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單元 清朝晚期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測試題及答案_第1頁
第一單元 清朝晚期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測試題及答案_第2頁
第一單元 清朝晚期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測試題及答案_第3頁
第一單元 清朝晚期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測試題及答案_第4頁
第一單元 清朝晚期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測試題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09屆高三中近現(xiàn)史單元思維能力測試(一)第一單元清朝晚期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時間:90分鐘分值:100分第I卷選擇題共50分一、選擇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是正確的。1.按清政府的規(guī)定,完糧納稅必須用白銀,19世紀30年代末較20年代初農(nóng)民同是交納一兩白銀,而實際上要多賣60%的糧食,其主要原因是A.清政府政治腐敗,貪污成風B.清政府國庫空虛,不斷加重賦稅C小農(nóng)經(jīng)濟破產(chǎn),物價動蕩D.白銀大量外流,源于鴉片走私2.近代中國人民的抗爭,將永遠地銘刻在中國人民心中。下列紀念碑或碑刻所承載的歷史事件,本質上的相似之處是()人民英雄紀念碑虎門銷煙浮雕A.人民英雄紀念碑虎門銷煙浮雕A.抵制商品經(jīng)濟C.反對封建統(tǒng)治3.下列圖示能正確反映中法《黃埔條約》三元里人民抗英紀念碑B.反對外來侵略D.維護封建經(jīng)濟容與中英《南京條約》及其附件內容關系的是.依據(jù)相關條約,法國傳教士不失時機地在天津建造了望海樓教堂(右圖),這是近代天主教傳入天津后建造的第一座教堂。請判斷該教堂最早應建造于下列哪一條約簽訂后()A.《望廈條約》B.《黃埔條約》C.《北京條約》D.《辛丑條約》.翻開中國《現(xiàn)代漢語詞典》,里面帶“洋”字的詞語很多,如“洋裝”、“洋油”“洋釘”等。從中得到的結論中錯誤的是:A.洋貨曾充斥中國的市場B.洋貨的涌入破壞了中國自給自足的自然經(jīng)濟C.洋貨的涌入對中國的經(jīng)濟只有“破壞”作用D.洋貨的涌入對中國的影響是多方面的.農(nóng)村的變化,從一個側面反映著中國近代社會發(fā)展的進程。鴉片戰(zhàn)爭以后,清朝農(nóng)業(yè)的發(fā)展趨勢不包括:A.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商品化的趨勢日益明顯“男耕女織”生產(chǎn)模式被徹底毀滅C.一些農(nóng)民破產(chǎn),離開農(nóng)村進入工廠做工D.中國的絲、茶等農(nóng)、副、土、特產(chǎn)品的生產(chǎn)日益殖民地化

7.閱讀《中國土特產(chǎn)品出口統(tǒng)計表》,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下來結論中不正確的是時間茶葉生絲鴉片戰(zhàn)爭前5000(年平均值)5000(年平均值)1846年7010132201850年8919230401854年1412262896A.中國的茶葉和生絲出口量持續(xù)增加B.中國在對外貿(mào)易中逐漸取得優(yōu)勢C.茶葉和生絲日益商品化D.中國開始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下圖是一張上海某一歷史時期的警官證。證件印章中所提及的“特別市”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時中國奇特的“國中之國”現(xiàn)象。如果究其源頭,此規(guī)定最早當出自:A.《南京條約》B.《南京條約》的附件C.《黃埔條約》D.《天津條約》.《南京條約》簽訂后,英國資本家興奮異常。