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課程》課程實施大綱_第1頁
《幼兒園課程》課程實施大綱_第2頁
《幼兒園課程》課程實施大綱_第3頁
《幼兒園課程》課程實施大綱_第4頁
《幼兒園課程》課程實施大綱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46《幼兒園課程》課程實施大綱目錄1.說明 -4-2.教學理念 -53.課程介紹 -5-4.教師簡介 -6-5.先修課程 -66.課程目標 -6-6.1任務地位 -6-6.2知識目標 -6-6.3能力目標 -6-6.4情感與認知目標 -6-7.教學日程 -7-8.課程教學實施 -8-8.1教學方法 -8-8.2教學目標、內容、重難點及具體實施過程…………..…..………..-89.課程學習要求 -42-10.課程考核方式及評分規(guī)程 -43-11.學術誠信規(guī)定 -43-12.課堂規(guī)范 -44-12.1課堂紀律 -44-12.2課堂禮儀 -4413.課程資源 -45-13.1教材與參考書 -45-13.2網絡資源 -45-13.3雜志資源 -46-14.學術合作備忘錄(契約) -47-1.說明:本學前教育學教學實施大綱包括基本信息、課程描述、教學理念、教師簡介、先修課程、課程目標、課程教學實施、課程要求、課程考核、學術誠信、課堂規(guī)范、課程資源、教學合同等14部分內容。其中課程教學實施是本大綱的主要闡述內容:在主要參考教材朱家雄主編的幼兒園課程自然章節(jié)的基礎上分六個講授單元,總計30學時,其中實踐課6學時,理論課24學時進行授課,每一授課單元累計教學時間3課時。以教材自然章節(jié)為撰寫單元,撰寫內容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內容,教學過程等。其中教學過程以每一講為單位依次進行撰寫,包括具體的課堂設計,采用的教學方法、授課過程,課堂討論的主題、相關閱讀材料、作業(yè)內容、課前準備情況、課后反思內容等方面,個別章節(jié)依據授課內容做細微調節(jié)。本大綱以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的幼兒園課程為主要講課參考教材,同時參考馮曉霞主編的幼兒園課程等相關著作。課時安排如下:章次教學內容授課學時一幼兒園課程概述3二幼兒園課程的基礎3三幼兒園課程與幼兒園教育活動3四幼兒園教育活動的設計6五幼兒園課程的編制8六西方及我國當代早期教育課程及發(fā)展趨向32.教學理念本課程主要是以新的課程標準為依據,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采取自主討論、自主研究、合作學習等新的教學模式,取消傳統的死板的教學方式。我認為教師的真正本領,不在于他是否會講述知識,而在于是否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喚起學生的求知欲望,讓他們興趣盎然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教師是“介紹人”,介紹學生與學習相依相戀。因此我在教學中把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作為重中之重。而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是課堂教學的最高境界,在課堂中應用“問題”來點燃學生的智慧之火。不直接把問題的答案告訴學生,而是用提問的方式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自己得出問題的答案。由于授課對象都是大學生,90后大學生的總體上個性張揚、樂于表現,目標明確、自我意識較強,喜歡表現自己的觀點,因此在教學中我充分發(fā)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在課堂上讓他們的思想動起來,從多個角度,多個側面去評價學生,賞識他們的一言一行中,創(chuàng)新是人的頭腦中最敏感的機能,也是最容易受到壓抑的機能。而創(chuàng)新在未來的社會中是至關重要的一個方面,所以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考慮問題,發(fā)揮他們思維中的創(chuàng)新因子。鼓勵學生走出教室,到大自然、大社會中去觀察感受教育中的問題。創(chuàng)造性是對常規(guī)性的突破,教師的教學也應當不斷突破舊的教學范式,不論是教學內容,還是教學形式。由于現在的大學生認為平時不用功,考前突擊就可以取得好的成績,所以我在教學成績中采取平時百分之六十,期末百分之四十的比例,使學生必須認真對待每一次作業(yè)、每一次討論,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我的課堂中教師是作為指導者、引路人的角色,為學生做好服務。教師應根據具體的課堂情境靈活的對教學進行修改,我認為教師只有在實踐中不斷使自己成為教學行為的研究者,才能找出適合于所任學科、所教學生及自己個性風格的教育。3.課程介紹《幼兒園課程》是學前教育專業(yè)的重要專業(yè)課程之一。通過這門課程的學習,讓學生獲得系統的幼兒園課程的基本概念、解決在實踐中出現的問題的基本技能和基本理論,培養(yǎng)學生初步具有綜合運用幼兒園課程的理論知識分析、解決幼兒園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為將來的實踐工作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4.教師簡介5.先修課程學前教育學、學前教育史等6.課程目標6.1任務和地位《幼兒園課程》是學前教育專業(yè)最基本的學科,是學生的必修課程。其任務是使學生了解學前教育課程領域的一些基礎知識、基本問題,在現實中應用現代的教育理論和教育理念解決實際中遇到的問題。6.2知識方面通過幼兒園課程中各章節(jié)的教學,使學生知道什么是課程、幼兒園課程,幼兒園課程的產生和發(fā)展、幼兒園課程的基礎、幼兒園教育活動和設計以及幼兒園課程如何編制等等,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觀點。6.3能力方面通過幼兒園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可以從更科學、更多樣的角度考慮幼兒園課程,如何課程與兒童、與教師的關系,如何進行幼兒園課程的編制,增強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6.4情感與認知方面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交流與創(chuàng)新能力。總之,順應時代的發(fā)展要求,通過本課程的教與學,培養(yǎng)具備師范素質的新一代教育的研究型教師。7.