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詞話十則20人教課標版課件_第1頁
人間詞話十則20人教課標版課件_第2頁
人間詞話十則20人教課標版課件_第3頁
人間詞話十則20人教課標版課件_第4頁
人間詞話十則20人教課標版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12/111《人間詞話》十則王國維中國文化經(jīng)典研讀2022/12/101《人間詞話》王國維中國文化經(jīng)典研2022/12/112

《人間詞話》,青年們讀得懂的太少了;肚里要不是先有上百首詩,幾十首詞,讀此書也就無用。……我個人認為中國有史以來,《人間詞話》是最好的文學批評。開發(fā)性靈,此書等于一把金鑰匙。一個人沒有性靈,光談理論,其不成為現(xiàn)代學究、當世腐儒、八股專家也鮮矣!

——《傅雷家書》關于《人間詞話》和王國維2022/12/102《人間詞話》,青年們讀得懂的2022/12/113

王國維(1877——1927),字靜安,號觀堂。幼年接愛傳統(tǒng)的封建文化教育,15歲考中秀才。青年時代在進步思潮影響下,努力學習西方哲學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把西方美學和文藝思想與中國古代美學和文藝思想融合起來,成就了他主要的美學文藝理論著作《人間詞話》。辛亥革命后,他以清朝遺老自居。1927年由于長期思想上的苦悶,生活上的困頓,長子去世,摯友絕交,對北伐戰(zhàn)爭勝利的恐懼,自沉頤和園昆明湖。他的才華和卓識并沒有得到充分的發(fā)展,令人惋惜。

王國維2022/12/103王國維(1877——12022/12/114

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經(jīng)此世變義無再辱2022/12/104五十之年2022/12/115集史學家、文學家、美學家、考古學家、詞學家、金石學家和翻譯理論家于一身的學者,生平著述62種,批校的古籍逾200種。(收入其《遺書》的有42種,以《觀堂集林》最為著名。被譽為“中國近三百年來學術的結束人,最近八十年來學術的開創(chuàng)者”。梁啟超贊其“不獨為中國所有而為全世界之所有之學人”,而郭沫若先生則評價他“留給我們的是他知識的產(chǎn)物,那好像一座崔嵬的樓閣,在幾千年的舊學城壘上,燦然放出了一段異樣的光輝”。2022/12/105集史學家、文學家、美學家、考古學家、詞2022/12/1162022/12/1062022/12/117落實以下字詞釋義(1)有境界則自成高格

(2)五代、北宋之詞所以獨絕者在此

(3)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樹立耳

(4)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5)然遽以此意解釋諸詞

崇高的格調……的原因有才華的詩人不經(jīng)心地;猛然

暗淡;零落。

就獨一無二、絕無僅有2022/12/107落實以下字詞釋義(1)有境界則自成高格2022/12/118整體把握本單元所選十則《人間詞話》,可分為三方面內容:

1、第一則為總綱,冠于全書之首,作者開宗明義提出“境界”說,并高度概括境界的意義。2、第二至六則,從不同角度論述“境界”問題。

3、第七至十則,談論詩人的思想和藝術修養(yǎng)。2022/12/108整體把握本單元所選十則《人間詞話》,可2022/12/119境界說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詞所以獨絕者在此。

第一則,作者以“境界”來論詞的格調之高下,指出有“境界”則有“高格”,才能產(chǎn)生名句,并論及五代、北宋詞高標獨絕的緣由。可見在王國維心中,“境界”高于一切,在藝術創(chuàng)作中起決定作用。2022/12/109境界說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2022/12/1110境界說有造境,有寫境,此理想與寫實二派所由分。然二者頗難分別。因大詩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寫之境,亦必鄰于理想故也。

2022/12/1010境界說有造境,有寫境,此理想與寫實二2022/12/1111第二則從創(chuàng)作方法談“造境”與“寫境”。兩層含義

一是指出“造境”與“寫境”之分主要是由不同的藝術創(chuàng)作方法所造成的。造境主要是由理想家按其主觀“理想”虛構而成,離現(xiàn)實較遠;“寫境”則是由寫實家按其客觀“自然”描寫而成,貼近于現(xiàn)實?!霸炀场奔词恰疤摌嬛场?,“寫境”即是寫實之境

二是進一步分析了兩派的聯(lián)系和滲透。指出“造境”并非是胡編亂造,而必須遵循自然規(guī)律,植根于客觀世界;“寫境”并非是照搬自然,而必須用審美理想對生活加以提煉、改造。實質上強調了藝術境界既要描寫自然又要表現(xiàn)理想,是理想與現(xiàn)實的統(tǒng)一

2022/12/1011第二則從創(chuàng)作方法談“造境”與“寫境”2022/12/1112詩與境界

有有我之境,有無我之境?!皽I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庇形抑骋??!安删諙|籬下,悠然見南山?!薄昂ǖ?,白鳥悠悠下?!睙o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古人為詞,寫有我之境者為多,然未始不能寫無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樹立耳。

2022/12/1012詩與境界2022/12/1113有我之境2022/12/1013有我之境2022/12/1114

庭院深深深幾許,

楊柳堆煙,

簾幕無重數(shù)。

玉勒雕鞍游冶處,

樓高不見章臺路。

雨橫風狂三月暮,

門掩黃昏,

無計留春住。

淚眼問花花不語,

亂紅飛過秋千去。

馮延巳《鵲踏枝》

“花不語”“亂紅”,雨橫風狂,落花飄零,哀傷——因了獨立黃昏,惜春傷春的我(古代女子常見花落淚,對月傷情,淚眼問花,花兒也飛去。有情之人,無情之物都報以冷漠。反映詞中女子難言的苦痛。女子無人同情的悵然若失之態(tài),所以移情到景上。)面對著雨橫風狂、落花飄零的“外物”而產(chǎn)生的一種無可奈何的傷感。

2022/12/1014庭院深深深幾許2022/12/1115秦觀《踏莎行》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煽肮吗^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shù)。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孤館”“閉”,春寒襲人,杜鵑啼血,夕陽西下,無限凄婉——因了飽受羈旅漂泊的我(貶謫之后,逢春寒,感孤獨,聽杜鵑悲鳴,見夕陽西下。凄厲的氣氛,“可堪”二字刻畫詩人自我形象。移謫居之恨到凄厲之景上。)一切外物都滲透著孤獨、寂寞、無限凄婉之意。這些是“有我之境”。

2022/12/1015秦觀《踏莎行》霧失樓臺,“孤館”“閉2022/12/1116物本無意,實乃詩人主觀情緒的浸染(亦可提“移情”)。你還讀過哪些這樣的句子。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城上高樓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寒雨連江夜入?yún)?,平明送客楚山孤。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

2022/12/1016物本無意,實乃詩人主觀情緒的浸染(亦2022/12/1117無我之境2022/12/1017無我之境2022/12/1118陶淵明《飲酒》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你如何理解“無我”之說?這里明明有個悠然的詩人嗎?王國維所謂的“無我之境”并不是指一般意義上的“無我”,而是指詩中景物不帶作者任何的主觀感情及個性特征2022/12/1018陶淵明《飲酒》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2022/12/1119元好問《穎亭留別》故人重分攜,臨流駐歸駕。乾坤展清眺,萬景若相借。北風三日雪,太素秉元化。九山郁崢嶸,了不受陵跨。寒波澹澹起,白鳥悠悠下。懷歸人自急,物態(tài)本閑暇。壺觴負吟嘯,塵土足悲咤。回首亭中人,平林淡如畫。

詩人以寒波白鳥的悠閑反襯人事之倉猝。“寒波”二句寄托了詩人的向往之情,他希望自己也化作寒波、白馬,融入那畫面中去。這意境中也有詩人自我的個性。因為自己思歸的心急切,就特別靈敏地感到“寒波澹?!?、“白鳥悠悠”了。元好問又何嘗是真的“無我”呢?只是“我”沒有直露而已。2022/12/1019元好問《穎亭留別》詩人以寒波白2022/12/1120以物觀物,用萬事萬物共同的理來觀物。

什么是“以物觀物”?2022/12/1020以物觀物,用萬事萬物共同的理來觀物。2022/12/1121

內容理解什么是“有我之境”?什么是“無我之境”?

