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四年級勞動技術上冊教案教學目標:1、使學生掌握一些簡單的勞動方法。2、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自立能力和耐心細致的高尚品質。3、提高學生對勞動生活的學習態(tài)度和興趣。4、培養(yǎng)學生愛科學,用科學的創(chuàng)新精神。教材分析:本冊勞動課共15課,內容包括“十字繡”、“種植”、“雕刻”、“飲食制作”,十字繡主要內容是十字繡的基本功和練習繡梅花;種植主要內容包括番茄的育苗、移植、管理保鮮與加工;雕刻主要包括果皮、蘿卜、肥皂的雕刻和橡皮印章的雕刻;飲食制作主要讓學生學會一些簡單的菜的制作方法。這些內容不僅注意適應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接受能力,而且具有思想性、科學性、實踐性和趣味性。學生基本情況分析:四年級學生整體素質不錯。但思想較浮躁,大多數同學熱愛勞動,有部分來自農村,他們有一定的勞動技能,愛勞動,能積極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生產勞動和公益勞動,手工制作能力比較強。但部分學生勞動積極性不強,勞動技能不高,極個別學生勞動態(tài)度不端正,對他們應加強指導和教育。主要措施:1、培養(yǎng)學生熱愛勞動的好習慣。通過了解,班上的大多數同學都是獨生子女,過慣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壞習慣,面對這種情況,首先要對學生進行好的思想教育,告訴他們勞動創(chuàng)造了人,勞動是最光榮的,講一些熱愛勞動的小故事,來培養(yǎng)他們熱愛勞動的好習慣。2、認真鉆研學習《新課程標準》和《勞動教學大綱》,熟悉教材內容,備好每一節(jié)課。3、積極進行勞動課的課堂教學改革,提高課堂效率。勞動課的教學不僅要重視理論知識的傳授,更要重視學生掌握勞動技能和各種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在課堂上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掌握勞動方法,學會總結規(guī)律,在學生掌握了簡單勞動方法的同時,學會創(chuàng)新,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寬松和諧的學習氣氛,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掌握知識,提高了技能,陶冶了品德。4、改革勞動課的評價制度改變過去單一的理論測試的評價制度。本學期要從三個方面評價學生的勞動。①平時的勞動(如值日、義務勞動)②對待勞動課的態(tài)度③家務勞動。即:一方面從學生平時的值日,義務勞動等情況,評出等級;第二方面從學生在勞動課各方面的表現評出等級;三從家長反映在家中的勞動情況評出等級,最后進行綜合評定,這樣全方位地調動了學生熱愛勞動的興趣。5、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教師采用靈活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熱愛勞動的興趣。6、經常帶領學生參加適當的社會實踐活動,培養(yǎng)他們大膽創(chuàng)新,勇于競爭的實踐能力。總之,在本學期教學中,要以以上的總體計劃來完成勞動課的教學工作,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為社會培養(yǎng)出高素質人才。五、教學進度及周課時進度安排:四年級勞動技術上冊教案第周第課時身邊的技術教學目標:1讓學生了解技術在人類生產、生活中應用的廣泛性和重要性。2培養(yǎng)學生關注身邊的技術,激發(fā)學生對技術活動的興趣。教材分析:以一個社會調查小故事為載體,用準備舉辦“身邊的技術”研究性學習活動導入,把“什么是技術”作為思考題,啟發(fā)學生自主進行研究性學習研究。通過媽媽帶著孩子了解辦公室的技術這個實例,引導學生認識技術無處不在,人們的生活、工作處處離不開技術。并知道進行社會調查可以穴道好多知識。學會上電腦上網查詢,可以更快更多地獲取所需的信息資料。教學準備:教師準備:拍攝錄象片:現代辦公技術、廚房設備、玩具。學生準備:收集人們衣食住行和技術有關的信息,每人帶一中玩具。教學過程:(一)
激趣導入1、
教師播放有關錄象,激發(fā)學生對現代辦公技術的興趣。2、
啟發(fā)談話:你們看到了哪些現代科技產品?它們都有哪些本領?學生根據自己的認識,經過討論,從而懂得什么是技術。電話:利用電流使兩地的人互相交談的裝置。傳真機:利用光電效應,通過有線電或無線電裝置把照片、圖表、書信、文件等的真跡傳送到遠方的通訊方式。電腦:是一種自動、高速、精確地完成很多工作的電子設備,它能代替人腦干很多事情,因此也稱為電腦。打印機:由微型電子計算機控制的打字機,沒有鍵盤,把字符的代碼轉換成字符印出來。復印機:利用光敏導體的靜電性和光敏特性將文件、圖片等照原樣印在紙張的機器。(二)
鞏固理解1觀看錄象:現代辦公技術的用途。2我們的工作、學習都離不開技術,鉛筆的制作與使用也都包含著技術。3生活中還有哪些方面離不開技術呢?播放錄象:廚房設備,使學生加深認識:生活中處處有技術,處處離不開技術。4人們的工作、學習、生活都需要技術,哪怕是玩,也離不開技術,請同學們拿出自己的玩具,分一分,并講講玩的技術。(三)布置作業(yè)
1、每個小組合作一期小報,介紹“技術在人們工作、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組織一次參觀訪問活動或舉辦一次主題隊會。溫馨可愛的紡織品教學目標:1、初步認識并辨別各種不同材料制成的紡織品。了解各種紡織品的用途以及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系。2、教育學生養(yǎng)成熱愛勞動,珍惜勞動成果的好品質。教材分析:《溫馨可愛的紡織品》通過“說一說”“探究學習”“寫一寫”“議一議”“做一做”這五個小欄目,使學生初步認識各種紡織品,辨別不同材料制成的紡織品,并結合學生生活實際進一步認識紡織品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教學難點:能辨別不同材料制成的紡織品。教學準備:教師準備:課文插圖、紡織品實物。學生準備:收集各種紡織品實物、圖片、資料。教學過程:(一)激發(fā)興趣、導入課文1、教師出示品種繁多、色彩鮮艷的紡織品圖片:你們認識圖上畫的是什么物品嗎?覺得怎么樣?2、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離不開各種各樣的紡織品,而這些花樣繁多、用途很光的紡織品是靠什么技術織成的呢?