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蘇軾詞的藝術特征_第1頁
論蘇軾詞的藝術特征_第2頁
論蘇軾詞的藝術特征_第3頁
論蘇軾詞的藝術特征_第4頁
論蘇軾詞的藝術特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論蘇軾詞的藝術特征蘇詞在詞史上占有特殊地位,為詞的的開拓了新天地。蘇軾以其奔放的才情,將詞筆深入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諸如懷古記游、寫景詠物、親情友誼、田園風光以及參禪說理等等,突破詞“艷科的”定見,把詞的社會功用提到與詩同等的地位,全方位地表現(xiàn)了士大夫文人的生活與精神面貌。蘇軾有意突破“詩莊詞媚”的界限,以自由揮灑的文筆,定了大量風格豪放之作,開一代新詞風。她以詩境詩語入詞,形成了蘇詞“以詩為詞”的特點,同時也改變了詞完全從司于音樂的地位,使詞向獨立的抒情詩體方向發(fā)展。豪放就是蘇詞的主體風格,而在豪放中時有曠達情懷的流露。蘇詞風格的特征:在氣魄方面雄奇、博大;在“法度”方面突破陳規(guī),不許泛濫。為了弄清“豪放”一詞的含義,我們還可以瞧蘇軾自己的一段話:又惠新詞,句句警拔,詩人之雄,非小詞也。但豪放太過,恐造物者不容人如此快活。一枕得無睡,輒亦得之耳?!稏|坡續(xù)集?答陳季?!罚┻@就是蘇軾稱贊陳季常豪放詞風的話,聯(lián)系她稱贊吳道子的畫“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的話,可以斷言:蘇軾心目中的“豪放”,既要能體現(xiàn)“詩人之雄”,酣暢淋漓地抒發(fā)為造物主所不容的“如此快活”的感情,又要在“法度”(即一般藝術規(guī)律與傳統(tǒng))容許范圍內(nèi)“出新意”、“寄妙理”。從以上可以瞧出,所謂“豪放”,在氣魄方面,它要求雄奇、博大,不允許中正、平庸;在“法度”方面,它既要求突破陳規(guī),又不允許泛濫無歸。然而,蘇詞在哪些方面體現(xiàn)了豪放的風格呢?第一,突破了“詞為艷科”的藩籬,擴大了題材,豐富了內(nèi)容。晚唐、五代文人詞發(fā)展于歌樓酒宴之中,其主要特征就是“逐弦吹之音,為側(cè)艷之詞”,因而被視為“艷科”、“詩余”。詞的內(nèi)容只能寫兒女私情、離愁別恨。北宋時期晏殊、張先、歐陽修等詞人,幾乎毫無保留地承襲了晚唐、五代的詞風。其后的柳永,善于用“俚語”與鋪敘手法描寫病態(tài)的中下層市民的生活——尤其就是妓女的生活,詞的內(nèi)容有所擴大,但其基調(diào)仍未跳出“艷科”的窠臼。蘇軾則一掃靡艷詞風,開創(chuàng)豪放一派,正為胡寅《酒邊詞序》說的:及眉山蘇氏,一洗綺羅香澤之態(tài),擺脫綢繆宛轉(zhuǎn)之度,使人登高望遠,舉首高歌,而逸懷浩氣,超然乎塵垢之外,于就是《花間》為皂隸,而柳氏為輿臺矣。蘇軾突破了“詞為艷科”的藩籬,把“詞”提到了與“詩”并列的地位,凡就是“詩”能表達的內(nèi)容,多寫進“詞”里去了,山川景物[如《水調(diào)歌頭》]。記游詠物[如《浣溪沙》]。感舊懷古[如《沁園春》,《念奴嬌》]。惜別懷人[如《八聲甘州》]。述行明志[如《江城子》]等等,都成了蘇詞的題材。劉熙載說:東坡詞頗似老杜詩,以其無意不可入,無事不可言也?!保ā端嚫拧肪硭模?此語恰到好處地道出了蘇詞題材與內(nèi)容的特點。第二,打破了詞以婉約為正宗的舊傳統(tǒng),運用“以詩為詞”,“以文為詞”的藝術手法,提高了詞的表達能力,開拓了意境。以婉約為正宗被認為就是詞傳統(tǒng)風格,而蘇軾打破了這種沿襲舊傳統(tǒng)的清規(guī)戒律,以清新警拔的字句,縱橫奇逸的氣概,鍛造她“詩化”的詞風?!疤K門六君子”之一的陳師道說,“子瞻以詩為詞”(《后山詩話》),自宋以來,論詞者多從音樂角度來理解“以詩為詞”的涵義,認為“以詩為詞”就就是指“不入腔”即不合音律。但“以詩為詞”的全部內(nèi)涵,應包括詞的內(nèi)容與藝術方法兩個方面。蘇詞“以詩為詞”,擴大了詞的題材。另一個重要方面,就就是把詩的藝術手法運用到詞中去,從而提高詞的表達能力。具體有三:1、運用詩的某些表現(xiàn)手法,如白描、比興、寄托等,自由抒寫性情。如《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通篇用白描的手法,抒發(fā)了詞人對亡妻銘心縈懷的深摯感情;《卜算子》(“缺月掛疏桐”)則以孤鳴自喻,寄托了詞人孤芳自賞、不愿與世俗同流的高貴情操。2、在詞中發(fā)議論、議人生、論古今、談哲理,正就是宋詞好發(fā)議論的特點在蘇詞中的反映。如《滿庭芳》(“蝸角虛名”)、《如夢令》(“水垢何曾相愛”)等,通篇都就是議論。