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7/7浙江省杭州市2021年中考語文備考周周練文言文閱讀基本思路與方法指導2018年杭州中考語文備考周周練
——文言文閱讀基本思路與方法指導
一、明確考向
2017年杭州中考文言文屬于人物傳記類,難度適中,題型常規(guī)。
文言實詞以比較的方式考查,要求對課內的文言實詞熟練掌握;斷句題可以采用語感法和翻譯法進行判斷,較為簡單;翻譯題中詞類活用算是小有挑戰(zhàn)的,不過難度也不大;人物形象分析題從整體把握文章,從事件中去提煉人物形象即可。
只要平時重視文言文的閱讀,注重積累基本字詞、特殊句式和文言常識,就能自如應考。
二、真題感悟
(17年杭州中考)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19題。
潘生者,富陽人,幼喪父,獨與兩弟奉母居。大德間,江南大饑,道殣①者相望。自度無所得食,曰:“吾終無以給母,則母子俱死,等死,何若用吾強壯,少延母旦夕活乎?”即以母屬兩弟,自傭回鶻人,乃告母曰:“兒當傭錢塘②數(shù)月,得錢來活家,母勿擾?!?/p>
既而,回鶻人轉賣潘生于遼東。不數(shù)年,使還鄉(xiāng)土。生道遇一女子,丫鬟③尾行。問之,則曰:“淮人也。昔因饑,父母棄我,轉徙數(shù)家。今主家使我歸,君南人,得挾我同歸乎?”生許之。于是日操瓢道乞。
渡淮,女上堂見父母,皆涕泣,起相抱持。引生相見,即具酒灸樂。飲酒半,執(zhí)盞跪曰:“吾女幸完骨肉,歸見鄉(xiāng)里,免罹④霜露盜賊,君力也。且君去家久母不知在亡廬舍必墟莽雖有兄弟亦恐不能自存活。吾家尚薄有園田;吾女,實君箕帚妾⑤也。君必無歸?!鄙鷦t毅然謝曰:“吾何敢以若女為利哉?吾雖賤,不讀書,且義不敢取;況吾母固衰耄⑥,度尚可活。萬一母死,兩弟倘或有一存,今遂不歸,是吾遽死吾母也,吾又何忍即安此土乎?”遂告歸。
(選自朱國楨《涌幢小品》,有刪改)
【注】①殣(jìn):餓死。②錢塘:地名。今杭州。③丫鬟:此處意為像丫鬟那樣。④罹(lí):遭受。⑤箕帚妾:持簸箕掃帚的奴婢。此處作為妻的謙稱。⑥衰耄(mào):年老體衰。
16.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組是()(3分)
A.自度無所得食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B.即以母屬兩弟神情與蘇、黃不屬
C.即具酒灸樂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
D.生則毅然謝曰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曰
【答案】A
【解析】A中的兩個“度”都是“估計”的意思。B中第一項的“屬”意思為“托付”,后一項為“類似”。C中第一項的“具”為“準備”,后一項為“詳細”。D中第一項的“謝”為“謝絕”,后一項為“道歉”。故選A。
17.對文中畫波浪線的的部分斷句恰當?shù)囊豁検牵?分)
A.且君去/家久母不知在/亡廬舍必墟莽/雖有兄弟亦恐/不能自存活。
B.且君去家久/母不知在亡/廬舍必墟莽/雖有兄弟/亦恐不能自存活。
C.且君去家久/母不知在/亡廬舍必墟/莽雖有兄弟亦恐/不能自存活。
D.且君去/家久母不知/在亡廬舍必墟莽/雖有兄弟/亦恐不能自存活。
【答案】B
【解析】此句的意思是“而且你離家久了,母親不知道還在沒有,房子一定成廢墟了吧,即使有兄弟,也恐怕不能自己存活下來?!惫蔬xB。
18.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5分)
①兒當傭錢塘數(shù)月,得錢來活家,母勿擾。(3分)
②于是日操瓢道乞。(2分)
【答案】①我會到錢塘去做幾個月的雇工,賺錢買米使家人活下去,請母親不要擔憂。②從此,(他和女子)每天拿著瓢沿路乞討。
【解析】①此句中要注意“擁”為動詞,“活”為使動用法?!拔饝n”意思為“不要擔憂”。
②此句要注意“于是”為“從此”之意,主語省略了,主語為“潘生和女子”,“日”為每天,“道乞”為“沿路乞討”。
19.潘生是一個怎樣的人?請結合其言行分析。(4分)
【答案】潘生是一個有擔當、深明大義而又孝順的人??梢詮囊韵聨追矫婵闯觯号松诩胰艘蚴澄锶狈γ媾R死亡威脅時,主動外出賺錢養(yǎng)活家人;窮困潦倒的潘生幫助女子與遠在南方的家人團聚,又不圖回報;潘生毅然放棄做家境較好人家女婿的機會,執(zhí)意回家侍奉母親,照顧弟弟。
【解析】本題首先要理解文章內容,分析人物形象一定要全面,而且要結合具體事件。
三、思路指導
1.1常見實詞(古今異義)
(1)或王命急宣(古義:有時;今義:常用于選擇復句的關聯(lián)詞)
(2)至于夏水襄陵(古義:一個動詞“到”和一個介詞“于”;今義:常連在一起,表示另提一事)
(3)雖乘奔御風(古義:即使;今義:雖然)
(4)淚沾裳(古義:古人的下衣;今義:衣服)
(5)不以疾也(古義:快;今義:疾?。?/p>
(6)良多趣味(古義:真,實在;今義:好)
(7)屬引凄異(古義:連續(xù);今義:屬于)
(8)猿鳴三聲淚沾裳(古義:幾聲,不是確數(shù);今義:三聲)
(9)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但古義:只,僅;今義:但是,表轉折。閑人:古義:不汲汲于名利而能從容留連于光景之人;今義與事無關的人。耳:古義:助詞,表示限制語氣,相當于“而已”“罷了”;今義:名詞,耳朵。)