(二)認識并辨別各種紡織品1、說一說:你家的房間、客廳里有哪些紡織品?你還用國、見過、聽過哪些紡織品?2、探究學習:分成小組學習,展示你所收集的紡織品實物、圖片、文字等資料,用眼觀察,用手觸摸,爍爍它們是用什么面料制成的?3、寫一寫:在表格中鐵寫你認為它們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三)課外拓展1、以小組為單位,尋找身邊的紡織品,并說說它們是由什么面料制成的?2、舉辦以“溫馨可愛的紡織品”為主題的小飾品、小布貼、小服裝、小靠墊等實物、圖片展覽。釘紐扣*教學目標:1.指導學生學會釘紐扣,教育學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掌握手縫技巧。2.學會穿針引線和打結,并學會釘雙眼扣和四眼扣。教學重點:學會釘雙眼扣和四眼扣。教學難點:穿針引線和給線打結。學具:針、線、布塊(或手帕)、剪刀、(雙、四)眼扣各數枚。板書:釘紐扣穿針引線打結··∷∷∷“一”字“二”字“口”字“十”字起始針——終止針教學過程:一.揭標1.指導學生初步掌握手縫技巧,教育學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2.指導學生會穿針引線和打結,基本學會釘紐扣。二.施標1.激趣師:同學們,在現代生活中,用機器來縫制各類紡織用品已經很普及了。比如我們穿的衣服、背的書包、連紐扣等都是機器縫制的。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衣服會綻先,書包會裂口,紐扣會脫落等等。怎么辦呢?如果還用機器來縫制就不方便了,這就需要我們用手來縫制。一枚針、一根線,自己動手就可以解決。今天我們就來自己動手學習釘紐扣。我們從小就要養(yǎng)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板書:釘紐扣2.看一看說一說師:同學們,我們先來認識一下紐扣。請你們把自己準備的紐扣拿出來給同學們看一看。指名學生說一說你帶來了什么樣的紐扣。▲.再請同學們打開書師:看過同學們帶的紐扣,我們再來看書上左邊圖中的紐扣,同學們仔細看一看,紐扣的品種多嗎?各式各樣的紐扣漂亮嗎?你見過嗎?漂亮的紐扣不僅起固定作用,它還可以起到妝飾作用呢。3.想一想試一試師:同學們,釘紐扣首先要學會什么呢?看老師是怎么做的?師邊做師范邊提示:看老師第一步干什么?(師做穿針動作)并提問:第一步是什么?生回答(穿針)師板書:穿針??蠢蠋煹诙礁墒裁矗浚◣熥鲆€動作)并提問:第二步是什么?生回答(引線)師板書:引線。再看老師第三步干什么?(師做給線打結動作)并提問:第三步是什么?生回答(打結)師板書:打結。★師進一步講解:起始結——終止結(并在布塊上作示范)▲.請同學們看書P5上的想一想試一試下面的四幅圖是不是這樣的?現在你會了嗎?你有興趣上來試一試嗎?好!我們找一位同學上臺來試一試看看他(她)會不會。▲.(生完成后)師:我們來評一評,看他(她)的整個過程怎么樣?(師生一起進行評議)▲.師:這個學生會了,你們會不會呢?請你們一起穿針、引線和打結好不好?▲.學生作全過程的穿針……。師給予幫助。4.探究學習書P5師:同學們穿針、引線和打結我們都會了,現在我們能不能自己動手學習釘紐扣呢?5.學一學做一做書P5師:(學生回答后)好,那么怎么釘紐扣呢?請同學們看書P5上的學一學做一做,紐扣有雙眼扣和四眼扣,怎么釘呢?請同學們在書上找出雙眼扣和四眼扣的釘法,以及紐扣位置的處理。三.測標1.動手做一做師:同學們你能告訴我書上的雙眼扣是怎么釘的嗎?指名回答,師在黑板上畫圖表示:·—·師可告訴學生我們把這叫做“一”字釘法。師:雙眼扣回了,四眼扣你會嗎?指名學生回答,師在黑板上畫圖表示:∷師可告訴學生我們把這叫做“二”字釘法。四眼扣還可以怎么呢?指名學生回答?!藥熆筛嬖V學生我們把這叫做“口”字釘法?!藥熆筛嬖V學生我們把這叫做“十”字釘法。▲師:以上這幾種方法你掌握了嗎?現在請你們自己釘紐扣,釘一個雙眼扣和一個四眼扣。釘紐扣時要注意安全,不要讓針傷到自己,也不能傷到別人。同桌還可以互相請教與幫助。2.師來回巡視指導。發(fā)現問題及時幫助并隨機點評。四.補標1.評議展示作品,將學生釘好扣子的作品展示給大家看。師給以一定的評價。2.衣服上的紐扣掉了一顆怎么辦?(師將掉扣子的衣服掛在黑板上)讓學生想一想,并找一名學生上臺演示,師作補充說明。3.注意:釘紐扣的針細又小,釘完扣子后一定要收放好,注意安全。4.以后衣服上的紐扣掉了,媽媽要替你釘,你會怎么做?(生回答)師:對了,今天我們學會了釘紐扣,以后我們要學會自己的事情(學生集體回答:自己做)。5.組長給組員評價。6.作小結下課??p沙包教學目標:練習用回針法,學會做沙包,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自己動手解決生活小問題的習慣。教學重點:學會用回針法縫制沙包。教學難點:用回針法縫沙包口。教具準備:針、線、各色小塊布料、沙子、米或豆子等半信封、頂針箍、剪刀、老師各種形狀范例沙包6個,實物投影儀。教學過程:一.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課題。1.教師出示6只沙包,問:這些五顏六色的小包包是什么?你知道怎么玩嗎?玩沙包有什么好處?2.師生歸納:沙包可以做投沙包游戲、玩投遠比賽、玩跳房子游戲,抓五子游戲等,玩沙包既開心有趣,還有益于身體健康。3.師引入:想親手做個沙包玩游戲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縫沙包。板書課題。二.學習制作沙包1.觀察沙包教師出示六個沙包,指導學生觀察:這些沙包有哪些形狀?(圓形、方形、三角形、梯形等)師述:根據布料的形狀和自己的喜好可以制作不同形狀的沙包。2.學生自己看書并小組交流,了解制作沙包的步驟。3.學生帶著問題觀察教師在實物投影儀上的示范,并提出不清楚問題。教師邊示范邊指導并適時板書(指導見下,板書見最后):(1)根據自己的需求選一塊大小合適的布料。(2)選好布料后根據布料的形狀或自己的喜好設定沙包的形狀。(3)根據自己需要的形狀對布料進行裁剪。(4)顏色鮮艷的一面朝里對折,邊與邊對齊。(5)用回針的方法把對折的兩鄰邊縫合,針腳盡量密,以防彎松動后沙子漏出。留下一邊不縫,以備翻面裝沙子。(6)將縫合的沙包翻面,裝上適量的細沙子或米、豆子,注意不要過滿,滿則容易繃破,也不易縫合,也不要過空,以大致飽滿為宜。裝時可在沙包下墊一張紙接沙子,注意不要弄到身上或眼睛里,保持衛(wèi)生,注意節(jié)約。(7)將袋口邊向內翻折,不留毛邊,用指甲或剪刀背壓直壓平劃出折痕,以便縫合。(8)用回針法縫合,注意針腳要密要勻,線要拉緊。(9)檢查:縫好后輕拍掉表面沾上的細沙,再抖一抖,捏一捏,看漏不漏沙子。看看哪些地方需要改進。(10)有問題的話針對不足修改。學生提出還不明白的地方,老師示范解答。4.