶史”。用作者的評論和管仲自己的言論,帶出對與管仲相齊成功的原因的補敘。作者這樣寫,目的主要不在表彰管仲一人,而在于提供有普遍意義的歷史經(jīng)驗,供人借鑒。

2、敘事筆墨節(jié)儉,并與議論抒情融為一體

《史記》列傳,通常513、作者善于用特定人物的動作、個性化的語言刻畫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

石父雖賢,不幸而為囚犯。晏子遇到他解左驂把他贖出,載回家去,只因“弗謝,入閨,久之,”就被石父深責(zé)并要求絕交。行文到此,作者寫道,“晏子戄然,攝衣冠謝曰:‘嬰雖不仁,免子于厄,何子求絕之速也?’……晏子于是延人為上客?!笔拙鋵懗鲫套有撵`深處的震撼,以及由震撼而形于外在的惶惑之色;二句補寫了由震撼而引發(fā)出的嚴肅、敬畏、謙虛、惶惑的表情;晏子的問話又以謙慮的口吻寫出他由解驂贖人的壯舉而引發(fā)的自矜心理;末句晏子的轉(zhuǎn)變也正是心理轉(zhuǎn)變的結(jié)果。廖廖三十余字,把晏子由求賢到禮賢的整個過程和心靈深處的變化層次、一個完整的心態(tài),形神畢肖地表現(xiàn)出來。

通過典型細節(jié),以借賓形主的手法刻畫人物。作者抓住車夫妻子從門間窺視的細節(jié),來揭示一個女子的內(nèi)心隱秘。從瞬間的窺視到提出離婚,御妻的神色、姿態(tài)、心理已然活現(xiàn),不僅閃躍著個性的光芒,也表現(xiàn)了她的心計、意念和獨特的看人標準。然而寫石父、寫御妻、寫御者,又是為了寫晏子。這種借賓形主的手法,使晏子的形象更加豐滿了。同樣,在寫管仲時,詳寫鮑叔牙舉薦管仲,以此反襯管仲過人的才干,又回應(yīng)了知人善薦,一箭雙雕。

3、作者善于用特定人物的動作、個性化的語言刻畫人物的內(nèi)心世52討論:管仲、晏子在時間上相去百年。管仲生活豪奢,晏嬰則十分簡樸,兩人并不相近,司馬遷卻把兩用合傳的形式來寫他們。為什么這樣寫?司馬遷有何用意,從中能看出司馬遷什么情感流露?

司馬遷將管仲、晏嬰合為一傳,主要因為二人性質(zhì)相同。首先,兩人思想中都體現(xiàn)了知人善薦的思想,管仲因鮑叔牙舉薦才幫助齊桓公成就霸業(yè),晏嬰知人善薦而使齊國三世強大。其次,管、晏雖然生存年代相差百年,一奢一儉,但是同為春秋時代齊國重要政治人物,“相齊”管仲佐助桓公建立霸業(yè),晏嬰輔弼景公臻致治世,都對齊國發(fā)展立有顯赫戰(zhàn)功,一霸一治,先后輝映,故將二人合傳。最后,司馬遷自身遭遇討論:管仲、晏子在時間上相去百年。管仲生活豪奢,晏嬰則十分簡53司馬遷有何用意清代的李晚芳在其《讀史管見》中有云:“太史遭刑,不能自贖,交游莫救,故作此傳,寄意獨深,使當(dāng)時有知管仲之鮑子知之,或可勸君解免。多鮑叔之知人,情見乎辭矣。故落筆時,有不勝望古遙集之悲,反復(fù)抑揚,又有筆欲住而意不住之妙?!彼抉R遷生活在一個沒有知己、無人救援的冷酷世界里,他多么希望身邊有鮑叔那樣的知音!司馬遷有何用意清代的李晚芳在其《讀史管見》中有云:“太史遭刑54問題探討:

從內(nèi)容(寫了那些內(nèi)容)、感情(表達什么感情)、語言(語言表達有何特點)、傳記寫作幾個角度賞析探究文本第二段(“管仲曰……知我者鮑子也”)。

問題探討:從內(nèi)容(寫了那些內(nèi)容)、感情(表達什么感情55

整段文字是敘述管仲的一番話,內(nèi)涵豐富,語言很美,寫得十分感人。

從內(nèi)容上看,是管仲對自己與鮑叔牙多年深交的回顧,從經(jīng)商、謀事、出仕、做戰(zhàn)、事君五個方面(管鮑合伙作買賣而管仲圖利自我、管仲為鮑叔謀事未成、管仲從政頻遭革職、管仲參戰(zhàn)屢次逃逸、管仲未如召忽般于公子糾被殺后盡忠殉難)寫鮑叔牙對自己的深知和理解,突出強調(diào)了鮑叔牙的大度和“知已”。整段文字是敘述管仲的一番話,內(nèi)涵豐富,語言很美,寫得十分56