“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薄盁o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2022/12/1021內容理解什么是“有我之境”?什2022/12/1122根本區(qū)別:前者以一己之主觀情感觀物之境界;后者將一己之情融于萬物之理觀物之境界。“有我之境”與“無我之境”的根本區(qū)別是什么?“有我之境”偏重情感的外顯,主觀性強;“無我之境”偏重理性的描述,客觀性較強。2022/12/1022根本區(qū)別:“有我之境”與“無我之境”2022/12/1123我們讀過的詩句中有寫“無我之境”的嗎?柳宗元《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王維《鳥鳴澗》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鹿柴》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2022/12/1023我們讀過的詩句中有寫“無我之境”的嗎2022/12/1124下面詩句屬“有我之境”的是:()屬“無我之境”的是:()A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B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C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D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ADBC2022/12/1024下面詩句屬“有我之境”的是:(2022/12/1125王國維認為這兩種境界那種更高明?為什么?

(為什么創(chuàng)作“無我之境”更難?)

人莫不有七情六欲,觀景賞物莫不帶有主觀上的一些色彩,形成文字,多表現(xiàn)為“有我之境”;相對而言,滅絕掉主觀情思,超然物外,達到物我渾然的境地,寫出“無我之境”就比較難了。2022/12/1025王國維認為這兩種境界那種更高明?為什2022/12/1126詩與境界境非獨謂景物也,喜怒哀樂,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寫真景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否則謂之無境界。

“紅杏枝頭春意鬧”

,著一“鬧”字,而境界全出?!霸破圃聛砘ㄅ啊?,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境界有大小,然不以是而分優(yōu)劣?!凹氂牯~兒出,微風燕子斜”,何遽不若“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

?“寶簾閑掛小銀鉤”,何遽不若“霧失樓臺,月迷津渡”也?2022/12/1026詩與境界境非獨謂景物也,2022/12/1127

玉樓春宋祁東城漸覺風光好,縠皺波紋迎客棹。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棒[”字,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以動寫靜,生動地渲染出生機勃勃的春景,游興無限的情致。2022/12/1027玉樓春“鬧”字,運用擬人的修辭2022/12/1128

天仙子張先《水調》數(shù)聲持酒聽,午醉醒來愁未醒。送春春去幾時回?臨晚鏡,傷流景,往事后期空記省。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來花弄影。重重簾幕密遮燈,風不定,人初靜,明日落紅應滿徑。

“弄”字,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傳神地表現(xiàn)出云開月出、花影婆娑之景,意外欣慰之情。

2022/12/1028天仙子2022/12/1129遷移:王安石《泊船瓜州》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綠”字王安石曾用過“入”“過”“滿”等十幾個字,最后才定為綠,結果“綠”

成全詩詩眼,說說“綠”字怎么好?

形容詞用如動詞,和煦春風吹拂下,千里江岸,一片新綠,詩人就把看不見的春風轉化成鮮明的視覺形象,寫出了春風的精神。

2022/12/1029遷移:王安石《泊船瓜州》2022/12/1130

水檻遣心杜甫去郭軒楹敞,無村眺望賒。澄江平少岸,幽樹晚多花。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城中十萬戶,此地兩三家。蜀天常夜雨,江檻已朝晴。葉潤林塘密,衣干枕席清。不堪祗老病,何得尚浮名。淺把涓涓酒,深憑送此生。2022/12/1030水2022/12/1131

內容理解1.什么樣的詩詞是“有境界”的詩詞?寫出真實的景物、真實的感情,這樣的詩詞就可以被稱為有境界的詩詞。2.“紅杏枝頭春意鬧”和“云破月來花弄影”的詞眼分別是什么?“鬧”字和“弄”字3.第五則提出了什么樣的美學觀點?詩詞的境界有大小之分,但不能把詩詞境界的大小作為評判優(yōu)劣的標準。2022/12/1031內2022/12/1132

寫作指導1.才學淵博、感情豐富的詩人,自然能夠再現(xiàn)出物我融合的意境。

2.只有寫出真實的景物、真實的感情,才能創(chuàng)作出有境界的文章。3.在寫作中,要精心構思,要講究煉字。

4.在寫作中,不必一定強求寫大場面大意境,只要精心構思,善于選材,小細節(jié)也能寫出佳作。2022/12/1032寫2022/12/1133三種境界古今之成大事業(yè)、大學問者,必經(jīng)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贝说谝痪骋??!耙聨u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贝说诙骋??!氨娎飳にО俣?,回頭驀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此等語皆非大詞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釋諸詞,恐為晏歐諸公所不許也。2022/12/1033三種境界古今之成大事業(yè)、2022/12/1134

蝶戀花晏殊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路漫漫其修遠兮(迷茫)2022/12/1034蝶戀花路漫漫其修遠兮(迷茫)2022/12/1135

蝶戀花柳永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欄意。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吾將上下而求索(執(zhí)著)山窮水復疑無路2022/12/1035蝶戀花2022/12/1136

青玉案·元夕辛棄疾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柳暗花明又一村(豁然頓悟)第三境界是指在經(jīng)過多次周折,經(jīng)過多年的磨練之后,就會逐漸成熟起來,別人看不到東西他能明察秋毫,別人不理解的事物他能豁然領悟慣通。這時他在事業(yè)上就會有創(chuàng)造性的獨特的貢獻。這是功到事成。這是用血汗?jié)补喑鰜淼孽r花,是用畢生精力鑄造的大廈。2022/12/1036青玉案·元夕柳暗花明又一村(豁2022/12/1137第七則以形象化的比喻描述藝術創(chuàng)作或學術研究的歷程,把“境界說”與人生體驗結合起來

第一步,要志存高遠,廣泛涉獵,吸取前人的經(jīng)驗,獨辟蹊徑;第二步,要苦思苦想,孜孜以求,無怨無悔;第三步,才是在上下求索中頓悟,猶如在人海中突然找到朝思暮想的心上人般豁然開朗,在藝術上或學術上做出獨有的貢獻。

2022/12/1037第七則以形象化的比喻描述藝術創(chuàng)作或學2022/12/1138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長林葉落,西風乍起的清秋時節(jié),登樓遠眺,云淡天高,一條路通向遙遠的天際。此情此景,一種孤獨寂寞油然而生,似乎也喚起了一種追求和探索的期望。比喻在創(chuàng)業(yè)治學的開始階段,必須高瞻遠矚,視野開闊,耐得住寂寞孤獨,而有所追求,有目標。同時認清前要走過的道路,理清前人已有的成果。這是第一階段。

描繪熱戀中情人的相思之苦。情有獨鐘,專一執(zhí)著,雖衣帶漸寬,枯槁憔悴也心甘情愿,無怨無悔。比喻創(chuàng)業(yè)治學的過程中,要堅忍不拔,百折不撓,具有不怕艱難險阻,不惜殫精竭慮無怨無悔的獻身精神。這是第二階段。

