瀉下藥-嘉興學院課件_第1頁
瀉下藥-嘉興學院課件_第2頁
瀉下藥-嘉興學院課件_第3頁
瀉下藥-嘉興學院課件_第4頁
瀉下藥-嘉興學院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節(jié)瀉下藥瀉下藥含義能引起腹瀉,或潤滑大腸,促進排便的藥物。性能功效質(zhì)重沉降,歸大腸經(jīng)。瀉下通便,清熱瀉火,逐水退腫適應范圍

里實證。如大便秘結(jié),胃腸積滯,實熱內(nèi)結(jié)及水腫停飲等。瀉下藥分類攻下藥、潤下藥和峻下逐水藥配伍方法里實兼表邪者——配解表藥兼正虛者——配補益藥氣滯者——配行氣藥熱結(jié)者——配清熱藥寒積者——配溫里藥第一節(jié)攻下藥概述苦寒沉降,主入胃、大腸經(jīng)

功能攻下通便,清熱瀉火用于大便秘結(jié),燥屎堅結(jié)及實熱積滯證配伍行氣藥或溫里藥大黃《本經(jīng)》攻下藥

蓼科植物掌葉大黃、唐古特大黃或藥用大黃的干燥根及根莖。來源掌葉大黃大黃《本經(jīng)》攻下藥

大黃、生大黃、生軍、酒大黃、酒軍、熟大黃、大黃炭、川大黃、川軍。處方名大黃《本經(jīng)》攻下藥

苦,寒。

脾、胃、大腸、肝、心包經(jīng)。性能

瀉下攻積,清熱瀉火,涼血解毒,逐瘀通經(jīng)。功效

秋末或次春采集,切塊干燥。生用、酒炒、酒蒸或炒炭。采制大黃《本經(jīng)》攻下藥應用3.熱毒瘡瘍,燒燙傷熱毒瘡瘍——二花、連翹腸癰——大黃牡丹皮湯燒燙傷——單用或配地榆4.瘀血證產(chǎn)后瘀阻腹痛——下瘀血湯跌打損傷——復元活血湯5.濕熱痢疾黃疸淋證大黃《本經(jīng)》攻下藥

煎服,5~15g,外用適量。入湯劑后下,或開水泡服。生大黃瀉下力強,酒大黃活血作用好,大黃炭多用于出血證。用法用量芒硝《名醫(yī)別錄》攻下藥來源

含硫酸鈉的天然礦物經(jīng)精制而成的結(jié)晶體。性能咸、苦,寒。歸胃、大腸經(jīng)。功效

瀉下攻積,潤燥軟堅,清熱消腫。芒硝《名醫(yī)別錄》攻下藥應用1.積滯便秘。2.咽痛、口瘡、目赤及癰瘡腫痛里實大便燥結(jié)要藥芒硝《名醫(yī)別錄》攻下藥用法用量

10~15g,沖入藥汁內(nèi)或開水溶化后服。外用適量。使用注意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忌用或慎用。攻下藥大黃與芒硝功用比較大黃芒硝苦寒沉降歸胃大腸經(jīng)清熱瀉下通便主治胃腸實熱積滯大便秘結(jié)及實火證味苦,瀉下力強,善蕩滌腸胃,為熱結(jié)便秘之主藥。又逐瘀通經(jīng),涼血解毒,清濕熱。味咸,偏軟堅潤燥,善除燥屎堅結(jié)。外用清熱消腫。番瀉葉《飲片新參》攻下藥性能

甘、苦,寒。歸大腸經(jīng)。功效

瀉下通便,行水消脹。應用1.熱結(jié)便秘2.腹水腫脹蘆薈《藥性論》攻下藥性能

苦,寒。歸肝、胃、大腸經(jīng)。功效

瀉下通便,清肝,殺蟲。應用1.熱結(jié)便秘2.煩躁驚癇3.小兒疳積蘆薈《藥性論》攻下藥使用注意

脾胃虛弱,食少便溏及孕婦忌用。用法用量

入丸散服,每次1~2g。外用適量?;鹇槿省侗窘?jīng)》潤下藥

??浦参锎舐榈母稍锍墒旃麑崱?/p>

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摘,除去雜質(zhì),曬干。生用,用時打碎。來源采制火麻仁《本經(jīng)》潤下藥

潤腸通便——腸燥便秘

煎服,10~15g,打碎入煎。功用用法用量

甘,平。歸脾、胃、大腸經(jīng)。性能郁李仁《本經(jīng)》潤下藥

1.腸燥便秘2.水腫脹滿,腳氣浮腫應用煎服,6~12g,打碎入煎。用法用量孕婦慎用。使用注意第三節(jié)峻下逐水藥概述苦寒有毒,藥力峻猛,引起劇烈腹瀉

有的兼能利尿,使水飲從二便排出用于全身水腫,大腹脹滿,停飲等正氣未衰證攻伐力強,副作用大,易傷正氣,中病即止體虛者慎用,孕婦忌用注意炮制、劑量、用法及禁忌,保證安全峻下逐水藥

大戟科植物甘遂的干燥塊根。來源春季開花前或秋末莖葉枯萎后采挖,除去外皮,曬干。生用或醋炙用。采制甘遂《本經(jīng)》峻下逐水藥

苦,寒;有毒。歸肺、腎、大腸經(jīng)。性能瀉水逐飲,消腫散結(jié)。功效甘遂《本經(jīng)》峻下逐水藥甘遂《本經(jīng)》1.水腫,臌脹,胸脅停飲。應用2.風痰癲癇。3.瘡癰腫毒。峻下逐水藥甘遂《本經(jīng)》入丸、散服,每次0.5~1g。外用適量,生用。內(nèi)服醋炙用,以降低毒性。用法用量虛弱者及孕婦忌用。不宜與甘草同用。使用注意峻下逐水藥

旋花科植物裂葉牽牛或圓葉牽牛的干燥成熟種子。來源牽牛子《名醫(yī)別錄》1.水腫,臌脹。應用2.咳嗽痰喘。3.蟲積腹痛。峻下逐水藥牽牛子《名醫(yī)別錄》苦,寒;有毒。歸肺、腎、大腸經(jīng)。性能瀉水逐水,去積殺蟲。功效煎服,3~9g;入丸散,1.5~3g。炒用藥性減緩。用法用量孕婦忌用。不宜與巴豆、巴豆霜同用。使用注意峻下逐水藥牽牛子《名醫(yī)別錄》峻下逐水藥

大戟科植物巴豆的干燥成熟果實。來源巴豆《本經(jīng)》

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用仁或制霜。采制辛,熱;有大毒。歸胃、大腸經(jīng)。性能峻下冷積,逐水退腫,祛痰利咽,外用蝕瘡。功效峻下逐水藥巴豆《本經(jīng)》峻下逐水藥巴豆《本經(jīng)》1.寒積便秘。應用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