教學日程周次及日期教學、作業(yè)類別及內容講課(教學大綱分章和題目的名稱)講課學時自學學時習題課、課堂討論、測驗(寫明題目)書面作業(yè)題目課堂作業(yè)數課外作業(yè)數主要參考書目五(3.27-4.2)六(4.3-4.9)七(4.10-4.16)九(4.24-4.30)十(5.1-5.7)十一(5.8-5.14)十二(5.15-5.21)十三(5.22-5.28)十四(5.29-6.4)十五(6.5-6.11)十六(6.12-6.18)第一章幼兒園課程概述第一節(jié)課程概述第二節(jié)幼兒園課程概述第二章幼兒園課程的基礎第一節(jié)幼兒園課程心理學基礎第二節(jié)幼兒園課程哲學基礎第三節(jié)幼兒園課程社會學基礎幼兒園課程與幼兒園教育活動第一節(jié)游戲與幼兒園課程中的游戲活動第二節(jié)教學與幼兒園課程中的教學活動第三節(jié)幼兒園教育活動中游戲與教學的優(yōu)化結合第四節(jié)幼兒園課程中游戲與教學的優(yōu)化結合第四章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第一節(jié)幼兒園教育活動的設計原理第二節(jié)不同結構化程度的幼兒園教育活動的設計第六章幼兒園課程的編制第一節(jié)幼兒園課程編制模式第二節(jié)幼兒園課程目標第三節(jié)幼兒園課程內容第四節(jié)幼兒園課程的實施第七章西方及我國當代早期教育課程及其發(fā)展趨向第一節(jié)當代西方著名早期教育課程模式和教育方案第二節(jié)西方早期兒童教育課程的發(fā)展趨向第三節(jié)我國幼兒園課程的歷史沿革和改革第八章模擬教學312311131111633822223111對于教學與兒童的發(fā)展,各種理論有不同的觀點,從而會導致在編制幼兒園課程時有所不同,請列舉這些觀點2、談談你對當前幼兒園課程改革中所存在問題的認識試分析“不同結構化程度的教育活動組成的連續(xù)體”的含義及對課程和教育活動設計和實施的啟示4、請從幼兒園課程歷史發(fā)展的角度,談談對幼兒園課程基本特點的理解作業(yè)一:請結合自身專業(yè)談談你對“我國幼兒園現行課程”的理解作業(yè)二:幼兒園觀摩課,然后進行評課作業(yè)三:分組進行幼兒園課程設計,進行展示111《學前教育課程論》,石筠韜,北師大出版社《幼兒園課程》,馮曉霞,北師大出版社《幼兒園課程理論與實踐》,許卓婭,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幼兒園課程》,朱家雄,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課程研制方法論》,郝德永,教育科學出版社《課程理論》,施良方,教育科學出版社1996年版8.課程教學實施8.1教學方法主要以教師課堂講授為主,輔以情景模擬、小組討論、觀摩和多媒體教學等方法。1、課堂講授由于該課程屬于專業(yè)基礎理論課,因而大部分內容采用教師課堂講授的方式。2、學生討論教學過程需要學生的積極參與和響應,通過教師的講解引發(fā)大家的思考和討論,讓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以很好的發(fā)揮。3、教學觀摩學前教育注重學生的感性經驗的積累,教學中會適當安排學生到幼兒園參加教學觀摩活動,增加學生的實踐經驗。4、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當前,多媒體教學的廣泛應用讓教學更加生動,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我們還制作了一整套的課件,各種聲像資料的加入,讓學生在課堂上就可以獲得關于幼兒園的感性經驗。8.2教學目標、內容、重難點及具體實施過程授課過程授課題目第一章幼兒園課程概述授課日期2017年月日授課班級學前20151授課時數3授課方式理論課【教學目標】理解課程、幼兒園課程的概念;掌握幼兒園課程的特點;了解幼兒園課程的基本要素;【教學重難點】重點:1、幼兒園課程的概念、課程的分類2、幼兒園課程的特點難點:幼兒園課程的要素處理辦法:從課程這個概念入手,引出對幼兒園課程的討論;以講授法為主,引導學生通過對學前教育學等學科知識內容的回顧,加深對幼兒園課程特點等基礎知識的學習。【教學內容】課程概述課程定義課程理論幼兒園課程概述幼兒園課程特點(二)幼兒園課程要素【教學過程】教學思路:【分組】全班分為六個學習小組、學習的要求【思考與討論】什么是課程【講學互動】課程的含義【課堂講授】我國古代對課程的理解、現代的理解【思考與討論】課程類型的優(yōu)缺點【案例分析】有關社區(qū)的討論【思考與討論】當今我國幼兒園課程的類型【講學互動】幼兒園課程的定義、類型【思考與討論】幼兒園課程的特點【講學互動】幼兒園課程的要素具體教學過程:教學方法:多媒體教學結合講授、討論法教學具體過程(135分鐘,學生出勤登記冊下發(fā)簽到作為平時上課考勤,下同不再列出):本課程的開始首先出示本門課程課堂要求規(guī)范,上課的基本要求,讓學生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出示幼兒園課程相關教學幻燈片,教學參考書目《學前教育課程論》,石筠韜,北師大出版社。《幼兒園課程與教育活動設計》,倪敏,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幼兒園課程》,馮曉霞,北師大出版社?!队變簣@課程理論與實踐》,許卓婭,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秾W前兒童課程——一種創(chuàng)造性游戲模式》(美)Carol等著,王麗譯,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对缙诮逃n程——架起兒童通往世界的橋梁》,(美)HildaLJackman著,楊巍等譯,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課程研制方法論》,郝德永,教育科學出版社。拋出問題什么是“課程”?談一談對“幼兒園課程”的理解?請學生回答。教師總結課程的12種解讀:課程是科目課程是教材課程是老師傳授的東西課程是在老師指導下,在學校內外所傳授的東西課程是系列學習材料課程是學習內容課程是學習計劃課程是系列行為目標課程是學習者在學校所經歷的經驗課程是學習者在學校所獲得的一系列經驗課程是學習進程課程是學校中所進行的各種活動我國古代課程:我國唐代學者孔穎達在為《詩經·小雅·小棄》中的“奕奕寢廟,君子作之”做注疏時,說“教護課程,必君子監(jiān)之,乃得依法制也。”宋代的著名教育家朱熹在《論學》中說:“小立課程,大作功夫”,“寬著期限,緊著課程”。課程的現代涵義:1.課程是學校計劃或安排的學生學習的科目2.課程是學生在學校獲得的學習經驗3.課程是預期的學習結果和目標4.課程是學校的教學計劃出示幻燈片講授動態(tài)課程觀和靜態(tài)課程觀,請學生們思考在幼兒園中看過的課程中,哪些是靜態(tài)課程觀的體現?哪些是動態(tài)課程觀的體現?結合自己的經驗,談談靜態(tài)課程觀和動態(tài)課程觀的利與弊?教師總結。教師講授課程類型:根據課程的本質不同劃分:分科課程:它以有組織的學科內容為課程組織的基礎。是根據各級各類學校培養(yǎng)目標和科學發(fā)展的水平,從各門學科中選擇出適合一定年齡階段的學生發(fā)展水平的知識,組成各種不同的教學科目而形成的課程?;顒诱n程:有多種稱謂,如“兒童中心課程”、“生活課程、”“經驗課程”等等。它與分科課程相對,是打破學科之間的邏輯界限以學生的興趣、需要和能力為基礎,通過學生自己組織的一系列的活動而實施的課程。(二)根據課程的結構劃分綜合課程:又稱為“廣域課程”、“統合課程”和“合成課程”。它是指以特定的方式將若干門相關學科的知識內容融合、組織在一起進行教學的一種課程。核心課程有兩種含義:一種是指在某個教育機構為學生開設的課程體系中那些重要的、具有突出的中心地位的課程。如我國中小學里的語文、數學課程,在中小學為學生開設的各種課程中具有核心地位,被看作是核心課程。另一種含義是指一種獨特的課程類型,即以兒童的某一重要的生活問題,或者是人類社會的某種基本活動為核心來選擇和組織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方法的課程。這種核心課程也被稱作“問題中心課程”。(三)根據課程的層級劃分:國家課程也稱為“國家統一課程”,是指由中央政府負責編制、實施和評價的課程。地方課程是某一行政區(qū)域的教育工作者為使本區(qū)域內教育機構中的教育教學內容和方式能與本地區(qū)的自然、文化背景和經濟社會發(fā)展水平相適應而自行編制實施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課程。(三)根據課程的層級劃分:國家課程也稱為“國家統一課程”,是指由中央政府負責編制、實施和評價的課程。地方課程是某一行政區(qū)域的教育工作者為使本區(qū)域內教育機構中的教育教學內容和方式能與本地區(qū)的自然、文化背景和經濟社會發(fā)展水平相適應而自行編制實施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課程。校本課程是由學習者所在教育機構中的教師編制、實施和評價的課程。(四)根據課程的表現形態(tài)劃分顯性課程:又被稱作“正規(guī)課程”,是指學校按計劃開設的、由專門的教師負責組織實施課程。