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江西省南昌市新建縣第一中學高考歷史一模試卷含解析_第1頁
2023年江西省南昌市新建縣第一中學高考歷史一模試卷含解析_第2頁
2023年江西省南昌市新建縣第一中學高考歷史一模試卷含解析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高考歷史模擬試卷請考生注意:1.請用2B鉛筆將選擇題答案涂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請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主觀題的答案寫在答題紙相應的答題區(qū)內。寫在試題卷、草稿紙上均無效。2.答題前,認真閱讀答題紙上的《注意事項》,按規(guī)定答題。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與法德等歐陸國家相比,美國在現代化啟動時期最突出的優(yōu)勢是A.自然資源豐富 B.沒有封建傳統(tǒng)束縛C.外來移民數量龐大 D.發(fā)明眾多科技領先2.西漢桓寬在《鹽鐵論》中記載了漢昭帝時所召開的鹽鐵會實況。法家思想代表桑弘羊站在加強中央政府權威的角度,要求加強嚴刑峻法,崇尚功利,重視工商,堅持鹽鐵專賣;儒家思想代表們則要求講道德仁義,反對與民爭利,主張廢除鹽鐵專賣。這反映了當時A.儒家正統(tǒng)地位受到了挑戰(zhàn) B.社會環(huán)境相對寬松自由C.統(tǒng)治者實施德主刑輔政策 D.在治國理念上存在爭論3.在1937年全面抗戰(zhàn)爆發(fā)前后,國民致府組織了極大的人力、物力將東部沿海的大部分高等學校和大量戰(zhàn)略物資、工礦企業(yè)搶運到了云、貴、川等地。有史學家稱其為“東方的敦克爾克大撤退”,這次“大撤退”最重要的意義在于A.粉碎了日本帝國主義掠奪中國資源的陰謀 B.改變了中國的工業(yè)布局C.為遷都重慶奠定了基礎 D.為持久抗戰(zhàn)奠定了基礎4.古希臘時期,智者學派中的人物大都擅長演說和詭辯的技藝,從而助長了無視客觀事實、一味追求“使弱道理變強”的詭辯風氣,晚期智者的末流墮于詭辯,在古希臘城邦的社會生活中起到了很惡劣的影響。于是有了蘇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識;有了柏拉圖的“理想國”;有了亞里土多德,提出教育為國家政體服務。材料主要反映了他們A.對自然的研究轉到對人的研究B.具有社會擔當意識和責任意識C.感覺和理性間對立起來的思想D.試圖挽救日漸衰敗的民主制度5.有學者認為,當今世界的“縮小”使得不同民族和文化的相互接觸,從沒有如此接近。世界的和平與繁榮要求樹立一種新的全球共識,接受多元化,努力適應單一的全球社會中一律平等的多元文化。該學者意在說明A.政治多極化與全球化并存 B.全球化推動了文明的多元化C.全球化需要文明的多元化 D.世界和平造就了文明多元化6.以1954年華僑回福建投資額(100%)為基準,1955年上升到158.6%;1956年廣東吸收的華僑和港澳同胞的投資額比1955年增加了53%。1956年閩粵兩地華僑投資公司吸收的資金占兩地地方工業(yè)總投資的十分之一。這些投資A.有利于改造資本主義工商業(yè) B.有利于工業(yè)化戰(zhàn)略實施C.利于基本完成經濟調整任務 D.加速了國民經濟的恢復7.謝維揚先生說:“宗法制度的本質可以說是一種私法制度,就是國家承認血緣團體的領袖對其成員有代替法律來實施的管理權和處置權?!辈牧现苯诱f明宗法制度A.具有維護私家政權的性質 B.目的為鞏固周天子統(tǒng)治C.利于維護宗族內部的團結 D.解決了貴族之間的矛盾8.“中世紀以來,西方的個人經歷了一個逐級的解放過程,先是從神的權威下解放,再從人的權威下解放?!瓱o論是宗教的,還是政治的,到19世紀這一過程基本完成?!