從感情上看,管仲十分動情,飽含著對鮑叔牙的感激,洋溢著對真摯友情的禮贊。從語言上看,連用幾個句式相近的句子,組成一組排比,熱情地贊美了自己的知心朋友。從傳記寫作上看,司馬遷用較多文字引述管仲的表白,一是對上段“鮑叔知其賢”“鮑叔終善遇之”內(nèi)容的具體印證,二是借以交代管仲早期的坎坷生涯為后來的任政相齊時的“順民心”、善于從實際情況出發(fā)處理問題打下了堅實的人生閱歷基礎(chǔ)。從感情上看,管仲十分動情,飽含著對鮑叔牙的感激,洋57【成語】管鮑分金管鮑之交

人們用“管鮑分金”比喻情誼深厚,相知相悉;用“管鮑之交”來表示知心朋友。唐代杜甫的《貧交行》里就有這個典故:“君不見管鮑貧時交,只道今人棄如土?!?/p>

【成語】管鮑分金管鮑之交58

交叔牙萬古高風(fēng)相桓公一匡天下古千交摯交叔牙萬古高風(fēng)相桓公一匡天下古千交摯59作文:從管仲之交談交友之道

從晏子發(fā)現(xiàn)人才談起作文:從管仲之交談交友之道60十九管晏列傳《史記》十九管晏列傳《史記》61題解本篇選自《史記》卷62(列傳第二),是春秋時期齊國兩位名相管仲和晏嬰的合傳。題解本篇選自《史記》卷62(列傳第二),是春秋時期齊國兩位名62《史記》簡介《史記》,原名《太史公書》,司馬遷著,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全書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字,其中《本紀》十二篇,《表》十篇,《書》八篇,《世家》三十篇,《列傳》七十篇?!妒酚洝泛喗椤妒酚洝?,原名《太史公書》,司馬遷著,是我國第一63本紀——除《項羽本紀》,為歷代最高統(tǒng)治者帝王的政績表——各個歷史時期的簡單大事記書——個別事件的始末文獻,分別敘述天文、歷法、水利、經(jīng)濟、文化、藝術(shù)等方面的發(fā)展與現(xiàn)狀世家——主要敘述貴族王侯的歷史列傳——主要是各種不同類型、不同階層人物的傳記,少數(shù)則是敘述國外和少數(shù)民族君長統(tǒng)治的歷史本紀——除《項羽本紀》,為歷代最高統(tǒng)治者帝王的政績64《史記》作者司馬遷字子長,漢左馮翊夏陽(今陜西韓城縣)人。生于漢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45年)或更晚一些(前135年?),卒于武帝征和(前92—89年)、后元(前88、87年)年間,無從查考?!妒酚洝纷髡咚抉R遷字子長,漢左馮翊夏陽(今陜西韓城縣)人。生65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熟悉史事,懂天文地理,武帝建元(公元前140—135年)初年,任太史令,推崇黃老之學(xué)。他曾據(jù)《國語》、《世本》、《戰(zhàn)國策》、《楚漢春秋》等撰史籍,未能完成。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漢武帝東巡、封禪泰山,司馬談因病留在洛陽未能參加,又急又氣,命在旦夕。適司馬遷從西南游學(xué)歸來,司馬談即將自己著述歷史的理想和愿望留給司馬遷。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熟悉史事,懂天文地理,武帝建元(公元前1466

三年后,司馬遷繼任為太史令,并開始在“金匱石室”即國家藏書處閱讀、整理歷史資料。約在公元前104年左右開始寫《史記》。過了五年,公元前99年(天漢2年),李陵抗擊匈奴,兵敗投降,朝廷震驚。司馬遷認為,李陵投降出于一時無奈,必將尋找機會報答漢朝。武帝問及,司馬遷為李陵辯護,武帝大怒,以為這是替李陵游說并借以打擊貳師將軍李廣利。