隱性課程:又稱為“隱蔽課程”、“潛在課程”、“無形課程”、“自發(fā)課程”等。它是在學校情境中以間接的、內隱的方式呈現給學生的課程,具體來說,隱性課程指的是那些在學校政策和課程計劃中沒有明確規(guī)定的,但卻實實在在構成了學生在學校學習經驗中常規(guī)、有效部分的教育內容和結果。也有人把隱性課程看作是學生“非計劃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在教學計劃規(guī)定的課程外所受的教育”。(五)根據文化的多元性分為一元化課程和多元化課程一元化課程是一種“主流中心的課程”,是以占主導地位的民族的文化、歷史、立場和經驗為中心設置的課程。多元化課程是以讓兒童參與多元文化社會為出發(fā)點,為兒童提供能在多元文化社會中有效活動的知識、技能和能力。請同學思考:目前,我國幼兒園課程屬于哪種(些)類型?為什么?教師總結。出示幻燈片幼兒園課程:幼兒園課程是指“幼兒園整體教育或某一科目教學的教學內容、教學過程及時間安排等。”(盧樂山,1991年)幼兒園課程是“幼兒園中幼兒的全部活動或經驗?!保ㄍ踉骆?995年)幼兒園課程是“幼兒在幼兒園教育環(huán)境中進行的,旨在促進其身心全面和諧發(fā)展的各種活動的總和。”(馮曉霞,1997年)幼兒園課程是“幼兒在幼兒園有目的、有計劃的安排與教師指導下,為達到幼兒教育目標而進行的各種有程序的學習活動?!保ǜ荡?997年)幼兒園課程是“實現幼兒園教育目的的手段;是保證幼兒獲得有益的學習經驗,促進其身心和諧發(fā)展的各種活動的總和?!保ɡ罴句?997年)幼兒園課程是“從幼兒身心發(fā)展的特點和特定的社會文化背景出發(fā),有目的地選擇、組織和提供的綜合性的、有益的經驗。”(虞永平2001年)幼兒園課程界定的三種類型:一是學科傾向的界定:以學科來組織課程的內容,如音樂、美術、語言、常識、體育、計算等,在我國八十年代的幼兒園教育中比較普遍。二是活動傾向的界定:認為幼兒園課程是為幼兒安排的有組織有計劃的各種活動總和。三是經驗傾向的界定:強調幼兒園課程是為促進兒童身心和諧發(fā)展所提供的有益的經驗。對幼兒園課程本質認識的變化:幼兒園課程重心的轉變:課程由“學科”到“經驗”的變化,實質上是課程由重物到重人的轉變。幼兒園課程態(tài)性的轉變:課程本質觀由靜態(tài)走向動態(tài)。幼兒園課程價值取向的確立:課程的目的是促進兒童身心的全面和諧發(fā)展。幼兒園課程的涵蓋性增強了:幼兒在園的一切有教育性的活動都是課程。請同學們思考:幼兒園課程的特點有哪些?教師總結1.幼兒園課程的基礎性2.課程內容以直接經驗為主3.課程實施方式的活動性和生活性游戲性4.課程結構的開放性講授幼兒園課程的要素和幼兒園課程價值取向的連續(xù)體。作業(yè)布置及課程預習:什么是課程、幼兒園課程?課程的分類有哪些?舉例說明幼兒園課程的特點?授課過程授課題目第二章幼兒園課程基礎授課日期2017年月日授課班級學前20151授課時數3授課方式理論課【教學目標】了解幼兒園課程的心理學基礎。了解幼兒園課程的哲學基礎掌握維果斯基相關理論對幼兒園課程的影響了解幼兒園課程的社會學基礎?!窘虒W重難點】重點:1、最近發(fā)展區(qū)、心理工具、鷹架教學難點:1、心理學對幼兒園課程的影響2、哲學對幼兒園課程的影響3、社會學對幼兒園課程的影響【教學內容】幼兒園課程的心理學基礎幼兒園課程的哲學基礎幼兒園課程的社會學基礎【教學過程】教學思路:【講學互動】心理學派與幼兒園課程:認知、歷史文化、精神分析、成熟理論、行為主義【資料拓展】雙生子爬梯實驗【講學互動】哲學與幼兒園課程:唯理論、經驗論、實用主義哲學【思考與討論】幼兒園課程與哪些社會因素有關【講學互動】政治、經濟、文化、社區(qū)等【案例分析】勃朗芬布倫納的人類發(fā)展生態(tài)學理論具體教學過程:出示教學幻燈片幼兒園課程的心理學基礎:認知心理學與幼兒園課程皮亞杰理論與幼兒園課程:認知的本質:同化和順應的平衡。認知發(fā)展的階段:動作在認知發(fā)展中的作用:知識(物理知識和邏輯數理知識)來源于動作。皮亞杰理論的啟示:為兒童提供豐富的學習環(huán)境和機會,鼓勵兒童去思考、去推理和解決問題。強調兒童的自主活動;為兒童提供實物讓他們自己動手操作;課程設計應依據兒童認知發(fā)展階段特點,具有銜接性,循序漸進;重視游戲活動,促進幼兒智力發(fā)展。維果茨基理論概述:人所特有的被中介的心理機能不是從內部自發(fā)產生的,它們只能產生于人們的協同活動和人與人的交往之中;人所特有的新的心理過程結構最初必須在人的外部活動中形成,隨后才有可能轉移到內部,成為人的內部心理過程的結構。維果茨基理論的三個核心概念:最近發(fā)展區(qū)、鷹架教學、心理工具;支架教學:指教師提供符合兒童認知層次的支持、引導與幫助,以幫助兒童由需要協助逐漸能夠獨立完成某一任務,進而由低水平能力發(fā)展到高水平的能力。源于維果斯基“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維果茨基理論對幼兒園課程的啟示:幼兒園課程應該既能適合兒童的發(fā)展,又能對兒童的認知具有挑戰(zhàn)性。幼兒園課程應該能夠幫助兒童獲得智慧的和社會交往的技能,特別重要的是獲得語言的技能。幼兒園課程應該能夠通過提供支持,對兒童的思維提出挑戰(zhàn),并使兒童獲得成功。幼兒園課程還應該為兒童提供文化工具。成熟理論與幼兒園課程:基本觀點:人類發(fā)展過程主要由遺傳決定。在幼兒園課程中的運用:重視兒童學習的“準備狀態(tài)”;基于兒童的興趣和需要設計課程、創(chuàng)設環(huán)境。雙生子爬梯實驗介紹:實驗目的。利用同卵雙生子來證明成熟因素和學習因素究竟哪一個是兒童心理發(fā)展中的主要力量。實驗過程格塞爾找了一對未滿周歲的孿生兄弟作為被試,采用爬梯訓練來進行實驗。他準備了一架小梯子,梯子寬30cm,每格之間的間距為5cm,梯子兩邊有扶手,并且在每格樓梯上都抱著厚厚的絨布。兩兄弟看到梯子,立刻產生了興趣,圍著它爬,并試圖爬上去,但是沒能成功。格塞爾選擇弟弟在48周大的時候先進行爬梯訓練,每天花10分鐘的時間訓練,教他如何把小手撐在爬梯上,如何把小腳緊跟著抬起來。看上去動作靈巧、敏捷的弟弟在爬梯時卻顯得十分笨拙,常常是一只手擱在樓梯后就不知道怎么做了。訓練一個月后,他才能勉強地獨自爬上小梯子,速度非常緩慢,動作也不協調。行為主義理論與幼兒園課程基本觀點:刺激-反應、強化、練習。代表人物:華生、斯金納。在幼兒園課程中的運用:對兒童學習任務的分析、確認兒童原有的知識水平、以小步遞進的方式施教復雜的學習任務以及運用強化的手段等。強化理論a.華生強調反應后的刺激,即強化。任何習得的行為都與及時強化有關,即刺激;可以通過強化塑造兒童的行為。b.練習在兒童行為形成中為重復強化提供了強化。c.強化的種類:直接強化:表現所觀察到的行為而受到強化。替代強化:指觀察者因看到榜樣受強化而受到的強化。自我強化:對自己的行為進行自我獎勵。多元智能理論:1.智能的種類霍華德·加德納在1983年《智能的結構》一書中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論?;羧A德·加德納被譽為“多元智力理論”之父。他認為人類具有九種智能,分別是語言、邏輯數理、空間、運動、音樂、人際關系、內省、自然、生存智慧。每個人都擁有不同的智能優(yōu)勢組合,環(huán)境因素會影響兒童智能的發(fā)展。.對幼兒教育的啟示A.幼兒園要培養(yǎng)完整兒童,使其得到全面發(fā)展。B.留意和發(fā)掘兒童優(yōu)勢智能。C.允許兒童存在智能差異,并采取合理方法使優(yōu)勢智能帶動其他智能的發(fā)展。在幼兒園課程中,可將目標分解為具體的小目標,突出目標的外顯性和層次性。實施過程中強調操作性、小步漸進、積極反應、及時反饋。重視行為主義思想言及的強化,特別是反應后的強化。出示幻燈片幼兒園課程的哲學基礎:經驗論:代表人物:洛克白板說(兒童的心靈就像白板,可以隨心所欲塑造)?;舅枷耄褐R由后天的經驗產生。對幼兒園課程的影響:如蒙臺梭利課程。唯理論代表人物:笛卡兒?;舅枷耄禾熨x觀念。對幼兒園課程的影響:如福祿貝爾課程。實用主義哲學代表人物:杜威。對幼兒園課程的影響:如方案教學、瑞吉歐。哲學對幼兒園課程的影響:作為幼兒園課程的基礎之一,哲學為課程提供有關知識的來源、知識的性質、知識的類別、認識過程以及知識的價值取向等方面的理性認識,對于幼兒園課程的理論和實踐,特別是對幼兒園課程的價值取向的判斷、幼兒園課程設計模式的確定、幼兒園課程內容的組織和選擇等都會起到直接的指導作用。