。

描繪了燈如海,花如潮的無宵節(jié),情人約會的情景。經(jīng)過百千次苦苦追求,在那燈火冷落之處,終于見到朝思暮想的意中人,不禁大喜,極度幸福、歡欣。比喻經(jīng)過艱辛的探索和追求,終于獲得事業(yè)成功,學業(yè)有成,理想實現(xiàn)的無比喜悅和快慰,這是第三階段。

2022/12/1038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2022/12/1139其實這三種境界還遠不止在那些成大事業(yè)、大學問者身上,同學們能不能聯(lián)系或歷史的,或現(xiàn)實的,或自己的,或他人的經(jīng)歷談談呢?2022/12/1039其實這三種境界還遠不止在那些成大事業(yè)2022/12/1140

沒有登高望遠,無以確定有價值的探索目標。

沒有對目標的迫切愿望和自信,難以面對征程的漫長和艱辛。沒有千百次的上下求索,不會有瞬間的頓悟。人生感悟2022/12/10402022/12/1141詩人與境界東坡之詞曠,稼軒之詞豪。無二人之胸襟而學其詞,猶東施之效捧心也。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寫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辭脫口而出,無矯揉妝束之態(tài)。以其所見者真,所知者深也。詩詞皆然。持此以衡古今之作者,可無大誤也。詩人對宇宙人生,須入乎其內,又須出乎其外。入乎其內,故能寫之。出乎其外,故能觀之。入乎其內,故有生氣。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美成能入不能出,白石以降,于此二事皆未夢見。2022/12/1041詩人與境界東坡之詞曠,稼軒之詞2022/12/1142

內容理解第八則高度評價了蘇軾與辛棄疾的詞作成就,他認為蘇詞風格曠達,辛詞氣派豪放。沒有二人的才華橫溢、寬大胸襟,卻想效仿蘇辛,就如同東施效顰一樣。第九則推崇“大家”之作,揭示了境界各構成元素的特征。沁人心脾,指所抒之情應情深而動人;寫景必豁人耳目,指所寫之景應特征分明,生動形象,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其辭脫口而出,則指言語的自然真切。第十則提出詩人對宇宙人生,應該能入于其內,又應該能出乎其外。入于其內,所以能真實的描寫它;出乎其外,所以能客觀地觀察它。入于其內,所以描寫它時就能有活潑生動之氣;出乎其外,經(jīng)過客觀的觀察,然后再描寫它時就能有高貴的品格。此則對于入于其內、出乎其外的論述充滿辯證法思想。2022/12/1042內容理解第八則高度評價了蘇2022/12/1143

寫作指導1.要想形成自己獨特的寫作風格,需要有努力提高自己的才學,練就寬大的胸襟。2.對宇宙人生,應該能入于其內,又應該能出乎其外。3.應該有駕馭外物的能力。既能輕視外物,又能重視外物。

2022/12/1043寫2022/12/1144

拓展練習王國維的《人間詞話》是對中國古代文學理論中的意境理論的歸納、總結、提高和發(fā)展,同時又吸取了西方美學的營養(yǎng),具有極高的美學價值。很多論述中蘊涵著深刻的人生哲理,又富有辯證法思想。無論是他的“三種境界”說,還是關于寫詩要寫真景真情等真知灼見,還是他對詩人提出的高層次要求,都對我們的學習和人生有很好的啟示啟發(fā)。請選取一點,談談你的看法。

2022/12/1044拓2022/12/1145

課堂小結

王國維的學術生涯涉及哲學、美學、文學、史學等領域,這種廣泛的涉獵與他對人生諸問題的孜孜探求密切相關。作為在美學領域的探究成果,“境界說”實則是理想人生境界與高遠藝術境界的疊合,深深打上了王國維人本追思的烙印,反映了近代知識分子對人本問題的探索。

《人間詞話》節(jié)選部分以“境界”為核心,闡述了“造境”與“寫境”、“有我之境”與“無我之境”、“入乎其內”與“出乎其外”等問題,廣泛觸及了主觀與客觀、景與情等美學問題。是中國古典美學和文學理論的集大成者,又是中國現(xiàn)代美學和文學理論的開創(chuàng)者。

2022/12/1045課2022/12/1146問題研討一、文中八次提到“境界”,其內涵是否一致?應該怎樣理解王國維“境界”說的內涵?

不一致。第一則的“境界”,是總說。第五則提到“境界”,說明“情”也是構成境界的元素,而“有境界”的作品應該能真切鮮明地表現(xiàn)出情景交融的藝術世界。第六則提到“境界”,具體說明“境界”應該得到真切生動的表現(xiàn)。第七則提到“境界”,是與人生體驗結合起來,象征人生向前追求而有所得的不同精神狀態(tài)。總體而言,王國維所說的“境界”,有時也稱“境”,內涵不盡相同。有的指客觀景物,有的指情,有的指兩者的統(tǒng)一,有的指造詣程度,等等。但就作者感受、讀者審美角度看,崇尚真切、情景交融應該是其主要內涵。2022/12/1046問題研討一、文中八次提到“境界”,其2022/12/1147二、作家應該怎樣修養(yǎng)自身,

才能寫出有“境界”的作品?

1、從第七則看,要志存高遠,甘于寂寞;苦苦探索、執(zhí)著追求。2、從第八、九則看,要有開闊的胸襟、真切深刻的見識,要有真性情。3、從第十則看,要能深入生活、觀察生活并注意有所領悟。2022/12/1047二、作家應該怎樣修養(yǎng)自身,

才能寫出2022/12/11482005年

湖北卷作文題:談談對人生、事物的看法

詩人對宇宙人生須入乎其內,又須出乎其外。入乎其內,故能寫之;出乎其外,故能改之。入乎其內,故有生氣;出乎其外,故有高致。選自王國維《人間詞話》

——談談對人生、事物的看法。

體裁不限。不少于800字

2022/12/10482005年

湖北卷作文2022/12/1149菊花人生

一簇簇幽幽香菊在院子里靜放,嬌美的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山澗清泉一直流過家院門口;早上,霧色漸漸散去,透過微薄的陽光,一位老人拿著鋤頭,提著竹籃,向院中走去?!吧綒馊障?,飛鳥相與還……”

他吟唱詩句,步履悠閑地跨進了院子……他便是陶淵明。

幽幽香菊與他為伴,下地耕耘自給自足。閑暇時,便以清泉沏上菊花茶,細細品味;農(nóng)忙時,便與菊花枕相依,樂在其中。陶淵明的確生活得自在,他的身上處處洋溢著清閑與曠達!