逼渲惺箓€人“從人的權威下獲得解放”的重大歷史事件是A.文藝復興B.近代科學的興起C.啟蒙運動D.第一次工業(yè)革命9.以資本在10萬元以上的在中國的外資大型工礦業(yè)企業(yè)來計算,1840~1894年為23家,創(chuàng)辦時的資本總額共為7631千元。1895~1913年增加到136家,創(chuàng)辦資本總額為103153千元,后者為前者的13.5倍。外資企業(yè)在華激增的主要原因是A.鴉片戰(zhàn)爭后清政府日益腐敗B.晚清政府積極引進外國資本C.列強對華資本輸出的合法化D.西方國家工業(yè)革命突飛猛進10.1913年,熊希齡在組成“第一流人才內閣”時宣布:“官營事業(yè)惟擇其性質最宜者乃行開辦,其他皆委諸民,不壟斷以與爭利,但盡其指導獎勸之責而已?!边@一舉措A.有助于民間資本的發(fā)展 B.打破了官僚資本的壟斷C.抵制了外國資本的入侵 D.確保了政府的經濟收入11.有學者惋惜:1840年至1860年使民族喪失了二十年的光陰。其意指是A.當時知識分子反抗西方侵略,人才大量犧牲B.滿清致力修補對外關系,無暇進行內部變革C.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中斷了魏源等籌劃的改革工作D.鴉片戰(zhàn)爭后滿清仍以天朝自居,延誤改革時機12.假如讓你寫一篇集中反映1947—1948年國際局勢的專稿,下列屬于這個時期的“關鍵詞”是A.雅爾塔會議 B.杜魯門主義 C.歐洲共同體 D.古巴導彈危機13.公元前4世紀,雅典陪審員誓言的第一句就是:“根據法律和公民大會以及五百人議事會的法令投票判決.如果沒有法律可循.我將符合最公正之感,既沒有偏愛也沒有敵意。”這表明.在雅典的司法制度中A.陪審法庭毫無權力 B.法律占據核心地位C.判決任憑個人感覺 D.民主程序貫穿始終14.下表為在甲骨文中所見的商代武器和刑罰統(tǒng)計情況(部分)。這反映出商朝A.強制性權力已出現 B.對外征戰(zhàn)十分頻繁C.實行嚴刑峻法統(tǒng)治 D.社會階級矛盾激化15.五四運動前夕,魯迅曾描述道:“中國社會上的狀態(tài),簡直是將幾十世紀縮在一時:自油松片以至電燈,自獨輪車以至飛機,……自‘食肉寢皮’的吃人思想抑制人道主義,……都摩肩挨背的存在?!保斞浮峨S感錄》)這段文字揭示出()A.西方文化已經成為了中國文化之主流B.二十世紀初中國境內文化沖撞較激烈C.開展新文化運動以清除各種陳腐文化D.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已經成為時代絆腳石16.“無論是為了羅馬人的利益或是為了羅馬的安全,都不允許將外國人完全排斥在法律之外?!睘榇耍_馬人A.頒布成文法 B.完善公民法 C.實施萬民法 D.提出自然法17.唐朝中后期,宰相楊炎改革賦稅制度,實行“人無丁中,以貧富為差”的兩稅法,一年分夏秋兩次征稅以土地和財產的數量作為征稅的主要依據。兩稅法的實施A.減輕了農民的賦稅負擔B.使賦稅負擔相對比較公平C.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fā)展D.使政府財政收入明顯下降18.明初,朱元璋曾諭戶部:國家賦稅已有定制,撙節(jié)用度,自有余饒。輕徭抑末,使得盡力農桑,自然家給人足。嘉靖九年,又將賦役名目統(tǒng)一后折銀征收,減少征收環(huán)節(jié),使各級官吏難以巧立名目漁利。這些舉措的目的是A.減輕貧困以緩和社會矛盾B.增強中央政府財政實力C.限制苛擾以促進農業(yè)發(fā)展D.適應封建商品經濟發(fā)展19.秦漢時期,君臣之間溝通,除了正式的朝堂召見外,還存在一種特殊的“請間言事”,即吏民請求于皇帝朝堂召見外的空閑時間,在更隱秘、私人化的場所進行君臣溝通與政事謀議。這一做法A.強化了君主的專制統(tǒng)治 B.表明決策過程發(fā)生異變C.提高了政務的執(zhí)行效率 D.