出示幻燈片幼兒園課程的社會學基礎:請同學思考:幼兒園課程與哪些社會因素相關?教師總結經濟與幼兒園課程經濟發(fā)展的不平衡,必然會帶來教育發(fā)展的不平衡。由于經濟的差異,對經濟發(fā)達地區(qū)的幼兒可行的課程,經常并不適合那些經濟上處于不利境況的幼兒;即使對同一個地區(qū)的幼兒,對一些家庭經濟狀況較為優(yōu)越的幼兒可行的課程,并不適合那些家庭背景并不優(yōu)越的幼兒。政治與幼兒園課程執(zhí)政者通過法律、法規(guī)、政策,確定幼兒園的課程宗旨、課程目標、課程標準、課程內容、課程實施方法、課程評價等。幼兒園課程的目標制定和課程內容的選擇等會根據國家所制定的政策、法規(guī)中的精神,根據國家教育目標來進行,并通過圍繞教育目標的課程實施來培養(yǎng)國家執(zhí)政者所需要的新一代人才,從而使幼兒園課程反過來也服務和作用于政治。文化與幼兒園課程:課程與文化密不可分,其內容來源于文化內容。不同文化的人價值觀和信仰不同,對幼兒園及課程的看法也不同。幼兒園課程設計、編制和實施應吸取其他文化中的精髓,如蒙臺梭利課程模式、方案教學、海伊斯科普課程、瑞吉歐教育體系等,也應立足于文化傳承。生態(tài)環(huán)境與幼兒園課程生態(tài)環(huán)境是指能影響個體、種群或群落的各種生態(tài)因子的綜合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生態(tài)學是研究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學科,生態(tài)學理論對幼兒園課程在內學前教育有很大的啟示。受生態(tài)學理論影響的課程,不僅關注兒童自身的發(fā)展,而且關注家庭、幼兒園、幼兒園所在的社區(qū)及整個社會歷史文化等環(huán)境因素對兒童發(fā)展的影響。為兒童編制的課程不能脫離社會文化背景,不存在一種最好的能適應不同社會文化背景中的所有兒童的教育方案。勃朗芬布倫納的人類發(fā)展生態(tài)學理論小系統:發(fā)展著的人在具有特定物理和物質特征的情景中所體驗到的活動、角色和人際關系的一種樣式(家庭、托幼機構、操場、人對這些特征的主觀感受);中間系統:由發(fā)展的人積極參與的兩個或多個情景之間的相互關系(對兒童來說學校、家庭和社會同伴之間的關系)外系統:發(fā)展的人雖然并沒有參與,但卻影響或受其中所發(fā)生的一切所影響的一個或多個環(huán)境(父母的職業(yè)、社會地位、經濟收入等);大系統:各種較低層次的生態(tài)系統(小系統、中間、外系統)在整個文化或者亞文化水平上存在或可能存在的內容上和形式上的一致性,以及與此相聯系并成為其基礎的信念系統或意識形態(tài)。對幼兒園課程的啟示:不存在一種最好的能適應不同社會文化背景中的所有兒童的教育方案;各種不同教育方案能很好地適合不同社會文化背景中的兒童。幼兒園課程的價值趨向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社會文化。社會變遷與幼兒園課程:社會不斷處于變化之中,因此,課程設計和編制者要為明天去規(guī)劃今天的幼兒園課程,盡量減少教育落后于社會發(fā)展的現象。例如,自20世紀九十年代起,大量農村人口涌入城市,如何解決外來人口子女的入園難問題,課程如何滿足外來人口子女在新環(huán)境下產生的許多學習需求等,都曾對幼兒園課程提出了挑戰(zhàn)。社區(qū)與幼兒園課程:在以社區(qū)為基礎的學前教育服務網絡中,幼兒園只是服務網絡的組成部分,幼兒園課程涉及的范圍擴大了,與社區(qū)的功能結合起來了。如幼兒園為社區(qū)家長服務,開設各種講座,滿足家長在嬰幼兒保健、教育及其他相關方面的需求。作業(yè)布置及課程預習:簡述行為主義對幼兒園課程的影響?什么是最近發(fā)展區(qū)、心理工具、鷹架教學?簡述影響幼兒園課程的社會學基礎?授課過程授課題目第三章幼兒園課程與幼兒園教育活動授課日期2017年月日授課班級學前20151授課時數3授課方式理論課【教學目標】理解心理學角度對游戲的理解掌握游戲的特點理解幼兒園課程中游戲與教學的關系【教學重難點】重點:1、游戲的特點2、教學與游戲的關系3、幼兒園游戲的分類難點:心理學角度對游戲的理解教學與游戲的關系處理辦法:在講清心理學角度對游戲的理解這個基礎上,結合實例分析兒游戲的特點、教學與游戲的關系、幼兒園游戲的分類,通過學生的思考,教師總結,使學生對問題有更深的理解。【教學內容】(一)對游戲在兒童發(fā)展和教育中作用的理論研究(二)游戲在學前教育實踐中的地位(三)在學前教育實踐中對游戲的界定(四)在學前教育實踐中對教學的界定(五)對教學在兒童發(fā)展和教育中作用的理論研究(六)幼兒園教育活動中游戲與教學的優(yōu)化結合(七)幼兒園課程中游戲與教學的優(yōu)化結合【教學過程】教學思路:【講學互動】游戲與幼兒園課程中的游戲活動、從心理學角度看游戲、從文化角度看游戲【思考與討論】游戲的地位、游戲的特征【講學互動】教學、幼兒園游戲與教學關系、幼兒園活動性質向度圖、游戲與教學的劃分、幼兒園教育活動分類【思考與討論】根據教學活動結構化,如何安排幼兒園的教學活動具體教學過程:出示幻燈片游戲與幼兒園課程中的游戲活動:對游戲在兒童發(fā)展和教育中作用的理論研究(一)從心理學角度看兒童游戲1、游戲是帶有過去或未來傾向的現時行為(1)帶有過去傾向(2)帶有將來傾向2、游戲是實現的愿望和控制(優(yōu)勢)兒童用游戲表達自己實現的愿望;(二)從文化的角度看兒童游戲1、游戲作為一種分類框架(現實和假裝)2、游戲的背景(熟悉和私密性)請學生先說自己的理解,教師總結。游戲在學前教育實踐中的地位:一方面,人們在觀念形態(tài)上對游戲給以極高的希冀,教育家和心理學家們對兒童游戲賦予極高的價值。另一方面,在許多學前教育機構中,兒童游戲的權利并沒有普遍受到尊重,在課程編制和實施過程中,游戲在實際上缺少其應有的地位。原因如下:1、與觀念形態(tài)、文化傳統、社會價值觀和教育傳統等許多因素有關系(教師、技能、知識)2、與理論本身跟教育實踐之間存在距離也有關聯(有導致學習,有些不會)3、在哲學、教育家和心理學等層面上對游戲缺乏清晰的理論論述和對教育實踐的具體指導,也不失為一個重要原因(不同年齡適合哪些?有什么教育目的)。在教育實踐中對游戲的界定:學齡前兒童游戲行為和活動不容易被定義或分類。學者們建議在定義游戲時,應分析游戲活動的多種特征或建立一些標準來確定兒童的游戲行為。而不只是去關注兒童游戲活動時的單一行為:具有以下特征的幼兒活動通??杀徽J定為游戲:非真實性、源于內在動機、過程導向、自由選擇、積極情緒等游戲在幼兒園課程中的作用:1、游戲被看作對“整個兒童”的發(fā)展有重要的作用(認知、情感、動作技能)認知:兒童學習、思維、理解的技能和過程;情感:學習適當行為、建立關系、社會交往、表達和控制情緒、發(fā)展自我感覺以及理解別人;動作:身體結構和功能發(fā)展2、游戲活動有益于兒童認知過程及其支持系統的進行3、游戲有益于幼兒進行幼兒園課程各學科(領域)的學習4、游戲有益于幼兒園課程的整合。事實上,兒童在幼兒園活動中所產生的行為,并非可以簡單地區(qū)分為“游戲”和“非游戲”。教學指的是師生雙邊的共同活動,構成這種活動的基本成分是教師的傳授、兒童的學習和教學所運用的材料。幼兒園的教學活動主要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的由教師對幼兒施加教育影響的活動。教學由教師立足于教學目標、教學任務和教學內容來組織和實施教學活動。就教學本身而言,強調更多的是教師的作用,教學的結果。出示幻燈片游戲與教學的優(yōu)化結合:隨著研究的深入,人們也越來越深入關注到在教師和兒童雙邊活動中充分發(fā)揮兒童的主體精神的問題,摒棄了讓兒童出于被動、盲從地位的做法。幼兒園游戲與教學的關系:1、游戲與教學是兩種有本質區(qū)別的活動,兩者不可相互替代。實現游戲與教學的最優(yōu)化結合:幼兒園活動、教育性質向度圖、;細化的幼兒園活動性質向度圖;低結構教育活動和高結構教育活動的一些主要特征。實現游戲與教學的優(yōu)化結合:從形式上分:分離式:在幼兒園課程編制中,游戲和教學可以相對分離。即在幼兒園活動的某段時間內安排游戲活動,而在另一段時間內安排教學活動。