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人人動手制作,小組內互幫互教,老師巡視指導解答。三.總結交流1.在實物投影儀上展示優(yōu)秀作品,找出優(yōu)點。2.展示做得有欠缺的作品,大家找出不足,提出修改方案。四.實踐活動用親手做的沙包做自己喜歡的游戲,看看誰的結實好用。板書:3縫沙包裁好布料朝里對折回針縫合密勻緊灌沙適度縫口不留毛邊縫手套一教學目標:1、學習并初步掌握縫手套的基本過程。2、根據自己的喜好學習畫樣裁減、縫制=裝飾手套。3、培養(yǎng)學生眼、手、腦的協(xié)調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二教材分析:生活中,我們常常需要各種各樣的手套。課文介紹了手套的分類、縫制的過程、布料的來源以及選擇合適的裝飾品,采用清晰的圖片教我們學習縫制手套,從而培養(yǎng)學生眼、手、腦的協(xié)調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教學重難點:畫樣裁減的技能技巧以及選擇合適的裝飾品。三教學準備:教師準備:實物投影儀,不同的布料以及裝飾品、棉線、縫衣針、剪刀,各種各樣的手套。學生準備:可縫制手套的不料一塊,棉線、縫衣針、剪刀、裝飾品等。四教學過程:(一)激趣導入1、展示各種色彩鮮艷的大大小小的手套。2、你們還見過或用過什么樣的手套?3、給手套分類、填表:類別防寒手套作用保暖特點厚實制作材料棉花、海綿、棉布裝飾手套裝飾漂亮棉布、線織、羊毛、裝飾品櫥用手套防油膩結實橡膠醫(yī)用手套防病菌衛(wèi)生薄橡膠防護手套防危險品耐用厚橡、膠布、(二)指導縫制1、布料來源:購買,利用舊衣物或邊角料等。2、縫制過程:(1)用實物投影儀演示手套的縫制過程。(2)教師示范3、請學生說一說布手套的縫制過程。(1)畫樣:在紙上畫出手的外形;(2)放樣:在畫樣上沿手的外形向外放出1.5_3厘米;(3)剪紙樣:在放出的畫樣上沿邊仔細剪;(4)裁減:在雙層布料上按放樣裁減;(5)縫合:縫制過程中選擇基本針法;(6)縫邊:注意密而勻;(7)翻面:整理成美觀的手套,并試用一下.4學生動手縫制.教師個別輔導,及時糾正.(三)評優(yōu)鼓勵(四)課外拓展1、分小組去商場、貨攤考察各種類型、式樣、用途的手套。了解制作方法。2、利用廢舊材料縫制一幅實用手套,送給幼兒園的小朋友。3、指導觀察技術信息中的插圖說說你從插圖中了解到什么信息。(五)技術信息--神奇的泥吧教學目標:1、認識泥材料的一般特性,初步了解泥制品的制作過程。2、培養(yǎng)學生收集、處理和運用技術信息的能力。3、培養(yǎng)學生熱愛勞動人民、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教材分析:本課教學內容“神奇的泥巴”是技術初步——泥工的第一部分,是整個泥工技術的知識基礎。本課內容分“說一說”、“寫一寫”“看一看”“議一議”以及“技術信息”幾個部分。“說一說”以秦始皇兵馬傭,宜興紫砂茶壺、無錫惠山泥人大阿福、萬里長城等六幅圖片,展示了泥制品的精美與壯觀,激發(fā)學生學習泥工技術的興趣。教學準備:實物投影儀、信息技術的相關影象資料。教學過程:(一)激趣引入,認識泥制品教師出示秦始皇兵馬傭,宜興紫砂茶壺、無錫惠山泥人大阿福、萬里長城等六幅圖片。如有條件可借助實物投影儀展示或出示具體實物。讓學生觀察,隨之提問:“同學們,你們知道這些物品都是用什么制作的?”學生回答之后,教師繼續(xù)問學生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是由泥做成的?可組織學生討論、交流,讓學生感受到,不僅上述這些精美、壯觀的物品是用泥制成的,我們生活中還有用的東西也是用泥作成,以此激發(fā)學生探究泥制品制作方法和過程的興趣。(二)教學泥制品制作過程泥巴是怎樣變成有用的東西呢?指導學生看書上泥制品制作過程的流程圖。看完后,組織學生討論:(1)你知道泥工用哪些材料嗎?(2)你知道泥工用哪些工具嗎?(3)你知道做一件泥制品的過程嗎?討論后,教師可指名一兩位學生說一說自己所了解的相關知識。(三)技術信息的處理與運用在議一議的基礎上,教師可讓學生閱讀書上的技術信息,或觀看相關的影像資料,從中收集有用的信息。在老師的引導下,對議一議三個相關的問題的回答給予補充和糾正。--我的小小陶吧一、教學目標1、掌握手捏泥碗的方法和技巧,學會手捏簡單的泥制品。2、使學生初步具有技術的感知、思維、想象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3、培養(yǎng)學生認真、細心地進行技術活動的習慣。二、教學準備自然泥、泥刀、水、手捏泥碗成品,荷葉紋小碗圖片。三、活動建議一)、互查課前準備教師組織學生4~6人一組,互查課前準備,如工具不齊全,可要求同組合用。二)、成品展示,激趣引入1、教師出示手捏泥碗成品圖片或實物。2、引語:你能說出這么漂亮的泥碗嗎?你準備怎么做?3、借助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讓學生交流,說說自己的想法。三)、教學捏泥碗的方法與步驟1、學生欣賞書上的圖示和文字說明,比較一下,與自己的想法有什么不同?2、學生說完后,說說手捏泥碗的方法、步驟及注意點。教師注意補充和糾正。并適時板書。3、具體操作步驟:(1)、團泥團;(2)、摳洞捏凹;(3)、修齊邊口;(4)、用有齒刀刮光碗的內外壁;(5)、把碗底圈處刮麻并涂泥漿;(6)裝底圈;(7)、用手蘸水抹光碗的表面。四)、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指導1、學生依照圖示,自己動手操作。2、輕音樂背景下,教師巡視輔導。3、可引導同組互助合作,或請一兩名學生演示制作過程。(用實物投影儀)五)、思維拓展,探究學習1、教師出示荷葉紋小碗圖片或實物,問學生:你知道這樣的泥碗是怎么做出來的嗎?2、學生思考,相互交流。3、教師提示:是用泥片貼碗的方法做出來的。4、引導學生課后嘗試制作。四、注意事項1、制作中不要把工具對著別人。2、制作中盡可能保持桌面和場地的整潔。泥碗
教學目標
1、
掌握手捏泥碗的方法和技巧,學會手捏簡單的泥制品。
2、
使學生初步具有技術的感知、思維、想象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
3、
培養(yǎng)學生認真、細心地進行技術活動的習慣。
教學過程:
一)、互查課前準備
教師組織學生4~6人一組,互查課前準備,如工具不齊全,可要求同組合用。
二)、成品展示,激趣引入
1、
教師出示手捏泥碗成品圖片或實物。
2、
引語:你能說出這么漂亮的泥碗嗎?你準備怎么做?
3、
借助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讓學生交流,說說自己的想法。
三)、教學捏泥碗的方法與步驟
1、
學生欣賞書上的圖示和文字說明,比較一下,與自己的想法有什么不同?