有一草帽公司老板高興地說:假設中國人每人都戴一頂草帽,那么我們就發(fā)了大財了。結果事與愿違。英國人制造的草帽并沒有像他們想象的那樣在中國暢銷。導致這一結果的最主要原因是()A.英國人制造的草帽質量低劣B.英國還沒有打開中國的市場C.英國人沒有考慮中國人的生活習慣D.受到中國自然經(jīng)濟的頑強抵制.下列圖片分別是北京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中的虎頭、牛頭、猴頭,歷經(jīng)戰(zhàn)亂,曾漂泊海外達140多年。它們是哪次戰(zhàn)爭后漂泊海外的:A.鴉片戰(zhàn)爭B.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C.甲午戰(zhàn)爭D.八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大清大皇帝允于即日降諭各省督撫大吏,以凡有華民情甘出口……無論單身或愿攜帶家屬一并赴通商各口,下英國船只,毫無禁阻。”簽署該文件的中國皇帝是(C)A.乾隆帝B.道光帝C.咸豐帝D.光緒帝.中英《天津條約》規(guī)定:“長江一帶各口,英商船只俱可通商;唯現(xiàn)在長江中、下游均有‘賊匪’,俟地方平靖,準將至漢口溯流至海各地,選擇不逾三口,準為英船進出貨物通商之區(qū)?!边@一條款對中國近代政局的主要影響是A.列強的侵略勢力深入到長江中上游地區(qū)B.義和團反帝運動爆發(fā)C.中外反動勢力聯(lián)合鎮(zhèn)壓農(nóng)民革命D.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受到打擊.中英《南京條約》規(guī)定中國開放五口作為通商口岸,其中“福州靠近盛產(chǎn)紅茶的武夷山;上海地處長江入??谇遗R近富饒的江浙”。英國選擇這些城市作為通商口岸的主要目的是A.傾銷鴉片B.傳播宗教C.輸出資本D.打開市場14.1858年,上海取代廣州成為了我國最大的進出口貿(mào)易港,其原因是①太平天國運動切斷了廣州通往內地的商路②《天津條約》的簽定③洋務運動的大型企業(yè)在滬建立④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清政府的失敗A.①③B.②③C.①②D.②④15.茅盾的小說《春蠶》寫到:“洋鬼子怎樣就騙了錢去,老通寶不很明白?!永锔辛诵』疠喆院?,他自己田里生出來的東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錢,而鎮(zhèn)上的東西卻一天一天貴起來。”以下對這段話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農(nóng)經(jīng)濟受到沉重打擊B.列強對中國進行商品傾銷C.中國的自然經(jīng)濟已經(jīng)瓦解D.列強憑借特權打開中國市場16.2007年是圓明園建園300周年。1951年,周總理曾指示“圓明園遺址要保留,地不要撥用了?!北A魣A明園遺址,是因為它:①是近代資本主義列強侵略中國的歷史見證②是愛國主義的教育基地③具有熱愛世界和平的教育功能④標志著封建專制堡壘的土崩瓦解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17.晚清時期,中國的對外貿(mào)易在數(shù)量上有所發(fā)展,但這是在殖民主義侵略和不平等條約的基礎上實現(xiàn)的。以下各項對這一過程在中國所造成的影響的分析,不正確的是:A.中國被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B.促進了新的生產(chǎn)方式的傳播C.造成我國資源的大量流失D.農(nóng)業(yè)商品化的進程受到阻礙18.有人說洪秀全和曾國藩的斗爭是“耶穌與孔子的斗爭”。對此理解正確的是A.洪秀全建立太平天國A.洪秀全建立太平天國B.洪秀全拜上帝教,曾國藩中體西用C.曾國藩建成了一批民族資本主義企業(yè)D.曾國藩使?jié)h人重掌地方大權19.以下圖片資料所反映的歷史信息最能說明“太平天國是中國民主化進程中偏離軌道的插曲”這一觀點的是()20.從下列兩幅圖片可以反映出太平天國運動領袖洪秀全A.始終代表著最廣大農(nóng)民利益B.一直保持著農(nóng)民革命本色20.從下列兩幅圖片可以反映出太平天國運動領袖洪秀全A.