(10)月色入戶(古義:多指門;今義:窗戶、人家。)
(11)念無與為樂者(古義:想到;今義:紀念,思念,讀。)
(12)蓋竹柏影也(古義:原來是,表推測原因;今義:器物上有遮蓋作用的東西。)(13)無案牘之勞形(古義:形體、身體。今義:樣子、形狀)
(14)無絲竹之亂耳(古義:琴瑟、簫管等樂器,文中指奏樂的聲音。今義:絲綢、竹子)
1.2常見實詞(通假字)
(1)略無闕處(“闕”通“缺”,空缺這里指中斷)
(2)哀轉久絕(“轉”通“囀”,婉轉)
(3)蟬則千轉不窮(轉:通“囀”(zhuàn),意為鳥婉轉地叫,此處指蟬鳴聲。)(4)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反:通“返”,意為返回。)
(5)有時見日(見:通“現(xiàn)”意為顯現(xiàn))
1.3常見實詞(一詞多義)
(1)自:自三峽七百里中(在)
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2)絕:沿溯阻絕(斷絕)
絕巘(寫作‘山’字旁在一個奉‘獻’的‘獻’)多生怪柏(極,最)
哀轉久絕(消失)
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與世隔絕)
群響畢絕(停止)
以為妙絕(極點)
(3)清:回清倒影(清波)
清榮峻茂(水清)
(4)屬:屬引凄異(屬zhǔ:動詞。連接)
屬予作文以記之(通“囑",囑咐)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類)
(5)良:清榮峻茂,良多趣味(實在,的確)
此皆良實,志慮忠純(善良)
(6)疾: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快)
矜(guān)、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p>
(7)鮮:陶后鮮有聞(少,讀xiǎn)
芳草鮮美(鮮艷,讀xiān)
1.4常見實詞(詞類活用)
(1)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奔:動詞用作名詞,奔馳的快馬)
(2)回清倒影(清:形容詞用作名詞,清波)
(3)晴初霜旦(霜:名詞用作動詞,降霜、下霜)
(4)空谷傳響(空谷:名詞作狀語,在空蕩的山谷里)
(5)素湍綠潭(湍:形容詞用作名詞,指急流)
(6)林寒澗肅(寒,清涼;肅,寂靜。寒、肅,在句中充當謂語。形容詞活用為動詞。)(7)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名詞用作動詞,出名。)
(8)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形容詞用作動詞,成為靈異的水。)
(9)無絲竹之亂耳(形容詞用作使役動詞,使……亂。)
(10)無案牘之勞形(動詞的使動用法,使……勞累。)
(11)不蔓不枝(名詞用作動詞,“不蔓不枝”的意思是不生枝蔓,不長枝節(jié))
(12)香遠益清(形容詞用作動詞,“遠”意為遠播,“清”意為顯得清幽)
2.1常見虛詞(其)
(1)代詞
①作第三人稱代詞,可譯作“他(她)”“他(她)的”“他們”“他們的”“它”“它們”“它們的”。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十則》)
百姓多聞其賢?!ā蛾惿媸兰摇罚?/p>
②指示代詞,可譯為“那”、“那個”、“那些”、“那里”。
其喜洋洋者也。——(《醉翁亭記》)
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抢铩缎∈队洝罚?/p>
(2)副詞
可譯為“大概”“或許”“恐怕”“可要”“怎么”“難道”等,或省去。
安陵君其許寡人!其:可譯為“可要”。(《唐雎不辱使命》)
(3)連詞
可譯為“如果”。
其業(yè)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爾。(《送東陽馬生序》)
2.2常見虛詞(于)
(1)表示動作發(fā)生的處所、時間,譯作“在”“從”。
如: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曹劌論戰(zhàn)》)
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ā冻鰩煴怼罚?/p>
(2)表示動作的對象,譯作“向”“對”“同”“給”“到”等。
如:萬鐘于我何加焉?!ā遏~我所欲也》)
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
(3)用在被動句中,介紹行為主動者,可譯為“被”。
如:受于人者不至也。(《傷仲永》)
(4)用在形容詞之后,表示比較,一般可譯作“比”。格式:于+動詞。
如:皆以我美于徐公。(《鄒忌諷齊王納諫》)
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魚我所欲也》)
2.3常見虛詞(以)
(1)副詞
通“已”,“已經”。如:固以怪之矣。——(《陳涉世家》)
(2)動詞