2、
學生說完后,說說手捏泥碗的方法、步驟及注意點。教師注意補充和糾正。并適時板書。
3、
具體操作步驟:
(1)、團泥團;
(2)、摳洞捏凹;
(3)、修齊邊口;
(4)、用有齒刀刮光碗的內外壁;
(5)、把碗底圈處刮麻并涂泥漿;(6)裝底圈;
(7)、用手蘸水抹光碗的表面。
四)、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指導
1、
學生依照圖示,自己動手操作。
2、
輕音樂背景下,教師巡視輔導。
3、
可引導同組互助合作,或請一兩名學生演示制作過程。(用實物投影儀)
五)、思維拓展,探究學習
1、
教師出示荷葉紋小碗圖片或實物,問學生:你知道這樣的泥碗是怎么做出來的嗎?
2、
學生思考,相互交流。
3、
教師提示:是用泥片貼碗的方法做出來的。
4、
引導學生課后嘗試制作。
六)、學習評價
1、
學生自評和小組互評。
四、
注意事項
1、
制作中不要把工具對著別人。
2、
制作中盡可能保持桌面和場地的整潔。泥條盤筆筒一、教學目標1、掌握泥條盤筆筒的方法與技巧,學會用盤泥條的方法制作簡單的泥制品。2、使學生學會一些技術探究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創(chuàng)新和實踐能力。3、培養(yǎng)學生參與技術活動的興趣,以及對新事物、新技術的敏感。二、教學準備自然泥、墊板、泥刀(用于切削、刮、抹)、滾子(用于碾平)、瓶蓋(用于壓切圓片),泥條盤筆筒成品。三、活動建議(一)、互查課前準備1、教師組織學生互查材料和工具是否準備,作為學習評價的依據。(二)、成品展示,激趣引入1、教師出示細泥條,引語:這些細細的泥條有用嗎?你想用它們來做什么呢?2、學生討論,交流。3、教師出示用泥條盤出的筆筒,引語:用泥條能做出這么有趣的筆筒,你知道是怎么做出來的嗎?4、學生交流,說一說自己的想法。(三)、教學泥條盤筆筒的方法與步驟1、先讓學生看書上的圖示和文字說明,比較一下,與自己先前的想法有什么不同。2、指名學生說說泥條盤筆筒的方法、步驟及注意點,教師注意補充和糾正,并適時板書。3、具體操作步驟:(1)滾壓圓泥片;(2)用瓶蓋子切下泥片做筒底;(3)在底片邊上刮痕并涂泥漿;(4)滾壓大泥片;(5)在泥片上切出泥條;(6)再搓成圓泥條;(7)用泥條在涂泥漿處盤貼成圈;(8)再逐層刮痕、涂泥漿、盤貼泥條,加到需要的高度;(9)如需筒內光滑,可用刮刀刮、抹。(四)、學生動手制作1、同桌合作,依照圖示,共同完成一件作品。2、輕音樂背景下教師巡視輔導。3、指名學生在實物投影儀上演示制作過程。(五)、探究學習,創(chuàng)新實踐1、引語:你有什么辦法能讓泥條盤出的筆筒表面變得更好看?2、學生發(fā)揮想象,獨立思考。教師給予鼓勵。(六)、學習評價1、組織學生互評和自評。四、注意事項1、操作前應在桌面鋪上塑料布或舊報紙,以防泥土弄臟桌面。2、操作結束后,應把桌面清理干凈,把地上的泥屑清理掉,以保證教室內整潔衛(wèi)生。--用泥片制作筆筒一、教學目標1、掌握泥片制作筆筒的方法與技巧,運用此方法做簡單的泥制品。2、培養(yǎng)學生具有一定的觀察和分析事物的能力。3、初步培養(yǎng)學生精確、嚴密地進行技術活動的習慣。二、教學準備自然泥、墊板、泥刀(用于切、刻)、滾子(用于碾平)、瓶蓋(用于壓切圓片),線、尺。三、活動建議(一)、互查課前準備1、教師組織學生互查材料和工具是否準備,作為學習評價的依據。(二)、啟發(fā)談話,激趣引入1、引語: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泥條盤筆筒,除了用泥條盤,還能用什么方法做筆筒呢?2、學生討論,小組交流。說一說自己的辦法。(三)、教學用泥片制作筆筒的方法與步驟1、讓學生看書上的圖示和文字說明,比較一下,與自己先前的想法有什么不同。比一比哪一種方法更好?2、指名學生說說泥片制作筆筒的方法、步驟及注意點,教師注意補充和糾正,并指出圓底片的周長必須等于圓柱形筒體片的長度。3、請學生演示用線測量圓底片周長的過程。具體操作步驟:(1)把泥團壓扁后滾壓成泥片;(2)用瓶蓋壓切下圓形泥片做筒底;(3)用線量筒底泥片圓周的長度,滾壓做筒體的泥片;(4)用筒底泥片周長定筒體泥片的長度,切去多余部分;(5)刻麻筒體泥片底邊,并涂泥漿;(6)把筒體泥片圍在筒底泥片上;(7)合圍、捏合,再加泥修齊筆筒。(四)、學生動手制作,教師巡視輔導1、同桌合作,依照圖示,共同完成一件作品。2、輕音樂背景下教師巡視輔導。3、指名學生在實物投影儀上演示制作過程。(五)、指導課后實踐活動1、要求學生利用假日,去玩具店、禮品店調查,了解有些什么泥制品,調查幾件泥制品的價格,如有興趣,可運用已學過的方法模仿制作一件喜愛的泥制品。(六)、學習評價組織學生互評和自評。美麗的泥花瓶一、教學目標1、能靈活運用已學過的制作方法,設計并制作泥花瓶。2、使學生逐步養(yǎng)成主動進行技術學習和技術探究的習慣。3、培養(yǎng)學生具有一定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審美意識。二、教學準備自然泥、泥刀、花一束、各式花瓶圖片。三、活動建議(一)、啟發(fā)談話,激趣引入1、教師拿出一束鮮花,引語:美麗的鮮花需要漂亮的花瓶來擺放,你看見過什么樣的花瓶呢?2、學生自由發(fā)言,教師可出示幾幅不同的花瓶圖片。(二)、創(chuàng)新設計,研究方法1、學生思考自己喜歡什么樣的花瓶,希望制作一個什么樣的花瓶,并動手畫出設計草圖。2、教師引導學生回憶,已經學過哪幾種泥制品的制作方法?選擇其中一種方法,寫出制作步驟。3、組織學生四人一組,討論各自的設計方案和制作步驟,相互設計,取長補短,并根據需要作出適當的改進。(三)、實踐操作,創(chuàng)新構思1、學生按照自己的設計方案和制作步驟,動手操作。2、教師巡視,引導同組學生協(xié)作,幫助有困難的學生。3、學生制作完成,問學生:你做的花瓶好看嗎?能不能再把它裝飾一下,讓它更漂亮呢?4、學生發(fā)揮想象,創(chuàng)新構思,動手裝飾自己的花瓶,有困難的學生,可讓他們先畫出草圖,再進行制作。(四)學習評價學生自評和互評。--紙工——房子相框*巧手制作紙制品一、教學目標1、使學生學會看示意圖制作房子相框,鞏固掌握紙工制作的劃、折等技法。2、啟發(fā)學生自己動手設計相框外形,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3、在制作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認真仔細的勞動態(tài)度和審美能力。