始終代表著最廣大農(nóng)民利益B.一直保持著農(nóng)民革命本色C.不能擺脫封建皇權體制的窠臼D.農(nóng)民階級不能解決好內部團結21.洪秀全在《原道覺世訓》中說:“天下多男人,盡是兄弟之輩;天下多女子,盡是姊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爾吞我并之念?!钡?856年則發(fā)生了天京變亂。這是因為()A.天國達到了全盛時期B.原先的理念已不適應C.太平天國鞏固政權的需要D.農(nóng)民階級自身的封建思想22.著名的早期維新派代表人物王韜曾說:“其時罷兵議款,互市通商,海寓晏安,相習無事,而內外諸大臣,皆深以言西事為諱,徒事粉飾,彌逢茍且於目前?!边@表明鴉片戰(zhàn)爭之后A.國人開始向西方學習B.中國社會和平繁榮C.社會上層未能警醒D.士大夫醉生夢死23.1893年《澳門新聞報》報道說:“中國官府完全不曉得外國的政事,又不詢問考求,至今仍不知西洋。只有林總督行事與其他官員相反?!逼洹傲挚偠叫惺隆睉侵窤.虎門銷煙B.抗擊英國侵略者C.編譯《四洲志》D.主張學習西方政治制度24.有學者認為:“鴉片戰(zhàn)爭的軍事失敗還不是民族致命傷。失敗后還不明了失敗的理由,那才是民族的致命傷?!兵f片戰(zhàn)爭后初期,知識界對清政府戰(zhàn)敗的原因進行的探討,主要集中在A.認為中國的軍事技術落后B.認為中國的社會制度落后C.認為中國的清朝統(tǒng)治腐朽D.認為中國的思想觀念陳舊25.圖中的三幅圖是近代前期中國先進階級提出的不同的救國方案。三者的相同之處有①具有鮮明的資本主義色彩②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③抵御外國侵略,富強中國④依法治國,由公眾選舉官吏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第H卷非選擇題共50分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其中第26題10分,第27題14分,第28題12分,第29題14分,共50分。26.(10分)閱讀以下材料:材料中國的茶葉在19世紀30年代每年出口5000萬磅,1814年增至7000萬磅,1851年達9900萬磅,幾乎增加了一倍。絲的出口,在鴉片戰(zhàn)爭前一般每年只有幾千包,最多不超過10010包,1847年增至22000多包。正是由于絲、茶的大量出口,一些地區(qū)的農(nóng)民紛紛放棄糧食生產(chǎn)轉而種桑植茶。(1)農(nóng)民為什么放棄種植糧食轉而種桑植茶?(4分)(2)你如何看待上述變化?(6分)27.(14分)閱讀以下材料:材料一“三軍個個仔細聽,行軍先要愛百姓。賊匪害了百姓們,全靠官兵來救生。第一扎營不貪懶,莫去民家取門板。莫拆人家搬磚石,莫踹禾苗壞田產(chǎn)。莫打民間雞和鴨,莫借民間鍋和碗。第二行路要端詳,夜夜總要支帳房。莫進城市進鋪店,莫向鄉(xiāng)間借村莊。無錢莫采道邊菜,無錢莫吃便宜茶。更有一句緊要書,切莫擄人當長夫。第三號令要聲明,兵勇不許亂出營。走出營來就學壞,總是百姓來受害?;蜃叽蠹矣炲X文,或走小家調婦人。愛民之軍處處喜,擾民之軍處處嫌。軍士與民如一家,千記不可欺負他。”——曾國藩《愛民歌》材料二曾國藩的親信幕僚趙烈文在《日記》中寫道:湘軍攻下南京后,城內“老弱本地人民不能挑擔又無窖可挖者,盡遭殺死……其幼孩未滿二三歲者亦砍戮以為戲,匍匐道上。婦女四十歲以下者一人俱無,老者無不負傷,或十余刀,數(shù)十刀,哀號之聲,達于四遠?!?,“自湘軍平賊以來,南民如水益深,如火益熱?!辈牧先T嗣同在湘軍收復“天京”后約30年,曾到金陵(即今南京,太平軍稱“天京”)對所見聞說:“頃來金陵,見滿地荒寒現(xiàn)象。本地人言:‘發(fā)匪(指太平軍,按清方稱謂)據(jù)城時,并未焚殺,百姓安堵如故。終以為彼叛匪也,故日盼官軍之至,不料官軍一破城,見人即殺,見屋即燒,子女玉帛,掃數(shù)悉入于湘軍,而金陵永窮矣?!两窀咐涎灾?猶深憤恨。”材料四石達開攻破江西吉安城時,除殲滅抵抗的敵軍外,“不戮一人,有擄民間一草一木者,立斬以徇。”對此地主階級文人鄒樹榮寫有紀事詩,中稱“傳聞賊首稱翼王,仁慈義勇頭發(fā)長,所到之處迎壺漿,耕市不驚民如常。”請回答:(1)概括曾國藩在《愛民歌》中規(guī)定的“愛民”軍規(guī)的內容(6分,不得摘抄材料原文)。曾國藩這樣規(guī)定的目的何在?