可是,他真的活得像世人所說的那樣:處于桃源之地,與世隔絕,別有洞天?有多少人又能理解他離開了人人都認為是幸福生活的官場情懷?你能體悟出他那處在世俗紛爭、虛偽污濁的官場中的苦痛?他明白,一個人無力挽回歷史潮流,既然這樣,他只有憤然出世。也只有他自己明白,他走得無奈,走得悲傷,走得落寞,他痛恨自己的志向竟被這渾濁的世俗掩埋。他只有內在心理矛盾,派生出外在的“菊花”人生。2022/12/1049菊花人生2022/12/1150于是希望自己“入”則清閑、自在,忘記一切,超凡脫俗,回歸自然;“出”則兼濟貧窮百姓,以文穿透社會,抒寫人生情懷?;蛟S正因為他的抑郁和極度掙脫,使得他在與自己的拼搏中,給了世人一種驚世駭俗的超然,一種出乎尋常、回歸自然的超越自我的靜美。

“詩人對宇宙人生,須入乎其內,又須出乎其外。”“出乎”的,便是外在豁達瀟灑;“入乎”的,似乎就幾近于閑情、雅致。我們常常只看到陶淵明簡單的怡然自得、情趣盎然的“外乎”,卻不知,他的思想掙扎、心情苦悶而復雜的“內乎”。或許有人說他超然,或許有人說他超傻,這些相對他而言并不重要。在陶淵明的眼中,重要的是菊花是其真愛,是他人生的全部詮釋?!安删諙|籬下,悠然見南山”,我們分明地看到超凡脫俗的陶淵明,端一盅菊花茶,悠然地品味著他的菊花“出入”的人生!2022/12/1050于是希望自己“入”則清閑、自在,忘記2022/12/1151一雙童鞋

驕陽炙烤著大地,熱氣侵襲著路人,焦急等候列車到站的乘客們也耐不住灼熱的熏蒸,一律都躲到了站臺內。我也不例外,為了透透氣,并且希望能享受一兩陣過堂風,我選擇了一個靠門的位置坐下了。即便如此,我還是渾身冒汗,因為只有熱流撲面而來,根本沒有什么涼風。擦汗的毛巾早已攔不住決堤的汗水,我只有求助于其實早已貼緊身體的衣服了。

正當我怨聲連天地擦汗時,站外太陽下,一個似曾相識的蒼老而潦倒的身影吸引了我,對!祥林嫂的形象躍然于腦海之中——一根下端開了裂的破竹竿,左手的籃子里躺著半只破碗。這位老婆婆雖不致于此,但也與周遭的景物格格不入:右手一柄油漆早已剝落的拐仗,左手也是一只籃子,有點襤褸的衣衫也是緊緊地貼在她早已濕透的身上,這么大年齡了,怎么不怕熱呢?她一動不動地盯著火車將來的方向,卻又隔一段時間再看看左手的籃子,然后露出舒心的微笑,難道她真的不怕熱?我正在納悶她怎么不熱,而且看著籃子還要笑,籃子里到底裝了些什么呢?

正當這時,列車到站了,人們蜂擁著逼近列車,而一陣熱浪又將人群趕退了幾步,唯有她頂著熱浪,急切地扒上了車。車上座位不夠,我和后上的幾位旅客站在走道里,列車開始疾馳在空曠的原野上。2022/12/1051一雙童鞋2022/12/1152

她異常的舉動和我的好奇心驅使我走到她的身邊,原來籃子里放著一雙童鞋,盒子十分精美,我瞅了瞅,抬起頭,與她的眼神相遇了,她向我笑了笑,十分自豪地介紹道:“我進城去看我孫子。這不,他快過生日了,我跑遍了街上所有的商店才相中這鞋,你瞧瞧,挺漂亮,他應該會喜歡吧!”說著她自信地打開盒子,一雙鞋被緊裹在一匹藍布里邊,老婆婆小心翼翼地打開藍布包,將一雙嶄新的童鞋遞給我:“給,瞧瞧吧!”我有點羞澀地接過鞋子,其實這鞋樣子很古董,也不漂亮,料子質地也不好,但我看見婆婆那雙驕傲的炯炯有神的眼睛,只好說:“嗯,挺好看,您孫子一定會喜歡的,有您這樣的奶奶,他可真幸福啊!”

剛說完這話,后邊一乘客一個趔趄差點把我給撞出了窗外,我是保住了,可是其中一只鞋卻從窗戶飛了出去。后邊的乘客不住地向我和婆婆賠不是,全車廂都感到惋惜,看得出來,老婆婆神色有點黯然??墒撬蝗惶匠隽舜巴?,將那另外一只鞋也扔了出去,全車廂的人一陣嘩然,我也一陣迷惑,詫異地問道:“老婆婆,怎把那只鞋也給扔了?”“哈哈,我剩下這獨一只也沒用,爽性把那只也扔了,沒準別人會撿到,配成一對就好了?!币环?,全車廂頓時一片寂靜。再看看老婆婆的臉,天高云淡,氣定神閑,眼角微漾的笑意為這張蒼老的臉鍍上了一層圣潔的光輝。2022/12/1052她異常的舉動和我的好奇心2022/12/1153

我望著窗外,逝去的時間之流似乎在緩緩回流,空曠寂寞的原野,純凈如溪的藍天,高峻肅穆的群山,幽深浩淼的湖泊。品味婆婆的這一番超然的話,我仿佛在碧波蕩漾的高山湖泊上,看那飛舞的精靈扇動潔白的翅羽,把大地的靈感帶上了藍天。不一會兒,眼前浮現(xiàn)出萬馬奔騰的草原,仿佛聽見了那粗獷剽悍的嘶吼,我看到一個喜好追逐列車的小孩,意外發(fā)現(xiàn)一雙漂亮童鞋時的無限欣喜;我仿佛感同身受那種超然的幸福,突然間,一種對超然的無比仰慕油然而生。

是啊!“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不就昭示著豪邁的超然般的幸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不就闡述著閑適超然般的幸福?

“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不就演繹著狂傲超然般的幸福?

啊,一雙童鞋,超然一點,幸福多多。2022/12/1053

我望著窗外,逝去的時間之流似2022/12/1154人生的“出”與“入”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有這樣一段論述:“詩人對宇宙人生,須入乎其內,又須出乎其外。入乎其內,故能寫之,出乎其外,故能觀之;入乎其內,故有生氣,出乎其外,故有高致?!?/p>

從這段話中,我們不僅能看出這位國學大師獨特的為文之道,而且能感悟到其中深蘊的人生智慧:人而為事,出能觀之,方能立于不敗之地。

所謂“入”,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鉆進去”。做事時全身心的投入是必要的,這樣才能保證我們成事的決心和做事的效率。而浮于表層正是成功的死敵,淺嘗輒止的結果是使我們象寓言里的那只鼴鼠,門門懂卻樣樣瘟,終究做不好一件事。

有一個故事大家都不會陌生,說的是羅丹在工作時差點把他的客人茨威格鎖在工作室里。從這件事中,我們不難看出羅丹對工作的投入到了何等程度,他“鉆進去”工作,竟忘掉了整個世界。后來茨威格回憶說,那天他在羅丹工作室學到的比在學校學到的東西還多。這種“入”的境界和知識同樣重要??v觀古今,大凡成事者無不有“入”的決心。“入”才有王羲之寫完的18缸墨水,“入”才有玄奘取經(jīng)跋涉幾萬里的行程,“入”才有陳景潤演算的幾十麻袋的稿紙。有了“入”,一切才有成功的可能。

當然,這里所說的“入”并不代表一味蠻干,而是要與“出”相協(xié)調的。2022/12/1054人生的“出”與“入”2022/12/1155

蘇軾的《題西林壁》中有這樣一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边@句詩對“出”的必要作了最好的闡釋。我們做事是由主觀意識起著主導作用,而人的想法誰也不能保證不出一絲紕漏。荀子曰“智者干慮,必有一失”,當我們出現(xiàn)失誤時,如果不能及時糾正,就可能誤入歧途,等我們醒悟過來時,也只能哀嘆“一失足成千古恨”了。所以,在做事為人時,跳出主觀的圈子,從旁觀者的角度審視自己是很重要的,這樣才能使我們少犯錯誤。