二、教學準備1、學生準備:一個自己喜愛的相框和一張照片,紙工制作所需要的工具,以及水彩筆、掛歷紙、卡紙等。2、教師準備:已完成的紙相框,示范用制作材料,實物投影儀等。三、活動建議1、讓學生各自展示帶來的相框,并說說這個相框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為什么你喜歡它?2、教師出示紙相框,告訴學生用紙也可以做出漂亮的相框,激發(fā)學生的制作愿望。3、讓學生分組自學,對照示意圖,將剪下的制作材料的各部件試著組合。共同討論不理解的地方,逐步完成相框作品。4、利用教學媒體,展示不同形式、不同圖形的相框,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意愿。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自己準備設計一個相框并畫出設計草圖,然后在組內交流,相互提出修改意見。四、學習評價1、舉辦一次“開設××相框專賣店”活動,將學生設計制作的相框展示出來,以每小組為一個專柜,選出代表介紹本小組的相框,最后評出“十佳作品”或“優(yōu)秀作品”。2、教師可根據評價內容,先讓一個小組進行自評和互評,為其他小組進行評價動物筆筒*一、教學目標1、掌握水晶筆筒、動物筆筒的制作方法和步驟,學會使用輔助材料透明膠片,表現透明效果。2、引導學生積極思考,設計新穎的筆筒,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3、培養(yǎng)認真的工作態(tài)度和良好的勞動習慣。二、教學準備1、教師準備:幾種不同材料做成的筆筒,示范用的制作材料。已完成的作品,實物投影儀等。2、學生準備:紙工制作工具和相關制作材料(卡紙、彩筆等),并將水晶筆筒、動物筆筒各個部件剪下備用。三、活動建議(一)、激發(fā)興趣,導入課文1、教師談話導入:筆筒有什么用途?筆筒可以用哪些材料做成?根據學生回答,出示相應筆筒。2、教師最后出示已完成的水晶筆筒和動物筆筒,告訴學生: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制作這兩個造型美觀、名字又好聽的筆筒,引起學生學習制作的興趣。(二)、指導制作學生分組學習,先合作完成較復雜的水晶筆筒,教師做適當指導。1、讓學生拿出課前剪好的制作材料部件,對照示意圖,按次序排列出來。2、讓學生仔細閱讀示意圖下的說明。3、用紅筆給每條說明標上序號。4、數一數制作水晶筆筒共分幾個步驟,然后,讓學生自己參照示意圖的步驟完成水晶筆筒制作。(三)、發(fā)揮想象,創(chuàng)新實踐1、讓學生依照上述方法分組完成動物筆筒的制作。2、啟發(fā)學生找出這種筆筒的主要特點:筆筒前后兩面各有不同的動物圖形。3、引導學生舉一反三,積極思考,能否設計出新穎的筆筒,并把圖案畫下來。4、教師用實物投影儀展示一些筆筒設計圖。(四)、課外拓展在班內舉行一次“最佳筆筒”設計大賽,設立最佳設計獎、最佳作品獎、最佳圖案獎等獎項,以激發(fā)學生積極參與活動。儲蓄罐教學目標:1、學習掌握儲蓄罐的制作方法。2、懂得用同一種幾何形體可以設計兩種以上的作品。3、培養(yǎng)認真、細致的勞動態(tài)度。教學過程:一、談話導入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制作了小魚缸,今天我們還要來制作一個也是由半圓柱體改變而來的紙工作品。出示范作。二、自學儲蓄罐制作方法及過程、1.讓學生看書上的圖示和文字說明,了解儲蓄罐的制作過程和方法。2.交流制作過程和方法,相機板書:剪切——刻痕——折疊——粘貼(1)剪切:使用剪刀時要注意什么?剪下的邊角料該如何處理呢?一般的剪沒什么問題,那像這樣的帶有齒的部件該用什么方法剪更快捷更方便呢?學生說后,投影儀演示一下。(2)刻痕:剪好后,在所有的粘貼面上用刻刀刻痕,這樣有什么好處呢?(美觀,便于折疊)(3)粘貼:在進行粘貼時,我們通常的做法是把雙面膠粘在粘貼面上。但像這樣帶有齒的粘貼面,我們是否也這樣粘呢?為什么?那該怎樣粘?(把雙面膠粘貼在對應的部件位置上。)出示粘貼部件。(4)師演示明膠片的插法。3.看了老師做,同學們是不是也很想做呢?好,但在做之前老師要提兩點小建議:(1)小組分工合作,每人都要動手動腦,可以小聲討論。(2)你們可以模仿書上做,也可以有創(chuàng)新??茨膫€小組合作的好,作品完成的既快又美觀,我們還要評一評呢,好不好?老師相信你們一定能比我做得更好,有沒有信心?趕緊動手做吧!三、學生制作,老師巡視。1.發(fā)現好的做法及時推廣。(特別是齒的剪法)2.如果發(fā)現學生集體性錯誤,及時糾正。3.幫助個別有困難的小組。四、作品評價。1.小組內自評.2.組間互評.3.評出最佳小組,用鼓掌予以表揚。組合筆筒
教學目標:
1、
掌握水晶筆筒、動物筆筒的制作方法和步驟,學會使用輔助材料透明膠片,表現透明效果。
2、
引導學生積極思考,設計新穎的筆筒,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
3、
培養(yǎng)認真的工作態(tài)度和良好的勞動習慣。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課文
1、
教師談話導入:筆筒有什么用途?筆筒可以用哪些材料做成?根據學生回答,出示相應筆筒。
2、
教師最后出示已完成的水晶筆筒和動物筆筒,告訴學生: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制作這兩個造型美觀、名字又好聽的筆筒,引起學生學習制作的興趣。
(二)、指導制作
學生分組學習,先合作完成較復雜的水晶筆筒,教師做適當指導。
1、
讓學生拿出課前剪好的制作材料部件,對照示意圖,按次序排列出來。
2、
讓學生仔細閱讀示意圖下的說明。
3、
用紅筆給每條說明標上序號。
4、
數一數制作水晶筆筒共分幾個步驟,然后,讓學生自己參照示意圖的步驟完成水晶筆筒制作。
(三)、發(fā)揮想象,創(chuàng)新實踐
1、
讓學生依照上述方法分組完成動物筆筒的制作。
2、
啟發(fā)學生找出這種筆筒的主要特點:筆筒前后兩面各有不同的動物圖形。
3、
引導學生舉一反三,積極思考,能否設計出新穎的筆筒,并把圖案畫下來。
4、
教師用實物投影儀展示一些筆筒設計圖。