三年后,司馬遷繼任為太史令,并開始在“金匱石室”即國家藏書67天漢三年(公元前98年),司馬遷下“蠶室”(宮刑獄名)受“腐刑”,這是一種奇恥大辱。但因為《史記》未寫完,司馬遷沒有自殺,出獄后升為中書令(名義上比太史令高,但均由刑馀之人充之)。約在太始四年(前193年)左右,完成《史記》。天漢三年(公元前98年),司馬遷下“蠶室”(宮刑獄名)受“腐68《史記》記事,上自傳說中的黃帝,下至武帝太初(前104—前101)年間,全面地記敘了我國上古至漢初三千年來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多方面的歷史發(fā)展,是我國古代歷史的偉大總結(jié)?!妒酚洝酚浭?,上自傳說中的黃帝,下至武帝太初(前104—前169《管晏列傳》

題解

管指管仲晏指晏嬰,此二人合傳,出自《史記》,二人皆任齊國宰相,前半部分寫管仲,后半部分分寫晏嬰,二人不交叉,最后是司馬遷對二人的贊美之詞。

管仲是春秋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在經(jīng)濟、政治、軍事等方面進行過一系列改革,使齊國數(shù)年之內(nèi),國富兵強,獲得“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的春秋首霸地位。他打出“尊王攘夷”旗號,救邢存衛(wèi)援燕,率各國諸侯抵抗戎狄族侵擾,對保衛(wèi)中原地區(qū)先進的經(jīng)濟、文化,免受落后部族的掠奪和蹂躪,作出了有益的貢獻。管仲是繼周公之后中國最杰出的政治家兼思想家。

孔子稱之以“仁”,梁啟超譽之為“中國之最大的政治家”、“學(xué)術(shù)思想界一巨子”《管晏列傳》題解管指管仲晏指晏嬰,此二70第一段管仲夷吾者,潁上人也。少時常與鮑叔牙游,鮑叔知其賢。管仲貧困,常欺鮑叔,鮑叔終善遇之,不以為言。已而鮑叔事齊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糾。及小白立為桓公,公子糾死,管仲囚焉。鮑叔遂進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齊,齊桓公以霸,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謀也。管仲名夷吾,是潁上人。他年輕時常跟鮑叔牙做生意,鮑叔知道管仲有才能。管仲貧困,經(jīng)常占鮑叔的便宜,而鮑叔始終對他很好,不因為這些事而有怨言。不久,鮑叔侍奉齊國公子小白,管仲侍奉公子糾。等到公子小白立為齊桓公,公子糾死了,管仲被囚禁起來。于是鮑叔向齊桓公舉薦管仲。管仲被重用以后,在齊國推行自己的政治,齊桓公因此在諸侯中稱霸,多次集合諸侯會盟,統(tǒng)一和匡正天下,依靠的是管仲的謀略。第一段管仲夷吾者,潁上人也。少時常與鮑叔牙游,鮑叔知其71管仲夷吾——管仲(?—公元前645年):名夷吾,春秋前期齊相,著名政治家,曾佐齊桓公成就霸業(yè),桓公尊稱他為“仲父”,死后謚號曰“敬”,所以又稱管敬仲?!爸佟?,字。“仲”是排行,他是以排行為字。管仲夷吾——管仲(?—公元前645年):名夷吾,春秋前期齊相72

鮑叔牙——“叔牙”,字。其中“牙”是字,“叔”是排行。古時一般稱人均稱字。游——交游、往來。做生意。賢——有才能。不指品德。鮑叔牙——“叔牙”,字。其中“牙”是字,“叔”是排行。古時73常欺鮑叔——《史記索隱》引《呂氏春秋》:“管仲與鮑叔同賈南陽,及分財利而管仲嘗欺鮑叔多自取。鮑叔知其有母而貧,不以為貪也?!庇觥獙Υ1緛硎桥龅搅x,引申為對待,再引申為相知相遇(都有兩方)。不以為言——不把管仲占便宜的事當(dāng)作談?wù)摰膬?nèi)容,即不和別人說。言,談?wù)?、說。常欺鮑叔——《史記索隱》引《呂氏春秋》:“管仲與鮑叔同賈南陽74已而——已,不久、后來。而,詞尾。事——侍奉,為……服務(wù)。公子小白——齊襄公次弟。公子糾——齊襄公弟,小白庶兄?;腹u號。謚法“辟土服遠曰桓”,是表示褒揚的。襄公也是謚號。謚法“因事有功曰襄,辟土有德曰襄”。已而——已,不久、后來。而,詞尾。75進——舉薦。可認作使動用法,使……進。既用——被任用以后。任政——執(zhí)政。以霸——以之霸,因而霸。進——舉薦??烧J作使動用法,使……進。76九合諸侯——召集諸侯會盟。九合,即糾合(依陸宗達先生說)。一說:九,多次。一匡天下——統(tǒng)一和匡正天下,指使各諸侯國以齊為盟主,事奉周天子?!耙豢铩笔遣⒘性~組。管仲之謀也——名詞謂語句,不是判斷句的謂語,而是說明描寫句的謂語,對主語進行解釋、說明。譯為“靠的是管仲的謀略”。九合諸侯——召集諸侯會盟。九合,即糾合(依陸宗達先生說)。一77第二段管仲曰:“吾始困時,嘗與鮑叔賈,分財利多自與,鮑叔不以我為貪,知我貧也。吾嘗為鮑叔謀事而更貧困,鮑叔不以我為愚,知時有利不利也。吾嘗三仕三見逐于君,鮑叔不以我為不肖,知我不遭時也。吾嘗三戰(zhàn)三走,鮑叔不以我為怯,知我有老母也。