插入式:在教學中插入游戲,或在游戲中插入教學:整合式:實現游戲和教學優(yōu)化結合的一種形式,有時已難以區(qū)分什么是游戲,什么是教學。出示幻燈片幼兒園課程中游戲與教學的優(yōu)化結合:幼兒園教育活動的選擇和組合。按幼兒園教育活動的結構化程度,即幼兒園教育活動中游戲和教學的成分,可以相對將幼兒園教育活動分成:無結構化教育活動(純游戲)低結構化教育活動;高結構化教育活動;完全結構化教育活動(純教學)教師解釋每一種的意思。幼兒園每日教育活動在結構化程度上的平衡:無結構化活動主要是幼兒自發(fā)、自主、自由的游戲;低結構化活動主要是活動區(qū)活動、方案教學活動、探索性主體活動;介于高低結構化活動之間的活動是主題活動、單元教學活動;高結構化活動包括學科活動。幼兒園一日教育活動在結構化程度上的平衡。幼兒園每周、每學期或學年教育活動在結構化程度上的平衡。幼兒在一周內機能活動的能力是不相同的,一般而言周一的上午,不可能有較高的技能活動能力,可加大無結構化和低結構化教育活動的比例,減輕體力和腦力活動的負擔;幼兒技能活動的能力在周二開始升高,周三和周四達到高峰,可適當增加較高結構化程度教育活動的比例;幼兒機能活動能力周五開始下降,應再次加大無結構活動和低結構化教育活動比例。一學期開始和后面應是低結構或無結構活動,中間可以加大高結構化的教育活動。教師舉例,學生分析。作業(yè)布置及課程預習:簡述幼兒園游戲與教學的關系。簡述幼兒園教育活動的分裂。簡述幼兒園游戲的特點。授課過程授課題目第四章幼兒園教育活動的設計授課日期2017年月日授課班級學前20151授課時數6授課方式理論課【教學目標】理解幼兒園活動目標設定的取向及如何設置;理解不同結構化程度幼兒園教育活動評價;掌握單一科目教學、區(qū)角活動、主題活動、綜合活動等的教育價值及缺點【教學重難點】重點:掌握單一科目教學、區(qū)角活動、主題活動、綜合活動等的教育價值及缺點難點:不同結構化程度的教育活動組成的連續(xù)體處理辦法:請同學們結合平時的實踐活動,思考不同結構化程度幼兒園教育活動目標的設定及評價。先通過學生的思考,教師總結的方式,使學生認識各種不同結構化程度的教育活動設計原理和示例?!窘虒W內容】幼兒園教育活動的目標的設置幼兒園教育活動內容的選擇與組織幼兒園教育活動的評價由不同結構化程度的教育活動組成的連續(xù)體各種不同結構化的教育活動設計原理和示例【教學過程】教學思路:【課堂講授】幼兒園教育活動目標設定【講學互動】幼兒園教育活動內容的選擇與組織、幼兒園教育活動評價【思考與討論】不同結構化程度的教育活動組成的連續(xù)體【講學互動】單一科目、整合科目、主題活動、區(qū)角、單元教學活動、綜合性課程的優(yōu)點缺點【思考與討論】幼兒園教學活動設計原則具體教學過程:出示幻燈片幼兒園教育活動目標的設置:高結構幼兒園教育活動目標的設置行為目標取向:可以用幼兒具體的、可被觀察的行為加以表述的幼兒園教育活動目標,它指向的是在教育活動實施以后在幼兒身上所發(fā)生的行為變化。低結構幼兒園教育活動目標的設置:生成性目標:指的是教育過程中兒童或教師生成的活動目標,其關注的是兒童經驗生長的內在要求以及問題解決的過程和結果。如:體驗朋友之間相互關心的情感、領悟堅持才會成功的道理初步激發(fā)幼兒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體驗關心集體、幫助別人自己就會感到快樂的情感。表現性目標:指的是喚起性的活動目標,其關注的是讓幼兒運用已有的經驗,創(chuàng)造性地進行個性化的表現。表現性目標適合于表述復雜的智力活動,已有的技能和理解是這種活動得以進行的條件。其追求的是反應的多元性。如:樂于用語言表達自己的奇思妙想、參觀動物園,討論在那里看到的最有趣的幾件事、引導幼兒在比較中,感知和探索影子的基本特性。不同結構化程度幼兒園教育活動目標設置的趨向。低結構的教育活動,活動目標強調過程,目標比較寬泛,高結構的教育活動,活動目標強調結果,目標比較具體。幼兒園教育活動內容的選擇和組織(一)高結構幼兒園教育活動內容的選擇和組織:教育活動內容即教材:強調教師的作用,強調讓幼兒獲得知識和技能,強調教育活動的結果。教育活動的內容一般包括:活動材料的準備、活動步驟(活動過程,或活動流程),有的還可包括活動難點、活動重點和活動的延伸等方面。低結構幼兒園教育活動內容的選擇和組織。教育活動內容即活動、經驗的取向:相對強調幼兒自身的發(fā)展,強調教育活動的過程,強調幼兒在活動中的作用。做法:先內容,后目標。不同結構化程度幼兒園教育活動內容選擇和組織的趨向:除了連續(xù)體上的兩個極端外,低結構的教育活動,活動內容強調幼兒的經驗,強調幼兒發(fā)起和自己生成;高結構的教育活動,活動內容強調教師預設的教學,強調知識和技能的習得。出示幻燈片幼兒園教育活動的評價(一)高結構幼兒園教育活動的評價:目標取向:強調課程評價的科學性和客觀性,采用的是“量的研究”方法。“量的研究”是一種對事物可以量化的部分進行測量和分析,以檢驗研究者自己有關理論假設的研究方法。量的研究有一套完備的操作技術,包括抽樣方法(如隨機抽樣、分層抽樣、系統抽樣、整群抽樣)、資料收集方法(如問卷法、實驗法)、數字統計方法(如描述性統計,推斷性統計)等,正是通過這種測量、計算和分析,以求達到對事物“本質”的把握。低結構幼兒園教育活動的評價:過程取向:強調教育活動計劃和實施的全過程,包括在教育活動運行中教師與幼兒在具體的教育情境中所發(fā)生的全部情況。(量、質)如目標是:以積極的態(tài)度,參加郊游、遠足、爬山等園外活動,有一定的獨立性,能控制自己的行為,遵守公共秩序,保護公共環(huán)境的衛(wèi)生,做環(huán)保衛(wèi)士。能熱情主動有禮貌地與接觸到的人交往。主體取向:教育活動評價看作評價者與被評價者、教師與幼兒等共同建構意義的過程,是一種多元的價值判斷的過程,尊重差異、尊重價值多元。(質)質的研究是在自然情境下,研究者與被研究者直接接觸,通過面對面的交往,實地考察被研究者的日常生活狀態(tài)和過程,了解被研究者所處的環(huán)境以及環(huán)境對他們產生的影響,其目的是從被研究者的角度來了解他們的行為及其意義的解釋。“質的研究”就是一種“情境中”的研究。不同結構化程度幼兒園教育活動評價的趨向:除了連續(xù)體上的兩個極端外,對低結構的教育活動的評價,不是強調活動目標是否達成,而是強調教育活動的過程對幼兒發(fā)展是否有意義;對高結構的教育活動的評價,強調的則是教學結果和幼兒是否達成預期的教育要求。出示幻燈片各種不同結構化程度的教育活動設計原理和示例:“單一科目”教學活動:含義:“單一科目”教學活動:是由教育活動設計者設計,強調單一概念和技能的教學。特點:1、目標特定化2、內容主要根據學科科目的性質而由教育活動設計者預定,選擇和組織學科科目內容的主要依據是學科科目本身的邏輯順序。3、評價標準是預定的目標是否達成4、關注的主要問題是以知識和技能為主線的各學科目標。邏輯順序:根據學科本身的系統及其內在的聯系組織課程內容。請學生思考:單一科目教學活動的教育價值?缺點?學生回答,教師總結。教育價值:有些幼兒所需的知識和技能難以通過兒童為中心的經驗而獲得的。局限性:1、難以在真正意義上滿足每個幼兒的興趣和需要2、主要關注的是知識和技能,較少顧及情感、態(tài)度和人格等3、這類教育活動是以教師為中心設計的,幼兒學習的自主性、主動性等難以得到發(fā)展4、難以傳遞某些知識和技能(難以同一時間、同樣方式傳遞,例如數概念)(二)“整合科目”教學活動:含義:活動由教育活動設計者設計,整合技能和概念的教學。特征:1、目標比較特化2、內容根據學科科目的性質而由活動設計者預定,選擇和組織學科科目內容的主要依據是學科科目本身的邏輯順序3、評價標準是預定的目標是否達成4、關注點是以知識和技能為主線的學科目標,而不是幼兒自己的生活經驗。請學生思考:整合科目教學活動有什么好處?教育價值:1、有些幼兒所需的知識和技能難以通過兒童為中心的經驗而獲得的。2、提高教育教學效率,與幼兒“整體的”學習方式相貼近(減少“單一科目”教學內容重復,使各學科中具有共同性質的成分得到整合)(三)主題教學活動含義:將各個學科科目的教學內容綜合到一個網絡狀的主題之中,圍繞主題而展開的一系列教育活動。特征:(1)目標可由教師確定活動目標和活動內容,也可由幼兒根據與主題有關的學習經驗發(fā)起活動(2)教師確定目標的內容是以教師的教學為主線,以主題為載體,將各種知識和技能融為一體;幼兒發(fā)起活動的內容則是由幼兒自我探索學習為主的活動組成,以主題為出發(fā)點,探索與主題有關聯的問題和概念。