反映了君主與外朝矛盾20.1830年輝格黨領袖格雷繼任英國首相后立刻提出改革法案。而托利黨利用上院的多數兩次否決了法案。1832年,格雷請求國王冊封足夠數量的改革派貴族,以強使法案在上院通過。國王拒絕這個請求,輝格黨政府總辭職,英國局勢混亂不堪。不久,國王答應隨時準備冊封新貴族,而托利黨則主動退出了這場斗爭。這表明了當時的英國A.法案通過意味著貴族失勢B.和平變革的機制依舊存在C.下院剝奪了國王的行政權D.政治轉型源自兩黨的妥協(xié)21.1933年,羅斯福在就職演說上,把傳統(tǒng)的信教自由、言論自由、出版自由和集會結社自由改為新的“四大自由”——信仰自由、言論自由、免于匱乏的自由和免于恐懼的自由。這表明羅斯福A.主張社會財富應當平等分配 B.意圖限制公民的政治權利C.否定了傳統(tǒng)的自由主義思想 D.關注到社會弱勢群體的訴求22.黨的十五大把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稱作是20世紀中國人民在前進道路上經歷的第一次歷史性巨大變化。以下民國時代的語錄中,最能說明這一觀點的是A.“敢有帝制自為者,天下共擊之!”B.“如無真正之公眾教育,真正之民國即不能存在”C.“真正自由平等的國家不是一群奴才建立起來的?!盌.“吾國由專制為共和,實為五族人民之公意”23.“他所闡釋的,似乎就是對世俗的快樂與權利,保持一種斯多噶派式的漠然。以及回歸過去的空幻而單純的生活。他的遺著,有異常簡潔的文體,極為幽懸,一如謎語?!辈牧现械摹八?是A.老子 B.孔子 C.荀子 D.墨子24.在元朝的某疆域示意圖中,有一片區(qū)域標示為“宣政院轄地”,這片區(qū)域涉及今天的A.西藏、四川、新疆 B.西藏、四川、青海C.新疆、青海、甘肅 D.西藏、甘肅、蒙古25.20世紀30年代前后,美蘇兩國分別進行了經濟政策的重大調整。二者的相似之處是A.面臨內憂外患困難形勢B.推動本國實現了工業(yè)化C.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D.影響世界經濟發(fā)展模式26.有學者在談到雅典民主制時指出,當古羅馬發(fā)展到羅馬帝國后,民主制就為元首制、帝制所取代,而近代西方大國則創(chuàng)立了資產階級代議制。其意在強調雅典民主A.開世界民主政治之先河 B.適用于小國寡民式城邦制度C.是狹隘的男性公民的民主 D.對后世西方政治的影響有限27.清康熙時解除海禁,在廣東、福建、浙江、江蘇設立四處海關,管理對外貿易。海關設置后即制定稅則,不分進出口,往來貿易統(tǒng)一征稅;而《南京條約》規(guī)定:英國商人“應納進口出口貨稅餉費,均宜秉公議定則例”。這反映了A.近代中國海關權益的流變 B.英國商人試圖打開中國市場C.晚清政府海關管理的松馳 D.鴉片戰(zhàn)爭的實質是商業(yè)戰(zhàn)爭28.1924年8月,孫中山指出:“現在一般青年學者信仰馬克思主義,一講到社會主義,便主張用馬克思的辦法來解決中國社會經濟問題,……我們今日師馬克思之意則可,用馬克思之法則不可?!边@反映出當時國民黨A.逃避現實,希求在革命中得到認可B.喪失了領導國民革命的主導地位C.試圖消除與中國共產黨的分歧D.注重借鑒科學社會主義的精神29.到(漢)武帝,令諸侯得以其地,分封自己的子弟,在平和的手腕中,把“眾建諸侯而少其力”一語,徹底實行了,封建政體反動的余波,至此才算解決.作者認為這種做法A.違背了歷史潮流 B.確立了思想統(tǒng)一C.削弱了中央集權 D.有利于社會穩(wěn)定30.魯班以竹木為材料,制作了一只能在天上飛翔三天三夜的木鳥,特地向墨子炫耀。未料墨子不以為然,且道:“普通匠人取一塊三寸的木頭,片刻之內就能削出能負五十石重的車銷。會飛的木鳥華而不實,在社會功用上甚至比不得簡單的車軸銷子?!蹦舆@種對技藝的路徑取舍A.不利于能工巧匠拓展技藝想象空間 B.體現了古人追求完美和極致的匠心C.促進古代科技在世界確立優(yōu)勢地位 D.