管仲說:“我以前貧困時,曾經(jīng)和鮑叔合伙作生意,鮑叔不認為我貪心,因為他知道我家中貧困。我曾經(jīng)為鮑叔出謀劃策卻使他更困窘貧窮,鮑叔不認為我愚蠢,因為他知道時機有有利和不利之分。我曾經(jīng)多次出仕而多次都被君主趕走,鮑叔不認為我沒有能力,知道我還沒有遇到機會。我曾經(jīng)多次參加作戰(zhàn)而多次都逃跑了,鮑叔不認為我膽小,他知道我有老母親要贍養(yǎng)。第二段管仲曰:“吾始困時,嘗與鮑叔賈,分財利多自與,78公子糾敗,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鮑叔不以我為無恥,知我不羞小節(jié)而恥功名不顯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滨U叔既進管仲,以身下之。子孫世祿于齊,有封邑者十余世,常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賢而多鮑叔能知人也。公子糾失敗,召忽為他而死,我卻甘心受侮辱被抓住,鮑叔不認為我不知羞恥,他知道我不以小節(jié)受辱為羞而以功名在天下不顯為恥。生我的人是父母,了解我的人是鮑先生啊?!滨U叔舉薦管仲之后,使自己的地位居于管仲之下。管仲的子孫世世代代在齊作官享用俸祿,有封邑的有十幾代,有很多都是著名的大夫。天下的人不推崇管仲有才能,而推崇鮑叔善于了解人才。公子糾敗,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鮑叔不以我為無恥,知我不羞小79賈——做生意,經(jīng)商。自與——即與自。與,動詞,給予?!芭c鮑叔賈”的“與”是介詞。以我為貪——把我這種行為看作貪婪。知我貧也——狀語,說明原因。賈——做生意,經(jīng)商。80吾嘗為鮑叔謀事而更貧困——我曾經(jīng)為鮑叔出謀劃策卻使他更困窘、貧窮。貧,困窘。困,貧窮。見逐于君——被國君驅(qū)逐。見,表示被動。于,引出動作的主動者。不肖——沒有能力。本指不賢、不善。走——逃跑。死之——為動用法。為……而死。吾嘗為鮑叔謀事而更貧困——我曾經(jīng)為鮑叔出謀劃策卻使他更困窘、81幽囚——拘禁?!墩f文》“幽,隱也。”無恥——不知道恥辱。恥,辱也。羞小節(jié)而恥功名——不以小節(jié)受辱為羞而以功名不顯為恥。羞、恥,都是意動用法。以身下之——使自己的官職居于管仲之下。介賓詞組“以身”修飾動賓詞組“下之”,二者之間是偏正關(guān)系。幽囚——拘禁。《說文》“幽,隱也?!?2子孫世祿于齊——管仲的子孫世世代代在齊作官,享用俸祿。本句的主語承前省,是指管仲,非指鮑叔。世,名詞作狀語,世世代代。多——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為多,贊揚。子孫世祿于齊——管仲的子孫世世代代在齊作官,享用俸祿。本句的83第三段管仲既任政相齊,以區(qū)區(qū)之齊在海濱,通貨積財,富國強兵,與俗同好惡。故其稱曰:“倉廩實而知禮節(jié),衣食足而知榮辱,上服度則六親固。四維不張,國乃滅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順民心。”故論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管仲在齊國作宰相執(zhí)政以后,憑借著小小的齊國在海邊的條件,使貨物流通來積累財物,使齊國經(jīng)濟富裕軍隊強大,喜好和百姓保持一致。