(2分)(2)曾國藩的“愛民”軍規(guī)得到執(zhí)行了嗎?結合材料二、三加以說明。(3分)(3)結合材料三、四,說明太平軍在占領城市后的做法與湘軍有何不同?(3分)28.(12分)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林則徐實在有兩個,一個是士大夫心目中的林則徐,一個是真正的林則徐。前一個林則徐是主剿的。他是百戰(zhàn)百勝的。他所有的方法都是中國的古法??上Ъ槌肩剖芰擞说馁V賂,把他驅逐了。英人未去林之前,不敢在廣東戰(zhàn),既去林之后,當然就開戰(zhàn)。所以士大夫想,中國的失敗不是因為中國的古法不行,而是因為奸臣誤國?!上У拦舛晗奶於êJ匾院?,林沒有機會與英國比武,難怪中國人不服輸。真的林則徐是慢慢覺悟了的。他到了以后,就知道中國的軍器不如西洋,所以他竭力買外國炮,買外國船,同時他派人翻譯外國所辦的刊物。他在廣東所搜集的材料,給了魏默深。魏后來把這些材料編入《海國圖志》。……后來日本的文人把這部書譯成日文,促進了日本的維新。林雖有這種覺悟,但他怕清議指摘……總不肯公開提倡改革。他讓主持清議的士大夫(即抱著舊觀念空發(fā)議論的官員)睡在夢中,他讓國家日趨衰落,而不肯犧牲自己的名譽去與時人奮斗。材料二倘若同治、光緒年間的改革移到道光、咸豐年間,我們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遠東的近代史就要完全變更面目?!瓰槭裁吹拦饽觊g的中國人不在鴉片戰(zhàn)爭以后就開始維新呢?……中國士大夫階級(知識階級和官僚階級)是缺乏獨立的大無畏精神。無論在哪個時代,總有少數(shù)人看事較遠較清,但他們怕清議指摘,默而不言,林則徐就是個好例子?!允Y廷黼《中國近代史》回答:(1)概述作者描述的關于林則徐的兩種觀點。哪一種是錯誤的?為什么?(6分)(2)作者對于林則徐的批評是否正確?為什么?(6分)29.(14分)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公元前213年,秦始皇遷徙50萬人戍守五嶺,與越人雜居。公元前211年,秦始皇又遷內地居民3萬人到河套以北墾田生產(chǎn)。西漢文景時期,采用免稅、賜爵、贖罪等辦法鼓勵移民北方;漢武帝將福建一帶的閩越人遷徙到江南;西晉末年以后,北方人民南遷長江中下游一帶的就達70多萬。唐朝安史之亂后,又有不少北方人遷移南方。宋金對峙時期,北方人民紛紛南遷。據(jù)1159年統(tǒng)計,南方人口為1648萬,到1179年已達2950萬,人口增加了四分之三?!灾旖B侯《中國古代史》材料二:鮮卑慕容部原居鮮卑山……晉大康十年(289年),慕容硅率領部落遷居徙河(今遼寧義縣),不久又遷到大棘城(今遼寧錦州),從事農(nóng)桑和畜牧。永嘉以后,北方農(nóng)民大批流入慕容部中,士大夫來避難的也不少?!趦柔愀骱逯鸩椒饨ɑ倪^程中,各胡族不但大量吸收了漢人的封建文化,而且也以自己的文化習俗影響漢人。……靠近胡族地區(qū)的漢人在生產(chǎn)上受到胡人的影響,從事畜牧或兼營畜牧?!贼宀潯吨袊肪V要》上冊材料三:中國人向海外移民,最早從公元前后開始。宋末元初,向海外移民有所增加,明成祖以后出現(xiàn)了一個移民高潮,明末清初又有大批移民避難海外。但從康熙到道光初年移民卻大幅度減少甚至中斷,鴉片戰(zhàn)爭后向海外移民又逐漸恢復。據(jù)統(tǒng)計,現(xiàn)今居住在海外的華僑包括華裔在內的有2300多萬人,其中居住在東南亞地區(qū)的占了將近90%,移民海外的又以廣東最多,其次是福建?!浴段幕乩韺W》閱讀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從有無組織性來看,中國古代的人口遷徙可分為政府移民和自發(fā)移民兩種,政府移民的主要趨向是什么?(2分)有何積極作用?(2分)(2)在中國古代的自發(fā)移民中,主要趨向又有哪幾種?(2分)其主要作用各是什么?(2分)(3)中國人向海外移民為什么在明成祖以后會出現(xiàn)一個高潮?(1分)后來為何大幅度減少?(1分)(4)為什么“鴉片戰(zhàn)爭后向海外移民又逐漸恢復”?(2分)反映當時的社會特征是什么?(2分)參考答案與解析1.D題干說明的現(xiàn)象是白銀價格上漲造成的,而19世紀30年代末白銀價格急劇上漲的原因是鴉片走私造成白銀外流。所以選D。2.B兩者都反映了中國人民反抗外國侵略的堅強決心。