限制了古代科技成就的應用與推廣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材料“安史之亂”爆發(fā)(755年)后,唐王朝國力式微,內亂不止,河西之地大部分落入吐蕃之手。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年),沙州(即敦煌)漢人張議潮私下聯(lián)絡當地豪強,順應民心,成功收復河西之地。張議潮出自沙州漢人望族,自幼俠義,英武特出.熟悉兵書戰(zhàn)法,很有韜略。他審時度勢,聚集力量,招募勇士,在時機成熟的時候,能夠果斷出手,一舉成功。成功收復河西以后,張議潮歸唐心切,第一時間向朝廷報捷。朝廷封張議潮為河西節(jié)度使,之后,張議潮恢復唐朝的行政建制,加強守備,積極防御,防備吐蕃等部族的襲擾。河西地區(qū)是一個漢人與各西北民族雜居的地區(qū),農業(yè)、牧業(yè)和商業(yè)并存,興修水利,發(fā)展農業(yè),治內出現了“必定豐熟是物賤,休兵罷甲讀文書”的景象。74歲時,張議潮卒于長安——摘編自徐水平《張議潮收復河西》(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張議潮成功收復河西的原因。(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張議潮收復河西的歷史影響。32.材料1941年12月,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英美更加重視中國抗日戰(zhàn)爭的作用,加大了對中國提供戰(zhàn)略物資援助的力度。為將中國抗戰(zhàn)納入美國遠東戰(zhàn)略之中,羅斯福提議組織中國戰(zhàn)區(qū)盟軍最高司令部,推蔣介石為統(tǒng)帥,關國中將史迪威為參謀長,以.協(xié)同對日作戰(zhàn)。1942年1月,日軍由泰國攻入緬甸,并包圍仰光。英國政府驚慌之中急電蔣介石和史迪威,請求中國軍隊火.速入緬。為保住中國西南最后一條國際交通線及支援緬英軍。2月下旬,蔣介石正式命令在中緬邊界布防的國民黨軍隊開赴.緬甸,協(xié)同英軍對日作戰(zhàn)。中國遠征軍入緬作戰(zhàn)由此揭開了序幕?!幾詶顫擅鳌堵哉撝袊h征軍入緬作戰(zhàn)的歷史地位》(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中國遠征軍入緬作戰(zhàn)的原因。(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中國遠征軍入緬作戰(zhàn)的影響。33.材料約瑟夫·李斯特(1827~1912)英國人,被譽為“外科消毒之父”。19世紀初期,外科手術后死亡率很高。19世紀中葉,奧地利醫(yī)生塞梅爾魏斯提出手術者可能對傷口帶進感染源的觀點,遭到了醫(yī)學界權威的強烈反對,名譽掃地。作為外科醫(yī)生的李斯特經過觀察發(fā)現,皮膚完好的骨折病人一般不易發(fā)生感染,便提出和塞梅爾魏斯相似設想,即感染是因為外部因素造成的。1865年,法國生物學家巴斯德一篇關于細菌的論文給李斯特提供了思路。防止術后感染的最好辦法是在細菌進入暴露的傷口之前就將其消滅。李斯特用石炭酸(苯酚)做滅菌劑,規(guī)定在每項手術前換上干凈潔白的衣服,認真洗手,還要確保將使用的器具都做徹底的衛(wèi)生處理。他甚至還向手術室空中噴灑石炭酸進行消毒。結果患者術后死亡率大大下降。后來他公開了消毒方法,英、德、法等國的醫(yī)院紛紛采用。曾經不能做的開胸手術也變得簡單安全了。——摘編自舍溫·努蘭《蛇杖的傳人:西方名醫(yī)列傳》(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李斯特創(chuàng)立消毒法的原因。(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要評價李斯特的貢獻。