所以《管子》說:“糧倉充實了百姓就會懂得禮儀、節(jié)操,吃飽穿暖百姓能就會懂得分辨光榮和恥辱,統(tǒng)治者的作為合乎禮節(jié)法度,那么六親父母妻兒兄弟六親的關(guān)系就會牢固。如果禮、義、廉、恥國家的這些綱紀不能樹立,國家就會滅亡。國家下達政令就像水的源頭,順著民心流淌?!彼运l(fā)布的政令平易通俗而便于實行。百姓想要的,就按照他們的需求給他們;百姓不想要的,就順著他們的愿望革除。第三段管仲既任政相齊,以區(qū)區(qū)之齊在海濱,通貨積財,富國強兵,84其為政也,善因禍而為福,轉(zhuǎn)敗而為功。貴輕重,慎權(quán)衡?;腹珜嵟偌В弦u蔡,管仲因而伐楚,責(zé)包茅不入貢于周室?;腹珜嵄闭魃饺?,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于柯之會,桓公欲背曹沫之約,管仲因而信之,諸侯由是歸齊。故曰:“知與之為取,政之寶也?!惫苤賵?zhí)政的時候,善于把災(zāi)禍轉(zhuǎn)化為安福,把失敗轉(zhuǎn)化為成功。他重視分清事情的輕重,謹慎衡量、斟酌。齊桓公實際上是對少姬這件事發(fā)怒,向南進攻蔡國,管仲趁機討伐楚國,責(zé)備楚國不向周室進貢包茅?;腹鋵嵪虮闭饔懮饺秩ソ饩妊鄧苤俪脵C讓燕國修召公之政向周王室納貢。在柯地的盟會上,桓公本來想背棄和曹沫的盟約,管仲卻趁機讓桓公表現(xiàn)出守信用遵從這個盟約,諸侯因為這個原因都歸順齊國。所以說:“知道給予就是獲得,這是治理國家的關(guān)鍵。”其為政也,善因禍而為福,轉(zhuǎn)敗而為功。貴輕重,慎權(quán)衡?;腹珜嵟?5相齊——在齊國擔(dān)任宰相。區(qū)區(qū)——形容小。通貨——使貨物流通,指發(fā)展商業(yè)。通,使……流通。富國強兵——使國家富強,使軍隊強大。富、強,都是使動用法。禮節(jié)——禮儀、節(jié)操。上服度則六親固——唐張守節(jié)《史記正義》“上之服御物有制度,則六親固也。”上,指在上位者。服,服御、使用。度,制度,是名詞用作動詞,指合乎制度。六親,指父母妻兒兄弟。相齊——在齊國擔(dān)任宰相。86四維——《管子·牧民》“國有四維……一曰禮、二曰義,三曰廉,四曰恥。”維,綱紀。下令如流水之原——頒布的政令就像水的源頭,順著民心流淌。論卑而易行——論著平易通俗并且容易實行?!氨啊焙汀耙仔小敝g是并列關(guān)系。“論”和“卑而易行”是主謂關(guān)系。因禍而為?!罁?jù)禍而造出福。指從“禍”的基點出發(fā)而取得“?!钡男Ч?。貴輕重——重視分清事情的輕重。貴,形容詞活用為動詞。慎權(quán)衡——謹慎衡量、斟酌。慎,形容詞用作動詞。四維——《管子·牧民》“國有四維……一曰禮、二曰義,三曰廉,87怒少姬——怒于少姬這件事,指蔡國將少姬改嫁?!蹲髠鳌べ夜辍贰褒R侯與蔡姬乘舟于囿,蕩公。公懼,變色,禁之,不可。公怒,歸之,未絕之也,蔡人嫁之?!蹦弦u蔡——南,向南,方位名詞作狀語。因而伐楚——齊桓公伐蔡后,管仲趁機又伐楚。因,趁機。苞茅,裹成捆的菁茅,楚地所產(chǎn)。入貢,指向周天子納貢??s酒,古代祭祀時束茅立于祭前,沃酒于茅上,酒滲而下,如神飲酒,故稱縮酒。因而信之——趁這個機會使桓公表現(xiàn)出守信用。知與之為取——“與之為取”是“知”的賓語。“與”和“為取”是主謂關(guān)系。怒少姬——怒于少姬這件事,指蔡國將少姬改嫁?!蹲髠鳌べ夜?8北征山戎——山戎,即北戎。古代北方少數(shù)民族?!罢鳌?,褒義詞,最初用于“上(天子)”攻“下(諸侯)”,“有道”攻“無道”?!豆騻鳌べ夜哪辍贰肮耪咧芄珫|征則西國怨,西征則東國怨?!薄赌印て呋肌贰皫鞜o備兵,雖有之不能征無義?!?/p>