教育價值:(1)即有預設取向,又有一定的生成取向(2)此類教育活動即能反映幼兒教育的一些基本要求,給予幼兒一些必須的知識和技能的學習,又能在不同程度上顧及幼兒的興趣和需要。局限性:對教師的要求較高,既要能把握活動設計者的設計意圖,又要能準確地回應幼兒生成的活動,從而滿足兒童的興趣和需要。請學生思考:我們可以從哪些方面選擇主題?1.選擇主題的出發(fā)點可以從多個方面選擇主題:(1)從課程目標出發(fā):課程目標的實現需要相應的教育活動加以支持,因此可以從確定的課程目標出發(fā),尋找相應的活動主題。(2)從幼兒的興趣和需要出發(fā):幼兒感興趣的事物中可能包含有豐富的教育價值,可以選作單元的主題。(3)從現有的“內容”或“材料”出發(fā):有些學習內容或學習材料會有規(guī)律地呈現,如,“一年四季的變化”、“與兒童關系密切的節(jié)日”等。按照季節(jié)和節(jié)日這兩條線索選擇主題,發(fā)掘其中的教育價值,是主題活動設計經常來用的方法。2.選擇主題的依據(1)是幼兒喜歡、符合幼兒的興趣和需要的主題。(2)蘊涵著教育價值,有助于達到教育目標的主題。(3)蘊涵豐富的教育內容,提供給幼兒學習經驗的主題。(4)具有可行性的,所需材料容易獲得的,容易轉化成讓幼兒直接參與的具體活動的主題。(5)與其各單元有關系的,有相關經驗進行銜接與連貫的主題。請學生思考:幼兒園課程中常見主題有哪些?常見主題的開發(fā)與選擇一般來說是和幼兒的主題往往是從幼兒自身(生理、心理發(fā)展)、幼兒的生活環(huán)境(社會與自然環(huán)境)中發(fā)掘的。從幼兒這個中心出發(fā),逐漸向外擴展。常見主題的開發(fā)與選擇:一般來說是和幼兒的主題往往是從幼兒自身(生理、心理發(fā)展)、幼兒的生活環(huán)境(社會與自然環(huán)境)中發(fā)掘的。從幼兒這個中心出發(fā),逐漸向外擴展。請學生思考:如果請您設計一個主題教學活動,你會如何設計?主題活動設計的基本步驟(1)主題的確立:主題是所有活動的核心。它不僅是名稱本身,應該是圍繞這個名稱所展開的所有活動的核心思想的體現。(2)主題目標的設計:目標是對主題剖析和分解。(3)主題內容的選擇確立了主題教育目標后,教師就可以根據目標尋找合適的教育內容,通過內容的展開而構成一個有機聯系的主題網絡。教師還可以通過這些擴展的主題線索,找到次一級目標,并再次尋找適宜的內容,使主題層層分解。活動方式的確定:不同的內容需要運用不同的方式進行。教師在確定了內容后,應該根據內容的特性認真設計活動的方式。教師講授主題方案設計實例與分析(四)區(qū)角活動含義:是以幼兒的需要、興趣為主要依據,考慮幼兒園教育的目標、正在進行的其他教育活動等因素,劃分一些區(qū)域,如積木區(qū)、表演區(qū)、科學區(qū)等,在其中投放一些適合的活動材料,制定活動規(guī)則,讓幼兒自由選擇區(qū)域,在其中通過與活動材料、同伴等的積極互動,獲得個性化的學習與發(fā)展。請學生思考:區(qū)角活動有什么特點?特征:1、幼兒在活動區(qū)角自主選擇,和材料、人積極互動,在自己經驗的基礎上進行探索2、強調活動過程、強調幼兒個別化學習3、活動材料多樣,有單功能、雙功能、多功能;材料陳設方式多樣4、多以小組形式開展教育活動5、自由性6、指導的間接性教育價值:順應兒童的發(fā)展,滿足兒童需要,使兒童能在自己的水平上、以自己的方式進行學習局限性:兒童學習知識和技能效率低下。請學生思考:區(qū)角活動有哪些種類?區(qū)角活動的種類常規(guī)區(qū)域如:建構區(qū)、美工區(qū)、表演區(qū)、角色游戲區(qū)(如娃娃家、理發(fā)店、超市、商店、醫(yī)院、餐館、交通崗、小記者、小警察)、閱讀區(qū)、益智區(qū)、語言區(qū)、科學區(qū)、感官操作區(qū)、沙水區(qū)、運動區(qū)等。請學生思考:區(qū)角活動的創(chuàng)設要求?區(qū)角活動的創(chuàng)設要求。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與主題活動相融合、活動區(qū)的合理布局、定期更換,動態(tài)管理。請學生思考:區(qū)角活動材料投放的要求?材料投放的原則:目的性、豐富性、可操作性、層次性、安全和衛(wèi)生。請學生思考:進行區(qū)角活動有什么意義?(1)開展區(qū)角活動是克服小學化的需要:教學環(huán)境小學化、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小學化(2)區(qū)角活動拓展了課程資源、區(qū)角活動體現了新的教學觀、區(qū)角活動體現新的課程觀——與主題活動的融合(3)區(qū)角活動有利于重塑師幼關系傳統的師幼關系—新型師幼關系從幼兒學習的教導者—學習的引導者從幼兒活動直接指導者—幼兒活動的輔導者從學習過程的控制者—支持者、合作者從幼兒學習技能的傳授者—潛能的發(fā)掘者區(qū)域活動滿足了兒童的需要:滿足兒童喜歡游戲的需要、滿足兒童探索、操作的需要、滿足兒童社會交往的需要滿足兒童個性發(fā)展的需要。請學生思考:你覺得積木區(qū)有何教育價值?1,認知發(fā)展方面:可以讓幼兒認識基本形狀,學習分類與排序,形成數的概念,感知比例關系,比較大小與多少,長短與厚薄等,發(fā)展空間想象能力與表征能力,獲得平衡與對稱,重心等概念.

2,動作技能發(fā)展方面:可以培養(yǎng)幼兒手眼協調的能力,而中大型積木還可以發(fā)展幼兒的大肌肉動作.

3,情感社會性發(fā)展方面:可以培養(yǎng)幼兒的專注力,讓幼兒學習協調,溝通等人際交往技能,學習與人合作,分享經驗,學習解決沖突,糾紛,體驗創(chuàng)造與成功的喜悅,發(fā)展美感等.單元教學活動含義:將各個學科科目的教學內容綜合到一個被稱作“單元”的專題之中。特點:1、目標是由教育活動設計者設定內容由教育活動者決定,要求幼兒統一學習和探索被綜合于單元中的學習內容、教育價值:1、計劃性、控制性、可操作性都比較強2、較少顧及了幼兒自己的生活經驗和學習。局限性:高結構的性質,決定了教師主導,幼兒難以主動學習,難以做到教育活動和幼兒興趣需要相符合(六)方案教學活動含義:不以活動設計者預設的活動目標為主要導向,活動目標的游離度更大;不以活動設計者選擇和組織的活動內容為主要線索,活動內容的不確定性和可變性也更大。特征:1、較低結構性,活動更多由幼兒自己發(fā)起2、活動設計必須被放置于方案教學課程中,成為該方案的一個組成部分。教育價值:生成取向,主要由幼兒或教師發(fā)起的深層次的探索活動,以幼兒的興趣和需要為主要導向,能在不同水平上適應幼兒的學習發(fā)展。局限性:1、教育活動的設計和實施出現比較隨意的傾向2、知識和技能邏輯性不強3、教師難以把握。方案教學的設計分為三個階段:起始、展開和結束階段。(一)起始階段1.主題的產生——應遵循以下原則:(1)貼近兒童生活,并能被幼兒用于日常生活中;(2)能引起兒童興趣,運用已學技能;(3)能為兒童未來的生活做準備;(4)有益于幼兒園課程的平衡;(5)能充分運用幼兒園和社區(qū)的資源。2.主題網絡的初步編制(1)頭腦風暴:圍繞一個主題展開豐富的想象,充分調動相關知識經驗,將與主題有關的信息搜集整理以備用。(2)拉近技術:放大主題網絡中的某一內容,使其成為一個新的主體網絡。(3)特殊化:用來決定主題范圍的一種技巧。頭腦風暴需注意的問題:1、自由暢談2、延遲評判3、禁止批評4、追求數量。學生自由闡述,教師解釋每個具體問題。作業(yè)布置及課程預習:簡述不同結構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的目標取向。簡述區(qū)角活動設計的教育價值。制作一份主題教學活動涉及網絡。