參考答案(含詳細解析)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B【答案解析】

美國是通過擺脫英國殖民統(tǒng)治建立的國家,沒有封建傳統(tǒng)的束縛,選項B正確;自然資源、移民數量以及科技均不是美國的突出優(yōu)勢,選項A、C、D排除。2、D【答案解析】

材料中的儒家和法家代表人物針對鹽鐵問題提出了針鋒相對的主張,這表明當時在治國理念上存在爭論,故選D項;儒家思想正統(tǒng)地位受到挑戰(zhàn)是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因此A項與史實不符,排除;材料只是反映法儒兩家代表關于鹽鐵專賣的觀點,不能得出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相對寬松自由,而且這也與史實不符,排除B項;材料能體現統(tǒng)治者禮法并用,但無法體現以德政為主、刑法為輔的特點,排除C項。3、D【答案解析】

根據材料可知,把大批的物資、大學遷往西南地區(qū),主要是為持久的抗戰(zhàn)做準備,故D正確;日本帝國主義已經掠奪了淪陷區(qū)的資源,排除A項;西遷是適應戰(zhàn)時的需要,并不能改變中國的工業(yè)布局,排除B項;C項不屬于最重要的意義,排除。4、B【答案解析】

材料中A、C兩項分別講的只是蘇格拉底和柏拉圖的各自思想研究,A、C兩項錯誤;材料考查三人思想共同主張,不涉及政治制度,D項錯誤;材料中三位哲人在當時看到希臘盛行的詭辯風氣和極端個人主義的流弊,他們提出教育理論及主張,想方設法補救,體現他們的擔當意識和責任意識,故B項正確。5、C【答案解析】

依據材料中“要求樹立一種新的全球共識”、“接受多元化”、“適應……多元文化”等信息可知,該學者意在說明全球化需要文明的多元化,這有利于世界的和平與繁榮,因此C選項正確;材料并未涉及政治多極化的內容,A選項錯誤;材料不能體現“推動”和“造就”的信息,B、D選項錯誤。故選C。6、B【答案解析】

依據材料信息可知,此時正處于“一五”計劃實施階段,這些投資緩解了國家工業(yè)化資金不足的情況,從而有利于工業(yè)化戰(zhàn)略的實施,因此B選項正確;這些投資與對生產關系的變革和調整無關,A選項錯誤;1965年國民經濟調整任務才基本完成,C選項錯誤;1952年國民經濟基本恢復,D選項錯誤。故選B。7、A【答案解析】

依據材料“宗法制度的本質可以說是一種私法制度”并結合宗法制內容可知,宗法制具有維護私家政權的性質。A正確;鞏固周天子統(tǒng)治的是分封制度,B排除;利于維護宗族內部的團結強調的是宗法制的結果,不符合‘直接’說明的題意,C排除;宗法制度不可能完全解決貴族之間的矛盾,D排除。故選A。8、C【答案解析】西方人文主義思想解放經歷人從神靈解放出來,文藝復興是人從基督教神權控制解放出來,啟蒙運動促使人從封建等級特權制度解放出來,C正確;A、B和D不符合題意,排除。9、C【答案解析】