(屬于實詞)可譯為“認為”。如:皆以美于徐公——(《鄒忌諷齊王納諫》)
(3)介詞
①介紹動作行為產生的原因,可譯為“因為”“由于”。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陽樓記》)
②介紹動作行為所憑借的條件,可譯為“憑借”“按照”“依靠”等。如: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馬說》)
(4)連詞
①表示目的,相當于現(xiàn)代漢語里的“來”。如:屬予作文以記之。(《岳陽樓記》)
②表示結果,可譯作“以至”‘“因而”。如: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出師表》)
③有時相當于連詞“而”。如: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三峽》)
2.4常見虛詞(為)
(1)動詞
“為”作為動詞有兩種基本用法,一是表判斷,一是表動作行為。
①是。如: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核舟記》)
②做。如: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傷仲永》)
③以為,認為。如:孰為汝多知乎(《兩小兒辯日》)
④成為,變成。如:此何遽不為福乎?(《塞翁失馬》)
⑤作為,當作。如:其詩以養(yǎng)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xiāng)秀才觀之。(《傷仲永》)
⑥指心理活動。如: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岳陽樓記》)
(2)介詞
“為”作為介詞的用法。
①表示動作行為的對象,可譯作“向”“對”等。如:不足為外人道也。(《桃花源記》)
②表示被動,譯作“被”。如:二蟲盡為所吞。(《童趣》)
③表示動作、行為的替代,可譯為“替”“給”等。如:公輸盤為我為云梯。(《公輸》)
④表示動作、行為的目的,可譯作“為著”“為了”。如: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魚我所欲也》)
⑤表動作、行為的時間,可譯為“當”“等到”,如:為其來也,臣請縛一人過王而行。(《晏子故事兩篇》)
2.5常見虛詞(之)
(1)第三人稱代詞,可以代人、代物。譯作“他(她)(他們)”“它(它們)”。如: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曹劌論戰(zhàn)》)
彼竭我盈,故克之?!ā恫軇フ搼?zhàn)》)
具答之。——(《桃花源記》)
親戚畔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楚人憐之;陳勝佐之,并殺兩尉?!ā蛾惿媸兰摇罚?/p>
孰視之?!ā多u忌諷齊王納諫》)
(2)指示代詞,這、此。常譯作“這件事”。如:
漁人甚異之?!ā短一ㄔ从洝罚?/p>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guī)往?!ā短一ㄔ从洝罚?/p>
肉食者謀之。——(《曹劌論戰(zhàn)》)
暮寢而思之?!ā多u忌諷齊王納諫》)
(3)助詞
結構助詞??勺g為“的”。如:
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ā恫軇フ搼?zhàn)》)
結構助詞,放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可不譯。如: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愛蓮說》)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ā堵毅憽罚?/p>
王之蔽甚矣。——(《鄒忌諷齊王納諫》)
燙熨之所及也;醫(y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扁鵲見蔡桓公》)
結構助詞,賓語提前的標志、定語后置的標志。如:
何陋之有?——(《陋室銘》)
語氣助詞,補足調整音節(jié)。一般不翻譯。如:悵恨久之。(《陳涉世家》)
(4)動詞
可譯為“到去”、“往”。如:輟耕之壟上。(《陳涉世家》)
3.1??季涫剑ū粍泳洌?/p>
文言文中,有些語句的主語是動作的承受者,這種句式就是被動句。
(1)“見”“……見……于”“于”表被動。
臣誠恐見欺于王。
李氏子藩,年十七,不拘于時,學于余。
(2)“為”“為……所”表被動。
其后楚日以削,數(shù)十年,竟為秦所滅。
“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譯為:舌頭一吐,兩只小蟲全被它吃掉。
3.2??季涫剑ǖ寡b句)
文言中的倒裝句,是相對于現(xiàn)代漢語的句序而言的,基于此,我們將文言倒裝句式分為賓語前置、定語后置、狀語后置、主謂倒裝等。
(1)賓語前置
賓語前置,就是通常作賓語的成分,置于謂語動詞的前面,以示強調。如:“洎不之信”中的“之”就是前置的賓語。
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如:“大王來何操?”