英國數(shù)學家多番維爾傾注了三十多年的精力,把圓周率值推算到小數(shù)點后八百多位。可是后人發(fā)現(xiàn),他在第三百多位時就出現(xiàn)了錯誤,也就是說,他后面二十來年的努力都是白費??茖W是容不得半點馬虎的,多番維爾如果能在工作過程中經(jīng)??陀^地審查自己的步驟和數(shù)據(jù),就可能不會留下這個遺憾了。科學如此,人生又何嘗不是?常常聽人后悔自己什么做得不好,什么不該做,事后再多的悔恨也于事無補,我們應該從中吸取教訓,對“出”的意義有一個更好的認識。有人說,我們不能決定生命的長度,卻能增加它的深度;我們不能改變生命的數(shù)量,卻能提高它的質量。我們要把握好“入”和“出”,用“入”來增加人生的深度,用“出”來提高生命的質量,出入之間,創(chuàng)造成功的人生。

2022/12/1055蘇軾的《題西林壁》中有2022/12/1156一種人生境界

人類是情感動物群,牽絆他的東西很多很多。對國家、對家人、對朋友,每個人都投入了相當多的感情在里面,我們很容易身陷其中而不能自拔。

人有時也是自私、虛榮并且貪圖享受的,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在自私的同時又傷害了他人或國家。所以,我們在現(xiàn)實生活中,不要去爭名奪利,不要在金錢、美色的利誘下迷失方向,不要在紙醉金迷中失去自我。這是一個人的人生基本際準。

融人社會生活,體會其中的酸甜苦辣;走出社會生活,又能正確地看待世界,看清人生的本質。達到這種境界是相當不易的。

陶淵明的人生境界讓人景仰。他品嘗了人生不得志、仕途不順利的艱辛,但他仍然融人生活,憂國憂民,仍能以一種超然的態(tài)度去面對生活、面對人生,這是很了不起的。

2022/12/1056一種人生境界2022/12/1157

屈原的人生也讓人感動。他與陶淵明的經(jīng)歷有些相似之處,但他以死守節(jié),投江自盡了,因為他執(zhí)著于國家的憂患,以此明志。其實他已陷于深深的憂慮與痛苦之中而不能自拔,只是一種“入其內”卻不能“出其外”的憤慨與失望。他那以死來解脫人世悲苦的行為,給千秋萬代的子民以“明志”的啟迪,也是一種超然物外的人生境界。

英國記者迪克里·卡特,因一幅反映蘇丹大饑荒的新聞照片而榮獲普里策獎。照片反映的是一只專吃死尸的兀鷲目光貪婪地盯著一個因饑餓而瘦得皮包骨的蘇丹小女孩,等待她死后吃掉她。照片引起人們很大爭議,人們質問迪克里·卡特:危難時刻為何不向小女孩伸出援助之手?你作為記者的良心何在?迪克·卡特陷入深深的自責之中,連家人也不能夠理解他,最后他絕望地自殺了,時年只有33歲。他陷入了新聞倫理和職業(yè)道德這個問題的泥沼之中而不能自拔,不能“出乎其外”,只能留下一個悲劇讓人思考。

無論是誰,在現(xiàn)實生活中受到的誘惑都會很多,苦難的經(jīng)歷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我們可以做到的,不是陷入困苦之中而迷失自我、迷失人生的方向,而是要清醒地把握自己,跳到生活之外去欣賞生活、去反思生活。如果這樣,你也許可以像陶淵明、屈原等一樣獲得更多的生活認識,走向一個新的更高的人生境界。2022/12/1057屈原的人生也讓人感動。他與陶淵明2022/12/1158出入人生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詩人對宇宙人生,須入乎其內,又須出乎其外。入乎其內,故能寫之,出乎其外,故能觀之。入乎其內,故有生氣,出乎其外,故有高致?!逼湟庠诟嬖V人們,對人生觀的看法既要深入探究,又要能隨時跳出思維的局限性??墒怯钟卸嗌偃四茏龅饺绱说氖辗抛匀缒?

“北溟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讀過莊子《逍遙游》的人,有幾個不被他那不受約束追求絕對自由的思想所折服?莊子的文章,不拘一格而又變幻無窮,打破了世俗觀念、世俗形式的限制,表現(xiàn)出一種與現(xiàn)實理念完全不同的哲學精神,一種與其他諸子散文迥然不同的風格,表達出他的思想核心——絕對自由精神。一代文豪魯迅先生稱其文章“汪洋捭闔,儀態(tài)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逼錇槲臑槿苏鎵驗⒚摰牧?。不過深入其里而觀之,也并非我們想象中的那么灑脫。文中描述的鯤鵬,雖說體形巨大,看似能夠在天空中無拘無束地飛翔,可是一旦離開了海面上急驟的狂風之力后,它根本就無法在天空中飛翔了。

2022/12/1058出入人生2022/12/1159

這種表面上自由灑脫,而在本質上拘束又牽絆的狀態(tài),其實就是莊子生活的本來面目。生活其中,當受其約束;思想超然物外,方得自由灑脫。“莊生曉夢迷蝴蝶”,他所向往的自由,正是像蝴蝶在花間飛舞一般不受拘束的情景,即在夢我與夢蝶的暢想中遨游。這也許就是他人生境界中的最高境界吧!

與之相比,史鐵生就不一樣了。他由于疾病而在行動上失去了應有的自由。堂堂男兒,只能端坐在輪椅上續(xù)寫人生,當時他無法接受這個事實,整天閉門不出,把心中的怨氣都撒向他的母親,抱怨老天的不公。可是經(jīng)過長時間的思考,母親的關愛,他才慢慢從失去自由的陰影中走出圈外。直到他母親的去世,才使他真正看透這世上的一切。從而徹底跳出了失去自由的痛苦泥潭,入世生活起來。

2022/12/1059這種表面上自由灑脫,而在本2022/12/1160隱隱于市

古人有言:小隱隱于山;大隱隱于市。

在我們的印象中,只是仙人道士必傍山而居,不聞世事。蔡志忠曾以漫畫對此作了解釋:仙,“人”在“山”旁則為仙,看來,古時造字便點明了其中真意。

傍山而居,和山水融為一體,這本來就是不食人間煙火的象征,偏又練就一身道行,滲透了禪意,方以道入土,歸隱于山。千百年來,文人墨客莫不對此動了凡心。其中,陶淵明便是這樣一個典型,當他一篇《桃花源記》出世,那顆厭倦仕途,向往幻想中的桃花源的心也就出世了。是的,他想要的是歸隱,是閑適,是寧靜的生活,可是如果不是官場失意,懷才不遇,桃花源這么一個避難所就要永遠與他絕緣,并遠離世俗而絕跡于他未來純樸的生活。

要知道不是所有的人都抵御不了意志的消沉。“出世”有之,“入世”亦有之,所以又有許多“英豪”浮出水面,大隱于市?!伴L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保鈿怙L發(fā)的李白,對前途充滿著無限的憧憬。他想通過官場仕途一展才華,報效國家,揮灑人生。2022/12/1060隱隱于市

2022/12/1161

然而,多年的官場生活,多年的仗劍游歷,讓李白反思起來。有過得意,也有過失意,他終于看清了從仕之路的艱辛與黑暗,高力士為其穿靴實則銬住了他的雙腳,朝廷賞賜實際上是主子施舍的乞食。于是“鐘鼓饌玉不足畏,但愿長醉不復醒”,以美酒清洗心中的抑郁,以山泉清洗世間的污穢,每一次醉后醒來,他又重新開始放眼世界自然,跋涉大江南北。他始終有一種信念,始終有一種火熱的詩情沖動,始終有超俗的“出入”灑脫!他不被世事摒棄,也不被百姓遺忘,更不被朝廷重用。于是他不斷地重拾希望,不斷地將自己“大隱于市”,也許他的人生哲學便是“宇宙人生,既入乎其內,又出乎其外”吧!李白啊!不愧為“詩仙”,卻是個依市而居的一個仙人。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世事內外變化多端,觀念出入繁雜無比。我們不一定都要像陶潛一樣“出”,也不一定都要像李白一樣“入”,而是要萬物歸乎一心。俗話說得好,“心凈自然涼”,只要內心真誠、純凈,又何去理會污穢的俗事呢?我們不妨靜下心來:大隱隱于市。