1895年《馬關條約》簽訂后,列強可以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表明對中國的經濟侵略由商品輸出變?yōu)橘Y本輸出,即列強對華資本輸出的合法化,故答案為C;材料沒有反映清政府的腐敗,排除A;選項B不符合史實,當時清政府主要放寬了民間設廠的規(guī)定,并未大量引入外資,排除;西方工業(yè)革命發(fā)展會促進外資在華增加,但是材料強調的是甲午戰(zhàn)爭后外資激增,而西方國家工業(yè)革命的發(fā)展情況在甲午戰(zhàn)爭前后并無明顯變化,選項D排除。10、A【答案解析】

依據材料“官營事業(yè)惟擇其性質最宜者乃行開辦,其他皆委諸民,不壟斷以與爭利,但盡其指導獎勸之責而已”并結合民族資本主義發(fā)展過程來看,這有助于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展。A正確;官僚資本產生于國民黨統(tǒng)治時期,B排除;該措施與抵制外國資本無關,C排除;材料主要表明政府對經濟發(fā)展的放手,而不是政府收入問題,D排除。故選A。11、D【答案解析】

據材料“1840年至1860年使民族喪失了二十年的光陰”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840年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后,清政府并未認清世界形勢,仍然固步自封,沒有積極變法強國,故D正確;1840年至1860年并沒有大量知識分子反抗西方侵略而犧牲,故A排除;當時滿清政府仍然以天朝上國自居,而不是致力修補對外關系,故B排除;魏源等人并沒有主張改革變法,故C排除。12、B【答案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教材內容的識記能力,A發(fā)生在1945年,B出現在1947年,CD兩項出現在1960年,所以只有B項符合題中設置的時間背景1947—1948年的要求。考點:美蘇“冷戰(zhàn)”點評:識記能力是高考能力考查層次中的最低端,歷史事件、時間、事件內容的考查是高考歷史試題中的常見題,主要涉及對教材中知識點的識記,在平時的學習中必須加強時間、事件、事件內容方面的記憶。13、B【答案解析】

結合材料可知,陪審員須根據法律和法令進行判決,只有在沒有法律的情況下才有可能由個人裁決,故答案為B項;陪審法庭擁有審判和監(jiān)督權,A項表述與史實不符,排除;C項表述與材料矛盾,排除;從材料來看,司法程序主要是根據法律,而不是民主,排除D項。14、A【答案解析】

從材料中把人的手腳銬起來、把人關進監(jiān)獄、把人活埋等刑罰可以看出商朝已經是國家,出現強制性權力,故選A;材料出現人拿著武器不能說明征戰(zhàn)十分頻繁,B錯誤;實行嚴刑峻法從法家出現才開始,C錯誤;階級社會固有的階級矛盾,但是材料不能顯示階級矛盾激化,D錯誤。15、B【答案解析】試題分析:從信息“將幾十世紀縮在一時”“油松片以至電燈”“獨輪車以至飛機”等可以看出,當時中國既存在著先進的西方工業(yè)文明,也存在著落后的封建文明,故選B項。A項錯在“主流”無法體現;C項與材料信息無關;D項也與魯迅的描述不一致??键c: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運動?魯迅的思想16、C【答案解析】

據“不允許將外國人完全排斥在法律之外”可知此時的羅馬法涵蓋了羅馬自由民之外的其它地區(qū)自由民,即隨著羅馬帝國的擴張?zhí)岢鰧嵤┤f民法,故選C;頒布成文法和完善公民法主要是針對羅馬內部自由民,排除AB;提出自然法是西塞羅提出的,是一種法律觀念,與題意主旨不符,排除D。故選C。17、B【答案解析】