授課過程授課題目第五章幼兒園課程的編制授課日期2017年月日授課班級學前20151授課時數8授課方式理論課【教學目標】理解幼兒園課程編制的四種模式掌握幼兒園課程目標的編制方式、原則掌握制定幼兒園課程目標的基本依據掌握影響幼兒園課程實施的因素【教學重難點】重點:1、制定幼兒園課程目標的基本依據2、影響幼兒園課程實施的因素3、幼兒園課程目標的編制方式、原則難點:幼兒園課程編制的四種模式【教學內容】幼兒園課程編制模式幼兒園課程目標幼兒園課程內容幼兒園課程的實施【教學過程】教學思路:【課堂講授】幼兒園課程編制的四種模式、如何評價【思考與討論】制定幼兒園課程目標的依據【講學互動】幼兒園課程目標結構與體系【資料拓展】美國、日本、我國幼兒園課程目標【思考與討論】幼兒園課程目標制定原則、如何制定幼兒園課程總目標、學年、學期目標【講學互動】幼兒園課程目標的表述具體教學過程:出示幻燈片幼兒園課程編制模式:教師講授目標模式目標模式是以對社會有實用價值的目標作為課程開發(fā)的基礎和核心,并在此基礎上選擇、組織和評價學習經驗的課程編制模式。(一)目標模式的發(fā)展目標模式產生于20世紀前期。源于現代工業(yè)和科技的發(fā)展,使科學成為時代的精神。據此,教育也走上了科學化的道路,課程的編制就變得更講究控制性、組織性和實效性。觀點:1、目標模式以現實社會生活的需要為其基本立足點,反對嚴重脫離社會與兒童的實際生活,確定對社會有實用價值的目標,并在此基礎上選擇、組織和評價學習經驗。2、目標模式在方法論上以行為主義心理學,從行為目標的確定,到課程內容的選擇與組織,再到課程的評價,構成了目標模式的經典性程序。代表人物:創(chuàng)始人博比特在20世紀初創(chuàng)造了目標模式的雛形。20世紀30年代泰勒的《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提出了課程編制需回答的四個問題,確定了其“行為目標之父”的地位。之后的惠勒對其行為模式提出了修改意見。(二)目標模式的特點對幼兒園課程編制的影響特點:1、強調應根據預期的行為確定課程目標2、開發(fā)能明確敘述的目標以引領課程的設計與教學;3、把課程目標模式按其不同的心理領域、不同水平,形成意義明確、層次分明的目標體系,以便課程實施;4、目標——手段、效率——控制、預期——檢驗的思想依然存在。讓學生思考:如何評價目標模式?影響:使課程的編制強調目標的制定、強調課程目標的層層分解并落實與具體的教育活動,強調根據課程目標是否落實和達成來評價教育結果。評價:提高幼兒園教育、教學的計劃性、可控性和可操作性,對課程和教育方案的設計和教材的編寫起到了功不可沒的作用。弊病表現在:1、兒童的行為不可預知;2、很難轉化為教學目標的內在東西被忽視;3、兒童的學習經驗被分割成碎片。二、過程模式:過程模式反對用預先確定的目標,尤其是行為目標來規(guī)定課程的進展和結果,把課程設計看成是一個不斷發(fā)展的過程,是主張關注具有內在價值的課程內容及兒童實際的活動過程的課程設計模式。過程模式的基本原理:20世紀50-60s后,斯坦豪斯(英)針對目標模式的缺陷,提出了課程編制的過程模式。倡導立足于教育內在價值,旨在培養(yǎng)兒童智慧、教育和自由品質的教育觀,以及注重理解與思維的價值的知識觀。觀點:過程模式是在批判目標模式的基礎上形成的,吸收了現代兒童發(fā)展心理學和認知心理學理論中的合理成分:1、兒童不只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而是知識的主動探究者,學習過程是個體能動地與外界環(huán)境交互作用的過程;2、注重內在的、整體關聯性認知結構的生成,反對鎖碎、片斷經驗的積累。(二)過程模式的特點及對幼兒園課程編制的影響:特點:1、把課程設計看成是一個不斷發(fā)展的過程,課程設計的邏輯起點是內容的選擇而非目標的預設;2、重視開放的、非形式化的學習環(huán)境、教育環(huán)境的設計,鼓勵兒童自由選擇、自由探究;3、課程評價中教師應是診斷者,而非評分者。評價應以教育的本體功能和知識的內在價值為標準,而不是以預設目標的達成度為依據。(二)過程模式的特點及對幼兒園課程編制的影響:特點:1、把課程設計看成是一個不斷發(fā)展的過程,課程設計的邏輯起點是內容的選擇而非目標的預設;2、重視開放的、非形式化的學習環(huán)境、教育環(huán)境的設計,鼓勵兒童自由選擇、自由探究;3、課程評價中教師應是診斷者,而非評分者。評價應以教育的本體功能和知識的內在價值為標準,而不是以預設目標的達成度為依據。(三)實踐模式理論關注的是一般、普遍的知識,追求的是真理性、可證實性、廣泛性等;實踐關注的是可行性,因為實踐內容是具體的、特定的,是受情景影響的。課程審議的重點是課程的四個基本要素:學科內容、學生、環(huán)境和教師;課程審議小組通常包括:教師、教育機構管理人員、學生、家長、社區(qū)代表、學科專家、課程專家、心理學家、社會學家等。弊端:過于強調實際情景的獨特性,缺乏對理論的關注。2、在課程審議過程中,參與者有不同的背景,各自持有的理論不同,各自看問題的視角也不同,如果沒有建立起較為完備的課程審議機制,容易產生思路上的混亂。(四)批判模式:課程編制的批判模式將課程放置于政治和文化的背景下進行考察,認為課程編制要考慮文化差異,要將不同文化引入課程領域課程編制是一個政治問題,社會意識形態(tài)和政治經濟等因素會對課程產生重大影響。課程編制的批判模式揭示了因種族、社會經濟地位、性別等差異而造成的教育權利、教育機會、教育質量等方面的不公平等問題,反對教育上的一切權利(如教材、教師)弊端:課程編制的批判模式在對課程進行批判時往往有過激之處,常常采用全盤否定的方式,這是不易被人們普遍認同的批判模式反對“結構”,主張“解構”;反對“目的”,主張“手段”反對中心和權威,主張“去中心”和“平等”反對“普遍性”,主張“特殊性”。出示幻燈片幼兒園課程目標:幼兒園課程目標的取向及其表述(一)行為目標:行為目標是以兒童具體的、可被觀察的行為表述的課程目標,它指向的是實施課程以后在兒童身上所發(fā)生的行為變化。(客觀性、可操作性)表述:梅杰認為,行為目標應包括三個部分:1、兒童外顯行為的表現;2、能觀察到這種行為表現的條件;3、行為表現公認的標準。(能在戶外的樹木、花草、土里尋找小蟲——能愛護公物、能集中注意力、對自己所做的事有信心)擬定行為目標,至少要做到:1、要具體明確,能觀察的到;2、要明確寫出達到目標的條件。(二)生成性目標:生成性目標是在教育過程中生成的課程目標,關注過程。杜威——“教育即生長”。斯坦豪斯——教育的本質是“引導”,即引導兒童進入知識之中的過程,教育成功的程度即是它所導致的兒童不可預期的行為結果增加的程度。評價:生成性目標取向追求的是“實踐理性”,強調在兒童、教師與教育情境的交互作用過程中產生課程的目標。但過于理想,操作難度比較大。(三)表現性目標:表現性目標是指每一個兒童在具體教育情境的各種相互作用中所產生的個性化表現。艾斯納首先提出的一種目標取向,強調的是個性化,目標指向的是培養(yǎng)個體的創(chuàng)造性。不規(guī)定兒童在完成學習活動后應該獲得的行為,而是指向每一個兒童在教育情境中的種種”際遇“所產生的個性化表現,它適合于表述復雜的智力活動。請學生思考:制定幼兒園課程目標的基本依據?幼兒、社會、學科的需求。讓學生思考:幼兒的需要包括哪些方面?社會需要、學科需要包括哪些方面?學生回答、教師總結。幼兒園課程目標的結構:總目標、年齡階段目標、單元、教學活動目標。幼兒園課程總目標:課程領域目標。年齡階段目標:即學年目標,課程內容緯度與幼兒發(fā)展緯度。單元目標:可以以時間為單元的目標,它是年齡階段目標或學年階段目標的再分解,即學期計劃、月計劃、周計劃。也可以以內容為單位,如主題。具體活動目標:微觀層面的目標,要求制定得非常具體。幼兒園課程目標制定的原則:1.全面性原則2.系統性原則3.適宜性原則4.社會性原則5.長善救失原則。學生思考如何制定幼兒園課程目標?首先,研讀我國的教育方針,領會精神。其次,結合當地經濟、民族文化、地理環(huán)境等特點,制定出適合本地園區(qū)發(fā)展的課程總目標。并突出本園特色。幼兒園課程目標表述的角度:1.從教師角度出發(fā):表述了期望的學習效果,教師應該做的工作,以及明確教師的角色與作用。常用“教育”、“引導”、“鼓勵”、“幫助”、“激發(fā)”、“使”等字眼來表述。2.從幼兒角度出發(fā):指出了幼兒在學習以后應該知道的和能夠做到的表現,明確了幼兒的發(fā)展程度。常用“學會”、“喜歡”、“感受”、“說出”、“創(chuàng)編”、“理解”、“能”等字眼來表述。出示幻燈片幼兒園課程內容的取向:(一)課程內容即教材:將課程內容看作教材的取向,是與將課程內容看作向兒童傳遞的知識這一基本點聯系在一起的,而知識的傳遞是以教材為依據的。(二)課程內容即學習活動其關注點放在兒童做些什么方面,強調課程與社會生活的聯系,強調兒童在學習中的主動性。(三)課程內容即學習經驗:認定兒童是主動地學習者,決定學習的質和量的主要方面是兒童而不是教材。