3.B《黃埔條約》是中法之間簽訂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通過中法《黃埔條約》,法國獲取了中英《南京條約》中除割地、賠款外的特權,通過《黃埔條約》中的“片面最惠國”條款獲得了《南京條約》附件中的特權,給中國造成了災難性的影響。4.C天津開埠是依據(jù)《北京條約》中的規(guī)定。5.C此題考察殖民擴張對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影響,這個影響是雙方面的,既有破壞性,又有建設性。6.B“男耕女織”的生產(chǎn)模式,即自然經(jīng)濟的解體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鴉片戰(zhàn)爭后雖然開始解體,但在整個近代史上仍占據(jù)優(yōu)勢地位。7.B表格信息表明,中國的茶葉和生絲出口量持續(xù)增加,茶葉和生絲日益商品化,這說明中國開始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故ABC的說法錯誤。B的說法是錯誤的。8.B“國中之國”是指租界。9.D當時中國自給自足的自然經(jīng)濟仍占統(tǒng)治地位。10.B由題干中的時間140多年可以斷定是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11.C很顯然,此文件內容是允許華工出國,應出自1860年《北京條約》,當時在位的皇帝是咸豐。C注意題干要求的是“對中國近代政局的主要影響”,直接排除與此無關的AC兩項;B項與時間不符,排除之。清政府允許英國船只自由出入長江沿岸漢口等地,但又提出“俟地方平靖”,即待太平天國被鎮(zhèn)壓后方可實行,此款促進了中外反動勢力的勾結。D此階段英國侵華的主要目標就是獲得原料產(chǎn)地和產(chǎn)品銷售市場,題干非常明顯。C③和④與題干中限定的時間“1858年”不符,故排除。15.C中國的自然經(jīng)濟在鴉片戰(zhàn)爭后就已經(jīng)開始解體,但直到新中國成立也沒有完全瓦解。.D圓明園遺址是近代列強侵華的見證,它被毀于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期間,與封建統(tǒng)治的土崩瓦解沒有直接關聯(lián)。.D中國被卷入世界資本主義市場,列強大量收購農(nóng)副土特產(chǎn)品,刺激了中國農(nóng)產(chǎn)品的商品化。.B洪秀全創(chuàng)立拜上帝教,以此來發(fā)動和組織群眾斗爭,曾國藩是洋務派的代表,主張中體西用,故選B。但有一點必須說明,洪秀全的所謂耶穌和西方的耶穌是有很大區(qū)別的,是中國化或者說洪秀全化的耶穌。.D偏離民主化進程的軌道即指建立的政權性質是非民主化的政權,符合此要求的選項只有D項。.C從普通的民居到豪華的宮殿,說明洪秀全在定都天京以后進取心減退,貪圖享樂,太平天國政權不能擺脫農(nóng)民階級自身的局限。.D《原道覺世訓》體現(xiàn)了平等思想,天京變亂則是統(tǒng)治集團內部腐化墮落爭權奪利的結果,這一切的根源在于農(nóng)民階級自身的局限性。.C一個“諱”字、一個“茍且”就足能說明問題了。.C題干揭露了鴉片戰(zhàn)爭前后清朝官員閉目塞聽、愚昧無知的現(xiàn)象,而“林總督行事與其他官員相反”顯然指的是林則徐“開眼看世界”。.A本題實際上是考查對鴉片戰(zhàn)爭后興起的“向西方學習”的新思想的內容的理解,當時學習西方上停留在“器物”階段,即知識界的先進人物僅僅認為中國失敗的原因是由于英軍“船堅炮利”,因而主張學習西方先進的軍事技術。.D①和④屬于《資政新編》的內容,《四洲志》和《海國圖志》中都未涉及。26.(1)主要原因是絲、茶的大量出口,使絲茶暢銷,種桑植茶有利可圖。(4分)(2)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的社會經(jīng)濟發(fā)生了重大變化,傳統(tǒng)的小農(nóng)經(jīng)濟開始解體,中國經(jīng)濟開始依附于世界資本主義市場,中國逐步淪為列強的原料產(chǎn)地和商品市場。農(nóng)民利用世界市場組織生產(chǎn),使農(nóng)產(chǎn)品的商品化提高,增加了收益。(6分,言之成理即可)27.(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