(四)、課外拓展
在班內舉行一次“最佳筆筒”設計大賽,設立最佳設計獎、最佳作品獎、最佳圖案獎等獎項,以激發(fā)學生積極參與活動。三輪摩托一、教學目標1、學習“三輪摩托”的紙工制作方法。2、在操作活動過程中,培養(yǎng)團結協(xié)作精神。3、鼓勵學生自己設計、制作大客車,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二、教學準備1、教師準備:多種車輛的投影片,已制作好的三輪摩托,剪好的制作材料的各部件及實物投影儀等。2、學生準備:紙工制作的工具,制作材料,彩色筆等。三、活動建議(一)、導入課文1、教師播放各種車輛的投影片,讓學生邊看邊說說造型特點。2、讓學生說說自己平時看到的車輛造型。根據自己的喜好,將印象最深的轎車、大客車、摩托車的外形畫下來,并通過實物投影儀展示出來。由此導入課文:一起來制作三輪摩托的紙模型。(二)、指導制作1、本次作品較復雜。可讓學生分工合作,要求仔細閱讀示意圖下的簡要說明,用紅筆標明每條說明的序號,每個學生負責其中一部分,再把這幾部分組合起來,共同完成。2、教師利用實物投影儀做具體指導。(三)、作品展示,經驗交流1、把完成的作品展示出來,并讓學生談談制作過程,以及收獲和合作體會。(四)、發(fā)揮想象,創(chuàng)新實踐1、根據自己印象最深的大客車樣子,自己或小組合作完成設計一輛大客車草圖。(五)、課外拓展1、根據自己的設計,完成大客車的制作。2、啟發(fā)想象:怎么能讓自己制作的大客車動起來?3、舉辦一次班級車模展比賽。評出最佳合作獎、最佳設計獎、最佳制作獎、最佳創(chuàng)新獎等獎項。小裁縫1、釘紐扣教學目標:1、指導學生學會釘紐扣,教育學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掌握手縫技巧。2、在感受勞動的樂趣的同時應注意安全。重點:學會釘雙眼扣和四眼扣。難點:穿針引線和給線打結。教師準備:溫馨提示、評價標準、拓展延伸等內容的打印材料;學生準備:針、線、布塊(或手帕)、剪刀、(雙、四)眼扣各數枚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學習教材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每當我們的農服破了,紐扣掉了或書包裂口了.我們該怎么辦呢?這些事又是誰幫你做的呢?想不想自己來學釘紐扣?今天,我們這堂課就來學習釘紐扣。(二)講解制作方法1、出示:各種各樣的紐扣.如何分類?2、板書:從扣眼分:單眼扣、雙眼扣、四眼扣紐扣的種類從形狀分:方形扣、圓形扣等從質地分:有機玻璃扣、金屬扣、電鍍塑料扣3、說說不同紐扣的釘法。重點講解雙眼扣、四眼扣的釘法(見第27頁上的圖)。(1)釘雙眼紐扣。①穿針:截取比手臂略長些的一段線,把線頭用手捻得又尖又直,再把線頭穿進針眼,并在線的另一端打個結。②確定釘紐扣的位置后,用左手把紐扣連布一起捏緊不讓它移位,從布的背面進針穿過紐扣的一個孔,然后從紐扣的另一個孔進針,在布的背面將線收緊。按這樣的方法重復四五次,使紐扣固定在布面上,然后打結,剪去線頭。(重點指導一下打止結的方法)(2)釘四眼紐扣。第一種:“十”字形釘法:釘法與釘雙眼扣差不多。交叉成“十”字形就行了(見第27頁上的圖)。第二種:“二”字形釘法:與“十”字形釘法只有一個不同的地方,那就是要使紐扣正面的線跡釘成“二”字形,不交叉(見第27頁上的圖)。(三)學生分組實踐、教師巡視1、小組合作,互教互學。2、展示學生穿針、引線、打結的過程。3、學習了釘紐扣的基本方法,想一想,還有什么別的釘法嗎?4、其他樣子的紐扣怎么釘?出示各種不同式樣的紐扣,說說你用什么方法釘(閱讀補充材料)。5、如果正式在衣服上釘紐扣,還應該注意什么?(1)紐扣的位置要對準衣服上的扣洞,可用專用粉筆做上記號(見第12頁上的圖)。(2)進針后,要把針線往上提,不能往旁邊拉,以免針尖戳到別人。(四)作品展示、互動評價1、小組評議,在書上填上“☆”。2、展示優(yōu)秀作品,說說自己釘紐扣的過程,應該注意的事項。(五)總結回顧,啟迪創(chuàng)新小結:釘紐扣的基本方法,同學們都已初步掌握了,老師相信,以后你的紐扣掉了,一定會自己釘上。從小養(yǎng)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習慣。2、縫補衣褲教學目標:指導學生學會用攻針和燥針法縫補破(或開裂的衣褲),進行艱苦奮斗的教育。材料準備:針線,布塊。教學過程:說一說,導入新課。讓學生看P4的情境圖,說說圖上講述了什么事情。二、學學做做:1、學習手縫的兩種針法:攻針法和操針法,2、縫補衣褲選擇布的顏色,大小,線的顏色。3、縫補時針的操作要領。4、選擇針的用法。5、練習用攻針法縫小貼袋。6、各小組展示縫好的小貼袋。7、討論:縫補時的操作要領。三、實踐思考:在有破洞的衣褲上縫上一個自己喜歡的裝飾物加以掩飾,看誰做得最好。四、小結:縫補衣褲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項。3、縫制小布袋教學目標:1、根據生活經驗,探索縫制小布袋的方法。2、掌握用平針縫制的技能。3、初步形成生活自理的意識,做生活小主人。教學重點:掌握平針縫制的技術。教學難點:(1)縫制過程中兩手的協(xié)調配合。(2)收針時的打結也是很難把握的。課前準備:①課前展示“主題活動”——探索“平針”的奧秘。②生活中的“平針”調查。
教學過程:一、展示情境,學生嘗試。1、利用圖片、課件或者教師直接示范,創(chuàng)設一個能激發(fā)學生想嘗試的情境。2、教師技術要點分析:首先要落實穿線、打結這兩個技能。一般情況下,左手拿針,右手拿線,并把線的一端剪光,然后進行穿線。打結:關于打結的方法有許多,能達到效果便可,但要提示的是結的大小要根據布的密疏(或洞眼)所定。平針,雖一上一下看似簡單,但對初學者來說,要掌握左手拿布,右手拿針的縫制動作配合協(xié)調,也是需要強調的。收針:要求不留下過長的線,這樣才能使布袋收口緊密。3、學生嘗試穿結、打結。4、反饋、小結。5、學生能者為師,再次嘗試。二、根據生活經驗,探索布袋的方法。1、按小組(異質分組)進行討論。2、反饋比較各種方法。3、小結。三、閱讀課文,比較討論1、讀課文,比較異同點。2、討論最佳方法。(或者最合適的方法)四、實踐操作,巡視指導。五、展示比較,學生演示。六、再實踐操作。七、評價延伸。
