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文練習26 筷子春秋(含答案)_第1頁
說明文練習26 筷子春秋(含答案)_第2頁
說明文練習26 筷子春秋(含答案)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筷子春秋⑴筷子在先秦時稱為“梜”,是木字旁,不是“挾”《禮記.曲禮上》提及“羹之有菜者用梜”,鄭玄的注釋:“梜,猶箸也”。司馬遷的《史記.宋微子世家》謂“紂始為象箸,箕子嘆曰:‘彼為象箸,必為玉桮'”,本是預言紂王生活奢侈,但也說明“箸”的稱呼始自商代。⑵“箸”變成為今天的“筷”,有個說法是可能與江南沿海的船民有關(guān),因為“箸”與“住”同音,對船民而言便有不吉利的意思,所以反其意稱“箸”為“快兒”。又因為大多數(shù)“快兒”是用竹子所做,于是在“快”字上加了竹字頭,成為“筷子”。⑶雖然明代已經(jīng)有人稱“箸”為“快”或“筷”清《康熙字典》僅收錄“箸”而不收錄“筷”,但朝廷也難抵擋民間怕犯忌的潮流?!翱曜印狈Q為“箸”在《水滸傳》第三回寫魯智深大鬧五臺山,提到金老及其女兒宴請魯智深一段,謂“春臺上放下三個盞子,三雙箸”;另外,《紅樓夢》第四十回寫史太君兩宴大觀園,曹雪芹雖然用“箸”,但用得最多的還是“筷子”。⑷《禮記》有所謂“飯黍毋從箸”,先秦時人們吃飯用手抓食,箸只用于夾菜。從飲食進化推想,原始社會以手抓食可謂自然不過,其后的食器發(fā)展為“匕”,曲柄淺斗,很像今天的羹匙?!墩f文.匕部》謂“匕,亦所以用匕取飯”。今天的“匙”相信是由“匕”發(fā)展而來,但總不及用箸夾菜更為方便。⑸傳說發(fā)明箸的是大禹,但查無實證。箸的誕生相信是先民的集體智慧,但可能起源于大禹時代,所以歸功大禹。到商代時,食器除了箸之外,還有匙、鼎、簋⑹1973年在湖南馬王堆一號漢墓有“彩繪云龍紋漆案”出土,有趣的是,這漆案上面還擺放了五個寫有“君奉食”的小盤、兩個酒卮、一個耳杯,杯上還放有一雙竹筷,足證漢代時已使用竹筷。⑺古代用筷子的情況也可參考畫像磚。漢代盛行厚葬,墓室中大量使用精美畫像磚,以反映墓主人生前的生活場景,因而留給后人豐富的形象資料。其中在四川出土的東漢畫像磚《宴飲圖》,圖中有七人,正面三人,左、右各二人,座次井然有序,席前樽爵并列,碟碗橫陳,除了案前放有筷子,也有碗中插著筷子的。⑻不少專家認為,長期使用筷子能令人心靈手巧,聰明伶俐,頭腦敏捷。有學者指出,用筷子進食時,要牽動人體三十多個關(guān)節(jié)和五十多條肌肉,有助于刺激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活動。⑼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李政道接受記者訪問時曾經(jīng)說過:“中華民族是個優(yōu)秀民族,中國人早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便使用筷子,如此簡單的兩根東西,卻高妙絕倫地運用了物理學上的杠桿原理?!?、本文標題《筷子春秋》中的“春秋”的意思是。(2分)2、本文是從“筷子名稱的由來、、、和“使用原理”等幾方面來介紹“筷子”的,文章的說明順序是。(6分)3、從第④段可知“筷子”取代“匕”成為現(xiàn)今中國最主要的進食工具的原因是:(6分)(1)(2)(3)4、下列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3分)筷子在秦朝時被稱為“梜”是《禮記》中的記載?!绑纭弊兂山裉斓摹翱辍?,與沿江或沿海的船民有關(guān)??曜邮俏锢韺W上的杠桿原理在日常生活中的絕妙運用。中國人使用筷子而不使用刀叉,說明中國人只尚文不尚武。參考答案:小題1:歷史小題2:古代使用筷子的情況筷子沿用至今的原因邏輯順序小題3:(1)取材方便、制作容易(2)分量輕、使用靈活(3)取物準確小題4:C小題1:試題分析:從本文介紹筷子的起源與發(fā)展來看,不能判斷“春秋”即指“歷史”。小題2:試題分析:根據(jù)題干的提示,將全文劃分成四個層次,然后概括中間兩層的意思。根據(jù)本題所填空內(nèi)容即可了解本文說明順序為邏輯順序。小題3:試題分析:先從文中了解“匕”,很像今天的羹匙,然后根據(jù)自己的觀察和生活經(jīng)驗從使用和制作等方面來概括筷子的好處。小題4:試題分析:抓住各句信息點,與文段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