根據“一年分夏秋兩次征稅以土地和財產的數量作為征稅的主要依據”可知,兩稅法以土地和財產多少作為征收賦稅的依據,資產少者納稅少,資產多者納稅多,使地主和農民的賦稅負擔相對比較公平,故B正確;農民也應該按照土地和財產的數量納稅,農民的賦稅負擔沒有減輕,A錯誤;以土地和財產的數量作為征稅的主要依據,與商品經濟的發(fā)展沒有直接聯(lián)系,排除C;兩稅法按田畝資產多寡交稅,而且貴族官僚、富商地主也得交納,從而極大地擴大了納稅面,增加了政府財政收入,D錯誤。18、C【答案解析】材料“撙節(jié)用度,自有余饒。輕徭抑末,使得盡力農桑,自然家給人足”反映了統(tǒng)治者減輕百姓的賦稅徭役以促進農業(yè)生產,故C正確;材料并未反映緩和社會矛盾的問題,故A錯誤;限制百姓的賦稅并不能增強中央政府財政實力,故B錯誤;“輕徭抑末,使得盡力農?!辈焕谏唐方洕l(fā)展,故D錯誤。故選C。點睛:本題解題的關鍵是抓住材料關鍵信息“輕徭抑末,使得盡力農桑,自然家給人足”,學生應該結合所學知識從減輕百姓的賦稅徭役以促進農業(yè)生產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不符合材料的選項,得出正確答案。19、A【答案解析】

材料體現的是秦漢時期君臣之間特殊的“請間言事”,這更有利于君主對朝廷的了解和掌控,有利于皇權的加強,A正確;材料沒有體現決策異變,只是君臣之間的“請間言事”,B錯誤;C、D與材料無關。20、B【答案解析】由題干中的時間可知,其材料背景是1832年議會改革,通觀材料信息,之所以會出現材料中的現象,可以說明英國政治運作中和平變革機制的存在,各方為了避免激起更大的社會矛盾,最終選擇了妥協(xié),在和平漸進中推動了英國政治民主化的進程,故B項正確;題干反映了各派之間的妥協(xié),“貴族失勢”表述不對,故A項錯誤;國王行政權早在18世紀中期責任內閣制的確立后即已被剝奪,故C項錯誤;英國政治妥協(xié)的根本原因是經濟的發(fā)展,而非政治現象,故D項錯誤。21、D【答案解析】

根據題干,羅斯福對傳統(tǒng)的“四大自由”有所調整,突出了“免于匱乏”“免于恐懼”這兩個內容,這體現出了在應對經濟危機方面,羅斯福關注到了社會弱勢群體特別是貧民的訴求,D正確;“平等分配”不符合羅斯福新政的根本出發(fā)點——維護資產階級統(tǒng)治,排除A;從材料中得不出限制公民個人權利的表達,排除B;羅斯福只是把傳統(tǒng)的自由主義進行調整,因此不能說是否定自由主義思想,排除C。22、D【答案解析】

根據題干結合所學可知,“第一次歷史性巨大變化”指的是辛亥革命,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符合民意,順應了歷史發(fā)展趨勢,故D項符合題意;A項表述反映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深入人心,不符合題意,排除;題干與公眾教育無關,排除B項;C項號召反抗封建專制,追求自由平等,與題干無關,排除。故選D。23、A【答案解析】

材料“保持一種斯多噶派式的漠然”“回歸過去的空幻而單純的生活”“極為幽懸,一如謎語”表明該思想家的思想帶有無為的思想。結合百家爭鳴可知,“他”指的是老子。A正確;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禮”,材料未體現,B錯誤;荀子主張制天命而用之,材料未體現,C錯誤;墨子提出“兼愛”“非攻”“尚賢”的主張,材料未體現,D錯誤。故選A。24、B【答案解析】

