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體育活動教學反思:由呼啦圈引發(fā)的思考_第1頁
幼兒園體育活動教學反思:由呼啦圈引發(fā)的思考_第2頁
幼兒園體育活動教學反思:由呼啦圈引發(fā)的思考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幼兒園體育活動教學反思:由呼啦圈引發(fā)的思考一、背景

在戶外活動中,我常給孩子們供應呼啦圈作為戶外活動的小器械之一。其實對孩子們來說,他們常常和這些呼啦圈打交道。我常把呼啦圈根據(jù)不同的排列組合放在地上讓孩子們用單腿或雙腿跳,而孩子們也常常會自己拿起呼啦圈當成方向盤,把自己想像成司機邊跑邊開。長時間地玩耍之后,孩子們對這些呼啦圈早就失去了愛好,地上的呼啦圈很少有人問津。作為老師我立刻意識到這是一個很好的“教育契機”,可以培育孩子的制造力呀,一物多玩不正是我們所提倡的嗎!于是有了以下一幕:

二、實錄

為了培育孩子的制造力,激發(fā)其再嬉戲的愛好,我在今日的戶外活動一開頭就組織了一場爭論:

老師:誰會玩呼啦圈?(孩子們一呼百應,都說會玩)

老師:那怎么玩呢?請會玩的孩子上來玩給大家看看。

幼兒1:學著老師的樣把圈放在地上,單腿雙腿輪番著跳。

老師:還能怎么玩呢?

幼兒2:把呼啦圈當方向盤開

老師:還有什么不同的方法玩,要和別人玩得不一樣的?

幼兒3:放在腰上當呼啦圈轉。

老師:再想想還有嗎?要和別人不一樣的哦!

孩子們骨碌骨碌地轉著眼珠,舉手的人明顯少了許多。

幼兒4:放在手上轉。

老師:真好!還有嗎?(老師贊許地點點頭)

幼兒5:還能放在地上滾。

老師:這個方法別人可沒想出來,真不錯?。ǖ玫嚼蠋煹拇_定后,孩子得意不已)

老師:原來有這么多方法玩呼啦圈,那等會我們就試試這些好方法玩玩呼啦圈吧。

為了將孩子們的創(chuàng)意記錄下來,我還用照相機記錄下孩子們的玩法。有的孩子忸怩起來,有的跑了開去,有的還特意擺出姿態(tài)讓老師拍照。

三、分析

以一物多玩來培育孩子的制造力的確是一種途徑,但在反思本次活動中我發(fā)覺,孩子們的制造行為好像更多是為了老師的愿望,獲得老師的夸獎,而不是出于自己的嬉戲需要。孩子的制造力培育是否僅僅通過一種形式讓孩子的思維得到發(fā)散就行了呢?

其實人的制造力量的進展是離不開制造性態(tài)度的培育。馬斯洛認為:在制造力量的激發(fā)階段,制造者遺忘了自己的過去和將來,只生活在此時此刻,他完全沉醉、沉醉和專注于現(xiàn)在的時刻和眼前的情形,傾心于現(xiàn)在的問題。他指出,這種“專注于此刻”的力量是任何制造必不行少的前提。當孩子通過老師的行為和言語揣測老師期盼他們“與眾不同”時,那種本該屬于孩子的自然的,同時也是珍貴的、用心致志地沉醉于嬉戲之中的狀態(tài)被打破了。而假如幼兒能夠不受干擾,專注于嬉戲本身,他們就能以最大程度的自發(fā)性,表現(xiàn)出制造力量。

反思我們以往的教學中同樣也存在類似問題,為了達成教學目標中培育孩子制造力這一條,我們忽視、干擾甚至破壞了多少(盡管是無意識的)幼兒“專注于此刻”的制造性態(tài)度。其實我們應當確信孩子自身不僅有制造的潛能,而且也有制造的需要,尤其當制造是為他們自己癡迷的嬉戲服務時。而我們老師該做的就是把幼兒制造力量的培育融入到有意識的環(huán)境創(chuàng)設以及和幼兒有意義的互動中去,潛移默化地影響幼兒。這就要求老師成為一個敏銳的觀看者,把握他們的嬉戲線索,并順應幼兒的嬉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