“伐”,中性詞,《左傳》“齊師伐我”,后因“征伐”常連用,“伐”也逐漸褒義?!蹲髠鳌でf公29年》“凡師有鐘鼓曰伐,無曰侵,輕曰襲?!?/p>

“侵”,貶義詞,不宣而戰(zhàn),不要借口,不要鐘鼓,直接侵犯別人的領(lǐng)土?!耙u”——貶義詞。襲擊、偷襲。比“侵”更富于秘密性質(zhì),是乘人不備而偷偷地突然進攻?!肮ァ?,進攻、攻打。中性詞,偏重于在軍事上的攻堅戰(zhàn)。是軍事進攻的泛稱。北征山戎——山戎,即北戎。古代北方少數(shù)民族?!罢鳌?,褒義89第四段管仲富擬于公室,有三歸,反坫,齊人不以為侈。管仲卒,齊國遵其政,常強于諸侯。后百余年而有晏子焉。管仲家里的富足可以和齊侯公室相比,有三處居所,行反坫禮,齊國人并不認為他奢侈(因為他使齊國人民也都富裕了)。管仲去世以后,齊國遵從他的政策,很長時間在諸侯中處于強勢。過了一百多年以后齊國又出現(xiàn)了晏子。第四段管仲富擬于公室,有三歸,反坫,齊人不以為侈。管仲卒,齊90公室——猶言公族,指齊公家族成員。三歸——三處住所。一說三姓女也,婦人謂嫁曰歸。一說臺名。反坫——周代諸侯宴會時的禮節(jié)。在正堂兩旁設(shè)有放空酒杯的土臺叫“坫”。諸侯互相敬酒后,將空酒杯反置其上。管仲不是諸侯而用此禮,可見他的權(quán)勢和地位。公室——猶言公族,指齊公家族成員。91第五段晏平仲嬰者,萊之夷維人也。事齊靈公、莊公、景公,以節(jié)儉力行重于齊。既相齊,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其在朝,君語及之,即危言;語不及之,即危行。國有道,即順命;無道,即衡命。以此三世顯名于諸侯。晏平仲名嬰,是萊郡夷維人。他侍奉齊靈公、莊公、景公,因為節(jié)約儉樸、努力操勞而在齊國受到重用。他在齊國作了宰相之后,吃飯不吃兩道肉菜,他的妻妾不穿絲做的衣服(穿粗布衣服)。他在朝廷上,國君問到他,他就謹慎地陳述己見;國君說話沒有談到,他就按原則公正辦事。國家有道,晏嬰就順從國君的命令;國家無道,他就權(quán)衡利弊斟酌辦事。以此三世顯名于諸侯。由于這個原因晏嬰在齊靈公、莊公、景公三朝在諸侯中顯露自己的名聲。第五段晏平仲嬰者,萊之夷維人也。事齊靈公、莊公、景公,92晏平仲嬰——晏嬰(?—前500年):字平仲,春秋后期齊相,歷事齊靈公、齊莊公、齊景公。平,謚號。仲,字。嬰,名。以節(jié)儉力行重于齊——節(jié)儉力行,節(jié)約儉樸、努力操勞而在齊國受到重用?!肮?jié)儉力行”是“以”的賓語,“以節(jié)儉力行”作“重于齊”的狀語。重肉——兩道肉菜。語及之——談到某件政事。之,泛指政事。危言——謹慎地陳述己見。危,從高義引申為恐懼,再引申為謹慎。順命——順從命令。衡命——斟酌晏平仲嬰——晏嬰(?—前500年):字平仲,春秋后期齊相,歷93第五段越石父賢,在縲紲中。晏子出,遭之涂,解左驂贖之,載歸。弗謝,入閨。久之,越石父請絕。晏子戄然,攝衣冠謝曰:“嬰雖不仁,免子于厄,何子求絕之速也?”石父曰:“不然。吾聞君子詘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方吾在縲紲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已感寤而贖我,是知己;知己而無禮,固不如在縲紲之中?!标套佑谑茄尤霝樯腺e。越石父是個有才能的人,他當(dāng)時被囚禁為犯人。晏子出門時,在路上碰到他,就解下自己車子的左驂把他贖出,用車把他拉回家。晏子沒有向越石父告辭,就走進內(nèi)室,好長時間沒出來,越石父就請求同晏子絕交。