據所學知識可知,元朝時期宣政院是管轄全國佛教事務的主要機構,同時他負責管理藏傳佛教所在的西藏,和四川,青海的部分地區(qū),故B選項正確;宣政院轄地不包括新疆、蒙古,故A、C、D選項錯誤。25、D【答案解析】

結合所學可知,蘇聯(lián)調整后推行的是社會主義計劃經濟,此后這一經濟發(fā)展模式得到進一步的推廣;美國則是實施羅斯福新政,在資本主義國家開創(chuàng)國家干預經濟模式,使資本主義社會進入國家干預經濟的時代,這兩者都影響了世界經濟發(fā)展的模式,故D項正確。A項,美蘇兩國的經濟調整更多是依據國內經濟形勢和狀況的調整,并不是內憂外患的困難形勢,排除。B項,羅斯福新政旨在使美國渡過經濟危機,而非完成工業(yè)化,排除。C項,羅斯福新政推行國家福利,一定程度改善了人民生活;而蘇聯(lián)推行的“斯大林模式”過分注重重工業(yè),忽視農業(yè)和輕工業(yè)發(fā)展,這導致消費品生產不足,人民生活水平較低,故排除。26、B【答案解析】

從材料中可以看出“羅馬帝國”、“西方大國”使得民主制變?yōu)樵字苹蛴芍苯用裰髯優(yōu)殚g接民主,這都是因為國家變大后的結果。因此材料“意在強調”雅典民主是適用于小國寡民式城邦制度,故選B;A與材料信息無關,排除;C材料信息無法體現,排除;雅典民主對后世西方政治產生深遠影響,排除D?!敬鸢更c睛】解答本題的關鍵信息是“羅馬帝國”、“西方大國”,緊扣關鍵信息并聯(lián)系雅典民主政治的特點分析解答。27、A【答案解析】

材料表明,鴉片戰(zhàn)爭以前,中國享有完全的關稅自主權;鴉片戰(zhàn)爭后,由之前的自主關稅變成“議定”關稅,表明中國開始喪失了關稅自主權,故A正確;《南京條約》簽訂表明中國的大門已被打開,“試圖”不符合史實,B錯誤;材料反映的是外國對中國關稅的侵奪而非中國海關管理問題,C錯誤;“鴉片戰(zhàn)爭的實質是商業(yè)戰(zhàn)爭”的表述掩蓋了鴉片戰(zhàn)爭的侵略本質,且不符合材料主旨,D錯誤。故選A。28、D【答案解析】

根據材料“我們今日師馬克思之意則可,用馬克思之法則不可”可知孫中山主張學習馬克思主義,體現的是注重借鑒科學社會主義的精神,D選項符合題意。逃避現實,希求在革命中得到認可的說法明顯錯誤,A選項排除。國民大革命中,國民黨處于領導地位,B選項排除。1924年1月后,國民黨一大召開后,國共合作實現,二者最低奮斗目標是一致的,C選項排除。29、D【答案解析】

據材料可知,其強調漢武帝的“推恩令”通過“眾建諸侯而少其力”,削弱了諸侯王的實力,加強了中央集權,使“封建政體反動的余波,至此才算解決”,有利于社會穩(wěn)定,D正確;材料是肯定“推恩令”的作用,A說法錯誤;材料沒有涉及思想方面,B錯誤;漢武帝的“推恩令”通過“眾建諸侯而少其力”,削弱了諸侯王的實力,加強了中央集權,C錯誤。30、A【答案解析】

材料中墨子拿車銷與飛鳥做對比,車銷是沒有什么技術含量的,更談不上創(chuàng)新,制作簡單,他卻認為“車銷”比“飛鳥”更有價值,這其實就是告訴人們,不要想入非非,飛鳥能飛起來(但沒實際用處)又能怎么樣呢!因此,務實便是墨子對技藝路徑的取舍,但過分強調務實,甚至批評一些“華而不實”的發(fā)明,不利于人們想象力的拓展,A項正確;車銷制作體現不出追求完美,B項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