知識是兒童自己學會的,而不是教師教會的。請學生思考:幼兒園課程內容選擇應遵循哪些原則?1、目的性原則:課程內容是實現課程目標的手段,內容必須圍繞目標來選擇。第一,要有目標意識。第二,同一目標由多種內容完成。第三,同一內容指向多個目標。第四,情感態(tài)度類目標要通過給予幼兒相應的經驗來達成。2、適宜性原則:一是適應需要,二是促進發(fā)展,概括來說,就是既適合幼兒的現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就課程內容而言,在“最近發(fā)展區(qū)”的內容是適宜的。要在基于幼兒的水平、著眼于其發(fā)展的前提下,確定課程內容。3、生活化原則。從幼兒的生活中尋找合目標的內容。但生活化的課程內容不能等同于生活本身,要注意課程內容基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原則要求。課程內容源于、高于和回歸幼兒的生活4、興趣性原則5、基礎性原則6、邏輯性原則。幼兒園課程內容選擇中存在的問題1、課程目標缺失2、課程內容超載:量的超載與質的超載。3、課程內容脫離、遠離幼兒的生活。4、課程內容偏向本本5、課程內容缺乏提升。幼兒園課程內容的組織原則:邏輯順序——強調學科本身的邏輯性(分科教育)心理順序——強調根據兒童的發(fā)展特點以及兒童的興趣、需要和能力組織課程(綜合課程)縱向組織——強調知識和技能的層次性橫向組織——強調各種知識的融合及運用,強調知識與兒童的成長的聯系。直線式組織——邏輯思維;螺旋式組織——直覺思維。幼兒園課程內容的組織方式:學科中心課程——強調知識的內在性質及其內在結構組織課程內容(分科課程)兒童中心課程——強調根據兒童的興趣、需要和能力組織課程內容(綜合主體課程、方案教學)社會中心課程——強調與社會環(huán)境的交互,解決具體社會問題(案例課程)練一練:根據所學相關內容,為小班剛剛進入幼兒園的第一個主題活動“我上幼兒園了”設計活動內容。重視分析小班幼兒剛進入幼兒園所面臨的具體任務、遇到的問題、內在的需求等,在此基礎上設計一系列活動內容出示幻燈片幼兒園課程實施:課程實施的取向是指對課程實施過程本質的不同認識以及支配這些認識的相應的課程價值觀。忠實取向——計劃的課程(建筑施工)相互適應取向——修改的課程(球賽)課程創(chuàng)生取向——創(chuàng)生的課程忠實取向:含義:將課程實施的過程看作忠實執(zhí)行課程計劃的過程?;炯僭O:課程實施是忠實地反映課程設計者的意圖,從而達成預定的課程目標。課程內容:由課程專家為教師實施課程而選擇、組織和提供的,是教育行政部門認可的,教師對課程知識的創(chuàng)造和選擇是沒有發(fā)言權課程變革:教師適時課程專家制定的課程變革計劃的過程,課程變革是否成功,主要取決于教師是否實施此變革計劃教師角色:課程專家所制定課程計劃的忠實執(zhí)行者。教師是課程的“消費者”,教師應嚴格按照課程專家為課程編制的“使用說明”實施教學相互適應取向:含義:將課程實施的過程看作是課程計劃者與實施者之間通過協商而相互適應的過程?;炯僭O:課程實施不可能預先規(guī)定精確的實施程序,課程實施的過程應由實施者自己把握和決定,由實施者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作出最為適當的選擇課程內容:課程實施要考慮課程實施者的興趣和需要,還要考慮教育現場中的各種條件和狀況,對專家課程的計劃作出調整。課程變革:一個復雜的、不可預知的、非線性的過程,課程變革的實施過程一個“實施驅動”的過程研究方法:采用“質的研究”,強調課程決策者、計劃制定者與課程實施者之間的相互理解和對事件所賦予的意義的解釋,強調課程變革的復雜性和過程性。本質上受“實踐理性”支配創(chuàng)生取向:含義:將課程實施的過程看作是課程實施們自身創(chuàng)造的過程基本假設:課程實施是在具體教育情景中創(chuàng)生新的教育經驗的過程,而已有的課程計劃只是為這個經驗創(chuàng)生過程提供的平臺而已課程內容:課程是教師和兒童共同創(chuàng)造的經驗,這些經驗都是教師和兒童在實際中體驗到的,是情景化的和人格化的。課程變革:教師和兒童個性成長與發(fā)展的過程,課程變革是一系列的變革,包括課程內容、人的思維、情感和價值觀等。教師的角色:是課程開發(fā)者。課程創(chuàng)生的過程是教師與兒童共同成長的過程,教師是創(chuàng)生課程共同體中的具有活力的成員研究方法:質的研究,特別是對個案性質的“深度訪談法”本質上受“解放理性”支配。讓學生思考:影響幼兒園課程實施的因素?1、幼兒園課程與社會、文化的適切性2、教育行政部門的推動和支持3、幼兒園課程變革的需要4、幼兒園課程計劃本身的狀況5、幼兒園課程實施的管理和運行機制6、幼兒園課程編制者與實施者之間的溝通7、幼兒園課程實施者本身的水平和能力幼兒園課程的實施:(一)學習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與利用環(huán)境的教育作用是潛在的,我國學前教育開始注重潛在課程對兒童發(fā)展的價值。潛在課程是一種獨立的課程形式,是一種教育性經驗,其層次結構:表層是物質-空間類;中間層是組織-制度類;內層是文化-心理類1.物質-空間類:幼兒園的物質環(huán)境作為幼兒園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潛在課程的一個重要來源,只有對它進行合理的設計,才能發(fā)揮其積極的教育作用2.組織-制度類:包括教育內容與活動安排、教育評價、教育管理思想等3.文化-心理類:以社會心理氣氛和人際關系表現出來,在評價過程中常常是對其進行描述,具有主觀性和易變性。讓學生思考:造成幼兒園時間浪費的原因有哪些?1、過分整齊劃一的集體活動2、固定而不可改變的時間表3、時間分割得過度零碎,環(huán)節(jié)過度多而不適當4、活動內容與形式配合得不是很好5、活動本身不適合幼兒6、兒童缺乏參與的機會,喪失積極性7、教師占用過度而又忙不過來8、教育過程缺乏靈活性9、工作的計劃性不夠,準備工作未做好10、忽視必要的常規(guī)培養(yǎng)。學生結合實際論述,教師講解。作業(yè)布置及課程預習:1、簡述幼兒園課程編制的四種模式。2、簡述制定幼兒園課程目標的基本依據。3、簡述影響幼兒園課程實施的因素。授課過程授課題目第六章西方及我國當代早起教育課程與發(fā)展趨勢授課日期2017年月日授課班級學前20151授課時數3授課方式理論課【教學目標】1、了解斑克街、蒙臺梭利、海伊斯科普課程、方案教學等模式2、掌握幼兒園課程的發(fā)展趨向;【教學重難點】重點:1、蒙氏課程模式、瑞吉歐、斑克街課程模式的內容評價2、幼兒園課程的發(fā)展趨向難點:對各類課程模式的評價處理辦法:通過對各類課程模式內容的講解,讓學生結合當前實際分析各類課程模式的優(yōu)點與弊端,以及對中國應用中應該注意的問題。結合當前課程改革的世紀,討論幼兒園課程改革的發(fā)展趨向?!窘虒W內容】(一)當代西方著名早期教育課程模式和教育方案(二)我國幼兒園課程改革的主要動向(三)西方早期兒童教育課程的發(fā)展趨向【教學過程】【課堂講授】斑克街早期兒童教育方案、蒙臺梭利課程模式、直接教學模式、海伊斯科普課程模式、瑞吉歐幼兒教育體系【思考與討論】以上各種教學模式的優(yōu)缺點【講學互動】當前幼兒園課程改革的動向具體教學過程:出示幻燈片國外著名的幼兒園課程方案::一、斑克街早期兒童教育方案:1916年創(chuàng)辦,米切爾,教育實驗局,發(fā)展——互動模式(一)斑克街早期兒童教育方案的理論基礎1、弗洛伊德及其追隨者的心理動力學理論,將兒童的發(fā)展放置于社會背景中的學者的理論。(埃里克森等)2、皮亞杰等一些研究興趣在于兒童認知發(fā)展的發(fā)展心理學家的理論;3、杜威等一些教育理論家和實踐工作者。方案原理1、發(fā)展是有簡單到復雜、由單一到多元或綜合的變化過程;2、早期活動的經驗不會消失,而會被整合到以后的系統中去;3、教育者的任務是要幫助兒童鞏固新知識和提供有益于發(fā)展的挑戰(zhàn)之間的平衡;4、在成長的過程,兒童逐漸地以越來越多的方式主動探索世界;5、兒童的自我感覺是建立在與他人和與物體交互作用所獲取的經驗的基礎之上;6、沖突對于發(fā)展來說是不可缺少的,沖突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