4.小廚師1、煮飯教學目的:學會做簡單的家務活,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增添生活情趣。工具、材料:高壓鍋或電飯鍋,水、米等。教學過程:一、談話導入,激發(fā)學生動手煮飯的興趣。二、學學做做(一)高壓鍋煮飯:1、揀米、淘洗、加水。2、檢查密封圈、排氣孔后加蓋。3、先用旺火燒煮,沖氣后調成小火燜3——5分鐘。4、待鍋冷卻,鍋內氣壓下降后,才能旋開鍋蓋。(二)用電飯鍋煮飯:1、注意電飯鍋內膽與外表面要抹干凈。2、插電時要注意安全。三、想想練練1、淘米時,是不是淘洗的次數越多,洗得越干凈就越好呢?2、回家練習煮飯,分擔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做媽媽的好幫手。2、蛋的烹調教學目標:了解雞蛋的營養(yǎng)價值及其幾種吃法,并學會蛋的烹調方法。教學重點:親自動手燜米飯教學過程:一、基本活動:1、你喜歡吃雞蛋嗎?你知道雞蛋有哪些營養(yǎng)成分嗎?2、你知道雞蛋都可以怎么樣吃嗎?二、學習新知。1、既然雞蛋有這么多種吃飯,你會做嗎?今天我們就來學一學煮雞蛋和煎雞蛋2、自學課文“學.做”。3、同學說一說煮雞蛋應該怎么做?1)煮殼蛋2)煮荷包蛋3)煮蛋湯4)蒸蛋4、小結歸納操作要領。三、拓展活動1、按P22“實踐.創(chuàng)新”第2、3題的內容組織學生分組議論。2、小竅門1)煮熟的雞蛋放入冷水中浸泡一下,剝皮更容易2)煮雞蛋是放少許鹽,雞蛋殼不容易煮裂四、探究活動1、煎雞蛋應該怎么做?2、你知道怎么樣判斷雞蛋是否熟了呢?3、做涼拌菜教學目標要求:
1、掌握拌涼菜的基本過程,提高動手操作技能
2、體驗做菜的樂趣,培養(yǎng)自信心,熱愛生活,熱愛勞動。
3、養(yǎng)成遵守紀律、認真細心、勤儉節(jié)約的良好習慣。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師:大家愛吃涼菜嗎?涼菜具有哪些特點呢?多媒體出示幾盤色香味俱全的涼拌菜,讓學生說說看后的感覺。
2、老師拿出一盤做好的涼拌菜,請同學們品嘗,品嘗后提問:好吃嗎?你們想不想親自做一盤美味可口的涼菜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涼拌菜。
出示課題:涼拌菜。
二、看看學學
1、介紹做涼拌菜的原料,調料,邊出示原料,調料,邊向學生介紹。
2、介紹做涼拌菜的方法。老師以香椿拌豆腐為例,邊示范邊講解做涼菜的基本步驟和注意事項。
a把豆腐切成約1立方厘米的小丁。b香椿用開水焯一下,撈出控干水分,切成碎末。c把豆腐丁,香椿末,熟黃豆放在盤子里,把調料加進去,攪拌均勻。
3、再次請學生品嘗涼拌菜,并說出口感。
4、同桌互相介紹制作過程。
三、做做試試
1、同學們品嘗了涼拌菜,也看到了老師的操作,該請同學們自己嘗試一下了,也來做一盤了,同學們請自己動手體會做菜的樂趣吧!
2、學生分組實踐,教師巡視指導
(1)廚師長與老師一起協(xié)調管理操作活動。
(2)安全第一,操作活動中,老師要加強巡視,嚴格管理。
(3)切菜時,提醒學生思想要集中,注意安全,姿勢正確,動作協(xié)調。
四、評一評
1、同學們互相品嘗評一評哪一組涼拌菜做得好。
(從外形美觀,衛(wèi)生營養(yǎng),味美可口,操作時的態(tài)度動作,習慣等方面評價,肯定成績,指出不足)
2、請優(yōu)勝組廚師長介紹制作過程
五、清洗炊具,請掃地面,擺放好用品,作料等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勞動習慣和衛(wèi)生習慣。5.小制作1、制作晾衣架教學目標:了解金屬衣架的制作步驟,學習金屬衣架的制作方法,并能獨立制作。教學重點、難點:彎折成型。教學準備:老虎鉗、起子,鐵絲3根。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1、匯報你認識的金屬制品,說出分別是用什么金屬材料制成的。2、教師出示一個用鐵絲制成的衣架,問:你們知道這是用什么金屬材料制作的嗎?要是能親手做一個作為禮物送給媽媽,那多有意思呀!二、學習做法1、想想:要制作這樣一個衣架需要哪些工具和材料?2、指生交流,老師總結并一一出示所需的工具和材料。3、自學做法:對照書上彩圖研究衣架的制作步驟。4、學生交流步驟,師相機板書:1)用鉗子將鐵絲彎成掛物衣架。2)用鉗子夾住支架下端,用起子折彎。3)將兩掛臂鐵絲的一端彎成圈,分別套在支架下端的兩側。4)將兩臂掛鐵絲的另一端分別折彎,一個簡易的鐵絲衣架便完成了。5、教師示范制作衣架。三、練一練1、同桌合作制作衣架,教師巡視指導。2、指學生上臺展示作品并做講解員為大家講述自己的制作過程。3、同桌互相講解制作的步驟。四、拓展活動:你能設計出其他造型的衣架來嗎?畫出簡要的設計圖并動手試一試。五、課堂小結:談談今天這一課的收獲。2、制作清潔小工具一、教學目標1、指導學生利用廢舊布料扎拖把,養(yǎng)成勤儉節(jié)約的習慣。2、初步掌握用鋼絲鉗絞緊鐵絲扎拖把的方法。3、學習使用鉗、錘等工具的技能,培養(yǎng)動手能力。4、通過活動使學生能利用有關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二、教學準備1、準備好(舊衣褲)布條、木棍、鐵絲、一寸鐵釘、以及鋼絲鉗、鐵錘等。2、了解扎拖把的材料、方法及用途。三、教學課時1課時四、教學過程(一)思維健身操謎語:五個兄弟站在一起,名字不同,高矮不齊。你們猜猜它是誰?(手)一個人,有幾只手?手能做什么?(讓學生大膽說)今天就用我們的雙手來學做一樣新的東西好嗎?(二)奇思妙想說創(chuàng)意1、提問:你穿的舊衣褲怎樣處理的?(如果把它利用起來,扎成拖把就成了有用之物,是一件很好的清潔工具。)2、我們這雙靈巧的手把舊衣、舊褲加工成嶄新的拖把,怎樣?3、讓學生討論扎拖把的方法。4、教師重點講解和示范用鐵絲扎拖把的方法和步驟。(1)剪好布條放在鐵絲上。(2)在木棍一端釘一個鐵釘,然后放在布條的中間,用鐵絲將布條攔腰扎在木棍上,重點示范如何用鉗絞緊鐵絲。(3)將鐵絲上部的布條向下翻,再用鐵絲扎緊,最后用剪刀將拖把布條修剪整齊。(4)鉆孔:在柄的一端鉆一小孔,用來穿繩子懸掛。(三)心靈手巧露一手1、分成若干小組,學生自由組合。2、教師指導怎樣選材、以及使用鉗等工具的技能。3、注意安全。(四)合作交流探奧秘1、學生匯報交流。說說你們組扎拖把的過程。2、講講打算用它搞一次什么活動最有意義?(大掃除)3、組織統(tǒng)計完成表格二,制成統(tǒng)計表,進行比較扎拖把的情況。從中你能知道哪些數學信息?