晏子表現(xiàn)出敬畏的樣子,整理自己的衣服和帽子謝罪,說:“我即使不仁義,可是我曾經(jīng)使您從困境中解脫出來,怎么您這么快就要求絕交呢?”第五段越石父賢,在縲紲中。晏子出,遭之涂,解左驂贖之,載歸。94越石父說:“不是這樣。我聽說君子在不了解自己的人那兒受到委屈,在了解自己的人那兒意志會得到伸展。當(dāng)時我在囚禁中,他們不了解我。您既然已經(jīng)有醒悟把我贖回來,就是了解我的;您了解我卻沒有按照對待賓客的禮儀對待我,我還不如呆在監(jiān)獄里?!标套佑谑前阉堖M內(nèi)室待為上賓。越石父說:“不是這樣。我聽說君子在不了解自己的人那兒受到委屈95縲紲——捆綁犯人的繩索,引申為囚禁。涂——道路。左驂——古代駕轅的馬叫“服馬”,服馬兩邊的叫驂。閨——《爾雅·釋宮》:“宮中之門謂之闈,其小者謂之閨。”懼然——吃驚、敬畏的樣子。攝——整理。雖——即使,表讓步。懼然——吃驚、敬畏的樣子。攝——整理。雖——即使,表讓步??w紲——捆綁犯人的繩索,引申為囚禁。96第六段晏子為齊相,出,其御之妻從門間而窺其夫。其夫為相御,擁大蓋,策駟馬,意氣揚揚,甚自得也。既而歸,其妻請去。夫問其故。妻曰:“晏子長不滿六尺,身相齊國,名顯諸侯。今者妾觀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長八尺,乃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為足,妾是以求去也?!逼浜蠓蜃砸謸p。晏子怪而問之,御以實對。晏子薦以為大夫。晏子作齊國宰相,他坐車外出時,車夫的妻子在屋里從門縫偷偷地看她的丈夫。她的丈夫為宰相駕車,頭上遮著大傘,趕著四匹馬,意氣風(fēng)發(fā),非常自得。車夫回到家里,他的妻子請求離婚。車夫問她離開的原因。他的妻子說:“晏子身高不到六尺(140厘米),卻在齊國當(dāng)宰相,在諸侯中有顯赫的名聲。我觀察他外出時,志向、意念深沉,常常甘居人下??墒乾F(xiàn)在您身高八尺,才不過作人家的車夫,看您的神態(tài)自認為很滿足,因此我請求離開您。”那以后車夫表現(xiàn)得謙虛退讓。晏子覺得很奇怪就問車夫,車夫就把實情告訴了晏子。晏子就推薦他當(dāng)了大夫。第六段晏子為齊相,出,其御之妻從門間而窺其夫。其夫為相御,擁97門間——門縫。《說文》“,隙也?!北玖x表門縫,引申表空間,再引申表時間。窺——偷看。擁——遮蓋。尺——古代的一尺比現(xiàn)在的短,大概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的七寸。名顯諸侯——在諸侯中有顯赫的名聲。這里省略了介詞“于”?!埃ㄓ冢┲T侯”作“顯”的補語。志念深——志向、意念深沉,不炫耀。自下——自視低下,即覺得自己不如別人。抑損——亦作“損抑”。謙虛退讓義。抑,遏制。門間——門縫。《說文》“,隙也?!北玖x表門縫,引申表空間,再98第七段太史公曰:“吾讀管氏牧民、山高、乘馬、輕重、九府及《晏子春秋》,詳哉其言也。既見其著書,欲觀其行事,故次其傳。至其書,世多有之,是以不論,論其軼事。太史公說:“我讀了《管子》中的《牧民》、《山高》、《乘馬》、《輕重》、《九府》各篇及《晏子春秋》,在這些書里他們的言論已經(jīng)很詳盡了??戳怂麄兯畷?,又想讓人們看他們所做的事情,所以我現(xiàn)在編次了他們的傳記。至于他們的書,世上流傳的多得是,所以不說了,我專門說他們的軼事。第七段太史公曰:“吾讀管氏牧民、山高、乘馬、輕重、九99