2022/12/1061然而,多年的官場生活,多年的2022/12/1162人生有三重境界這三重境界可以用一段充滿禪機的語言來說明,這段語言便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這就是說一個人的人生之初純潔無暇,初識世界,一切都是新鮮的,眼睛看見什么就是什么,人家告訴他這是山,他就認識了山,告訴他這是水,他就認識了水。

隨著年齡漸長,經(jīng)歷的世事漸多,就發(fā)現(xiàn)這個世界的問題了。這個世界的問題越來越多,越來越復雜,經(jīng)常是黑白顛倒,是非混淆,無理走天下,有理寸步難行,好人無好報,惡人千年。進入這個階段,熱是激情的,不平的,憂慮的,疑問的,警惕的,復雜的。人不愿意再輕易地相信什么。人在這個時候看山也感慨,看水也嘆息,借古諷今,指桑罵槐。山自然不再是單純的山,水自然不再是單純的水。2022/12/1062人生有三重境界這三重境界可以2022/12/1163一切的一切都是人的主觀意志的載體,所謂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倘若留在人生的這一階段,那就苦了這條命了。人就會在山望了那山高,不停地攀登,爭強好勝,與人比較,怎么做人,如何處世,絞盡腦汁,機關算盡,永無滿足的一天,因為這個世界原本就是一個圓的,人外還有人,天外還有天,循環(huán)往復,綠水常流。而人的生命是短暫的有限的,哪里能夠去與永恒和無限計較呢?

許多人到了人生的第二重境界就到了人生的終點。追求一生,勞碌一生,心高氣傲一生,最后發(fā)現(xiàn)自己并沒有達到自己的理想,于是抱恨終生。但是有一些人通過自己的修煉,終于把自己提升到了第三重人生境界。茅塞頓開,回歸自然。人在這時候便會專心致志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不與旁人有任何計較。任你紅塵滾滾,自有清風朗月。面對蕪雜世俗之事,一笑了之,了了有何不了。這個時候的人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了。正是: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無須精心去處世;便也是真正的做人與處世了。

一輩子做人,怎樣算是做好了人?

一輩子處世,怎樣算是成功的處世?

不如闊達的心態(tài),人生在世,無非是讓人笑笑,偶爾也笑笑別人。

曾經(jīng)滄海之后,再去看世情,無非是云淡風清,不過是日升日落般的泰然了2022/12/1063一切的一切都是人的主觀意志的載體,所2022/12/1164凝固的文化打開抽屜,拿起那把來自遠方的銅鎖,讓我想起那凝固的文化,那充滿文化底蘊的古城,那就是山西的平遙古城。它沒有故宮的宏偉,它有著自身的魅力。如果說故宮是代表帝王的奢華,那么平遙古城則是古代百姓的象征,它象征著一份謐靜。它是一個凝固的城池,跨越了戰(zhàn)場的硝煙,塵世的繁華。它安然屹立在中華土地的心房上,縱使城墻破舊得如何不堪,平遙古城敞開的秘密吸引著無數(shù)人用心聆聽那來自遠古的呼喚。縱使歲月無情給它留下了種種傷痕,但它與周圍的空氣仿佛達成了協(xié)議,成為了琥珀中的城市,當你觸碰了它,它會毫不猶豫把你拉進時光的隧道,完成一次心靈的碰撞。不要把歷史想得如此簡單,當它附值于一座城市時,它將使這座城池具有凝固的文化而永遠屹立于歲月的長河。2022/12/1064凝固的文化打開抽屜,拿起那把來自遠方2022/12/1165它沒有布達拉宮的壯麗,它有懸空寺的驚險、奇特。無法形容懸空寺帶給我視覺的震撼,自然想起了“飛閣丹崖上,白云幾度封。蜃樓凝海上,鳥到?jīng)]云中?!蹦欠Q贊的詩句;看著李白在巖壁上“壯觀”二字,發(fā)出與先人相同的由衷的贊嘆。我想中國人根子里就有著同一樣的情愫,當看到那稀世絕觀時,心靈都會有相同的感覺,那是縈繞華夏子孫的夢。毋庸置疑,懸空寺仿佛就是一座橋梁,架起了古人與我們心靈上的橋,我們可以通過它來感悟文化。文化的影響并不是只跨越十年、二十年甚至一百年的,而是貫穿整個民族存在的過程,就如我們與古人一樣,看到懸空寺會發(fā)出同一樣的感嘆。一兩個人的消逝并不會影響到文化的傳承,因為文化早就成為一個民族的核心,在每個人的身上散發(fā)出來,而懸空寺則成為那使者,帶著它身上那特有的文化感悟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每次去回想,都如與歷史面對面對話。歷史的建筑永遠屹立,去觀賞它,就好像置身于史海中,它仿佛就很近地在我們身邊。它身上的力量透過空氣以光速彈擊在我們每個人的肌膚上,在中華大地上這些建筑,由我們去建筑,由我們去感悟,它們永遠被烙下文化的印記,文化的大動脈在它們的掩映下不息地跳動。2022/12/1065它沒有布達拉宮的壯麗,它有懸空寺的驚2022/12/1166點評:本文描寫了山西古城----平遙,所描述的景物了充滿文化底蘊。即景抒懷過程中,景與情達到有機的統(tǒng)一。寫作中采用了對比法來寫,抓住了“平遙古城”給人心靈的觸動的角度進行細細描摹,語言老到純熟。所選景物注意了“以小見大”,從“懸空寺”的歷史文化的凝固性來敘寫平遙古城的文化的凝固,具有一定的深度。2022/12/1066點評:1有了堅定的意志,就等于給雙腳添了一對翅膀。2一個人的價值在于他的才華,而不在他的衣飾。3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堅強的人,才能到達彼岸。4讀一切好的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說話。5最聰明的人是最不愿浪費時間的人。6不要因為怕被玫瑰的刺傷到你,就不敢去摘玫瑰。7大多數(shù)人想要改造這個世界,但卻罕有人想改造自己。8命運把人拋入最低谷時,往往是人生轉折的最佳期。誰若自怨自艾,必會坐失良機!1有了堅定的意志,就等于給雙腳添了一對翅膀。2022/12/1168《人間詞話》十則王國維中國文化經(jīng)典研讀2022/12/101《人間詞話》王國維中國文化經(jīng)典研2022/12/1169

《人間詞話》,青年們讀得懂的太少了;肚里要不是先有上百首詩,幾十首詞,讀此書也就無用?!覀€人認為中國有史以來,《人間詞話》是最好的文學批評。開發(fā)性靈,此書等于一把金鑰匙。一個人沒有性靈,光談理論,其不成為現(xiàn)代學究、當世腐儒、八股專家也鮮矣!