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如:“古之人不余欺也?!?/p>
借助“之”“是”將賓語提前。如:“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p>
介賓短語中賓語前置。如:“不然,籍何以至此?”
(2)定語后置
通常定語應該放置于中心詞的前面,但文言語句中卻有很多句子將定語放在中心詞之后。如:“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逼渲械摹袄薄皬姟倍际呛笾枚ㄕZ。文言中的定語后置有以下幾種情況。
用“之”使定語后置。如:“四海之大,有幾人歟?”
用“者”的后置。如:“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
3.3??季涫剑ㄊ÷跃洌?/p>
文言文中,普遍存在著省略成分的情況,對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于完整理解句子的意思。
(1)省略主語
承前省。如:“永州之野產異蛇,(異蛇)黑質而白章。
承后省。如:“沛公謂張良曰:‘(公)度我至軍中,公乃入?!?/p>
自述省。如:“(予)愛是溪,(予)得其尤絕者家焉?!?/p>
對話省。如:“(孟子)曰:‘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王)曰:‘不若與人?!?/p>
(2)省略謂語
一鼓作氣,再(鼓)而衰,三(鼓)而竭?!ā恫軇フ搼?zhàn)》)
3.4常考句式(判斷句)
判斷句,就是以名詞、代詞或名詞性短語為謂語對主語進行判斷的句式。
(1)“……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等形式。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ā短一ㄔ从洝罚?/p>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出師表》)
(2)用副詞“乃”“即”“則”“皆”“是”“誠”“為”等表示判斷。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ā短一ㄔ从洝罚?/p>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ā对狸枠怯洝罚?/p>
四、真題練習
1.(2016年杭州西湖區(qū)九年級統(tǒng)考)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19題
趙琮妻父為鐘陵①大將。琮以久試不第,窮悴愈甚,妻族益相薄,雖妻父母不能不然也。一日,軍中高會,州郡謂之“春設②”著,大將家相率列棚以觀之。其妻雖貧不能無往然所服故弊眾以帷隔絕之。設方酣,廉使③忽馳吏呼將,將驚且懼。既至,廉使臨軒,手持一書笑曰:“趙琮得非君子婿乎?”曰:“然?!蹦烁嬷骸斑m報至,已及第矣。”即授所持書,乃榜也。將遽以榜奔歸,呼曰:“趙郎及第矣!”妻之族即撤去帷帳,相與同席,競以簪服而慶遺焉。
(節(jié)選自《玉泉子》)
【解釋】①鐘陵:唐代地名,今江西進賢縣西北。②春設:指設盛宴犒勞將士,有戲曲雜技等演出。③廉使:即按察使,負責巡查各道事務的官員。
16.下列句子中加粗詞的解釋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薪酬管理與績效管理辦法
- 蛋雞養(yǎng)殖場防疫管理辦法
- 衡水市中學食堂管理辦法
- 裝修工人工作室管理辦法
- 西安市保理公司管理辦法
- 規(guī)模種植苦麥菜管理辦法
- 設計院裝修工程管理辦法
- 調度管理及流轉管理辦法
- 質量發(fā)展專家?guī)旃芾磙k法
- 貴州省公益項目管理辦法
- 2024年華東電網考試題庫
- 演講比賽評分表和計分表
- 2024年糧油倉儲管理員理論知識競賽理論考試題庫500題(含答案)
- 24年-注安建筑-必背簡答題
- 事業(yè)單位考試(公共基礎知識)3000題每日練習021
- 流浪的紙飛機讓壓力飛
- 財務經理招聘筆試題及解答(某大型央企)
- 2024年新北師大版七年級上冊數(shù)學全冊課件(新版教材)
- 高邊坡支護開挖施工專項方案(專家論證)
- 《小型水庫雨水情測報和大壩安全監(jiān)測設施建設與運行管護技術指南》
- 中小學、幼兒園系列職稱評審申報表(A4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