管仲世所謂賢臣,然孔子小之。豈以為周道衰微,桓公既賢,而不勉之至王,乃稱霸哉?語曰:‘將順其美,匡救其惡,故上下能相親也?!M管仲之謂乎?方晏子伏莊公尸哭之,成禮然后去,豈所謂‘見義不為無勇’者邪?至其諫說,犯君之顏,此所謂‘進思盡忠,退思補過’者哉!假令晏子而在,余雖為之執(zhí)鞭,所忻慕焉?!?/p>

管仲是世人所說的賢臣,但是孔子看不起他。難道是因為周王室衰微,齊桓公是個賢人,而管仲不勉勵他實行王道,卻輔佐稱霸的緣故嗎?《孝經(jīng)》里說:“順勢助成君子的美德,糾正挽救他的過錯”,所以君臣百姓之間能親密無間,大概說的就是管仲嗎?當(dāng)初晏子趴在莊公的實體上痛哭,哭完完成禮節(jié)就走了,這難道就是人們說的‘見義不為無勇’嗎?晏子在進諫時,敢于觸犯國君的臉色,這就是所說的‘在朝廷上考慮盡己之忠,在朝廷外考慮補國君之過’吧!如果晏子還活著,即使讓我為他拿鞭子駕車,也是我非常高興和十分向往的?。 惫苤偈浪^賢臣,然孔子小之。豈以為周道衰微,桓公既賢100太史公曰——贊語,司馬遷首創(chuàng),直接對所記人物進行評價,抒發(fā)胸臆,說明作傳緣由。牧民、山高、乘馬、輕重、九府——均為《管子》一書的篇名。《晏子春秋》——舊題春秋齊晏嬰撰,實際上是戰(zhàn)國或秦時人所編纂的記錄晏嬰言行的書。詳哉其言也——因感嘆而謂語提前,即“其言也詳哉”。既見其著書,欲觀其行事——“其”與“著書”之間,“其”與“行事”之間均為主謂關(guān)系。次——撰寫、編次??鬃有≈。稳菰~的意動用法,以……為小。太史公曰——贊語,司馬遷首創(chuàng),直接對所記人物進行評價,抒發(fā)胸101將順其美,匡救其惡——“將”和“順”之間,“匡”和“救”之間都是并列關(guān)系。將,順義??铮恼x。救,止義。上下——指君臣與百姓。管仲之謂——即“謂管仲”。“管仲”由“之”復(fù)指而前置。進思盡忠,退思補過——思盡己之忠,補君之過。“進”作狀語修飾“思盡忠”,“退”作狀語修飾“思補過”。晏子而在——而,表假設(shè)的連詞。忻——高興。將順其美,匡救其惡——“將”和“順”之間,“匡”和“救”之間102重點、難點與練習(xí)了解《史記》的相關(guān)知識。歸納文中的使動用法、意動用法、為動用法。重點、難點與練習(xí)了解《史記》的相關(guān)知識。103文言現(xiàn)象梳理

:1、

文言句式

管仲既用,任政于齊。

吾嘗三仕三見逐于君。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也。

知與之為取,政之寶也。

豈管仲之謂乎?

被動句被動句判斷句

判斷句賓語前置句

文言現(xiàn)象梳理:1、

文言句式

被動句被動句判斷句判1042、

詞類活用

①公子糾敗,召忽死之。

死,動詞的為動用法,為……而死。

②知我不羞小節(jié)而恥功名不顯于天下也。

羞、恥:意動用法,以……為羞、以……為恥。

③管仲因而信之,諸侯由是歸齊。

信,使動用法,使……守信用。

④管仲世所謂賢臣,然孔子小之。

小,以……為小,輕視、看不起。

2、

詞類活用①公子糾敗,召忽死之。

死,動詞的為動用105難句翻譯1、

管仲三仕三見逐于君,鮑叔不以其為不肖,知其不遭時也。

翻譯指點:見逐于君,“于”表被動;以其為不肖,以,動詞,解釋成“認為”。

參考譯文:管仲曾三次作官,三次被國君辭退,鮑叔不認為他沒才能,知道他背時(沒有遇到好的時運)。

難句翻譯1、

管仲三仕三見逐于君,鮑叔不以其為不肖,知其不1062、

桓公欲背曹沫之約,管仲因而信之,諸侯由是歸齊。翻譯指點:關(guān)鍵是“信”,要理解為使動用法。

參考譯文:桓公想背棄和魯國曹沫訂立的盟約,管仲趁此引導(dǎo)說服桓公堅守信約,諸侯因此歸附齊國。2、

桓公欲背曹沫之約,管仲因而信之,諸侯由是歸齊。翻譯指1073、

將順其美,匡救其惡,故上下能相親也。

參考譯文:順導(dǎo)君上的美德,匡正君上的錯誤,所以君臣上下能親密相處啊。

3、

將順其美,匡救其惡,故上下能相親也。參考108主題思想

本文通過鮑叔和晏子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