——《傅雷家書》關于《人間詞話》和王國維2022/12/102《人間詞話》,青年們讀得懂的2022/12/1170

王國維(1877——1927),字靜安,號觀堂。幼年接愛傳統(tǒng)的封建文化教育,15歲考中秀才。青年時代在進步思潮影響下,努力學習西方哲學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把西方美學和文藝思想與中國古代美學和文藝思想融合起來,成就了他主要的美學文藝理論著作《人間詞話》。辛亥革命后,他以清朝遺老自居。1927年由于長期思想上的苦悶,生活上的困頓,長子去世,摯友絕交,對北伐戰(zhàn)爭勝利的恐懼,自沉頤和園昆明湖。他的才華和卓識并沒有得到充分的發(fā)展,令人惋惜。

王國維2022/12/103王國維(1877——12022/12/1171

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經(jīng)此世變義無再辱2022/12/104五十之年2022/12/1172集史學家、文學家、美學家、考古學家、詞學家、金石學家和翻譯理論家于一身的學者,生平著述62種,批校的古籍逾200種。(收入其《遺書》的有42種,以《觀堂集林》最為著名。被譽為“中國近三百年來學術的結束人,最近八十年來學術的開創(chuàng)者”。梁啟超贊其“不獨為中國所有而為全世界之所有之學人”,而郭沫若先生則評價他“留給我們的是他知識的產(chǎn)物,那好像一座崔嵬的樓閣,在幾千年的舊學城壘上,燦然放出了一段異樣的光輝”。2022/12/105集史學家、文學家、美學家、考古學家、詞2022/12/11732022/12/1062022/12/1174落實以下字詞釋義(1)有境界則自成高格

(2)五代、北宋之詞所以獨絕者在此

(3)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樹立耳

(4)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5)然遽以此意解釋諸詞

崇高的格調……的原因有才華的詩人不經(jīng)心地;猛然

暗淡;零落。

就獨一無二、絕無僅有2022/12/107落實以下字詞釋義(1)有境界則自成高格2022/12/1175整體把握本單元所選十則《人間詞話》,可分為三方面內容:

1、第一則為總綱,冠于全書之首,作者開宗明義提出“境界”說,并高度概括境界的意義。2、第二至六則,從不同角度論述“境界”問題。

3、第七至十則,談論詩人的思想和藝術修養(yǎng)。2022/12/108整體把握本單元所選十則《人間詞話》,可2022/12/1176境界說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詞所以獨絕者在此。

第一則,作者以“境界”來論詞的格調之高下,指出有“境界”則有“高格”,才能產(chǎn)生名句,并論及五代、北宋詞高標獨絕的緣由??梢娫谕鯂S心中,“境界”高于一切,在藝術創(chuàng)作中起決定作用。2022/12/109境界說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2022/12/1177境界說有造境,有寫境,此理想與寫實二派所由分。然二者頗難分別。因大詩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寫之境,亦必鄰于理想故也。

2022/12/1010境界說有造境,有寫境,此理想與寫實二2022/12/1178第二則從創(chuàng)作方法談“造境”與“寫境”。兩層含義

一是指出“造境”與“寫境”之分主要是由不同的藝術創(chuàng)作方法所造成的。造境主要是由理想家按其主觀“理想”虛構而成,離現(xiàn)實較遠;“寫境”則是由寫實家按其客觀“自然”描寫而成,貼近于現(xiàn)實?!霸炀场奔词恰疤摌嬛场保皩懢场奔词菍憣嵵?/p>

二是進一步分析了兩派的聯(lián)系和滲透。指出“造境”并非是胡編亂造,而必須遵循自然規(guī)律,植根于客觀世界;“寫境”并非是照搬自然,而必須用審美理想對生活加以提煉、改造。實質上強調了藝術境界既要描寫自然又要表現(xiàn)理想,是理想與現(xiàn)實的統(tǒng)一

2022/12/1011第二則從創(chuàng)作方法談“造境”與“寫境”2022/12/1179詩與境界

有有我之境,有無我之境?!皽I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薄翱煽肮吗^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庇形抑骋??!安删諙|籬下,悠然見南山?!薄昂ǖ?,白鳥悠悠下?!睙o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古人為詞,寫有我之境者為多,然未始不能寫無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樹立耳。

2022/12/1012詩與境界2022/12/1180有我之境2022/12/1013有我之境2022/12/1181

庭院深深深幾許,

楊柳堆煙,

簾幕無重數(shù)。

玉勒雕鞍游冶處,

樓高不見章臺路。

雨橫風狂三月暮,

門掩黃昏,

無計留春住。

淚眼問花花不語,

亂紅飛過秋千去。

馮延巳《鵲踏枝》

“花不語”“亂紅”,雨橫風狂,落花飄零,哀傷——因了獨立黃昏,惜春傷春的我(古代女子常見花落淚,對月傷情,淚眼問花,花兒也飛去。有情之人,無情之物都報以冷漠。反映詞中女子難言的苦痛。女子無人同情的悵然若失之態(tài),所以移情到景上。)面對著雨橫風狂、落花飄零的“外物”而產(chǎn)生的一種無可奈何的傷感。

2022/12/1014庭院深深深幾許2022/12/1182秦觀《踏莎行》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煽肮吗^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shù)。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孤館”“閉”,春寒襲人,杜鵑啼血,夕陽西下,無限凄婉——因了飽受羈旅漂泊的我(貶謫之后,逢春寒,感孤獨,聽杜鵑悲鳴,見夕陽西下。凄厲的氣氛,“可堪”二字刻畫詩人自我形象。移謫居之恨到凄厲之景上。)一切外物都滲透著孤獨、寂寞、無限凄婉之意。這些是“有我之境”。

2022/12/1015秦觀《踏莎行》霧失樓臺,“孤館”“閉2022/12/1183物本無意,實乃詩人主觀情緒的浸染(亦可提“移情”)。你還讀過哪些這樣的句子。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城上高樓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寒雨連江夜入?yún)?,平明送客楚山孤。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

2022/12/1016物本無意,實乃詩人主觀情緒的浸染(亦2022/12/1184無我之境2022/12/1017無我之境2022/12/1185陶淵明《飲酒》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你如何理解“無我”之說?這里明明有個悠然的詩人嗎?王國維所謂的“無我之境”并不是指一般意義上的“無我”,而是指詩中景物不帶作者任何的主觀感情及個性特征2022/12/1018陶淵明《飲酒》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2022/12/1186元好問《穎亭留別》故人重分攜,臨流駐歸駕。乾坤展清眺,萬景若相借。北風三日雪,太素秉元化。九山郁崢嶸,了不受陵跨。寒波澹澹起,白鳥悠悠下。懷歸人自急,物態(tài)本閑暇。壺觴負吟嘯,塵土足悲咤。回首亭中人,平林淡如畫。

詩人以寒波白鳥的悠閑反襯人事之倉猝?!昂ā倍浼耐辛嗽娙说南蛲?,他希望自己也化作寒波、白馬,融入那畫面中去。這意境中也有詩人自我的個性。因為自己思歸的心急切,就特別靈敏地感到“寒波澹澹”、“白鳥悠悠”了。元好問又何嘗是真的“無我”呢?只是“我”沒有直露而已。2022/12/1019元好問《穎亭留別》詩人以寒波白2022/12/1187以物觀物,用萬事萬物共同的理來觀物。

什么是“以物觀物”?2022/12/1020以物觀物,用萬事萬物共同的理來觀物。2022/12/1188

內容理解什么是“有我之境”?什么是“無我之境”?

“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2022/12/1021內容理解什么是“有我之境”?什2022/12/1189根本區(qū)別:前者以一己之主觀情感觀物之境界;后者將一己之情融于萬物之理觀物之境界。“有我之境”與“無我之境”的根本區(qū)別是什么?“有我之境”偏重情感的外顯,主觀性強;“無我之境”偏重理性的描述,客觀性較強。2022/12/1022根本區(qū)別:“有我之境”與“無我之境”2022/12/1190我們讀過的詩句中有寫“無我之境”的嗎?柳宗元《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王維《鳥鳴澗》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鹿柴》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2022/12/1023我們讀過的詩句中有寫“無我之境”的嗎2022/12/1191下面詩句屬“有我之境”的是:()屬“無我之境”的是:()A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B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C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D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ADBC2022/12/1024下面詩句屬“有我之境”的是:(2022/12/1192王國維認為這兩種境界那種更高明?為什么?