有什么建議?3、我的小創(chuàng)意學習目的:通過學習,使學生學會制作懶人拖鞋和簡易書架,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教學過程:你說我說向大家介紹一款新產品懶人拖地的鞋。讓學生舉例說明小創(chuàng)意大發(fā)明的例子。二、學學做做1、懶人拖鞋先購買一雙布拖鞋,按鞋底的大小制作一層“絨毛”鞋套,在鞋底套上“絨毛”鞋套即可。教師說明:懶人拖鞋的底部一層應該使用防滑、耐磨、吸塵力強的絲狀化纖材料。2、簡易書架(1)截取2條扁形松緊帶各自縫合;(2)在上下2條松緊帶縫合處固定一片方形卡紙,一個簡易書架制作完成。3、學生閱讀P26的“小資料”4、教師小結:凡是不方便的東西,如果從方便的角度想一想;凡是麻煩的事情,如果從簡單的角度思考一下,可能就在這個過程中,產生出新的創(chuàng)意來。三、實踐思考自己發(fā)明一件物品,并填寫P27。6.養(yǎng)養(yǎng)種種1、養(yǎng)蝌蚪教學目標:1、通過飼養(yǎng)蝌蚪,使學生知道蝌蚪是青蛙或蟾蜍的幼體,了解從蝌蚪到青蛙或蟾蜍的發(fā)育過程。。2、培養(yǎng)學生飼養(yǎng)動物的技能。3、培養(yǎng)學生能在較長時間內堅持進行觀察活動的科學態(tài)度。教學重點:指導養(yǎng)蝌蚪和觀察、記錄方法。教師準備:青蛙的卵、蟾蜍的卵或者是小蝌蚪,河水或湖水,以及水草。學生準備:大玻璃杯教學課時:2課時第一課時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1、出示青蛙(或蟾蜍)的卵,問:請同學們觀察,燒杯里是什么?它是從哪兒來的?2、談話:把這些卵養(yǎng)起來,看看它們是怎樣變成青蛙或蟾蜍的。二、學習新課1、觀察青蛙(或蟾蜍)的卵。(1)出示青蛙(或蟾蜍)的卵或圖片。講述:我們先來觀察青蛙(或蟾蜍)的卵是什么樣?(2)分組觀察,匯報觀察結果。(3)教師小結:卵是呈圓球狀,外面一層透明的膜,里面有一個顏色較深些的核。2、指導學生學習飼養(yǎng)和觀察方法。(1)講解卵的管理和觀察。(2)講解蝌蚪的管理和觀察。(講解時,應讓學生明確蝌蚪的各個發(fā)育階段,以便更好地觀察、記錄,可用畫圖或寫觀察日記的方法進行觀察)三、鞏固1、問:(1)把卵養(yǎng)在什么地方?觀察什么?(2)蝌蚪吃什么食物?要養(yǎng)好蝌蚪必須注意什么?(3)主要觀察蝌蚪的什么變化?2、把青蛙的卵、蟾蜍的卵或者是小蝌蚪,河水,水草分發(fā)給同學。布置飼養(yǎng)任務第二課時一、引入教學。講述:一個月前,同學們進行了養(yǎng)蝌蚪的活動。這節(jié)課,請同學們來說一說是怎樣養(yǎng)蝌蚪的,怎么樣進行觀察的。二、學習新課1、匯報飼養(yǎng)情況。2、匯報觀察結果(1)卵的變化:①卵是怎樣變化的?(請同學用圖示說明)②卵孵化成蝌蚪的日期是哪一天?(2)蝌蚪的變化①剛孵出的小蝌蚪是什么樣的?什么顏色?身體象什么?頭部兩側有什么?②小蝌蚪吃什么?它是怎樣運動的?蝌蚪離開水能生存嗎?③從蝌蚪到青蛙或蟾蜍,是先長前腿還是后腿?尾是怎樣變化的?④外鰓脫落的日期、長出后腿的日期、長出前腿的日期、尾落的日期。⑤從蝌蚪變成青蛙(或蟾蜍),經歷了多少時間?3、教師小結(1)評價學生飼養(yǎng),表揚堅持得好、觀察仔細、記錄詳細的學生。(2)卵—蝌蚪—青蛙(3)講解:①青蛙和蟾蜍都是用卵繁殖后代的,但是卵不能直接孵化成青蛙或蟾蜍,需要經過蝌蚪階段。②蝌蚪是青蛙或蟾蜍的幼體,外形、生活習性等都與青蛙或蟾蜍有很大不同。蝌蚪只能生活在水里,青蛙和蟾蜍可以生活在陸地上。三、鞏固1、教師概述本課。2、問:(1)蝌蚪與青蛙或蟾蜍有什么關系?(2)青蛙與蟾蜍用什么繁殖后代?(3)蝌蚪與青蛙或蟾蜍有什么不同?四、作業(yè)1、問:你打算把飼養(yǎng)的小青蛙、小蟾蜍怎么辦?2、青蛙和蟾蜍都是吃害蟲的能手,我們應該把飼養(yǎng)的小青蛙、小蟾蜍放回河、池塘或水田里去。板書:外腮脫落蝌蚪先長后退,后長前腿青蛙或蟾蜍尾逐漸脫落 2、種草莓教學目的:1.通過種草莓,使學生知道草莓的生長變化,體驗豐收的喜悅。2.培養(yǎng)學生種植技能。教學進程:1、導入新課,激發(fā)興趣.出示P32的圖片;讓學生欣賞這些草莓,學生結合自己課前所收集到的資料說一說有關草莓有什么特點和特性。2、學學做做(1)指導學生閱讀有關種草莓的步驟及方法,結合課本清楚菊種草莓的步驟及每個步驟需特別注意的關鍵點。(2)教師可以在學生說的基礎上作適當的補充.(3)請學生寫一份種草莓的操作方案(4)全班交流一下,評一評誰寫的方案最科學、可行,評出最佳方案。3、講講看看,了解養(yǎng)護知識。討論:菊花日常養(yǎng)護應注意些什么?交流:歸納出菊花養(yǎng)護的3個注意點(1)盆土保持微濕;(2)澆水施肥時,別濺在花果上;(3)2周左右施肥一次,開花后要施在植株周圍。4、畫畫做做,掌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PB-22-5-Hydroxyquinoline-isomer-生命科學試劑-MCE-7761
- 1-Boc-4-carboxymethyl-piperazine-生命科學試劑-MCE-6310
- 2025年度公共停車場車位使用權抵押合同范例
- 二零二五年度離婚后小孩撫養(yǎng)費及生活費用監(jiān)管協(xié)議
- 二零二五年度早餐車餐飲合作經營協(xié)議
- 施工現場施工排水排泥管理制度
- 施工現場施工防地震災害制度
- 教育領域中的學生心理健康研究
- 小學數學新課程教學法復習題課件
- DB6103T 34-2025奶山羊選種選配技術規(guī)范
- 中國儲備糧管理集團有限公司蘭州分公司招聘筆試真題2024
- 第1課 隋朝統(tǒng)一與滅亡 課件(26張)2024-2025學年部編版七年級歷史下冊
- 提高金剛砂地坪施工一次合格率
- 【歷史】唐朝建立與“貞觀之治”課件-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七年級歷史下冊
- 產業(yè)園區(qū)招商合作協(xié)議書
- 2025新譯林版英語七年級下單詞默寫表
- 盾構標準化施工手冊
- 天然氣脫硫完整版本
- 中歐班列課件
- 2025屆高三數學一輪復習備考經驗交流
- 人教版八級物理下冊知識點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