在一些篇章中,論句更就是常見,如“人生底事,來往如梭!”(《滿庭芳》)“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水調(diào)歌頭》)等等。如“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念奴嬌》)寓人生感慨于景物描寫之中而不露痕跡,與《題西林壁》一類含哲理的小詩一樣,清新、雋永,不僅沒有破壞形象思維,反而給人以深刻的印象,這就是蘇軾以前的詞人所沒有、也就是以后的詞人難以企及的。3、采用宋詩的語言寫詞。在北宋詩文改革運動中,歐陽修就是旗手,蘇軾就是主將之一。她們努力學習韓愈,“退之以文為詩”的特點也帶到了宋詩里,于就是形成了“宋詩主意”的語言風格。在詩中發(fā)議論,必然形成“以文為詩”的散文化的特點,蘇軾自然也把這一特點帶進了她的詞中,如她隱括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的內(nèi)容寫成的《哨遍》,就極象散文詩。蘇軾“以文為詞”,作詞便象寫散文一樣自由靈便,或敘事(如《浣溪沙?徐門石潭謝雨道上》五首),或抒情(如《水調(diào)歌頭》中秋詞),或議論[如《滿庭芳》(“蝸角虛名”)],或綜合運用幾種手法(如《念奴嬌?赤壁懷古》),盡情思之所及,流諸筆端,真可謂縱橫捭闔。蘇軾“以詩為詞”,“以文為詞”,目的就是為了更好地“達意”。元好問說:“東坡圣處,非有意于文字之為工,不得不然之為工也?!笨芍^誅心之論。蘇軾只求自由地抒寫性情,而無意于求文字之工巧,這雖然也有流弊,但卻大大提高了詞的表達能力,做到了“無意不可入,無事不可言”,因而擴大了詞的境界,在詞的領域中,開拓了一條廣闊的創(chuàng)作道路。第三、把詞從音樂的桎梏中初步解放出來,使之成為一種獨立的抒情的文學體裁。詞最先產(chǎn)生于民間,后來有了文人詞,它與詩的明顯不同就是合樂,能唱。蘇詞從文學的角度來考慮,就是為了適應內(nèi)容的需要而突破形式的束縛,這種標新立異無疑就是正確的。這種創(chuàng)新就是詞的文字生命重于音樂生命的開始,此后,詞逐漸擺脫了音樂的束縛,由“娛賓遣興”的工具而嬗變一種獨立的抒情的文學體裁,這應該就是蘇軾的功勞??傊?蘇軾打破了詞的舊傳統(tǒng),擴大了詞的新內(nèi)容,豐富了詞的表現(xiàn)手法,奠定了詞作為一種獨立的抒情文體的基礎,樹立了豪放詞風。由于蘇軾在詞壇上獨樹一幟,開創(chuàng)了與婉約派相抗衡的豪放派。如果沒有蘇軾舉起革新的旗幟,把詞從舊的內(nèi)容與形式的束縛中解放出來,使之具有較為廣闊的社會功能,而讓詞壇繼續(xù)充滿“綺羅香澤之態(tài)”,“任從風前月下淺斟低唱”,歷來論詞,以婉約、豪放二派并稱,“婉約者欲其詞情蘊藉,豪放者欲其氣象恢宏。”(徐師曾《文體明辨》)論者一般只注意這兩派在詞學發(fā)展史上長期對立的情況,而很少注意這兩派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滲透的關系。但就是,對蘇詞,我們卻要注意這樣一個事實:它的主要成就固然在豪放之作,但《東坡樂府》中亦不少婉麗之作,且亦有佳構(如《水龍吟》“楊花”詞),“清麗舒徐,高出人表”,為“周(邦彥)秦(少游)諸人所不能到”(張炎《詞源》卷下)。這說明豪放與婉約兩種藝術風格之間并沒有隔著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也說明了蘇詞風格的多樣性。蘇詞中的這兩種風格,相互作用,相互滲透,許多豪放之作,往往兼用了婉約派細膩、婉約等表現(xiàn)藝術;而一些婉約之作,因多用雅正之詞,則不似《花間》、《樂章》(柳永詞)。因此,就使得蘇詞“端莊雜流麗,剛健含婀娜”(蘇軾《與子由論書》),豪放而不流于粗獷,婉約而不顯得纖弱,達到了陽剛之美與陰柔之美的與諧統(tǒng)一,足“新天下耳目”。蘇詞為什么會有此風格風格呢?風格即就是人格。一個作家的藝術風格往往受她的思想、氣質(zhì)、才華、遭際以及審美觀點、創(chuàng)作個性等多方面的特點所制約。蘇軾博學多聞,早年即“奮厲有當世志”(蘇轍《東坡先生墓志銘》),然而仕途失意,多次被貶,在新舊兩黨之爭的漩渦中度過了坎坷的一生,但就是,長期飄泊,卻使得她有機會接觸人民與社會,獲得了較為廣闊的創(chuàng)作題材??部赖纳钚纬闪怂龔碗s的世界觀:儒家的進取、濟世、厲節(jié),釋道的超然、灑脫、通達,在她的思想上得到了矛盾的統(tǒng)一因此她一生中雖屢遭挫折卻能處之泰然,在超然物外的“出世”態(tài)度背后,仍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