(為什么創(chuàng)作“無我之境”更難?)

人莫不有七情六欲,觀景賞物莫不帶有主觀上的一些色彩,形成文字,多表現(xiàn)為“有我之境”;相對而言,滅絕掉主觀情思,超然物外,達到物我渾然的境地,寫出“無我之境”就比較難了。2022/12/1025王國維認為這兩種境界那種更高明?為什2022/12/1193詩與境界境非獨謂景物也,喜怒哀樂,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寫真景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否則謂之無境界。

“紅杏枝頭春意鬧”

,著一“鬧”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來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境界有大小,然不以是而分優(yōu)劣。“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何遽不若“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

?“寶簾閑掛小銀鉤”,何遽不若“霧失樓臺,月迷津渡”也?2022/12/1026詩與境界境非獨謂景物也,2022/12/1194

玉樓春宋祁東城漸覺風光好,縠皺波紋迎客棹。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鬧”字,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以動寫靜,生動地渲染出生機勃勃的春景,游興無限的情致。2022/12/1027玉樓春“鬧”字,運用擬人的修辭2022/12/1195

天仙子張先《水調》數(shù)聲持酒聽,午醉醒來愁未醒。送春春去幾時回?臨晚鏡,傷流景,往事后期空記省。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來花弄影。重重簾幕密遮燈,風不定,人初靜,明日落紅應滿徑。

“弄”字,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傳神地表現(xiàn)出云開月出、花影婆娑之景,意外欣慰之情。

2022/12/1028天仙子2022/12/1196遷移:王安石《泊船瓜州》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綠”字王安石曾用過“入”“過”“滿”等十幾個字,最后才定為綠,結果“綠”

成全詩詩眼,說說“綠”字怎么好?

形容詞用如動詞,和煦春風吹拂下,千里江岸,一片新綠,詩人就把看不見的春風轉化成鮮明的視覺形象,寫出了春風的精神。

2022/12/1029遷移:王安石《泊船瓜州》2022/12/1197

水檻遣心杜甫去郭軒楹敞,無村眺望賒。澄江平少岸,幽樹晚多花。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城中十萬戶,此地兩三家。蜀天常夜雨,江檻已朝晴。葉潤林塘密,衣干枕席清。不堪祗老病,何得尚浮名。淺把涓涓酒,深憑送此生。2022/12/1030水2022/12/1198

內容理解1.什么樣的詩詞是“有境界”的詩詞?寫出真實的景物、真實的感情,這樣的詩詞就可以被稱為有境界的詩詞。2.“紅杏枝頭春意鬧”和“云破月來花弄影”的詞眼分別是什么?“鬧”字和“弄”字3.第五則提出了什么樣的美學觀點?詩詞的境界有大小之分,但不能把詩詞境界的大小作為評判優(yōu)劣的標準。2022/12/1031內2022/12/1199

寫作指導1.才學淵博、感情豐富的詩人,自然能夠再現(xiàn)出物我融合的意境。

2.只有寫出真實的景物、真實的感情,才能創(chuàng)作出有境界的文章。3.在寫作中,要精心構思,要講究煉字。

4.在寫作中,不必一定強求寫大場面大意境,只要精心構思,善于選材,小細節(jié)也能寫出佳作。2022/12/1032寫2022/12/11100三種境界古今之成大事業(yè)、大學問者,必經(jīng)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贝说谝痪骋?。“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贝说诙骋病!氨娎飳にО俣?,回頭驀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贝说谌骋病4说日Z皆非大詞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釋諸詞,恐為晏歐諸公所不許也。2022/12/1033三種境界古今之成大事業(yè)、2022/12/11101

蝶戀花晏殊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路漫漫其修遠兮(迷茫)2022/12/1034蝶戀花路漫漫其修遠兮(迷茫)2022/12/11102

蝶戀花柳永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欄意。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吾將上下而求索(執(zhí)著)山窮水復疑無路2022/12/1035蝶戀花2022/12/11103

青玉案·元夕辛棄疾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柳暗花明又一村(豁然頓悟)第三境界是指在經(jīng)過多次周折,經(jīng)過多年的磨練之后,就會逐漸成熟起來,別人看不到東西他能明察秋毫,別人不理解的事物他能豁然領悟慣通。這時他在事業(yè)上就會有創(chuàng)造性的獨特的貢獻。這是功到事成。這是用血汗?jié)补喑鰜淼孽r花,是用畢生精力鑄造的大廈。2022/12/1036青玉案·元夕柳暗花明又一村(豁2022/12/11104第七則以形象化的比喻描述藝術創(chuàng)作或學術研究的歷程,把“境界說”與人生體驗結合起來

第一步,要志存高遠,廣泛涉獵,吸取前人的經(jīng)驗,獨辟蹊徑;第二步,要苦思苦想,孜孜以求,無怨無悔;第三步,才是在上下求索中頓悟,猶如在人海中突然找到朝思暮想的心上人般豁然開朗,在藝術上或學術上做出獨有的貢獻。

2022/12/1037第七則以形象化的比喻描述藝術創(chuàng)作或學2022/12/11105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長林葉落,西風乍起的清秋時節(jié),登樓遠眺,云淡天高,一條路通向遙遠的天際。此情此景,一種孤獨寂寞油然而生,似乎也喚起了一種追求和探索的期望。比喻在創(chuàng)業(yè)治學的開始階段,必須高瞻遠矚,視野開闊,耐得住寂寞孤獨,而有所追求,有目標。同時認清前要走過的道路,理清前人已有的成果。這是第一階段。

描繪熱戀中情人的相思之苦。情有獨鐘,專一執(zhí)著,雖衣帶漸寬,枯槁憔悴也心甘情愿,無怨無悔。比喻創(chuàng)業(yè)治學的過程中,要堅忍不拔,百折不撓,具有不怕艱難險阻,不惜殫精竭慮無怨無悔的獻身精神。這是第二階段。

。

描繪了燈如海,花如潮的無宵節(jié),情人約會的情景。經(jīng)過百千次苦苦追求,在那燈火冷落之處,終于見到朝思暮想的意中人,不禁大喜,極度幸福、歡欣。比喻經(jīng)過艱辛的探索和追求,終于獲得事業(yè)成功,學業(yè)有成,理想實現(xiàn)的無比喜悅和快慰,這是第三階段。

2022/12/1038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2022/12/11106其實這三種境界還遠不止在那些成大事業(yè)、大學問者身上,同學們能不能聯(lián)系或歷史的,或現(xiàn)實的,或自己的,或他人的經(jīng)歷談談呢?2022/12/1039其實這三種境界還遠不止在那些成大事業(yè)2022/12/11107

沒有登高望遠,無以確定有價值的探索目標。

沒有對目標的迫切愿望和自信,難以面對征程的漫長和艱辛。沒有千百次的上下求索,不會有瞬間的頓悟。人生感悟2022/12/10402022/12/11108詩人與境界東坡之詞曠,稼軒之詞豪。無二人之胸襟而學其詞,猶東施之效捧心也。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寫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辭脫口而出,無矯揉妝束之態(tài)。以其所見者真,所知者深也。詩詞皆然。持此以衡古今之作者,可無大誤也。詩人對宇宙人生,須入乎其內,又須出乎其外。入乎其內,故能寫之。出乎其外,故能觀之。入乎其內,故有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